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3000000018

第18章 高平之战(4)

柴荣在潞州休整后,又开始了北上晋阳(今太原)之举。史称世宗柴荣"遣符彦卿等北征,但欲耀兵于晋阳城下,未议攻取"。

柴荣初期并没有一定要攻下晋阳的决心。此次御驾亲征,有高平大捷,已经足以教训北汉。他知道晋阳城乃是天下最难攻取的大城,历史上似乎就没有被外敌攻陷过。但高平战后,他在往北推进时,多处州郡传来归附后周的消息,更遇到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动人场面。各地士庶纷纷遮在军前自愿充当向导,并反复向周师讲述北汉的盘剥之重、残虐之深。柴荣陶醉在"汤武革命"般的自豪中,觉得既然如此得民心,也许我大周义师可以攻克那个晋阳大城。至于粮草问题嘛,也许可以"因粮于敌",在敌人这方面搞到后勤补给。种种迹象表明,似乎可以打一场"计划外"的战争。

这年三月底,柴荣以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以郭崇(即郭崇威,郭威称帝后,因为郭威的名讳,他改名郭崇)副之,向训为都监,李重进为马步都虞候,史彦超为先锋都指挥使,将步骑二万发潞州;仍诏王彦超、韩通自阴地关(山西灵石县西南)入,与符彦卿合军而进,又以刘词为随驾部署,保大(今陕西富县)节度使白重赞副之。调兵遣将,做出了攻克晋阳的态势。不几日,数万大军包围了晋阳。

与此同时,原属北汉的更多州郡开始请降。宪州(今山西静乐)主动降!岚州(今山西岚县)主动降!石州(今山西离石)主动降!辽州(今山西左权)被周师克降!沁州(今山西沁县)被周师克降!

……契丹主耶律璟得到刘崇派来王得中的求援信,当即回复:近期即发兵来救晋阳。

但王得中一来一回要走多日,等到他回来时,并没有进入晋阳--晋阳已经被世宗柴荣包围了,他只好进入代州暂时安身。

柴荣的大军在晋阳城下环绕为近四十里的大营。一时间,后周大军出现了粮草不继的困难。数万大军有了五代时期的劣习:剽掠。大兵们开始四出抢劫粮草。晋中大地的士庶们,一开始还以为来了"王师",可以"救民于水火",不料"王师"反将当地置入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士庶,成为啸聚山林打劫散兵游勇和周师辎重的盗贼。柴荣知道这个局面后,果断下诏禁绝军士剽掠,同时开始安抚地方,规定只收今年租税,还鼓励地方纳粮,有纳粮,就有官做。但仍然无法征集到足够的粮草,当地已经被刘崇搜刮过了,柴荣已经无法继续搜求。

"因粮于敌"的想法落空,"敌方"地盘无粮!这个严峻事实,让大帝柴荣紧急调动曾经做过转运使的李谷来处理。

李谷当时已经在汴梁做三司使负责国家财政工作了,此际,又被火急调到晋阳来做大军的后勤部长。李谷巧妙盘算、认真规划,终于为大军凑齐了足以支撑下去的军需。

月底,周世宗柴荣从潞州赴晋阳督战。北汉忻州(今属山西)监军,杀了刺史及契丹所遣戍守将军,投降周师。北汉代州防御使郑处谦杀掉契丹监军,举城来降周师。世宗将代州置为静塞军,以郑处谦为节度使。这时刘崇派往契丹请援回来的王得中正在代州城里。郑处谦的部下,代州将桑珪等人很诡异地杀了郑处谦,向世宗柴荣诬奏他"潜通契丹"。这应该是在柴荣前争功的一个血案。

随后,桑珪等人将王得中送往周师。柴荣很喜欢这个读书人。当初在高平大战,看到风向不对,他劝谏刘崇小心,刘崇不听,结果大败。证明这个读书人很有点头脑。就给他松绑,还赐给他玉带、马匹等。然后问他:"你到契丹去请援,你可知道契丹军什么时候会到晋阳?"王得中说:"我只受命去送杨衮,没有别的使命。"有人对王得中说:"契丹可是答应你发兵来了!你不说实情,万一契丹军很快到达,你可就危在旦夕啦!"王得中的回答是一篇大实话,他说:"吾食刘氏俸禄,又有老母在围城中,若以实情告之,周人必发兵据险以拒契丹。如此,家国两亡,吾独生何益!不如杀身以全家国,所得多矣!"契丹骑兵数千人,很快出现在忻州、代州之间,作为北汉遥远的声援。柴荣发现无法收买王得中,最后还是杀了他。战场形势渐渐有了变化,开始向不利于周师的态势转移。河东行营都部署符彦卿奏请增加兵力,柴荣派遣李筠、张永德将兵三千增援。契丹的散兵游骑不时出现在忻州城下,符彦卿与诸将列阵以待。大将史彦超带二十骑为前锋,遇到契丹,当即驰入阵内血战。李筠引兵跟进,一战,杀契丹二千人。史彦超恃勇轻进,穷追败寇,渐渐离开大军,契丹援军赶来,众寡不敌,为契丹所杀,李筠仅仅幸免于死。在契丹的反击中,周兵死伤甚众。符彦卿退保忻州,后来又引兵退还晋阳城外中军大营。

