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5500000045

第45章 凇沪会战

起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入侵行动,同时调兵华东,准备在华东一带开辟另一战场。日本把第二战场选在华东是有一定的用意的,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在华东地区,如果在这里发动战争,可以直接威胁到国民党政府的政治中心;如果拿下南京,就可以逼迫蒋介石接受日本人的条件,或者在这里扶植傀儡政权;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日本人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控制整个中国了。经过仔细分析后,日本人把华东战场选在了上海。

“一二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上海虹口、杨树浦等地驻扎了大量正规部队,还专门设立了日本驻沪司令部。淞沪战争之前,又大量增加军队,还派出了海军舰队和航空兵。8月6日,日本政府下达了日侨撤离上海的命令。8月7日,在长江一带游弋的日本军舰全部集中到上海海域和黄浦江中,这些都是发动战争的迹象。在日本人认为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开始寻找借口,挑起事端。日本人早就打好了算盘,如果中国军队和政府一味退缩、忍让,日本人就会提出进一步的更加苛刻的要求,一旦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决定诉诸武力。

1938年8月9日5时30分,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士兵斋藤要藏驱车闯入虹桥军用机场挑衅,开枪打死中国士兵一名。国民党保安队当即还击,并当场将其击毙。驻沪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退上海保安部队,撤除所有防御工事。日军还要挟称,如果不在限期内撤出上海,就要用武力解决问题。

这一无理要求被国民政府拒绝后,日本立即动员驻上海4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及舰艇登陆人员和“日侨义勇团”共万余人紧急备战。10日,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在吴淞一带集结大小舰艇30余艘,驶入黄浦江示威,并急调在日本佐世保待机的舰艇和陆战队开赴上海。国民党政府也看出了日本人的意图,在全国人民抗日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做出一点抗日的姿态。8月11日,中国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第87、第88师到上海杨树浦和虹口以北布防,同时命令海军阻塞江阴航道,空军主力由华北向上海方向转场。

经过:8月13日,日本出动数千人由日本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清率领,向虹口通天庵车站至横滨路一带进攻。张治中下令第88师坚决予以还击,当即打退了日本人的进攻。13日下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将张治中部改编为第9集团军。为了在军事上取得主动,14日拂晓,张治中命令第87和88师对日寇进行反击,同时请求航空兵支援。当天,第87师占领了沪江大学,第88师占领了持志大学、五洲公墓、八字桥、宝山桥等地,歼灭了一些日军。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第3舰队,炸伤旗舰“出云”号。第4驱逐机大队击落袭击杭州笕桥机场的日机3架,击伤1架。

8月15日,日本政府一面对南京政府提出恐吓与威胁,一面调集大批军队参加上海战役。日军统帅部下令组建上海派遣军,任命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立即增派第3、第11师到上海。蒋介石没有被日本人的要挟吓倒,而是响应全国人民的抗战要求,下达了全国抗战动员令,还把全国划分为5个临时战区,决定集中主力于华东,尽快消灭侵略上海的日军。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从15日起,第9集团军向日军发起多次围攻,第87师攻占日本海军俱乐部,第88师冲入日本坟山阵地,后受阻。15、16两天,中国空军在京沪杭上空共击落日机40余架。17日,中国海军派出鱼雷快艇驶至上海外滩,再次击伤“出云”号。8月19日,从西安调来的宋希濂部第36师到达上海,并马上参加了战斗。该部与张治中的第87、88师一起,向日军阵地纵深发起多次进攻。日军凭借坚固的工事坚守待援,中国军队缺乏威力大火力强的火炮,进攻受阻。第36师第2营300余官兵在与敌人的巷战和肉搏战中,被日军坦克堵住路口,全部壮烈牺牲。21日,36师攻入汇山码头,严重威胁日本海军陆战队。

