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R-90轮式步兵战车车体用高硬度装甲钢制造,全焊接装甲结构,内有凯夫莱防剥落衬层,并可披挂被动附加装甲。它具有全方位抵御14.5毫米机枪弹的防护力,披挂附加轻质陶瓷复合装甲后,能防御RPG-7反装甲火箭弹的攻击。整车造型更加简洁流畅。针对车臣战场上经常遇到的地雷袭击事件,车体底部和载员座椅采取了有效防反坦克地雷伤害的措施。
BTR-90的前装甲可防小口径自动武器射击,侧装甲可防大口径机枪和炮弹破片,还可加装附加装甲。136
BTR-90型轮式步兵战车重17吨,装有功率为375千瓦的柴油发动机,路面最大行驶速度达100公里/小时,在遭到严重破坏的路面上行驶仍可达到50公里/小时。BTR-90可随时趟过水中障碍,在4个轮胎完全损坏的情况下仍具有战场转移能力。它可运送1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每个步兵乘坐的空间比过去的俄制战车增加了50%,这对外观轮廓没有增加多少的BTR-90而言实在是不小的突破。车辆的减震系统得到很大改善,对俄军官兵而言,在路况很差的俄罗斯外高加索地区行驶,这实在是个福音。
十、60式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日本)
60式是“二战”后日本仿照美国M59式装甲运输车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履带式装甲车。该车生产总数为425辆,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
60式于1956年由日本防卫厅开始研制,1957年由三菱重工业公司和小松制作所分别制造样车,前者称为SU-Ⅱ型,后者称为SU-I型。1957~1958年间两种样车同M59进行了对比试验,之后又各自做了改进,1960年三菱公司将改进型样车命名为60式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并正式投产。139
十一、VXB-170轮式人员输送车(法国)
VXB-170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是由法国贝利埃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研制的。该车于1973年投产,1975年因贝利埃公司被雷诺公司合并而停止了生产。140
1968年,第一台VXB-170样车制成,被称为BL-12型。该车在1969年萨托里展览会上展出,后经试验和改进,于1971年正式定名为VXB-170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十二、HWK11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德国)
德国HWK11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亨舍尔工厂研制的。1963年完成首辆样车,第二年开始投产,目前已停产。
动力传动装置前置,是HWK11的一大特点,其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与标准型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相同。除此以外,它也没什么突出特色,反倒是性能有颇多限制。该车不能水上浮渡,无三防装置,墨西哥装备的车辆也未装夜视设备。
十三、UR-416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德国)
德国UR-416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是蒂森机械制造厂投资研制的,1965年完成第一辆样车,1969年投产。该车生产量很大,大部分出口到南美、非洲诸多国家,主要用于各国的警察部队。
UR-416性能优越,突出表现为通过性好、速度快、寿命长、噪声低。它是利用戴姆勒-奔驰公司的越野汽车底盘加装装甲车体而成的,大部分零部件与越野汽车通用,故底盘结构简单,易于改成多种用途的车辆。142
十四、“大毒蛇”装甲人员运输车(澳大利亚)
为了适应国际竞争,1999年初,澳大利亚陆军向澳大利亚防务工业公司(ADI)订购了320辆步兵机动车(IMV)。早期车型的试验遭遇了不少问题,但问题终被解决,第一批低速生产的车辆于2003年出厂。
