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1300000012

第12章 处世篇(3)

曹操知道这件事后,笑着说:“宦官古今各朝代都有,但当世之主不应该给他们权力和宠幸,使他们飞扬跋扈到忘乎所以的地步。如果要治他们的罪,应当诛杀元凶,这只需要一个武士就够了,何必请外地的部将来呢?如此一张扬,事情一定提前泄露出去,反而不会成功。我料定他们必败无疑。”

果然,董卓还未到,何进已被宦官所杀。

曹操东征刘备时,人们议论恐怕出师后,袁绍从后方袭击,使得进不能战,退又失去了依据的地盘。

曹操说:“袁绍的性情迟钝而又多疑,不会迅速来袭击我们。刘备是新起来的,人心还未完全归附他,我们抓紧攻打他,他必败。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可丢失时机。”于是决定东征刘备。

田丰劝袁绍袭击曹操,袁绍听说后,果然以儿子有病推辞此事,不肯发兵。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之子袁熙、袁尚兄弟投奔公孙康。曹操攻下乌桓时,有人劝曹操讨伐公孙康,顺便擒住袁氏兄弟。曹操不听,说:“公孙康会自动将二袁的首级送来的。”

后来,公孙康果然斩了袁尚、袁熙,将首级送了来。

众将不解,问曹操:“您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呢?”曹操说:“公孙康素来害怕袁尚等,我如果急于征讨他,他就会同袁尚等联合起来抵抗我们,缓一段时间,他们会自相矛盾,这种形势会促使公孙康杀了二袁。”

智谋点评:料事如神,并不是凭空“顿悟”出来的能力,而是建立在对人情事理的了解基础上,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因此能正确预测所面对的事物背后的发展趋势和结局。

诸葛亮平定南中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平定了南中的叛乱,然后全部任用当地的首领为官吏来治理。

有人对诸葛亮的这一举动非常的不理解,就对他说:“丞相威震四方,南蛮全部都臣服了。但是这些南蛮的心理难以预测,他们今天顺服了,明天就可能继续发动叛乱,那样我们会更加的被动。最好是趁着他们投降的大好时机,委任汉人来治理这些蛮夷百姓,这样才能使他们渐渐接受政治上的教化和文化上的熏陶。十年之后,蛮夷就能够成为蜀国的良民,这才是上策啊。”

诸葛亮回答说:“如果设立汉人官吏,就要留下军队,而军队留下来,这里又没有足够的粮食给养,这是困难之一;南中刚经历了战乱,许多人的父母兄弟都死了,对汉人十分的憎恨,如果委任汉人官吏而不留下军队,必然引起祸患,这是困难之二;另外,当地的官吏很多都犯有该罢官、杀头的罪,他们自知罪恶深重。如果委任汉人做官,他们绝不会信任这些汉人的,这是困难之三。”

“现在我不留驻军队,不运送粮草,而各项制度初具规模,社会秩序也初步安定,这样使南蛮人和汉人相安无害,哪点不好呢?”

智谋点评:人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谨慎、稳妥,全面分析事情的利与弊,尽量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将事情处理得合理,并且得到最好的结果。

潘睿以小观大

三国时期,东吴武陵郡守樊仙诱惑几个少数民族叛乱,州督不能治,请求朝廷派出一万兵力去增援讨伐他。

孙权接报后,召见潘睿,问他:“这次讨伐樊仙,你需要带多少人前去才能取胜。”

潘睿答道:“很容易,只需要五千人就足够了。”

孙权说:“足下是不是太轻敌了。”

潘睿说:“樊仙虽然善于蛊惑人心,但却没有真才实学。从前他在州内曾经请人赴宴,一直到了中午,客人也没吃上饭,于是有十多人离开了。这就好比判断侏儒只需要看他一段肋骨一样,这就是我们轻视他的证据。“

孙权听后大喜,于是派潘睿率五千兵去讨伐,果然杀掉了樊仙。

智谋点评:从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往往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有智慧的人都是善于观察的。

顾雍识破公孙渊诡计

三国时期,公孙渊是辽东军阀,受到魏国攻击。公孙渊想欺诈魏国,他认为如果不和东吴绝交,魏国肯定不会相信,如果能够诱骗东吴的使者前来并将其杀害,那么魏国就会相信,并且可以使魏国停止攻击他,得到喘息的机会,慢慢地再自立为王。

于是,公孙渊向东吴称藩,并且献给东吴大量貂马。吴王孙权一见,非常高兴,准备派遣张弥、许晏等人率领一万兵士前去赐予公孙渊爵位。议论决定以后,群臣纷纷庆贺。

唯独顾雍却哀悼说:“太过分了,上下竟然互相欺骗。这是件可悲可叹的事,竟然还要为它庆贺。”

孙权说:“远方的藩国向慕公义,首先臣属于我国,世祖(曹丕)即位之前得到了河右之地,比起我们今日,哪能比得上呢?而丞相一人却为此哀悼,为什么呢?”

