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4700000031

第31章 二战后的英国(1)

二战后,英国虽然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却输尽了财富。在战争中共损失兵力120万人,消耗了大量资金,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资也大部分变卖。战争结束后,英国债台高筑。为了改变战争带来的危机,英国一方面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扩张。

(第一节) 三环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走向衰落。前首相丘吉尔极力想恢复大英帝国的昔日荣耀,于1948年10月9日在保守党年会上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这一外交战略的提出,表明英国不仅要依靠英联邦的力量,而且要借助美国和西欧的力量来恢复它过去的国际地位。

1948年10月,丘吉尔在阐述三环外交的总方针时进一步说:“这三个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联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和力量的结合足以推翻它们……我们是在这三环的每一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三环外交的政策意图是以美英特殊关系为基础,依靠美元来支撑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借重美国的力量,竭力维持对英联邦的控制和传统联系,同时利用欧洲大陆各国的矛盾来驾驭西欧,使英国处于三环的中心,从而保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丘吉尔虽然当时已不在台上,但执政的工党政府也接受了三环外交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三环外交遂成为战后初期英国两党共同执行的外交总方针。

然而,实践表明,英国衰弱的国力不可能取得三环外交的预期效果,而且还给英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致使英国政府不得不调整三环外交战略。首先是英国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英国已无力维持旧的殖民体系,于是,麦克米伦政府转而采取“新殖民主义政策”,即允许殖民地“有秩序地独立”,并尽量使其留在英联邦内和尽可能保持英国传统利益,但这种政策未能抵抗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的非洲独立浪潮,宣告了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英联邦也日趋析散。面对重重困难,英国政府被迫缩短战线以减轻负担,把军事基地收缩到以本国和欧洲为主。

至于英美的特殊关系,由于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地位日益衰弱,使它企图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继续保持世界大国地位的梦想破灭了。在经济上,美国趁英国有求于它的机会,逐步在英联邦内、大洋洲、拉丁美洲及中东等地区排挤英国势力,甚至英国本土重要的工业部门也为美国所控制。在政治军事方面,1962年,美英签订《拿骚协议》,英国接受肯尼迪的多边核力量方案,把自己的核力量附属于美国,其结果是英国处于“小伙伴”的从属地位。所以,英国奉行的英美特殊关系,实际上都是英国对美国的特殊依赖关系,在美国看来,英美的特殊关系无非是“作为建立美国体系的工具”。

英国企图称霸西欧,也遭到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反对。在英国一筹莫展之时,欧洲共同体六国不仅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出英国,而且在政治上也日益显示其作用。因此,1961年8月、1967年5月,英国先后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都由于英国不愿放弃同美国的特殊关系而被否决。1970年6月,英国再次申请与共同体六国恢复谈判。英国根据自身的利益,鉴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终于把对外政策转向西欧,宣布结束英美特殊关系,并在做出一定让步后,于1973年1月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

(第二节) 苏伊士运河战争

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述:“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公里,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运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1936年又签订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1951年10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1952年7月23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之后,于1954年10月英国同埃及签订协定,同意分批撤军。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离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为英法控制。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英法为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策划召开对运河实施“国际管制”的会议。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倡议下,22个国家在伦敦举行会议,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9月19日,美、英、法召集18国再次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协会”问题,仍未达成协议;9月30日,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13日,安理会否决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国际管理”制度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法决定采取武力来解决问题。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一拍即合。1956年10月13日,法以商定了作战计划。14日,英法又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由以色列首先向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发起进攻,吸引埃军的主力部队支援;接着,英法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亚丁和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埃及的军事基地;然后,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运河区,全歼埃军。

开战前,以军共有军队10万人、坦克400辆、火炮150门、作战飞机155架;而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作战飞机255架,但仅100余架飞机能完成作战任务。当时,埃及的许多飞行员和坦克手还在苏联受训,多数先进和重型装备不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况且,埃及的防御重点是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所以,在西奈半岛仅有3万人左右。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时许,由阿里尔·沙龙上校指挥的以军第202伞兵旅在法国空军的支援下,利用埃军在西奈中部地区兵力稀少,防御单薄的弱点,首先在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余人和部分武器装备。同时,该旅的主力3000人与米特拉山口的伞兵会合,向米特拉山口突进。

