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4700000013

第13章 《西口在望》解说词(8)

记者:“你们这是不是叫‘挖莜面’呀?”

艺人:“‘挖莜面’不是这个时候叫的,那是20多年前。”

记者:“就是以前的叫法,说法?”

艺人:“对!对!”

记者:“那‘挖莜面’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了个‘挖莜面’?”

艺人:“那时候的钱缺,就是唱一唱戏,看给多少莜面,莜麦。再把莜麦卖了,换成钱,就是这样弄的。”

记者:“那就是主要是指二人台和山曲艺人凑到一块叫‘挖莜面’?”

艺人:“对!”

记者:“那现在还这么叫吗?”

艺人:“现在已经多年不叫了,已经走上正轨了,现在城市里面非常盛行了。”

记者:“那这‘挖莜面’的意思是不是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走穴’的意思?”

艺人:“也对!”

字幕:山西省河曲县老年大学

解说:在河曲县的一栋三层小楼里,一群老人几乎天天都要到这里来聚会,老人们笑称自己是县上老年大学同一个系的师生,遍数全国的老年大学,恐怕都难找出这样的一个系。

采访: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二人台研究会理事菅保憨

[同期]

我们这个组织吧,我们这个组织是咱河曲有一个老年大学,成立了一个二人台研究系,这是咱的系主任,这是系主任,人家叫我是教务主任。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文联原书记张存亮

[同期]

实际上这是我们的团长,这是总领队,这是团长。

采访: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二人台研究会理事菅保憨

[同期]

咱这个二人台研究系是分了三个组一个团,一个研究组,一个辅导组,还有一个创作组,一个团的话既然要研究就得实践。那么二人台实验团团长是咱刘福荣,这位是咱原先二人台剧团的老团长。

记者:“咱们这个组织是自发的?”

菅保憨:“自发的,开始是自发的,后来的话,随着老年大学建起来,咱就归了人家,有了活动场地了。”

解说:山西河曲,因“鸡鸣三省”的独特地理位置,曾经是走西口传统很盛的地方,名冠天下的河曲民歌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走西口为表现内容的,而几百年以前,在这里繁盛流行的还有一门艺术,它就是二人台。当年在走西口的路上,山曲与二人台相依相生,陪着河曲人走向口外。

采访:西口文化研究专家、高级记者张敬民

[同期]

它曲牌的原调、曲牌是以河曲这样的曲牌为基础的。河曲的山曲,再结合上内蒙古的爬山调,甚至于长调都可以的,完了以后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二人台。

采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文峰

[同期]

它演唱的都是陕北山西这面的民歌,舞蹈也是民间的舞蹈,由这个民歌吸收了民间的舞蹈,然后形成了一种小戏,用这种小戏的形式来反映这一带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反映这一带民间的一种生活,就演变成这种小戏。

二人台表演片段:

二月里来刮春风,

三妹妹我站在门前,

站在门前把三哥等。

坐船哥哥你要坐船舱。

你不要坐那船头……

解说:二人台产生于河曲,是流传于晋、陕、蒙地区的一种民间地方小戏。二人台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它最初的创立阶段,多为一旦一丑两个人进行表演。二人台在河曲的山歌小曲的基础上,加入情节性的表演,一般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表现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所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字幕:山西省河曲县博物馆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博物馆馆长任俊文

[同期]

任俊文:“这里面就不能拍了,看这里面乱的,我最近准备重修呀,这是一个临时的地方。”

记者:“你还挺细心,拿纸都包好。”

任俊文:“对,这就再也没有了吧,这个东西是不可再生的文物。”

记者:“你觉得它很重要?”

任俊文:“很重要!肯定重要,这就是二人台的佐证。”

记者:“五云堂?”

任俊文:“哎!”

记者:“它有些什么重要的呢?”