顾雍回答说:“臣下是哀悼张、许两位使者回不来了。陛下虽然恩德威名远播,比起魏国,谁的力量更强大呢?现在公孙渊不向魏称臣,而向东吴称臣,如此将邻近强大的国家舍弃,而结交远方穷困的国家,这于人之常情不符啊!”

吴王说:“那他为什么要向我国称臣呢?”

顾雍说:“公孙渊想自立为王,担心魏国攻打他的后方。想要臣事魏国,又因称臣于吴,怕被认为立场摇摆不定,如果进贡一些物质,臣事吴国,那么吴国一定派使者回报,并且加以册封。如此一来,他一方面既可图得我们将送他的金银宝器等贵重物质,同时趁机扣留我国使者,再向魏国表示诚意。魏国必然认为他已经断绝和吴国的关系,一定更加重视公孙渊,而不去讨伐他。公孙渊更可借此得到休兵养民、称雄辽东的机会。”

“陛下如果不相信,只要去一封信责备他过于轻率,他的诡计马上就拆穿。依臣下的办法,只要派遣士兵百人护送使者就好。魏国知道此事后,一定会认为公孙渊奉事吴国非常诚心,最后依然不相信公孙渊,那么他的诡计就不能得逞了。”

孙权不听。后来,公孙渊果然背叛吴国,完全如顾雍所预测的一样。

智谋点评:凡事总是有迹可寻的,只要留心,就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即将发生的祸患,从而做好准备,预防不利事件的发生。

司马懿装病夺位

三国时期,曹爽在魏国独揽大权,司马懿谋划杀掉他,又害怕泄露秘密,就推说自己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司马懿生病,正合曹爽的心意,但是毕竟有点不放心,还想打听一下司马懿是不是真的生病了。

有一次,曹爽的亲信李胜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特来问候司马懿。司马懿让两个婢女侍候自己。李胜来后,司马懿抓住婢女的衣服,指着口说渴。

婢女敬上粥,司马懿故意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满胸都是。李胜说:“外边传说您的旧病发作了,哪里想到竟病成这样。”

司马懿这时以微弱的声音说:“听说你今天到并州,并州离胡人近,你要好好防备,我死在旦夕,恐怕不能再相见了。现在我把儿子师、昭托给你,请你多加照顾。”

李胜说:“应当说到荆州而不是到并州。”司马懿故意胡乱颠倒地说“您刚刚到并州。”李胜又说:“是到荆州。”司马懿说:“年老脑子不好使,听不懂你说什么。”李胜回去后,告诉曹爽说:“司马公只剩一口气了,形神已离,不值得为他忧虑了。”

于是曹爽对司马懿不再防备。不久司马懿反而杀了曹爽。

智谋点评:司马懿的骗人术并不可取,做人还是老实诚恳的好。我们倒是应该从李胜和曹爽身上吸取教训,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多种现象推断出本质。

夏侯霸论钟会

三国时,曹魏大将夏侯霸投降了西蜀,姜维问他:“司马氏已经控制了曹魏的大权,还会有征战讨伐的志向吗?”

夏侯霸说:“司马公当然要在家里坐镇,他现在要面对治理内部的事,还来不及讨伐他国。您可以轻装直抵中原,趁机对司马氏暗暗观察并进行骚扰。但你要小心钟会这个人,他虽然年龄不大,却有胆略,精于计谋,他才是吴和蜀的忧患。只是特别出色的人,一定不甘被人利用,而别人也一定难以任用他,钟会恐怕免不了如此吧。”

过了十五年,钟会果然平灭了蜀地。蜀被灭了后,钟会也反叛了,正和夏侯霸所说的一样。

智谋点评:察照事物的真实,度量事物的根本,就可以在祸福发生之前迅速预测它,从而避免被人蒙骗。

王敬则用小偷抓小偷

南齐建元二年,王敬则被任命为吴兴太守,负责吴兴的治理。

当时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吴兴境内小偷特别多。依照当时的法律,小偷被抓住后,只要打上几十板子便放回家去。但是,等伤养好,这些小偷又出来犯案。

