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7400000016

第16章 施展抱负(3)

虽然李广暂时守住了右北平,但他永远也压制不住匈奴好战的欲望,那是一种天生就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公元前127年的冬天,匈奴人换了方向,又跑出来抢劫了。这次匈奴的目标是上谷郡和渔阳郡,结果杀了一千余汉朝吏民。

面对匈奴的又一次来犯,汉武帝果断决定:打!

这次出征,卫青是闪亮登场,随他出征的是李息将军。与往常不同的是,汉武帝决定这次干一票大的,东至云中郡,西到陇西郡一千余公里的部队全部出动抗击匈奴。

这次出征的具体方向是哪儿呢?有人建议去东边,因为匈奴是在东边抢劫。但等到这么大规模的部队赶到的时候,估计黄花菜也早凉了,还打什么打?所以汉武帝决定西袭匈奴,目的就是要以牙还牙。从兵法上来讲,汉武帝的这招就叫避实就虚。针对当时的情况,这是个妙招,更是个狠招。因为匈奴人集中优势兵力想给汉军迎头痛击,但卫青做出伪装,让部队向东北方向推进,到了北部的时候,再突然西指,挥兵长驱直入攻击匈奴西部没有防御准备的河套地区。因为河套地区长期盘踞着楼烦王和白羊王,这都是匈奴欺负汉朝的前哨,打掉他们,就等于是拆掉了匈奴侵犯汉朝的跳板。

出发!

匈奴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么多年搞突袭抢劫汉朝,结果这次汉朝能反其道而行之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首先匈奴在东部,遇到了汉朝渔阳郡和上谷郡两地军吏的顽强抵抗,他们的主力都集中攻击这两个地区。后来汉朝不理会渔阳和上谷被围困,而是直接扑向他们的西部防御空虚地带,一时惊得匈奴人天旋地转。而卫青奔袭河套,更是一锅端了:斩首二千三百人,虏获三千余人。在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以南)的匈奴楼烦王和白羊王一看形势不妙,只好慌慌张张带着少数心腹士兵逃命去了,至于自己畜养的百万多头牛羊就全部留给了汉军。这下就便宜卫青了。粮食和战车若干,牛羊百万头,这下就都属于卫青了。更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卫青的部队毫发无伤!

河南地早在秦朝的时候,曾由蒙恬率兵三十万通过一场血战从匈奴手中夺回了。后来秦末的暴政使得人民忍无可忍,愤而发动了暴动,秦王朝从此变得摇摇欲坠,而抗击匈奴的名将蒙恬更是被胡亥和赵高设计害死了。匈奴人趁着中原地区一团乱的时候,轻取河南地,赶走了秦朝的戍卒。这之后一直到今天卫青重新夺回河南地,已经有八十年的时间了。

河南地历来就是中原王朝和匈奴两大对手必争的一块战略要地。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河南地距汉朝都城长安不过数百里的路程,匈奴骑兵只用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从河南地赶到长安城下。你想想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这就是匈奴侵略中原的一个绝好的桥头堡啊。一旦匈奴占据了河南地,那就是汉朝头上的达摩斯克神剑,自己的脖子再硬,也硬不过这把神剑啊。而现在卫青收复了河南地,就等于是将这把达摩斯克神剑暂时摘下来了,即使将来匈奴再挂上去,最起码会保证一段时间的安全了。更何况现在有了卫青,想要挂上这把神剑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了。然而对匈奴来说,现在汉朝收复河南地,却是在自己的胸膛上插了一把钢刀,因为汉朝一定会在河南地上建立军事据点,到时候自己还不是处于被动挨打的份儿?所以汉匈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但不管怎么说,卫青现在成功地收复河南地,都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的伟大胜利,它大大振奋了汉朝的士气和君臣抗击外侵的信心。等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整个长安都沸腾了。这是自汉朝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最大战绩。几代人忍辱负重,等的就是这一天。汉武帝也是非常激动,立即封卫青为长平侯。卫青的部将校尉苏建被封为平陵侯,张次公被封为岸头侯。

建设河南地

就在汉武帝忙着高兴地封赏的时候,已经摆脱官场不顺的主父偃向汉武帝上奏说:“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又有黄河作天堑,早在秦朝的时候蒙恬将军就曾在那里筑城驻军,抗击匈奴。既然河套地区具有这样的地理优势,我们就应该像蒙恬那样,重新筑城,建立边塞。这样不但能减少粮食的运输成本,还能对匈奴形成巨大的威胁。”

