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3000000045

第45章 无数风流(8)

即在清廷之内,陈李济的蜡壳药丸亦颇负盛名。据云慈禧太后能老而愈壮,朱颜不改,是因为她长期服食陈李济的“乌鸡白风丸”之故。同治皇帝一次偶染风寒,腹痛吐泻不止。几位御前的太医们忽然想起御街外广东陈李济所设药摊有“追风苏合丸”,即奏明同治帝。慈禧太后即传喻:“陈李济药丸,真极品也,皇帝可用之。”同治即传诏,遵老佛爷懿旨进广药苏合丸。果然一服腹痛立止,疴呕即愈。陈李济乃名噪京城。龙颜大悦,御笔亲书“杏和堂”敕赐,钦定“陈李济杏和堂”以示褒掖。并传旨广东年年进贡“三宝”之一的陈皮,钦点陈李济所储百年陈皮调京御用。

鸦片战争爆发后,香港被割,广州合法的贸易地位下降。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经济受到冲击,广东一度初萌的资本主义备遭摧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的统治,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使得广东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快的发展。一些投资少,规模小的中药厂在广州电发展了十余家。较有影响的有如潘高寿、敬修堂、王老吉、马百良、李众胜堂等。这段期间,由于军阀混战,广东处于一种半独立状态,统治广东的军阀陈济棠钻了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空子,全力经营广东地盘,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以及侨汇、侨资,促进了广东全省的经济发展。旧陈李济所处的北京路,旧称汉民路,当时已经是商贾骈,罗肆巨千,冠盖云拥、车水马龙相当热闹的商业街了。陈李济已经发展具有相当规模了,在这里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临街当门是太公厅,供奉着陈、李两公炭相画像。后生们每天要做的是早晚给两位先人上香:还有每年过年,正月十五开工大吉,药王诞,员工均须为两公像上香参拜。事后老会给每人发一封“利市”,大家都乐此不疲,故几百年来一直香火不断。职员们则一个个金丝眼镜、唐装衫、文华袖、礼绒鞋,文质彬彬坐柜,笑容可掬迎客。一到中午员工用膳,席设门市,透明度极高,故意让街上行可看见。五菜一汤,清一式的象牙筷子、景德镇蓝瓷白底金边通花碗,吃的是增城丝苗米,并有后生伺候着盛饭,尽显陈李济老字号的气派。

据说是陈体全公曾醉卧西樵,夜遇九天玄女嘱其“济世扶贫,行善积德”,并赐天书授歧黄之术。为此陈李济几百年来订下一条规矩,就是同心济世,救急扶危。在市民心中树立了陈李济“同心济世”的形象。凡是路过门市者,一旦不测晕倒或受伤,必施药相救。故在门市经常备有如追风苏合丸、行军散、万应如意油、黎峒丸……以应不时之需。当时汉民路一带尽是木屋平房,时有祝融光顾。也是为了自身安全,陈李济组织有一支二十壮丁的消防队,三辆水车也不忘漆写“杏和堂——救济扶危”,因此很得街坊口碑。这时的陈李济已经形成一个跨省、跨国的经济网络,营业额大,销售网广,产业宏大,蒸蒸日上,处于一个“黄金时代”。

1938年6月6日下午三时,日寇飞机对广州大轰炸。随着被炸中数处,一片火海,陈李济的好梦也被轰碎。陈李济元气大伤,为重振陈李济的雄风,老闆不惜以500大洋重金聘请中山大学著名建筑师设计拱型门面。并于当街楼台现金翼外墙上,大书“三百余年古方正药”八个大字。在圆拱的正中,由当时名噪省城的大地广告公司绘制的大型彩画《普济众生图》,画的一群神仙向众生施药。这并不协调的圆拱门设计,正反映了老十重振陈李济旧业迫切之心。他用心良苦,以为凹人的圆拱可以吸纳四方之财,窄小的门口使财源不轻易流出。这样使得陈李济的周围的商家们不无嫉妒之心,他们认为这圆拱如墓,于是纷纷祭起如八卦、金鸡、三叉、反射镜之类“法宝”与之“斗煞”。这其实也是一种商场如战场的市场竞争,只不过以封建迷信形式出现罢了。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天翻地覆。广州的经济面临一个截然不同的新时代,陈李济私方抽调资金,转移原料,把部份珍藏的百年陈皮转移至香港支店,放弃在国内的经营,陈李济一度陷入困境。人民政府鼎力支持困境中的陈李济,陈李济日常生产仍然保持不变,程序上取消了每天向陈、李两公上香的规矩,但木刻对联及遗像仍然照旧摆设。工人们依然是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包括装箱、煮蜡、给药、椿药、炒药、磨粉、研药、烧柴、蒸酒、洗药、隔渣、晒药……全部手工完成。人力推磨工序,十多台大石磨一字排开,并无马达带动,全靠人工推动。劳动强度大,一天也只能磨10多斤。一个叫孔苏的工人只是在磨轴加了一粒小铁滚珠,使得石磨推动如飞,事半功倍,他也因此当上了广州市劳动模范,成为陈李济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一颗微不足道的小滚珠,在正当百废待举之时,打破沿用一千多年的笨重推力,不能不说这是思想观念的突破。

