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大名府通判
只见那书吏走过来,轻轻拦住杨忠孝,对便上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的什长压低声音说道:“楚什长不知道,现在士子舞弊的手段花样不是一般的多,我来再搜一下,免的出了差错!”
不得不说,衙门中人不是一般的油滑。他明明是想搜杨忠孝,楚什长还在一边,不过他这么一说,楚什长就算想护杨忠孝也不好开口了。
“他是杨初见!”带杨忠孝进来的班头走过来,悄悄然的提醒道。
书吏禁不住怔了怔,不过很快就整理好脸上神色,笑道:“听闻杨初见年纪轻轻,乃是有名的少年才子,今日见面更是诧异啊!”
说是这样说,但搜身还是没有落下。不过这搜身的过程,与其是说在搜身,还不如说那书吏随意拍了拍杨忠孝的身体。而一般士子为了防止舞弊,得到房间那里把衣服都脱下来,把头发弄散,搜着头发里面有没有藏着纸团,衣服上有没有夹带经书。就算是带来的食物干粮,也要用手掰开,防止把纸条等藏在干粮里面。
故而一般考试的干粮都不是寻常市面上看到的干粮,而是薄薄的薄饼,又或者是黄豆大小的干粮丸,这样的体积不容易藏纸条。士子们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另外一方面是为了食欲。这干粮都掰开了,一片狼藉,对着这样的食物,士子们能够有食欲吗?
杨忠孝入孔子庙的时候这才看到一些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士子苍白着脸,看着自己的干粮给一块块掰开,当真是苦逼。
有士子看到杨忠孝,登时不忿告状。“怎么那人能够不搜干粮的?”
那书吏扭头看了杨忠孝一眼,露出几分恍然的神色,撇了那士子一眼,不屑的说道:“你知道那人是谁吗?我们大名府鼎鼎大名的杨初见,以他的才学,用得着作弊吗?”
州试考试是分六门,第一门是诗赋,也是最重要的。大名府考生那么多,但主考官、副考官、审卷、教授、书吏等,一共也就那么一百三十人出头。假设这次州试有九千五百名考生,那么平均下去有多少人啊?
一个人管七十三名考生,而一名考试考六门,也就是说有六份考卷。注意是六份,不是六张哦!一门考的可就是一个下午或者上午,这考卷里面的内容能够少得了那里去呢?故而一份考卷,少的还好,也就一张,多的四五张考卷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平均下来,一个人要审阅差不多一千张考卷。怎么可能审阅得了那么多呢?要在五天内把他审阅好,别看时间好像挺可观的。须知这五天里面,其中还有三天是州试期间,也就是说,这些考官得去监考、巡逻一下,大晚上才有时间审阅。这可就苦逼了,所以在这情况下,第一印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如果第一份诗词作得不好,不让考官精神一振,后面的考卷不是说眼睛都不扫一下。不过在那无精打采的情况下审阅,换你来想想,这份考卷会仔细审阅吗?不仔细审阅,不能够感觉到里面的精髓,评价能够高得了那里去呢?
为此有不少文章写得很好的大儒,虽然名满天下,却无法在科举杀出重围来。
这些道理,那士子自然知道了。禁不住叹了口气,老老实实的挨搜身了。
同样在时人看来,诗词写得好,文章再差也差不到那里去。特别是杨忠孝的木兰词,被不少士子因为经典,就是因为里面引用无数典故,让这些士子感觉花团锦秀。虽然不如鹊桥仙那般直白,因而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但木兰词在士林当中的评价反而略微要给鹊桥仙更高一筹。
在士子看来,能够引经据典的人,肚子里面的墨水少吗?
自然不少了!
这情况下,自己何必纠结于杨忠孝这等大才子呢?别人可谓是百分之九十九要中的,为什么不是百分百呢?因为这天下,那里有说得准的事情呢?说句不客气的,天外掉下一块陨石,把杨忠孝砸死,这个可能有没有?有!
好了,言归正传。入了孔子庙内,还没有进考场的。顺着人流,杨忠孝到孔子庙里面参拜一番,边上的站着大名府实际的父母官,大名府通判石进雄。
按道理来说,大名府是由府尹主管的。但大名府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便是河北路治所,所以河北路的安抚经略司也设在这里,按照经略使是兼任驻地长官的,也就是说这大名府府尹是由河北路经略使兼任的。
就好比一个省长兼任一个市长,你说他的精力是放在治理一个省上面呢?还是放在一个治理市上面呢?答案不用说,肯定是放在省里面了。但个大名府不可能没有人管理的啊!故而大权就旁落在大名府通判石进雄手上了。
按照惯例,州试的时候当地长官,可能是知县,也可能是知州会在孔子庙那里当吉祥物,偶然会说几句简单的鼓励话。不过经略使自然不可能来了,于是就由石进雄代替了。
杨忠孝也没有傲娇的有什么异于常人的举动,老老实实的跟随人流来到孔子像前面参拜一下,又到石进雄那里拱手行礼。
在杨忠孝行礼的时候,石进雄忽然开口。“尔便是清康坊的杨初见吧?”
杨忠孝怔了怔,抬头看过去。他也是第一次认真的看石进雄。此人生一张国字脸,面色略显黝黑,留着一圈大胡子,带着武将的味道。目光锐利,眉头紧蹙,不苟言笑的时候,表情定然十分严肃。
“见过通判老爷!”杨忠孝微微欠身拱手,不亢不卑。
石进雄微微颌首,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说道:“诸君都是我大郑的未来,当以诚考之,以静执笔。”
虽然这话是对所有人说的,但不少士子都感觉到,石进雄似乎对杨忠孝略有拂照。不少人心中暗暗妒忌,这杨忠孝虽然诗词作的好,但又如何?何至于入得大名府通判老爷石进雄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