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2200000038

第38章 帝国的末日(1)

唐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多变的,它在安定与动乱的反复中走向灭亡。在唐朝有闻名遐迩的“贞观之治”,影响深远的“开元盛世”,中国唯一女皇。盛世没有延续,韦后乱政、甘露之变、安史之乱、黄巢起义这一系列的变故,最终使盛世帝国走向了覆灭。

唐宣宗的转变

在唐朝的二十位皇帝中,唐宣宗李忱无疑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

因为从小到大,他一直被视为“智障人士”。

在整个长安城,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认为。

从他出生的元和五年(810年)起,到他登基的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整整三十六年间,他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

前面的三十年,他一直是皇族宗亲们取笑捉弄的对象;后来的几年,他又莫名其妙地成了武宗暗杀的目标,总是频频遭遇“意外事故”,每次都是命悬一线;最后一次,他被人扔进了宫厕里,差点就一命呜呼,所幸被一个宦官捞了出来,藏在臭气熏天的运粪车里,终于出逃;再后来,他隐姓埋名,长期流落民间,一直到登基为帝的几天前,他的身份还只是一个居无定所的游方和尚;当武宗病危,大明宫的各派政治势力正在为新君人选而展开激烈较量的时候,他却一无所知地在远离长安的某个地方云游和漂泊……可所有认识他的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历史老人的诡谲之手就把这位曾经的“智障人士”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金銮殿,让他摇身一变,成了唐朝的第十六位天子!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李忱即位之后,忽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胆识、智慧和魄力,不但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而且还把沦陷于吐蕃人手里将近一百年的河湟失地全境收复,缔造了唐朝中晚叶绝无仅有的最后一抹辉煌。

他在位的十三年,史称“大中之治”,也有人称其为“小贞观”。由于他的励精图治,后世史家也把他媲美于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因此称他为“小太宗”。

从“智障人士”到流亡者,再到游方和尚,最后又君临天下,成为一代强势帝王,唐宣宗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也是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天皇叔。如此尊贵的一个宗室亲王,怎么会在整个前半生都被当成傻子呢?

一切都要话说从头。

李忱虽然是宪宗的亲生儿子,但却是庶出。他母亲郑氏只不过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女人,而且入宫前还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小妾。李锜后来因叛乱被诛,所以,郑氏其实是宪宗皇帝平定镇海时获取的一件战利品。入宫之后,郑氏成了一个普通的侍女。因年轻貌美,被宪宗临幸,遂生下光王李怡(就是后来的宣宗李忱)。

由于母亲地位卑微,光王李怡出生后自然享受不到其他亲王那样的荣宠,只能在无人注目的角落里孤独成长。所以,他从小就显得落落寡合、呆滞木讷,终日而不发一言。长大成人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人们纷纷猜测,这可能和他在穆宗年间遭遇的一次惊吓有关。当时,光王入宫谒见懿安太后,不好撞上宫人行刺,虽然是有惊无险,此事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从此以后光王就更加沉默寡言。十六宅(李唐宗室亲王的聚居地)的皇族宗亲们于是认定,这个本来呆头呆脑的家伙这回肯定是吓傻了!

此后无论大小场合,光王就成了专门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对象。有一次,文宗皇帝宴请诸王,席间众人欢声笑语,惟独光王闷声不响,文宗就拿他开涮,说:

“谁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诸王一哄而上,对他百般戏谑。可这个光叔始终都像木头,无论大伙如何戏弄他,他甚至连嘴角都不动一下。看着他那逆来顺受的模样,越发开心,文宗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众人也不断发出哄堂大笑。

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年轻的亲王却忽然止住了笑容。

这个亲王就是后来的武宗李瀍。

虽然李瀍刚才戏弄光王的时候也很起劲,可现在他忽然在想——一个人居然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为一切外物所动,他如果不是愚不可及,就是深不可测!

李瀍忽然有点不寒而栗。他下意识地觉得,光王很可能属于后者。

到了李瀍登基之后,多年前那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

他越来越觉得,光王内心深处极有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倘若真的如此,那他这个天子就不能对此无动于衷了。

身边留着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人,迟早是个祸害!

后来,种种“意外事故”就频频降临到光王身上。要么是和皇帝一起玩马球时从马上坠落,要么就是在宫中走着走着,忽然被什么东西绊倒,一骨碌从台阶上滚下来……总之,没有哪一次不是摔得鼻青脸肿、满身伤痕。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光王和诸亲王随同天子出游,期间众人又在一起聚宴畅饮,回宫时天色已晚,大家都有些醉意朦胧。没有人注意到,那个倒霉的光叔又一次背上“意外”跌落,昏倒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漫天飘飞的鹅毛大雪很快就把他层层覆盖。

武宗料定——这个“失足坠马”的光叔这次肯定是回不来了。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人们又看见了光王——一个活的光王。

尽管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可一个活生生的光王还是出乎意料地站在了武宗的面前。

他好像死不了,无论怎么折腾就是死不了!

