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4900000005

第5章 山西书院制度(1)

1、书院的界定

1.书院之名“书院”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唐朝。唐开元年间,国家富庶,经济和文化空前昌盛,唐玄宗任命学士马怀素为修书使,专门负责国家图书,并且组织了一批文士在乾元殿整理编辑国家藏书,还委派了官员负责管理,设立了乾元院。次年,乾元院改名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设宴召集张说等人饮酒,唐玄宗非常高兴,当众宣布:“朕和众贤士在这里饮酒欢乐,就叫集贤吧。”于是丽正书院更名为集贤殿书院。唐玄宗任命张说担任集贤院学士,管理书院事务。此时的书院就其性质而论并非教育机构,而是藏书、校书的图书馆。因此一些读书人也将自己收藏图书和治学的书斋、书室取名为“书院”。为什么读书人对“书院”二字情有独钟呢?原来从汉朝起,私人讲学授徒的地方一直称为“精舍”,或者叫“精庐”。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起来,佛教的经师们借用名称,把传经授徒的地方也叫做精舍、精庐。这样混同起来,弄得僧俗不分,释儒难辨,不知道精舍、精庐是哪一家的。而自视为正统的儒学先生们极不情愿同僧侣们共用这一名称,感到用“书院”来命名治学读书、讲学授徒的场所比较恰当,于是,用书院取代了先前的精舍、精庐。

唐代有一些私人创建的书院,它们大多是一些退避、隐居的儒家士大夫个人读书治学的场所。山西也有称之为书院的私人读书处,如费君书院,在永济县中条山太乙峰下,邑人费冠卿读书处。杨巨源有《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诗传世。还有唐宪宗时(806—820)介休绵山的静林书院,相传为唐令狐楚读书处。根据书院的定义,它们并不具有作为正式教育机构的性质,都不能称为真正的书院。但其中的一些文化特征、功能与后世的书院有重要的联系,也说明早期的书院绝大多数以读书为主要功能。

2.书院之实五代十国时期,连年战乱,官学废弛,却为民间私人兴办书院提供了机缘。人们要读书求学,没有官学可入,可以进入书院学习,这就为书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书院的数量虽然还不是很多,规模也不算大,但是由于有讲授活动,书院已开始向私立教育机构的转型。宋初,统治者仍在忙于军事征讨,无暇顾及兴学设教,于是私人讲学的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书院之实源于私学,与春秋学宫、汉代精舍一脉相承,吸收唐代修书院、读书处的优长,五代时完成了传统私学向书院的过渡,北宋时步入成熟发展期。

书院的兴起,打破了学校单纯官办的传统,开启了书院教育与官学并行发展的教育体制。书院作为古代教育中出现的一种制度化的私学体制和教育组织形式,具有鲜明的私办的自主性质,但又不同于古代的私人讲学,二者有明显的区别:过去私人讲学没有固定的校舍,一般都是以私人住宅为依托,书院已形成教学、藏书和祭祀三大事业的完备规制;私人讲学没有固定的经济作长期稳定的支撑,书院一般都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私人讲学没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而书院则有明确的办学方针、施教系统和制度;书院是一种大规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活动,是私学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是在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传统官学和私学的基础上,建构的一种不是官学但有官学成分,不是私学又吸收了私学长处的新的教育制度,它是官学与私学相结合的产物。自书院出现之后,我国古代教育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三足鼎立的格局,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山西书院出现较晚,据今天能见到的史籍记载,萌芽于北宋时期。但是进行私人讲学的活动早就开始了。山西最早进行私人讲学活动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卜子夏。卜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又称卜子,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卜子夏在他的故乡西河讲学,开创了山西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例;东汉时期的介休人郭泰,字林宗,也曾在家乡“闭门教授,生徒数千”;隋唐时期的河东龙门人文中子王通,字仲淹,他的“河汾讲学”,也属于私人讲学,那时还没有书院这个名称,但对山西书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正统八年(1443)薛宣被削职后回到家乡河律,继续从事理学研究。他广招门徒,设馆教学,史称“河汾授徒”。从秦楚吴越各地奔涌而来的学子齐聚河汾,河汾之地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薛宣一方面传授给他们必要的知识,另一方面向他们阐释自己的学术见解,并且相互辩论,寻幽探微,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汾学派”。后来薛宣退休还家后,再一次聚徒讲学,直到天顺八年(1464)去世。薛宣设馆教学,并没有用“书院”之名,但实质上具备了书院的性质。薛宣去世20年后,在他当年设教的地方,后人才创建了“文清书院”。

