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4900000019

第19章 山西省各市县书院(6)

受川书院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县龚导江增建仪门(后称云门)修治墙垣,寿阳书院更名为受川书院,以寿阳邑居受水之阳而名。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希灵阿重修;道光十年(1830)知县钟汪杰重修并增建考棚及学舍。计有:正厅5楹,正厅东北学舍2所,内一所西舍3楹,题曰“静深”;外一所正舍3楹,东舍3楹,讲堂左偏南向为观德亭,右偏南向学舍3楹,讲堂前东西厢学舍各3楹,东舍曰“进德”,西舍曰“修业”;又前为东西考棚各8间,司书执役舍各1楹。东序考棚18楹;又前为云门,门外东西厢碑厅各3间,大门3楹,内设启事、司阍二舍,门外左右舍各1间,南照壁一座。脩膳膏火费:康熙间知县钱熙贞置地77亩,历经乾隆、同治等年相继捐置,共地3顷34亩4分3厘,每年约收租钱80千文有奇,约收租米12石有奇。以每年租值为修理书院之费。乾隆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753—1764)三位知县共捐银1000两,存当商每月一分五厘生息;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文昌宫,拨入布施钱1000贯存当商,按月五厘生息;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文庙,拨入布施钱1800贯存当商,期年六厘生息,均为生童膏火及斋长茶资、院夫工食、礼房纸笔之费。光绪二十八年(1902)受川书院更名为寿阳第一高等小学堂,到民国初年更名为第一高等小学校。

有《重修寿阳书院碑记》,张淑渠撰文。

《重修受川书院记》,龚导江撰文。

《寿阳县文昌庙记》,祁寯藻撰文。

《重修受川书院记》,钟汪杰撰文。

昔阳县(原乐平县)

松峰书院系元末罗庄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克威,元末避乱徙居乐平,建松峰书院,院址在县南三都别墅,以近松子岭故名。中书左丞吕思诚为书院题额。书院有“夫子居殿”一楹,塑孔子像于中;有“闻诗”、“闻礼”两斋为讲课之处。三都附近乡绅捐地3顷,作为书院之供给,使书院不致湮没而无闻。后废。

有《松峰书院记》,吕思诚撰文。

沾城书院

文昌书院书院前身为金泰和年间创建之学宫,经元、明多次修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于学宫草场旧址改建文昌阁,开办义学,延师课业。乾隆三年(1738)知县蒲苍璧增修。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鹿师祖在乡绅中劝谕得钱若干缗,重修文昌祠,起楼阁以奉文昌之神,撤去戏台,开堂庑以为讲肄之地,改文昌祠匾额为“文昌书院”。聘请浙江解元张世荦为山长。以余钱发商生息,为束脩膏火之费。

沾城书院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县陶镛将文昌书院中的东西两斋、明伦堂、尊经阁及学署重修扩建,改名为沾城书院,因北魏时乐平称沾城而名。知县按月亲课,给饭食以赡生童,镌课卷以示奖励。后聘请杭州拔贡候补知县杨延杓为院长课士,刻有《沾城书院课艺》。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为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中学校附高等小学校。

有《新建文昌书院记》,曾尚增(本州知州)撰文。

《沾城书院课艺序》,清宗人府丞储麟趾撰文。

《沾城书院课艺序》,书院院长杨廷杓撰文。

皋川(州)书院

少山书院道光元年(1821)附贡生宋从龙暨侄中和,捐钱8000缗创立,名少山书院(少山,在县西南25里,一名沾山)就文昌祠为斋舍,另建山长室3楹课士。后因书院发商生息经费多所阻滞,宋氏将此项资本交官,知州王继兰遂于平定州西关置买大公馆一所,每年出息以为经费,仍入不敷出,遂于道光三十年(1850)停课。光绪元年(1875)知州孔广培将大公馆归入流项,书院因无经费而停办。

皋川(州)书院原少山书院。光绪三年(1877)州判贺光谦、教谕王楙桐及邑绅倡捐,继续筹办书院。三年后筹得资金,发商生息,扃门课士,逐设奖赏,改名为“皋川(州)书院”(金兴定四年乐平县曾升为皋州)但其规模远不如前。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立学堂,将皋州书院并入,取名乐平学堂。民国五年(1916)学堂奉命撤销。

