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400000018

第18章 千年疑团说青苗 (2)

常平仓法再好,也被底下的官员们给败坏了。这帮人里比较有良知的是私吞了仓里粮,比较有经济头脑的是把仓里的粮拿出来,和奸商们勾结,在灾年时以屯积、提价等手段卖出,发的不是国难财,是人命财!同时作为农民来说,他们口粮都成了问题,种子粮怎么会剩下。于是开春之后,只能去借贷。向谁借,怎么贷呢?向富户借,借高利贷。高利贷是个可怕的名词,从古至今从来没消失过。就在我们的身边,仍然有。并且一直都保持着浓重的民间色彩,对,通常他们都是黑社会。借时容易还时难,不是卖儿卖女,就是倾家荡产。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怕欠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嘛。讨来讨去的,兼并就形成了,富的越来越富,穷的一无所有,伦为佃户,变成了奴隶。而那些富户财主们,通常都很有关系,不是子孙中有人考中了科举,就是挂名到了一家庙宇上。有功名的,出家的,当官的,都可以不交租,不纳粮,不服役。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读书人那么多,出家人那么帅,当官的那么牛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王安石想出了青苗法。首先,这个法令也和钱挂钩,朝廷要拿出本钱来,本钱从何而来呢?就是全国各地的常平仓、广惠仓里的粮。

你们这帮贪官不是拿这个生财吗?现在朝廷收回来,给皇帝生财。具体作法是把这些粮食兑换成现钱,在河北、京东、淮南三路,分夏、秋两个季节,夏指每年正月三日以前,秋指五月三十日以前,把钱贷款给青黄不接的农民。不白贷,两季庄稼收成以后,加两成的利钱,即20%归还。考虑到是分两季操作,实际上,每年收回的是40%的利息。其它的还有很多细节上的规定,比如城乡居民都可以贷,除了游手好闲没有不动产的人;为了防止借了不还,甚至逃跑躲债,规定得有保人等等等等很多,我们不必都一一了解,那与整体构思无关。只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规定了,不许硬摊派。好了,我们现在可以把青苗法和常平仓法作一个比较,答案很清楚,青苗法不是去救农民,因为40%的利息非常高了,俗话说利过三分就是贼,四分是什么我就不说了。

可是只有比较才会出真知,当时宋朝民间的高利贷高到了什么程度呢?不要震惊,请淡定地看下面的数字,那不是五分,或者翻番,而是月息六分,即年息七十二分!这是什么概念,我实在没法形容……不相信吗?那么请参考现在,信不信就在我们的身边,民间的高利贷高到了什么程度?比宋朝的只高不低。当然,是指某些地方。回到宋朝,青苗法的本质出现。它不是救农民,而是杀富户。出钱是最重要的,夺利是当前最重要的!利率的对比,国库的空虚,都让宋神宗和王安石拿定了主意,要实行这个法令。可是别忙,农业对当时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个不小心,就会弄出没法收拾的大乱子。为此,王安石真正做到了虚心的,向有关人士请教,谁有不同意见都可以提出来,而且绝对认真思考。具体的人,以苏辙为例。他是制置三司条例司里的人,变法派当时的内部人员。青苗法刚一出炉,他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经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应该很清楚就看得出他说的话站在了哪一边。他说,这个法本意是救民没错吧(开篇就错),可是有二分利,这就有了大麻烦。要知道跟老百姓是不能讲信用的,见了钱谁都眼开,都会借,还的时候就难了,就算绳捆牵绑拿鞭子抽,都很难抠得出来。

那时天下大乱,怎么收场?何况常平仓法尽善尽美,根本没必要改动,只是下边的办事人操蛋,我们只要加强吏治,就一切OK。何必兴师动众,没事找事?可以说他根本就不懂当时的国情,不知道变法的终极目的——那个大秘密大宗旨。现在还提常平仓,国家都没钱给皇帝送葬了,居然还要白白拿出钱来给农民救急度命,白救,当国家是无底洞吗?!当务之急就是抓钱,能在抓钱的同时,把从宋朝初年就开始的兼并之风刹住,把富户财主们的不义之财掐死,都变成国家的收入,何乐而不为?道理都通,可王安石仍然不敢轻举妄动。他对苏辙说,你说得有道理,我会从长考虑。之后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再没过青苗法三个字。只是变化永远都比计划快,改革的车轮相当于历史的车轮,一但转动起来,连最初推动它的人都没法控制。就在王安石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突然发生了。河北转运司有一个干部,具体职务是幹当公事,名叫王广廉。他上了一封奏章,建议在河北方面卖几千个“度僧牒”。以这个为本钱,在陕西转运司实行青苗法。仔细想了想,这个提议至少包含了以下两个内幕。第一,青苗法己经广为人知了。