因此,吴兴的小偷抓不胜抓,历代官吏都禁绝不了。

王敬则到任后,决定把吴兴的小偷们全部铲除干净,一个也不留。

这天,又有手下人来报告说抓到一名小偷。王敬则便从官府把那个小偷要出来,在闹市中绑起来,又把小偷的亲属、街坊及邻居找来,当着众人的面让他供述自己的偷窃经过。

然后,也没打骂他,而是让他穿上特殊衣服,在街上清扫垃圾,每天一次,而且还派人督查。

小偷每天打扫街道,路过的人都打听缘由,知道后都嘲笑他。小偷就这样被千人笑,万人说,自己也觉羞愧难当。

过了一段日子,小偷实在忍不住被别人这样指指点点,便请求王敬则把自己监禁起来。王敬则不答应,小偷仍苦苦哀求,最后王敬则说:“好吧,我现在就放你。但是,放了你,并不代表你完全自由了。你需要查访到一个小偷来才可以回家。”

那小偷吃尽了苦头,如今有机会回家了,哪还不卖力侦查。不久便抓了一个交给王敬则,他自己则从此洗手不干。

这样,其他小偷知道了这事后,有的改邪归正,有的逃到别处作案,再也不敢在吴兴犯事了。

智谋点评:要杜绝偷盗,不见得要严刑重罚,稍用一点智谋,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达到目的。

陆俟借刀杀人

北魏时,陆俟任长安镇大将时,曾经与高凉王那联合渡黄河向南扩展北魏地盘。

一次,陆俟与王那攻打杏城的盖吴,盖吴大败而逃,但盖吴的叔叔及其家人却被抓获了。诸将都主张将盖吴的叔叔送到京师请功,唯有陆俟持反对意见。他说:“不杀死盖吴,恐怕长安不得安宁;如今盖吴只身逃窜,咱们又对此地不熟,只有他的亲信可能知其下落。况且,十万大军久留此地,捉拿盖吴一人,也实非上策。倒不如私下与盖吴的叔叔协商,以放掉他的妻子儿女为条件,让他去捉拿盖吴。”

诸将又认为,盖吴难成大器,而舍弃盖吴的叔叔倒是不应有的损失。陆俟说:“诸君都知道,不断其头,毒蛇仍会害人。况且,用盖吴的叔叔去换回盖吴也是值得的。”于是决定放走盖吴的叔叔,令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盖吴抓获。

约期已到,盖吴的叔叔依然没有回来,诸将都责备陆俟的主张是错误的,陆俟说:“这可能是盖吴的叔叔没有下手的机会,我想他是不会背叛我们的。”

又过了几天,盖吴的叔叔果然提着盖吴的人头来了。

智谋点评:做一件事情之前应该权衡利弊,分清主次,不能因小失大,舍本逐末。

魏先生深知李密

隋朝末年战事兴起,魏先生隐居于梁宋之间。

杨玄感起兵反隋,战事失败,他的军师李密也变了心,只身逃到了雁门一带。

李密换名换姓,脱去戎装,装成教师的模样,与魏先生认识并常来往。一次魏先生同他半开玩笑说:“我观察先生面色沮丧,目光涣散,心神不定,说话支吾,现在朝廷正抓蒲山叛乱分子,难道您是该党的要人吗?”

李密惊慌起身,抓住魏先生手不放,说:“您既然这么知道我底细,难道不能救朋友一回吗?”

魏先生说:“我看先生隐藏的这一段时间里,心神不定;一旦被人说破,就惊惶失措,由此可见你没有称帝的气魄,也不具备将帅的谋略,你只是乱世的英雄而已。”

接着详细地向他讲了帝王、将帅及乱世英雄各自成功失败的因素,最后先生又说:“我曾观望天象,汾河晋地一带有圣贤之人出现了,如果你能去辅助他,就能够得到富贵。”

听完这话,李密拂衣而立,不高兴地说:“迂腐的儒生,我不屑与他们共事。”不久,李密借故西逃,沿途招兵买马,驻营作战,结果还是一败涂地。后来,他又投降唐王朝,后又闹叛乱,最后被全部消灭。

智谋点评:这位魏先生可谓是善于从日常表现中判断得失成败的智者,可是李密并不能听从,终于不得善终。

李靖不救唐俭

唐太宗贞观年间,李世民决定派兵讨伐东突厥,派李靖为帅,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东突厥颉利可汗仓促应战,被打得大败,于是退守城堡,向唐王朝投降。

