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4900000007

第7章 山西书院制度(3)

7.选址于“形胜”之处书院的选址被看作是“兴地脉”、“焕人文”的象征,人们相信“地灵”与“人杰”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无论是朝廷或地方政府拨款营建,还是地方士绅斥资营建,都对书院的选址极为重视,一般由官绅、士人和匠师共同推敲商定。到了清代,山西书院以风水择址的风气较前代更甚,这主要是因为清代山西书院多以官立为主,书院成为科举的预备学校,以风水之胜求文章之胜,所谓“悟风水之涣我以文章也”。据载,临县知县莫友仁建凤山书院,就因为“此院跨西山之麓,东有梯云诸山为之向,尤跨胜地,占奥区,宜乎科名显达,甲于郡属”;闻喜香山书院,由知县李遵唐亲自踏勘院址,陈择地一区,其境“有案山屏立于前,三台拱照于右”,“势厚而不露,气秀而能融”,在此建书院,以“以培地灵而育英俊”忻州秀容书院,选址于城西南高地,与州城“西靠龙岗,东俯马川”的形势相契合,被风水师誉为形胜之地。猗氏涑水书院,原在县城北隅,乾隆三十年(1765)猗氏知县史湛以“书院利于巽方,今乃在坎,宜移置之”。将涑水书院移建城内东南角高地,并更名为郇阳书院。书院在选址过程中,自然景观和风水格局往往“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形成自然景观和风水文化和谐统一的模式。

8.利用旧官署或民居改建而成山西地瘠民贫,经费拮据,往往采用修旧利废、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建立书院,如省属河汾书院,就是利用原巡抚衙门旧址建立的;府属令德书院是在太原府署之北宝贤堂旧址上筹建的;徐沟梗阳书院,是在徐沟县清源城原巡署西即旧典史署原址上建立的;灵丘太白书院,就参将署遗址创建;朔州鄯阳书院,由巡抚台改建而成;寿阳书院由旧察院行署改建而成;长子廉山书院,在县察院旧址创建;沁州铜鞮书院,在明察院废址创建……以这种方式建立的书院在山西数量很多。

5、书院的建筑

书院既是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场所,又是供奉、祭祀儒学先辈大师的殿堂,而且还是收藏经典古籍的地方。书院建筑是书院文化的物化载体,作为与中国文人阶层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场所,它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建筑观念和美学情趣,在建筑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审美风格上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可以说,较之其他的官式或民间建筑,书院建筑更为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书院建筑门类很多,有宫、庙、殿、堂、楼、舍、轩、斋、廊、壁、阁、阙、门、台、亭、榭、坊、桥、园等。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祭祀型建筑、讲学型建筑、藏书型建筑、生活居住型建筑和憩息型园林建筑。书院建筑形制没有定式,富有变化,有很多书院的建筑布局是因地制宜的。

山西书院建筑文化是三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其他省市相比,山西书院建筑除了大多采用四合院的平面形式外,还吸收了山西其他建筑类型如民居、宗祠等的处理手法,在建筑形态、空间处理、装饰装修等方面颇具山西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美学价值。

1.朴实典雅的风格书院建筑首先是一种文人文化,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知识分子文化审美的各种表征。书院景观的格调皆崇尚自然,取景于自然,不求雕饰和华丽,讲求宁静致远,清幽淡雅。山西书院一般以砖木结构为主,较少雕饰彩绘,点缀淡雅,因而显示出朴实自然之美,突出地反映了文人的建筑观点。

2.规整对称的造型对称安排、秩序井然的手法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受传统文化审美意识影响,山西书院建筑一般采用南北中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等一整套的传统建筑布局模式,以讲堂为中心,将大门、讲堂、祭祠、藏书楼按空间序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形成一组多重院落,突出书院“三大事业”的主导地位。小型的书院一般为二进或三进式。二进式的书院,第一进为仪门,第二进为讲堂,讲堂后附设祭堂。三进式的书院如徐沟金河书院,各院落和建筑之间以墙、门、廊等相连。师生日常起居生活所用的斋舍等则结合院落对称地布置于两厢,游憩部分则因地制宜,灵活配置。书院这种严谨而又和谐的群体布局模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榆次凤鸣书院处于文庙右侧,符合礼制中“左庙右学”、“以左为尊”的要求。书院坐北朝南。主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四达楼、南厅、砚水湖、两贤祠、化成堂、藏书楼。其中,砚水湖贯穿于主轴线,湖水面积达4800平方米,为书院显著特色。在主轴线东西两侧配有牌楼、祭坛、水井、水斋堂、丰礼斋、咏花轩、思源亭,这些建筑沿湖而建,部分以游廊相连。砚水湖是书院园林重要景观,整个书院以砚水湖为中心,沿湖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属于典型的园林式书院。

