登陆注册
4126500000001

第1章 四次机遇成就500年晋商(1)

晋商在其所处的明清时代,前后遇到过5次较大的历史机遇,其中有4次被晋商牢牢的抓在了手里,得以施展其才能,取得长足发展。而最后的一次历史机遇却被错失,从而走向衰落。

第一次历史机遇: 开中法造就盐商

晋商遇到的第一次历史机遇是在明初。

我们都知道,人人离不开盐,尤其是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时候,盐是一个大宗的商品。春秋时候管子就讲,盐是“十口之家,十人食盐。五口之家,五人食盐。无盐尔,饿死而肿。”如果不吃盐,就是我们现在通俗所讲的,不吃盐要得大脖子病。

由于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把盐做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来加以控制,甚至制定盐法来进行合理调配。

明朝的时候,关于盐的买卖分为两种,一种是户口食盐法,一种是开中法。所谓户口食盐法,就是按照人口的数目来供应食盐,这种供应是由政府提供的,但是不是免费的,百姓要按照盐价来交纳粮食或银钞,这种方法制定于永乐初年,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有时候百姓虽然交纳了盐价,但是却经常不能及时得到食盐,所以这个方法不久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另一种方法就逐渐的盛行起来,这个方法就是开中法,开中法实际上是整个明朝盐法的主体,最初主要是为了供应北部边塞地区军事消费而采取的一个政策。

当时的背景是,明朝建国后,为巩固其政权,曾多次出兵塞外追击元蒙残余势力。而蒙古各部也经常南下扰边,使明朝的统治受到严重 威胁。为了防御蒙古,明朝政府在九边布置有86万军队。这么多的军队和马匹需要大量的军饷才能维持,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消费区。为了解决边镇的军饷,才施行了开中法。

简单说来,所谓开中法,就是让商人把米粮输送到指定的 地点,然后准许其贩盐来作为报偿。

这个交易的整个过程大致就是:商人把粮草交到指定的边仓,各边仓便发给收到商人粮草的证明即仓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开了一张发票或是收据,商人拿着这张发票,就可以到指定的盐运司换领盐引,也就是贩盐许可证。然后,再拿着这个贩盐许可证到 盐场即盐的生产场地,按许可证上写明的数量领盐,在规定的地点接受检查后,运到政府规定的批准售盐的地区销售。

按照规定,盐引也就是准许贩盐的凭证,必须随身携带,而且从到边仓交纳粮草起直到在行 盐地售盐止,这一连串的活动必须由同一商人来完成。对到规定的行盐以外地方贩盐,或将 盐引中途加以转卖,以及委托代理人代办上述业务等,都是不允许的,法令都严加禁止。

这些法令就必然要促使整个交易的过程由专人来完成,这样就逐步的形成了最初的盐商。

晋商以“极临边境”的优势, 一俟明初开中制实施,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集粮、盐、布商于一身,兴起 于商界。以上可谓明清晋商得天时,抓住的第一次历史机遇。

从山西盐商的发展来看,是明代开中制度的实施,给他们带来了历史的机遇。山西盐商的先世不乏务农为业的,其后才弃农经商,以盐为业,从边地重镇 进军到盐业大都,从粮商、引商,到完全意义上的盐商,成为晋商中最早兴起,最为成功的商帮。

“山西居京 师上游,表里山河,称为完固,且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因势乘便,可以拊天下之 背而益其吭也。”——《读史方舆纪要》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 (安徽徽州府)。江北则推山右(即山西)。新安大贾渔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 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五杂组》

第二次历史机遇:开中纳银多种经营

后来随着发展,在天顺、成化年间,在推行纳粮开中的同时,又准予纳银开中,也就是可以用银子来进行交易,不完全用粮食了。由于银子携带方便和可以进行多种交换的功能,所以很快就成为主要的一种交易形式,以银货为中心的边饷筹集体制也 逐渐建立起来。

这样一来,原来以边境为其活动地的商人中,便有一部分向内地, 特别是向淮、浙地方移动。这样就和继续留在 边境地方纳粟报中的沿边土著商人区分开了,前者被成为内商,后者被成为边商。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购买市场。如何利用这一市场,是摆在晋商面前的新问题。