左权县(原辽州)

紫金山书院紫金山,在左权县芹泉乡上庄村东南,东距河北邢台70余公里,因常有紫气腾浮而得名。元代设有紫金山书院,郭守敬曾在此读书。明洪武、永乐年间书院被毁,现遗址保存完好。紫金山书院被后人称为古代的“清华大学”。紫金山,位于山西省左权县与河北省邢台县交界处。查《中国书院辞典》,河北省的书院内未记载,因此将其收录本省。

山书院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创建,先设在考院西侧,嘉庆二十年(1815)迁往大南街,因境内有山而名晕山书院。山,在州西3里,上有山神祠,供奉邹国公孟子七世孙女,宋代敕赐额曰“昭德圣母”,明洪武七年(1374)赐曰“山之神”。书院坐东向西为前后两进院,中有洞门、花墙相隔,临街有楼庭5间,中开大门,门顶榜书“山书院”。后院正厅悬“藏修息游”匾额。前后院南北共22间房舍,有讲堂、书斋、山长室、监院室、生童宿舍、厨役房等。书院设立董事会,推荐山长主持院务,光绪间廪生刘履恒、王基正先后任山长,聘请杨希震、宋继铭等人讲学其中。咸丰七年(1857)置买城内郗街街房2所,共13间出赁,每年得房租钱60千文作为山书院经费。旧存公捐银1830两,光绪五年(1879)代理知县陈栋捐银160余两,共成银2000两,发当商生息银280两以作经费;有学田500余亩和租房10余间,租钱俱作书院经费,书院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初年改为在南小学,由在城、南街两社合办。民国十年改为山西省设军用电报局,至抗战时废。

榆社县

箕城书院在县城隍庙西,原为地藏庵。乾隆七年(1742)知县费映奎将旧有地藏庵危房修缮20余间,以及东关义学旧基改建创办书院,因榆社为箕子之遗封,故名曰“箕城书院”。书院聘请榆次新科进士赵崇文为山长。乾隆三十六年(1771)房舍倾圮,知县叶廷推重建,邑绅张聚奎、张聚琛捐银500两,越明年知县何瞻汤踵理其事,工始竣。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县卓熙泰、咸丰九年(1859)知县李国瀛相继修补。书院膏火经费:乾隆三十七年(1772)绅士禀请知县将地藏庵原有地25亩归入书院,惟资斧不足。有邑绅原任山东长清县令张廷僚情愿捐地370余亩,每岁地租以供束脩膏火煤米、月课诸生、试卷、饭食、奖励、前列纸笔及苫补屋宇、置办器具等费用,如有不敷,自行捐补。由于管理不善,以租户多抗欠不完,议归邑署由礼房经催,前后知县辄以地瘠民苦往往挪用,费既支绌,不能延请主讲,天长日久,制度破坏,考课废坠,书院名存实亡。到光绪六年(1880)知县王家坊以县衙倒塌,将书院略加修葺,寓居其中,书院自此消失。光绪七年(1881)知县将旧额租田逐一清厘造册,暂议于书院设立义学一所,定额32名,择经明行修之士一人为义学师,每月给脩膳6000文。旧有书院田地共107顷6分2厘,山地瘠薄,每年仅收租米50余石,黑豆7石余,夏麦4石余,草钱8串余,米麦豆三宗均以时价折钱交纳为经费。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箕城书院地为箕城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为高等小学校。

有《书院义学碑记》,费映奎撰文。

《告书院士子文》,费映奎撰文。

和顺县

梁余书院县城有梁余书院遗迹,但无可考。和顺本晋大夫梁余子采邑,北齐建邑初名梁余县。名梁余书院,取意于此。

云龙书院院址在县署东中街路北,系义学旧址,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县唐楷于义学旧址创建,北建正堂5楹,东西各号房5楹,又南3楹为讲堂,前门3楹,规模粗具。取县西有云龙山,为游观胜地,而颜曰“云龙书院”。捐置膏火田176亩为学田。书院几经废兴。道光十五年(1835)知县张兆衡捐银800两重修书院,并将余钱发商生息,为书院经费。又购经史若干卷,藏于书院。云龙书院有本钱4000串发商,按年一分生息,嗣因商号闭歇亏短本钱2500串以地折给书院。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知事张夔典改为高等小学校。

