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4700000022

第22章 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学艺术巨擘(1)

不少专业人士经常讥笑美国无文学,亦无文学史,相反,他们分外地推崇英国文学,认为英国文学博大精深,每个文学分期都有创作高峰和文学大师出现。事实也的确如此!英国文坛自古以来就名家辈出,随便说出一个都是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有一席之地的大师级人物,比如王尔德、毛姆、劳伦斯等等。历世历代的英国文学家不仅丰富了人类的文学宝库,也使英语走出了英伦三岛而走向全世界,极大地扩大了英语文学圈的范围。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

成功好比一张梯子,“机会”是梯子两侧的长柱,“能力”是插在两个长柱之间的横木。只有长柱没有横木,梯子没有用处。

——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年),英国作家。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的波特西地区。狄更斯的父亲是英国海军会记处的小职员,为人慷慨,生性活泼,工作勤恳,但有点华而不实,缺乏经济头脑,经常入不敷出。母亲伊丽莎白出身贵族家庭,慈祥、善良,但也不擅长持家。

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狄更斯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1836年发表《鲍兹随笔》,这是一部描写伦敦街头巷尾日常生活的特写集。同年,陆续发表连载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数期后便引起轰动。这是一部流浪汉小说形式的幽默作品,漫画式地反映了英国的现实生活。《匹克威克外传》初获成功后,狄更斯与凯瑟琳结婚,并专门从事长篇连载小说的创作。

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审慎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狄更斯早期的小说,气势宏伟,通俗流畅,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其中对社会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部的制度和领域,如《奥列佛·特维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欢歌》等。

从《当贝父子》以后,狄更斯的创作更为成熟。这部小说通过当贝先生与儿子保罗、女儿弗洛伦斯的关系,探讨了财势对人类美好天性的侵蚀,体现了作家对人类社会前途的忧患感。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则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大卫是当时社会中为善良而奋斗、坚持正义的中产阶级青年的楷模。《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是三部政治意识很强的重头作品。《荒凉山庄》以错综复杂的情节揭露英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黑暗;《艰难时世》直接描写罢工斗争,是对英国宪章运动的策应;《小杜丽》详尽描绘了负债人的监狱生活,同时也更为深入地揭露了英国官僚制度和机构的冗繁、腐朽。

狄更斯的后期作品明显地反映出创作主题的不断深化、技艺方面的成熟和多方面的探索。《远大前程》可以视为《大卫·科波菲尔》的负面,但在探讨人生道路方面更有现实性和警世性,而作者早年的乐观态度明显减少。主人公匹普也是孤儿,但经不起环境的诱惑丧失了原有的淳朴天性,经历严酷的磨难后才番然悔悟,重新生活,整部小说在结构上也更精练。《我们共同的朋友》是又一部广泛深入社会的批判小说,其中所包含的人性探索和生活哲理也更见深刻,作品运用的象征主义和侦探小说手法更增添其艺术魅力。狄更斯的最后一部小说《埃德温·德鲁德之谜》虽仅完成23章,从中也可见其精雅的文笔、严谨构思及诱人的悬念和神秘色彩。

狄更斯的小说作品中,早期的《巴纳贝·拉吉》和后期的《双城记》是历史小说。《巴纳贝·拉吉》以18世纪末英国清教徒反对天主教统治的高登暴动为背景,《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两部小说同样具有明显的讽喻性和警戒性,旨在说明不合理的制度和统治必定导致人民奋起反抗,而奋起的群众(狄更斯称之为“暴民”)犹如洪水猛兽,会一发而不可收,形成巨大的非理性破坏力量。两部小说无疑都代表了狄更斯的改良主义立场和悲观主义历史观,而《双城记》中以牺牲自己生命换取自己所爱女子的幸福的西德尼卡尔登,是狄更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也是他的小说中反复颂扬的高尚情操的终曲。从这两部小说栩栩如生的描述、扣人心弦的情节,可以发现历史小说家司各特的明显影响。尤其是《双城记》,笔墨精雅深奥、结构简练完美、悬念重重设置,以及对人生哲理和人物潜意识活动方面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历来被认为是狄更斯的最佳小说之一。

狄更斯一生刻苦写作,晚年常常白天写作,晚上被邀请去朗诵自己的作品。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恼,以及对改变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6月9日在写作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时,在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去世。

狄更斯以其小说创作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风格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生前即已饮誉国内外,是英国19世纪小说繁荣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影响遍及欧美以及世界各国。他的作品以及根据这些作品改编而成的各种通俗、儿童读物和娱乐节目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更广。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着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第二节) 诗坛情圣——勃朗宁

