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0100000002

第2章 “满映”电影研究绪论绪论(1)

研究目的

19世纪末期,友好相交多年的中日两国之间开始了由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战争后期,日本不但整合了传统战争所必需的力量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报刊、杂志和广播),还将具有强大宣传攻势的新武器“电影”纳入战时国家实体当中,并且将电影作为文化武器的功用发挥到极致。“满映”日本和伪满各种“株式会社”仍用原名称。特此说明。就是伴随日本武力侵略的一个典型。

“满映”的全称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前身为1933年日本关东军支持成立的“满洲电影国策研究会”,延至1937年8月2日,“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才在中国长春(当时的新京)正式成立。从1937年建立到1945年解体,“满映”共拍摄110多部故事片,200多部纪录片和科教片,还发行外国影片数百部。

关于“满映”成立的目的,中日各有说法。按日本的说法,“满映”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电影教育”。如1933年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主管的“全日本电影教育研究会”在伪满洲召开“电影教育讲习会”以宣传电影教育的必要性,会上特别提出“满洲国文化之向上由电影起”的主张胡昶、古泉:《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中华书局,1990年,第22页。此后,伪满首都警察总监向伪民政部警务司长提出的关于设立满洲电影研究会的文件中说到“根据目前国内(指伪满洲国)状况,通过电影来使国民了解国情,并通过教育性的影片来提高满洲国民的文化水平,乃是当务之急”胡昶、古泉:《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中华书局,1990年,第23页。另外,1936年7月以日本关东军和伪满警察为核心的满洲电影国策研究会提出的“满洲国电影对策树立案”中列出的第一条理由就是“目前几乎没有一部电影适宜于指导教化满洲国民的,有识之士深感焦虑”胡昶、古泉:《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中华书局,1990年,第26页。按中国的说法,“满映”拍摄的影片都是为日本和伪满洲国国策服务的,鼓吹“日满协和”,宣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奴化中国人民的。不管是“教育”、“教化”还是“奴化”,“满映”的存在是为战争服务,在笔者看来,这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满映”的追述或研究,至今为止,中日两国已经出版和发表了一些传记、回忆录、学术著作、逸史等书籍和文章,但是由于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的限制,也由于文化观、历史观及文化史观的影响,无论日本文化史学界,还是中国文化史学界,对“满映”电影作品的研究,仍然没有达到相应的广度和深度,所以“满映”时期电影作品的具体状况及其独特面貌,仍然隐晦难辨。

所以,鉴于两点主要原因:一是“满映”是一段中日双方都不可回避的重要时期,是世界电影史的一部分,其所遗存的影响在日本、中国甚至其他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能感受到;二是深入了解“满映”也有利于在“某种连续性”中理解中国电影史和日本电影史。笔者力图收集、整理和分析更加丰厚的“满映”,以更为严谨的学术态度,在历史和现实的文化视野中,通过勾勒“满映”的总体面貌,剖析这一极为复杂的运行系统的运作方式,细究“满映”的当权者和当事人的活动群像和心路历程,深化对“满映”出品影片的感性认知,比较日本殖民侵略下的满洲电影事业、上海电影事业和台湾电影事业的异同,来更为真切地认识日本战时满洲文化政策的实施和效果。笔者希望这番努力能够对进一步理解20世纪日本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及中日比较文化史起到积极的作用。

先行研究

中日两国的“满映”研究按照研究视角和研究目标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满映”时期(1937—1945)。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日本人掌控下的有关“满映”活动的记述和国策的宣传。代表作有市川彩的《アジア映画の創造及建設》(1941)和津村秀夫的《映畫戰》(1944)。

日本国际映画通讯社的市川彩设立亚洲映画问题研究所,调查收集以“大东亚共荣圈诸国的映画事业”为中心的各方面的文化资料,最后将调查内容整理分类结成《アジア映画の創造及建設》[日]市川彩:《アジア映画の創造及建設》,国际映画通信社出版部,1941年。一书。该书涵盖了日本、台湾、朝鲜、满洲国、中华民国、香港、南洋诸国以及太平洋诸国等区域的电影事业的相关内容。笔者认为,“日本映画界对外交涉史”是该书中最具有独创性的一部分;“中华民国”部分最为完善,因为详细总结了上海和重庆电影事业历史和现状,以电影企业为纲,内容涉及企业资金来源、电影工作者和电影作品名录、作品收益状况和社会反响、电影政策和电影审查、电影院相关数据(名称、地址、规模、观客层、收入等);而“满洲国”部分由于自身的电影事业没有“中华民国”发达,所以在区域调查中(除日本外)篇幅仅次于“中华民国”,位列第二,不过,尽管如此,这部分可以说是目前最易得到的最早的关于“满洲电影历史”、“满映”历史的最可靠、最基础、最系统的撰述。

