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5800000034

第34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20)

任人唯贤,是非分明景帝的善于用人是很出名的,为了治理京城的众多皇亲国戚和官僚贵族,景帝任命执法严厉的宁成做中尉。结果宁成到任不久就震慑住了胡作非为的权贵们。对于敢大胆进谏的程不识,景帝让他做太中大夫,负责评议朝政。

对于外戚的任用,景帝也能辨别是非,恰当使用。窦婴是景帝母亲窦太后的侄子,七国之乱时,景帝经过比较,觉得其他外戚比不过窦婴,就封窦婴为大将军,镇守荥阳配合平叛,窦婴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好几次让景帝封窦婴做丞相,景帝不顾母亲的埋怨,觉得窦婴不太稳重,所以一直没有答应。最后,还是让更合适的卫绾做了丞相。

景帝为人很宽厚仁慈,不记旧仇。张释之在景帝做太子时曾经阻止他的车入殿门,因为他在进宫门时没有下车,违反了法令。最后这事还让文帝母亲薄太后知道了,文帝不得不摘下帽子认错,承认自己教子不严。这使当时的景帝很没面子,但景帝并没有像很多昏君那样,一即位便报私仇,还是让张释之继续做廷尉。

兼容并蓄,百家争鸣景帝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学术上则对诸家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允许百家争鸣。景帝在崇尚道家的同时,也很注重儒家的教化作用。当时为儒家设立了不少博士官,《诗》、《书》、《春秋》等均立博士,景帝起用董仲舒和胡毋生为博士,这种活跃局面大大推动了儒家的教化和影响。

总之,经过文景两代约40年的努力,汉王朝国力迅速强盛,百姓的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非遇水旱大灾,百姓家家富裕丰足。郡县的仓库都堆满了粮食,官府财物充裕。首都国库中的钱成万上亿,堆久了连穿钱的绳都朽坏了,数也数不清。太仓中的陈粮一年压一年,堆不下便溢出库外,以致腐坏不可食用。汉初极匮乏的马,这时在普通街巷中也随处都是,原野上更是良马成群。一般的人骑马也讲究起来,只骑公马而耻于骑母马,骑母马去赴会将被人家赶出来。汉初那种国力困窘贫弱的局面早已毫无踪影。汉武帝正是凭借文景时期丰裕的物质储备经略边疆、齐政修文,干出了一番宏伟的事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寡恩忍杀

对于汉景帝之过,历史上的评价是“寡恩忍杀”,如对于为文景两代帝王献了无数良策,帮助两代帝王成就“文景之治”盛世,又与自己有着亦师亦友关系的晁错,景帝“及用袁盎一言,错即夷族,其寡恩忍杀复如此”。再如周亚夫一生战功赫赫,为国为民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只因反对景帝另立太子,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削职下狱。一代名将,五天不吃东西,最终呕血冤死。这些都说明景帝“寡恩忍杀”,惯于过河拆桥。

刘启杀周亚夫之谜

作为将门之后的周亚夫,前半生可谓一帆风顺。因为兄长获罪,得以继承父亲的爵位,因为治军有方,深为汉文帝信任和敬重。文帝临终之前,又嘱咐景帝,“国家有难,亚夫可平”。在平定七国之乱中周亚夫确实智勇双全,建立首功,被汉景帝擢升为丞相,位居百官之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良臣名将后来却身陷囹圄,落个活活饿死的悲剧结局。他的死是印证了当年那个给他相面的老尼姑所说的他的一生“能够封侯、拜相,却最终饿死”的预言?还真的是因为买葬器五百?景帝说的那句“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周亚夫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呢?

对于周亚夫之死,有人说是因为汉景帝“寡恩忍杀”,过河拆桥。晁错之死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是,我们从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寻找线索,不难发现周亚夫个人的性格也同样决定了他的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第一,死板和固执,只知谋国,不知谋身。因为周亚夫的这一性格,他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得罪了一些人。

首先找周亚夫麻烦的人就是梁王刘武。梁王刘武之所以恨他,还是因为公事。当时,周亚夫主持平叛,率领军队开到河南一带。吴楚联军正在全力攻梁,周亚夫分析了形势,认为吴楚联军锐气正盛,汉军难与之争锋,决定把梁国交给吴楚联军,任由他们攻打。梁王向景帝求救,景帝也命令周亚夫援梁,但周亚夫给景帝来了个“不奉诏”,而是派骑兵截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吴楚联军久攻不下,锐气尽失,粮道又被断,被迫找汉军主力决战。周亚夫则深沟壁垒、养精蓄锐,一举打败吴楚联军。