埃军司令部接到前线报告后,东部军区司令部于当日命令第二步兵旅的第五和第六营立即开过运河,迎战米特拉山口的以军部队。同时,埃军总参谋部派遣第四装甲师的主力由运河西岸进入比尔·吉夫贾法地区,两个国民警卫旅尾随前进。第二侦察团向东南运动,企图切断以色列空降部队的退路,对米特拉山口的以军构成包围之势。

米特拉山口全长30公里,两旁悬崖峭壁,十分险峻。10月31日中午时分,以军两个连,包括坦克支队和重迫击炮队组成的侦察分队进击米特拉山口。以军一进入海坦谷地,即遭到埃军5个连伏兵的袭击。埃军占据了东南两地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充分发挥火力优势。以军进退两难,只得利用临时工事进行抵抗,双方激战至黄昏,以军才占领谷地东部。

以军为实现“中间突破”战术,威胁西奈北部埃军主力,配合202伞兵旅在南线的进攻,决定以第38特遣部队突击阿布奥格拉。阿布奥格拉位于西奈半岛东北部,东距埃以边境30公里,向西可通运河重镇伊斯梅利亚,从阿里什到库赛马的公路也通过这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军在阿布奥格马的前方鲁阿法水坝等地有坚固据点,形成了完整的防卫体系。

10月30日中午,以军第7旅进至乌姆卡特父南线600米处遭到埃军反坦克火炮的袭击,损失不小。以军正面进攻失败后,第七旅奉命采取迂回战术,于31日拂晓越过埃军防守薄弱的达卡山口,进逼阿布奥格拉和鲁阿法水坝。同时,以军南部军区司令部为配合第七旅行动,命令第十步兵旅提前于30日下午行动,由东向西正面进攻,于当晚抵达乌姆希汉和乌姆卡特夫的东线,第七旅由乌姆卡特夫南面进攻,埃军也从阿里什和运河方向调集部队增援阿布奥格拉。

10月31日,以军以第七旅对阿布奥格拉发起进攻,受到埃军顽强抵抗和正确的炮火轰击。中午埃军2个步兵营夹击以军。以军在空军火力增援下,占领阿布奥格拉后,该旅立即分兵两路,一路向西推进,一路向东围攻鲁阿法水坝的埃军据点。埃军凭借20多个反坦克掩体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但未能抵挡以军的推进。以军于当夜占领该地,之后转入防御。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战斗也十分激烈,埃军2个营的兵力顶住了以军2个旅的进攻。10月31日,达扬总参谋长亲自督促第十步兵旅进攻乌姆卡夫特,但遭到埃军炮火猛烈袭击,进攻屡屡受挫,旅长古迪尔被撤换。同时,以军命令第37机械化旅进攻乌姆卡夫特。11月1日凌晨,第37旅先头部队发起进攻,遭到埃军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集中射击,后续部队也误入雷场,旅长戈林达阵亡,大部分官兵受伤,进攻失败,以军总参谋部不得不命令停止进攻乌姆卡夫特阵地,但这时阿布奥格拉已落入以军之手。

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遭到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15个机场、一些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等城市的重要经济、交通设施,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炸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埃及识破了英法的这一战略企图,在英法空袭后,埃及总统纳塞尔为防止英法占领运河区,而使西奈部队受到夹击的危险,命令增援部队停止进入西奈,在西奈的守军迅速撤至运河区。这样,埃军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撤出西奈半岛。驻守在乌姆希汉和乌姆卡夫特的埃军,虽受以军三面包围,仍然利用夜色掩护,向阿里什方向撤退。

10月31日,以军在英法空袭埃及后向开始准备撤退的埃军进攻。但沿途遭到埃军顽强阻击,至11月2日凌晨以军进至阿里什时,埃军主力已撤退。

打破对蒂朗海峡的封锁是以色列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沙姆沙伊赫是蒂朗海峡西岸重镇,11月2日,以军第九旅进攻沙姆沙伊赫地区。该地的埃军两个营守军在接到埃总部的撤退命令后,鉴于海上有英国海军的封锁,陆路缺乏交通工具,因此,只能固守阵地。以军多次发动进攻,仍未得手。5日,埃军在多面夹击、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丧失阵地。但此时,埃军主力已全部撤出西奈半岛,从而保存了有生力量。