1937年8月23日,日本的援兵在上海川沙口、狮子林、吴淞一带登陆。在滩涂防守的中国守军没有抵住日军的进攻,大批日本侵略军陆续上岸,然后立刻向吴淞、宝山、罗店一带进攻。张治中立刻命第87师支援江防作战,又命第98师、第11师等部向宝山、罗店增援,以阻止日军上岸。第三战区临时将长江南岸守备区扩编为第15集团军,由陈诚兼总司令,又抽调3个军予以加强。

日军第3师第一梯队在张华浜附近登陆时,遭到张治中部警察总队顽强抵抗。第3师主力登陆后,警察总队不支,撤至南泗塘河西岸据守,张治中组织第87、第36师反击,挫败其进攻,双方于25日隔河对峙。23日,日军第11师第一梯队在川沙口和石洞口地段登陆,当时第15集团军刚编成,部队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日军迅速攻占了狮子林炮台、月浦和罗店,然后兵分两路,分别向浏河、宝山进攻。下午陈诚所部先后赶到,第18军协同第54军实施反击,当晚收复罗店,次日收复宝山、狮子林和月浦。25日日军第11师后续梯队登陆,第15集团军反击受阻,双方于狮子林、月浦、新镇、罗店至浏河口一线形成对峙。

9月1日,日军以第11、第3师各一部从狮子林和吴淞两面夹击宝山。守备宝山的第18军姚子青营击退日军多次进攻,顽强坚守至7日,日军以战车堵击城门,集中海陆空火力轰击,全城燃起烈火,该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第15集团军经过敌人的重大杀伤后,部队严重减员,13日奉命撤出月浦、杨行、新镇等阵地,第9集团军则奉命放弃宁沪铁路以东的大部地区。到9月17日,中国军队撤至北站、江湾、庙行、罗店、浏河一线,与日军对峙。

10月1日,日地面部队在海军、航空兵的协同下发起新的攻击,北路以第11师指向广福、陈家行,南路集中第3、第9、第13、第101师强渡蕴藻浜,向大场、南翔进攻。15日,日军突破蕴藻浜,蒋介石急调各路军反击,但都没有突破日军的阵地。22日,日军集中第3、第13、第101师进攻第21集团军,在庙行和陈家行之间突破守军阵地,26日攻占庙行和大场。

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与此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支持和鼓励着壮士,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把慰问品、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入四行仓库,支持壮士们抗击日军。到30日,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退入英租界。这次作战中国军队以寡敌众,共毙日军200余名,被国际社会赞为奇迹。

进攻上海连遭阻击的日本侵略者,认识到国民党军队把防御的重点放在了华东,于是也把侵华进攻重点转移到华东。到1937年10月下旬,日本侵略者在上海集中兵力28万人、军舰30余艘、飞机500架、坦克300余辆,对上海发动了空前规模的侵略。国民党政府也先后调集了中央军队以及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甚至云南、贵州等地的部队参加淞沪会战,总兵力投入最高时达到70个师、40余艘军舰、250架飞机。10月下旬日本大量增兵上海后,重新调整了部署,也相应地改变了战术,他们不再死盯着一个地点猛攻,而是寻找中国军队防守的薄弱环节。

11月5日拂晓,日本兵集中军舰上的火炮对上海外围的金山卫猛轰,然后由日军第10集团军第一梯队登陆进攻。日本人确实找到了中国军队防守的薄弱环节,这里的防守兵力仅有两个连。11月6日,日军渡过黄浦江,9日侵占松江城,中国守军在无法抵住日军进攻的情况下不得不全线撤退。到11月12日,日军侵占了上海市区的绝大部分,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结果与影响: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以日本人占领上海、中国军队失败而结束,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参战6个集团军共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日军参战达9个师22万余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虽然很重,但淞沪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并且,中国军队在坚守上海的三个月中,为工厂的内迁、百姓的撤离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淞沪会战在军事上的意义是,中国军队终于敢与日本侵略者面对面交锋了,在政治上继卢沟桥抗战后,又一次起到了动员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作用。这场战役虽然打败了,然而,在守卫上海的战斗中中国军队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在近代官方的军队中是少有的。淞沪抗战比卢沟桥抗战影响更大,它更加深刻地激励国人猛醒、鼓舞民众奋起、动员人民自救。在这次战争中,国民党政府被迫对日开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

