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8600000010

第10章 灾情就是命令(4)

地震中大多数受伤者是骨折,可是骨科手术器械缺乏,连固定骨折处用的钢板、钉、髓内针也快告罄。5月16日,钢板的数量只能再支撑一天多。医院与经销商联系紧急调运,也没有成功。抗生素也严重缺乏。医院储存的疗效好的抗生素仅能支持两三天了,医院已开始用部分普通抗生素代替。而很多伤者都是开放性骨折,必须用疗效好的抗生素。大夫说,急需50人份两个疗程的抗生素。到5月16日上午,全麻药品已全部用完,只能用其他麻醉方式来代替。由于医院没有移动式X光机,重伤员要被移到放射室去检查,使重伤员们经受了很多额外的痛苦。大夫说,如果有个移动式X光机,就可以直接到病床旁检查,减轻重伤者的痛苦。做手术用的两个无影灯,已发生故障,正在“带病”工作,使得大夫护士们手术时颇有些紧张。使情况更紧张的是,5月16日全县各乡公路基本打通,更多的重伤员来到医院。县医院甚至连备用病床都没有了,正准备购买20个简易木板床代替。就在县医院院长张海宽发愁时,他又接到通知:一会儿有8个重伤者要转来入院……

碧口镇寇家湾社地处国道212线旁边,临街的房屋在地震后已经东倒西歪,街道旁全是颜色各异的简易帐篷,家的温馨已经成了遥远的概念。

村民高志勤父子俩头戴安全帽,正在倒塌的废墟中清理着杂物。他家的两层木质结构的小楼已经倒塌。高志勤一家人一年的口粮都埋在了废墟中。

寇家湾社有50多户人家,近200多人,50多户人家的房屋全部倒塌,瞬间发生的灾难,掩埋了他们所有的生活用品。

村民在庆幸死里逃生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无法回避的现实。首先是住的问题。房子无法居住,只好搭建简易帐篷。搭建帐篷的材料就是篷布和彩条布,大量的需求,导致这些商品断货乃至涨价。幸亏这些天没有下雨,要是下雨,房屋还会继续倒塌,灾民就更没地方去了。挖出来的面粉落进去了很多灰尘,很难吃,但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清水沟社的老老少少没有住的地方,口粮被掩埋,面对东倒西歪的房子,他们又不敢进去……

文县范坝乡党委书记叶柏林心里清楚,全乡群众的粮食大多被埋在土里,估计有三分之一的群众面临吃饭危机。

民以食为天,在范坝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道上,隔一段就搭着一口锅。每口锅要做二三十人的饭。群众靠的是大家有粮凑粮、有油凑油,吃“大锅饭”渡难关。

类似的现象,在灾区随处可见。文县有6.8万户受灾户都存在类似的情况。6.8万家受灾户,每天需要243吨面粉。而到5月16日中午,全县只有80吨救援面粉,不够灾民一天的用量。

令人高兴的是,省上已紧急援助100吨面粉送往灾区。但是,山大沟深的文县,在不断的余震中,道路不时被阻塞。而运到县上的救灾物资,分到乡上后,再向各村分发,等到了村民的手中,需要的时间可想而知。而有些村子,根本没有可供行车的道路,从村子到百姓家中,有的竟要步行6个多小时!

中庙乡中坪村的村民贾用康夫妇从田野收割油菜回到倒塌的废墟中,劳累和惊悚毫无保留地写在他们脸上。

地震发生后,房塌了,电断了,水停了,村民们面对不断发生的余震,内心的恐慌在增长。贾用康家的2000斤口粮全埋在倒塌的房屋中了,没办法,他们中午只喝了一些稀饭,而蔬菜,就是他们用来喂猪的“牛皮菜”。中庙乡木家坝村19户受灾户,陷入了同样的困境,米、面、猪、鸡全被砸在土里了,吃的东西是从埋得浅的地方掏出来的。大家凑在一起吃饭,粮食只够吃一两天。

在中庙乡一直住队包片的文县纪委书记杜登芳清楚村民目前面临的难题。面对口粮紧缺的情况,乡上领导通过个人关系,紧急从四川汉中协调了30吨大米到位。可是面对全乡1万多人,每人只够发5斤。

“5斤可以坚持一个星期,我们坚信,到那个时候,救灾物资就会源源不断地运进来。”对此,杜登芳充满信心。而每一个等待救援的灾民的心里,都充满了希望。

自己动手

灾区中的等待体现了太多的无奈,而灾区的自救,总让人在感动的同时,喉头一紧,泪水就夺眶而出。人,在灾难面前的坚毅和不屈,是任何东西都无法相比的。

“屋里的人眼睛要快,有东西掉下来先护头。”史忠田站在半截断墙上,左手拄着一把铁锹,右手夹着一根纸烟,大声地吆喝着。他的面前,是村民郭清选家坍塌的房屋,10多名村民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从废墟中掏粮。