唐太宗李世民接到降书,派唐俭等为受降使,前往东突厥接受投降一事。

唐俭来到东突厥以后,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向颉利可汗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颉利不答应,于是双方僵持在那里。

唐俭立刻派人把消息报告李靖。李靖接到报告便召集部将研究对策。有人主张马上攻城,但立刻有人反对,说若一攻城,颉利必然会杀掉唐俭等人。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李靖说:“当今是消灭东突厥的最有利时机。我们重兵围城,几十倍兵力于敌,突厥兵只擅野战,不会守城,我们攻之必得。若错过这一时机,东突厥获得喘息之机,死灰复燃,必为我大唐边患无疑。是的,我们一攻城则唐俭等必遭杀害。但我们不能因小失大,为了大唐利益只有牺牲他们了。”

当下即部署兵力,准备攻城。

第二天,围城唐军从四面八方发起攻击。颉利一面令部下顽抗,一面派兵去驿馆把唐俭等人抓来,当众砍死。

不久李靖攻下东突厥城,终于擒获了颉利可汗。

智谋点评:想做大事的人除了有过人的才干及谋略外,还要能顾全大局牺牲小节,不会被妇人之仁困扰,也是很重要的魄力和关键。

裴光庭以和为贵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中书令张说考虑到皇帝要去泰山封禅,但又怕突厥乘机进犯边境,建议增加警备边境的兵力,便请兵部郎中裴光庭商量。

裴光庭说:“天子封禅,是向天下表明治国的成功,现在将要宣告成功的时候却害怕突厥的入侵,就不能显示唐王朝的强盛和功德了。”

张说问:“那怎么办才好呢?”

裴光庭说:“四方的蛮夷之中,突厥的势力最强,他们经常要求通婚和好,可是朝廷一直犹豫不决,没有答应。现在,我们派遣使者,邀请他们的首领跟随朝廷去泰山封禅,他们必然很高兴地从命。只要突厥来人,那么其他各族的首领也会闻风而来,边境上可以偃旗息鼓,高枕无忧了。”

张说说:“对!你的办法很好。我不如你。”即奏明皇上,立即派使者知会突厥等族封禅之事,突厥就派遣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带着贡品来朝拜。这样,其他各民族的首领,也都派遣使臣入朝进贡,并跟随到泰山。

智谋点评:一纸外交文书,既改善了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又避免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裴光庭真可谓是善于用计的外交家。

死姚崇算活张说

唐玄宗时,姚崇与张说一起当丞相,但二人之间经常明争暗斗,有时连皇帝也难以调解。

这年,姚崇得了重病,他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告诉自己的几个儿子说:“张丞相与我不和,但这人向来喜欢奢侈,尤其嗜好服饰玩物之类。我死后他一定会前来祭奠。在他来之前你们可把我平生搜集的佩饰玉玩都摆在供案上,假如张说注意这些东西,你们就见机送给他。”

“待他收下后就请他为我写篇神道碑,得到他写的文章后马上记下来。先准备好石碑,拿到文章就镌刻,并把它送给皇帝过目。张丞相考虑问题常比我慢,几天后一定要反悔。假如他收回碑文,就告诉他皇帝已同意,并领他看刻好的石碑。”

同类推荐
  • 哈佛送给青少年的礼物

    哈佛送给青少年的礼物

    《哈佛送给青少年的礼物》总结哈佛大学办学300多年来的择生标准、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发展规律,向青少年展现世界一流大学里认可的人才标准,同时也鼓励那些不能进入哈佛深造的学生可以有目标,有方向地自我培养,自我成长起来。每一条规律就像一样帮助孩子成长成才的礼物,是以为书名。
  • 做人有原则

    做人有原则

    本书归纳了48个做人必须坚持的原则,并给出了“建议与忠告”,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说服帝王的金口才

    说服帝王的金口才

    说服帝王,是要口才和勇气双重力量。本书,通过列举大量的帝王身边的说服帝王的说客们的惊人之举。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要想说服帝王,首先得练好基本功,本书讲的就是必备的饿基本功。
  • 幸福正能量

    幸福正能量

    在《幸福正能量》这本书里,罗素不依靠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作出一张治愈不幸的良方,希望那些对生活感到困惑和郁闷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医治他们病案的方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获得幸福。
  • 智谋故事精选

    智谋故事精选

    本书以启迪智慧、开发智力为中心,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的各种寓言、童话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经过精选和编写而成。在形形色色的动物故事里,是被人格化了的动物。一些弱小的动物,以自己的机智战胜了强暴,读了耐人寻味;在人物故事里,选辑了富于智谋、辩才、幽默、风趣的内容,独具特色。本书文字通俗、简炼,力图使广大读者在开拓思路、增长知识、运用智谋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
热门推荐
  •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