2、书院的类型

书院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在山西境内,有家族书院、乡村书院,以及县、州、府、省各级地方书院,明代还有藩府书院。

1.家族书院如太原晋溪书院、榆次常家的石芸轩书院、阳城陈家的止园书院、陵川郝家的棣华堂书院、洪洞刘家的万安镇书院。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核心是人伦关系,其出发点则是家庭。家族书院的特点:一是家族性,其创办经费是家族提供的,其主持院务者为家族成员或受聘于家族成员,其服务对象为家族成员的后代,有时也会接收他姓子弟或从游之士,但不是通例,影响不了其属于家族的性质。二是以教学授受为主要任务。开办家族书院的目的很明确,很专一,就是为了培养下一代,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提高家族的总体素质。一般说来,家族书院就学的学生为族中子弟,年龄都不大,有的教学程度不高。但也有一些家族书院,却能进行较高层次的教学或研究,培养出不少优秀人物。如明清两代的阳城陈氏止园书院,由于重视教育,陈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从书院走出登上仕途的陈氏子弟共有38人,其中举人19人,进士9人,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逐步成为山西的文化巨族,陈廷敬是其中的杰出者。榆次常家石芸轩书院,是一所培养族中子第的书廊学府,培育出了许多研究经史和在书法、绘画方面有较深造诣者,使整个家族书香满溢、人才济济,形成了商、儒转型。

2.乡村书院凡书院建于乡村而不属于一家一姓者,或由某个有力之人单独创建以教乡人;或是由邑人、乡人、邑绅、乡绅为主倡建,众人响应共襄其成;或是由官府创建于乡村者,都属于乡村书院。这类书院在山西境内为数不少,分布较广。最早大力提倡创办乡村书院的为北宋时著名的程朱理学奠基人程颢,他于治平四年(1067)任晋城县令,最突出的功绩是倡办乡村书院。他针对晋城饱经战乱,穷乡僻壤,民风淳朴而文化落后的状况,大力倡导办学,在全县建立乡校72所。现在晋城市区北的古书院村,就是因程颢在那里亲自设教讲学而得名的。数量最多的为芮城县,有考盘书院、跃龙书院、弦歌书院、乐善书院、归儒书院等。乡村书院是书院的一部分,成为唐宋以来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最主要的文化教育组织,承担了中国古代社会普及教育的任务。

3.藩府书院见于明代,如晋藩养德书院、晋藩敏学书院、沈藩勉学书院。藩府号称王者,虽涉足书院,但除了讲学之外,主要以刻书为务,出版了一批至今仍称善本的书籍。出书最多的当属勉学书院了。在山西藩府书院中至今除了其所刻的著作之外,我们很难找到其活动的资料了。

4.与盐池相关的书院如明正德九年(1514)巡盐御史张士隆创建河东书院后,明清历届河东盐池的官员都十分重视这所书院的建设,乾隆年间运使沈业富修复,道光二年(1822)盐法道续捐经费大加修葺,定陕豫商籍及河东三十六属民籍生童,均准送书院肄业。还有明天启三年(1624)御史李日宣为其老师曹于汴讲学而建的弘运书院,后专为“商籍生童肄业之所”。康熙五十八年(1719)河东道和明详准,将藩库存储的盐池生息银拨归弘运书院作为经费。所以运城以盐务专项为依托建立的书院影响很大,这是当时其他州县不能相比的。