武宗最后终于横下一条心。

他决定一劳永逸地除掉这个潜在的祸患。

随后的一天,光王突然被四名内侍宦官绑架,不由分说地关进了永巷,几天后又被捆得像个肉粽一样扔进了宫厕。内侍宦官仇公武对武宗说,这种贱骨头没那么容易死,干脆给他一刀,一了百了。武宗点头同意。仇公武随后赶到宫厕,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奄奄一息的光王捞了出来,随即用粪土覆盖在他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运出了宫。

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光王,从此离开长安,流落民间……后来的许多笔记史都称,光王隐姓埋名、跋山涉水,一路逃到了浙江盐官(今浙江海宁市西南)的安国寺落发为僧,法名琼俊。二百多年后,北宋的大文豪、着名的佛教居士苏轼途经此处,追忆唐宣宗李忱的这段传奇人生,特地留下了一首诗:“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宣宗登基前曾经遁入空门的故事虽然不见于唐朝正史,但是在南唐尉迟僵的《中朝故事》、唐末韦昭度的《续皇王宝运录》和令狐澄的《贞陵遗事》等笔记史中,我们都能发现相关记载。

据说,沙弥琼俊后来成了一名四处参学的云水僧,曾与佛教禅宗史上的着名高僧黄檗禅师一起云游。当他们走到江西的百丈山时,黄檗禅师凝望着悬崖峭壁上奔腾飞溅的一道瀑布,忽然吟出一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沙弥琼俊微笑地注视着黄檗。他知道,这个智慧过人的老和尚早已洞察了他与众不同的身世,也窥破了他深藏不露的内心。

他略微沉吟之后,朗声对出了下句。那一刻,黄檗禅师看见一道自信而孤傲的光芒正从沙弥琼俊的眸中激射而出,他听见琼俊对出的下句是:“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会昌六年(846年)春天,武宗病危,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帝国没有储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光王悄然回到了长安。

这个命运多蹇大难不死的光王、这个早已被世人遗忘得一干二净的光王,忽然在宦官仇公武、马元贽等人的簇拥下,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长安。

这一年暮春,光王李怡成了“皇太叔”,而且改名李忱。

所有人都知道,在“皇叔”的称谓中多了一个“太”字,就是储君的象征。

武宗驾崩,这个皇太叔李忱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的大唐天子。

当年的智障人士,居然马上就要成为金銮殿上的真龙天子,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不可思议。

可他们很快就回过神来了。

因为光王是宦官仇公武等人带回来的。而宦官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傀儡——一个可由他们摆布的窝囊废和应声虫!既然如此,光王当然就是不二人选。在李唐宗室的诸王中,还有谁比光王更适合充当这个傀儡呢?

在皇太叔李忱接见文武百官的仪式上,宦官仇公武的脸上一直荡漾着笑容。

是的,他有理由这么笑。好几年前他就知道,自己从臭气熏天的宫厕中捞出 的这个无足轻重的傻子,是一块举足轻重的政治筹码!他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能够把他推上帝座,然后顺理成章地掌控朝政!

而今,一切终于如愿以偿,仇公武当然有理由笑得这么灿烂。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当李忱开始着手处理政务时,仇公武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眼前的李忱忽然变得无比陌生。他神色威严,目光从容,言谈举止沉着有力,断政务有条不紊,看上去和从前完全判若两人!

仇公武既震惊又困惑。

难道说,这才是光王的本来面目?

难道这三十六年来他一直在装疯卖傻,一直在隐藏真实的自己?

直到此时,仇公武才恍然大悟,原来武宗当年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这个光叔置于死地,是因为在他那愚痴木讷的外表之下,其实一直隐藏着常人莫及的智慧和韬略。

可现在明白已经太晚了。因为木已成舟,生米已经做成熟饭。仇公武悲哀而无奈地认识到,自己处心积虑所做的这一切,到头来只是替李忱做了一回嫁衣裳!