史忠田是成县宋坪乡史坪村村委会主任,“5·12”特大地震中,他所在村的很多房屋坍塌,大部分村民的口粮被埋在废墟里。史坪村共有105户、487人,以村民居住地分为5个社。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史忠田和村党支部书记王定才组织村民以社为单位组建了5支“保粮队”,紧急掏挖深埋在废墟之下的口粮。

史忠田他们很清楚,有吃的,才能领导村民干别的。整整一个早上,他们才将瓦砾烂砖清除完毕,郭清选家装粮食的大木柜才被挖了出来。史忠田遂指挥着“保粮队”用塑料编织袋将木柜中的粮食转移。

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当大人从柜里挖出粮食,她便赶紧提住塑料编织袋的口,帮助大人装粮。这个姑娘叫史兴兴。地震发生后,史兴兴所在的学校因校舍倒塌停课。放假这几天,她没有闲着,跟前跟后地给“保粮队”帮忙。虽然她的身高和塑料编织袋差不多,但她已经成为“保粮队”的铁杆队员。

村子中央一块较为平坦的空地上,政府送来的救灾帐篷连成一片。其中的一个帐篷里,几名妇女有的擀面,有的洗菜,还有的在烧火。这些天,社里的人基本都搭伙吃饭,几家一口锅,但为了答谢“保粮队”,村民们又集中了一个灶,妇女们轮流给“保粮队”的人做饭。

灾难,似乎给了人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找寻集体的概念,拥有集体的温暖。

掏粮在继续。郭清选家的房屋坍塌了一半,没塌的半间摇摇欲坠。“保粮队”分成两组,一组在塌了的半间房屋的木柜里往外掏粮,另一组在没塌的房屋里转移袋装的粮食。

时间已过中午,但“保粮队”的队员却没有停住手里的活。窝在半山腰的史坪村没有一丝风,骄阳如火,烤得人皮肤发疼。望着自家的粮食被一袋一袋地运往安全地带,郭清选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史忠田很骄傲,8天来,史坪村5个社一共从废墟中掏出挖出10多万斤粮食。

望断天涯路

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就是通往乡村的公路。地震发生后,有关道路受损中断的信息一个接着一个飞进了甘肃省交通厅抗震救灾指挥部。其中,陇南市的道路中断情况尤为严重:陇南境内国道212线宕昌至武都、文县至碧口段,省道205线江洛镇至武都、县道482线康县至阳坝、484线东峪口至青龙桥公路山体塌方,路基沉陷裂缝,桥梁受损,阻断交通。陇南公路总段的住宿平房、办公楼及道班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坍塌和损毁。全省干线公路上72座桥梁出现裂缝、桥头搭板折断、沉陷等。

抢修疏通公路,无疑是每一个公路人无法推卸的责任。短短几天,来自全省交通系统的5000余名职工和各类机械150余台云集陇南。

文县公路段机械班班长周小平在“5·12”地震发生一个小时后,开着装载机上路抢修,从来没有回过家。他每天睡觉的时间不足两个小时,哪里有灾情,装载机就往哪里开。几天来,周小平没有刷过牙,没有洗过脸,和妻子王彩霞的唯一一次见面是在他加油的路上。

周小平的妻子王彩霞也是文县公路段职工,灾情发生后,她也投入到了一线的抢险工作之中。由于周小平所在的路段一直通信中断,和妻子无法联系,17日上午,他从同事那里得知,妻子王彩霞已奉命进入四川青川县抢修公路去了。

他们的孩子托付给了邻居,周小平好几天都没见着孩子了……

文县公路段党支部书记王富荣清楚,几乎每一个交通人都在第一时间就走出了家门。特别是当地的交通职工,家里灾情也很重,自己却无法抽身去看一眼父母儿女。公路段副段长何志明家在农村,灾情发生后,他们兄弟三人都在抗灾一线,而家中的老母亲一个人守在倒塌的房屋前,无人照料。职工马兴文家在县城郊区,房屋在地震中完全坍塌,由于一直在一线修路,他一次家都没回。有一天坐车经过县城奔赴新的抢修点时,他望着自家的房屋哭出了声。

通往文县范坝的道路是5月16日下午5时许才打通的,被阻塞了5天的范坝乡终于恢复了交通。陇南市交通局副局长刚维杰看着车辆过往,心里有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地震发生后,刚维杰于13日就赶赴文县碧口镇,受命打通通往范坝的道路。而河口村附近的8000多方泥石流,无疑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灾情就是命令,接到命令后,刚维杰带领施工队到了这里,开始了艰难的施工。由于作业面小,只能允许一套挖掘机施工作业,同时,不断发生的余震,又时时威胁着他们的安全。一次正在清理中,因余震引起的泥石流又倾泻而下,差点掩埋了机器和施工人员。刚维杰说,道路其实早两天就疏通了,但又被不时滑落的碎石堵塞,就这样,在和余震的不断抗争中,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刚维杰一来就连续奋战5个昼夜,中午他只能和施工人员啃一些大饼或者方便面。而他的家在西和县,西和县也是这次地震的灾区。他家中的房屋全部倒塌,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和妻子……

