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5700000014

第14章 文风之变:从魏晋文学看《庄子》的阅读(3)

在《大人先生传》中,阮籍还将隐士与真人作了比较,意亦取《庄子·刻意》篇开头对几种所谓的“士”与圣人所作的比较。笔者将在下一章详论之。

总而言之,阮籍的诗文深深地刻着庄子精神的烙印,他将庄子的游世哲学溶入其为人处世之中,虽然他的《咏怀诗》始终流露出哀怨的神情,但这种哀怨也如同庄子,是一种智者的忧伤,一种生命本来的无常。钱穆先生对阮籍在《庄子》传播史上的评价甚高,他称:“两汉治黄老学,魏晋以后始转重老庄,阮籍开其端。阮书有《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发挥《庄子》旨趣,较之后起向、郭,遥为深远。”

除嵇康和阮籍之外,“竹林七贤”中山涛、向秀等其余五人,其诗文存者较少。向秀的《庄子注》已在前面讨论过,山涛不算真正的《庄子》倾慕者,刘伶不屑于为文,唯寄情于酒,吕安的《髑髅赋》相比于曹植等逊色许多。此五人的风流器度主要见于言行,因此将置于下章“士风之变”中予以讨论。

西晋文学与金谷宴集

西晋文学的繁盛主要集中在晋武帝太康时期(280—290),钟嵘在《诗品序》中称其代表作家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三张”即张载、张协、张亢,“二陆”为陆机、陆云,“两潘”为潘岳、潘尼,“一左”为左思。虽然钟嵘称这些文学家为文章之中兴,然而与曹操父子和嵇康、阮籍相比,其风力已颓。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西晋文学家基本上依附于政治集团,生活中缺少苦闷与冲突,因此由曹丕开始的文的自觉此时反而转弱,文学流于形式。尽管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所作诗文不少,但绝大多数为模拟之作,雕琢的痕迹明显,只有少数作品发自真情实感。

“三张”的诗文中绝少玄言,即使在诗歌方面造诣颇高的张协(255—310),也唯有《七命》一篇文章涉及玄言,但是和曹植的《七启》一样,不过最后仍归于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七”作为一种文体,从枚乘的《七发》开始,即以道家的寂寞无为释世俗之病累,到了曹植的《七启》,则仅有其形式,如人物的名字和对话方式等,但主旨最后从道家转向了儒家。如张协在《七命》的末尾,当循华先生以耳目之娱诱惑无效后,乃言晋国国政之美,冲漠公子于是蹶然而兴,叹自己固陋而守狂狷之志,然后愿意步其后尘而出焉。

除了“三张”,西晋文人基本上都属于“二十四友”的圈子,例如石崇、欧阳建、潘岳、陆机、陆云、左思、刘琨、挚虞等。关于“二十四友”,《晋书·刘琨传》称:

“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

西晋元康六年(296年),征西大将军王诩前往长安,石崇与潘岳、陆机等三十人在石崇的别墅金谷园设宴相送。据石崇在事后写下的《金谷诗序》,我们可知,这些时贤昼夜于金谷园游宴,或登山临水,或饮酒作乐,最后石崇有感于性命难常,便提议大家各自赋诗言怀,不能者罚酒三斗。这次雅集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东晋著名的兰亭集就是此次聚会的流风遗韵,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无处不有石崇《金谷诗序》的影子。金谷宴集之后,金谷园便成为石崇、潘岳等文艺青年聚会的固定场所。他们于此谈论文学、吟诗作赋,后来渐渐形成稳定的小群体,即“二十四友”。

作为金谷园的主人,石崇当然是“二十四友”的核心人物。与其他文友相比,石崇(249—300)的诗文更多表现出出世的色彩。他在《思归叹序》(《文选》作“思归引”,《全晋文》作“思归叹”。)中说自己少有大志、夸迈流俗,弱冠登朝,五十岁时去官,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于是隐遁于河阳别业。“河阳别业”就是石崇的别墅金谷园。对于石崇在金谷园中的生活,他在《思归叹序》中如此描述:“出则以游目弋钓为事,入则有琴书之娱。又好服食咽气,志在不朽,傲然有凌云之操。”然而这样逍遥的日子没过多久,石崇便不得不再次出任,他于是感到困于人间烦牍,常思归而咏叹,因此作《思归引》。在《思归叹》中,他接着表达类似的感受:

“惟金石兮幽且清,林郁茂兮芳草盈。玄泉流兮萦丘阜,阁馆萧寥兮阴丛柳。吹长笛兮弹五弦,高歌凌云兮乐馀年。舒篇卷兮与圣谈,释冕投绂兮希彭聃。超逍遥兮绝尘埃,福亦不至兮祸不来。”

虽然仕途颇为亨通,但和曹丕一样,石崇在骨子里的性情属于道家的艺术与自由。他在《答曹嘉诗》中曰:“世事非所务,周公不足梦。玄寂令神王,是以守至冲。”他在内心并不认可儒家的人生价值观,而是仰慕道家的修身养性和出尘不羁。在《许巢论》一文中,他借对许由和巢父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功成身退无为化世的思想。然而,石崇并没有真正达到老、庄的超脱。尽管他五十岁之后,屡屡兴起思归之志,但在行动上依然牵于政事,以致最后为孙秀所杀。

在金谷雅集中,还有一位座上宾,就是贾谧(?—300)。和石崇一样,贾谧虽然身为政治权贵,却也对文艺颇为爱好,而金谷园作为西晋文人最大的聚点,他当然时常参与其中。当时“二十四友”文人集团因为有了这位权贵的参与而盛极一时,岂知日后祸起亦由于他。就在石崇写完《思归引》后,很快贾谧与其姑姑贾南风杀害太子司马遹,而赵王司马伦又借为太子报仇的机会杀死了贾南风和贾谧,西晋历史上致命的“八王之乱”(291—306)至此更加激烈。贾谧死后,赵王伦为了铲除贾谧旧党,开始磨刀霍霍朝向“二十四友”。结果石崇还未及动身归田,便死于赵王伦亲信孙秀的手下。

“二十四友”中,与石崇一起遇害的主要人物还有潘岳和左思。潘岳的诗歌以写哀伤之情著称,他的《悼亡诗》辞采华艳,烂若披锦,乃至成为后世追悼亡友尤其是亡妻的典范。在辞采之外,与西晋诗坛一样,潘岳的诗歌很少言及老、庄。他对《庄子》的阅读仅从他的《秋兴赋》可以得知,在此赋中他写道:

“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闻至入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阙侧足以及泉兮,虽猴猿而不履。龟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绿水。”

“齐天地于一指”,“侧足以及泉”,以及最后一句“龟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绿水”均引自《庄子》,意在表明自己深知荣华不足恃,将返己之性情,养生全真,以无用之用为大用也。然而,和石崇一样,潘岳的这种愿望仅停留在纸上,尚未来得及实施,便也死在孙秀的屠刀之下。石崇和潘岳死后,“二十四友”成员大多数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星散。

“二十四友”文人集团中又一位死于“八王之乱”的要人,即陆机(261—303)。陆机出身吴国贵族,其父陆抗乃东吴大司马。晋武帝平吴之后,张华将陆机、陆云二人带到洛阳,并很得意地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陆机的诗作皆承古诗和乐府的传统,历来文论如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等皆对之评价甚高。但是今天我们读他的拟乐府诗等,除了辞采可佳之外,似乎不像前贤所叹美的那样,而是模拟痕迹十分明显,且已经有《十九首》在前了。无论陆机作得如何好,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又陆机的乐府诗比起曹操父子,又略逊色了一些,因为曹操父子都是以乐府古题自作诗,完全是心灵的歌唱,而陆机却仍在因袭旧题、敷衍成篇。陆机诗歌的这些特点以及在词藻和对偶上的追求,都是西晋文学的普遍现象,即流于形式主义。而他之所以被誉为“太康之英”,在于他入洛后所写的一些思乡和怀人诗,这些诗歌饱含他的人生感慨,因此真正地有价值。另外也在于他以自己的高才造就了西晋形式主义的新文风。