有《建和顺县云龙书院记》,唐楷撰文。

《重修云龙书院捐增膏火暨设立义学碑记》,张兆衡撰文。

6、吕梁市

离石区

永宁州书院原永宁州属书院,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州蒋龙昌将义学修拓改为书院,称永宁州书院。后倾颓。

龙山书院原永宁州属书院,旧设立在永宁州治北,年久倾圮,后并入州节孝祠。同治五年(1866)知州梁承光重建于州治南,名龙山书院,因境内有龙山得名。同治二年(1863)州人傅君仁捐地40亩,租谷14石5斗,张邦佐充公地一块,租钱16千文,共岁收租谷14石5斗,租钱26千文,除完粮外俱作经费。龙山书院有生息本金3100两,钱1912千文,每年共得息银321两,钱1120文,为书院膏火奖赏之用。同治八年(1869)知州贺澍恩设立月课,定甲乙奖赏,延师讲习。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高等小学堂。

凤山书院创建年代不详,系永宁州知州和本州乡贤办,因设在凤山道院而称凤山书院。经费开支主要靠学田地租基金生息和州府少量学银。同治年间永宁州举人贺守宽曾设教其中,十年间仅凤山书院就有冯能慎、张怀珠、宋尚存、王成等18名童生考取秀才。

龙凤两山书院当时有51亩学田,每年收租钱42千文,为膏火脩膳经费。

汾阳市

卜山书院(大相村)院址在县城北大相村子夏祠,卜山为子夏晚年居住地,“子夏退隐谒泉山,因名以卜”。元至正十年(1350)邑人樊宗英世居卜山下,建祠请于朝,得敕额“卜山书院”。书院基本是依据城内学宫的格式布局,院落分三进,前院有泮池,池上有石桥,书房等设在东西厢房,历年久远,屡经修葺。明万历间樊氏后嗣重修卜山书院,冀南道分守彰其门曰“世义”。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汾州府知府牛镇重修,嘉庆年间罗城镇议叙千总李万清,捐资修葺卜山书院,功未竟,临殁,嘱其弟善其未竟之事。今遗址尚在。

有《重修大相里村卜山书院碑记》,知府牛震撰文。

卜山书院(城内)清康熙初,以大相村卜山书院远在郊野,又于城内学宫西偏创立书院,为屋若干楹,仍以“卜山”名之,后亦废。

有《卜山书院记》,朱之俊撰文。

仰高书院汾州州属书院,在汾阳县治西。明嘉靖元年(1522)省督学周宣命知州张钺即狄公祠隙地建,参政李元题名“仰高书院”,宜仰子夏之文、狄公之武也。有正舍3间,左右计6厦,诸生朝夕讲论其中。嘉靖五年(1524)知州郭铿又捐资增拓,使之完备。聘冯思翊为山长,冯博学多才,循循善诱,嘉靖中榜眼孔天胤、进士王文翰等皆出其门下。书院不知废自何时。

有《增拓仰高书院碑记》,郭铿撰文。

白公书院在文昌庙启圣祠西。为汾州州属书院,明万历十二年(1584)知州白夏所建,州人景仰白夏之人而以“白公”名之。书院倾废已久。

文昌书院在今汾阳城内小南关县学巷,为汾阳县属书院。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汾州府通判王重光在县学附近创建。其废已久。

西河书院(旧名棠荫书院,改称西河书院,为汾州府属书院)

棠荫书院院址在府治东街路南。康熙二十四年(1683)知府张奇抱建,构堂3楹,左右拱以修廊。“因颜院之眉曰‘棠荫’,且与四公生祠合为一所,俾汾之士人知得优游,弦诵于兹者,其来有自”。