昔日第七代少东家,前总店司理李朗如已被选为广东省政协主席、广州市副市长。他回陈李济视察,这位曾经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多年,曾任总统府参军的老同盟会员重归故地,往事如烟,当日同盟会在此秘密集会;他结识的共产党朋友杨殷,在此组织赤卫队,策划攻打广州市公安局,在广州起义时牺牲,干了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当年他走遍大街小巷卖凉茶,唱着“神农茶,神农茶,斑痧发热有揸拿!”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

大跃进时期,工人干劲冲天,但物资匮乏,许多产品无法为继。后经济困难时期,群众缺乏营养,厂以黄豆、玉糠制作“营养药饼”,药厂变了饼厂,此为“做饼时代”。1967年一场空前的灾难降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人类文明被扫地殆尽,正铺悬挂“陈李济”樟木金字招牌被红卫兵砸了,陈、李两公画像成了封资修,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三百多年来,陈李济经历了不少的内忧外患,主要遭受过三次大劫难。其中两次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摧残,一是1900年,英法联军入侵广州,广州老铺毁于兵燹。第二次就是1938年6月6日,那次日寇飞机的大轰炸。那两场战火毁掉的不过是一批厂房和药材、设备……而第三次就是这场“文革”了,革掉的是三百余年“古方正药”,“同心济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形象,那是千金难买的无形资产,其损失是无可估量的。

“春天的故事”发生在广东,陈李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于是在人们在尘封的记忆中,又被唤醒,惊喜地呼唤旧日常叫的陈李济!人们不禁回想起以前陈李济端午送纸扇、过年送年画;收音机常播李我先生讲《三国演义》、《八千里路云和月》,说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接着就会有陈李济的广告词伴着音乐,粤韵悠悠,犹萦于耳。于是人们想到陈李济古老的传统文化,工人们上着笠衫,下穿黑胶绸大裤筒唐装裤,脚蹬木屐,黑黝结实的形象,大家记忆犹新;想到他们用大竹升扛起大麻包袋装的药材进仓,想到他们捧起一迭热气腾腾的大蒸笼去晒药。还有陈李济那熙熙攘攘热闹的日子,年三十、年初一、初二开年、初七人日、十六做牙、清明、盂兰、四月廿八药王诞、五月端午、八月中秋、八月廿七孔子诞……员工们融洽地坐拢一起聚餐,体现了员工们以厂为家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还有逢一、逢十五早上的及第粥、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年尾的腊味……

画家犹有诗人质

——谈谈画家李筱孙的画艺

筱孙送我一枝梅,画得清逸幽雅,瘦硬通神,下笔遒劲,殊有骨力,或浓或淡的墨线勾勒横斜的疏影,若有若无的铅粉点染浮动的暗香,很自然地使人想起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但我却觉得俨然是筱孙的浅笑,那种超脱,倒不是说他与世相违,却真是“复驾言兮焉求”。隐于闹市,怡然自足。

他为人低调,平夙不慕名利,名字就如他其人。李是木之子,筱为竹之子,孙更是子之子,甘于人后,不求闻达。他温文尔雅,从不嘻哈大呻,情绪起伏不大,显得稳重。正如他所题的“花自岁阑密,香带暮寒深。”画也如其人,淡雅,幽恬,蕴含书卷气,既不热烈,也不冷酷,耐人寻味。在他同辈的岭南画家中,并不张扬,画自己的画,淡然地自立丹青高手之林。筱孙的画自有风骨,不媚俗,不玩世,既超脱,又极具情趣。