在淞沪战争中占数量优势的中国军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分散在各自防区内死打硬拼,注重正面防御,忽视侧翼安全。而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日军之所以胜利,除了装备优良外,还与他们作战灵活有关。当正面强攻屡遭失败后,他们及时改从侧后登陆,最终取得了成功。

相关链接

凇沪会战中中日轻兵器对比

1.日本军队使用的兵器

(1)6.5MM友坂三八式步枪:口径6.5毫米,初速760米/秒,表尺射程2400米,是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生产。特点是枪机盖上有一防尘盖,随枪机前后进退,防止沙尘进入,所以又称“三八大盖”。该步枪的瞄准基线长,所以射击精度较好,但因其威力不足而不受欢迎。

(2)6.5MM十一年式及九一式轻机枪:两枪口径都为6.5毫米,外形、结构相似。该枪外形怪异,枪托偏右,俗称“歪把子”机枪。采用漏斗式供弹。该枪口径小,威力不大,故障较多。其表尺射程均为1500米,理论射速500发/分,但装弹方法繁琐,实战中很难达到150发/分。

(3)6.5MM三年式及7.7MM九二式重机枪:这两种重机枪都仿法国的“哈其开斯”,只是将原8MM口径改为6.5MM,重新设计改进。后在实战中发现威力不足,将口径改为7.7MM,定型为九二式重机枪。该枪初速732米/秒,表尺射程2700米,射速500发/分。由于采用30发弹板供弹,其实际射速只有200发/分,加之全重54.4公斤,在战场上机动时受到一定限制。

(4)九五式军刀:在凇沪会战中,中日军队多次肉搏。日本军队当时大量装备的是九五式军刀。该刀在日军中俗称“曹长刀”,刀柄长230毫米,刀鞘长737毫米,刀刃锋利,制作坚固、精良。日军用其与中国军队的鬼头大刀对阵,并没占到多少便宜。

2.中国军队使用的兵器

(1)7.9MM“毛瑟”二四式步枪:中国军队使用的步枪有部分是由德国、捷克等国进口的7.9毫米“毛瑟”98式步枪,更多的是仿造的各型7.9毫米“毛瑟”步枪。该枪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该枪是一种性能比较好的步枪,其性能优于三八式。

(2)7.9MM捷克ZB—26式轻机枪:该枪是一种性能优异、装备国家众多,在世界枪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轻机枪。该枪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射速550发/分,性能优于“歪把子”。

(3)7.63MM“帕克门”冲锋枪:凇沪会战有一大奇特现象,双方都装备了该枪。该枪口径7.63毫米,表尺射程1000米,射速600发/分。中国产的30发弹匣,德国造的25发或50发。

(4)11.43MM“汤姆生”M1921冲锋枪:该枪口径11.43毫米,表尺射程600米,射程700发/分,可用20发弹匣或50发弹鼓。令人吃惊的是,山西兵工厂竟造出100发弹鼓,真可谓“泼弹如雨”。此乃阎锡山得意之作。

(5)7.63MM“毛瑟自来得”1898式半自动手枪:中国人俗称“盒子炮”和驳盒枪。该枪7.63毫米口径,表尺射程100米,射速280发/分,使用10发或20发弹匣,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军用手枪。

从这些看,凇沪会战中国军队的轻武器性能不亚于日军,甚至优于对方,但中国军队在重武器方面,如重型火炮、坦克等却处于劣势。

同类推荐
  • 幽灵行动未来战士2

    幽灵行动未来战士2

    幽灵部队再次遭到打击,另一支小队全军覆没,乔治·华盛顿叛变。为了小队,正义再一次集结……本书采用分支点剧情,战争的走向掌握在你的手中……
  • 漫谈武器与战争

    漫谈武器与战争

    战争和武器,这两个如影随形的狰狞怪物,远在阶级产生之前就已产生,强者恃它而成就霸业,弱者也依仗它得以生存和自强。自古有矛就有盾。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现代,战争规模、武器的更新程度以及谋略者们的战争观念,足以令安于现状的局外人所膛目······
  • 松沪杭战