在这场战争中,周亚夫把梁国扔给叛军的“丢车保帅”计划十分冒险,可取之处就是牺牲局部,换取全局。如果梁国没有被攻陷,吴楚联军就不敢西进。这样,周亚夫就有足够的时间,调动中央军主力切断吴楚军粮道。然而,梁王是窦太后的儿子、汉景帝的同胞兄弟,如果梁国被吴楚联军攻陷了,梁王被俘或者被杀,窦太后、汉景帝就会与周亚夫有不共戴天之仇了。

虽然平叛胜利了,周亚夫却因此和梁王结下了梁子。得罪了梁王,爱子如命的窦太后也自然不会放过他。

此后,梁王每逢入朝,经常与母亲窦太后说起周亚夫,极尽中伤诬陷之能事。时间一长,假话也成了真话,何况梁王所说并非假话,只是对事实的理解不合实际而已。窦太后听信了梁王的谗毁,经常向景帝说周亚夫的坏话。

第二,厉直犯威,得罪权贵。周亚夫虽然位居丞相,但是由于周亚夫的耿直和死板,不会讲政治策略,得罪了不少权贵,还经常让身为皇帝的汉景帝下不来台,因而,逐渐被景帝疏远、忌恨。

公元前153年,景帝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因其母栗姬逐渐失宠,景帝就想废掉太子,另立王皇后之子刘彻为太子。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立太子是大事,因为将来国家社稷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都握在他一个人的手里,稍一不慎,就会引起巨大的灾难,况且废长立幼一般是不允许的。周亚夫位居相位,自然得管这件事情,他认为太子并无过失,随意废立会引起混乱。周亚夫禀性直爽,不懂劝谏艺术,与景帝发生了争执。后来,景帝说废立太子是家事,不需外人插手,周亚夫这才无奈罢休。周亚夫的劝谏不仅未能说服景帝,反而使景帝觉得他太过张狂,太蔑视皇帝,因而甚为愤怒。

公元前147年,窦太后要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王皇后为人十分乖觉,专会讨好窦太后,因而博得了窦太后的欢心,稳住了地位,至于封外戚为侯,并非没有先例,但景帝估计周亚夫不会同意,就先找他商议。果然,周亚夫断然否决,他说:“高祖皇帝曾经与诸大臣歃血为盟:非刘姓而王,非有功而侯者,天下共击之。”直接搬出高祖的话压压皇帝也就算了,他还直言不讳地说:“王信虽是皇后的哥哥,但无功劳,如果把他封了侯,那就是违犯了祖宗的规矩。”景帝自然因为周亚夫驳了自己的面子而十分恼怒,但是周亚夫执之有故、言之凿凿,无懈可击,只能“默然而沮”。

这件事发生后不久,匈奴部酋六人来降,景帝非常高兴,并想把他们都封为列侯。其中有一人是以前汉朝投降匈奴的将领卢绾的孙子,名叫它人。卢绾曾伺机南归,但终不得志,终于郁郁而死。卢绾的儿子也曾潜行入汉,病死在汉朝。卢它人乘隙南归,才有这六人来降。周亚夫认为不能封卢它人为侯,便对景帝说:“他们的先人背弃了汉朝而投降了匈奴,现在又背叛了匈奴而投降了汉朝,陛下如果封这样的人做列侯,那又怎么能责备做臣子的不忠于帝王呢?”这次,景帝认为“丞相之议不可用”,断然拒绝了周亚夫的建议,封六人为侯。

其实,周亚夫的话很难说对与错,这本就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景帝拒绝周亚夫,倒不全是出于认为他的话是错的,多半出于这样的心理:“纵使你次次都对,也不能事事都听你的,你做皇帝还是我做皇帝啊,这次一定要我说了算。”

