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4600000014

第14章 具足戒——中国禅者的生活(1)

居住的处所

汉明帝时候,曾梦见金人在皇宫里飞了三匝,便问诸大臣是何寓意,傅毅对他说广西方有佛,你梦到的必是这西方的佛祖。”是明帝派人去求佛,历经几载,终于白马驮经,请来了僧人和真经。这是佛教入汉地最重要的一个起始的因缘。汉明帝特意为这些人和经书建了“白马寺”一在当时,“寺”是从事某项专门工作的中高级官署的名称。

因此,最初的寺跟民宅或者官署的布局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将原先住人的地方布置上了佛像。于是有了很多信众“舍宅为寺”:将自己的某一所房子捐给僧人,作为寺庙。中国的建筑文化,从皇宫到民居,都是以院落为一个基本的格局,寺庙也是如此。

从东汉到南北朝,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寺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无塔不成寺”,有寺必定要造一个塔在里面。塔是外来的建筑类型,是印度的东西,佛教在当时还没有完全中国化,因此要建塔——在寺前,或者在宅院的中心,建了塔,并且使整个寺院的建筑都以这个塔为中心。

塔里面都放些什么东西呢?一般来说,塔主要用来安放舍利。舍利不光是高僧的骨灰,有时也用一些宝石来代替,其效果和作用跟骨舍利(白色、肉舍利(红色)、发舍利(黑色)是一样的。同时,佛经被称作“法身舍利”,闪此塔中还存放着不少佛。

中国最着名的舍利塔大概就是西安法门寺的塔,始建于东汉,当时名叫“阿育王寺”。而阿育王则是将佛舍利分成万四千份并分发天下的那位古天竺的国王,因此法门寺塔里面供奉的,便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这塔经历了几次倒塌、几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1981年。那一年,在一次雷雨中,整个塔身裂成两半,其中一半轰塌,人们在清理文物时,发现了塔中所藏的很多珍贵的佛经一当然,最重要的发现还是地宫:唐代以后’释迦牟尼的指舍利有千年时间消失不见,原来就深埋于这地宫之下。

因此我们知道,寺庙中有塔,供奉会利,有时还会在塔下建地宫,以供奉更为珍贵的舍利。

然而到了中唐,“禅宗”勃兴,着名的《吉丈清规》里面规定,寺院以法堂为主。法堂是僧团集体礼佛、修行、生活的地方。于是产生了所谓的“伽蓝七堂”式寺庙,塔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但须具备七种建筑物:佛殿、法堂、禅堂、库房、山门、西净(厕所)、浴室。而明代对“伽蓝七堂”式建筑样式的详细规定为: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东西配殿则为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八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僧人居住。

有了这些,方可称为一个“寺”。尤其必不可少的是前殿(由山门和天王殿构成)、大雄宝殿,有了这两样,或者没有钟楼、鼓楼,或者把山门和天王殿合并,都是碍于条件,但仍可被称为“寺”。没有这两样,就只能称为“庙”了。有的小庙只有一个小院落,正房中有佛像或者观音像,两厢的房子里面住人,这样的小庙又被称作“庵”。所以,有些人以为比丘尼住的地方统称为尼姑“庵”,其实是不对的,所谓“庵”就是一座小庙,可以住比丘,也可以住比丘尼。不过通常叫做“观音庵”的地方,是住比丘尼的。