宣宗李忱刚一即位,就施展了一系列雷霆手段。

隐忍了大半生的他,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将武宗李瀍所建立的一切彻底推翻。

首当其冲者,就是武宗一朝的强势宰相李德裕及其党人。李忱正式执政的第二天免了李德裕,此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宣宗就把所有重要的李党成员全部贬出了朝廷,全盘否定了会昌政治,同时迅速拔擢了一批新人,完成了对中枢政治机构的换血。建他自己的行政班子。

李忱执政的大中时代之所以被后人誉为“小贞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宣宗李忱自律和勤政。

登基不久,宣宗便命人把《贞观政要》书写在屏风上,时常站在屏风前逐字逐句读。此外,他还命翰林学士令狐绹每天朗读太宗所撰的《金镜》给他听,凡是听到重要的地方,便会让令狐绹停下来,说:“若欲天下太平,当以此言为首要。”

还有一件事也足以证明宣宗的勤政确实非一般君主可比。有一天,宣宗忽然对令狐绹说:“朕想知道文武百官的姓名和官秩。”百官人数多如牛毛,天子如何认得过来?令狐绹顿时大为踌躇,只好据实禀报:“六品以下,官职低微,数 目众多,都由吏部授职;五品以上,才是由宰相提名,然后制诏宣授,各有簿籍及册命,称为‘具员’。”

宣宗随后便命宰相编了五卷本的《具员御览》,放在案头时时翻阅。

勤政的君主总是喜欢事必躬亲,并且总能明察秋毫,宣宗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有一次,他到北苑打猎,遇到一个樵夫。李忱问他的县籍,那人回说是泾阳人,李忱就问他县官是谁,樵夫答:“李行言。”李忱又问:“政事治理得如何?”

樵夫说:“此人不善通融,甚为固执。他曾经抓了几个强盗,这些强盗跟北司的禁军有些交情,北司就点名要他放人,李行言不但不放,还把这几个人杀了。”

李忱听完后一言不发,回宫后就把此事和李行言的名字记了下来,钉在了柱子上。事情过去一个多月后,恰逢李行言升任海州刺史,入朝谢恩,宣宗就赐给他金鱼袋和紫衣。有唐一代,这象征着极大的荣宠,尤其在宣宗一朝,这样的赏赐更是绝无仅有。李行言受宠若惊,同时又大惑不解。宣宗说:“你知道为什么能穿上紫衣吗?”李行言诚惶诚恐地说不知道,宣宗就命人取下殿柱上的帖子给他看。

还有一次,宣宗到渭水狩猎,路过一处佛祠,看见醴泉县的一些父老正在设斋祷祝,祈求任期已满的醴泉县令李君奭能够留任。宣宗将这个县令的名字默记在心。过后,怀州刺史出缺,宣宗遂亲笔写给宰相一张条子,将此职授予李君奭。宰相们愕然良久,不知道一个区区的醴泉县令何以竟能上达天听,得到皇帝的青睐。随后,李君奭入朝谢恩,天子将此事一说,宰相们才恍然大悟。

久而久之,朝臣们就明白了,皇上表面上是外出游猎,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并且实地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

但是天下之大,宣宗不可能全部走遍,为此他特意想了个办法,密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编为一册,专门供他阅览。天子将其命名为《处分语》,此事除了韦澳之外无人知晓。不久,邓州刺史薛弘宗入朝奏事,下殿后忍不住对韦澳说:“皇上对本州事务了解和熟悉的程度真是令人惊叹啊!”韦澳当然知道,天子掌握的资料正是出自《处分语》。

在这种目光如炬洞察一切的天子面前,如果有人心存侥幸,那他就要遭殃了。有一次,主管财政的大臣在奏疏中把“渍污帛”(被水浸湿污染的布帛)中的“渍”写成了“清”,枢密承旨孙隐中就把那个错字的笔画修改了一下。不 料,宣宗一拿到奏疏,一眼就看见了那个被涂改过的字,顿时勃然大怒,下令追查涂改奏疏的人。孙隐中随后便以“擅改奏章”的罪名遭到了处罚。

同类推荐
  • 决战三国

    决战三国

    平淡的历史毫无意思,而平淡的三国,更是难以想像。让我给这个乱世添一把火,这才是真正的三国。大江东去浪淘尽三国风云人物,群雄逐鹿。曹操、刘备、孙策、袁绍、马腾、吕布、刘表、主角…各路诸侯全力对决。站在风口浪尖上的诸侯,有声望没实力者下,实力不济者下,有实力运气不佳者下。大浪淘沙,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三国霸主。*********************************三国交流群:33645728,欢迎喜爱三国的朋友入群。隆重推荐:《曹冲》,轻松幽默,蕴涵历史哲理,非常精彩的三国作品。《回到三国当王爷》,轻松搞笑,值得一看的三国作品。
  • 大诗圣

    大诗圣

    盛世王朝千秋世,李杜诗,柳苏词。琴棋书画,谁敢称第一?纵然风流也逍遥,遍知己,红颜倚。一心只愿做书生,上匪山,下官场。披盔为将,金戈铁马长。攘内除外帅旗杨,一世人,大诗圣!且看一个才子来到盛唐,成就一个传奇!
  • 穿越宋高宗

