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8800000038

第38章 壮族文字的艰难历程和历史使命(1)

1999-2000年,壮族腹地百色出了一件令全世界考古学界和人类学界振奋的事,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史奈森研究院国立自然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察队,对田东县林逢乡檀河遗址、百色市那毕乡大和村百谷遗址的发掘进行鉴定,得出了权威的结论,这里的古人类遗址已经有83万年。2000年3月3日,世界顶级权威杂志美国《科学》在第287卷5458期上发表了《中国南方百色盆地中更新世类似阿舍利的石器技术》-文,不仅公布了这一鉴定结果.而且在封面上刊登了百色遗址的大幅照片。这一鉴定结果推翻了此前世界科学界关于亚洲人类来自非洲的论断,说明亚洲人类源于本土,人类的来源显然是多源的。那么百色83万年前古人类是否是壮族的远古祖先?现在不能说是,也不能说不是,因为还没有材料证明这些古人类搬走了,也没有材料证明有大规模的外部迁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5-10万年前的“柳江人”,可是真正的壮族先民,因为“柳江人”的头骨和现代壮族人的头骨基本相同。83万年或10万年来,壮族祖先(也包括壮侗语族各族祖先)在华南的这块土地上,艰苦开发,辛勤耕耘,洒下了无数的汗水,付出了许多生命的代价,才把直到宋代仍被人称为。大法场”(指瘴气致人于死地)的岭南打扮得处处是桂林山水,峒峒成阳朔风光。壮族无论是对祖国、对人类,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对这些贡献做了一些研究,反映在前几年出版的《壮族文化概论》-书中,在这里仅举其中的几件讲一讲。(1)发明水稻种植技术。在人类的餐桌上,主食为稻米、麦类、玉米三大粮食,而人类的一半是以大米为主食的。水稻谁先种植?壮族祖先,这是到目前为止根据考古材料得出的结论。1963年,在南宁市区邕江岸边豹子头遗址发现11720(±260)年前加工稻谷用的原始石磨、石磨棒、石杵等工具;1965年又在桂林南郊甑皮岩发现9000多年前的同类工具;1995年,在湖南道县紧靠广西边境的玉蟾宫遗址发现了12000多年前的炭化稻谷,成为当年的十大考古成果之一,是迄今发现的全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道县原是壮族先民苍梧部故地,楚人是战国才到这一带的,故而应为壮族先民种植遗存。(2)青铜冶炼铸造。壮族早在商周时代在汉族的影响下,发展了相当高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其技艺充分体现在铜卣、铜鼓身上。