任俊文:“它就是记录了我们河曲从事二人台艺术的历史,从我们现在来说最早的物证,就是这三个字。”

解说:“五云堂”是清朝同治年间,河曲县唐家会村的一个戏剧班社,是现在有实物可查的最早的有二人台表演的班社。河曲的唐家会村也被称作“二人台之乡”。

字幕:山西省河曲县唐家会村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文联原书记张存亮

[同期]

记者:“张老师,唐家会村和二人台之间还是有很密切的关系?”

张存亮:“这个唐家会村是二人台的一个老发源地。在清同治年间,这里就组织了一个‘五云堂’玩艺儿班,这个‘五云堂’玩艺儿班一方面这个打玩艺儿,这个二人台原来叫‘打玩艺儿’,后来又从那个神池请了一个道情艺人郑根喜,来这里组织唱道情,又唱二人台,所以叫‘风搅雪’。”

记者:“也就是说‘五云堂’玩艺儿班是一个二人台的班社?”

张存亮:“哎,对了,是个最早的,河曲现在有史料考察的。现在这里留下‘五云堂’好多旧遗迹。”

记者:“就是这个村子里还有些遗迹?”

张存亮:“哎,对!”

记者:“有什么遗迹啊?”

张存亮:“就是原来一个‘五云堂’玩艺儿班的一个活动的地方,门边上写着‘五云堂’,还有一个旧戏台,都在这个地方。这个戏台原来就这么一半大,这么大大,这面就是会坊,就是‘五云堂’玩艺儿班的活动地方。就在这个地方,这里原来这个戏台很小,就是这么一半大,这面就是五云堂活动的地方。”

记者:“那等于原来这个地方就是‘五云堂’的戏台子?”

张存亮:“哎,对了,对了!现在成了唐家会剧场了。”

记者:“是新盖起来的?”

张存亮:“新盖起来的。”

记者:“原来的全部看不到了?”

张存亮:“都拆了。”

解说:“五云堂”在当年曾经是非常有名的戏剧班社,拥有一批能演会唱的艺人,曾在晋、陕、蒙三地频频演出。但当初上台演出的正本戏却不是二人台,而是道情。这是张存亮老人早年搜集到的一张“五云堂”演出时的题壁照片,上面明确地写着当时演出的剧目。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文联原书记张存亮

[同期]

张存亮:“对,就这个舞台题壁‘同治八年七月二十三庙会大吉’,就是赶庙会,秧歌盛世,‘风搅雪’。日场《小寡妇上坟》这是个二人台,夜场《打经堂》道情,上面还写有‘五云堂玩艺儿班敬演’。这是‘五云堂’玩艺儿班他们在这个地方演出来,演出以后在舞台上写下这么个题壁。”

记者:“这个可能在不在了?”

张存亮:“现在这个题壁没有了。”

记者:“题壁已经没了?”

张存亮:“没有了。”

解说:由于二人台表现的多是插科打诨的民间琐事,离帝王将相和神仙佛道相去甚远,所以虽然在山西河曲广受欢迎,但却无法堂而皇之地登上戏台,为了登台表演,二人台只能作为道情的陪衬出现。

采访: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二人台研究会理事菅保憨

[同期]

河曲最先出现就是在这个“五云堂”班子,唐家会有个“五云堂”班子,那个时候主要是演道情,演道情的时候二人台没有市场,就搭上人家的班子出去想展示一下,所以呢,也叫“风搅雪”,是那个时候搬上舞台的。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文联原书记张存亮

[同期]

“‘风搅雪’就是二人台作为一个陪衬,所以过去那个庙会戏,一般是唱三天。头一天叫‘起唱’,第二天叫‘正唱’,第三天叫‘了唱’,那么二人台初上台的时候,只能在起唱和了唱,正唱不允许二人台上台,而且它上台晚上一般不演出二人台,就是下午,下午因为农民在地里头劳动,看戏的人不多,所以它就是作为一个顶场戏。”

