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400000020

第20章 多面司马光 (2)

才德俱全是圣人;无才无德是愚人;德胜于才是君子;才胜于德是小人。他着重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区别君子和小人。那就是一个人的才能不够,可品德够高,只会很有限的造福于人类,不会作恶(好心做错事的呢?)。可一个人满肚子坏心眼,才能又特别大的话,就会四处害人没事找事搅乱世界,尤其是对没什么能力,又特别忠厚老实的君子们,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小人,有才能的小人才最危险,最要不得。根据上面的理论,具体到吕惠卿的身上,是不是小人的头衔成了给吕惠卿量身定做的首饰呢?当天谈话的结果是神宗默然了,他在思考,这就达到了司马光的目的。作为一个超级官场斗士,司马光非常清楚,只用这样的谈话是绝对没法让吕惠卿失宠倒台的,要的是在皇帝的心中埋下一粒种子,从这时起,一直隐隐约约地笼罩住吕惠卿,让他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和“小人”这个终极罪名暗和。历史证明,他得逞了。直到王安石第一次罢相之前,吕惠卿从来没有任何污点,可他的奸邪之名,却早早地就盖棺定论了。几天之后,司马光对新政的攻击才真正展开。方式还是利用自己的特权,在迩英阁给皇帝讲经上课时就近说事。那天,他讲的是西汉开国时的事,曹参代萧何为相。

这件事流传很广,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句成语“萧规曹随”。简单地说,就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老了,退居二线,接任的是曹参。可是这人上任之后吃喝玩乐,任事不管,皇帝着急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派他儿子去问,到底怎么回事。曹参二话没说,操起鞭子,摁倒儿子,一顿狠抽。第二天上朝,给出了答案。问皇帝,某与萧何比怎样?皇帝答,你差点。再问,您与开国之祖刘邦比怎样。皇帝脸红,差远了。答案出现,我比不上萧何,您比不了高祖,那还变什么法做什么事,一切照着老规矩来不就得了。神宗立即就听出了话外之音,他问,汉朝一直守着萧何定下来的汉律不变,能行吗?司马光的回答是北宋史上最雷人的一句话:“何止是汉朝,从夏、商、周三朝开始,它们的君主如果能格守禹、汤、周文、武王的法度,那么直到现在,还仍然是夏、商、周,绝不会改朝换代!不信吗?以汉朝为例,汉武帝改变了汉高祖的政策,结果盗贼充斥天下。汉元帝改变了汉宣帝的法令,汉代就此衰落。所以说,祖宗的法制绝对不能改变!”这是雷吗?这是九天神雷。对他的话我不加个人分析,相信只要是受过正规教育的现代人,对司马大师的这番话自有判断。

好玩的是,历代史书里,包括近现代的宋史作品中,关于司马光的这番话的理解,都像是坐进时光机器,返回到当时和司马光私下聊过一样,替他来了段注解。说什么司马光身为中国最为传统最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其人品、学问都足以为万世之楷模,尽管他说出“三代之法不可变”的猪一样蠢的话,可绝对不是猪。他只是举个例子给年青毛燥的宋神宗听而已,要看他的本意,不要细嚼他的每个字嘛……对此我再次无话可说,人要为自己说出的每个字负责,为自己做的每件事负责,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居然到司马光的身上就不适用了。奇哉怪也。针对司马光的这番高论,变法派选择反击。由刚上任的崇政殿说书吕惠卿负责实施,他可以行使职权,也给皇帝上课。只是上课归上课,待遇不一样。司马光讲时可以不被打扰,吕惠卿上台时,台下面坐满了大臣,外加司马光本人。这是讲课吗?这是公开辩论会,请看实况转播。这一讲的内容基本规范在《周礼》,这好理解,什么都要返本溯源嘛,周朝有孔夫子都崇拜的圣人周公旦,看看人家当初是怎么规定“先王之法”的。