汉武帝还是发扬一贯的民主作风,要跟群臣商量再做决断。主父偃的话虽然遭到了公孙弘的反对,具体是什么我们会在后面讲到。但是汉武帝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就决定按照主父偃所说的计策,在河套地区设郡驻军。

首先,汉武帝立朔方郡,调动十万人前去筑城。承包这个大项目的包工头,正是跟随卫青杀敌立功的苏建。除了筑城,苏建还负责修缮蒙恬将军所筑的要塞,巩固黄河屏障。

为了树立大汉朝的威信,汉武帝这次也下了血本。修城需要材料,而材料需要从中原地区运去。运输材料的人当然就是民工,但不管是修城的民工还是运材料的民工,都是需要吃饭的,这些吃的用的,统统都要花钱。

至于这个工程到底花了多少钱,没有人能说清楚,反正先前开辟西南夷,再加上修这个朔方郡,汉武帝几乎将祖宗几代人的积蓄全花光了。从此,文景之治时期所形容的百姓攀比买宝马、粮食烂在仓库里的好日子,一去不再复返了。但是,很值!为什么这么说呢?汉武帝的这次行动,使得河南地的防守能力大大提高了。这不比什么都强吗?钱没了以后可以再挣,但是命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不过,现在国库没钱了,城还没有修好呢,怎么办?汉武帝当即想到一招——移民。虽然现在已经开始筑城了,但那里除了戍卒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人烟,而且军粮得全部从内部调运需要耗费很多钱财。如果按汉武帝的说法移民,那这些问题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吗?于是公元前127年夏季,汉武帝将十万人移往朔方郡。这些移民不但加强了边防,还部分地解决了没有土地的农民的生活,大规模的移民也使荒凉的河南地又充满了生气。土地被开垦了出来,原先的牧场也得到了利用。河套地区本身就有黄河灌溉的便利条件,土地肥沃,经过汉朝军民的共同开发,就逐渐成了塞北的一颗明珠。现在军民共守河套,匈奴要想打进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而汉朝对匈奴作战,也从被动变为了主动。

汉武帝如此劲头十足地建设河南地,匈奴的头儿军臣单于可是气坏了。结果在公元前127年的冬天一病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了。匈奴境内一下子群龙无首,按照传统,单于地位很快就会引起一场大的争夺战。

果然,军臣单于虽然生前立下了太子於单,这个正牌继承人,但军臣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觊觎单于位置很多年了,而且还在暗中积蓄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万事俱备,欠的就是单于死亡这个东风。现在单于在伊稚斜的千期万盼之下终于死了,他怎么会将这个位置拱手让给於单呢?即使他是正牌的继承人,又怎么样?伊稚斜先是立自己为单于,然后就组织起军事武装,随时准备跟这个正牌继承人打上一仗。

正牌继承人於单怎么甘心将本来属于自己的王位白白让给别人呢?于是他领着自己的人马和伊稚斜展开了决战,但无奈於单势单力薄,被伊稚斜打得大败,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向汉朝求降。汉武帝对於单的求降态度非常好,正是争取大多数的时候,对于这样的投降,汉武帝自然是大大的欢迎了。为了给后面投降者一个绝好的印象,鼓励广大匈奴人来依附汉朝,汉武帝封於单为陈安侯。但这个於单没有享福的命,来到中原之后水土不服,居然没过几个月就死了。伊稚斜已经打跑了於单,王位已经是他的了,现在於单又死了,就更加没有威胁了,伊稚斜将单于的位置坐得更稳当了,他最终成为继军臣单于之后匈奴的又一个新首领。

但伊稚斜是一个既爱惹事,又爱整人的主儿。他登上王位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对汉朝边境频频进攻,制造了累累罪行。具体如下:

公元前126年夏天,匈奴数万骑兵杀入代郡,杀死郡长,俘虏了一千余人。同年秋天,匈奴再破边塞,深入雁门郡,屠杀和俘虏了一千余人后,凯旋而归。

公元前125年,伊稚斜单于又举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南侵,派出了九万大军,分成三路南侵,企图能得到比上次更大的收获。匈奴骑兵兵分三路,每路三万人,分别攻击代郡、定襄和上郡三个地方,使得汉朝北方边郡是烽火连天,但彼此之间又不能互相救助,只能困守待援。后来伊稚斜单于害怕在汉朝境内待的时间太久会生变,就在纵兵杀掠一番之后,俘走了几千汉人凯旋而归了。

