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400000005

第5章 成名之战

王常认为,西汉王朝是姓刘的,开了两百一十五年的店,早就被老百姓认可了。结果王莽不费一枪一弹就将刘家大店招牌砸了,换上自己的招牌,老百姓才不认账的。所以,只有举着老百姓认账的刘姓大旗反王莽,才会有人气、有力量、有效果。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从姓刘的人当中来选。那么选谁呢?其实,王凤和陈牧想好了一个人,一个很听话的陌生人。他的名字就叫刘玄。

刘玄,字圣公,刘刘秀两兄弟的族兄。早年,刘玄因为亲弟被仇人所杀,于是结客欲报仇。结果仇还没报,宾客就犯法出事了,他只好逃亡,一举投入平林兵陈牧旗下干革命来了。

刘玄在平林兵中名气也不小,人称更始将军。但是,平林兵陈牧和新市兵王凤看中的不是刘玄的称号,而是他的性格。如果说刘是一只老虎,刘玄就是一只病猫。刘军纪严明,手段凌厉;刘玄势力单薄,懦弱无能,正好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中。

当然,谁当盟主也不是由王凤和陈牧说了算。如果开会选举,他们明显是没有优势的。王常已经成了刘的铁杆追随者,刘名号又响,如果他想争,肯定搞不过他。

所以,把刘玄推上联军盟主位置,只能靠智取,不能靠蛮干。怎么干法,王凤和陈牧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将刘玄要当皇帝的消息散布出去,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刘施压。

果然。他们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消息很快就散布出去了。这下子麻烦可大了,如果不出差错,联军内部将起内讧,互相打架。可是,奇迹竟然发生了。起义军内部非但没有地震,反而更加团结,一致向上。

之前刘秀已经说过了,他们是出来做大事的,不是做小生意的,小便宜就不要贪了。刘已经深刻认识到,如果他联合王常,跟王凤他们打起来,谁都没有好下场。

王凤这帮人的德性,大家可都是领教过的。自从和他们联合以来,他们那两支队伍就不是冲着天下太平的理想来的,而是冲着分权分肉来的。现在这帮人看着好大一块蛋糕,如果不割块大的,他们是不甘心的。

革命尚未成功,就此发生内讧当属不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所以刘必须对新市兵和平林兵让步。

当然,要让步,刘也是有条件的让步。

刘这样告诉新市兵和平林兵:

拥立刘玄当联军盟主,那是没问题的。但是,盟主称号,最好不要使用皇帝称谓。因为,天下乱民集团中,除了我们这一支,还有盘踞在青州和徐州的赤眉军。

如果赤眉军闻听我军封皇帝,凭他们数十万的兵力,肯定不甘居于我军之下,也要推出一位刘氏皇帝。这样的话,王莽还没消灭,起义军内部就打起来了,最后得利的就只有王莽了。

还有,舂陵和宛县这么点地方,如果敢自称皇帝,容易成为天下攻击的目标。所以,我的意见就是缓称帝,先称王。这样的好处就是,如果有朝一日赤眉军做大了,我们可去投奔他们;如果赤眉军没有封帝行动,我们就先联手消灭王莽,等到将来收服赤眉,再封皇帝,也不晚。

刘这番高论,听上去很美,却一点也不实用。因为,王凤根本就不吃你那一套,他们还是决定推刘玄当皇帝。并且不是暂缓,而是立即。刘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事实上,一切都在脱离他越来越远。

二月一日,联军在白河河畔替刘玄举行登基仪式。封新市兵王凤为成国上公;刘为大司徒;平林兵陈牧为大司空;刘秀为太常偏将军;王常为廷尉,大将军。

一个潦草的戏台,就这样匆忙地搭起来了。

成名之战

昆阳告急

由上可见,尽管刘和新市兵等同床异梦,各打各的如意算盘。可放眼天下,在所有的造反集团中,他们这支队伍组织之严密,动机之明显,计划之周密,在全国大大小小的乱民集团中堪称楷模。

楷模归楷模,但刘没有丝毫骄傲。他离骄傲的日子还太远,当前他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搞定严尤。在王莽所有的将军中,唯有严尤是拿得出手的。刘心里牵挂着什么,严尤是清楚的,他已经看出,刘目前最想要的就是宛县。

宛县,不仅仅是南阳太守首府,这里更是通往长安的要道。当年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城时,就是先拿下宛县再向前挺进的。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如果刘拿下宛县,大业即可成功大半。

要拿下宛县,严尤当然是不同意的。他已经想好了,如果他守不住宛县,长安危在旦夕。所以,他必须扼守宛县,与刘决战一场。

出乎意料,严尤没有固守城池,而是将部队开出宛县,向前挺进到三十公里外的淯阳。他以为却敌于城外应该是不错的算盘。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刘磨刀霍霍,已等他好久了。