不管在制置三司条例司内部存在着怎样的争议,王安石本人的意向怎样,这条法令和它的内容己经走漏出去了。说实话,这有点失职。用富弼的话讲,就是当权者的好恶让下边人知道了,难免会有迎合。第二,“度僧牒”这个办法想得妙。这三个字代表着巨大的瞬间收入和超级的无穷后患。收入,先看怎样巨大。几千个这种度牒,就能聚敛到50万贯钱。基本上是宋朝每年给辽国和西夏岁币的总和了。说后患,可真是后患无穷。度僧牒就是和尚们的合法营业执照。说来奇妙,自古以来,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佛教总能遍地开花,繁荣昌盛,一点都不受时局的影响。比如说这时百年无事的宋朝,以及五代十一国时的后周。当年柴荣为了备战,一举裁撤消毁了多少佛寺,可见人家的发展。它为什么会这么多呢?求来世、求心安、求解脱等等都比较虚幻,重要的是有实利,和尚们经营免税。一但能得到度僧牒,不管您从前是什么人,从此就日进斗金、两袖金风了。

长此以往,请想像国家的税收是什么局面。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承认宋史里对这件事评价。第一,钱的来路不正。未来的圣人程颢说,这不是王道之正,没有持久性。对此王安石不屑一顾,他说所谓的王道有正也有“权”,权,就是变化。几千道度僧牒,能买45万石米,在荒年时,能救活15万人,这样的事还要反对,根本就是拘泥不化!对此,很想对伟大的王相公说,您似乎也该买张逻辑卡去充值。这个例子举得跟现实没关系,荒年时为了救人可以不顾一切,卖度僧牒真的没什么。就算发兵到国外去打劫,也没人把你当暴君。只是请注意,现在是荒年吗?是在谈救人吗?至于王道长什么样之类的争辩更是瞎扯淡,这世界上有没有这种动物都一直在争议中。第二,王广廉是怎么知道有青苗法这回事的,并且迎合得这样及时。

处身在这样纷乱复杂的局势里,只要稍微有点斗争概念的人都会冒出来个问号——王广廉和王安石什么关系,是不是王安石在上层建筑里吃不开,发动下面的群众造势,把法令推上去?说到这里,似乎我在说王安石的不是。他的法令不正,作法不对,概念不清。但是我得否认,我没这么想。改革的本质是一场利益的重新分配,涉及到这个概念,就和战争同级别。所以采取一些所谓“不正”、“不清”之类的手段根本就无可厚非。想反驳吗?那么请问,这世上有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变法?有没有不死人造就的新世界?例子我不再举了,我深深地信任当年教导我们的历史老师,他们说过的我就不重复了。所以,王广廉就算是被王安石暗中鼓动的,也没什么大不了,就算用的是卖度僧牒的钱,也没什么不对。至少没动用常平仓里的粮食储备。只是在真正实施时,变法派犯了新法里一贯的、最严重的错误——言行不一致。

说是只在陕西试行,结果扩大到了河北、京东、淮南三路;说是用度僧牒的钱,结果动用了1500万石的常平仓、广惠仓的粮食;说是“青苗法”,立足于农业,结果城镇居民也可以借贷;说是不许硬摊派,结果为了政绩、升官、本人发财、搞垮王安石等等正反两方面原因,摊派的硬度比金刚石不差太多……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作人尚且不能无信,何况要取信于天下的法令。在历史遗留下来的史料里,没法分得清这是王安石的主张,还是神宗本人的决定。但是,它既然以宋朝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以上的两个人就都脱不开干系。为何这样急于求成,在青苗法到底有没有漏洞,官场上的理念还没有理清的情况下,就这样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这实在让人没法理解,毕竟王安石此前不久才刚刚说过“变法易缓不易急”的话。他到底是充满了自信,只要青苗法实行就可迅速见利,堵住保守党的嘴。还是预先判断到和司马光等人永远水火不相融,根本就不存在理顺理念的机会,才强行通过,让青苗法成为现实,让变法大面积铺开?不得而知。能作出结论的是,随着青苗法的出台,变法本身、变法与守旧的对抗,都骤然上升到水深火热你死我活的程度。

同类推荐
  • 南诏史概要

    南诏史概要

    本书不仅充分地掌握了到目前为止所可能获得的有关南诏历史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而且参阅了中外学者的有关论著。对南诏历史上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提高。
  • 空降三国当汉贼

    空降三国当汉贼

    占城池,收美女,揽人才,纵横天下,快意江湖,但看张伟的三国之行。
  • 重生天启大帝

    重生天启大帝

    明末,自然灾害频发、东林党争、满洲崛起、奢安之乱、白莲教起义、陕西农民起义、财政危机等等被统称为明末大魔咒。一个来之21世纪大学生穿越到明末,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文盲皇帝,天启帝朱由校。成为皇帝的他,不但要一一扫除这些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打破大魔咒使明朝避免灭亡的命运,他还要重新振兴大明王朝。——————————关于断更,实在抱歉,最忙别的事情,会继续更新的。请书友们多多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 元粉的奋斗