3.尽显地方特色山西书院兴起于民间,同时书院的建造,都出于民间匠人之手,因此山西书院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当地民居形式影响,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王家桂馨书院的主体建筑为锢窑形式,出挑屋檐,外立檐柱,门窗随孔做成拱券形。门窗棂格多种多样。柱廊间的额杭、雀替等处的木刻及柱基石刻等,题材不一,做工精细,许多木构上的彩绘比较朴素无华,是典型的晋中民居形式。崇古冠山书院的建筑结构十分独特,它坐西朝东,背山面谷,内外两重院落为石券窑洞建筑,全部建筑既无梁柱,又无椽杙,除了门窗外,不假寸木,全用细砖连拱垒筑,也可称为“无梁洞”结构。虽窑面以青砖挂面,窑顶也作仿木构筑,但人们仍然以洞来命名。由于书院建筑结构全部采用砖、石、瓦砌成,没有传统的木质梁柱,因此耐火性能较好;屋顶采用硬山顶式,能使雨水分流两坡,起到快速散水的目的,因此非常适于收藏书籍。同时这种窑洞结构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也是具有山西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之一。

4.突出文化特色山西书院在建筑布局中,依循传统建筑“礼乐相成”的组织原则,形成主次、尊卑区划严格,秩序井然的空间意象。同时书院建筑在环境的营造中,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并富含诗情画意,体现了文士们超脱世俗的情趣和爱好。这样既满足了“礼制”要求,又有明显的士人文化特征,这也正是书院建筑文化的魅力所在。经过精心创意与规划建造的书院,往往既汇集了楼台堂榭等人工建筑之胜,同时又巧借山水形胜之美,力求文化与风景有机结合,可谓是既有学府之精髓,又有山川之玄奥,相得益彰。河东书院就是典型的例子。