    松沪杭战

    淞沪抗战中,日军动用27万人,30余艘军舰,300辆坦克,扬言1个月占领上海。中国军队调动70个师的兵力与日寇展开殊死博斗,表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精神,本书记载了这场战斗的经过。
  •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本书由军情六处独家首次授权,作者接触了数量丰富的档案,在资料收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垄断优势,在权威性上明显超越以往任何一本从局外人角度揭示军情六处的书。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全书见缝插针地引用各种文献,几乎句句有来历,作者保持其客观的笔调,极少加进自己的评述,使得此书更多地成为了历史资料的整理与汇编,对于相关研究人员或有极大的帮助。
  •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八:保卫边疆的故事

    解放军战斗的故事之八:保卫边疆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按照各自的战略目的,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不断从空中、海上对我进行袭扰与窜犯。60年代后,印度、苏联、越南国,相继对我与之接壤的领土进行武装侵犯。我在忍无忍的情况下奋起还击,先后进行了对印自卫反击作战、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以及较长期的反击美蒋对我的骚扰与破坏活动等。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培根谈人生

    培根谈人生

    《培根谈人生》这部文集是培根一生的智慧经典,不仅涵盖了人类最具智慧的语言,同时也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准则;四百年来伴随这些经典智慧而终身受益的人实在不计其数,在人类各种文字中几乎均有译本,为各国人们所推崇。本书精华绝世,字字珠玑,常识与经典融合,是一部经世思想瑰宝,是培根对人类文化的奉献和恩典。
  • 鸿蒙天玉

    鸿蒙天玉

    血染长锋,生死与共,只为宏图霸业,主宰天下云散风流间,谁能只手擎天伫立,执剑落定传说!正魔争锋,太古混沌势力觉醒,三界六道的宿命将由谁来改写!天下生灵的命运将由谁来主宰,一切的一切尽在鸿蒙天玉。
  • 武傲星河

    武傲星河

    风云起,天地变,神兵出,武圣绝,一位普通的世家子弟,他如何一步一步问鼎武学真意,踏向武道永恒。
  • 展开翱翔的翅膀(科普知识大博览)

    展开翱翔的翅膀(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神无双

    月神无双

    万年前,只因我是神你是魔,注定我们今生无缘。我愿拿来世做赌注,只为和你长相厮守。朝暮:“忘了我吧!”如此我毁了神识。汝爱我心,我怜汝意,以是因缘,经百千劫,自在缠缚。唯剩的只有那朵睡莲在世间摇曳。
  • 相恋在左,心痛在右

    相恋在左,心痛在右

    Angel以为爱情是个美丽神话,原来所谓的爱情终究会输给回忆,最后惟有一片唏嘘,和相恋在左、心痛在右的传说……爱恨情仇,尽在其中。
  • 时光会懂我多爱你

    时光会懂我多爱你

    由真实故事改编她,叛逆,固执,任性。却偏偏爱了一个人六年,她的爱不像她的性格一样任性,她对所以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却偏偏爱了一个人六年,有人问她,你不觉得痛吗,她说,痛啊,有什么办法谁叫我爱上了他。他,阳光,善良,乐观。却也爱了她六年,他很腼腆不敢对她承认自己爱她的事实,有一天,在他终于鼓起勇气要对她表白的时候却有人阻止。
  • 乘风御波

    乘风御波

    海洋不仅孕育了生命,是地球上亿万生灵的摇篮,更以其烟波浩渺的空间、富饶无比的宝藏,成为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本书从多方面叙述了人类利用船舶所进行的各种海上活动和海洋开发事业,包括古代人类的海洋探索、海上贸易,近代和当代的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海上战争和海上旅游等。书中对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典型船舶、著名的航海探险家、有关的科学家以及人类从事海洋事业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有所介绍。目的是使读者了解海洋,理解人、船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海洋意识,更好地为开发和利用海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