这次机会,和明初不同的是 :明初是凭借地理优势取胜,而这一次,就不那么简单了,需要一点经营头脑和资金运作,才有胜算的可能,通俗的讲,就是这个机会需要一点经商的技术含量,而不仅仅是爆发户的胆识那么简单了。

面对这一新情况,晋商不失时机,逐渐实现由盐业的边商转为内商,活跃于淮浙、长芦、河东等盐区;经营项目也转为多种经营,以前从来没有贩运过的,也要进行尝试,诸如丝绸、茶、绒货、颜料、煤炭、铁货、木材、烟草、参、纸张、 油、干果、杂货等,都成为晋商经营的重要商品;活动范围也扩大了许多,由纳粮地区转为向全国各地 发展,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至国外,都留下了晋商的足迹;经营方式也发上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一个人、一家人做买卖以外,还出现了几个人合伙等组合形式,生意做的大的,就雇佣伙计,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就增强了商业竞争能力,并且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于是从明中叶以来,晋 商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一个地方商人集团。

“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广志绎 》

“盖盐商与其它商贾不同,皆是携数万之资,以求什一之利,重廉耻,惜体面之 辈。”——《本末兼治仰赞国计第三疏》

“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明英宗实录》

“在扬州,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天工开物》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五杂俎》

“京师大贾多晋人。”——《清稗类钞》

“汉民到江省贸易,以山西为最早。” ——《龙江述略》

“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者多系晋省人。” ——《清高宗实录》

第三次历史机遇:边民政策促进旅蒙贸易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后,中国的版图空前的辽阔,尤其是新疆、蒙古、西藏的依附,使清政府采取了对边疆地区大力开发的政策,相当于现在建立的经济特区,有许多的优惠政策。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晋商以精明的商人特有的敏锐目光,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

首先发现的是政策上的商机。当时清政府推行满蒙友好政策,晋商就立即开展旅蒙贸易,也就是以长城沿边地区集镇为据点,顺着通往蒙古各地的驿道,由近及远,逐步地向蒙古深入,由漠南蒙古逐步深入到蒙古各部。同时向西北地方发展开辟了一条由归化城,也就是现在的********,再经蒙古草原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到新疆古城的商路,晋商这个时候已经俨然是一群国际倒爷,雇佣懂得蒙语的专职翻译,在边陲贸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二个发现就是经营品种的扩增。随着经商范围的扩大,也就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可以在那里销售。这样就在原来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的新品种,并且开办了很多商行,有绸布行、纸张行、裘皮行、油酒行 、茶行、盐行、典当行、粮食行等。这样,清代前期的晋商,其商业经营资本就获得了长足发展。

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旅蒙商,就是电视剧《乔家大院》里的乔氏集团。正是这一经商过程,完成了乔家的原始资本的积累,挖到了第一桶金,才有了日后的票号和驰名天下的乔家大院。

那么旅蒙商是怎样进行交易的呢?下面我们简单的说一下旅蒙商在当时的一些情况。

旅蒙商是在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商人,一般称“走草地买卖人”,也叫“贩子”,蒙古语称“丹门庆”,意思就是肩挑的货郎。

旅蒙商是通过随军贸易而带动和发展起来的。康熙朝,为了平定西部叛乱,清军北进草原,行军作战,军需是一大问题。为此,清政府便放宽禁止汉民到蒙境的规定,组织一部分汉族商人,随军贸易。起初,随军贸易商人,除了贩运军粮、军马等军需品外,还在 草原与蒙古人进行贸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很有势力的商人。

这些旅蒙商人中绝大部分是晋商,其次是直隶等地汉族商人。这些商人为供应进入蒙古草地的清军的军粮,跟着军队辗转沙漠,为军队做了很多贡献,关系融洽,充分体现了军民鱼水情。

即使这样,当时的清政府对于旅蒙商人还是有所限制的,管理较严。对内地商人与蒙古牧民交易,除课以苛刻的赋税外,还定有一系列严厉的法律。同时也有指定的交易地点,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易的,而这些交易的地点一般都在长城以外,绝对不允许进入到长城以里,这些指定的地点,有陕西 的红山寺口,山西偏关的水泉堡,宁夏的花马池横城堡、石咀子等地。