5.县、州、府、道、省各级书院宋代的书院,都是私人创建的讲学处所,元代书院仍以民办为主,明代则大量变为官办。到清代,进一步加强了书院的官学化。清朝时山西的书院大部分是地方官创办的,书院的层次逐渐明显,形成了省、道、府、州、县、乡不同层次等级的书院。如省城有4所书院,晋阳书院为省属,崇修书院为太原府属,汉山书院为阳曲县属,令德书院由巡抚创办,委托冀宁道负责管理。运城的河东书院和弘运书院属于河东道,而设于蒲州府治的另一个河东书院和设于永乐镇的蒲阳书院,则属于蒲州府;敬敷书院属于永济县。

(1)县级书院:这些书院绝大多数创建于县城或城郊风景名胜之地,由各地知县创建,宋元时此类书院大量出现,明清之世则成普及之势。在山西境内,除了个别的县如岚县、山阴县没有设立书院外,其余县都建有这一类书院。县级书院学生的来源主要是一县所辖范围之内的生徒,其院舍修建、山长聘任、生徒选择,一般由该县的行政长官决定。

(2)州级书院:唐代没有州级书院的记载,宋代以后开始有州级书院。山西境内大多州都建立书院,由州官创建,招生的范围扩大到所辖各县,择优录取生童入院肄业。从理论上讲,生童的程度要高一个层次。如岢岚州芦阳书院,浑源州恒麓书院,忻州直隶州秀容书院,保德直隶州莲峰书院,平定州冠山书院,沁州铜鞮书院,绛州东庸书院,解州解梁书院、河东书院等等。有些散州只相当于县,所建书院,其实也只是县级书院。如应州金城书院、辽州晕山书院、吉州文昌书院等。

(3)府级书院:唐代没有府级书院,宋代开始出现,大部分都设在南方。元代由于府的数量很少,而且大多分布在今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当时皆为边远之区,没有建立书院。明清时期,府的建置稳定下来,府署书院开始建立。清代各个府城都有自己的书院,以此作为所属州县生童的肄业之所。府级书院位于府城所在地,大部分创办于知府之手。由于政治经济因素,有时一城之内有府、县、总督三个政治中心,或先后或同时建有不止一所书院,如宁武府有府署鹤鸣书院,同时右都御史总制边务,驻兵于宁武关,为了加强宁武关的固守功能,命三关兵备使修建了宁文书院。

作为所属州县生童的肄业之所,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府、州、县级书院的等级概念是相当明确的。在《霞浦先生教泽碑志》中清楚地表明了这种等级的存在:“(道光二十四年,福建霞浦人陈德先)始主山西之洪洞玉峰书院讲席。越二载,知平阳府长白延公闻其贤,礼聘主郡之平水书院,洪之士如失慈母,相与奔命吁留,得允。岁余,延公复申前请,曰:‘所以为大贤者,将为人人师也。郡属十县一州之士斐然可栽,顾不获明师,而先生独私在下邑,非所以广教也。且洪士皆吾弟子,先生来郡,岂患不被其泽者,而吾且得朝夕备咨諏,助治化。’敦迫就聘,洪之士负笈而从者盖中分学矣。”

(4)省级书院: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始有省级书院出现,只可惜这一省级书院维持的时间不长,至天启初年魏忠贤禁毁书院时就被迫停止了。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诏令各省总督巡抚建立省会书院,但在此之前的90年内,省级书院承明代之余绪,仍然存在,并得到继续发展。如晋阳书院,原名河汾书院,明嘉靖九年(1530)建,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奉诏毁天下书院,河汾书院也即行停办。万历二十一年山西巡抚魏允贞将河汾书院三贤堂移建于右所街,改名为三立祠。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矫诏尽毁天下书院,三立书院废止。魏被诛后,书院很快又得以恢复。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令各省省城设立书院,三立祠改为晋阳书院,成为省立官办书院。省级书院有许多优势:一是经费充足;二是受到皇帝的关照;三是师资水平高,有些为当代一流学者;四是肄业诸生须在全省范围内经过严格筛选方可入院。这是同期府、州、县级书院做不到的,也是唐、宋、元、明各朝所未曾有过的。