埃军同英法军队的战斗主要在塞得港进行。从11月1日起,英法空军对塞得港进行连续轰炸。11月5日拂晓,英法向塞得港空投了第一批伞兵,英军伞兵约600人在加密尔机场周围着陆,并迅速占领了机场。法军伞兵500人在富阿德港降落并很快占领了供水厂。下午1时45分,英法第二批伞兵又在上述两地着陆。

11月6日上午,英法军队首先用猛烈炮火袭击塞得港防御阵地,然后,2.2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开始登陆。英海军第三突击旅在塞得港登陆作战,法军海军陆战队在富阿德港登陆。6日深夜,英法登陆部队沿苏伊士运河南下,企图一举占领运河区,但遭到埃军抵抗。

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三四百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撤离西奈半岛,但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第三节) 马岛战争

长期以来,阿根廷一直声称马岛是其领土的一部分,该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又叫福克兰岛)。马岛是南大西洋距阿根廷最南端东部约500多公里的一个群岛,该群岛自1832年以来一直由英国人长期居住,是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当马岛战争在1982年爆发时,这片偏僻的岛屿总人口约1200名,羊群约60万头。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向马岛发动了两栖攻击,岛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英国皇家陆战队员几乎没有抵抗,阿根廷迅速占领了马岛。次日,南乔治亚岛也落到了阿根廷的控制之中。消息传到国内,布宜诺斯艾利斯处处欢声笑语。

得知马岛被阿根廷占领的消息后,英国皇家海军以“竞技神”号和“无敌”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了强大的特混舰队。“竞技神”号航空母舰比“无敌”号航空母舰服役的早,该航母最初是作为轻型常规航母来建造的,经过改装,该航母在前甲板安装了一个飞机弹射斜轨,专门用于搭载海鹞战斗机作战。当时刚刚服役的“无敌”号航空母舰,从龙骨的铺设开始都是为了搭载海鹞以及反潜战直升机而建造的。

4月5日,两艘航母由朴茨茅斯起航,准备在阿森松岛与英国海军其他战斗舰艇以及补给舰艇进行会合。两天后,伦敦方面宣布马岛周围200英里成为海上禁区,禁令将于4月12日生效。截至4月12日,英国皇家海军在禁区内已部署了3艘核动力攻击潜艇以防备阿根廷水面战斗舰艇进入禁区,这3艘潜艇分别是“斯巴达人”号、“辉煌”号和“征服者”号。

同类推荐
  • 修国

    修国

    修者,兴建、整治也。修国者必须居高位,得天下方能覆雨翻云!一个能穿越时空的现代少年来到汉末,却阴差阳错成为了曹操的长子,于是一幅壮丽的山河诗篇就此在他面前展开!站泰山巅,挥三尺剑;将星云集,美女相伴!他走上一段逆天修国之路,终将把历史完全改变!烟火继《龙皇霸诀》后第二本三国穿越文,更严肃,更热血,也更畅快!烟火出品,必属精品!
  • 大宋我来也

    大宋我来也

    一命之荣,叩拜钱;两片竹板,追节钱;三十俸银,官家钱;四乡地保,常例钱;五下棍棒,公事钱;六角文书,通报钱;七品校尉,散花钱;八字衙门,赍发钱;九品芝麻,倒贴钱;十分高兴,陪消遣。溯洄千年,王子益该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且看南蛮贼子新作《大宋我来也》!
  • 遥想三国之锦马超

    遥想三国之锦马超

    本书全新演绎三国大将马超出生、成长、学艺以及征战的传奇人生,也描摹了他与几位美丽女子的凄美爱情,是一部今人写古人的戏说历史的小说。
  •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极品兵王在唐朝

    极品兵王在唐朝

    从特种兵中精挑细选的特种兵学院学生许青在毕业考试科目之一野外生存训练中误入时空转化通道,来到唐朝武则天执政时代,救下差一点被武则天外甥贺兰敏之奸污的太子妃杨庄若,化身薛绍,娶太平公主,情挑上官婉儿。这三位绝色佳人和许青扮演的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一角按史书记载都没有好下场,为了能与三大美女长相厮守,为了能活得潇酒,活得自在,活得安稳,也为了让唐朝避免安史之乱后盛极而衰的悲剧重演,许青不得不将自己当兵王的经历搬到唐朝,建立一支足以保卫自己和包括三大美女在内的众多红颜知己的强大私人武装,在武后乱政,武家与李唐皇室争权到白热化的时候,许青毅然出手,决定了政权最终将走向何方……
热门推荐
  • 重生万岁