河东书院,坐北朝南,由大小十余个庭院组成,规模宏大,整个建筑群布局严整,气势庄严,堪称山西书院建筑的典范。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先门,仪门,讲经堂,退思堂,四教亭,书林楼,环池,乱石滩,仰止峰,游息亭和百果园。轴线东侧配崇义斋,西侧配远利斋,加之左曲房、右曲房、号房等建筑沿轴线呈对称状层层推进。书院纵向、横向均跨越五进院落,布局严谨有序,气势宏大。进入书院首先要穿过先门,接着跨过一座颇具象征意义的石桥,来到书院的第二道大门——仪门前。“仪门”,顾名思义为“礼仪之门”,为书院的正门。学子来到威严庄重的仪门前,都要肃然而立,整理自己衣冠仪容是否得体,若无问题才敢进入仪门。据记载,河东书院的仪门,只有在官员审视和举行重大仪式时才使用,平常学子进入书院都是走仪门两旁的“东号门”和“西号门”。进入仪门,则意味着已经“登堂入室”,来到了河东书院的中心位置——讲经堂所在地。讲经堂为教师讲学及举行集会之所,南北朝向,为五开间。讲经堂前排列着整齐的梧桐、苍松和翠柏,郁郁苍苍,气氛肃穆而庄严。讲经堂两侧各立一斋舍,东为“崇义斋”5楹,西向;西为“远利斋”5楹,东向;都是学生自习之处。讲经堂北为退思堂5楹,堂东偏南是左曲房,其后隶人房;堂西偏南是右曲房,其后胥人房。东面有碑亭2座,东号门、西号门各3楹,有厨2楹。过退思堂沿着中轴线继续向北,为四教亭,两旁有西蜂房、东蜂房。四教亭之北是名为“书林楼”的藏书楼。书林楼为方形二层,砖石构造。一层中间为祭祀三晋名贤的神堂,两旁是藏典籍的房间,将藏书和祭祀功能合一。藏书楼四周环以池水,名环池,池内种莲,可泛舟而行,曰“天光云影”。环池东为石榴园,亭曰“日心”;西为葡萄园,亭曰“月种”。环池北为乱石滩,滩北为山九峰,中峰曰“仰止亭”,东曰“杏坛”,西曰“桃源”。山旁有甃井,曰“源头”。仰止峰并没有将书院的中轴线打断,山下有四洞,曲折通往后山,洞名“游仙”。山上怪石嶙峋,树木繁茂,左山名“豹变”,右山名“凤鸣”。山北西面亭曰“悠然”,其后牡丹园,亭曰“丽景”,又其后纫兰园,亭曰“余珮”;山北东面亭曰“绿猗”,其后荼蘼园,亭曰“微风”,又其后藉草园,亭曰“一般”。仰止山北为游息亭,又北为百果园,山北东西麓甃井槐亭,翻车上水,潜山翼流。百果园是书院中轴线的末端。书院的纵向轴线从先门开始,到百果园结束,跨越了五进院落,可见规模之大。书院这样设计的用意为“故君子入先门则怀德,瞻仪门则正履,视碑以惧后,居斋以斋心,陟崇义思人神,降远利思窒欲,升讲经以考业,处退思以防过,守四教以存诚,仰山以乐仁,览水以乐知,睹蜂房以思义仁且知与义矣。斯周德日心忠也。月种顺也,忠顺不失,斯见岁寒不凋之节,故松棚在其后,松棚者与松为朋也;是故历乱石滩可以知险,登书林楼可以知危,游杏坛以述古,访桃源以济世,憩悠然以正出处,阅丽景以观造化,抚绿猗以成圭璧,赏微风而识乾坤,是故余珮如兰斯馨,藉草靡他其适,若是乎,可以游息矣”。

从河东院书可以看出明清山西书院的特色:1)布局严格遵循儒教伦理中的礼制要求。先门、仪门、讲经堂、退思堂、四教亭、书林楼、环池、乱石滩、仰止峰、游息亭和百果园,形成一个明显的中轴线。中轴线因建筑的有序排列而深化、强调,书院的其他建筑包括斋房、号房,甚至园林、绿化、碑亭等小品建筑也是服从于书院整体的对称布局。这种中轴线贯穿,两边的建筑呈对称状,层层推进,井然有序、主次分明的建筑排列,正是礼制等级分明的体现。2)书院建筑群的功能分区十分明确,各部分既明确分隔,又紧密联接。从总体上看,书院可以分为讲学区、藏书与祭祀区、生活区、游憩区四大部分,从仪门到退思堂及两旁的斋舍、庠序、左右曲房为讲学区,处于书院中心位置;书林楼为藏书和祭祀区,藏书与祭祀合一;葡萄园、石榴园、牡丹园等游园为游憩区;生活区既包括学生住宿的号房区,又包括管理人员办公住宿的隶人房、胥人房、蜂房区,位置按照与讲学区关系远近而定。河东书院更体现出功能的明确性和布局的严谨性。3)作为书院游憩区的园林部分也很有特色,体现了“以山相隔”、“以水相联”的特点。仰止山的后麓,怪石林立,烟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故左曰豹变,右曰凤鸣”。可以想见“豹变”与“凤鸣”构成仰止山后一道独特的景观。书院的各个景观包括教学区的建筑,通过水路连成一体,也是河东书院园林设计的一大特色。本节资料引用了张莹莹《山西书院建筑的调查与实例分析》一文)

6、书院的职事

1.书院山长

(1)山长的名称山长之名始于唐五代,是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唐代刺史孙丘于阆州古台山置学舍,延尹恭初为山长;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称之为山长。与书院大多创建于山林秀美之处有关,既取其主掌院务之实,亦兼退隐泉下、居山养老之意。宋元以来书院沿用其名并普遍设立此职,清初亦沿袭不变。直到乾隆皇帝,他认为名称不雅,多山野之气,于是在乾隆三十一年(1776)专门下诏书,将山长改为院长。但民间习惯上仍多称山长。