铸造铜鼓要经过找矿、选矿、炼矿、选黏土、造内外范、刻花纹、固模、配矿(铜、铅、锡各为7、2、1比例)、溶青铜汁、灌铸、焊接等工序,相当复杂。壮族祖先铸造的晋宁型、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是八个铜鼓型号中的最高水平。上世纪60年代越南曾试铸一面铜鼓,结果只达到古代壮族鼓60%的工艺水平。广西民族大学80年代花了10万元请来国内有名的专家试铸一鼓,也仅是半成品。古代的工艺如何把握,至今尚未完全揭开。(3)棉麻纺织。专家公认,中原,长江下游是丝绸的发源地,而棉麻纺织则是岭南越人的功劳。棉麻纺织9000年前即已萌芽,桂林甑皮岩已出土石纺锤,汉代壮族祖先已经能够纺出很薄的可以做衬衣的麻布。元代黄道婆在海南向黎人和临高人学到了棉麻纺织技术,带回苏州,这种技术才传到长江、黄河一带。临高人的语言,实为壮族的一个方言。(4)培育合浦南珠。南珠历史悠久,早在3700年前的商代初年壮族祖先就向中央王朝进贡南珠。沿北海市的南海北岸,排列着阳梅池等八个珠池,是历代壮人培育南珠的基地。一般珠子一经氧化就发黄,失去了相应价值,故有“人老珠黄”之说。而南珠最不容易发黄,故全世界珠行流传一句话:“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东珠为日本珠,西珠为欧美珠,它们都比不上壮族祖先培育的南珠(合浦珠)。壮族的其他物质文化创造还很多,如林业、园艺、养殖、陶瓷制造、经营海上丝绸之路、干栏建筑等等。精神文化如独特的社会结构、兵法、教育、古代科学、哲学、伦理道德、风俗、节日、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创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从这里可以看出,壮族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民族,不是一个甘居落后的民族,也不是一个封闭保守的民族,她勤劳,勇敢,顽强,兼容,礼让,稻作文化培育了一种棉里藏钢的性格,埋头苦干,不善张扬。总之,壮族在历史上无论对祖国、对人类都是有贡献的,有的方面贡献是很大的。但是,这些贡献都是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取得的,创造、创新靠的是经验的积累。古代人们生活节奏缓慢,一样创造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成熟期很长,那时的生产实践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一个民族有文字,社会发展一般自然要快一些。没有文字,靠人的灵气和经验的积累,也可能接近先进民族。壮族就是这样,种水稻的时间一久,就摸索出许多经验来,水稻的品种和产量并不比别人差。唐代贞元(785-804)初,“太仓供天子六宫之膳,不及十日。”①皇后一听便哇地哭了起来,还是皇帝沉得佳气,说哭什么?到浙江去运75万担大米,再到广西去运120万担大米来,不就得了吗?近现代以来,壮族社会发展的步伐放慢了,当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壮族也有一点资本主义萌芽,但很快便被压住了,壮族落后了。其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制度的原因,历史上是主要的;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有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但没有一种全民族通用的有一定发展程度的文字,则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因为没有文字,造成了壮族文化的断裂,包括古今断裂、文言断裂、传承断裂、内外断裂、上下断裂,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壮族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拉大了,社会制度是先进的,政策是正确的,条件是具备的,为什么广西老赶不上人家?80年代以来,条件和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的广西,经济建设不可否认取得了历史上不可比拟的成就。但其步伐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广西从来没有进到15名以内,有些年GDP在全国倒数第三;80年代初广东与广西经济发展之比是4:1,但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一下子拉大到17:1;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某研究所对大陆所有省区的现代化程度进行排名,广西倒数第五。虽然这次排名不一定很准确,但也不会差得很远吧?这到底是为什么?我看是两条,一条是思想观念滞后,另一条是壮族有自己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汉语文又多数人没有过关,吸收不了现代科学知识。能应用汉语的不在乡村生产第一线,在第一线的汉文大多不懂,壮文又没有给他。手中无文,书店里摆满了科技书,传媒上有科技传播,跟他有何关系?

他没有接通现代科学信息的手段,地承包到家里,他只能用传统的、甚至是古老的办法种养,各级父母官又不能代替他种养,希望他发财又发不起来,还不干着急?这就是症结。观念滞后实际上也是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综合体现。文字在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从泰国可以看得出来,泰族人与壮人在族源上有亲缘美系,讲的话都差不多,同属一个语族,原也是稻作民族。1238年(相当于我国宋代末年嘉熙二年),据说是侬智高部下有一支南下到泰国境内,其后裔在泰国的偏北今彭世洛城以西建立了素可泰王朝,1283年前后,在古高棉文草书体的基础上创造了泰文。由于文言一致,又有政权推广,泰人很容易掌握文字,现在已经没有文盲了。自泰国的现代化之父朱拉隆功五世王(1868-1910年在位)厉行改革,特别是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后,普遍掌握了文字的泰国人,努力吸收西方的科学知识,到20世纪60、7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1988年增长率达到13.3%,最低的1985年也达到3%。我在泰国考察时,在彭世洛郊区访问了一家农家,他们一面种田,一面办了个130型小货车修配厂,生活富裕。

在泰国北部清莱我们随意访问了一家农家,干栏很干净,下层不放牲口,用来作家庭手工业加工车间,牲口在干栏外别栏而居。老太太有九个儿子,她和幼子住在一起,家有大货车、摩托车和卧车,比较富裕。看其发展势头,壮族农家要赶上不容易。越南也是文言统一,基本无文盲,看其北部的农村,发展的势头也不容忽视,从友谊关无论是到河内还是到海防,公路两边的二三层欧式小洋楼正在不断涌现。欧洲荷兰、卢森堡那样的小国家,发展程度很高,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字。法国则一直在维护法语的绝对优势,很少讲英语。通观国内外,虽有文字但由于其他条件的制约而发展不起来者有之,但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能够发达没有见过。那么,是不是壮族不懂得文字的利害关系呢?是不是壮族没有民族文字的要求呢?不是的,壮族寻求自己的文字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商代,壮族祖先就开始摸索创造文字。自那时以来,壮族寻求文字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刻画文阶段。这阶段从商代到秦统一岭南,延续1000多年。

