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1400000010

第10章 不得不说的李世民和那几个中心(2)

不按唐太宗喜好来的人很少。在唐人中写作律诗不太受格律拘束,而时有古律作品的孟浩然和李白,好像都不太在意科举,李白也许根本就没考过。但他们写出的作品中,真正成功的作品还是合乎格律的,只有少数作品遵循着变律的规则,但那依然是格律。

因为李世民和唐宗室的影响,五律的形成远早于七律,这个影响奠定了整个唐诗的格局。五律是唐宗室和臣民们共同改进形成的,而七律的形成更多源于自发,所以在李世民那个时期,马周的五律就已称得上完全成熟,而之后的初唐四子、杜审言等的五律也便成熟了。而七律,则要到王维、杜甫、刘长卿那个时候才算成熟,甚至直到李商隐,七律才写出了独特的韵味,出现了有特色的诗人,这个过程是何其漫长。七律写得好的诗人也不多,大家也只有杜甫、李商隐、刘长卿等廖廖数人。所以,孟浩然、李白诗中少七律,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而是与唐王朝的社会风气大有关系。唐代的七律是在唐玄宗时七绝逐渐兴盛之后,才由诗人们自发形成规模的,所以我们看到,王维、李白的七绝较多,而孟浩然的七绝较少,因为孟浩然比他们早生了十几年,又早死了20年,可能在七绝刚刚兴起不久,孟浩然刚刚尝试时,他就逝去了。历代有许多诗人,说李白不如杜甫的一大证据便是李白七律很少,在七律创作上他成就不如杜甫,却不知那个时候,孟浩然、李白还没赶上七律的流行,李白也不过刚刚赶上了七绝的兴起,但他的七绝写得很好。

再来说一说李世民的创作圈子。李世民最钦佩的人是虞世南,在当时的文坛上,诗坛大哥也是虞世南,他的诗写得确实好。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

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双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

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

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

何言别俦侣,从此间山川。顾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怜。

危心犹警露,哀响讵闻天。无因振六翮,轻举复随仙。

如此细致地铺排写两只白鹤,这是需要功夫的。虞世南写得很好,“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这一联写得风神无限,完全是盛唐大诗人的水准。

虞世南的五绝达到了王勃一流的水准。如:

春夜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在太宗那个时代,五古和五绝已经写得很好,具有了不逊盛唐的气象和意境,只有五律他们依然在摸索,还没有对起承转结达到非常成熟的地步,对虞世南来说也是如此,他的五律也还不成熟,跟太宗一样处于努力摸索的草创阶段。如: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良晨喜利涉,解缆入淮浔。寒流泛鹢首,霜吹响哀吟。

潜鳞波里跃,水鸟浪前沉。邗沟非复远,怅望悦宸襟。

不排除五言八句这种形式对结构的要求,对于那时的诗人来说有些难,即便虞世南为了响应李世民的做法,也只能是勉强为之,做不到挥洒自如。倒是在他的五古之中,经常有惊艳的句子出现,如: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

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这首诗里至少有四联都是一流的佳句,可以与王维、李白、杜甫等人的佳句相媲美。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初唐人的苦衷,他们是最初的探索者,自然要比后人多走许多弯路。初唐的人刻意追求排律,就像这首,从首联一直到第五联都用对仗。他们还没有弄明白,他们追求完全的对仗,并不是真正的完美,因为这种完全如一的形式,使得诗歌失去了层次,失去了节奏,失去了跌宕起伏的美,失去了无穷的变化,失去了各联的相互映衬、相互递进、相互呼应的神妙,失去了起承转结的趣味,失去了诗意的错落和高潮。但这种摸索和弯路应属必须经历的,它的价值便在于最终形成了唐五律格律的核心——中间两联的定式。

后人也是在总结唐太宗这一代诗人的经验后,才找到唐诗格律最完美的形式的。像李白、孟浩然,都会时不时地尝试打破格律,只遵守格律的三分之二,以求得更大程度的诗意的自由,由此我们更可知初唐诗人在探索格律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后人是刻意与他们反着来才实现更高境界的!

我们来看虞世南诗集中的佳句:

绿野明斜日,青山澹晚烟。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

潜鳞波里跃,水鸟浪前沉。

——《奉和出颖至淮应令》

日斜青琐第,尘飞金谷苑。

——《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

陇麦沾逾翠,山花湿更然。

——《出营逢雨应诏》

这四联可算是工整的典范,诗境也很美。

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这两联在意境上更进一步,但还不脱写实的痕迹。

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

这是一首描写双飞鹤的古诗里的一联,很有风神,盛唐的诗作也不过如此。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

——《结客少年场行》

这两联已到了盛唐五律的意境了。

高台临茂苑,飞阁跨澄流。

江涛如素盖,海气似朱楼。

——《赋得吴都》

我们读这两联,与李白的诗有什么区别?其气象阔大,气韵生动,如果放在李白的诗集里,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看出来这不是李白的诗。

最后附上虞世南最好的五古,这是一首不输魏征《述怀》的佳作,可与之并称初唐诗坛五古的双璧。它们展现了初唐的气象,而初唐的气象,其实是较所谓盛唐气象更积极更昂扬的,读者可以细细体会。

从军行二首(一作拟古)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

烽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孤城塞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

交河梁已毕,燕山旆欲挥。方知万里相,侯服见光辉。

其实,虞世南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他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个踏入“气象”领域的唐代诗人,同时他也应该算是唐代边塞诗的先行者,如果说唐代边塞诗为一派,那么虞世南显然是其鼻祖。上面两首诗,气象较高岑的诗更为雄阔,透露着超越高岑的强大和自信,这是初唐的风骨。