在淯阳河畔,刘部队发挥了光脚不怕穿鞋的革命精神,与政府军对砍。在疯狂的呼叫和砍杀声中大破政府军,打乱了严尤进军的节奏。严尤只好撤军开溜。

严尤在前面撤,刘就在后面狂追。不消多久,刘就将宛县彻底包围了。

刘前后两次大破政府军的消息,马上传入长安城。两个坏消息,让王莽莫名地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挫折感,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

但是,王莽还没有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所谓锅里有米,心里不慌。王莽锅里不但有米,而且尽是白花花的大米,他没有理由慌张。一想到这,王莽再次抬起低垂的头颅,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为了体现自信的魅力,王莽特意将白发染黑。然后,他马上召了一个人进来,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次,我决定拿出老本来,跟变民集团火并,新王朝的生死存亡就靠你了。”

王莽召见的人,脸孔并不陌生。在镇压造反兵方面,不敢说他是专家,但至少他是有经验的。

这个人就是曾经以消灭翟义起义军成名的大司空王邑。

当然,王莽底气十足,不是因为有了王邑。王邑根本就不算什么王牌,他真正的王牌,是手里还握着至少四十万以上的部队。更可怕的是,这四十万军队全是政府军的主力和精锐。王莽锅里那白花花的大米,指的就是这数十万王牌正规军。

于是,王莽让大司空王邑和大司徒王寻,拉起了一支大军。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大军。据史学家考究,这是自西汉高祖刘邦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盛况。为了让读者对王莽此次的盛兵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罗列如下:

政府军参谋由六十三位精通兵法的专家组成;任命一位身体庞大的巨人巨无霸为营区司令,携带大量猛兽上战场。这些猛兽有老虎、大象、斑豹、犀牛等。

连动物园里的动物都要派上战场,这是闻所未闻、听所未听的天下奇事。看来,为了对付刘,王莽真是连锅底都掏尽了。

政府军的队伍在洛阳城聚合。当王邑和王寻抵达洛阳城时,各州郡精兵相继到达,总共有四十三万,对外则称百万。后面还有部队没有到达,但是王邑已经等不及,马上率军南下了。

五月,王邑兵团经过颍州时,跟另外两个政府军兄弟会合。那两个人就是被刘打跑的严尤和陈茂。接着,他们继续挺进,来到了昆阳城(今河南省叶县)下,准备攻城。

这时,严尤告诉王邑,昆阳城小,造反兵团主力不在这里,他们正在努力攻打宛县。如果绕过昆阳,直扑宛县,消灭他们的主力,造反联军肯定玩完。

王邑骄傲地笑了,说道:“不,必须先拿下昆阳城。”

看着不解的严尤,王邑接着说道:“以前我率军清剿翟义时,没有生擒翟义,已经受到不少责备。现在,我统率百万大军,连个区区小城都拿不下,怎么施展我的军威。为了警示天下变民,我必须先拿下昆阳屠城,踏歌前进。”

王邑仿佛要告诉刘,你围我的宛县,我就搞你的昆阳。搞掉昆阳,下一步就是搞死你刘。王邑是真的要屠城,他的百万大军很快就把昆阳城围得水泄不通,阵地纵深数十重,犹如铁桶一般,插翅难飞。

昆阳城就像一块悬挂在王邑面前的牛肉,只须一刀,即刻割下。

那时,刘的十几万军队大约分布如下:主力攻打宛县,另外分兵三支,一支定郾城(今河省南郾城县),一支驻守陵(今河南省郾城县西北),一支从昆阳出发,向北挺进。但是,当王邑百万大军铺天盖地向他们压来时,昆阳方向的那支部队只好躲进了昆阳城。

死亡像毒气一般弥漫在整个昆阳上空。此时,率领造反部队的将领有两个,一个是王凤,另外一个是王常。王凤召集将领开会,没有人敢主张力战。最后,众将领研讨出了一个上上之策——跑。

这明显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为什么不跑。王凤准备宣布,各部将率领分队,并且携带自家老婆孩子,各自撤退跑路。这样,分散政府军精锐,就可以对他们展开游击战,分而歼之。

从理论上讲,这是一招绝妙之计。但是,有一个人力排众议,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方案。

这个人就是一直默默无闻的刘秀。

刘秀告诉王凤他们,现在敌众我寡,粮食又少,如果合力抵抗,还有一丝生存希望,倘若大家各自跑路,我们不保,刘在宛县也将不保,政府军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不消多久,定会将我们消灭得一干二净。

接着,刘秀又以嘲笑的口气说道:“大家出来干革命,就应该把脑袋绑在腰带上,将革命进行到底。哪有像你们这样,一碰到强敌就想着带老婆孩子和财产跑路的,太没出息了。”

