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知道这件事后,笑着说:“宦官古今各朝代都有,但当世之主不应该给他们权力和宠幸,使他们飞扬跋扈到忘乎所以的地步。如果要治他们的罪,应当诛杀元凶,这只需要一个武士就够了,何必请外地的部将来呢?如此一张扬,事情一定提前泄露出去,反而不会成功。我料定他们必败无疑。”
果然,董卓还未到,何进已被宦官所杀。
曹操东征刘备时,人们议论恐怕出师后,袁绍从后方袭击,使得进不能战,退又失去了依据的地盘。
曹操说:“袁绍的性情迟钝而又多疑,不会迅速来袭击我们。刘备是新起来的,人心还未完全归附他,我们抓紧攻打他,他必败。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可丢失时机。”于是决定东征刘备。
田丰劝袁绍袭击曹操,袁绍听说后,果然以儿子有病推辞此事,不肯发兵。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之子袁熙、袁尚兄弟投奔公孙康。曹操攻下乌桓时,有人劝曹操讨伐公孙康,顺便擒住袁氏兄弟。曹操不听,说:“公孙康会自动将二袁的首级送来的。”
后来,公孙康果然斩了袁尚、袁熙,将首级送了来。
众将不解,问曹操:“您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呢?”曹操说:“公孙康素来害怕袁尚等,我如果急于征讨他,他就会同袁尚等联合起来抵抗我们,缓一段时间,他们会自相矛盾,这种形势会促使公孙康杀了二袁。”
智谋点评:料事如神,并不是凭空“顿悟”出来的能力,而是建立在对人情事理的了解基础上,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因此能正确预测所面对的事物背后的发展趋势和结局。
诸葛亮平定南中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平定了南中的叛乱,然后全部任用当地的首领为官吏来治理。
有人对诸葛亮的这一举动非常的不理解,就对他说:“丞相威震四方,南蛮全部都臣服了。但是这些南蛮的心理难以预测,他们今天顺服了,明天就可能继续发动叛乱,那样我们会更加的被动。最好是趁着他们投降的大好时机,委任汉人来治理这些蛮夷百姓,这样才能使他们渐渐接受政治上的教化和文化上的熏陶。十年之后,蛮夷就能够成为蜀国的良民,这才是上策啊。”
诸葛亮回答说:“如果设立汉人官吏,就要留下军队,而军队留下来,这里又没有足够的粮食给养,这是困难之一;南中刚经历了战乱,许多人的父母兄弟都死了,对汉人十分的憎恨,如果委任汉人官吏而不留下军队,必然引起祸患,这是困难之二;另外,当地的官吏很多都犯有该罢官、杀头的罪,他们自知罪恶深重。如果委任汉人做官,他们绝不会信任这些汉人的,这是困难之三。”
“现在我不留驻军队,不运送粮草,而各项制度初具规模,社会秩序也初步安定,这样使南蛮人和汉人相安无害,哪点不好呢?”
智谋点评:人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谨慎、稳妥,全面分析事情的利与弊,尽量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将事情处理得合理,并且得到最好的结果。
潘睿以小观大
三国时期,东吴武陵郡守樊仙诱惑几个少数民族叛乱,州督不能治,请求朝廷派出一万兵力去增援讨伐他。
孙权接报后,召见潘睿,问他:“这次讨伐樊仙,你需要带多少人前去才能取胜。”
潘睿答道:“很容易,只需要五千人就足够了。”
孙权说:“足下是不是太轻敌了。”
潘睿说:“樊仙虽然善于蛊惑人心,但却没有真才实学。从前他在州内曾经请人赴宴,一直到了中午,客人也没吃上饭,于是有十多人离开了。这就好比判断侏儒只需要看他一段肋骨一样,这就是我们轻视他的证据。“
孙权听后大喜,于是派潘睿率五千兵去讨伐,果然杀掉了樊仙。
智谋点评:从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往往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有智慧的人都是善于观察的。
顾雍识破公孙渊诡计
三国时期,公孙渊是辽东军阀,受到魏国攻击。公孙渊想欺诈魏国,他认为如果不和东吴绝交,魏国肯定不会相信,如果能够诱骗东吴的使者前来并将其杀害,那么魏国就会相信,并且可以使魏国停止攻击他,得到喘息的机会,慢慢地再自立为王。
于是,公孙渊向东吴称藩,并且献给东吴大量貂马。吴王孙权一见,非常高兴,准备派遣张弥、许晏等人率领一万兵士前去赐予公孙渊爵位。议论决定以后,群臣纷纷庆贺。
唯独顾雍却哀悼说:“太过分了,上下竟然互相欺骗。这是件可悲可叹的事,竟然还要为它庆贺。”
孙权说:“远方的藩国向慕公义,首先臣属于我国,世祖(曹丕)即位之前得到了河右之地,比起我们今日,哪能比得上呢?而丞相一人却为此哀悼,为什么呢?”