吕惠卿说,根据《周礼》,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的,是每年正月的布法象魏(在宫庭外的大门上公布法律);有五年一变的,比如周王巡游天下,到处视察;有三十年一变的,是刑法的轻重缓急;还有百年不变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人伦秩序。通过吕惠卿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他起码是在用人类的语言来交流,就算周礼这种传说中的礼法真的存在,也得有个不断完善、各有适用的过程。可是司马光就能把这些都抹平,要说一个人的才学、名望真的是非常管用的,达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了真理的化身。请看司马光的答辩。——布法象魏,那是公布旧法(都是?肯定?);周王巡游天下,到处视察,为的正是检查诸侯们谁变更了礼乐,改动旧法的,发现了一律处死;刑法,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这只是轻重不同,不是讲法律本身的变法。吕惠卿区解经义,实在可笑。接着他开始发动群众。——陛下,现在公卿、侍从都在这里,您可以问问他们,国家的秩序己经败坏到了什么程度。本朝规定三司省管理天下财赋,不称职可以罢免,但宰相不可以过问它的运作。

现在设立的制置三司条例司是怎么回事,宰相要用道德来铺佐人主,怎么可以用“例”?如果用“例”,宰相岂不成了胥吏?听说最近又要成立设置看详中书条例司,这又是为了什么?底下的众位大臣欢迎雷动,异口同声:顶司马光,顶司马光!吕惠卿对此准备不足,百忙之中回了一句。“司马光讥笑朝廷,讥笑臣是条例司官员。”他说对了,司马光的讥笑全面展开。——改革就像修房子,一定得有良工美材才能动工。可现在变法的这些人,两者都谈不到,臣担心朝廷会露雨(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截止到这里,抛开各自的道理到底是谁对,先看看交流的诚意。吕惠卿不管以后是什么名声,他开讲以来一直都在说道理。司马光呢?先是攻击国家职能部门的合法性,进而否定同僚们的工作能力。

请问一个政府职员,有什么权力说别的同志是废物?大家都是人,你凭什么高高在上,认定别人不是“良工美材”,注定了办不成事?这不是什么正义感超高,或者圣人指数过人,回到大家都是人类这个基本衡量点上,这是人身攻击!说到人身攻击就有趣了,宋史里的记载是,下面轮到吕惠卿发言,未来的无耻奸邪变得恼羞成怒,他气急败坏用别的言语来抵毁司马光,其恶劣程度让皇帝都看不过去了,说“相互辩论是非而已,何必如此!”想必吕惠卿真的说了特别不要脸的话了,但为什么史书里半点都没记录他到底说了什么呢?以后来的“君子”们对他打压鞭笞的程度,这都是最重要、最生动、最切实的证据啊!怎么能忽略呢?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吕惠卿根本就什么都没说,或者说出来的话是保守派、司马光们没法面对,无法解释的难题,他们“为尊者讳,为贤者隐”,都给隐过去了!吕惠卿的话找不到了,司马光的话却被记载了下来。富弼辞职之后,陈升之升了宰相,当时神宗曾经问司马光,爱卿,你对现任的宰相有什么看法啊?司马光回答:“闽人狡险,楚人轻易。”闽,指福建,陈升之是福建人;楚,指荆湖一带,王安石是江西人。

依司马光的话来说,就是陈升之狡诈凶险,王安石轻佻草率,南方人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太祖皇帝赵匡胤曾经说过南方人不许当宰相,他们当了就要坏事!不知道这番话算不算是抵毁,呵呵,尤其还是在私下里聊天时说的。背后论人短长,好一个大宗师风范!更加好玩的还在后面,在这次皇宫内部辩论会结束之后,不管是司马光占了上风,还是吕惠卿被隐掉了话一语中的,反正新法该推行还在推行。不仅是青苗法,连农田水利法也上台了。农田水利法很简单,它允许任何人,不管是官还是平民,都可以去开荒、修堤、挖渠、蓄水等等对农业有利的事。民间办不到的,可以提请官方去做。官方除了配合之外,更主要的是要把本辖区内部的荒废土地调查清楚,让朝廷知道农业还有多大的潜力可挖。这个法令,只要是脑筋正常的人都知道好坏吧。组织人力开荒种田扩大收入有什么不好吗?更何况没像西汉时王莽做的那一套,把大批的农民迁徙到陌生区域去开荒,弄得新田没开好,熟田都荒废。王安石只是在原地方,让原住民去开垦历史各种原因造成的荒地,这有什么错吗?错大了,司马光怒火万丈忍无可忍,决定发起总攻。这次他绕过了吕惠卿等爪牙,直接和王安石说话。