符彦卿一路等于败归。大兵久围晋阳。多次从国内征调军卒民夫,东自怀州(今河南沁阳)、孟州(今河南孟县),西及蒲(今山西永济)、陕(今河南三门峡),来攻晋阳,几个月过去了,没有攻克。又有连绵不断的淫雨,征调而来的士兵大多生病,似有疫情蔓延。史彦超战死,符彦卿又退兵。

这一局面很像当年张敬达征讨石敬瑭。大帝柴荣感到胜算不大,经过几个昼夜的思考,决计退兵。公元954年六月,世宗拔营。老将药元福对世宗说:"进军易,退军难啊!"世宗道:"朕将这个断后的事全部交给你!"药元福于是整顿将士排成谨严的战术队形,殿后,缓缓而退。北汉果然出兵追踪。药元福将其击退,保护了中军安全撤退。

但是大军回还还是太仓促,李谷千辛万苦征集而来的数十万(石、束)刍粮在城下,无法携带,全部焚弃。而军中有流言四起,相互惊扰,甚至有相互剽掠的事出现。军需辎重损失无法计算。最后所得到的北汉州郡刺史也都弃城逃跑。代州桑珪等人想跟从周师南退,又担心诬杀郑处谦事受军法处分;但已经背叛北汉,又不能再次投降北汉,于是据城自守。最后被北汉攻克。经过小半年的战争,又回到了半年前的地缘态势。

居河东北汉不血食

周师虽退,声威大震,此外在撤退中,还将北汉臣民十余万人迁往河南,削弱了北汉政权的兵源和赋税来源,使它的战争动员能力大大下降。在后来的日子里,赵匡胤征北汉,也学习柴荣的做法,迁徙北汉太原附近诸州郡十来万人到南部诸州,再一次削弱了北汉的赋税来源,等于从经济上打击了北汉,这才为宋太宗赵光义最终平定北汉预先做了铺垫。历史上来看,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两次迁徙北汉居民,都是在为赵光义"打工"。

北汉主刘崇因此而忧愤成疾,将军国大事都委托给儿子、侍卫都指挥使刘承钧。又挨了小半年,到了冬底下,刘崇病重,不久去世。刘承钧代理国政。

刘承钧派出使者向契丹报丧。契丹派人来"册立"刘承钧为皇帝。刘承钧每次向契丹主上表,都自称"男"。契丹回他的诏书,称他"儿皇帝"。

赵匡胤建构大宋后,曾经派遣使者对刘承钧说:"君家与周氏世仇,应该不屈。但我大宋与你并无世仇啊!为何困扰河东一方之民?你要小心:契丹很多诈谋,最终是不可以依靠的。君若有志于中国,可以下太行来一决胜负。"北汉主刘承钧也派遣了使者回复道":为我谢赵君。我刘家本来不是"叛人",现在之所以区区守此河东一方之地,实在是因为惧怕我汉氏祖宗不血食也。河东土地兵甲,不足当中国之十分之一,哪里敢深入中原作战?君如果真的愿意决胜负,当过团柏谷(今属山西太古)来,我愿背城与您一战。"书信往来有玄机。刘承钧不称老赵"陛下""宋主",而称"赵君",就是不承认大宋为"正朔"。但赵匡胤闻听此言,却心生同情。北汉从后汉而来,而后汉据守北境,捍御契丹,于中国有大功;最后被郭威所灭,虽然有不得已之处,但道理上,灭人家后汉之国,那是说不过去的。郭威更不该答应迎立刘崇的儿子刘赟,而后又杀了刘赟。这让刘崇如何忍得了杀子之痛?故刘崇起兵太原,延后汉一线血脉,有其正当性。