顾雍回答说:“臣下是哀悼张、许两位使者回不来了。陛下虽然恩德威名远播,比起魏国,谁的力量更强大呢?现在公孙渊不向魏称臣,而向东吴称臣,如此将邻近强大的国家舍弃,而结交远方穷困的国家,这于人之常情不符啊!”
吴王说:“那他为什么要向我国称臣呢?”
顾雍说:“公孙渊想自立为王,担心魏国攻打他的后方。想要臣事魏国,又因称臣于吴,怕被认为立场摇摆不定,如果进贡一些物质,臣事吴国,那么吴国一定派使者回报,并且加以册封。如此一来,他一方面既可图得我们将送他的金银宝器等贵重物质,同时趁机扣留我国使者,再向魏国表示诚意。魏国必然认为他已经断绝和吴国的关系,一定更加重视公孙渊,而不去讨伐他。公孙渊更可借此得到休兵养民、称雄辽东的机会。”
“陛下如果不相信,只要去一封信责备他过于轻率,他的诡计马上就拆穿。依臣下的办法,只要派遣士兵百人护送使者就好。魏国知道此事后,一定会认为公孙渊奉事吴国非常诚心,最后依然不相信公孙渊,那么他的诡计就不能得逞了。”
孙权不听。后来,公孙渊果然背叛吴国,完全如顾雍所预测的一样。
智谋点评:凡事总是有迹可寻的,只要留心,就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即将发生的祸患,从而做好准备,预防不利事件的发生。
司马懿装病夺位
三国时期,曹爽在魏国独揽大权,司马懿谋划杀掉他,又害怕泄露秘密,就推说自己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司马懿生病,正合曹爽的心意,但是毕竟有点不放心,还想打听一下司马懿是不是真的生病了。
有一次,曹爽的亲信李胜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特来问候司马懿。司马懿让两个婢女侍候自己。李胜来后,司马懿抓住婢女的衣服,指着口说渴。
婢女敬上粥,司马懿故意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满胸都是。李胜说:“外边传说您的旧病发作了,哪里想到竟病成这样。”
司马懿这时以微弱的声音说:“听说你今天到并州,并州离胡人近,你要好好防备,我死在旦夕,恐怕不能再相见了。现在我把儿子师、昭托给你,请你多加照顾。”
李胜说:“应当说到荆州而不是到并州。”司马懿故意胡乱颠倒地说“您刚刚到并州。”李胜又说:“是到荆州。”司马懿说:“年老脑子不好使,听不懂你说什么。”李胜回去后,告诉曹爽说:“司马公只剩一口气了,形神已离,不值得为他忧虑了。”
于是曹爽对司马懿不再防备。不久司马懿反而杀了曹爽。
智谋点评:司马懿的骗人术并不可取,做人还是老实诚恳的好。我们倒是应该从李胜和曹爽身上吸取教训,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多种现象推断出本质。
夏侯霸论钟会
三国时,曹魏大将夏侯霸投降了西蜀,姜维问他:“司马氏已经控制了曹魏的大权,还会有征战讨伐的志向吗?”