这些文字符号最早的是钦州市大寺镇那葛村马敬坡出土昀商代石磐上,有六个符号,同一地方出土的石锛上有三个符号,在武鸣马头乡元龙坡和安等秧西周到战国的墓葬里,出土的陶瓷底部刻有等16个符号。战国时代,这些符号又有发展,仅在平乐县就发现100多个。这些古老文字有象形字,也有会意字,笔画简单,运笔急就,风格统二,有部分字完全相同。因研究不够,目前尚未破译。第二阶段:古壮字阶段。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实行“书同文”,刻画文中断,不可能得到发展。但壮族祖先创造自己文字的愿望并没有消失,用文字记录自己语言的冲动依然强烈。一些学习了汉文的知识分子便摸索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一种能记录自己语言的文字,从而进入了古壮字阶段。这种字在形态上迎合了“书同文”的要求,可避免遭到不测,这是造字人的高明之处。古壮字又叫方块壮字、土俗字,壮话叫做sawndip,意思是还没有成熟的字。大约在南北朝到隋,从民间到上层都已认可,要不它不可能于公元682年出现在一方大首领的重要碑刻《六合坚固大宅颂》上。它出现以来,历代官方从不承认,一再贬之,但老百姓一直用到现在,给壮族留下了相当一批很有价值的文献。80年代古壮字有了一次转机,古壮字文献被当作宝贝由区古籍办加以整理。今年它又风光了一回,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文字平台里给了它一个位置,这样,它的文献便可以传播到全世界即将兴起的任何数字化图书馆,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第三阶段:壮文阶段。壮文的产生与1950年中央民族访问团有关,该团的副团长费孝通先生在广西发现有几百万人讲话与汉族不一样,西北、西南的几个团也都遇到同样的问题,回去一汇报,中央觉得中国决不仅“五族共和”,五族指汉满蒙回藏,历史上就只承认这五个民族。但到底有多少民族,大家都说不清。中央于是决定派语言调查队和历史调查队赴民旗地区进行调查。调查队由中央和地方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人员组成,以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师生为骨干,前后参加的有5000多人次。

就是在这次大规模调查中,壮族第一次得到正式承认。在这个过程中,壮语得到了第一次深入的调查,为壮文的创制准备了条件。创制壮文是经过当时壮族各界代表一致同意的,参与创制的有苏联语言学家谢尔久琴科、北京大学教授袁家骅、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傅懋勋、壮族著名语言学家韦庆稳等,都是国内外一流的专家,谢尔久琴科当时是我们学校语文系的顾问。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进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955年完成了《壮文方案》草案的制订工作,1956年12月1日在《广西日报》上公布,1957年11月29日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政务院第63次会议上通过,批准正式推行。回忆当时真是千山万峒一片欢腾,庆幸壮族终于有了自己统一的民族文字,把这视为民族千载难逢的盛事。这是历经3000多年才能得到的权利,多么不容易呀!从以上三个阶段的历史来看,我不认为壮人不懂得民族文字的重要性,不能说壮人对文字没有要求,只不过壮族寻求文字的道路特别坎坷,特别漫长罢了。刻画文遭遇“书同文”的拦击,现在只剩下几个可怜的符号;古壮字一路挨骂,历代封建王朝各级官员(包括大部分壮族知识分子)从不承认;好容易有了一种政府正式承认的壮文,我们有些人又不懂得珍惜她,爱护她,发展她,更有甚者,我们自己的一些汉话都还没有说利索的同胞,自觉不自觉的无视她,阻拦她,贬损她,外人看了都笑我们。美国的一些人可就得了劲,要用这件事作为中国不尊重人权的一个例子,在一年一度的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向中国发难。有同志说气话,让他们闹才好呢。

同类推荐
  • 取名

    取名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良名。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姓名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好名字透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助你树立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你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人的一生。如何为孩子取一个好名字?当名字成为自己人生的阻碍时,如何去改名?当你打算筹建一个公司或企业时,又如何为它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本书是一本有关阿拉伯历史文化方面的综合性普及读物,包括阿拉伯人的起源、个个民族部落的历史传说、民族分合演变、宗教信仰、王朝兴替、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以历史时间为先后顺序,选择了阿拉伯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独立成篇,且配以适当图片,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夙缘》