IMV被称为“大毒蛇”步兵机动车。其车体全由钢制装甲焊接而成,能防御轻武器攻击、炮弹碎片和地雷。148
动力装置由柴油发动机与全自动变速箱组成,安装在车辆前部 、驾驶员与车长前面。
步兵可由车体后部的大门进入,面对面坐在排列于车厢两侧的独立座位上。载员舱有七扇宽大的防弹窗,两面各三扇,后门上一扇,每扇窗户都有射孔。149
此车型标准配备包括动力转向装置、空气调节系统、冷却供水系统和10吨液爪绞盘。车长与驾驶员头上的车顶处可安装一挺7.62毫米或5.56毫米的机枪。
改型车有救护车,战地指挥车,迫击炮车,直接火力支援车,工程车(先遣突击车),灭火王(目前正生产的救火车)等多种。
外观特征:
(1)箱型车体。车体正面竖直,有横散热窗,引擎顶盖呈向上斜面,整块挡风玻璃向后倾斜,车顶水平,车尾竖直。
(2)车身侧面竖直,负重轮上方有明显的踏板。大侧窗靠前,三扇小窗靠后。车体后部两侧安放着备用轮胎。
(3)车顶前部有一个圆形舱口,舱盖上可安装一挺7.62毫米机枪或类似武器。
十五、BDX装甲人员运输车(比利时)
1976年,贝赫曼·德默恩工程公司获得特许,可生产爱尔兰蒂孟尼公司的蒂孟尼(4x4)装甲人员运输车的改进型。1977年,比利时政府订购了123辆,其中43辆供比利时空军用于机场防卫,80辆供给比利时宪兵队,交付从1978年开始到1981年完成。
BDX装甲人员运输车驾驶员位置在前部,靠近发动机。车顶可安置多种武器,包括7.62毫米双联机枪,塔台,或待发位置携双联米兰反坦克导弹炮塔。
BDX具备完全两栖能力,在水中靠车轮推进。原车可用附加设备包括喷水、三防装置、烟幕弹发射器、空气调节系统和前置推土铲板。所有在产车辆的汽油发动机可选择更换为更省油的4V-53T型底特律柴油发动机,其功率为180马力(2800转/分)。
宪兵队订购的装甲人员运输车中,41辆无炮塔,26辆带推土铲和1381毫米自行迫击炮。
十六、Tactica装甲人员运输车(英国)
Tacnca装甲人员运输车(4×4)由格罗弗·韦布公司自行投资研发,该公司被GKN防务公司接管。合并后泰尔福德工厂现已成为BAE系统公司地面系统分公司的一部分。Tactica第一辆样车完成于1988年,第一批量产车于次年完成。
Tactica现任提供两种版本,一种装载至多14人的前部控制型车体,另一种携带至多10人的传统罩型车体。还有采用不同轴距、不同柴油发动机的车型。
采用传统罩型车体的车型,其发动机前置,车长与驾驶员在中部,载员舱在后部。155
士兵通常通过车尾的两扇门进出。基本车型未武装,但可以安装多种车顶武器站,包括枢轴安装的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或武装类似武器的单人炮塔。
标准设备包括动力转向装置,根据任务需求可以安装广泛的可选设备。
该车可承担多种职责,例如安装水枪用作战地指挥车。英国使用该车运输EOD团队。
十七、“狮”式装甲人员运输车(英国)
“狮”式轻型战车由GKN防务公司(今BAE系统公司地面系统分部)自行投资研发,专门面向海外市场。菲律宾三军选中了随后的试验车,订购了150辆。156
150辆车中,有八辆完成交付,两辆为成套散件形式,剩下148辆是在合资公司亚细亚装甲车辆科技公司下属的一家菲律宾工厂中组装的。
驾驶员位于左前方,动力装置在其右侧,载员舱延伸至车尾。士兵沿车厢两侧就坐,通过车尾或车体左侧的门出入。多数菲律宾用车装有一挺12.7毫米M2机枪的单人炮塔,部分车辆安装了25毫米机关炮和7.62毫米机枪的单人
炮塔。
可安装广泛的可选设备,包括前置绞盘、加温器和空气调节系统以及多种武器
系统。
十八、凯迪拉克“游骑兵”装甲人员运输车(美国)
20世纪70年代末,如今的达信海上与地面系统公司自行投资研发了“游骑兵”。之后美国空军选中了其成品车,用作警务保安,在空军基地等重要地区巡逻。第一批生产车完成于1980年,截止1995年已制造超过700辆。
该车基本为短轴距克莱斯勒卡车底盘结合了装甲车体,可防御轻武器火力和炮弹碎片。发动机前置,其后为车长和驾驶员,载员舱在较远的后部。
基本车型的车顶安装了7.62毫米机枪和防护板,但也可以安装各种其他武器系统,包括双联7.62毫米机枪炮塔或单挺7.62毫米和12.7毫米机枪炮塔。炮塔手动旋转范围为360°,武器俯仰范围为-14°~+55°。卢森堡公园有五辆装备这种双联7.62毫米机枪炮塔的车。
标准设备包括空气调节系统和加温器,可选设备包括榴弹发射器、闪光灯、聚光灯和前置绞盘。
除装备不同武器站之外,“游骑兵”还可以用作战地指挥车、救护车和轻型侦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