公元前124年,匈奴右贤王举着复仇的火把也乘机向南进犯,因为河南地被汉朝收复并且筑城加固防守之后,就直接断了他的财路。这个心结一直在他心里,提醒着他收复河南地,所以他经常不断地南下进行骚扰。右贤王的这次进攻,使得汉朝因寡不敌众而损失惨重。

纵观历史,匈奴但凡有新单于上任,都会频繁地拿汉朝开刀。开这个先河的人正是冒顿,之后更是越演越烈。这当然跟匈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性格有关,因为这是个尚武的民族,在单于初登位的时候,他们要通过战争来树立自己的权威,聚敛人气,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古代大部分君王的必然选择,武力扩张一直是树立帝王威信的最好办法。我们也可以将这个理解为单于上任的新官三把火,只是可怜了汉朝,居然又成了单于打击的对象。

在这两三年的时间内,汉朝一直是沉默的羔羊,难道汉朝害怕匈奴的进攻了?当然不是,之所以不反抗是因为汉朝这时候正在办丧事,不方便外出。

汉武帝的生母,一直掣肘着汉武帝统治的王太后去世了。对于王太后的死,汉武帝作为儿子自然是悲伤异常,他恪尽孝礼,为母亲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为了安息母亲的亡灵,在之后两年的时间内汉武帝一直没有动用兵符,任凭匈奴在汉朝的边境肆意叫嚣。

王太后的死对汉武帝来说,也应该是件好事,毕竟这个女人在很多时候都在钳制着汉武帝,当然,这种情况在田蚡不幸被鬼魂缠死后已经好很多了。王太后的一生,也算是很值得评说的一生,她从一个已婚妇女的身份摇身变为王美人继而王夫人,最后是皇后,都显示出这个女人的野心、善于冒险和冷酷无情来。一个没有手段的女人在万花丛似的后宫中是根本不可能得到长久的宠幸的。王美人在怀孕的时候就告诉汉景帝她梦见太阳进了自己的肚子从而得到皇帝的宠幸,可见这个女人是非常厉害的。后来打败栗妃,结亲长公主刘嫖,扶年幼的刘彻做太子,自己做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些没有野心、不够冷酷、不敢冒险都是做不到的。从某一方面来说,王太后应该算得上是很多后宫女人的榜样,值得这些妃子好好学习。

也许开始的时候汉武帝还抱着自己的母亲刚刚去世不宜动武的想法,冷眼看待匈奴的进犯,但到了第三个年头的时候,汉武帝终于忍不住了,他是坐不安席,夜不成眠。这个伊稚斜太过分了,我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而这个右贤王居然进攻我的河南地,企图收复河套地区,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好吧,就给你们点颜色看看,让你们也知道马王爷究竟有几只眼。

忍无可忍地出击

公元前124年的夏天,汉武帝再一次下令发动对匈奴的进攻。这次用兵规模很大,并且开始由国内的防御转变为在匈奴境内追击匈奴。汉武帝命令卫青做这次进攻的统帅,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高阙就是今天的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东南古长城口。同时,命令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等人,分别从朔方郡出发。另外,还有两支军队从右北平出发,接应卫青。

卫青统帅着这六个将军和十多万人马大举进入匈奴境内。他们东西线同时出击,但重点是在西线,东线只是用来牵制和策应的。

出击!

卫青这次出击的目标正是让汉武帝恨得牙痒痒的匈奴右贤王。当卫青出征的时候,右贤王正在昏睡不醒。原来右贤王的心情特别好,前段时间才从河南地大掠一番回来,所以最近都在喝酒庆祝,为自己的收获巨丰而洋洋得意。他哪里会想到卫青已经来取他的项上人头了。而右贤王之所以如果放心大胆,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营帐位于大漠深处,想要找到自己谈何容易!他更断定汉朝的军队多半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假行动,所以就安心地喝自己的酒,睡自己的觉了。

所谓骄兵必败,说的就是右贤王这样的人。他不知道,死亡的空气,已经悄悄笼罩了他。

打仗讲究的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难道右贤王这么多年的征战经验不知道卫青是个实战派吗?这个出身不好,但是力争上进的年轻人靠的就是自己的踏实肯干才走到今天的位置,他不知道吗?