朝日新闻社的电影评论家津村秀夫秉持映画是思想战、宣传战的观点写作了《映畫戰》(中央公論社,1944)一书。该书从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加强新闻、通讯、杂志建设进行思想大战的状况联系到日本映画的使命,简单介绍了日本对“大东亚共荣圈”的两大部分大陆(满洲、北支、中南支和香港)和南洋诸国当地映画事业的控制状况。第一部分从理论上为“映画战”正言,重点介绍德国的映画战的情况,是全书最为出彩之处。满洲部分并未涉及更为新颖的史料,但有利于初步了解。作为研究资料来说,书中的对人物、事实的评价的价值甚过列举材料本身的价值。如指出“满映”和日本的电影公司合作拍摄的几部娱乐电影在日本并不受欢迎的原因是日本电影界也有不对的地方。[日]津村秀夫:《映畫戰》,朝日新闻出版社,1944年,第79页。

第二阶段,“满映”解体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日本和中国都开始出现有关“满映”的回忆性文字和开展对“满映”史料的收集工作。从1951年筈见恒夫的《映画50年史》开始,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著述,它们是木村庄十二《新中国》(1952)、北川铁夫《マキノ光男》(1958)、大冢有章《未完の旅路》(1960)、《ああ満洲》、《根岸宽一》、

岡本功司(1963)岩崎昶编(1969)角田房子《甘粕大尉》(1979)、坪井與《映画史研究19号—満洲映画協会の回想》(1984)、佐藤忠男《満洲映画協会》(1986)、藤原作弥、山口淑子《李香蘭私の半生》(1987)、张奕《我所知道的“满映”》(1986)和《长春文史资料》的“满映”专辑等。

日本方面,以原“满映”娱民映画处长坪井與的《満洲映画協会の回想》[日]坪井與:《満洲映画協会の回想》,《映画史研究》第19号,个人发行,1984年。资料最为详尽,最类似“满映社史”。而藤原作弥、李香兰的《李香蘭私の半生》由于李香兰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其前半生能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满映”的面貌,也是“满洲”,甚至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的面貌。

坪井與从“满映”创立到终战之日都一直在“满映”工作,这可能也是《満洲映画協会の回想》是“满映”相关书籍中最全面、最新颖、最好看、最有血气、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一本书的原因。在书中,坪井與竭其所能回想自己曾经看到了解到的点点滴滴,所以该书涉及众多人物、事件,略显琐碎,但这也使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让历史里的各种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历史之外的人们面前以及让历史之外的人遨游在复杂的感情、背景、事件、评述、数据中,更准确地切近历史的脉搏。当然,由于是回想,也由于坪井與的编导身份,尽管坪井與依赖了大量的其他材料,他局限于从“满映”人的视角来叙述“满映”的方方面面,而没有能够脱开“满映”人身份来冷静地透视和评估当时的“满映”政策和更上一层的日本大陆电影政策。

“满映”首席女演员山口淑子的传记《李香蘭私の半生》是所有有关李香兰生平的著述中最充实、最可靠、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该书自1987年5月问世后,仅半年时间内就再版了12次,并于1988年被翻译成中文。该书从李香兰的出生写起直到1945年离开上海离开中国,披露了李香兰在“满映”时代的生活、工作情况,文笔优美,详略得当,细节丰富,脉络清晰,可算是一本上乘的文艺作品。除了对李香兰经历和“满映”的相关人物与事件的记叙以外,最有史料价值的就是李香兰回忆川岛芳子的章节。由于叙述是以李香兰的经历以及“满映”如何成功地塑造了“李香兰”和李香兰对历史的反思为中心,“满映”的大量事实未能呈现,书中只是零散分布一些影片回忆以及对“满映”人物的回忆。

另外,满铁弘报课电影制作所纪录片担当、后任满映编剧的岡本功司的《ああ満洲》、日本著名的左翼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家岩崎昶编《根岸宽一》、日本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的《満洲映画協会》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85年,リブロポ—ト出版佐藤忠男的《キネマと砲聲》是较有学术深度的一本著作。在这部深入探讨“满映”如何运作及李香兰如何被利用的电影史著作中,佐藤忠男体现出作为一个优秀的电影史学家处理材料的不俗能力。1986年,岩波书店出版的《戦争と日本映画》中有佐藤忠男的论文《満洲映画協会》。该文重点分析了“几乎感觉不到日本的统治政策宣传要素”[日]佐藤忠男:《満洲映画協会》,《戦争と日本映画(講座日本映画4)》,岩波书店,1986年,第318页。的两部影片——《龙争虎斗》和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胭脂》。