老赵对后汉、北汉的来龙去脉,有感触,史称"上哀其言",皇上对刘承钧的回复很同情。

老赵对使者说:"为我告诉刘承钧,本朝开尔一路以为生。"老赵称刘承钧之姓名,连"君"(先生)这样的客气词也不用;更称"北汉"为"路",也有深意,他不承认刘氏所据太原诸州为"国",只能是一"路"。"路"是个行政单位,在宋代相当于今天一个"省"。这封回信也算是对刘承钧称老赵为"赵君"的一个"回敬"。

老赵说话算话,终刘承钧一世,没有大规模地向北汉用兵。却也正好借此机会平定了泽潞李筠、扬州李重进,以及荆湖巴蜀诸地。直到开宝元年(968),刘承钧死,老赵才对北汉有过一次足够规模的攻伐。

后汉被后周荡灭,但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兄弟刘崇观察天下形势后,据河东十二州称王,仍称国号为"汉",仍用后汉乾祐年号,以示"大汉统绪"。北汉僻居河东一隅,地瘠民贫,约略只有二十万人口不到,但刘崇结辽为援,每有战事,即联合辽兵行动,虽然屡次失败,但屡仆屡起,甚至还两次主动进攻后周,郭威没有扫平它,柴荣没有铲除它,赵匡胤也没有攻灭它,直到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征,采用围汉打援战略,先击溃辽军援兵,而后下太原,灭北汉。

北汉如此羸弱,却存续时间如此之长,如此难于弭定,成为"五代十国"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有心人开始探讨这一历史案例。

薛居正《旧五代史》将刘崇列入《僭伪列传》,记录刘崇死后,用语相当刻薄,他说:"刘崇以亡国之余,窃伪王之号,多见其不知量也。今元恶虽毙,遗孽尚存,势蹙民残,不亡何待!"刘崇占据着后汉亡国之后的河东之地,窃用伪王国之称号,太能看出他的不自量力了。现在刘崇这个首恶已经死了,遗留的孽种刘承钧等人还在,但已经势力狭小、民力凋残,不亡国还等什么!

刘崇死于954年,《旧五代史》成书于974年,赵匡胤逝于976年,北汉亡于979年。《旧五代史》成书时,赵匡胤、北汉都还在。但北汉这时候,正成为大宋帝国的"敌国",薛居正此言显然带有"敌我情绪"。

二百多年后,大宋帝国的朱熹先生对刘崇做出了不同类型的评价。

《朱子语类》记载,有弟子问朱熹:"太祖平定天下如破竹,而河东刘氏独独难取,这是为啥啊?如果说北汉兵强吧,根本不是,看它的政事所为,也多有败亡之势,但就是拿它不下!不知何故如此?"朱熹回答:"北汉,本来就是他家的社稷江山。郭威乘其君主幼弱而夺之,灭了人家隐帝刘承祐;刘崇于是据有河东。所以后来郭氏、柴氏得到天下,成立后周,刘氏必然不服。所以宋太祖给北汉书信,婉言相劝,告诉他们大宋与北汉并无雠隙;但刘氏答信说:"不忍刘氏之不血食也。"这就是他们刘氏坚守北汉的理由,可谓理直气壮,道理被理顺了,所以难取。""血食",指宰杀牲畜祭祀先祖,祖先得以"血食",证明有后人祭祀,于国而言,就是社稷尚在。祭祀先祖,在古代为一绝大事业。"不血食",就是无人祭祀祖先,意谓国破家亡。

朱熹这个意见,解释了北汉之所以长久存在,除了"结辽"战略外的另一个理由。"不忍刘氏之不血食也",有此一语,北汉,就王国(北汉不是帝国)社稷言,有其正当性。这也是它能够动员起全国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人力资源来对抗南来威胁的"气势"所在。

"不忍刘氏之不血食也"就是不忍心看着刘氏之社稷江山被人霸道强取,因此可以有足以动员士庶"捍卫社稷"的精神资源。它易于在军民之中推演所谓"慷慨"之气。对于战争能力而言,这是一个向度。

我赞同朱熹这个视角。"捍卫社稷"是人伦大义,是正价值,具有独立方向,不得以"割据"之意浅视北汉。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 经略盛唐

    经略盛唐

    上联:一介书生竟从戎,指点江上,岂分豪气意气?下联:七尺男儿当誓死,血染苍宇,哪管后生今生!横批:经略盛唐
  • 再兴明朝

    再兴明朝

    明朝,一大波特种兵来袭,你准备好了吗?崇祯,你的中兴抱负还记得吗?扶大厦之将倾;力挽天下之狂澜;本天师再给你一次机会!
  • 史记(第八卷)