如明代的文士写诗:“秋行万山出,夜宿一庵深。”他断无住在尼姑庵的道理。

在寺院建筑当中,处处都渗透着佛家信仰,也有若干不符合经文的地方,但已经成为中国式寺院的习惯,比如山门里的“金刚力士”。《大宝积经》中说:金刚力士原为法意太子,他曾发誓说,皈依佛法后,要常亲近佛,做佛的金刚力士。后来,他果然成为佛的五百名执金刚随从侍卫的首领,被称为“密迹金刚”,也就是相当于锦衣卫队长的那个职位。既然如此,天下的佛寺自然是归他看护的,由他来保卫佛祖的安全,然而让人觉得难解的是:为什么所有山门中的守门人都是一左一右的两位?对这点,即使有人释,也只是含糊地说“多一位也没什么”而已。明代的小说《封神演义》,更是将这二位门神敷衍成了“哼哈二将”: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他们二人,都是商纣王的部将这真是扯到没边去了。不过,当人们见到天王殿中那两位金刚时,习惯上还是称他们“哼哈二将”伽蓝殿供奉的是:正中波斯匿王,左方祗陀太子,右方为孤独长者。这是三位大护法,于佛经中常见他们的名字。另外,很多寺院的伽蓝殿甚至大雄宝殿中还常见供奉关公的小龛。在“禅宗”的寺院中,西配殿即祖师殿当中,中间供奉着达摩,左侧供奉着六祖,右侧则供奉百丈禅师。非正规的禅寺也有的供马祖而不供慧能。

人了山门,左钟楼右鼓楼,让人想到“晨钟暮鼓”。晨钟暮鼓的意思,并非是早上敲钟,晚上击鼓,而是早晨先击钟,以鼓来应和晚上先击鼓,以钟应和。晨、昏各是不同的音乐。敲钟用杵,宜缓,扬声长而悠远。破晓前连击三通,每通紧缓各十八下,三通总计一百零八声。所以最负盛名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夜半钟声,当是凌晨的钟声,此时离天亮还早,夜已过去大半,旅人当一夜未眠吧!

“晨钟暮鼓”是诸位僧众每日必修的功课。除此,对于禅僧来说,重要的还有“法堂”。《五灯会元》等公案书中,经常可以看到“某师上堂”如何如何。法堂又称讲堂,除佛像外,还有一个法座,供上师演说佛法用。法座前有讲台、香案,两侧是听法席,堂中设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先鸣钟鼓。

寺院东侧的僧房等是僧人日常生活的场所,西侧的云会堂等则是供前来“挂单”的僧人临时居住的招待所。人们日常所见的寺庙不过是些大雄宝殿、伽蓝殿之类,而对于僧家生活的细节往往无缘接触到。“生死中流施橹棹。有缘拍手便登船。一念不生等粗妙。死井水。岂藏龙。巨灵一拨泥沙通。百千三昧总心源。横拈竖弄振家风。”僧家生活其实是无比精彩的,跟等闲的到寺庙中礼佛、求佛祖保佑的众生不同,这是一些为了生死等很多重大的问题不得解决,为了求得戒、定、慧的真知而甘愿把自己的一生供奉给神灵的修道者。

出家的缘由

世间有僧人,不食荤酒,不近女色,专心一意修行佛法,去除欲根,追求正智,青灯古佛,过着与世无争的清苦生活。他们为何甘心如此?

僧人们常说:“佛为一大事因缘住世”,或说广诸佛出世为―大事”,这一大事是什么事呢?佛家说生死事大。”因此,因生死大事出家,是出家因缘中最正根的一个原因。

很多高僧大德的出家因缘都是如此。释迦牟尼出家,是由于接触到了生、老、病、死,所以顿觉世间无常,幸福荣乐的现世生活不足珍贵;有的是因为自己生一场大病,差点死去,如民国的谈虚和尚,他年轻的时候疫病流行,对门的跟他同岁的小伙子,也跟他同日娶妻,但二人都在婚宴上染上疫病,对门邻居不幸死去,而他死里逃生,于是开始亲近佛法,终于在三四十岁时出了家。又如圆瑛,也是十八岁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死去,才因此发愿出家的。有的是因为亲人的去世,如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莲池,原本是个读书人,家境很好,不幸的是,从二十七岁起,四年之内,他的儿子、妻子和父母相继去世,给他以很大的打击,于是携新婚两年的妻子一同出了家。