    《夙缘》

    神秘的图书馆。无谓的挣扎,一切都已注定,注定的缘分,注定的悲剧,注定的结局。时间的暂停,空间的封锁;时间的穿梭,空间的跳跃……问明月阴晴圆缺?你是否也在等待?用一生缘分等待……
  • 吸血鬼公主的人类生活

    吸血鬼公主的人类生活

    啊。。。为什么呀!已经逃跑53次了,为什么还是被哥哥发现了呢?还派人来在捉我。只不过去人类世界玩玩嘛!又不会吃了别人。。精彩片段:“哥哥,你不知道人类世界多么好玩。就算炸了一座房子也不是我们的嘛!”某女两只爪子在空中挥舞着。她在人类世界会发生什么事呢?哼。。把我抓回去,我就逃出去。人类世界我来了。哈哈。。。什么?时空隧道被魔族的人搞坏了,竟然出现了分裂。啊!!时空隧道的分裂把我和暗(小蝙蝠)吸进去了。。这是什么地方?纳尼?是动漫世界。。我一个吸血鬼穿越到各种各样的动漫世界了。不要啊!
  • 异世邪君独宠魔妃

    异世邪君独宠魔妃

    【强强宠文,结局一对一,喜欢收藏,不喜绕道~】六年前,她是南宁国丞相府唯一的嫡小姐,姨娘狠毒,庶妹无情,竟致她于死地……六年后,她是异世无人敢惹的魔尊,更是如今是江湖中嗜血无情的“绝命魔女”,更一手创立了如今人人避之不及的魔域,富甲天下,纵横异世……他,异世邪君,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依旧是那个腹黑邪君……当强强对碰,又会有怎样的故事……【这是阿璟的第一个作品,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也谢谢大家的支持,阿璟会一直努力的。】
  • 炼就天价妻资本

    炼就天价妻资本

    生日那天,她被父亲当作礼物送给了有权有势的他。仇恨,逃离,死亡,她选择了无数种可以结束一切的法子,却终究无法逃离他的手掌。从此痴缠,一生难安!
  • 王源同学我喜欢你

    王源同学我喜欢你

    一位女孩,在暑假两个月的时间打工攒钱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重庆。女孩救了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小的男孩,那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呢?那个男孩又是谁呢?带着疑问一起来阅读吧。
  • 踏天路

    踏天路

    看似平静的世间,怎样的阴谋在悄然滋生?人们所向往的圣地,是否真有传说中那样美好?冰与火的万世对决,结果将会如何?一个断然拒绝修真的少年,又为何会改变了初衷,他的未来又会怎样?这里,都会为大家一一解答!
  • 网游之仙剑迷踪

    网游之仙剑迷踪

    我要一把剑,笑傲天下!我要一帮兄弟,冲破这天地!我要一群女朋友,创造一个民族!我要一款游戏,一生朋友!
  •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在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有领导,还有一大帮同事。同事既是你的同盟,也是你的竞争对手,大家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期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领导的赏识,最终获得晋升。有句俗话: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对头。同事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本书站在同事的角度,针对同事相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叙述,以此来帮助读者解决与同事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同事关系融洽、和谐,最终促进读者事业的发展。
  •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本书的成型得益于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的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为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这项重点课题,本课题组成员一直进行着艰苦的语料采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几次深入到山雾缭练的川北地区,走访调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川县文化馆相关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青川县作协主席李先钺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们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史资料。可以说,没有省教育厅及相关同志的帮助,要想完成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 关于我暗恋的他

    关于我暗恋的他

    我能够认识你,像某个概率极低的奇迹,曾以为遥不可及的爱恋,原来已经出现!李明尔,拥有治愈气场的高颜值美少女,第三届“THENEXT文学之新”36强作家,作品常见于《最小说》《意林》《爱格》《南风》《明天》等,文字个人风格突出,有极高辨识度。这是李明尔出道后首部青春校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经典青春小说12篇,包括曾发表于《最小说》的《捉影》,曾发表于《南风》的《追风筝的风筝》等经典作品。除此之外,更是收录了她未曾发表过的独家作品《我知道你很难过》等。如果想看到最完整的李明尔,那么绝对不能错过这本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