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3000000046

第46章 无数风流(9)

胡希老曾题筱孙的《雁阵图》“回雁峰前雁阵翔,朔风吹羽过衡阳。长空不限天南北,漫道芦丛是故乡。”可见其画萧散简远之风。而佟老《咏茉莉花赠筱孙》的诗,更对他的画风欣赏,充满了希望,“感慨中来物自华,吹香细细可过茶。城西九里无寻处,阶下闲开茉莉花。”刘逸生老也有赠诗“故家缥轴叹飘沦,落拓城廓又几春。乱去已伤人事改,坐来翻觉羽毛新。江山朱墨有手眼,道路风涛谁屈伸。惆怅未须怀逝水,且凭郁勃扫秋皴。”这是前辈对他不要为文革的遭遇过于惆怅,要看到“城廓又几春,翻觉羽毛新”。更应该作好画,运用好手和HR的功夫,“且凭郁勃扫秋皴”以朱和墨图画好江山。有勉励,有提点,更有期望。筱孙不负所望,灵感潮涌,新作泉喷。他依然是李筱孙,依然是那么宁静致远,正如他的画《桂林象鼻山》的题画诗“黄云滚滚逐飞鸥,滩水无波任去留。昔日人间征战地,只今石象饮江流。”这是他的人生观,也是他的艺术观,他的审美情愫。有感于此,填得《画堂春》词乙阕:

轻描淡写墨成诗,笔酣烟景禅思。清风明月问谁知,疏影参差。

六十称郎自笑,秋皴郁勃横施。翻新毛羽不飞迟,定力犹持。

黄教授拳打少林僧

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率洪三泰及鄙人胜德往乐昌,由乐昌韩春华翁倍同至西石岩寺拜谒六祖禅迹。我到过不少寺庙,以岩洞为佛殿,唯此西石岩寺。洞中高点青灯,映着汉白玉佛像,映着深邃莫测的岩洞,庄严中透出神秘,肃穆中略显诡谲。

穿过“偏殿”的岩洞,洞口又见宽阔,岩顶有水点点滴滴,汇成涓涓之泉,湿漉漉四渗于地。有石汉容一人偃息,为慧能坐禅陈迹,我等肃然。举首看到岩上有红漆残渍,盖文革之标语,字迹依稀可辩,“战无不胜”云云。

文革期间,粤北有“五七”干校,实为迫害广东文艺界,黄教授亦于此落难。他记得曾经被集中此山洞中,听“中央文件”传达“林彪事件”。气氛紧张,不透风声。这使我有一种如同为皇帝筑墓的工匠被闭于墓穴中活活憋死的感觉,令人惧怖。其实,六祖在此石床坐禅,早已顿悟“本来无一物”的境界。又何以有人问如此的纷扰。

从洞中出,遇一小沙弥,我知他未受戒,因脑门上无“六根清净”的小疤点。相问之下,果然。故谓小沙弥。小沙弥生得健硕,18岁,山东人,8岁在少林削发。相问亦得知为嵩山少林寺武僧,来粤表演武功。言师去深圳未归,于此亦偶有表演。小沙弥说,师父外出,锁了器械库的门,拿不出家生来表演。不过,他愿意表演一些硬气功。说可以任由我们打他的肚子,于是人人都跃跃欲试。小沙弥先是运了气,仰臂吸纳真气,聚于丹田,肚皮即坚实如铁。三泰兄一上,二话不说,就结结实实先给了他一顿好打,小沙弥纹丝不动。据说三泰兄为洪门之后,祖上是洪拳教头,乃翁力可伏牛。虽至三泰这代弃武习文,亦当有功底。三泰兄数拳不克,深感其功,摇摇头笑笑,自愧弗如。

黄教授颇感兴趣,捋手捋脚的走来,问真切了是不是真的任打,小沙弥言诺。黄教授即跨弓箭步,前弓后箭,拔出拳头,憋足了劲,脸也红了,头发也立了起来,“砰砰砰”在小沙弥的肚子上打了三拳头:小沙弥还是不动,黄教授气喘吁吁,本来极有亮色的额头,更亮了,原来渗了徽汗。他摸摸小和尚的肚子,告诉我们说:“真的好硬的哟!”