清代中后期,省级书院又有新的发展,省会城市又增设了一些省级书院,如令德书院。这批书院有自己的特色,其创建的目的是讲求中学,引入西学,为传统的书院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尝试着将中国古老的书院制度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接轨,是书院改革的产物,记录着书院由古代开始近代化的情况。

书院是一种包含多层次的综合教育体系,它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书院的分层次发展,对于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乡镇书院的增加,对国民的启蒙教育和初等教育贡献很大。正是由于书院的分层次发展,在办学条件上有明显区别,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光绪末年改制时,书院便根据各自的层次,分别改为高等、中等、初等学堂。

3、书院的命名

书院的名称,虽然只是该书院的一个标记和名分,但大多有其内在的含义,体现着创办者的办学宗旨、目的、要求和期望。从书院的名称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和书院教育体系的特殊品位。山西书院的命名,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书院所在地命名,尤以古地名为主诸如太原晋阳书院,清徐梗阳书院,大同云中书院、平城书院,忻州秀容书院,长治上党书院,沁州铜鞮书院,平阳府平阳书院,蒲州府河东书院等等。又如平陆傅岩书院因何得名呢?“颜曰傅岩,志地也”。“平,古虞国,有商傅相版筑之迹……傅岩之名因版筑而志地也。夫筑以成基,于学亦犹是耳”,故名。天镇县培风书院,因在城北2里培风堡,故名。榆社县书院名曰箕城书院,是因为榆社乃箕子之遗封。和顺县梁余书院的得名,是因和顺本晋大夫梁余子的采邑,北齐建邑初名梁余县,梁余书院取意于此。

同类推荐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正是通过文化研究,学院知识分子的智识活动溢出了大学校园之外,也溢出了传统的经典命题之外。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阶级、性别、身份、传媒、大众文化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文本,它具有迫切的政治性和焦虑感,这就和传统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乃至文学主义的要旨相冲突,因而带有左翼色彩。本书收集的论文刻写了文化研究发展中的最重要痕迹,堪称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中国的修养

    中国的修养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本书主要向广大读者讲授国学的修身精神,对国学中关于“人的修养”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教读者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锤炼,提高个人修养和德行。
  •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有关巴人的历史和故事,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虚无缥缈,人们翻阅故纸堆里的文字就像阅读神话传说,将信又将疑。然而,从20世纪中期以来,有关巴人和巴文化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使那些原本朦胧的史实逐渐清晰起来,那些远古的场景又开始浮现在现今人们的眼前。原来,二三千年前的巴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这片富饶的巴渝大地,与我们仅相隔咫尺红土!透过肥沃的土壤,我们尚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热门推荐
  • 明宫妖冶,美人图