夏侯霸说:“司马公当然要在家里坐镇,他现在要面对治理内部的事,还来不及讨伐他国。您可以轻装直抵中原,趁机对司马氏暗暗观察并进行骚扰。但你要小心钟会这个人,他虽然年龄不大,却有胆略,精于计谋,他才是吴和蜀的忧患。只是特别出色的人,一定不甘被人利用,而别人也一定难以任用他,钟会恐怕免不了如此吧。”
过了十五年,钟会果然平灭了蜀地。蜀被灭了后,钟会也反叛了,正和夏侯霸所说的一样。
智谋点评:察照事物的真实,度量事物的根本,就可以在祸福发生之前迅速预测它,从而避免被人蒙骗。
王敬则用小偷抓小偷
南齐建元二年,王敬则被任命为吴兴太守,负责吴兴的治理。
当时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吴兴境内小偷特别多。依照当时的法律,小偷被抓住后,只要打上几十板子便放回家去。但是,等伤养好,这些小偷又出来犯案。
因此,吴兴的小偷抓不胜抓,历代官吏都禁绝不了。
王敬则到任后,决定把吴兴的小偷们全部铲除干净,一个也不留。
这天,又有手下人来报告说抓到一名小偷。王敬则便从官府把那个小偷要出来,在闹市中绑起来,又把小偷的亲属、街坊及邻居找来,当着众人的面让他供述自己的偷窃经过。
然后,也没打骂他,而是让他穿上特殊衣服,在街上清扫垃圾,每天一次,而且还派人督查。
小偷每天打扫街道,路过的人都打听缘由,知道后都嘲笑他。小偷就这样被千人笑,万人说,自己也觉羞愧难当。
过了一段日子,小偷实在忍不住被别人这样指指点点,便请求王敬则把自己监禁起来。王敬则不答应,小偷仍苦苦哀求,最后王敬则说:“好吧,我现在就放你。但是,放了你,并不代表你完全自由了。你需要查访到一个小偷来才可以回家。”
那小偷吃尽了苦头,如今有机会回家了,哪还不卖力侦查。不久便抓了一个交给王敬则,他自己则从此洗手不干。
这样,其他小偷知道了这事后,有的改邪归正,有的逃到别处作案,再也不敢在吴兴犯事了。
智谋点评:要杜绝偷盗,不见得要严刑重罚,稍用一点智谋,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达到目的。
陆俟借刀杀人
北魏时,陆俟任长安镇大将时,曾经与高凉王那联合渡黄河向南扩展北魏地盘。
一次,陆俟与王那攻打杏城的盖吴,盖吴大败而逃,但盖吴的叔叔及其家人却被抓获了。诸将都主张将盖吴的叔叔送到京师请功,唯有陆俟持反对意见。他说:“不杀死盖吴,恐怕长安不得安宁;如今盖吴只身逃窜,咱们又对此地不熟,只有他的亲信可能知其下落。况且,十万大军久留此地,捉拿盖吴一人,也实非上策。倒不如私下与盖吴的叔叔协商,以放掉他的妻子儿女为条件,让他去捉拿盖吴。”
诸将又认为,盖吴难成大器,而舍弃盖吴的叔叔倒是不应有的损失。陆俟说:“诸君都知道,不断其头,毒蛇仍会害人。况且,用盖吴的叔叔去换回盖吴也是值得的。”于是决定放走盖吴的叔叔,令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盖吴抓获。
约期已到,盖吴的叔叔依然没有回来,诸将都责备陆俟的主张是错误的,陆俟说:“这可能是盖吴的叔叔没有下手的机会,我想他是不会背叛我们的。”
又过了几天,盖吴的叔叔果然提着盖吴的人头来了。
智谋点评:做一件事情之前应该权衡利弊,分清主次,不能因小失大,舍本逐末。
魏先生深知李密
隋朝末年战事兴起,魏先生隐居于梁宋之间。
杨玄感起兵反隋,战事失败,他的军师李密也变了心,只身逃到了雁门一带。
李密换名换姓,脱去戎装,装成教师的模样,与魏先生认识并常来往。一次魏先生同他半开玩笑说:“我观察先生面色沮丧,目光涣散,心神不定,说话支吾,现在朝廷正抓蒲山叛乱分子,难道您是该党的要人吗?”
李密惊慌起身,抓住魏先生手不放,说:“您既然这么知道我底细,难道不能救朋友一回吗?”