韩翁在乐昌开有武术学校,担任顾问。据说他曾在嵩山拜过师,是少林寺俗家弟子。黄教授让他验证这小沙弥的功夫。韩翁数年前陪黄教授在九龙十八滩漂流,运起气功,竟使黄教授滴水不沾,上岸时,衣衫一点也不湿。不过,韩翁老矣,中了风。虽已愈,但武功不足了。既然黄教授让他比试比试,他亦不辞,即出拳,小沙弥亦感到震撼,知遇行家。对韩翁肃然起敬,合什施了礼。韩翁亦合掌还礼。韩翁告黄教授,“这可是真的功夫!”黄教授于是问小沙弥练了有多少年?我在旁用粤语告之。黄教授推我出来:“老戴,你不也练功夫吗?你试试!”我连忙推辞,事后私下对三泰兄说,我想我是个五十六七的老家伙,何必跟一个十七八的小和尚争一时之短长。况且他是个出家人,在佛寺中对小沙弥动拳头,似有对“三宝”不敬之嫌。

黄教授在文坛可谓是我们的教师爷。他在文坛“华山论剑”,高谈阔论文学批评,词锋犀利,辩风所向披靡。当年评论《三家巷》,使欧阳山公也对他敬重备至。广东文坛上作家大多被黄教授评过,都领教过他如铁一般坚实的“肚皮”。可知其“力拔山兮”的岭南文派“功夫”。少林功夫是一种传统形体竞技的东方文化,讲求“精、气、神”高度统一。而黄教授的文学思想则是一种现代与传统融合的思辩,现代的“文心雕龙”,讲求的是“风骨、神韵”。这是一种具有相当功力,抽象的“功夫”,并不形于形体,而形于思想文字。这是两种文化现象,在现代文化的氛围中的撞击。于文坛,于武林而言,都是一桩令人忍俊不禁的轶事。

辉丽万有莫翁诗

诗为何物?钟嵘在其《诗品》告诉我们“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之舞咏。辉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籍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莫仲予老先生的诗集《留花庵诗稿》。裁以万物,咏载其声。或有羁旅怀想,或有古寺禅悟,或有风月感事;或咏梅、咏竹,或念亲情、友情,或相思、或感怀、或浅唱、或低吟;或歌以铜琶铁板,或歌以箫管轻弦,无不性情之摇荡,辉丽万有,致飨灵祗、昭告幽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但境界有分“造境”和“写境”也就是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造出理想的境界,而现实主义描写真实的境界。但大诗人所造之境必然合乎真实,而所写之境又必然反映理想。于是又有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举出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怜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为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为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就是以“我”观物,所以物皆着“我”的主观色彩;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不为主观意志所决定,皆着客观的本来颜色。无我之境,诗人只能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诗人则能从动中得之。完全是两种审美情趣,静中的美,美得悠闲;动中的美,美得雄壮。

刘公逸生在《留花庵诗集序》也说:“天地一境也,人生一诗旅也。吾曹幕天席地,自少而壮,由壮及老,耳目之所触,手足之所及,情感之萌,万象之接,是皆诗也。”其实,宇宙间存在的自然或理论说不是诗,也是诗。如刘翁所言“理亦诗也……物亦诗也……”即使是深奥的“空”,“空亦诗也”,由“空”生情,“情则诗矣”。刘翁把诗更说得透彻:“以诗人之哲观理,理皆缠绵;以诗人之目观物,物皆婀娜;以诗人之照观空,则纷呈万象;以诗之感注情,绵绵漠漠,浩浩洋洋,上下千载,纵横六幕,而情尽化为诗矣!”

莫翁仲予的《留花庵诗稿》注情而观空,哲理而观物,游于诗。撷取吉光片羽,有唐宋之风韵,参以蒹葭余音。诗人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早期国难当头,日寇侵华。多以有“我”之境,“以哲观理,以目观物,以照观空,以感注情,于是“绵绵漠漠,浩浩洋洋,上下千载,纵横六幕,而情尽化为诗矣!”