    明宫妖冶,美人图

    【佛说前缘: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一夜血火,那个少年宦官残忍灭他满门!熊熊火光里,她看清了他妖冶又冷酷的眼。她发誓:血债血偿!娘用命换来她的逃生,她却还是没能逃脱他的魔爪,被他连环用计,引入镬中。忍辱偷生,她只得女扮男装,可她仍被他夺去所有…….渐渐发现,他的身份背负巨大谜团:权倾天下,却步步如履薄冰;皇帝和贵妃对他宠信有加,却又时刻小心盯防。.而他对她,也渐渐现出不同。他对她心狠手辣,却决不准别人伤她分毫;他说不给她机会报仇,却一步一步将她引入辉煌宫廷,扶她步步高升;他口口声声说恨她,却一次次强迫她扮成他的“娘子”……她被迫跟随他的脚步,追随他的背影,逐渐强大。.战蒙古,平女真,荡倭寇,通朝鲜……她跟随他立下辉煌功勋。她只待《美人图》成就之日,便是她报仇之时!.虎子:“金戈铁马,我定护你一世周全。”直碧:“执掌朝堂,有我在,没人敢伤你分毫。”皇孙慕容:“与我草原纵马,本是你今生梦想。”她却清亮一笑:“你们个个是我《美人图》中人,命运前程都是我一手画就。几时轮到,你们替我安排!”新帝握拳:“等朕长大,立卿为后!”她一笑而过:“除非万岁立誓:一夫一妻。”.江山定,她去也。沧浪浊世,小舟相随。她回眸一笑:“我就知,你会来。”
  • 葬玄

    葬玄

    抻足山河摇动,拂袖日月颤抖;脚踏星河大地,握手葬玄虚无……“既然这天地不容我身躯,这轮回欲摧毁湮灭我魂魄,那我便将这苍穹大地埋葬,创造属于我的世界………”
  • 穿越红楼之贾璐

    穿越红楼之贾璐

    好不容易高考结束,竟然穿越了,得从头开始,崩啊!名字叫贾璐,可为什么是红楼的背景啊,还是似是而非的红楼。璐姐儿疑惑,这个便宜爹爹似乎有些不同?贾敬捻着小胡须,老子是重生的!ps:女主原型是贾惜春
  • 美艳娇妃魅惑众夫

    美艳娇妃魅惑众夫

    她曾经是极为出色的现代小白领,一朝穿越,却成了诱惑天下男人的美艳娇娘!秋波盈盈的媚眼,娇艳欲滴的红唇,她是勾人魂魄的美艳尤物!放荡不羁的姿态,挑逗迷离的眼神,她对男人的诱惑何止一点点,她的热情何止是燃烧寸土!
  • 巅峰利刃

    巅峰利刃

    我是站在世界巅峰的男人!我代表着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存在!魔族?我打它们跟玩一样!神器?我一天换一把,换下来的神器我都仍到垃圾场去了。神兽?看到我家那条看门用的狗了嘛?他就是神兽级别的。美女?金银财宝?靠,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小爷我还缺这些东西?!
  • 盛宠腹黑毒舌妃

    盛宠腹黑毒舌妃

    无缘无故的魂穿让兰梦溪摸不着头脑穿越第二天,黑衣奇葩找茬......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奇葩事来遇见最帅相公,唉╮(╯▽╰)╭我也是醉了~~
  • 神魔霸天

    神魔霸天

    修行之路,强者生存,弱者汰。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想要生存下去,你便要打倒所有对手。少年方明怀绝世圣体,带灭世凶魔踏入了修者的世界,开启一代强者崛起之路。我要众生为我朝拜,我要天地向我臣服。
  •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热血小子乱三界

    热血小子乱三界

    他从何处而来,无人知道,他想做什么,也无人知道,没有人能懂他,他有的时候让人感到温暖,有的时候却又让人头疼,头疼的时候可以让天界的玉皇大帝和地府的阎王都感到头疼,因为他可以任意穿梭于三界,却又无人能管,凭什么,就凭他是夜慕非。
  • 婚然天成

    婚然天成

    她被设计陷害锒铛入狱,在牢里苦熬两年。出狱当天,她就在酒吧喝醉,借着酒气上涌,她风情万种地拉着不可一世的男人去滚床单。差点擦枪走火的时候,她穿上衣服甩手不干,他差点被整成废人。蓝珂以为他们不会再见面,他却摇身一变成为她未婚夫的表哥,还口口声声说她勾引他。某日,她裹着浴巾从浴室出来,看到堵在门口的男人,她吓得脸色一变:“你,你要干什么?”他薄唇勾起,魅惑一笑:“当然是继续我们昨晚在床上没做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