    “三农” 问题是一个整体, 核心是农民问题, 因为农业是一种产业, 是农民从事的职业; 农村是农民聚居生产生活的社区。所以要解决“ 三农” 问题, 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 只有把农民问题解决好,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 婈娘传:一世春秋

    婈娘传:一世春秋

    前世为丈夫倾尽所有,却换来一纸休书,割舌之痛,剜眼之恨,待我一袭红裙红裙归来,尔等岂敢不俯首称臣。前世害我伤我之人,今世以血为歌,赠你万劫不复!凤凰涅磐,浴血重生,今世归来,眉心朱砂倾天下,素手染血只为复仇!
  • 球灵王子

    球灵王子

    超级侦探重生成为用有超级天赋的篮球运动员,从此开始了他的另类传奇人生,不断的魔鬼训练,不断的超越自我,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篮球神话,奔跑的快意、扣篮的兴奋、美人的呐喊、男人的惊慕、星探的渴求,正当巅峰之时,命运却惊天逆转,神秘的谋杀、兄弟的背叛、爱人的消失,种种离奇不断上演,是谁设计了这一切,阴谋背后的诡秘,他能否揭开。
  • 明月下西楼

    明月下西楼

    每这里有风霜刀剑的江湖,有波澜诡谲的殿堂,也有气壮山河的沙场。但说到底,这是一个和爱有关的故事。最悲惨的爱,是明明相隔咫尺,却永不能相见。最深沉的爱,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每日遥望想念,却各安于天涯。最残酷的爱,是明明知道你爱着别人,可我却依然爱着你。 最痴傻的爱,是“只要你好,我就春暖花开。”
  • 傻秘书的幸福生活

    傻秘书的幸福生活

    一个是名牌大学的农村野丫头,一个是家族集团的老总,他说“做我的女人吧。”她想,什么叫你的女人,小三还是情人?虽然她活得像根小草,千人踩、万人踏,她也要挺起高贵的腰。
  • 儿科常见疾病(常见疾病系列)

    儿科常见疾病(常见疾病系列)

    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编辑部编辑的儿科常见疾病,其中包含新生儿黄疸、呕吐、破伤风、咳嗽等常见病,以问答形式让读者更直观的了解儿童常见疾病。
  • 我家王妃爱捣蛋

    我家王妃爱捣蛋

    她容颜倾城,调皮逗人,如此女子,谁见不倾心;俊逸潇洒,文采出众,如此男子,谁见不青睐。女扮男装,行走江湖,欲远离深宫争斗,却终归深陷。他堂堂四王爷,逗趣搞怪,却厌恶女子。武艺被认为不精,常常被母后欺负。可就因那段短短的相遇,她的出现改变了他。为了寻她,他成了一个冷酷的王爷!
  • 写给女人的哈佛气质课

    写给女人的哈佛气质课

    如果一个女人的气质不好,仅靠外在的修饰是无法彻底改变现状的。如果你把个人气质的打造寄托于外在的修饰而不是内在的修炼,那么无异于掩耳盗铃,又如同画饼充饥,是自欺欺人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女人的气质呢?气质的定义是:根据人的姿态、长相、穿着、性格、行为等元素结合起来给别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女人内在美感的自然外露,而不仅是表面功夫。
  • OMG!黑涩会三千金

    OMG!黑涩会三千金

    三个漂亮的黑道千金∶她高贵,她可爱,她调皮,这三个绝世MM是为了完成任务才会到中国的,可是却好死不死的遇见三个爆帅的贵族GG∶他冰冷,她温柔,他邪恶,“校草又怎么样,我们还是人见人爱,车见车撞的大美女呢,你们三个臭小子别以为帅就可以欺负人,就算是上帝、圣母玛利亚,也不敢动我们一根头发,更何况是你们!”,“哪来这么机车的女生呀?,我们三魅力指数破万点的GG会怕你们这三个小丫头,笑得我们肚子都快饿了!”
  • 一等宫女

    一等宫女

    八岁时,她沦为宫女,禀着一日为宫女,终身是宫女的宫女守则,在这个不见硝烟却充满阴谋诡计的后宫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最终,她不是皇后,却拥有皇后的实权,不是妃嫔,却能独宠后宫。她的名字叫荀真。谁说宫女就不能和皇上做朋友,她就不相信凭她的才情,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