周亚夫见景帝不听自己的建议,也还算知趣,就上书称病辞官,景帝也不挽留,巴不得这个老顽固早点退休,任他辞官而去。

如果事情到此了结,那也罢了,问题是周亚夫既然开罪了有着生杀大权的皇帝,又功高望重,景帝自然对他不放心。

一次,景帝专门宣召周亚夫,想“考验”一下,看他是不是个知足的人。那天,景帝特赐食于周亚夫。周亚夫虽已免官,尚居都中,见召即到。周亚夫趋入宫中,见景帝兀自独坐在那里,便行了拜谒之礼,随后,走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景帝跟他随便说了几句话,就命摆席上菜,这自然是皇恩浩荡,但是席间并无他人,只有这一君一臣,周亚夫感到有些惶惑,等到食物摆上来时,周亚夫发现自己面前只有一只酒杯,并无筷子,菜肴又只是一整块大肉,根本没有办法吃。周亚夫觉得这是景帝在戏弄他,忍不住就想对主席官发火,可一看景帝坐在那儿,也就只好转头对主席官说:“请拿双筷子来!”主席官早受了景帝的嘱咐,装聋作哑,站着不动。周亚夫正要再说,景帝忽然插话道:“你难道还不满意吗?”周亚夫一听,怕得要死,赶紧起座下跪,脱帽谢罪。景帝才说了一个“起”,周亚夫赶紧起身,也不等景帝发话便匆匆跑了。景帝望着周亚夫的身影,叹了一口气,说道:“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几天过后,突然有使者到来,叫他入廷对簿。对簿就是当面质问、澄清事实,核实错误罪行。周亚夫一听,就知末日已到,但还不知犯了什么罪。

等周亚夫到了廷堂,问官交给他一封信,周亚夫阅后,全无头绪。原来周亚夫年老,要准备葬器之类,就让儿子去操办。买了500副甲盾,原是为护丧时用,又有许多朝廷使用的木料等,可能是周亚夫的儿子贪图便宜,买了下来,他雇佣工人拉回家去,又未给钱,使得佣工怀恨上书诬陷。景帝见书后十分恼怒,正好借机找茬,派人讯问。周亚夫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无以对答。问官还以为他倔强不服,就报告了景帝。景帝怒骂道:“我何必一定要他对答呢!”就把他交给大理寺审讯。

周亚夫入狱,其子惊问何故,等弄清了原委,才慌忙禀告父亲。周亚夫听了以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长叹了一口气。

大理卿当堂审讯,问道:“你为什么要谋反呢?”

周亚夫辩解道:“我儿子所买的东西全系丧葬所用,怎么能谈得上谋反呢?”

官员无话可说,但知道皇上欲置其于死地,就必须要找个借口,于是给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闻者流泪、听者伤心的判词:“不反天上,亦反地下!”就是说,你这个老小子,即使不想在活着的时候造反,也会在死了以后到阴曹地府造反的。

周亚夫一听,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再也无话可说。被关入狱中后,周亚夫五日不食,绝食而死。

对于《史记》上关于周亚夫之死的记载,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周亚夫死于绝食,应该算自杀。但是也有人给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周亚夫并非自杀,并给出了充分的理由。

其一,周亚夫的性格直率耿介,从他“军细柳”的情形我们已经窥见一斑,汉文帝赏识他的率真,并不意味着汉景帝也有同样的胸怀,周亚夫得罪于汉景帝而不自知是绝对有可能的。

其二,周亚夫担任丞相以后,参与国家重大事务决策的机会多了,与汉景帝发生矛盾的机会也多了。汉景帝先是容忍,后来干脆表明:“丞相议不可用。”开始慢慢疏远他。后来在周亚夫称病辞官时,干脆顺水推舟,将他“以病免相”了。

其三,汉景帝为继承人扫清障碍。周亚夫曾为前太子力争,没有成功,却引起了汉景帝对他的疑忌。汉景帝担心自己死后,周亚夫会不利于改立的继承人。为了铲除后患,汉景帝是会不惜一切代价的。

其四,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周亚夫饿死。所谓饿死可能是绝食而死,但也有可能是不给食或者少给食,使之饥饿而死。汉景帝想置周亚夫于死地,又不愿承受妄杀功臣的名声,所以不加刀锯,使其自然死去,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如果没有周勃,汉文帝就坐不上宝座;如果没有周亚夫,汉景帝可能就会被叛乱的刘濞杀死。周家父子对刘家父子有再造之恩,而刘家父子却先后两次用“诬以谋反”回报。

周亚夫虽然与其父周勃有同样的遭遇,但是周勃还有薄太后投掷帽巾,得以善终,其子也能够承袭爵位;但周亚夫遇到的窦太后,投出的却是勾魂索。周勃还有“公主作证”;周亚夫遇到的长公主刘嫖,虽然也在作证,却是证明他谋反。周亚夫已把足可以致他于死命的权贵得罪得精光,包括皇帝的母亲、皇帝的妻子、皇帝的弟弟、皇帝的大舅子,以及皇帝本人。从汉景帝下令把一大块肉放到他桌上,以及露出注视着他的奸笑,从那句“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可看出景帝杀心已动,只是在等时机。

或许你认为如果周亚夫的儿子不乱买东西就好了。其实不然!当权派已经锁定对象,被锁定的对象就一定在劫难逃,最后不管有没有人“告发”,结局还是一样。

总之,一代名将就这样悲悲惨惨地死去,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就连太史公在最后也以一个“悲夫!”来慨叹他的命运。