解说:“风搅雪”,是二人台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此二人台才摆脱了不能登台的尴尬局面。然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讲,登台与否并不影响他们对二人台的喜爱程度。演员少、道具少、不挑场地的简单、随意、不铺排的表演形式,正好契合了当年百姓在劳动之余欣赏表演的需求。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文联原书记张存亮

[同期]

二人台的起源,初期是民歌,就是由河曲民歌演变来的。民歌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我娱乐的一种山歌,在山里头唱,那么这个发展成二人台初期了,它是打坐腔,就是在这个冬闲的时候、没事时候坐在一起唱。

采访: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二人台研究会理事菅保憨

[同期]

从表演上说,开始打坐腔时候不表演,他都是围在一个家里边,即兴地唱一唱。

采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曲县民歌二人台戏剧舞蹈协会主席贾德义

[同期]

贾德义:“二人台就是由于在河曲民歌普遍传唱的基础上拓展开来,从曲子到唱词都是在这个河曲民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比如说‘青青的天来,蓝个盈盈的天,什么人留下一个种洋烟’两句头。而且这个是民歌《种洋烟》里头的曲子……”

记者:“您的意思是这个两句头是民歌的一个特点?”

贾德义:“对!”

记者:“现在用在二人台里头?”

贾德义:“对!它这个民歌太单纯了,只能就是劳动完、劳动时候唱一下,即兴编的唱一下,解解忧闷,解解心宽疲乏过去了,起这么个作用。但是它要叙述一段内容,或者是反映一段意思,光那两首民歌就不行了,它就得多首连续的,连续几首民歌唱一段。比如说五六七八首唱一段,你就得坐下唱,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它就又分成男女坐下唱,就是说拿上乐器或者是不拿乐器,原来吧不拿乐器,坐下唱,坐下唱过去就是打坐腔,打坐腔就是坐下唱。”

解说:也许是田间劳作的间歇,也许是围坐树下的聊侃,你唱我和的山曲,集合民间百姓的智慧,渐渐揉进了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这就形成了二人台的雏形,打坐腔。随着时间流逝,打坐腔时期的即兴演唱变为了固定内容的简短小戏。渐渐地,有些艺人开始到处将这种具有戏剧内容的小戏进行表演,而这种表演又成为了二人台另一个重要的阶段,打地摊,又称“打玩艺儿”。

采访: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二人台研究会理事菅保憨

[同期]

实际上二人台是一个说唱音乐,它是个表演唱,在起源的时候,演戏就是要演出人物的性格来,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性格,在规定的这一个环境下,表现一个故事情节。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文联原书记张存亮

[同期]

那么打坐腔后来就是搞社火玩艺儿,就是那个正月元宵节闹社火,就是出去踩高跷闹秧歌两个人对唱,叫打玩艺儿也叫玩艺儿班,那么演出呢是打地摊儿不上台。

采访: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二人台研究会理事菅保憨

[同期]

后来到了打地摊也就是打玩艺儿的时候,它开始有表演,那时候的表演形式也很简单。你比如说有条件的地方放一个桌子,叫作“母桌”,这个母桌起的什么作用了?放道具,前后场的分界线。反正有这一张桌子,上面再放上一个凳子,舞台就全有了。周围的人,前面插两根火柱,火柱上绑上棉球,把那时候的棉脂油倒上点着,这是晚上。白天倒是这个也不用,基本上就是这一种,两个人演而且是男的扮女的,没有女演员,就是这样。两个人在这个表演简单的步伐就是一进一退,这是很简单。

字幕:山西省河曲县古渡广场

解说:这是河曲县古渡广场举办的民间二人台大赛,只要爱好二人台的普通群众,都可以上台一展身手,如今,像这样的二人台选秀活动,在陕西和内蒙古同样十分流行。一个由河曲民歌脱胎而出的民间小戏,如今在晋、陕、蒙三地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正是当初简单到几乎简陋的表演形式,让产生于山西河曲的二人台艺术,在走西口年间得以有了广泛传播的基础和条件。

采访: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燕治国

[同期]