甲申的《江行十四韵》更得杜甫《三别》《三吏》之风。“向晚江行急,催诗酒力微。夕阳帆影乱,春水鳜鱼肥。风定江波渺,天寒鸟迹稀……传闻孤寇酷,休问六师威。烽火延华夏,黔黎尽蕨薇。乱离何日已,忍让到今非……岂容偏逸计,坐失灭夷机……”诗人心系国家安危,杀贼效国之心跃然纸上。这是有“我”之境,诗所造的最高境界,就是“遥看霜叶落,又逐峡云飞。”

而辛酉的《七星岩三十韵》又得李太白《梦天姥》之风。“五岭自北来,山势陡南向。蜿蜒逐牂牁,西止灵羊上。崛起七朵云,层巅回四望。嵯峨临绝蹬,万壑列屏障。或疑混沌初,斗奎坠壤圹。一水泛芙蓉,纡余蓄溶漾……”此有“我”之境中又有无“我”之境。既写境又造境,现实中更有浪漫。

“窥山月色如留恨,到树鸦声欲向冥。”无“我”又似着“我”色彩,此境可谓“空”矣。王国维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窥山月色”已有空境,而“留恨”则心中之境;“到树鸦声”又一空境,而“向冥”亦心中之一境界。莫翁之诗可谓“动天地,感鬼神”真诗也。

艺德师承剑琴楼

占峰师离我们而去,不觉经年。早先几年,每届残岁,我们必随师北去从化写生梅花。“流溪香雪”是广州人赏梅好去处。梅林是四十年前栽的,老干横斜,枝头尽雪,香气氤氲,占峰独坐梅桩,摊开写生本,一笔一笔为梅花传神。俨然一个林和靖,凝睇沉今。

梁师占峰号剑琴客,1924年生,广东肇庆人。曾任广东画院画师。虽未能与高剑父、陈树人同游,乃与其志道同者黎葛民老相与砥砺有年。下笔不悖古人,自有其实。师谓“笔参天地之大法”,其画一旦出于大自然,就不为古。人臼窠拘囿。于法中求其变,变而至其极,天下间一切事物,都可设色得之画稿。铺纸援毫,手挥目送,胸有成竹,尽皆出自他怀抱的丘壑之间。梁师的品构图既有宋院的具象美,也有中国文人画的抽象美。

写生了大半天,梅花伴着老师身影,老师一直坐于梅下,午日灼人,竟未挪动一下,认认真真,满满地写了一本。回想起老师当年课以画稿,孜孜以诲,握腕把教;执鞭扶蹬,上马催程。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恍惚如昨。

读老师的画,无论枝长短粗细的穿插,交搭皆有聚散、有无、虚实、阴阳、轻重……符合“无生有、有生无”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自然界法理,蕴含着东方审美的情感,哲学的思辩,闪烁着中国“道家”的艺术智慧。正是这种智慧,占峰师仙逝,画亦不息艺术之光,延续他生生不息永恒的艺术生命。老师对艺术的认真与追求,即使际遇艰辛亦不懈于志,这种“剑琴楼”精神,我们铭记永志。

同门学兄均有学成,尤以学兄陈永锵最为瞩目。文革后,文艺复苏之际,以“鲩鱼锵”名震遐迩,鼎立岭南画坛,雄视艺林。今以掌门之召,振臂一呼,我们应声而起。同门弟子拟举办“剑琴楼同学画展”。一来纪念老师周年,二来让老师在天之灵检阅弟子们学有所成。

我自出师门凡三十余年,误人文坛,与众师兄弟们相比,自愧弗如。我以为最得占峰师笔墨者,梁兄锦申也,其画思参造化,笔格遒劲;诸如郑文岩率有生意、林德才与花传神、陈兆康笔意幽雅、叶敬峰气韵生动、黄汉陵妙画通灵、梁翰麟逸格其俦、伍之道随宜点染,皆以画名世,广东画坛已具盛名,皆我学长。

十月八日至十二日,在广东画院二楼展厅,即将展出同学们的画作。诚邀方家们参观指教,看看岭南画派可有薪火之传?