大宗师是很有身份的,他决定先礼后兵,先给王安石写封信。信是这样开头的:“……窃见介甫(王安石字)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则己,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矣。”这段话在历史里大大地有名,几乎被每一本写王安石的书所引用。司马光的意思是说,王安石30多年来名满天下,品德能力都太高了,谁都相信,他除非不当宰相,当了宰相,幸福太平的和谐社会立即就能实现!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客气话,先礼后兵中的“礼”而已,可是参照下“闽人狡险,楚人轻易。”大家是啥感觉呢?这要是吕惠卿说的,就啥事也没有,可您是司马光,才德兼备没有瑕疵万世师表型的大宗师啊。这封信非常长,非常有名,收录在司马光的个人文集中,哪位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名字叫《与王介甫第一书》,字数超过了四千字,里边有三个议论点,可以说非常明确非常重要。可是换来的只是王安石的一份不超过百字的小回条。于是保守派们义愤填膺,大声疾呼,我们的首领被轻视了,王安石竟然这样傲慢。可是无论换谁当王安石,估计都会只回这百十来个字。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5

    中华上下五千年5

    《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述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进程,对历代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做了详细、准确的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有效、快捷地了解更多、更确凿的历史资料,而且全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是一部特别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是帮助他们了解祖国历史文化的最佳版本。
  • 古代历史未解之谜

    古代历史未解之谜

    本书介绍了古今中外历史方面的各个未解之谜,喜欢研究历史的读者不可错过。
  •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商末周初那些事儿

    主要介绍了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弱势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 转魄

    转魄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一个剑客,辅佐三代帝王,殚精竭虑,只为一个梦想。两大帝国的对抗,是他的舞台,却也是他的失意场。屡屡拼尽全力,又往往功败于垂成;连连失落,依然毫不气馁;愈挫愈奋,只有再接再厉。一位不成功的将军,却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剑名“转魄”,书名《转魄》。《转魄》,献给每一位强者!
  • 大明王

    大明王

    一场电影让叶星莫名重生到永乐三年。得独钓老叟绝世武功传承,现代头脑抽丝剥茧理出惊天谜团,纵横朝堂,覆手江湖。虽然我无法改变历史,但我要另塑传奇。
热门推荐
  • 我极品的美女搭档

    我极品的美女搭档

    又名:(等待晴空)我一直以为,我的生活简单平凡。但是随着一些事情的发生,我的发现身边一切都变了。我的生活变的不在简单,我身边的人也变得不在平凡。如果不能让人生辉煌,那也绝不让人生黯淡。本书讲述的是,小人物在都市的生活与奋斗。
  • 荒域圣尊

    荒域圣尊

    一花一叶一世界,在这苍茫的天地之中,大千世界有三千,小千世界无数;诸天万界世界万族林立,铮铮向荣,追求大道的极致成为万千生灵的终极目标。荒域大世界以修炼为尊,至强者举手投足之间可摘星夺月、破碎虚空。且看萧凡一路崛起,舞动天地风云!
  • EXO:审判黎明

    EXO:审判黎明

    我,白晓。特殊的混血。我,许黎。不甘于命运。我,是白晓亦是许黎。但,不管我是谁。我,不想活的那么可悲至奄奄一息。他说:我许你黎明。他们说:你不配拥有黎明。黎明到来之际,我在这里,接受你的审判。判我黎明又或黑暗。他说:你的罪,是我错,我来判,我来担!就算万劫不复,只需有你在,有你一笑,我便无所畏。审判如何,末世如何,我,依旧狂欢!只因涅槃浴火之后,我才是王!
  • 公主的男人