义军将领们都惊愕地看着刘秀,真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他嘴里喷出来的。在他们眼里,刘秀就是一老实敦厚的庄稼汉,如果不是刘造反拉他下水,他顶多就是一个靠勤劳致富的好农民。这等小农民,一辈子守着一块地,一个锅,一个婆娘,N个孩子,数着春天过日子,还能有啥出息。

一个没出息的人,竟然嘲笑一群四海为家的革命者?将领们都怒了,指着刘秀吼道:“你以为你是谁,你给我们滚。”

刘秀笑笑,行,我滚。然后,他像天边的一片云,飘然离去。

刘秀前脚才走,造反兵团的侦察兵就回来报告,说不好了,王邑大军的先头十几万部队已经抵达城北,连营数百里,只看见头,看不到尾巴。

王凤一听,坏了,想跑路都跑不了了。这时,众将领们恍然大悟,还是刘秀说得好,必须合力与政府军火并,不然,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众将领一齐高呼:刘秀人呢,快,赶紧把刘秀叫回来说事。

就这样,刘秀又被拉回到议事现场。

刘秀很严肃地看着大家,大家也很崇拜地看着他。他看着大家,就像老虎看着一群羊,大家看着他,就像一群羊等待着雄狮来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众将领一齐看着刘秀,说:“你说吧,只要我们能走出昆阳城,什么都听你的。”

刘秀笑笑,问:“我们在昆阳城有多少兵马?”

有人应道:“不多,八九千。”

刘秀说:“我命令,王凤与大将军王常,留守昆阳。”

众将领疑惑地看着刘秀,不禁问道:“我们留守,您怎么安排?”

刘秀说:“我只率数骑出城,到定陵等地拉人来助阵。”

刘秀出城召人来解围,这招似乎很靠谱,追究起来,其实也很不可靠。造反兵团数万人马,全被刘拉去攻打宛县了。昆阳离宛县距离较远,如果去宛县唤刘,估计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只有就近取兵,到定陵和郾城喊人。

但是,定陵加郾城也没多少兵力,喊来有用吗?话说回来,没用至少也得试试。与其坐着受死,不如试着拼个鱼死网破。

当夜,刘秀率李通等十三人,快马出城。前面说过了,此时王邑的前头部队十几万人已经包围昆阳城,昆阳城的飞鸟想出城去都难了。王邑屯兵城北,刘秀从南门出发,忙活了大半夜,竟然溜出城去了。

刘秀一溜出城,天就亮了。这时,王邑也睡饱喝足了,慢悠悠地喊出一声:攻城。

政府军几乎全出动了,一支部队马不停蹄地挖地道;一支部队撞城攻城;一支部队朝城上射箭,天上密密麻麻都是箭。

战争大片导演王邑坐在车上,悠悠然地看着别人拍戏。这场戏让城里的王凤累得够呛。王凤累是应该的,想想,数十万兵就是规规矩矩把头全伸到城上任你砍,也照样累死。

于是,累得不行的王凤,突然朝城下的王邑喊话:“不打了,我不打了。投降,我要投降。”

下面的人听得很清楚,跑来告诉王邑。王邑心里一笑,大片刚开一个大场面就喊停,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只见王邑下令:继续攻城,杀他个片甲不留。

我想,如果王邑生在今天,肯定爱看战争大片。不然他不会这么想拉长戏片,满足他内心发作的戏瘾。

事实上,王邑不招降,那是有缘由的。按照古代战争规矩,如果对方投降了,进城后,就不能随便杀人了。可王邑之前已经对严尤放话了,他攻打昆阳城,不是准备招降,而是准备屠城的。

城上的王凤肯定大喊倒霉了。他混了这么多年,可能都没听说过主动投降还不同意的呢。既然人家不同意投降,那就只好接着打了,打死几个算几个。

王邑看戏快乐得很,可这时,严尤将军坐不住了。

他忧心忡忡地告诉王邑:“《孙子兵法》曰,围师必阙。我认为,兵法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我建议,只要打一个缺口,城上的人肯定无心恋战,想着逃跑了。那样的话,我们就好收拾他们了。”

王邑一听,自信地摇摇头,说:“不,就这样打,我喜欢看着这样打。”

极品,极品戏迷。严尤已经无语了。等着瞧,看戏上瘾,也会碍事的。

同类推荐
  • 三国警察

    三国警察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日出日落,潮起潮升,沧海桑田。历史的齿轮始终前进着,无法阻挡!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到了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战争不断的年代,你会怎么做?隐居乡野、随波逐流、还是作为时代急先锋?乱世风云出我辈,一个有着现代人的观点的周冲,是无法忍受世界的巨变,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吃人,所以,他会......新书需要喜爱三~国~的朋友支持,多收~藏!多推~荐!谢谢大家!!!
  • 宋杀