光一个河曲县,100年以前,河曲县是多少人口了,11万,当时县志记载是11万人口。那么河曲县现在有多少人,13万。100年间就增加两万人?那些人哪儿去了?难道河曲人没有生育,或者是怎么着,不是的。现在留在内蒙古的河曲人,初步统计最少也有三四十万,洒遍了蒙古荒原,你走遍内蒙古到处都是河曲人……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文联原书记张存亮

[同期]

对,这就是那个“五云堂”的。大清光绪十一年五云堂玩艺儿戏文,这是《走西口》传家李有润,他给传的,誊抄就是他写的“邬圣祥”,光绪十一年七月十五日……

解说:这是张存亮老人在1985年收集到的一册二人台手抄本,它是目前二人台艺术已知的最早的剧本,这部传世的二人台剧目叫做《走西口》。

二人台唱段:咸丰正五年,山西遭年限……

解说:“咸丰正五年,山西遭年限”,这是二人台最具代表性的曲目《走西口》,它在晋、陕、蒙三地久唱不衰。他的作者就是山西河曲“五云堂”玩艺儿班的创始人之一李有润。在这个剧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走西口》这个剧目,在创立之初的主要角色就是父亲孙朋安和女儿孙玉莲,还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叫太春,讲述的都是咸丰五年,太原府的事情。

采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曲县民歌二人台戏剧舞蹈协会主席贾德义

[同期]

基本上就是陕西、内蒙古、山西。这个唱咱们山西府太原,都是说太原出了个孙朋安,又生下个孙玉莲,你说这个因为啥,就唱这个太春和玉莲,对不对?那么人家甘肃就没有一个王玉莲或者是王朋安,对不对?那为什么也是唱这个孙朋安和孙玉莲,也就是说明肯定是走西口的人唱,当然当地人也唱,就是说,因为咱河曲民歌《走西口》和二人台《走西口》传唱,互相交流,他们也就唱。

采访:《中国戏曲史志》编撰者项在瑜

[同期]

二人台它原来是从走西口时期发展到内蒙的,到西口来的大部分都是个人(唱)的,那时候它从民歌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来了之后就组合到一起,三个人、五个人碰到一起就组合,有时候随便找个地方就放在地下,那时候就叫放摊儿吧,放个摊就演出。

二人台唱段:家住在太原,爹爹名叫孙朋安

字幕:山西省河曲县唐家会村

解说:唐家会村,当年的“五云堂”玩艺儿班就产生在这里。当初“五云堂”的创立人之一——李有润的后人,如今就生活在这个村子,他也是一位在河曲叫得响的二人台演员,叫李有狮。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文联原书记张存亮

[同期]

记者:“‘五云堂’当年是不是很繁盛过一段时间?”

张存亮:“哎,‘五云堂’在那个清同治年间到清末民国初年是最繁盛的时候,那个特别是李有润,就是李有狮的老祖宗,他是第五代传人了,实际上到了他父亲就断代了,这个走西口的唱二人台的艺人,都到了内蒙了。”

(对李有狮说)这是电视台的,叫你说说咱二人台,还叫你唱两句,“头一天住古城”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二人台著名演员李有狮

[同期]

李有狮:“头一天住古城,离城七十里整,虽然路不远,走了三个省……”

记者:“李老师您眼睛看不着了?”

李有狮:“眼坏了,看不清楚了,眼瞎了,不然你们来我还能迎接你……”

记者:“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李有狮:“85了。”

解说:李有狮老师7岁就在长辈的熏陶和鞭策下登台演出,长大后更是成了班社的台柱子,不仅唱红了河曲当地,更唱红了黄河对岸的陕西、内蒙古。1956年甚至唱到了北京,参加了全国民间汇演,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周恩来、宋庆龄、董必武、彭真的亲切接见。在他这一代,小小的民间小戏,就这样登上了大雅之堂。

今年85岁的李有狮老人眼睛虽然看不清东西了,但那些二人台的荣光与悲苦的情景却经常一幕幕出现在眼前。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走西口的情形。