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年)是维多利亚后期与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并峙的双峰之一。他与夫人伊丽莎白的恋情更是广为流传,堪称英国文坛的一段佳话。

勃朗宁出生于伦敦郊外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颇有艺术修养的银行职员,母亲是德国血统的苏格兰人。勃朗宁青少年时代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而是依靠父亲的藏书自学成才。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培养了诗歌、绘画和音乐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1833年,他匿名发表自传性质的长诗《波琳》,被批评为“有强烈的病态的自我意识”。此后,他在诗歌创作中便力求以客观描写取代直抒胸臆。1835~1845年间,勃朗宁连续发表8部诗剧和诗集《戏剧抒情诗》(1842年)、《戏剧浪漫斯及抒情诗》(1845年)。在后两部诗集中,诗人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以心理分析为主旨的戏剧独白诗。

勃朗宁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他的诗洋溢着一股热情和乐观情绪。在他看来,这个世界的生活是热烈而美好的。“让我们高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属于我们……’”“生活、学习,多美好呀!”、“既然时光在流逝,一切都在变化;过去已成为过去,要抓住今日!”勃朗宁劝告世人对生活要充满信心,从奋斗中获得生活的乐趣。现实中有邪恶,但上帝俯视人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善恶自有分明的奖惩。因此,勃朗宁的诗突出的主题之一是“困境——奇迹”:人在痛苦之余,救星会突然奇迹般出现,使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受到惩处。

勃朗宁对英国诗歌的最大贡献是发展和完善了戏剧独白诗这样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并且用它鲜明而生动地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深刻而复杂地展示了人的内在心理。在他之前,不少别的诗人也写过戏剧独白诗,如丁尼生的《梯托诺斯》就是同名主人公在一定剧情背景上的独白。但两者具有明显的差虽。在以前诗人(包括丁尼生)的戏剧独白诗中,独白者不是在“自言自语”,就是在向读者坦露心迹,因此实质上仍是一种抒情独白,只不过抒情主人公是剧中人而已;况且剧中的抒情主人公还有与作者认同的明显倾向。而勃朗宁的独白者所面对的不是读者,而是剧中人,他的独白是剧中人对剧中人所说的一段话,称之为“独白”只是由于诗未把独白对象的话写出来。但从独白中我们能感受到对话者的存在。这样,独白者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戏剧人物,成了独立于作者之外的典型形象。因此,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是一种客观的、戏剧性的形式,其目的不在抒情而在为人物造像(勃朗宁曾把诗人称为“造像者”)。

值得一提的是,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的独白往往是片断的,一切戏剧的要素,包括戏剧背景、事件和行动等,都只能从一段掐头去尾的独白台词折射出来。对此,勃朗宁这样写到:

叫这一个说话,按照他的习惯,

而把我自己排除在视界以外。

至于其余的呢,就让你替他说。

在这里,“这一个”指的是独白者,“我”是指作者,而“你”就是读者。正因为留下了大量需要填补的“空白”,所以勃朗宁的诗往往显得晦涩难懂,但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余地,具有了极强的耐读性。

勃朗宁还写过一些抒情色彩浓郁的独白诗,在这类诗中,独白者虽与诗人本人有明显的认同倾向,但仍包含有虚构的情境和环境,不同于传统的抒情诗,因此可以称作抒情性的戏剧独白诗或戏剧独白式的抒情诗。《失去的恋人》就属于这样的诗作:

都结束了,结果是否真像所想得那样

让我无法坦然?听,叽叽喳喳的屋檐在回荡

雀儿道的晚安

我发现在那毛茸茸的葡萄藤上

嫩芽斑斑

有一天它们将尽情绽放

暗红不会留残

明天我们如若再次相遇,我爱

能否牵着你的手不离分

我们仅仅是朋友?哎,至少友谊还在

不至从此成路人

你乌黑澄澈的眼眸的每一次瞥见

我会放在心房

你的声音,当你将雪花莲思念

我也将永远珍藏

然而,我将只说朋友间的话语

或者多些缠绵

我将握着你的手,片刻过后就离去

抑或比别人多几许流连

伊丽莎白·巴莱特·勃朗宁,即布朗宁夫人(1806~1861年),英国诗人。出身于富裕的家庭,自幼聪慧,在乡村度过幸福的童年生活。15岁时从马上摔跌下来,伤了脊椎骨,长期卧病在床,博览群书,醉心于诗歌创作。