    宋杀

    因为一场爆炸,他被送到了异时空的大宋。因为一场争斗,他被一帮海贼抓走。但作为一名高级杀手,他怎能在海贼窝中度过这本该繁华的一生。杀手行于世间,只为刀屠异辈。在这遍地反贼,周遭无数凶恶贪狼环伺的国家,他必须打破国家现今这积弱的局面,以一人的血性,唤起整个大宋的国魂。战场之上,处处回扬着他那铿锵的肃杀之声:“尔等既不愿俯首称臣,那本王便代宋而杀!”
  •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大历史,内容包括玉壁绝唱、打虎太岁、跛脚奴与佛爷、四家斗法、帝国鬼才等。
  • 青铜甲

    青铜甲

    自周朝建立,武王分封天下。助商灭纣的有功之臣封土建国,共计八十一位。各诸侯国相互吞并导致烽火连天,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传说。这部书发生的年代是在战国后期,也就是秦国正式开始统一天下之时。长达数百年的战争,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为结束这个黑暗时代,不再有无休止的杀戮。吕子领昭王命游走于各地,招贤纳士以充实秦国实力。为寻求和平之光,他带领我华夏好男儿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华丽的乐章。可是当面临忠诚与信仰,和平还是战争的抉择之际,他又该何去何从?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热门推荐
  • 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高血压病人食疗自疗

    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高血压病人食疗自疗

    了解到高血压并非是简单的血压高一点的问题后,相信您一定会在生活中经常性地测量血压,看看自己的血压是否超标,那么到底多少算是高血压呢?
  • 限量宠婚:萌妻买一送一

    限量宠婚:萌妻买一送一

    一场精心设计的豪门盛宴,她被未婚夫打包送人,成了最年轻权贵的礼物,并让她阴错阳差的怀上了宝宝。可没想到冷酷总裁说:“我娶你!”至此,对她体贴入微,白天有宠溺,晚上有体力,上下其手,爱得彻底!
  •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

    本书由军情六处独家首次授权,作者接触了数量丰富的档案,在资料收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垄断优势,在权威性上明显超越以往任何一本从局外人角度揭示军情六处的书。作为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全书见缝插针地引用各种文献,几乎句句有来历,作者保持其客观的笔调,极少加进自己的评述,使得此书更多地成为了历史资料的整理与汇编,对于相关研究人员或有极大的帮助。
  • 毒灭苍穹

    毒灭苍穹

    十三岁获得帝国药师大赛第一名,十四岁自主研发神奇止血药方,在朔月皇家学院,有着药道天才的称谓,但经脉天生脆弱不堪,无法吸收天地灵气,被誉为废材的李琛,在学院之中受尽屈辱,古月森林之中偶然拾得一部毒经,解开毒经之谜,掌握神奇修炼心法。毒王经出,万里枯芜!上古奇经,恐怖天赋,成就一代妖孽毒尊。
  • 蝴蝶媒

    蝴蝶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伏魔剑侠

    伏魔剑侠

    浩渺天地间,存有一柄伏魔剑,为中土八族之一的伏族所有,千年前,伏族首领,人间至尊强者伏明,持伏魔剑驰骋天地间,将伏族引领至最高峰。定四海,据地魔。千年后,伏族之人渐渐没落,最后的伏族人退居到了北岛国的一座小岛上面,唤名曰雨岛。这时候,鬼盟渐渐张开了獠牙……
  • Brambles

    Brambles

    在有限的生命里有什么是无限的,在你的午夜和你一起畅游——Mydearvampire。
  • 所欲心迹

    所欲心迹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创作之诗文70余篇,并配以相应诗文之书法,书法作品为“毛体”,亦诗亦书,有一定的鉴赏价值。
  • 仙侠奇缘之血色彼岸

    仙侠奇缘之血色彼岸

    每次绽放一朵彼岸花,证明了一个的新生,枯萎一朵彼岸花,证明了一个人即将来到冥界。他叫夙卿,一直守着这些花,对于人的生死司空见惯,第一世的她,是夙卿亲手送进轮回道。第二世,夙卿被迫亲手拔掉她的彼岸花,为了她,他甘愿冒着被封印进十九层地狱的危险,为她重新种下彼岸花的残根,却再也没有开过花……夙卿不解,“为什么不让你的彼岸花开放?这样你就能活过来了!”她笑了,转身拥抱着他,“唯愿彼岸不开花,这样,我就能永远跟你在一起了……”
  • 紫烟绝魔

    紫烟绝魔

    2015年3月18日,极似普通的一天,但这一天却发生了某些很不简单的事。就像一杯水,被倒入了某种染色剂,水流平转,清晰渐变。可在停下之前的那一刻,谁都不知晓,是水被侵透,还是终将平淡。天命将这一天记为天启,世界因而改变,更多的人则是称之为魔变...一切,即开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