    重生万岁

    重生前,他是平庸的商人。媳妇儿跟别人翘腿,中了500万大奖还遭人暗害。重生后,他是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铮铮铁汉,是华丽灯光下的商业巨星。是堂堂人大代表。是灯红酒绿下,无数少女少妇梦中的英雄。家徒四壁,母亲下岗,蜗居在简陋的棚户区,重获新生的他靠着前世的记忆和执着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在这璀璨的星空下,建立了一座属于他自己的丰碑!
  • 温热逢源

    温热逢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本书让读者在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认识托尔斯泰的小说,并提高我们对其小说的理解。这本不朽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置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托尔斯泰小说,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司汤达、福楼拜、歌德、普鲁斯特、兰佩杜萨、马哈福兹的作品相联系,?对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及《哈吉·穆拉德》提出新的见解。《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学者的指南和灵感来源,始终清晰的阐明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化流动中的核心人物。更广泛的说,这本令人称赞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不仅提及托尔斯泰作为穆斯林倡导者的天赋,还展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上最持续的影响力。
  • 先婚后爱:初恋老公吃定你

    先婚后爱:初恋老公吃定你

    三年前,云言深爱郑宜良,却不得抛下他只身远赴海外。三年后,她终于回国,郑宜良却已视她为陌生人,不闻不问。她进入了他的公司,他百般刁难,处处责罚。如果这是对她半途放弃的惩罚,那么她奉陪。
  • 那个少年来自月

    那个少年来自月

    来自月的腹黑少年叶柳欣萌萌哒,专门欺诈“良知”少女樱淑琴,俩人各揣心事,看机智少女如何化险为夷。噬空之夜降临璃叶学院,怀着惊天的阴谋。身为六神转世之一的琴,如何召集六神,化解灭世危机?他的离去,使琴明白了自己的心。辗转周折,难道只是为了他?六神的命运终将何去何从?且看美丽少女,用她清澈的心,化解千年浩劫,找回属于她的爱。
  • 未来人造人

    未来人造人

    未来的科技技术发展,电脑与程序智能越来越先进。一般的机械电脑已经不在足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原来越多的类人型电脑与机器人开始诞生。这些人形的电脑与机器人,被称为“人造人电子机器人”简称为“人造人”。与西方奇幻故事中的精灵一样,男的英俊女的俏丽,很快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宠儿。
  • 狼性的弱点

    狼性的弱点

    在“企业文化仿生学”日益成为时尚的今天,狼性文化已被众多企业认同并引入到经营管理体制上来。实践证明,狼的智慧、狼的韬略以及狼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于指导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狼性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在充分利用狼性文化优点的同时,绝对不可忽视其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带来的危害。
  • 董明珠的资本

    董明珠的资本

    本书根据董明珠的经历,深入剖析她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深层原因,在向读者讲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董明珠。从其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销售道路上从无到有的探索、管理能力和风格的培养、企业思维和战略眼光的形成、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对创业者指导等多个方面,解读中国商界女精英董明珠的成功秘诀。
  • 大小世界

    大小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全部,而是一个渺小的隐蔽的地方。这个小世界的外面是一个大世界,这个大世界的外面更是无边无际,谁能探索到它的最深处?大千世界,弱肉强食,奇迹能否存在?“人道不公,我便颠覆人道!天道不公,我便颠覆天道!”
  • 魂灭秘境

    魂灭秘境

    开篇言:善良,是我的本性,我以不懈的努力征服一切可爱的金灿灿!哦!那是这个世界最美妙的东西,足以让你的灵魂颤栗!礼贤下士,我做得很好,他们每个人无不赞扬得嫉妒我!尊老爱幼,是我一直坚持秉性啊。难道勾勾大爷会说,我是纯洁到所有人的嫉妒的人吗?当然不!因为这是他们的认同!我的身上拥有着这世间一切美德!我细心温柔,正直得从不捏死一只蚂蚁;当然,也从来不放过一切让我眼睛不动的东西!除非,它不值钱!一一陈勾勾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