公元前149年~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古罗马军队毁迦太基城,征服迦太基。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早晨,景帝夫人王美人于猗兰殿生下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尽管刘彻是景帝的第10个儿子,但却受到景帝的格外关注。景帝认为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就给他取名刘彘,字通。刘彘4岁被封为胶东王,由于他聪明过人,7岁时便能透彻地明白事理,于是景帝便给他改名为彻,“彻”字表示充满智慧,通透明理,达到圣德的要求之意。后来因原太子刘荣被废,刘彻被立为储君。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在未央宫驾崩,终年47岁。太子刘彻登基,是为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之初,汉王朝经过高、惠、文、景几代帝王六十余载的经营之后,经济、政治各方面皆已稳定,并且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武帝以其雄才大略从多方面着手治国理政,创建了不朽的业绩,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君主之一。

在政治方面,刘彻大胆改革选官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知人善任,使得各方面人才风起云涌,盛极一时;汉武帝还设立“太学”,通过学校来选拔官僚。用从“民间”(实际上是地主阶级中间)选拔出来的官僚来代替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这就是官僚制度的特色。这一制度在以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所沿用着。在诸侯王国分裂因素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汉武帝在继续推行文帝、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他颁行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他又建立中朝来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他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他还开辟了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两千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本书对在全世界各地的晋江籍文化名人、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本书以曾国藩的成功人生为范例,从“志”、“修”、“和”、“交”等八个方面阐释成就人生的各种方略。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热门推荐
  • 忠志

    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摩经义疏

    维摩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辰落:月寂

    星辰落:月寂

    她神秘莫测,她是医术绝世的神医,一手银针,可救人亦可杀人,可却无人知晓,她是古武世家家主,武功独步,一朝穿越,竟变成星辰大陆三大世家之一的苏家的庶女二小姐苏汐月,五岁时,因为头部曾受过伤,在苏醒后的三天,变成了一个痴痴呆呆的傻子,任人欺凌,受尽苏家人的虐待,就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厌恶她,熬到十三岁时,竟被姨娘害死,而此刻,她苏汐月既然占用了她的身体,就一定会替她报仇!那些曾今欺凌过'她"的人她定会一一报还!
  • 大慧度经宗要

    大慧度经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攻略女神

    重生之攻略女神

    一朝重生,只想老老实实的追女孩,谁料一个终极女神计划,彻底打乱了苏河的生活。高富帅,家族大少,黑二代,牛逼的男人全是老子的情敌,白富美,学院校花,性感女星,女神们全成了诱惑的小三。如此艰难历程中,苏河喟然长叹:何时才能拿下终极女神啊!
  • 豪门囚爱:纨绔强少骁宠妻

    豪门囚爱:纨绔强少骁宠妻

    “张少,求你放过小女子吧!”乔薇欲哭无泪的望着背脊笔直如剑,穿着一身军装的男人,哀求道。“不放!”张强清淡的言语中带着一丝坚定。“张强,你当姑奶奶好欺负是不是,你别以为你是京城第一炮,我就怕你!”乔薇厉声道。“你说什么?”张强微微眯起眼睛,眸光一冷。“怎么?没脸了?谁不知道,你是京城生活最糜烂的男人?恐怕私生子都成群了吧?”乔薇鄙夷道,说完,转身就朝远去跑去。张强望着渐行渐远的倩影,嘴角微微翘起一抹笑容:“老子看上的女人,还能让你跑了?”
  • 最后的祖师

    最后的祖师

    万年前,佛宗始祖大自在与狐妖的一段纠葛导致一身通天彻地的修为尽毁。万年后,一个普通少年得到了大自在修炼的本源,佛心舍利,就此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修炼的是魂魄,体会的是人生。冲击思维和心灵的玄幻。
  • 花开花落2

    花开花落2

    纯洁爱情,纯真的友情,她在冲破一切束缚,获取自己幸福的资格。一切是那么的不易,一切又是那么的无奈与无助,纠结心酸的爱情史,无所畏惧。她为了自己幸福生活不断努力,他一直在看着她,点滴片段支离破碎,只留下秋天那最后一片树叶。
  • 同龄岁月

    同龄岁月

    本文描写了一群同龄人成长时所经历的那些烦恼,对于梦想的追逐,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爱情的渴望,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事情来进行客观的说明。在读完此文后,你也会想到这些事情也是曾经同样的发生在你身上。所以,这本书能让你回想起过去的回忆,或是解决你成长的烦恼,那便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不多说,看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