    元粉的奋斗

    自称张弘范后代的张元觉得自己没生在好时代,元粉无用武之地,只能宅在家中上网。一边要解决生计找女友,一边要洗白蒙元斗皇汉。人生无聊且忙碌,兴奋点在哪里?且看讽刺喜剧小说,一个元粉的网上网下奋斗史。大哉钱元!大汗保佑元粉!
  • 诡道军阀

    诡道军阀

    神州大地,五国鼎立。在一片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疆域里,有一群人,如狼一般生存着。故事从这里开始。他将带领着族人,迈开征程,踏着千军万马的尸体,一步步迈向权力的巅峰!从此,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热门推荐
  • 皆上品

    皆上品

    井冶坐在书堆里流泪道:“我不叫井冶,请叫我爱学习。”我叫爱学习,爱学习就是我!我,只为自己代言!
  • 柳暗花明又一仙

    柳暗花明又一仙

    一抹凡间的幽魂,机缘巧合之下被送上天宫,成了杜鹃仙子。这孤苦哀哉的“杜鹃仙子”,先是淹了天后的花园子,后又烧了仙君的灶房子......这往后日子可该怎么过才好?
  • 旋风少女之七号夫妇

    旋风少女之七号夫妇

    元武道,始自唐代的技击技历经明代戚家军的习练早已在日韩开支散叶,如今更是全球热门的中国功夫。而在发源地岸阳,加入一家道馆习练更是年轻人比吃饭还重要的大事。但十年前全胜道馆的曲向南在国际比赛中夺冠却成为岸阳人最后的辉煌与最大的耻辱,他因使用兴奋剂被取消资格,岸阳自此一蹶不振。这一届的国际大赛开战在即,年轻一代选手中,贤武道馆的方廷皓和松柏道馆的顾若白与隐退已久的喻初原是岸阳人洗刷耻辱的最大希望。主要讲述了一群为了梦想坚持奋斗、公平竞争、相互勉励的少年男女成长的故事。
  • 猎龙国度

    猎龙国度

    他是一位充满色彩的少年郎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改变着一切战争,打斗,探索未知的世界,这里是一个龙的国度。作品暂时修改中,会尽快更新。
  • 封魔战神

    封魔战神

    他自幼天资过人却无法修炼功法,止步筑灵却受大能认可获得无上神功,同时接下封魔大任。封魔令牌现世,神秘灵体相随,魔神再现尘寰!帝国灭亡,烽烟四起,妖物横行,天下混乱!他身负重任,在乱世飘摇成长!他心有执念,无畏无惧!他要这天下,再无魔乱!
  • 再见光年

    再见光年

    颜初本是一个天真美好的姑娘,对这个世界抱有最纯真的热情和幻想。而她终有一天发现她最信任的人也是欺骗她最多的人。之后她把自己裹起来,以为别人对她的付出都是需要回报的。她不爱任何人,亦不相信有人真正爱她。
  • 再见吧我的过去

    再见吧我的过去

    一次误会五对情侣有的分手有的还爱,外人意外收获了那虚伪的爱情,可终究人心会变,过去了半年叶宸皓不曾悔改一次次误会穆紫薰,穆紫薰进医院了,也许这辈子她都不会醒过来了,但是他才发现这个阴谋,这一切就是个局,对不起也没用了……再见了,那段不堪的过去
  • 世间本无岸

    世间本无岸

    赵九穿越到了拥有无数妖魔鬼怪的世界,本来还想成仙得道的,却哪里想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只蚊子!蚊子好在也能修炼成妖的,这也就算了,可是自己居然只是一只普通蚊子!还是生活在人类世界的蚊子!妈妈耶,这个世界好危险,我要回家!好在得到同样穿越过来的血蚊玉,得到里面的传承。还好还好,终于可以活下去了。
  • 教你学谚语(上)

    教你学谚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tfboys遥不可及的你

    tfboys遥不可及的你

    “对不起,我为了我心中的那个她可以放弃事业,对于我来说她比事业还要重要。”小凯的眼中出现了宠溺和坚定。“不疼,但有你懂我,这一点就足够,有了这一点,无论怎么样我的不会疼。但是你不能离开我。好吗?“千玺依旧挂着那温柔的笑容。“熙儿,我们经历了许多磨难,才走到这一步,就如着巧克力一样,放入嘴中,先尝到的是一丝丝苦味,然而慢慢的着一丝丝苦味将变成一丝丝的甜蜜。我们只经历了一次磨难,但是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