既然是政府指定了地点,就要有政府的统一管理,当时的管理机构称“边行”。根据历史资料来描述当时交易的情形,大概就是:早晨,边行把商人放出去,到互市点与蒙人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下午以敲锣为号,把商人召回来。商人经过卡子时,边行要仔细查点人数,要求出去和回来的总人数必须完全一致。

当时进入蒙古交易,还必须要拥有通行证,相当于现在的护照,那个时候叫部票,也叫龙票。“部票”用汉、蒙、满三种文字书写,注明人数、姓名、货物品种数量、返程日期。他们到达蒙地后,须在当地盟、旗官吏监督管理下进行贸易。没有部票的不得入蒙地进行贸易,已经进入的要驱逐离开和处以罚金或没收货物。凡部票时间过期者和实际人数超过票照登记人数者,以及未按票照指定路线和地区进行贸易者,都要予以处分。

同时还有些规定:比如旅蒙商人不得在蒙地建筑房屋留居,不得携带家眷,不得和蒙古妇女结婚等。贩运商品也有严格限制,除铸铁锅和日常生活金属器皿外,严禁将武器、铁等金属输入蒙地,并严禁向蒙人贷放白银。

由于限制比较多,对于中原地区粮食、布帛、器皿和各种工具依赖很强的蒙民来说,这种交易非常不过瘾,很多时候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就强烈要求清政府允许内地商人到蒙古地区进行贸易。后来蒙古王公经过和清政府的多次高峰会谈,清政府同意了放宽对旅蒙商的限制。

放宽限制以后,旅蒙晋商在蒙古地区的进行大量贸易往来。他们主要采取游动经商的方式,走屯串帐篷,根据牧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以车载杂货,周游蒙境,用较为廉价的绸布、茶叶、烟酒和金属器皿及工具等,换取各类牧畜、毛皮等畜皮和珍贵兽皮、药材等。

当时主要获取利润的方式是:旅蒙商人根据畜牧业经济的生产特点,在春夏之交,载货送到蒙古牧民的营地,先把商品给蒙民,先不要钱,但是要折合成牧畜、皮毛数量;等到秋冬之际,牧畜腰满肥壮时,商人骑着马,拿着账簿,到蒙民驻地,收取牧畜和畜产品。旅蒙晋商用这种营销与收购办法,与牧民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亲密关系,与牧民保持着“永恒”的主顾贸易。

这种交易形式究竟能够让晋商赚取多少利润呢?我们进行一下简单的估算:

以道光年间的行情为例,当时用一匹斜纹布交换一头牛犊,一匹布大约是22.4市尺,由于蒙古人没有使用尺量的观念,一般以八寸为方,四方为度,七度为匹。当时一匹布的价值约一两二钱银,交易成功后,牛犊并不赶回去,而是仍然由原来的牧主放牧。等过了三、四年后,牛已长大,再驱入内地,这个时候的售价可以值40-50两白银,也就是说,当初的以一两二钱银一匹布的本钱,待过三、四年后,就可获得高达四五十倍的巨利。

由此可见,当时的晋商的利润是相当高的,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除了收购牛以外,马在当时也是主要交易的一种商品,利润也相当丰厚。在清代初期,蒙古马主要供清军征战补充军马所需,因此,除清朝政府指定的随军贸易的旅蒙商可收购马外,一般不准民间和商人收购销售马匹。如乾隆十一年规定:“民间买骡不禁,严禁买马”。至乾隆平定准噶尔部以后,全国大统一,战争平息。清朝政府逐渐放松对收购马匹的限制,各地旅蒙商便大量收购经营活马贸易。在内地和漠南蒙古地区许多城镇市场上都设有“马市”(马桥)。

马市之外,还有羊市,羊也是易购易销大宗的经营商品。无论在内地城市和京、津及蒙古地区城镇,都设有“羊市”。各地羊市不仅规模大,而且交易广,生意兴隆,买卖繁荣。因此,所有旅蒙商人几乎全都喜欢经营活羊生意,每年运销的活羊都在六七十万只至一百万只以上。

