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800000039

第39章 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老师 (1)

一个晴朗的春日,气温突然升高,我担心搁置在竹筐里米糠中的鸡蛋会变质,欲把鸡蛋拣到篮子里再放入冰箱。周周平时非常乐意和我一起干家务,这次也不例外,她兴致勃勃地和我一起在米糠中“刨鸡蛋”。周周对鸡蛋并不陌生,几乎每天早晨都吃一个,但是零距离接触生鸡蛋,这还是第一次。

在拣鸡蛋前,我交代周周“要轻拿轻放,否则会打破”。周周点头应允,把手伸进筐里,在米糠中淘呀淘呀,淘到了第一个鸡蛋,兴奋地大喊:“我找到一个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篮子里。接着又淘出了第二个、第三个……突然一不小心,一个鸡蛋从周周的手里掉下来,落在篮子里,破了。周周拿起那个破了的鸡蛋,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放下,好像觉得有点可惜。随后,她更加小心地拿竹筐里的鸡蛋,直到把筐里的鸡蛋全部拣完,没再打破一个鸡蛋。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刚开始我交代要轻拿轻放,周周也按我所交代的很小心,但是仍然没拿稳,打破了鸡蛋,而在打破一个鸡蛋之后,她却没有继续打破鸡蛋。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之前她没有“鸡蛋易碎”的体验,所以尽管我有交代,但她仍然是一知半解。打破了一个鸡蛋之后,她有了“鸡蛋易碎”的体验,明白自己应该更加小心地拿鸡蛋了,于是再也没有打破鸡蛋。

这样想来,我的交代是多余的,这是由于我潜意识里还是担心周周会把鸡蛋打破,没有真正信任孩子。交代再多,没有体验,孩子仍然不懂;不交代,孩子体验过了,自然就明白了。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不断体验。比如认识“鸡蛋”,大人一般会这样教孩子:鸡蛋是椭圆形的,表面光滑,易碎,蛋壳里面有蛋白和蛋黄,味道很鲜美,等等。讲一大堆的概念,孩子还是一知半解,倒不如让孩子拿鸡蛋,摸一摸、看一看、放一放,再打开看看,煮熟了尝尝,孩子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就感知了鸡蛋的形状、性质、味道。又如认识“水”,无色无味、透明、可以流动。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来讲这些,孩子一定会兴味索然,但是如果让孩子去玩水,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到水的上述特点,他们会用两个杯子把水倒来倒去(感知水的流动),把小手放入水中仍然可以看见自己的手(感知水的透明),用不同颜色的容器装水(感知水是无色的)……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大多数是“纸上谈兵”,给孩子讲一大堆的概念,很少给孩子体验的机会。有位爸爸给孩子买有贴纸的书,意在开发孩子的潜能。有个题目是这样的:上方画着一只小白兔,下方画着萝卜、青菜、肉、小鱼之类的食物,问题是“请把小白兔爱吃的食物贴出来”。爸爸指导着孩子把萝卜、青菜贴在小白兔的下方,孩子照做了。我问这位爸爸:“孩子喂过小白兔吗?”爸爸摇摇头,说:“没喂过。”我说:“那你告诉孩子贴贴纸有什么意义呢?”爸爸说:“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小白兔的食性啊。”我说:“想让孩子了解小白兔的食性,直接让孩子拿各种食物喂小白兔不更直观吗?小白兔吃什么不吃什么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大人去教。”这位爸爸恍然大悟,拍拍脑袋说:“说得有道理啊。”

这是典型的灌输知识,孩子没有喂养小白兔的体验,他获得的只是爸爸告诉给他的东西。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用处,反而有害处:一是让孩子形成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等着成人来“灌输”,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二是缺乏亲身体验,面对枯燥的一堆概念,孩子可能会失去学习兴趣。

不仅家长如此,学校也是如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多是在教室里规规矩矩上课,很少把课堂搬到户外,也很少给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课堂上讲一大堆的“概念”,却不曾给学生一点“体验”,这样的学习又怎么不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又怎么能让孩子理解和记住?难怪我们的孩子会“高分低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给周周制造各种体验的机会。一次,周周对做饭发生了兴趣,自己舀了一勺米,粗粗地洗了洗,放进电饭煲。我帮她插上插头,她自己按下“煮饭键”,煮的过程中不断揭开盖看看熟了没有。在她的“开开合合”之中,过了比平时长几倍的时间,饭最终还是煮熟了。周周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连连说:“我自己煮的饭格外香!”光白饭(没菜)就吃了两碗。

在我们家,周周几乎什么都可以体验:拿着牛排刀切菜,切好后再炒熟;用迷你撮箕和扫把,自己扫地,看着自己打扫后的屋子,她充满成就感;拿着小锄头挖土种树、种菜;饲养小鸭子、金鱼、虾子、蝌蚪等小动物;吃饭前端菜拿碗,饭后收碗打扫;和我一起做家务,收拾整理物品、抹桌子、拖地板、晾衣服、包饺子、做南瓜饼、炒菜洗菜,等等。孩子非常喜欢参与到成人的活动当中来,在这些活动当中积累生活经验,学习各种知识,这就是“生活即学习”。只要周周愿意,几乎任何事情,我都会让她尝试和体验一下。有了各种体验,周周在做各种事情的时候非常谨慎,完全不必担心她会被烫伤、切伤、触电,她甚至提醒我要小心被切到、烫到。