他祖居广州西关人家,岭南文化氛围浓郁。他自幼随刘一庵习画,刘老先生是个传统老画家,师承任伯年,其画极具海派风格。而后他又随岭南名家孙文斌学画,孙先生是海派名家王个簃弟子,而王个簃师承吴昌硕,吸取青藤、八大山人、石涛诸家之长。讲究构图和线条,笔墨浑厚刚快,潇洒道劲,奔放如行云流水,拙重如屈铁蟠龙。

想想他所赠的那枝梅,把玩之间,才发现的确有那种海派味道,与岭南画派那种色彩浓艳,光感质感俱重的格调迥异。怪不得读他的画,总会觉得会亲切一些,因为这种中华传统的文化血缘更要浓些。

大概是少时的筱孙学画悟性甚高,凡有临摹,直闯古人堂奥,游戏弄笔,辄符六法。也许正如筱孙所说,老师的课徒画稿,并不要求死板地临摹,任由他发挥,只是指点这一处的笔墨如此如此处理,或许会更佳。他曾言,从事绘画者,初学其师,无拘古今中外,欣赏诸家名作,然后舍短取长,法古变今,勿为法障。虽然,欲达成此阶段,谈何容易。必以写生为尚。所谓画有三品,谓神品、妙品、能品。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点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我想筱孙的画应该是在神品与妙品之间,尤其他的那得意之作《秋涧》。

这幅作品是筱孙的一次秋旅中所见,东方一抹鱼肚白,推窗见一溪枫叶,即写生而得。于是连连创作了多幅,表现这南国深秋的自然景色。晨光熹微,林木萧瑟,淡淡的宿雾缭绕,山色有无之中。一线涓涓的细泉自白云深处始流,至近砰然而鸣,潺潺作声,于岩石间倾泻,于山林中渲泄。唐韦应物《滁州西涧》的句云“野渡无人舟自横”,因为“春潮带雨晚来急”更显得极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也困憎敲山门而显愈静。筱孙此作品中也因湍流突显其静,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筱孙虽工山水,但花鸟亦写得天趣盎然。然苍劲中见简远之气,设色淡雅,有晓风杨柳,清浅疏影之致。布景致思,莫不斟酌再三,无丝毫卤莽。艺事益进,盖非终南捷径者所能。习山水者,多游名山大川,启发胸臆,以助纵横。习花鸟者,必俯察物类,领略其真善美之妙。然后舍貌取神,施诸粉本,始能摆脱古人桎梏,另创风格。

筱孙生性恬淡,冲襟粹质,不琐琐于世事,寡言而忠于艺术,勇于探索,故艺事清高。他谦逊平和,不慕荣利,耽闲爱静,惟援笔风雅。其画多出于大自然,如云山烟树,出壑清泉,不屑作惊世骇俗之想,有洒然独得澹远清华之妙,不为古人舆佶。于法中求变,变而至极,天下间一切事物,尽可为设色之画稿,得意得神,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当其引纸濡毫,手挥目送,直取诸怀抱之间,胸中丘壑。至胸有之成竹,尽得精诚,胶山绢海,终臻其境,天资所成。筱孙重视写生,实有来由。写生,为六法中应物象形之一法。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而筱孙岂止只善其一节!筱孙深得个中三昧。其画自成面目,有声于时,诚不负其师期望。

我问筱孙,读他的画颇具唐诗之意。他笑而答日:“他十分喜欢唐诗,尤其爱与诗人交朋友。”我知道他与诗人杨光治交往甚深,竞未知其与诗坛名宿胡希明老、刘逸生老、佟绍弼老笃交忘年,筱孙更从佟老学诗。可以说,筱孙作画的灵感多于大自然中顿悟诗意。他在大自然中看到景观,脑中便会涌现经典的诗词。他是以线条与墨块,笔墨的绘画语言,吟诵那千古绝唱,重现诗人感悟的境界,以有笔墨韵味的可视形象意会诗人的言传。所以我总觉得读筱孙的画就像读一首诗词,这一说法得到筱孙的认同。筱孙是将经典的诗词加上自己的绘画功力,将眼前的景象以诗的高度加以提升和美化,达到古为今用,达到天人合一。于是读筱孙的画即可故国神游,坐观天下,浑然忘机,涤虑忘俗。无怪乎筱孙的画总会使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浸透淡淡的禅意,抹出羽化的仙境。我想,筱孙,应该说他是以线条的流动,墨块的色彩写诗的诗人。他每一张画,都是一首诗。