同类推荐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 中国消失的服饰

    中国消失的服饰

    本书内容包括服装的“出现”与“消失”;冠冕之制:终结于帝制时代的章服;百姓衣裳:岁月中演进的男子服饰;红袖裙裳:不断变化中的女子服饰等。
  • 西藏生死线

    西藏生死线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人应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社交礼仪、国学常识、中外未解之谜、文化典故等知识。
热门推荐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老虎老虎

    老虎老虎

    英格兰北部有座城市,名为赫尔城,城市有个足球俱乐部赫尔城,也称老虎城,是一个常年在英格兰二级和三级联赛打拼的小球会。前往英格兰留学志东与陈璒在此相遇,两人不同的人生轨迹相交于足球,陈璒加盟老虎城助力球队冲超,志东毕业回国致力于足球事业,两人立志将激情与青春献给足球。多年后,一个身披7号球衣,背印Tiger“老虎”的球员驰骋于欧洲赛场,一个具备“老虎”称号的雷厉风行的足球俱乐部经理在中国足球圈崛起,当老虎与老虎再度走到一起………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和奋斗的故事。
  • 名门盛婚:顾少的绝色宠妻

    名门盛婚:顾少的绝色宠妻

    “离婚?做梦!”他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费劲心思折磨她,“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给我的耻辱,我要把你留在身边折磨你每分每秒!折磨到你死为止!”终于她放下一切,离开,而他却像个得了失心疯的人,荒芜在每个有她的曾经。
  • 神女的系统人生

    神女的系统人生

    本是花瓶一枚,从天而降未来科技,开始不平凡的旅程……除了每月的抽奖还有系统发布任务随机世界穿越,一不留神众神觉醒,各个世界人物欢乐爆笑来袭!!某女心想一边做做任务升级系统,一边泡泡众神魔美男,还有什么比这更完美的呢!本来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意外得到未来科技的普通人,却不曾想……
  • 再弹一弦江湖曲

    再弹一弦江湖曲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武侠电影、动作电影以及相关文化现象的评论、随笔的重新修订、编排的结集,既包括绝大多数影史经典的评论,亦包括徐克、袁和平、甄子丹、洪金宝等武侠、功夫电影制作人的访谈。
  • 梦在阿诺

    梦在阿诺

    李回,一个普通的女孩,在阿诺星球上,开始了一段特殊的经历。原本她就是个喜欢幻想,喜欢做梦的女孩而已,当有一天她变成了自己梦境中的主角,发觉一切都是现实的时候,却成为了一个另类星球的陌生人,她有些沮丧,但是在那儿却有着她的爱人,她改如何选择日后的生活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音乐少女追夫记

    音乐少女追夫记

    顾玖柒,一名目前在最有名的酒吧里的驻场歌手,后来学校为了应付不久后的省级学生音乐舞蹈评选会,于是就组建了两个乐队四个舞蹈队。在表姐安夏的推荐下进入了乐队担任了主唱。什么?和自己闹绯闻的好好同桌同学以及班长也要去?去就去吧,管不着,但是你是来埋汰我的么?斯斯文文的你玩什么架子鼓?玩就玩了你还玩的那么好你爸妈知道么?!作:顾孽修改:墨玖图:闻人语
  • 坚持

    坚持

    一个偶然的机会,霍莉与摇滚人特雷弗在酒吧一见钟情,从此跟着特雷弗到世界各地巡演,她将亲历摇滚音乐人什么样的生活?霍莉对特雷弗隐藏了自己的心理隐疾,她将如何与特雷弗朝夕厮守才能不露原形?眼看幸福指日可待,一场潜伏已久的变故,伴随着挥之不去的梦魇,让一切化为泡影。霍莉能否打破命运的魔咒重拾幸福?还是像母亲当年一样踏上不归路?
  •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最终起作用的是人,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在企业中又是一最大的变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对企业的管理。本书就企业聘人,用人、管理人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独特到的分析,给用人者提供了警醒。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自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