采访:山西省河曲县二人台著名演员李有狮

[同期]

同类推荐
  •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这是一本以少数民族故事为主的书籍,作者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家乡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汇聚成书,在保持原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加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将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是一本有关谚语或曰气象谚语的科普性读物。全书共分两部分内容:谚语和历法节气。全书内容相当丰富,且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相当强。可作为中学生补充文学知识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普通成人文学知识的自我充电读本。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纵横校园

    重生之纵横校园

    听不见?没问题,哥有超听!摸不到?没问题,哥能隐身!看不见?没问题,哥能听觉成像!扮猪吃老虎,伪低调,就算是这样,也挡不住他的魅力!哥光着屁股,哼着小调,在大街上溜达,没事就看看美女,揩揩油;大摇大摆的走进银行,顺手提起几麻袋钞票,那又怎么样?反正又看不见哥!
  • 仙魔双修

    仙魔双修

    在一个名为仙灵大陆的世界上,一个名为王毅的少年只为自己喜欢的少女走上了修仙之路,一路崛起,走向了强者之路,我若在你心上,负了天下又怎样!
  • 当血月升起时

    当血月升起时

    当血月升起时,即将上演杀戮时刻他身负光明却沉沦黑暗,他超然世外却与世皆敌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末路日记之三国奇遇

    末路日记之三国奇遇

    是你绝对想不到的内容精彩与否你来评定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解之谜你遇到过吗
  • 星窝

    星窝

    这是一个围绕从高中开始就成为好朋友的四人,到大学毕业后合伙开了一间咖啡厅,在成长的路上有笑有泪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爱与不爱的痛心的故事。他们一路走来,明明是最要好的朋友却被冠以不同的感情互相伤害,有的人因爱选择了即使没有希望也留在原地;有的人因不爱仅凭一句话就把对方推入万丈深渊。但最后都会治愈。有太多的话,虽然没能在日后实现,但至少那时说出口是真心的。我是何其幸运,让喜欢的你说出那些话;我又是何其的不幸,没能够留在你身边等你实现。可是,我不想让自己有任何后悔与不甘,因为在我最单纯的年华里有你在我身边,把我带进童话里,而故事的结局变得不再重要了。
  • 狩魔手札

    狩魔手札

    《都市猎妖师》忘记了QQ号,不能登录创世了。百般无奈之下改成《妖魔手札》,重新申请了QQ。结果就在昨天《妖魔手札》建书之后,QQ又忘记了。昨天晚上也纠结了半天,在床上挣扎不已。于是在今天我重新再建立了QQ,写了这一本狩魔手札。…………这是一个在都市之中的猎妖师的故事。故事我不知道有多长,但是我想不会很短。好了,就这样。江流儿是一个猎妖师,他有一本猎魔手札。
  • 梵尘传奇

    梵尘传奇

    人类因为自己的贪婪,被矮人、地精、精灵三族联军打的节节败退,最后关头,光明神降下神迹,残存的人类建立新帝国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东西:“魔法”,并用魔法捍卫自己的家园,抵抗火枪、坦克和飞艇,且看梵尘如何一步步学会魔法,维护了大陆的和平。本书带你领略真正的魔法世界。
  • 腹黑王爷别拦着:王妃要爬墙

    腹黑王爷别拦着:王妃要爬墙

    晨晔现在明白了一件事,喜欢谁就要表白,但是晨晔身边辣么多,该表白谁呢?
  • 离梦

    离梦

    作废------------------------------------------------
  • 炼尸成圣

    炼尸成圣

    灿烂的星空,到底隐藏着多少奥秘?除了洪荒界之外,还有什么?随着楚天的到来,大幕一点点拉开。道尊的阴谋?自己的前世?青铜古棺的过去?还有四界的传说?一切的一切,都要寻一个答案,修道即修心,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过去,谁都不能践踏我的尊严,谁都不能阻挡我的长生道!问道一途,有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