等卫青的部队走了六七百里之后,他的侦察队带回了一个好消息:右贤王根本就没把汉军放在眼里,正在某某处海吃海喝。这对于卫青来说,绝对是天赐良机,于是他趁着夜色茫茫,继续前进。

在卫青行动的时候,其实右贤王已经得到情报说卫青正率领大队人马向自己进发,右贤王虽然心中一惊,但觉得自己的营帐距离汉境得有个一千多里地,卫青又不会飞,要到达自己这里怎么着也得几天,于是就决定地休息,明天再往北转移。

可右贤王打错了算盘,一来卫青没有那么愚蠢,非要等到白天才行动,他晚上就带着自己的部队马不停蹄地前进了;二来卫青是从凸出到匈奴境中的河南地起兵,实际上距离右贤王的营帐只有六七百里。所以卫青绝对会以让右贤王终生难忘的行动来让他铭记这一刻的。

沙漠的风儿静悄悄的,窒息的空气仿佛凝固住了,大战来临前,从来都是以安静的气氛来掩盖大地的不安。果然,就在这样安静的夜里,卫青对右贤王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当草原上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时,醉酒的右贤王被惊醒了。一个警卫员进来报告说汉军已经包围上来了,右贤王一听,魂儿都吓没了。再一看四周,不得了了!汉军真的已经将自己的老巢包围了。这时候右贤王的酒已经全醒了,慌忙带着自己的小老婆和几百名心腹骑兵乘着夜色突围逃跑。汉军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兔窝,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放跑右贤王这只大兔子呢?卫青派了一小股力量去追击右贤王,这股力量是以轻骑校尉郭成为首的。但毕竟这是人家右贤王的地盘,对于地形是绝对熟悉,郭成等人尽管穷追不舍,但最终还是让逃跑能力很强的右贤王跑掉了。尽管这样,汉军这一战收获还是很大的,几乎将这几年亏本的人和钱财全赚回来了。汉军取得的战绩大约如下:活捉右贤王手下的副王十多人,俘虏男女一万五千余人;得牛羊马畜,将近百万。

同类推荐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 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等等 不一而足。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热门推荐
  • 苇碧轩诗集

    苇碧轩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冷校草的霸道甜心

    高冷校草的霸道甜心

    他,高冷腹黑,帅气多金,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风雅,引人侧目,她,调皮霸道,古灵精怪,当他遇上她,冰封已久的心却被她那古怪的性格逐渐融化,他的脸上时常露出笑容,渐渐的她也习惯依赖于他,他一脸坏笑地将美人拥入怀中,怎容许她反悔。
  • 美女总裁的全职尖兵

    美女总裁的全职尖兵

    简介:退役王牌尖兵罗天初入都市,奉命保护美女总裁,外带一个美女秘书。绑架?刺杀?偷袭?声东击西……在王牌尖兵面前,通通都是渣。都市灯红酒绿,美女如云,小白罗天闹出一出出笑话,却深得美女欢喜,幸福生活从此步入正轨……Q群:258748258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 南岳单传记

    南岳单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域神座

    天域神座

    别的天才还在沾沾自喜终于将一门下乘武学修炼入门,主角却在烦恼掌握的上乘武技太多,不得不低调隐藏;别的大势力费尽力气终于挖掘到一名四星神命的弟子,主角却在面对身旁一群六星、七星的追随者,发愁如何安排;别的绝世强者还在为修为瓶颈苦苦闭关,主角却跟吃饭喝水一样修为飙升。碾压各路天才,会战八方强者,我要这天穹寰宇,星辰万界,皆从我命!
  • 千亿盛宠:狼性首席,晚上好

    千亿盛宠:狼性首席,晚上好

    四大家族,一场联姻,利益和阴谋都让所有人都心生胆颤。夜未央成了这场交易的牺牲品,一夜间,她误睡了冷酷霸道的总裁大人,没想到他居然发誓要睡回来!看着步步紧逼的英俊男人,夜未央彻底蒙了。
  • NPC战记

    NPC战记

    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托尔发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事实。自己是个NPC,所在的世界其实是虚拟世界。这听起来有点忧伤,不过那又怎样?NPC就NPC吧,还是晚饭吃什么比较重要。可为什么我成了主角眼中的最终boss啊!怒摔!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罪孽街头

    罪孽街头

    三年前他是校园老大,拖着满身伤痕的他走向军队。三年后他荣归故里,却已物是人非。曾经的辉煌早已消失,留下的只是过眼云烟。在繁华的大都市里,他找不到能容纳自己那份荣耀地方,他显得如此渺小,如此苍白…过去的情人,现在的爱人,他徘徊在回忆与现实中久久不能自拔。面对亲戚的冷眼,朋友的鄙视,他只能昂起头继续向前走,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或者…就像虫子一样一点点向前蠕动。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无论是用拳头,还是用刀,为了站在金字塔的顶点,他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