曾经活跃羊城武林的冼昌

在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的广州,尽管物质匮乏,但文化生活还是相当不错。武术运动在广州亦很普遍,文化公园、中央公园(现在的人民公园)、海珠广场、烈士陵园、沙面绿瓦亭(今白天鹅宾馆)……大有“食夜粥”者,且朝晚两场。以南拳居多,如大波、细波兄弟的虎鹤双形拳;邓锦涛、邓镇江父子的蔡李佛侠拳最为盛名。武林有泰斗黄啸侠、区汉泉、陈昌棉;内家拳有傅振嵩、傅永辉父子。冼昌当时相当年轻,刚刚大学毕业,已经是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广州城武林赫赫有名的大侠。他多于文化公园习武,擅枪术,喜用剑。浑身飘然白绸,玉树临风。若是打起太极,一招白鹤亮翅,更显其飘逸脱俗的仙风。

那时,我只有13、14岁,喜欢看“绣像小说”《三国》、《水浒》、《说岳》、《说唐》、《万花楼》、《七侠五义》、《杨家将》……当时,我这使我想到着白战袍,而如冠玉的吕布、赵云、燕青、林冲、岳云、张宪、罗成、狄青、白玉堂、杨宗保……冼昌若使起一杆枪、一把剑,活脱就是这样的英雄。

但是我们只有一面之缘,所以,我并没有拜冼昌为师,却是随四哥习武。四哥粱锦炫与冼昌是省武术队的队友。冼在1964年三届省运会上获剑术、枪术的第一名。四哥也同时获了奖。他们就凭着一杆枪、一把剑,以广东队参加了全国的武术赛事,并争得了奖项。这使我对他俩更欣羡得不得了,觉得他们简直是从这些书里走出来的好汉。

因为我与四哥的五弟锦申是同窗,还是同座位的,好得不得了。说起来锦申还是鲩鱼锵的师兄,鲩鱼锵属鼠,锦申与我同样属猴,随岭南画派名家粱占峰习画。同时也在余暇随四哥习武。这样老使我随四哥习武,认识冼昌是四哥带我去公园习武的事。听四哥说,冼昌是中医学院的学生。不过,冼昌对我直言,说他不是一个本分的大学生。据我所知,他是个极有个性的人,豪放不羁。当时文革掀起,规定年轻人都得上山下乡,冼昌不愿任由摆布,更不肯走后门。为此,他挺身而出,得罪了有权定夺人一生的人……

大概古往今来,凡有本事的人皆有傲骨。尤其在众所周知的魍魉世界里,小人得志。总会让人命途多舛,若是一般老百姓,只能徒呼奈何,以“难得糊涂”自慰。若是本事了得的血性男儿,怎受得了这窝瘦气。于是冼昌发作起来,该出手时就出手。了事就不顾而去,连档案也不要。在文革时,档案可是立身安命的度牒,没了档案,就要做“黑人黑户”,没有单位肯要,也意味没有铁饭碗。后来改革开放,百业初兴,经济秩序不那么完。管理体制随意性极大,对什么乱罚款,他更眉头也不皱一下。曾经有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团伙,尽是些“手瓜起剪,食四晤畀钱”之辈上他的小园,声言要收保护费。冼昌气愤地问道:“边个老豆教你嘎?”话音未落,便出手做低了几个,跌如银鼎,四脚朝天。其余的吓得脚板底抹油,逃之溜溜。

事隔三十多年,最近一次去英德,才知道他在那里采英石,创作起盆景来。由细而巨,如同青面兽杨志的“花石纲”。设计园林的石山、石景。他的成名在于天河体育中心落成,因为他为贵宾厅制作了一盆英石山水盆景。放在厅中千峰奇兀,且云烟缭绕的。当时,各大报章都作了报道。他是采用英石叠砌出奇异的山峰,引凿出涓涓的清泉……此作品与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的巨制,同列一堂。黎老并为之题句“小中见大,得其自然”。不少宾馆、大大厦、酒店都请他园林创作,一时名传遐迩。生意越做越大,也有了自己的公司。

冼昌以中华武术极尽雄健的形体艺术为基础,大彻大悟道家的“静”,得心于山水之间。一树一石一水无不体现了中国园林的“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只不过年轻时,他以剑的飞旋,抽象地以“人剑如一”体现这种“道”的真谛。现在,他却以石具象地表现这东方哲学思想。这石的嵯峨,奇突、峥嵘、嶙峋的组合,恍如他的剑术,变幻莫测。或者说,是他的剑术表演的凝固。