上面说到虞世南第一个踏入了“气象”领域,而李世民则第一个踏入了“意象”领域,对这一点,可参看五绝评析中对他《赋得临池柳》一首的讲析。

如果说唐代的诗人曾形成中心的话,那么李世民是第一个中心,上官婉儿是一个中心,张九龄是一个中心。他们一个是皇帝,一个是权倾天下的女宰相,一个是男宰相。

张九龄这个中心所聚拢的人气最强大,孟浩然、王维,都曾是这个中心的核心成员,当时的优秀诗人包括李白都曾羡慕并自认为是这个中心的成员。张九龄是唐诗中艺术成就非常独特的一个,他的地位其实不应在孟浩然之下。

张九龄的政治影响,决定了他不是以诗歌进入唐皇室眼界的。

以诗歌进入唐皇室眼界的是王维。终王维的一生,他都被唐皇室认为是自己伟大朝代的文化象征和偶像。从他十几岁时就被当朝公主视为一国之华,到他逝世后皇帝评价他为一代文宗。王维可以说是唐诗的最后一个中心,在他身边的除了有孟浩然、裴迪等一批田园诗人,同时还有一批宫庭诗人。

但是王维并没有张九龄那样的政治号召力,所以他这个中心是最不像中心的中心,是最松散的,却也是真正的从艺术上自发生成的中心。

这个中心的权威性不及前三个,因为这个时代伟大的诗人太多了,李白号称诗仙,平生只服一个孟浩然,一个贺知章,而在诗歌上,他当然更是只服孟浩然了;而杜甫,更是桀骜不驯;刘长卿,自号“五言长城”,并不认为自己的五言在王维之下;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这些都是诗界的雄才……

所以最后一个中心虽然在艺术成就上超越了前三个中心,但就权威和对当时诗坛的影响力而言,却只是一个小中心。在这个小中心之后,偶有零散中心,但在诗道和诗艺上的成就及影响力,都已是远远不及前人,可以忽略不计了。

同类推荐
  •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像是一座没有墙的博物馆,从古老的神话时代开始,逐一呈现着人们熟悉的各种器物、人物、历史事件和积累着时间性的地点。这些诗篇的呈现又不同于博物馆,因为这些器物和人物都被诗的书写再次唤醒。
  • 听说

    听说

    本书作者宏玖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主持《读书俱乐部》节目已经八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留守儿童,有顽强战胜癌症的女心理咨询师,有微笑面对白血病的花季少女……作者用真挚的语言将这些人的故事写成《听说》这本书,给人以鼓舞,向读者和社会传递正能量。
  •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热门推荐
  • 能显中边慧日论

    能显中边慧日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巾帼红颜:杀手皇妃不太冷

    巾帼红颜:杀手皇妃不太冷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是一个现代版灰姑娘,却没能穿上自己的水晶鞋,她爱得痴狂不顾一切,最终为爱芳华永逝。古树指引因缘际会,她摇身一变为后宫之首,万恶争斗,她屡次命悬一线,磨难重重她本以为寻得真爱,却不想被带入另一个泥沼,成为野心家的傀儡杀手.....面对背叛,杀戮,她又将做出怎么样的抉择....
  • 燕台随笔

    燕台随笔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穿入异界之狐仙救命

    穿入异界之狐仙救命

    这是什么地方?毛茸茸暖洋洋的东西又是什么?啊,竟然是一只银白色的狐狸!好吧,穿越到了狐狸窝。这是,何等的荣幸啊。什么?这个国家只有男人?难不成他们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哼,看我怎么大闹皇宫横扫王府纵横书院。那些藐视女人的男人们,我小白来也。啊,糟糕。被美男计给俘虏了。狐仙狐仙我是小白,快来救我!!
  • 女界鬼域记

    女界鬼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浪基岛传奇

    浪基岛传奇

    一个出生在南海边的小男孩——浪儿,因为一次海难漂流到了神秘莫测的“浪基岛”上,认识了V星系“卡尔斯怪兽王国”的公主卡斯娜,他们一起与火鑫公主、小白龙、巨力人、小灵儿去V星系的“卡尔斯怪兽王国”,去拯救被宇宙公敌——“震嗣”所关押的卡斯娜的父母,从而乘坐太空飞船——“利箭一号”,在宇宙中,开始了他们惊险的太空魔幻之战的征途……故事在讲述惊险、有趣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讲述了地球本身的自然环境,对整个地球的气温、气候、天气变化的影响,教育孩子们从小要热爱地球母亲,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从而让孩子们懂得:热爱自然与保护环境,对整个地球与人类的重要性……
  • 春秋争霸之大楚风云

    春秋争霸之大楚风云

    彼岸的梦,水雾迷蒙,消失于风中,重现于风中,侧耳听之,感慨万千。春秋是一个遥远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角逐,但同时也透出诗经的美丽与哀愁,这个故事以春秋时期的楚国为背景,展现了楚成王,子玉崛起南方,重耳历尽艰难终成霸业的故事,但故事的主线却是一个从小被遗弃的私生子蒍牧,他艰难的成长过程,他对楚国公主真挚深沉的爱情,他与乐妓屈影风之间的情和义,他在争名夺利的过程中的逐步开悟,他与子玉之间独特的友情……从一个私生子成长为一位拥有精神气节的君子,战将,蒍牧和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一样,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在风云变幻的岁月里逐步走向一个真实的自我。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