跟随其父母亲眷出家的,也有不少,谈虚出家后多年回到家中,将其旧妻及长子都劝出家,就是这类情况。有人是因为从小接触佛教,生活在一个信仰的氛围中,如太虚大师,从小跟着信佛的外祖母在庵堂里长大,耳濡目染,就对佛教产生了感情。在很多佛教信仰盛行的地区,比如广东的韶关,福建的泉州,湖北的黄梅,因为有非常兴旺的佛教传统,于是出现了很多从小志愿舍身的信众。一这些人从小就对“往生”、“净土”有很深的迷恋,并且深信因果,认为唯有修行能够得到圆满的福报。还有人家就住在大寺庙的周围,每日受“晨钟暮鼓”的熏陶,渐渐就萌发了出家之志。

在中国古代,还有请算命先生为小孩子掐算八字的风俗,倘若这孩子八字命硬克亲,或者是四柱无自妻、孤独鳏寡的命,父母往往将他舍在庙里。

有时,是因为孩子生了重病,有性命之忧,父母发愿将他舍在庙里,这命如果捡回来,孩子的一生也就献给菩萨了。不过,也有替代的方法:到庙里拜一个师父,取个法名(如鲁迅法名长庚),或者扎个草人出家等。

对凡庸生活的厌倦和对出世间生活的无限向往,成为了一些人,特别是有智识、夙有佛缘的高僧出家的最初机缘。比如六祖慧能,一开始就“惟求做佛”,对于自己能够具备无限的正等正觉有很高的信心。又如赵州和尚,紫柏尊者,及近代的弘一大师,他们都是性格坚强、智慧出众的人,并没有遭遇亲人亡故等事情的打击’只是通过一些闻法机缘接触到佛法,感觉到佛法的深邃精妙,和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比贴近,于是发愿成了一名和尚。夏丐尊曾写过弘一法师出家的经历。当时他是秔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的艺术教员,教图画、音乐二科,因为偶然的机缘到虎跑寺尝试断食,接触了僧人,之后,渐渐开始茹素、念经、供奉佛像,再后面便出家为僧,专意修行。

僧众出家的缘由各有不同,但一人佛门,便是佛的儿孙,成为三宝之一的僧宝,从此便与僧团在一起,过上僧家生活。

受戒

贾宝玉痛失林妹妹,又亲历探春远嫁、元春之死、家道中落、丢玉迷魂等事,于是万念俱空,在和尚的点化下,萌生了出家之志。他与贾兰同入科场,考试之后,在路上故意走失,去投奔和尚出家。满家人找他不着,王夫人、宝钗、袭人等哭得昏过去……《红楼梦》中的这一节,跟晴雯之死、黛玉焚稿一样,都是悲剧的顶点,看到这里,少有人不哭的。然而,这事在和尚那里,却是宝玉“出家的因缘熟了”,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他在人世间的生命就此结束,在僧界的生命却刚刚开始。

因此,想明白一切的宝玉也并不悲伤,在上科场之前,只有他一个人心里是清楚的,所以,在跟家人道别时,别有一种冷静的态度,并用一些话来暗示自己将要在考试之后离家。后来家里人再没见他,只有贾政,在返乡路上,不期然地见了他一面: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光着头,赤着脚,在大雪地里拜了他四拜,随后便随一僧一道去了。

宝玉出家与黛玉之死毕竟是两回事,虽然对家人来说,于二者都是终生不再相见。但宝玉毕竟还在世上,他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事情《红褛梦》中,把宝玉出家跟黛玉之死弄得一样都是了却尘缘、回归太虚幻境的样子,这一段是完全非写实主义的或者知道了这些,为《红楼梦》的悲剧痛断肝肠的人,就会心情好转很多。

宝玉出家时年方十九,对于僧家来说,他只好做一个小沙弥,这是因为,出家、受戒、做和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三坛传戒”。宝玉发愿一人僧门,他首先要接受的是“初坛传十戒”,这时候要落发,俗称“剃和尚头”,