陆机的诗歌中几乎看不到玄言的影子,但是在他的鼎鼎大作《文赋》中,却显然受到了庄子“言意关系”和审美理想的影响。笔者将在第六章中详细论及。

在“二十四友”的主要人物中,只有左思和刘琨逃过了“八王之乱”这场长达十六年的政变。左思出身寒族,后来因为其妹妹左芬入宫而在朝廷任职,以故得以成为“二十四友”的成员之一。左思自幼好学不倦,加入“二十四友”集团之后,他曾为贾谧讲《汉书》。在贾谧被诛后,他便退居田园,专心读书,后来一直不肯再仕。左思虽然家世儒业,却深明老、庄的止足之分,在《咏史诗》中,他引用《庄子·逍遥游》曰:“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棲一枝,可为达士模。”在“二十四友”中,左思很早就急流勇退,他在洛阳生活了30年,然而自291年八王之乱伊始之时,他便决意离开洛阳,退隐田园。左思在另一首《咏史诗》中直接表达了他的淡泊胸怀与归隐之志:

“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為数來遊?

被褐出閶闔,高步追許由。

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

“自非攀龙客,何为数来游?”左思的胸怀本趣不在仕途,而在于追步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则大有庄子“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境界。

刘琨(271—318)诗歌的“清刚之气”在西晋诗坛比较特殊,但由于他的诗歌几乎不涉玄言,所以在此不予讨论。

东晋玄言诗与兰亭雅集

虽然西晋文学中涉及玄言较少,但玄学清谈之风却越来越盛。“二十四友”的诗文尽管内容空泛流于形式,但基本上仍属于吟咏性情的范畴。唐代诗人韦应物在《金谷园歌》一诗中曰:“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即当时晋惠帝如此不堪做皇帝,诸侯王之间已经开始动乱,而“二十四友”诸人仍然在金谷园中日日饮酒作乐,作那些浮华空虚的诗文,没有人真正忧心国家。渡江之后,东晋偏安于江南一隅,士大夫们仍然以玄谈为务,刘勰对此评价曰: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馀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

亡国之音哀以思,然而江左文风却是一片升平气象,因此刘勰慨叹:“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不再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而是变成了《老子》的说理之作;赋也不再是直书其事,直抒其怀,而成了《庄子》文义的说明。因此,钟嵘在《诗品序》中痛心而叹,称自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影响及于诗文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到了江左,流风所扇,结果在东晋的文坛,以孙绰、许询为代表的诗人,其作品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文变染乎世情,东晋文学的平典寡味,正是因为玄谈风气之盛,玄谈之盛又在于《老子》,尤其是《庄子》成为时人阅读和谈论的热点。整个东晋文学都深深地刻下了《庄子》的烙印,下面将以郭璞、孙绰和许询为例予以讨论。

1、郭璞的游仙诗

郭璞(276—324)在西晋惠怀年间避乱江左,他一生著述甚丰,为《尔雅》、《方言》、《山海经》、《水经注》等重要典籍作注,后来全部传世。郭璞的文学以《游仙诗》和一些赋著称,特别是他的游仙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颇高。文论普遍认为这些游仙诗使得西晋以来的诗风为之一振,而且让游仙诗从此成为固定的一种诗歌体裁而流传下去。

昭明太子编《文选》,便将游仙诗作为诗歌二十类之一类,唐人李善注《文选》时,对郭璞的游仙诗如此评价:

“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

李善认为,郭璞的游仙诗并没有太多“仙趣”,而是更多自叙,即文不称题。他所说的“见非前识”,指的是钟嵘。在《诗品》中,钟嵘先称郭璞的游仙诗改变了永嘉平淡之体,但不甚符合游仙诗的题中应有之义,“词多慷慨,乖远玄宗”,像“奈何虎豹姿”和“戢翼栖榛梗”这样的话分明是坎壈咏怀,而不是真正的游心于玄远。

郭璞可能以游仙之名表达自己胸中的不平,但他的诗文深受《庄子》影响却是十分肯定的。他在《答王门子诗》中说:“遗物任性,兀然自纵……非涉魏阙,非滞陋巷。永赖不才,逍遥无用。”遗物就是庄子的外物说,“魏阙”出自《庄子·让王》篇中山公子牟所说的“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取庄子的重生游世之意。末句的“不才”和“无用”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价值之一,以“不才”而逍遥一世终其天年,以无用而成其大用。郭璞的《游仙诗十九首》中,亦多用《庄子》之致,比如其一曰“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对庄子至高的人生境界极其仰慕。又其一曰:“淮海变微禽,吾生独不化。”亦取《庄子·齐物论》的独化说,“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郭璞引用《庄子》最多的是《客傲》一文,相关引文如下:

“郭生粲然而笑曰:‘鹪鹩不可与论云翼,井蛙难与量海鳌。虽然,傣将祛子之惑,讯以未悟,其可乎?’”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知识经济也即双赢经济,知识的可再生性,使双赢合作成为合作的主导模式,有无不但应当统一,而且可以统一。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即: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地称、进和退的对称……先人的智慧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
  •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热门推荐
  • 紫藤花影

    紫藤花影

    这是属于我们的年少时光,记录着独一无二的青春故事。我们在磕磕绊绊的成长路上相伴,在这条路上哭泣,在这条路上歌唱……那些淡紫色的梦,那些美丽而忧伤的秘密,永远都藏在那如诗的青春岁月中。本书收录了校园青春文学四十余篇,都是关于花季少男少女成长过程中那些另人回味、难以忘怀的温暖故事。包括课堂上的故事、朋友间的故事、师生间的故事,记录了他们的笑、他们的哭、他们的烦恼、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叛逆,还有他们那懵懂的爱情。本书字里行间透露着青春的气息,或温暖感人、或唯美浪漫、或幽默风趣的故事触动着少男少女的心,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承载了他们的梦想和纯真,再现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岁月。
  • 青璃花开花落

    青璃花开花落

    忘川之下,伊人独立。她只是一平凡宫女,却被卷入宫斗中。当他们爱上她,是绝世的好姻缘,还是不该有的红线?
  • 大网文帝国

    大网文帝国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掌控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编辑系统,来到平行空间的柳城,开始了漫漫的养神路。养大神,建网站,席卷网文圈。挖作者,掘潜力,建立网文帝国。网文小说与电影的碰撞,电视剧再也不是亲亲我我的肥皂剧。当玄幻拍成电影,悬疑做成名震中外的4D体感游戏。网文早已不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文青所鄙视的低俗之物。我的系统,我做主ps:新书期,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书评区置顶qun号,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入。新书时期,500票一加更。
  • 剑侠奇情录

    剑侠奇情录

    新婚还未拜堂,新郎横死。以后,小新娘又于其徒孙产生了千古奇情,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有悲欢,有离合;一系列的腥风血雨,描绘出一个侠义江湖……
  • 赌子雄心

    赌子雄心

    平凡之身,爆发强大异能,小小布衣,一心改朝换代,赌钱赌情赌命赌江山,平凡人物,真情兄弟演绎变世风云。
  • 科技万事通(时尚生活指南)

    科技万事通(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怒海扬帆1609

    怒海扬帆1609

    初来乍到,请大家给予公羊支持鼓励!之前《纵横大航海》在起点书坊成绩一般,这次换个马甲过来继续书写航海文。喜欢大航海的可以互相交流!聊天打屁群331544737!
  • 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可以说,中国报社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生死抉择”的挑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发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一个顺口溜:“一流人才做发行,二流人才做广告,三流人才做记者”。原《南方体育》总经理张曙光对此评价指出:“这句话当然很容易引起争议。我们的目的是想在报社内部建立起重视经营的意识,包括培养经营人员自我尊重意识,强调广告和发行的重要性。当然,即便发行和广告再重要,这个观点要被多数人认同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党报内,编辑部门的地位仍然高于经营部门,但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刊,发行、广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发行、广告甚至比内容还重要,经营部门的地位跟采编部门并列,甚至比采编部门更高。
  • 骑光

    骑光

    当盛世拉开序幕,神秘少年以三阶实力惊艳全场,银色的符文印刻在他的脸颊上,又掩藏着什么未知的秘密?千年之前,三千人族剑刃出鞘,誓言死守世界大门,当十万兽族大军如怒涛般涌来,荣耀,正义,牺牲,伴随着怒吼响彻天地。战争女神的觉醒,精灵之王的祈祷,命运之轮的旋转,骑光,为世界而战。
  • 霸气冲天系列4

    霸气冲天系列4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