除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琐事”的体验,我们还经常带周周到郊外、乡村、江边、公园等地体验,摘果、摘菜、爬山、戏水、捡田螺……在很多同龄孩子忙着学习识字、算术、舞蹈、英语的时候,周周在疯玩着,丰富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在体验的同时,她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很多。很多人见到周周,看到她的画,听到她说话、提问,大家会惊叹于她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好问爱思考的习惯,纷纷询问我是怎么教育周周的。我笑笑说,就是让她不断体验,什么都尝试,这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重点提示:

孩子6岁以前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不断实践、不断体验。

很多孩子的父母习惯纸上谈兵——用书本上的字、图等去教孩子识物,很少把“课堂”搬到户外,也很少给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是典型的灌输知识,破坏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些教育方式不仅没有用处,反而有害处:一是让孩子形成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等着成人来“灌输”,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二是缺乏亲身体验,面对枯燥的一堆概念,孩子可能会失去学习兴趣。家长应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中去体验、学习,经常带孩子到野外、公园、江边、乡村,与大人、小孩接触、交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力,“寓教于乐”。

周周和思思在乐乐家玩,她们一起听着音乐跳舞。周周和乐乐手拉手模仿电视里面跳交谊舞,周周围着乐乐转圈,开心得不得了。突然,我发现思思不见了,我问思思妈:思思呢?思思妈起身一看,原来思思躲在卧室里,撅着嘴、皱着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她一定是觉得周周和乐乐在跳舞,她被排除在外,她因此而感到失落,一个人躲在卧室生闷气。

我蹲下来问思思:“你是不是想跟周周、乐乐一起跳舞呀?”思思点点头。我给她打气,“那你去找她们呀!”思思妈附和着说:“是的,你去找她们玩。”思思犹犹豫豫站起身走了出来,很想开口又担心被拒绝的样子。我再次给她打气,“你说呀,她们会和你一起玩的。”最终,思思还是没能鼓起勇气,默默地站在一旁不吭声。我对周周和乐乐说:“思思想和你们一起跳舞,可以吗?”周周停下来,拉住思思的手说:“来,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在周周拉起思思手的一瞬间,思思的脸立刻由阴转晴了,三个孩子玩到了一起。

思思在人际交往中缺少一种主动性,看到别人玩到了一起,她觉得自己被孤立了,心里很失落。她很想参与进去,但是鼓不起勇气,等着别人来找她。其实很多孩子都像思思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一个团体中处于被动地位,不会主动加入其中。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孩子,在家里话很多,和熟悉的小朋友也能玩到一块,但是在幼儿园参加集体活动时就游离于团体之外了。她对集体活动很有兴趣,但不敢加入进来。小朋友结伴玩耍的时候,她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满脸羡慕,小朋友来邀请,她会欣然加入;但是如果别人不邀请,她从不主动加入。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并不是特别胆小的那种,也不孤僻,他们就是比较被动,他们想加入到团体中来,但从来不会主动出击,只是等待别人来邀请他。

主动交往是一种能力,尤其是在一个团体中,迅速适应这个团体,和团体中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成为团体中一个被忽略的对象,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很多孩子都缺乏这种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缺乏一个真实的“社会”,缺乏锻炼的机会。孩子参加团体活动的机会不够。除了幼儿园,孩子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参与多人的活动,有时就算参与,家长也免不了会介入。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是跟一个或两个同伴玩,甚至一个同伴都没有。而在很多传统的幼儿园,老师喜欢过早介入到孩子当中,比如玩一个游戏,老师会安排张三当什么、李四当什么、王五当什么,孩子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没有彼此协商和合作的机会;孩子有冲突,老师唯恐出乱子,立刻过来“调停”……所以,传统的幼儿园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而是一个有人监督、管理、调停的群体,孩子在这样的群体里,总是被安排、被管理、被协调,无从锻炼其主动性。

同类推荐
  • 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习惯

    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习惯

    本书从学习、交往、生活等方面,介绍了50种影响孩子成长的习惯。
  • 精雕细琢12年

    精雕细琢12年

    本书介绍了抓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应注意从兴趣、积极、礼貌、责任、品质、技能等六方面着手,让孩子在12岁之前铸就健全人格。
  • 坏习惯 坏成绩

    坏习惯 坏成绩

    为了不让坏习惯成为大问题,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为了让孩子对所失有挽回的余地,更为了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本书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因势利导,为你导航。
  • 宝宝聪明100问

    宝宝聪明100问

    本书主要讲述婴幼儿认识发展规律,智力开发的目的是各种才能的发展而非单纯的知识学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发展婴幼儿的语言、情感、培养气质、性格也非常重要。
  • 贵族家训