除上述列举的主要商品外,旅蒙商在经营中还因地制宜,根据要求灵活组织商品供应。对蒙古王公贵族、上层喇嘛等,为取得其欢心,按其欲望供应精致奢侈的玩赏物品、高级名酒、盒装精美糕点、精雕鼻烟壶,甚至玉枕和供其淫乐器物等。仅佛像就有大、中、小不等的银像、铜像、瓷像、楠木像、刺绣像等种类繁多。可以说对蒙古人供应的商品“上至绫罗绸缎,下至 烟酒葱蒜”,凡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品,应有尽有。

也由此可见,晋商在旅蒙贸易中的强大势力。

“山东乃粮运之道 ,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清世祖实录 》

“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 口。曰: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自本朝龙兴辽左,遣 人来口市易,皆此八家主之。……”——《万全县志》

“在蒙古者通蒙语,在满州者通满语,在俄边者通俄语。每日昏暮,伙友皆手一编,习语言文字,村塾师徒无其勤也”。——《清稗类钞》

第四次历史机遇 建立票号成为金融业翘楚

哪里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哪里就有货币结算的需要。“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商品流通总是必须以货币为媒介。但携带大量现金进行商业活动,一者笨重不便,二者风险较大。

同类推荐
  •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本书系笔者悉心研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庄子讲记》、《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禅宗与道家》、《历史的经验》等著作后,采撷南先生文慧,意有所至,心有所悟,结合平素所想,雕琢文字,恣意成文南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仿佛一颗颗光华闪耀的珍珠,笔者以一己浅见为线将其串联,滴水藏慧,将南先生的智慧箴言一一记录,以期留住智慧的芬芳。
  • 心灵鸡汤精粹版8

    心灵鸡汤精粹版8

    低调是什么?低调不是安贫乐道,也不是在短缺单一时期所谓的“朴素”,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有你的财富有了足够的积累,你才有可能在物质享受上保持低调。只有你在精神境界上有了足够的沉淀,你才有可能在精神生活上保持低调。
  • 中国式饭局

    中国式饭局

    本书共分十四章,在介绍中国饮食外,还介绍了就餐时需要注意的衣着和修饰。包括中国人的宴请之道、“请客”与“请客”有何不同、请客也要看人下菜碟、成功的邀约决定成功的饭局等内容。
  • 用耳朵倾听生命

    用耳朵倾听生命

    本书修订重编自作者的散文集《倾听生命》,它把作者40岁的生命所能体悟到的人生况味,诗意地呈现,将人引领到一个宁静、高远而又韵致悠长的意境之中。
  • 做人别缺好心态

    做人别缺好心态

    低调的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而不消沉,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永远保持着理性、豁达、睿智的处世态度。大智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
热门推荐
  • 那年我们分开

    那年我们分开

    留学一条无法回归的路。那条路上有我们的爱情,生活,学业。我们精心的酝酿着,却始终走不过最终的命运的归宿。
  • 最美和你在一起

    最美和你在一起

    深夜,我收到神秘男人发来的微信。不堪入目的购物记录,出轨的照片,原来一直以来对婚姻的自信都是我在自欺欺人。我几欲崩溃,他却在那头漫不经心地建议,“何不以牙还牙?”之后,我就像是生活在他的监控下,逃无可逃,直到逼不得已见了面。他轻叹口气,言辞诚恳,“我喜欢你,所以只能坏人姻缘。”我终于忍不住在这水深火热中渐渐沦陷。……他将我从犹如泥沼的婚姻中拽了出来,给了我一个最美的自己,绕了一圈再相爱,所幸,还不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巨星养成记之赵丽颖篇