同类推荐
  • 地域文化常识

    地域文化常识

    本书介绍中国各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常识,着重从历史叙述、种族血统、学术传承、方言、地方名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了解到不同地域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内容不仅涉及到回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说唱艺术等,而且还对回族民间文学形成与发展史以及理论架构作了比较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探讨,许多材料与观点较之以往的研究都有较大的充实与突破。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热门推荐
  • 无敛风云

    无敛风云

    苏辰不为任何人而活着,十年前走出了苏家,就再也没有反悔过。他不愿再举起自己的长剑,而并不是不能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剑啸,流虹,年少烂漫枕花眠,迷了双眼,乱了流年。
  • 魔鬼令书

    魔鬼令书

    你见过地狱吗?肆意流淌的岩浆...干裂的大地;.坚硬的岩石;腐化的灵魂;堕落的魔鬼;少年莫回被迫与魔鬼签订契约,自地狱归来,又将给这人间带来怎样的变化?
  • 沐上云歌

    沐上云歌

    穿越而来,她的童年生活过的幸福无比,然而一场变故却让一切都变得物是人非。投身江湖,在无数的磨难下她几经生死却初衷不改,然而真相却是让所有人汗颜。一路走来,面对对腹黑冷漠的他的深情守护,她不再惧怕眼前的风险。本文微微幽默,慎入!
  • 聚宝戒

    聚宝戒

    张扬回顾一生,他最大的失败就是在各个领域都太成功,最大的烦恼就是女人太多,最大的苦恼是钱多的数不完,最难过的是碰不到一个对手。QQ群:116155143
  • 时代前传

    时代前传

    在魔怪横行、异人无数的某地球平行时空,即使普通人发展出了同样的科技文明,也掩盖不住那些长生种的悠长寿命。这些动辄活上成百上千岁的长生种,他们会不了解几千年前的历史吗?所谓的女娲伏羲、炎黄传说,在长生种的眼中,绝不会是扑朔迷离的怪谈!……故笔者心有所感,泛览古籍,统合中外上古神话,勾勒五千年前的时代背景。——混沌历史,迷茫传说,且看五千年前上古文明演绎!
  • 追捕邪王:异能女警妖妃

    追捕邪王:异能女警妖妃

    从女警到王妃只需一个闪光弹的时间。看看女警如何追捕邪王因为一次意外的事件,2070年的女警宋秋白穿越到古代,成了明月国公主。被迫嫁给萧氏王爷萧顾尘。然而毫无感情的他们。经常发生碰撞,因为萧顾尘的特殊存在,造就了极其危险的处境。……
  • 冰火神王

    冰火神王

    这里是冰与火的世界。冰与火的故事在这里演绎。冰与火之歌在这里奏响。苏炀。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却是响彻了整个冰火大陆
  • 造化之子

    造化之子

    天地万物,造化众生,唯长生者,天地之宠,万物之长,纵横浩宇,无所不能。一个少年踏出家门,走上求仙之路,漫漫长路,不知多少岁月,终入上界。经历了无数次的历练,无数次的腥风血雨,暮然回首,自己竟站在了三界之颠。万仙来敌,便让三界无仙!天地不容,看我只手遮天!
  • 法师圣血

    法师圣血

    一个幻术师说道“怎么没有办法让他进入我的幻术之中,什么?,他体内流着血龙血液,难怪呢?“一个亡灵法师哈哈大笑道“一个拥有血龙血质的人?,他可是我的同道中人。“一个刺客说道“什么,他体内流着血龙血液,那么,那这次刺杀任务可是要加钱。“一个占卜师说道“艾米科恩帝国将要灭亡了,最后能够推翻那个残暴帝国统治者的,是一个流着龙血的少年。”血龙说道“哼,体内流着我的血液的人,必须要杀死我,得到体内的魔核,要不然,哼哼,他便将会成为我的傀儡。一个拥有异种体质的穿越少年,在充满各种职业的大陆中,到底会做出多少件让人们惊讶的事情?Ps:新书期间,急需大家的推荐票,票,票,票,票
  • 喰种同人黑山羊之卵

    喰种同人黑山羊之卵

    扭曲的世界,扭曲的人性。看似平和的日常背后暗藏种种杀机,但又蕴含深深的爱意,罪与罚,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