    贵族家训

    成功的家族和精英人物并不是天生的,他们都有自己宝贵的教育思想和对子女教育的真知灼见,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又被子女用在教育上,如此继承和发扬,才有了优良的家族传统,最后成为贵族家训。本书从中外历史中挑选出14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启发意义的家族,通过他们的成长历程,总结出一些教育方法,为今天迷茫的家长们指明了教育方向,值得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研学。
热门推荐
  • 孤独的狙击手

    孤独的狙击手

    孤星,在雇佣兵中以狙击著称,世界排行榜上留有姓名,但从某一天,他的排名暴涨,越来越多的人败在他的手下,越来越多的人因他而改变一生的命运
  • 清城之巅

    清城之巅

    “小雪,我爱你。。。”“我不喜欢你跟男的聊天”“我希望你的注意力都在我身上”...........
  • 盛世医后,冷帝请接招

    盛世医后,冷帝请接招

    她是神秘部队的情报女王,一朝被卷入时空隧道,成了离国冷帝的冷宫弃后。种草莓,救美男,闲来再动动金手指,手撕渣爹,脚踩恶姐,智斗妃嫔,平定边关……某姑娘的人生宛如开挂,混得风生水起,最后还硬生生把一代冷傲帝王训成忠犬。某忠犬帝王一本正经地欺身而上。“那个谁,爪子拿开!”“皇后,朕的爪子是你的,自然得放你身上。”某姑娘:……皇上,脸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道亡者

    魔道亡者

    道,万物存在的根本。人,有人道。物,有物道。神,有神道。魔,行魔道!本书讲述一个从地球探索而来的少年,从凡人一步步走向魔道的过程。身在异界的少年契青每做出一个行动都会深思熟虑,剑士,术士,圣士。狐妖,水魔,圣灵。身处异界靠着机缘结交朋友,靠着朋友登上顶峰!“一路上没她不行!”“有你陪在我身边真好!”异界!玄灵大陆!玄冥届!玄灵学院!灵兽!幻方!天地玄黄!
  • 穿越之彼岸花之爱

    穿越之彼岸花之爱

    她,是天界的光明神,因为一次偶遇他爱上了她。从而就有了一场男追女的大戏。渐渐地,她也爱上了他。而上天好像总是爱和有情人开玩笑,在一场神魔大战中她为了护住他的最后一抹灵魂自愿堕落下天界,来到人间化为了一名女婴,被有钱人家收养,收养他的父亲对她很好,因而却遭到了继母的嫉妒被算计摔下悬崖。。。。。。而她却因为命格君的一次笔误华丽丽地穿越到了一个叫星月大陆的地方,再次邂逅了他,命运之轮该如何转动呢?他们最终会在一起吗?
  • 玩转校园:拽拽老公不好惹

    玩转校园:拽拽老公不好惹

    本文讲述一只帅气女攻扑到一只别扭男受。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安可可妹子承认,自己失败了,可是,都怪那个老妈,搞的什么娃娃亲,现在可是21世纪啊!好吧,咱安可可气势汹汹的去解除婚约吧!却反倒被那个未婚夫抢走了解除婚约的项链,想要用武力解决的安可可,反倒被那个未婚夫打得落花流水!唉,可是,这个未婚夫也太耀眼了点了吧!还要死不死的拒绝解除婚约,哼,安可可是谁?真当她有那么好欺负的吗?【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小甜文】
  • 看云小集(《花园丛书》)

    看云小集(《花园丛书》)

    读书随笔大概没有规定的写法,也不必向“正宗”书话看齐,我在《看书琐记》的后记里说了一点想法,这或许会让看惯“正宗”书话的读者失望。其实,我的不再“正宗”,正是由曾经“正宗”而来的。许多年前,我也写过“正宗”书话,数量还不算少,大都一书一议,不痛不痒说几句,甚至起承转合也都规矩绳墨,“厌气”也就是自然的事了。回过头来,对自己过去的写,真有点像看一张光腚赤脚的孩儿照,虽然幼稚,却还有一点童趣的可爱,但如果再像老莱子那样,穿了斑斓衣裳,扮婴儿啼戏于父母之前,其他人是不会喜欢的。我心里清楚,有的事情不到这个年岁,大概也明白不了。
  • 眸乱风华:师父你憋跑

    眸乱风华:师父你憋跑

    上一世,她因无意中说出要保护六界而被天帝抽了修为打入轮回,成为了坠神。这一世,她定要那些伤了她的人付出代价。殺神杀魔,在面对他时终究乱了分寸。一剑穿心,她发誓,定要他血债血偿!简介无能,尽情跳坑。听说这种文很火,凉儿也来试一试~
  • 绝代佳人:女人太凉薄

    绝代佳人:女人太凉薄

    她,有着惊人的智慧,有着不寻常的冷静,可是却一朝穿越成了宰相府不受关注的三小姐。一道圣旨,将她送入了洛王府,面对痴傻的他,她该如何是好。皇权之争?她没有兴趣,可是却为了他一步步深陷其中。命运究竟如何?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群号:84798497(敲门砖文中任意名)
  • 魔神无忧

    魔神无忧

    他一生想要平凡,平凡却离他太远。他为了生存挣扎,却总被命运左右。魔是什么?神是什么?我剑一出,五域之内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