西河书院雍正七年(1747)知府窦容恂在原棠荫书院旧址上拓建,改称西河书院。乾隆十二年(1747)知府魏元枢拨银3000两,每岁收息银360两,又自捐养廉银50两及八属县各捐银多寡不一,岁成600两,为延师置弟子之费。乾隆十八年(1753)知府顾鸿重修,复拨银3500两,合前共6500两,每岁收息银780两,以充束脩膏火经费,免州县捐助。道光三年(1823)知府余永龄拨当商旧存敬惜字纸款内每年息钱58千800文为奖赏资。道光十年(1830)山长于仁鉴增建房间,知府象曾捐廉缮修,事未竣罢官归。道光十一年(1831)知府史梦蛟继之而成。道光十五年(1835)劝捐银400两发当商生息,岁收息银48两为膏火资,又劝捐钱300千文发当商生息,岁收息钱36千文,遇闰加增为岁修资。知府瑞斌于光绪二年(1876)拨公项发商生息,书院岁久未修,倾颓已甚,知府朱采甫乃倡捐廉300两,汾阳县知县、平遥县知县各捐银200两,介休县知县、孝义县知县、永宁州知州各捐银100两,派绅士经理,修葺一新。书院先后聘任过的山长有冯应寿、冯应荣、高庭藩、吕笃、常棣华等。学子来自州府所属各县,多时有百人。每月课试分上、中、下旬进行三次,课试后书院按等级进行奖赏。书院设有董事处,其成员由当地乡贤硕儒组成,董事处设董事经理1人,负责聘请山长,山长再聘请学行素著的举人、进士任教,书院设监院1人,由府学教授充任,每月课试出榜,签署府学教授之印。设斋长1人,负责后勤事务。设院绅1人,由当地知名绅士充任,管理书院经费,负责发放学子津贴奖赏等。光绪二十八年(1902)汾州知府改西河书院为西河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西河学堂与算学堂合并成汾州府中学堂,并附设高等小学堂。

有《棠荫书院记》,张奇抱撰文。

孝义市

中阳书院院址在孝义县城东南隅,后迁县城内仓巷。乾隆二十三年(1758)孝义知县庄行恭以僧人吉有成在官银400余两,又捐银7600余两,于已废察院行署旧址,筹建书院。生员任学翰受人指使以书院细事捏控,于是邑人不乐经理,知县庄行恭亦忿愤,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谒疾以去,事遂中辍。嘉庆三年(1798)复由生员任敦元督理监修,七年书院落成,因孝义古称中阳而得名。有学田340余亩。同治六年(1867)知县鲍庠购城东南霍氏旧居,重修扩建,书院设施已具规模,有讲业堂3间,试院门、斋房、东西生员号房25间。嘉庆四年(1799)和同治五年(1866)绅民先后捐资办学银1000两,钱1800千文,充作书院经费。书院设山长1人,教师2人,杂夫6人。在学生徒40人。同治十三年(1874)聘皖南名士莅院讲学。光绪初年(1875)知县何含章续集绅民捐资办学银1000两,一并发商生息银200两,钱180千文。光绪六年(1880)先后捐集书院息本银已达3500两,息本钱1600千文。光绪十二年(1886)知县魏秉钰捐酒行季规银70两作为书院补充经费。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阳书院改制为中阳高等小学堂。

文水县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中国未解之谜,分为远古文明、历史悬案、帝王之迷、军事谜团、文物寻踪、奇域奇俗、自然玄奇、文化迷踪、科学探索等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中国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本套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揭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这套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序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筘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家家户户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了要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还要全家团聚,若吃元宵,同庆佳节,共享其乐融融。
热门推荐
  • 罡龙撕天

    罡龙撕天

    武极大陆是一片广阔大陆,人们以武为尊,追求武学巅峰。武铭是武极大陆天武王朝天青镇武家三少,不料武家被灭,大哥二哥也被追兵杀死,武铭背负仇恨踏上了武学道路,最终消除仇恨,成为一代武神。
  • 腹黑王爷驯懒妃