伊丽莎白是一个位很有天赋的女性。能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和希伯来语的《圣经》。早在13岁时,其父便私下出版了她称之为“伟大史诗”的作品以及《马拉松战役》。20岁时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诗集。1833年,她翻译的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问世。同年随家迁居伦敦,结识了华兹华斯等诗人。1838年,她以诗集《天使及其他诗歌》成名。她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予以极大的关注,1844年发表了短诗《孩子们的哭声》,愤怒抗议资本家对儿童的摧残和剥削。这首诗对敦促国会讨论反奴役儿童议案起过一定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诗人的声望。

1845年她第一次与罗伯特相见,此前他们已为诗歌神交已久,据说有一段时间两人每天一封信。罗伯特与她见面后,便开始了热烈的追求,丝毫不介意她大他6岁,年已39岁,且久病在床。在罗伯特的爱与鼓励下,她创造自己的奇迹,她开始离开她蜷缩了多年的屋子,先是被人抱着下楼,接着可以在搀扶下自己下楼了。第二年的春天,在遇见勃朗宁之前在病床上躺了14年的巴莱特终于可以自己走到大街上了,爱情创造的生命奇迹终于使她可以回报勃朗宁的执着了:“如果到了天气暖和的时候,我的健康更好一些,那么到那时候,由你决定吧。”

1846年,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和诗人罗伯特私奔,在教堂举行简单的婚礼后,各自出发逃往意大利,并在比萨会合,去继续他们的生活。他们成功了。三年后,即1849年,他们已在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定居。

罗伯特夫妇在佛罗伦萨度过了幸福的15年。15年中从不曾有一天分离过,就像他们结婚前从不曾有一天中断过情书一样。1861年6月29日,勃朗宁夫人只是患了轻微的感冒,晚上,她依偎着她的爱人,“用最温存的话表达她对他的爱恋”,直到她在他的胸前睡去。

伊丽莎白·巴莱特·勃朗宁再也没有醒来。

(第三节) 唯美主义心灵作家——王尔德

当爱情走到尽头,软弱者哭个不停,有效率的马上去寻找下一个目标,而聪明的早就预备了下一个。

——王尔德

提到唯美主义文学,就不能不谈王尔德。英国唯美主义作家中最闻名者要推王尔德,他把唯美文学运动推向最后的发展阶段——颓废主义阶段。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毕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王尔德在学校期间就喜欢穿奇装异服,并发表一些奇谈怪论。他风度翩翩,常故作姿态,在晚宴上可见到他伫立一处,貌似狂喜,好像他看见了其他肉眼愚眉不能见到的景象一般。他对一切平凡、简朴的东西都显露出一种轻蔑态度,宣称美是他的战斗口号。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唯美主义者和享乐主义者会是一个刻苦用功的学生,但王尔德在三一学校获得希腊文学奖——古典文学方面的最高荣誉,在牛津大学获得“双料第一”。王尔德充分显露出自己是位才华洋溢的学者,他因诗作《拉温纳》而赢得纽迪该奖;王尔德才气纵横、机智过人、魅力十足,又喜欢大出风头,立刻成为无人不晓的文学界名人。他能言善道又擅长写作,第一本诗集在1881年出版,不久,他到北美洲进行历时一年的巡回演讲;到达纽约的时候,王尔德说:“我没什么好说的,除了我的天分。”这是他留下来的许多惯用语之一。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与维维恩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辞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

同类推荐
  • 战士传说

    战士传说

    西周末期,周王无德,各路诸侯纷纷露出不臣之心,外虏强敌趁机窥伺中原,这时一群来自天下各方、各阶层的战士用他们的热血、生命捍卫民族和国家的尊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传说。
  • 江山如此多骄

    江山如此多骄

    穿越成纸上谈兵的赵括,做的第一件是就是非礼了公主赵妮,随手救下的小孩竟然就是墨家传人李牧。乱世战国,群雄并起,身为世家公子的新赵括开始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上演他的华丽传奇。
  • 谁述天下我为王

    谁述天下我为王

    雪崩之后,穿越大唐,谁为天下,我为王!!!重回大唐,争霸天下天宝五载,大唐建国已过百年,经历的近数十年的治国,已知天命的李隆基有些疲惫了,自从他册封了杨氏为贵妃后,他的心思也渐渐地离开了枯燥而繁琐的朝政。欢歌慢舞凝丝,舞榭歌台催泪......
  • 出土的谜团:地下出土的奇特世界与簇簇谜团

    出土的谜团:地下出土的奇特世界与簇簇谜团

    中华古老的历史,并没有全部记载在浩瀚的史书里;悠久的古文化,也没有全部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往事如烟,岁月悠悠,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有许多秘密深藏在历史积淀的尘埃中,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和破译。历史的长河缓缓地流淌,尘封的古迹变得更加神秘,循着千年古迹散发的神秘亮光,考古工作者掘开那尘封的古土,让一个个难解之谜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 龙啸大明