同类推荐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这些故事传达了中国人心目中对一切美好的向往:追求万物平等、与大自然和睦相处、逍遥飘逸的神仙境界、长生不老……这些故事的流传让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长久不衰,让中国人在平凡生活中活出更多的乐趣。
  •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海派文学的三个途径;再从文学主题、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三个方面研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被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化参与了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建构。海派文学是一种确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之上的现代都市文学。与同类海派文学研究著作相比,本著作的特点是:著作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海派文学做了系统研究,探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几个新的结论。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七域星辉

    七域星辉

    在这荒芜的彼岸,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一次错误的决定,一个荒谬的选择。都会改变人的一生。受命运之神的照顾,让他渐渐变得强大起来。他如同火山般随时都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 太初神魔记

    太初神魔记

    大世兴起,种族林立,百舸争流,十万年前的极尽辉煌,今世的乾坤逆转,百族出世,逐鹿中原,万古法与今世法并存当世,是再临武学绝巅,还是又一世的凋零?
  • 人生高起点:社交改变生活

    人生高起点:社交改变生活

    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因此,人际交往是个体融入社会群体的重要保障。人生的成长与发展,成功与幸福,无不都与他人的交往密切相连。交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作为一种能力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本书从处世有道,好人缘者赢天下;善于社交,才能赢得好人生;世事练达,社交处世有学问;精于社交,扩展人脉有智慧等十个方面讲述社交与生活的关系。
  • 米阳花开

    米阳花开

    纯洁的米阳同学居然暗恋了某男四年,表白不成设计爬上床,却被某男踢下床撞晕塞进厕所旁……看吧,就知道没戏。咋滴?居然拿走了她的贴身玉佩?哼,死家伙,不爬到你头上做鸟窝还真是不知道本小姐厉害!
  • 金龙志

    金龙志

    古珑。屠村血案。武林危机。葵花初显、吸星初现、八荒现世。以手起家。擒拿之术。笑傲江湖。
  •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书旨在帮助和指导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思想上做好自主谋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学习掌握一定的求职就业及开拓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概述、就业准备、心理调适、面试技巧、创业实践等内容。本书力求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将系统性、知识性、理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融为一体。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就业指导的历史、意义、内容和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就业和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 走过草原

    走过草原

    讲诉了三十年前他们来到蒙古草原上,发生的种种事情……三十年后有了各自的生活,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回到了三十年前感慨万分的蒙古,见到了相识的人,想起了旧事。本文分为蚊子的困扰,邂逅,军事训练,跪拜之礼等等。
  • 折花一朵殿前欢

    折花一朵殿前欢

    闺房乐时,她竟然喊出旁人的名字。夫君受辱,注定不会有她的好日子!可嫡出千金,沦为暖床贱婢,难道还不够?才被关进柴房,怎么就有人迫不及待想她死!这一场大火,倒是烧的宁璞玉清醒过来。认命?呸!她凭什么苟延残喘的活着?她得先站稳脚,再一步一步还击那些算计她的人!明明是一场报复的盛宴,可偏偏总有人不知死活的来搅局……“我的爷,您能不能别每次都来捣乱?”“我的婢,想在爷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不如跟爷翻云覆雨!”
  • 君灵天下

    君灵天下

    一个灵修的世界,一代妖孽的崛起,一篇史诗的神话,混沌息壤,君灵天下,破灭永恒。
  • 签颜倾华

    签颜倾华

    美人心是,落花秋扇,满目填红残。她们如同花朵,风光一时,却也有凋零的一天。后宫这充满权、充满梦、充满恨的地方,到底又多了几多痴男怨女?在七十二嫔妃、三千佳丽之中,情义与权位谁又能同时拥有?昨日恩情随风逝,为何当初苦追寻?究竟是什么在一场场阴谋中暗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