    腹黑王爷驯懒妃

    她,因为一场事故来到了这个纷乱的世界。为了园自己心中的一个英雄梦,她金戈铁马上战场,红颜血染疆场为的不过是他。到头来谁输了心,谁偷了情,谁赢了江山,丢了美人?
  • 带爹穿越坑夫婿

    带爹穿越坑夫婿

    二货的爹,文艺范的娘,还有一对不着调的龙凤胎弟妹。喂!那个帅哥给本姑娘站住,快说要不要娶我。某帅哥:快溜吧!这是极品坑啊!
  • 曹月川集

    曹月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除魔少年

    除魔少年

    本故事纯属虚构,想模仿就等下一次流星雨吧。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失落少年为追求梦想不懈努力,得鬼手能量不断进化的故事。
  • 语重心长的总统们

    语重心长的总统们

    本书用八位美国总统的人生感言统领有关人生品格陈述的四十篇文章,内容丰富。
  • 我是文天财

    我是文天财

    谁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既轰轰烈烈又富有传奇,直到忽然有一天,我死了……可是当我看着亲人朋友哭泣落泪的脸,看到自己被推入火葬场……一切都变了,也许我追求的不过是落叶归根,返璞归真,从头再来?小人物的写实派力作,直面真实,直面自我,接着地气的文学作品。
  • 重生之嫁给外交官(全)

    重生之嫁给外交官(全)

    ★一句话简介★韩剧《我的公主》同人文这是一个悲催天然重生奋斗暴发户翻译官,试图嫁给精英闷骚高端俊美专一竹马外交官的故事。※※※※※※※※※※※※※※※※※※※※※※※※※◆李雪,你可以说她悲剧,也可以说是炮灰◆初恋甩了她,奔赴袋鼠国和男人结婚去了。再恋利用她,傻X的到博物馆偷文物?丢了工作后,小金库全在股市打了水漂。◆朴海英,你可以说他是精英,也可以说是帅哥◆英俊的外交官同学告诉李雪两件事:其一,他喜欢过她;其二,他要订婚了;※※※※※※※※※※※※※※※※※※※※※※※※※两年后,她是个跟踪狂——狗仔,偷拍明星时意外与他相逢,又意外......她重生了!重生于与那英俊外交官最初相识的年代。这一次,她要变白、变高、变大胸!这一次,她要成为暴发户!这一次,她要嫁给外交官!※※※※※※※※※※※※※※※※※※※※※※※※※◆山寨文艺范儿装X小诗◆你嫁或者不嫁,极品就在那里,不远不近;你娶或者不娶,傻妞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真心就在那里,不言不语;你追或者不追,缘份就在那里,不早不晚。※※※※※※※※※※※※※※※※※※※※※※※※※◆此文伪同人,男女主参照宋承宪和金泰熙。斗胆推荐我的养成文《乖,跟我回家》,可直达:http://novel.hongxiu.com/a/293145/★一句话:这就是一个大叔守株待兔,等待一只兔子到处碰壁,然后再自投罗网的故事!★听我说啊:你收或者不收,收藏就在那里,待戳→_→↓↓↓↓↓↓↓↓↓↓↓↓↓↓↓↓↓↓↓↓↓↓↓↓↓↓↓↓↓↓↓↓↓↓↓↓↓↓↓↓↓↓↓
  • 破帝行尊

    破帝行尊

    一人一身一心,一世界;一行一途一道,一天涯。行者之途在于行,走他方,闯乱界,得心悟,成乾坤!命途之下,且看小小少年如何征踏行者一道,获无上功法,进大功实力,转换生死,窃取道妙,登行者之巅,掌自由归途!人心不古,末世之日。人之所念,必存私欲。道之不同,歧念横生。途之所经,必慨于世。念之所想,问道于心。心及而往,问道于天。天道之至,命运所及,人力所必顺,唯存之逆仅一改化尔。吾心之往,吾道所途,行孤念能逆天改命否?
  •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一书是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家庭教育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从“好妈妈要懂得用心”,“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等七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作为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建议。正如其序言所说,该书的目的就在于“给孩子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