魏先生说:“我看先生隐藏的这一段时间里,心神不定;一旦被人说破,就惊惶失措,由此可见你没有称帝的气魄,也不具备将帅的谋略,你只是乱世的英雄而已。”
接着详细地向他讲了帝王、将帅及乱世英雄各自成功失败的因素,最后先生又说:“我曾观望天象,汾河晋地一带有圣贤之人出现了,如果你能去辅助他,就能够得到富贵。”
听完这话,李密拂衣而立,不高兴地说:“迂腐的儒生,我不屑与他们共事。”不久,李密借故西逃,沿途招兵买马,驻营作战,结果还是一败涂地。后来,他又投降唐王朝,后又闹叛乱,最后被全部消灭。
智谋点评:这位魏先生可谓是善于从日常表现中判断得失成败的智者,可是李密并不能听从,终于不得善终。
李靖不救唐俭
唐太宗贞观年间,李世民决定派兵讨伐东突厥,派李靖为帅,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东突厥颉利可汗仓促应战,被打得大败,于是退守城堡,向唐王朝投降。
唐太宗李世民接到降书,派唐俭等为受降使,前往东突厥接受投降一事。
唐俭来到东突厥以后,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向颉利可汗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颉利不答应,于是双方僵持在那里。
唐俭立刻派人把消息报告李靖。李靖接到报告便召集部将研究对策。有人主张马上攻城,但立刻有人反对,说若一攻城,颉利必然会杀掉唐俭等人。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李靖说:“当今是消灭东突厥的最有利时机。我们重兵围城,几十倍兵力于敌,突厥兵只擅野战,不会守城,我们攻之必得。若错过这一时机,东突厥获得喘息之机,死灰复燃,必为我大唐边患无疑。是的,我们一攻城则唐俭等必遭杀害。但我们不能因小失大,为了大唐利益只有牺牲他们了。”
当下即部署兵力,准备攻城。
第二天,围城唐军从四面八方发起攻击。颉利一面令部下顽抗,一面派兵去驿馆把唐俭等人抓来,当众砍死。
不久李靖攻下东突厥城,终于擒获了颉利可汗。
智谋点评:想做大事的人除了有过人的才干及谋略外,还要能顾全大局牺牲小节,不会被妇人之仁困扰,也是很重要的魄力和关键。
裴光庭以和为贵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中书令张说考虑到皇帝要去泰山封禅,但又怕突厥乘机进犯边境,建议增加警备边境的兵力,便请兵部郎中裴光庭商量。
裴光庭说:“天子封禅,是向天下表明治国的成功,现在将要宣告成功的时候却害怕突厥的入侵,就不能显示唐王朝的强盛和功德了。”
张说问:“那怎么办才好呢?”
裴光庭说:“四方的蛮夷之中,突厥的势力最强,他们经常要求通婚和好,可是朝廷一直犹豫不决,没有答应。现在,我们派遣使者,邀请他们的首领跟随朝廷去泰山封禅,他们必然很高兴地从命。只要突厥来人,那么其他各族的首领也会闻风而来,边境上可以偃旗息鼓,高枕无忧了。”
张说说:“对!你的办法很好。我不如你。”即奏明皇上,立即派使者知会突厥等族封禅之事,突厥就派遣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带着贡品来朝拜。这样,其他各民族的首领,也都派遣使臣入朝进贡,并跟随到泰山。
智谋点评:一纸外交文书,既改善了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又避免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裴光庭真可谓是善于用计的外交家。
死姚崇算活张说
唐玄宗时,姚崇与张说一起当丞相,但二人之间经常明争暗斗,有时连皇帝也难以调解。
这年,姚崇得了重病,他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告诉自己的几个儿子说:“张丞相与我不和,但这人向来喜欢奢侈,尤其嗜好服饰玩物之类。我死后他一定会前来祭奠。在他来之前你们可把我平生搜集的佩饰玉玩都摆在供案上,假如张说注意这些东西,你们就见机送给他。”
“待他收下后就请他为我写篇神道碑,得到他写的文章后马上记下来。先准备好石碑,拿到文章就镌刻,并把它送给皇帝过目。张丞相考虑问题常比我慢,几天后一定要反悔。假如他收回碑文,就告诉他皇帝已同意,并领他看刻好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