还经常要求剃光胡子。因此,当宝玉遇见他爹时,光着头,表示他至少已经受过“初坛”的戒了。受戒的地点在法堂,先鸣钟集众,再由传戒和尚讲说受十戒的意义和内涵,最后向受戒者提问:“尽形寿,能持否?”受戒者回答“依教奉行”,或者简略地回答“能受初坛戒后,宝玉必须用一段时间来学习佛教知识和尝试修行,因为“二坛受戒”必须要在他年满20岁以后,跟其他满20岁的小沙弥一起举行。

因此这时,宝玉还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称尚,因为他还没有受“具足戒”。

同类推荐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 在路上

    在路上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路上》(圆满人生的智慧甘言)人在路上,佛也在路上,彼此相随。境由心生,境随心转。修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富有哲理的佛法思想,来分享自己的修行和感悟。
  • 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本书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首席,借我生个娃

    首席,借我生个娃

    “100万,给我生个娃”他说,她倨傲的拒绝“100万不要了,给你100块小费!说实话,你的技巧真的很差!”男人抬起头,重新扯掉了衣服,“既然是这样,忘了说,这次服务是买一送一哦,我可以再服务一次……”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相公

    女相公

    前生盗墓贼,今世女相公。十年开棺手,一生与君谋。你有经世之才,我有鬼神相助,你说天命难违,我能逆天改命。——白云飞
  • 封天神印之末世之主

    封天神印之末世之主

    少年骆林穿越到末世玄荒大陆,却是一个毫无修行天赋的门派废物,一次无意中解开神帝与魔尊的千年封印,被神帝以封天神印重铸筋骨,从而获得了无上武道天赋,成为了拯救末世人族的神帝继承人。少年也从此踏上了一条崛起的峥嵘之路,抛洒鲜血与热泪,用尽一切智慧与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兑现自己的复兴人族的诺言,保护身边最为重要的那个人!阴谋与阳谋,正义与邪恶,信任与背叛,生存与法则……一个新奇而破旧,残酷而缤纷的末世世界里:我用毁灭,拯救一切!
  • 荆棘离距

    荆棘离距

    WEAREONE说好的一起,怎么就分开了呢?
  • 继承守护者

    继承守护者

    “开灵”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拥有了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能力。金钱,美女,地位,权利,随着他的能力变强而变的随手可得。他有仇必报,有恩必还,他有情有义,为兄弟可以两内插刀,为爱人家人可以放弃一切,他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一个霸气热血有情的男人。
  • 重生之互联网时代

    重生之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实现了人与信息的连接,成就了百度;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成就了腾讯;实现了人与商品的连接,成就了阿里。一个程序员重生到1994年这个互联网蛮荒时代,把社交、搜索、电商合为一体,缔造属于他的互联网帝国……(PS:已A签,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崛起之梦
  • 不朽星神

    不朽星神

    星辰大陆,唯武独尊!修为高深的武者,可觉醒本命星辰,接引本命星辰的无上星力灌注己身,修成无上法体,可截断江河之奔流,煮沸无量之大海!武道巅峰之人,一人为一国,君临大地之上,弱者唯有匍匐叩拜,没有半点尊严可言!天生弃才秦烈,痴傻三载,一朝觉醒,感悟天上地下最强星辰,成就不朽星神!
  • 四部狂欢曲:废物也逆天

    四部狂欢曲:废物也逆天

    一朝重生,我凤千枂竟成废柴!不怕!就算废柴有如何?照样睥睨天下,谈笑风生!以前,欺负我的,辱骂我的,我定要他们加倍偿还!她,改命格,逆天令,老天,又能拿她怎么办?可是“枂儿,我要睡一会儿,记住,把我喊醒!”依然是如此霸道妖孽的话语,可却这么虚弱。向来胆大包天,调皮乐观的她慌了神,留下了一滴泪,她今生只会留三滴泪。出生,团聚,和与他的分离。留下这一滴泪后她又该怎么办?三千青丝全白,热烈的眸子冰冷“我,要为你复仇”ps:本文前段欢脱,后段虐爱。但是,大体风格是宠文,偏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