同类推荐
  • 放飞心灵的风筝

    放飞心灵的风筝

    土地,蓝天白云覆盖的土地,我们身躯亲近的土地,在平常情况下,有谁会更多地关注呢?即使关注又有谁会倾其全心呢?一般的人~大概很少有。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中国古典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所选取的初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61篇就是其中的精华。本书对这61篇古诗文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赏析,并附有译文、考点总结和易混辨析,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并针对考点有计划地进行分析和指导,真正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热门推荐
  • 最至尊

    最至尊

    妖魔现,鬼神惊,人仙乱,三界六道起风云!妖主、魔尊、人皇、天帝,封天绝地,气吞山河!这是个诸强林立,万圣称尊的时代。一个少年闯进属于强者的舞台,欲与诸强试比高!
  • 爆笑囧事:驭蛇傻妃

    爆笑囧事:驭蛇傻妃

    洞房花烛夜,某拒婚的“痴傻”太子妃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爷,欺负一个傻女人你会有成就感吗?”“试试不就知道了。”某爷邪魅一笑,欺身上前。怎奈,门外骤然兵荒马乱。管家惊慌失色跑来报告,“主子,主子,不好了,太子府被群蛇包围了。”21世纪的天才美少女穿越到了一个人魔兽齐聚的玄幻时空,成了一个人人耻笑的痴傻废材。神蛇为宠,群蛇为伍,且看一个废材小姐如何扭转乾坤,叱咤风云。
  • 聂槃倾沐

    聂槃倾沐

    他精明而善于谋计,却用纨绔遮掩着这一切;她灵动且有着自身的信念,却被现实无情的蚕食,他出现在她想要涅槃新生之时,冥冥中的一场情缘,她却浑然不知自己踏上了一条为她人做嫁衣的路,而他千算百算,却失算了自己的心。
  • 心脏的心脏

    心脏的心脏

    “鹿晗。”“嗯?”“你知道你是我的什么吗?”“什么?”“心脏。”
  • 嫡女策:纨绔四少不宠妻
  • 丑颜倾城:废材二小姐

    丑颜倾城:废材二小姐

    【全文完】推荐新文“爆宠毒妃:皇叔来战!”。她是举国皆知的丞相府丑女,阴阳脸不祥之兆.虽为嫡女,姨娘欺凌,皇帝赐婚,却不想大婚当日被休沦为天下笑柄被伪善的姐妹逼死,扔去乱葬岗再睁眼时,她是来自21世纪的金牌杀手这一世,愿为自己而活,却没想到这具身体带来的却是那么多的意外和麻烦欺她,辱她,污蔑,陷害者,统统见鬼去吧!只是她什么时候惹上了这样一个男人“你为什么老是缠着我?”“娘子,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可是指腹为婚哪!”她只想说,特么的什么指腹为婚啊?
  • 深夜物语

    深夜物语

    这是一本写于无数个深夜,也将在未来更多的深夜与你相伴,安心于归宿的书。这是一本睡前读物,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页结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隽永短文、直指内心的句子、意蕴丰富的插图,涉及爱情、友谊、工作、生活等话题。作者用极其细微而又深刻的笔触,写出我们和这个世界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揭穿我们在这个年纪的疑惑、孤独与欲望。
  • 碎了时光,暖了情殇

    碎了时光,暖了情殇

    那年他们十六七,认做姐弟。或许都是天注定的,弟弟突然一去不复返,姐姐为此念叨十来年,逢人便说她有一个帅小弟。十年人事两不知,再见时,不是看到他被人追着说流氓,就是见他倒卖成人用品。人品变差了没关系,可他居然不记得她这个姐姐。为了让他早点恢复记忆,委曲求全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上劝他多多珍惜未婚妻,工作上又为他卖命加班争业绩。到最后,他更是当起了甩手掌柜。让她又要忙着生活,又要忙着管理公司,还要应对被他伤了心的情人,他却一直杳无音讯。从送公司,送房子,送车子到送未婚夫,她都默默的接受。可到最后送丈夫,她却迟迟不肯踏出那一步。原来,有一种爱,亮如橘色,碎了时光,暖了情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仓央嘉措,是西藏一个极具有传奇色彩,也极具有争议的一位活佛。他是藏传佛教地位崇高的一位上师,也是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诗人。他是高门宫苑里供奉的佛爷,却向往宫门外的自由。他是念经打坐苦海孤筏的僧,却渴求无法企及的爱情。一位拥有世间一切爱的活佛,一段倾倒后世追随者的传奇。
  • TFBOYS之不会爱就放手

    TFBOYS之不会爱就放手

    作者我也是四叶草哦,喜欢我小说的家人们可以加我QQ:295229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