同类推荐
  • 音乐知识100问

    音乐知识100问

    这是一本通俗的音乐读物,它面对广大的少年和青年音乐爱好者,因此我们尽量写得浅显和易懂,希望通过上面这100个问题,能够对中、外音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世界和中国著名的音乐家、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由此引起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世间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学问,而且非常专业,所谓隔行如隔山也。有的行业看来简单,就凭自己的小聪明去做,结果必然要闹笑话。足见知识是要认真学习的。但是艺术又是相通的,例如京剧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我们从京剧演员的表演中就可以认识中国的音乐、美术、诗歌、舞蹈、杂技和历史;懂得京剧的写意性表演,对中国的写意画认识也会有益处的。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 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纸间映像

    纸间映像

    本书为我国资深影视评论人藤井树,积数年之功,倾心打造的经典影评作品集结本。书中首次曝光了作者十二年来在影视道路上的所见所感所思。全书共七辑,分别冠以“青春”、“禁忌”、“浮生”、“幻爱”、“感官”、“天真”、“城市”主题,内容涵盖中外影片近百部,不限作品国籍与出品日期,选取震撼心灵的银幕佳作,用文字细细解读。藤井树的影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角度独特,观点敏锐,笔触纤细,字里行间充斥着知性之美与文艺气息。作为一部赏析类作品,其本身也是一部值得赏析的佳作。
  • 中国秦腔

    中国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专门打造的色铅笔精品,适合不同熟练度的画手参考学习。这本《色铅笔的静物手绘》中加入了专门针对静止事物的手绘技法,以及如何把静止的事物画得充满生命感,又惟妙惟肖,还富有古风的味道。比起画移动的事物,其实画静止的事物更难把握,因为移动的事物有轮廓曲线,而静止的事物需要体现生命感来,所以对线条和上色都增加了难度。这本书从线描开始,到具体的素描构图,再到完美的上色,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教你画出有质感的事物,让你真真切切掌握色铅笔的技巧。只要你动动手,轻轻松松就能画出想要的感觉来。
热门推荐
  • 魅君心之美人无泪

    魅君心之美人无泪

    初次见到皇甫逸时花若璃就对他一见钟情,为了他远赴他国,一开始他对她百般宠爱,不管她多么任性,他都一一包容,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切都变了,他不在是她的他,为了别的女人,他可以对她不管不顾,甚至在她生病时都不肯看上一眼。最后她的亲人还被他赶尽杀绝,他的绝情,让她彻底的失望了……
  • 破魔世纪

    破魔世纪

    魔战大陆历:1000年,兰迈帝国的王后被暗中刺杀。但由于缺少足够的信息,所以不了了之。同年,明宇·艾辛格出生于布鲁斯特小镇中。但却被认定为是一个废物,不管是魔法方面,还是战士方面。但偶然之间认识的一位老者和他自己的勤奋,却从此改变了他废物的头衔。到底是废物,还是天才?成年以后的明宇,为了寻找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从而引出了一系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也包括了隐藏多年的危险,都在悄然浮出水面。
  • 一千多个小时,人间蒸发

    一千多个小时,人间蒸发

    谢聪被自己的高中同学叫过去玩,之后便消失了,谢聪一直在经历些什么呢?洗脑,暗算,折磨,控制……经历了一千多个小时的追寻,谢聪终于被成功解救。一个月之后,在大街小巷中,谢聪他们终于再也看不到传销的踪影了,她看到了一段新的生活即将开启……
  • 境遇

    境遇

    一句催泪史,一段刻苦的恋情,曲折而波动,在那年少无知的时节。爱也罢,恨也罢,生活依然需要我们继续奋斗。
  • 星空踏痕

    星空踏痕

    一纸残页,暗合机缘,开启一段不朽传奇;一杆墨枪,刺穿穹庐,风云际会天地色变;一位少年,生于毫末,逆势成为一代天帝;修炼一途,漫漫远兮,修于灵,炼于心,谁主沉浮。且看主人公如何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走向强者之路。这一路注定艰难,这一路也注定精彩,这一路你我共同见证!!!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佛祖历代通载序浮图氏之论

    佛祖历代通载序浮图氏之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狼部队

    幼狼部队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他的信念。踏遍世界各国战场杀人无数,让世界各国特种军人为之胆寒,一个谜一样的男孩为了国家他可以牺牲自己。牺牲一切。
  • 观照

    观照

    《观照》是诗人柳文龙的一本诗集,作者用这么大的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诗集,体现了他与一般江南诗人在写作抱负上的差异,走上了形而上的路子,一个与世俗价值观拉开了距离的写作者,他必然是纯粹的;一个对周遭美学情趣富于警惕的作者,他必然是浩大的。
  • 星际之战神

    星际之战神

    原力,基于生命磁场技术发展出的超自然力量;配备高科技武装、操纵原力的特种战士被称作尖兵,是星海战场上的终极兵器。世界大战的烽烟过去百年,人类与异族、变种生命的斗争仍在持续,而更深的暗流还在人类世界内部酝酿,这时,一个被遗弃的试管婴儿,在一座人类视线之外的荒岛上悄然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