    史记(第八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皇途腾

    皇途腾

    涉世未深的林江意外被召唤至一个陌生世界,这里犹如古代。在禁制着清语者的清虚之境中林江得到了一个神秘戒指,他“悲惨”的命运由此开始。
热门推荐
  • 我的茅山道术

    我的茅山道术

    白天不说人,夜晚莫谈鬼。许多人都认为世界上不存在鬼神,一切的起源不过都是古代劳动人民为寄托心中的所念所想,而想象出的东西。但,往往在我们有天触及到那片隐藏在阳光下的黑暗时,才会发现,世界远非你所想的那般简单。
  • 超级杀手混都市

    超级杀手混都市

    影随其身,刀不离手。一个高中生的奇遇,造就一段杀手界的传奇。他就是天奇,全世界的顶级杀手,因利益的关系而被出卖,导致他负伤逃亡,路经HB武当时,被高人所救,尾随高人归隐深山三年后,从返都市,玩转花花世界,再次造就王者的传奇。萝莉、御姐、教师、警花、校花、熟女纷纷投怀送抱,且看王者回归,风云再起,重拾岁月,称霸校园,一统黑道,巅峰传奇。
  • 无限之不一样的恐怖

    无限之不一样的恐怖

    穿越之后又穿越,看穿越前是一个游戏解说的某人是如何在这生死的边缘上活下来的。
  • 读心宝宝迷糊妈

    读心宝宝迷糊妈

    你相信世界上有超自然的存在吗?不管你信不信,现在的柳云朵是信了,自己居然莫名其妙生了一个会读心术的儿子。本来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她,卷入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中。“妈咪,我的爸爸是谁?”“你爸他,早死了。”“好吧,我想起来了,你爸他是个神,在人界还很有钱的。”“好吧,我记错了,你爸他是个魔,很厉害的那种,没人打得过他。”“好吧,你爸是谁,我也不知道了。”
  • 太子殿下的爹万岁

    太子殿下的爹万岁

    为什么人家穿越都是魂穿成公主、相府小姐,而我穿越就得是整个穿过来,被人当做怪物不说,还身无分文只能去吃霸王餐!替相府小姐入选太子妃,不料,竟然被选上了,可是,太子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小屁孩啊!“太子妃,快给父皇请安!”父皇?他怎么这么像大街上被我讹上的美男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亲爱的“走”全世界

    亲爱的“走”全世界

    提拉米苏的含义是,“带我走”。我曾想带你走全世界,我却不是你的全世界。咖啡代表爱情,然而我却渐渐的不再喜欢咖啡的味道,但我依旧相信爱情。只有你,不断在回忆你打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爱就爱了,不伦对错。有些人终生停留在你那挥之不去的记忆你。而我正慢慢学着放下你,去旅行。
  • 地府公务员

    地府公务员

    牛头马面抓错人,林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地府公务员,从此开启人间装逼之旅……
  • In Defence of Harriet Shelley

    In Defence of Harriet She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艾丽卡和魔法盒

    艾丽卡和魔法盒

    艾丽卡和魔法盒》故事内容简介正义执着聪明的石格里为阻止火星着火时黑魔法盒掉落在宇宙中导致魔法界的毁灭而潜心打造出三个魔仔超人实施阻止行动。残暴荒淫的天地魔王却忠奸不分,暗地里把矛头对准为他赤胆忠心的石格里。面对混乱的魔法领域,不露面的真人魔师卡娜公主隐居魔岛,却把最绝的魔功传授给聪颖善良的艾丽卡。在火星着火魔法盒魔性大发的时候,艾丽卡为了挽救作为魔仔超人的父亲和情人,情急之下吞下了魔法盒,避免了魔法界的毁灭,也挽救了父亲和情人的生命。她的身体被烈焰灼伤后由于卡娜公主送给她保护石的作用,化成了天上的一颗魔星。天地魔王的双眼最后也被魔星击瞎,功力全无,魔法界从此恢复了太平,新的魔王产生。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岩石和矿物质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岩石和矿物质

    岩石是构成地壳和地幔的物质基础,是天然产出的县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岩石随处可见,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不仅可以用作建材,而且还可以用来提炼金属、制作饰品等。自然界中有很多东西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小时候捡到一块美丽的石头,也能让我们欢喜许多天,在看红楼梦的时候我们都在羡慕贾宝玉身上那块与生俱来的通灵宝玉,这些能给我带来欢乐的东西都来自岩石大家族,岩石家族是个庞大的群体。那么岩石有什么特性?又是如何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