    龙啸大明

    明朝末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一个痛心的时代;有人前赴后继,誓死抗击,也有人卑恭屈膝,首鼠两端;是非以经颠倒,公道失去标准。而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商毅回到崇桢十五年(1642年),得到了一个修改三百年前那场错误的机会。(故事纯属虚构。)
热门推荐
  • 贴身高手俏校花

    贴身高手俏校花

    十八岁的周翰为执行一个神秘任务前往林海市,半路从人贩子手里救下一枚小美女,却惹上了暴脾气的美女警花,最后得知任务是成为林海最大投资商女儿江圆圆的贴身保镖,跟美女同吃同住还一同上学。纳尼?没搞错吧?泡校花,当校霸?且看周翰如何在都市闯出一条康庄大道。
  • 嘻嘻哈哈一辈子

    嘻嘻哈哈一辈子

    我之所以嚣张,因为我本人姓王!虽然烂文几章,却令我终生难忘!作者互动QQ账号:2864881966(注:备注)
  • 龙潜花都之神域

    龙潜花都之神域

    龙潜花都系列因为之前的小说实在没有思路了,所以就会更得特变慢。突来的外星产物神域,却和自己的父母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超级的异能、变态的神兽、无敌的战车、尽在神域。ps:本书名和刀剑神域没有丝毫关联...请勿自行脑补。
  • 网游之英雄三国

    网游之英雄三国

    新书已上传!名字《网游之精灵传奇》,书号1367694。本书会在新书结束之后重写!大家有功夫的话可以去看看新书!以魔兽为题材的!
  • 从细枝末节,到心头欲孽

    从细枝末节,到心头欲孽

    陆骥薪年少时冷漠刻薄,对顾长乐从最初的各种不屑到最后的呵护溺宠,对她而言,只要能依赖他就什么都可以;陆弦优柔寡断,从来都是她看不透的,曾几何时的各种试探都无疾而终。他说:“长乐,如果看不见方向,看不见光明,那就看着我。”她说:“我想幸福,想有个家,想有你陪着,这样难道都不行吗?”他照顾她陪伴她,甚至疼她到心尖上,可是面对着她的靠近,他却做不到任何的回应,无法给予,也无法将她推离,这也许是他此生最可悲的事。一个神秘莫测的百年家族,一场疯狂滋长的绝望爱情,一段封入阴暗的前程往事,这场尘埃爱恋,注定你进我退,誓死爱恨反目成仇,都将注入命运前途未卜。注:【此文半虐小甜,女主性格迥异,男主前坏后宠】
  • 宅的修炼笔记

    宅的修炼笔记

    沈月依:这部新番看完之前我绝对不会死!初音:看动漫和修炼哪个重要?!沈月依:为了看动漫修炼算个鸟~!╮(╯_╰)╭这是一个死宅赶集吃早餐的时候,偶然买到了一本老旧的无字书,展开了搞笑欢乐的修炼旅程。吃我企鹅币!吃我大宝剑!来见识一下真正会动的手办吧!弱叽!!(非正统修真小说,也不会那么严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都市里度过,希望大家会喜欢。)
  • 灵修天境录

    灵修天境录

    灵修天境录已经重新开写了,书名灵修之界,书号2100240,现在已经开始上传了,呵呵,因为是重写,所以速度会很快,每天四章,故事内容会是更加精彩,欢迎各位大大前去支持!书友群:91974904(建议先加)、122626418(二群)进群验证主角姓名
  • 地狱轻骑兵

    地狱轻骑兵

    你看见过带绿帽子的草帽团吗?你看见过驾驶着巨大机甲的炮姐吗?你看见过木星那么大的宇宙怪兽吗?你看见过压缩地外恒星研发的宇宙炸弹吗?什么你看见过?好吧,再看一次也无所谓啦。
  • 五分钟轻松变身学习达人

    五分钟轻松变身学习达人

    本书精选了大量说理生动、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故事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道理能帮助小读者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成为一个聪明的、思维敏捷的孩子。每天五分钟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提倡一种短平快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短暂的阅读中学会方法,懂得道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养。
  • 恋恋清城

    恋恋清城

    普通大学生苏穆琰因救失足落水的女孩而魂穿康熙十七年,成为了胤禛,雍正皇帝,这个历史上褒贬不一的铁血帝王,一朝穿越,忘却前尘旧事,迎接他的又是什么?失忆重生在康熙年间,宅斗,政斗玩不休,四爷党盖戳。四府宅萌的一些琐事儿,以及胤禛那些年不得不说的小傲娇,天然呆萌神四四开挂逆袭康熙朝,一代帝王宠辱不惊袖里藏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