    公主的男人

    他玩弄人心,利用一切可利用之人,然后弃之。她被所爱的人杀死,如果不将他最爱的东西毁灭,她将会被邪恶力量吞噬。她活过来,他最爱的永远是权力和天下。他不动声色,像从没有过任何纠缠。,她冷眼旁观,阴谋,算计与反算计,真话与谎言。筹谋,毁灭他的天下。
  • 锦书

    锦书

    锦书十二卷,东西两昆仑。上古时代,天地一片混沌,在混沌之中,上古三位神明共同创造了世界,他们是天地之神古陆、冥界之神隐、众生之神女帝轩辕。千年之前昆仑仙界被上古之神隐和轩辕以大力劈开,由此划分为东西昆仑。十二年前,东昆仑的血案震惊整个仙界,东昆仑最大的仙府孤云门被毁,孤云门无人留存,镇府之宝锦书下落不明。十二年后,一个名叫云朵儿的女孩被各方关注。散修?姓云?谁能证明你不是孤云门的后裔?又究竟有谁,是你的靠山,让你敢于挑战仙界?
  • 以妹为妻:邪恶总裁要吃我

    以妹为妻:邪恶总裁要吃我

    她是上流社会豪门孙媳,也是上流社会豪门笑话。据说,她丈夫双腿残疾,下身不遂,有着一个5岁大的养子。……新婚当晚,他缠绵悱恻,她却惊然发现,他的双腿完好,从头到尾,全都是他一手策划的局……婚后,她想着法子要离婚,却奈何抓不到一丝证据,没有小三,夫妻生活过于和谐,男人一副好丈夫形象深入人心。为了脱离他的身边,她不惜自暴自弃,将他的企业搞得一团糟。他嘴角凝着一抹浅笑,一张签了字的离婚协议书附带了一张验孕单。她待看清上面字迹时,脸色一变——男人漫不经心的勾起一抹冷笑:“老婆,娃出生不能没有爹。”
  • 乞丐娘子:我的老公太霸道

    乞丐娘子:我的老公太霸道

    在一场车祸勉强捡回了一条命的风怜媚躺在病床上,别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结果她的后福就是在病床上被嘴里的粥给噎死了,醒来后直接被阎王丢去了穿越,只因为——他们勾错魂了!?这个理由真的…很好很强大,事实证明,人倒霉的时候连喝凉水都会塞牙,别人穿越不是穿越成大小姐、王妃、公主、皇后……再不济也能吃饱吧,可为毛她穿越成了一个3、4岁的小乞丐?无语问苍天——天阿,你有本事来道雷劈了我。瞬间雷鸣电闪,某女掩头爆走,欲哭无泪,老天,我错了还不行嘛?在会饿死的时候,被醉酒的他收养,原以为能过上好的生活了,可是——他却是想将自己培养成一名杀手。好,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可为毛又再自己爱上你之后跟别人一起打情骂俏?很好,你不要我就不要我,我带球跑还不行吗?……偶决定先更完《夫随妇唱:地下女皇的成长史》http://novel.hongxiu.com/a/322700/再继续更这本,俩边更弄得偶思维有些混乱。
  • 梦在遥远的地方

    梦在遥远的地方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北京夜场工作的年轻人的关于爱情,金钱,友情的故事
  • 枫之落叶

    枫之落叶

    花落叶凋零的季节,能不能别离开,当叶枫回首,洛芝已经没有在那原地等待了。而她含着泪,“保重,”也许这是挥手告别青春的最后一句话了吧。
  • 大宋纨绔

    大宋纨绔

    病榻上的皇帝,各怀心思的群臣,还有隐藏着的神秘力量……一场诡异的蹴鞠赛,是一次小球转动大球的成功外交经历,还是所有阴谋的汇合之所?皇位之争异常惨烈,朝政之争惨烈异常,下一个,又是谁会成为前往岭南路上的露野白骨?当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在汴京的玉津园的时候,一个纨绔子弟的出现改变了朝局的流向,也改变了各国之间的关系。没有烽火,厮杀虽不至于肉薄骨并,却是更能刺心切骨。本文讲述一个纨绔子弟如何娱己娱人娱天下,愚左愚右愚四海,以一介布衣的身份玩转朝局,大杀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