    穿越宋高宗

    这一次,他对李纲说:李相公,我挺你!这一次,他对宗泽说:老将军,咱们一起过河!这一次,他对岳飞说:鹏举兄,朕等着你收拾旧山河!这一次,他对金人说:你要战,我便战!靖康之年,国破家亡,这一次,且看新的赵构如何打拼,使得日月换新天!
  • 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

    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

    作为一个人生足迹走过近百年的世纪老人,季羡林一生的经历与现代中国的诞生与觉醒几乎同步。《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是一位亲眼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来历史变迁的知识分子历经劫波之后淡定的人生体悟;是一代国学大师烛照自我的心灵“自画像”。《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共分五辑,在文章篇目的编排上,以时间为序,将季老所撰写的有关其人生经历及其因此引发的抒怀感兴之文逐一辑录,使之成为一部记录季老坎坷一生穷究学术、追求真理的“私人史”,一部以私人的眼光见证和亲历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口述历史”。通过先生对于百年现代中国的观察和社会转型的思考……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热门推荐
  • 三笙柒年

    三笙柒年

    负了三年又三年,等了七天又七天,他和她终究逃不过一个情字,无论是上个轮回,还是下个轮回,他们还是彼此的牵绊,你是我的久绊,我是你的情劫。说好的三生,在其念之间,她与他再没错过。他说:“你是我不能说的秘密。”她说“你却一直在我心里。”他在上一世与她错过,在这一世他们虽然忘却了一切,可这一次绝不放手。就算有千万阻隔,却仍是心中最美好的坚定。-----------婚后生活-------------------“当初你为什么要离开?”他轻轻勾起一抹她的秀发,轻声问道。“不是你拒绝了我吗?”她浅浅笑道,并没有注意这一切。“有么?”他微皱眉头,“当然。”她认真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合为一体吧。”他坏笑道。
  • 时光之翼:百年泪

    时光之翼:百年泪

    几个十六岁的少年,来到了明朝末年被误认为是刺客!却又正巧赶上新皇登基,大赦天下他们又被莫名其妙的放了出来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巫师设计的这个美丽的巫师和这几个少年打了一个赌:七年之后,如果还能有一个人活着,那你们就可以全部回去,但如果你们都死了,就永远呆在明朝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太子软萌妃

    腹黑太子软萌妃

    她是狡黠无赖爱卖萌的软妹子;他是高冷狂霸酷炫拽的腹黑太子。她穿越时空遇见他,几次较量后,她试图拐卖太子殿下,最终却被太子赖上了一辈子,某女无奈抓狂道:“咦?明明是他推倒了她,为毛要她为他负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江山王妃

    江山王妃

    叶柒柒胃疼住了医院,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丞相府的三小姐。好吧。。。既来之则安之,一般来说能穿过来也一定会有办法穿回去。可是,为什么她要替别人当亡国公主?还有这个功高盖主的王爷为什么就死死盯着丞相府呢?
  • 末世守卫

    末世守卫

    当张子龙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充满丧尸的时候,他的世界变了。当拼杀丧尸,只是为了保护身边想要保护的人,他的原则变了。当丧尸不断变强的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只能奋力进化,努力守卫自己最后的道德底线,守卫自己,守卫自己在乎的人!—————————————————————————————PS:已经完成一部废材作品《网游之灾难幻想》书号:1467369从无断更记录,虽未上架,但坚持完本保证。期待新老读者支持!
  • 月孽之三号公寓

    月孽之三号公寓

    尚北,一个外表成熟,内心单纯的漫画爱好者,因为画的漫画无意为警方破获了几起凶杀案而被招入灵异社,怪事就来了......
  • 熬孤

    熬孤

    这是一个强者的舞台,这是一个炼气者的世界,炼体炼气,羽王羽皇羽圣羽尊,看我如何炼我羽翼。从小经脉禁断,母亲为救我性命自毁一半修为。
  • 阵图

    阵图

    异世界残忍的YY故事
  • 服务精神

    服务精神

    中国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水平、意识、方法,素养、品质和标准?服务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着无穷的价值,而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规范和方法又是创造企业利润的价值源泉。本书的读者定位为中国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客户服务经理及其管理层;一线服务经理和一线服务人员;直接或间接与客户接触的其他服务人员或业务人员。
  • 末日之超级学校

    末日之超级学校

    千军万马?我的四大战将那是横扫千军。神秘人物?我一个未卜先知便知道的清清楚楚。无敌血脉?我的战神血脉直接让你不战而栗。绝世美人?我的冰霜老婆让你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