    巨星养成记之赵丽颖篇

    因为我喜欢演员赵丽颖,所以特地为她写的小说。不喜勿喷。片段一:“丽颖,休息一会吧”“不行,我得背剧本,一会又要拍了,不能因为我自己而耽误整个剧组”“丽颖~~你这么拼,我都好心疼”“嘻嘻··我要用实力征服别人,获得他人的认可”片段二:“丽颖,你觉得你作为演员有什么收获”记者采访。“演员是我的职业,我热爱我的职业,虽然网上会有我的流言蜚语,但是这些也可以帮助我成长,教会我很多东西”“你觉得做演员辛苦吗?”“其实挺辛苦的,但是想想别人能看我的作品,又获得这么多的好评,再苦再累我认为也是值得的”
  • 孕儿育儿书(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孕儿育儿书(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妊娠过程中的营养饮食、日常保健、科学胎教、分娩指导以及新生儿的护理等,对怀孕全程作了体贴入微的提示,可供新手父母查阅。内容包括妊娠前后的准备事项、最佳的怀孕方式、轻松怀孕280天、了解分娩的方式、新生儿日常护理、产后疾病防治。
  • 灵异天师

    灵异天师

    沉睡于千年之前,苏醒于当代!当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有自己的本心。
  • 杀手神医腹黑三小姐

    杀手神医腹黑三小姐

    肯定是阎王嫌她太美让她一个杀手神医穿越到了一个异世界。灵力?那是什么鬼?哎呀不好意思我的空间里全是灵力。幻兽?我家神兽又不听话欺负你家幻兽了,回家我一定好好收拾它。你一个单系元素欺负我一个七系元素我也是醉了好不好?找我麻烦的请你们带个面具好不好,长的难看不是你的错但是出来吓人就不对了吧,看到你,我和我的小伙伴差点惊呆了有木有?诶,我是草包你算什么?天生脑残的怪物吗?你说我嚣张啊……那又怎样?我可是万年一见的天才诶,我有高冷拽酷狂的资本,不服你来咬我啊。原来泼过我冷水的,放心好啦,我会烧开了给你泼回去的。
  •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设计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设计

    本书从变压器运行中热量的产生和温升的限值规定出发,综述了变压器冷却方式:自冷、风冷、强油风冷、强油水冷等传热计算、设计选择及优化设计。全文共13章,分别介绍冷却系统组成部分中,油箱和片管式散热器的散热计算;冷却器本体,冷却器翅片管传热计算;吹风装置,风冷却用的变压器风扇结构原理,强油循环动力源的变压器油泵,监制油泵正反转、蝶阀是否闭开的油流继电器,变压器用蝶阀,以及控制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分控箱,冷却器常用设计方法和冷却器容量选择,冷却器优化设计理论,国外冷却器优化设计的编程实例等。
  • 踏春行

    踏春行

    阮馨随团旅行却意外穿越,来到唐朝安身立命似乎没有想象中简单,既要左右逢迎,又要明躲暗藏,以为终于能平静生活,没想到老天又给她开了个大玩笑,面对他,是去是留,成了抉择……****************************穿越女捍卫平凡生活,回到古代游山玩水,一路踏春赏青
  • 39度溺爱:高冷总裁请降温

    39度溺爱:高冷总裁请降温

    她在他眼中是一个没德,没品的女人,他在她眼中,是一个有情人,有女人的男人!隐婚两年,他对她不闻不问,她浪迹商场,被一堆男人惦记着。他咬牙切齿的惩罚她,完事后,她将手伸到他的眼前,“莫先生,我要的报酬!”他气愤的穿上衣服就走,她冷眼看着他的背影。她母亲终于被逼死,她黯然神伤,扔下一切,不管不顾的离开。四年后,她站在别的男人身边,脚边是一个三岁萌萌哒的小包子。他把那个男人打进医院,把她逼到墙角,狠狠的捏住她的下巴,“米安然,你当年为什么不告诉我真相?”她挑眼看着他,唇畔扬起一抹讥讽的弧度,“因为你不配!”
  • 王的一生

    王的一生

    一个帝王的开端、中局、结尾。一个帝王的感情生活与朝前战争。他不清楚他与他的国家的未来如何,他只知道,现在开始,他的使命是做这个国家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使者……他不清楚这个国家的未来是走向繁荣还是灭亡,他只知道,现在开始,他是这个国家的主宰者,对未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