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8600000009

第9章 灾情就是命令(3)

车过榆中,路上行驶的货车多了起来,很多货车的两侧,都挂有诸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宣传条幅。在定西十八里铺收费站,大量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缓缓前行。几名运送面粉的司机称,为了尽快将物资送到灾区群众的手里,他们车上配有两名司机轮班开车,连夜赶往陇南。

凌晨两点,“一线报道组”到了天水。得知前方的路段因为地震已被损毁,他们只得留宿天水。

受余震影响,天水市街道两旁全是临时搭建的帐篷,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在梦中酣睡。路灯散发寂寞的光芒,风卷过空旷的街道,显出少有的凄凉。难以入睡的人们,默默地守在帐篷旁,抽着烟卷打发着令人烦躁的时光……

为了安全,当地政府已经要求各宾馆三楼以上的客房不准营业。住房由此变得紧张起来。几经周折,数十人终于住进一家看似完好的宾馆。

“质监部门已经做了初步的检查,你们放心吧。”服务员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一遍遍这样说道。

然而,“一线报道组”的记者们刚刚入睡,就感到了床的震动,一个个又惊恐地翻起身来。

15日早上7点,“一线报道组”从天水出发,直赴陇南。沿途,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越来越多。上午10点,到了徽县江洛镇收费站。当收费员看见车前挂有“新闻采访”字样的牌子时,立即免费放行:“你们到灾区采访也是帮助我们陇南人民抗震救灾,一路平安!”

短短一句话,让所有的记者感到温暖,怀着百倍的激情赶往灾区。

然而,在灾区采访的难度超出了想象,但对这些置生命于不顾的“无冕之王”来说,采访时的危险早已被他们置之脑后。让他们苦恼的是,采访写成的稿件不能及时传出。为了寻找一个插头,为了一张桌子,大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住进裂缝遍布的宾馆。宾馆服务员感叹,说是记者的胆子就是大。地震发生后的最初几天,在文县碧口采访的电视记者必须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返回武都传送信号,但是通道只有一条,各路记者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生怕因为时滞而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意义。

因为帐篷送到了最需要的灾民手中,刚开始的几天,大多记者只能住进宾馆或者发完稿件之后在车里躺一下。男记者还可以将就,但却苦了灾区的女记者。周玉兰连着几个夜晚没有睡好,有一天,同事们不小心“捡了”一张床板,晚上,就在文县县委大院,周玉兰露天睡在了床铺上。第二天一大早,早起的同事们看到睡得正香的她,心中涌上别样的情感。也许,在她的心中,也有着不同一般的感觉。就在前一天,她接到孩子班主任老师的电话,老师先在电话中指责她不负责任,没能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当她一连声道歉时,老师才知道她在灾区。老师马上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在抗震救灾。请你原谅,孩子的事情有我们,请你不要担心。”

电话那头,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电话这面,周玉兰的眼中溢出泪水……

这是一种力量和认同,这是一种信心和支撑!

至此,《兰州晨报》在灾区的记者已达14人之多,是这个报社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采访阵容。而甘肃广电史上也开创了绝无仅有的先例:160多名记者奔赴灾区进行采访。灾区的情况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传播给所有关心灾情的公众,同时将大家的关心又汇聚成力量反馈给灾区的人们……

各路人马纷纷赶往灾区的行动,引起了世界的震惊。

后来英国《泰晤士报》出现这样的评论:“8天之内,两场可怕的自然灾害侵袭两个相邻的国家。在缅甸,飓风导致10万人死伤,如今继续威胁另外数以千计的民众的性命。在中国,三十多年来最严重的地震已经导致至少1.2万人死亡,不过仍然与外界隔绝的震中汶川的死亡人数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三到四倍。然而,中国的领导人的反应速度和关注堪称楷模,动员全国救援幸存者,预防疾病的爆发。没有比这更鲜明的对比了。在中国,尽管旧的保密习惯依然挥之不去,但新的开放和关注令人振奋。中国总理温家宝立即飞往灾区,表达了全国的悲伤与同情,访问幸存者,并重申他的要求:要更快速地救援那些被困在建筑物内或被埋在瓦砾底下的人们。”

英国《独立报》称:“面对国内大规模的紧急状况,中国和缅甸两国领导人的反应形成对比。在中国至少造成1.2万人死亡的地震发生后,中国总理温家宝匆匆前往灾区,而且已经派遣军队到那里执行救灾任务。在缅甸,在导致10万人死亡或失踪的飓风发生整整十天后,缅甸军政府的领导人丹瑞(Than Shwe)躲起来了,甚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无法打通他的电话……”

村民身边的村支书

各路救援大军纷纷赶往灾区的同时,处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共产党员,在自身也遭受伤害、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走进更需要他们的寻常百姓家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公仆的情怀。

面对特大灾害,文县口头坝乡党委在第一时间组织乡机关的32名党员干部奔赴15个行政村,以抢救群众生命为首要任务,充分发动农村党员干部全力抢救和疏散受灾群众,及时排除险情,稳定群众情绪。5月12日晚7时许,全乡48名受伤群众全部被护送到了乡卫生院和临近的农村诊所接受治疗;4500名灾区群众顺利撤离险境,同时广泛开展了防震自救知识的宣传讲解,稳定群众情绪。5月14日,全面完成了20名死亡群众的善后处理工作。

面对交通堵塞,救灾物资无法运输的问题,口头坝乡领导不畏余震频繁、山塌石滚的危险,实地查看路段损毁情况,紧急调动装载机两台,发动指挥200名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连续奋战3个昼夜,于5月16日修通了河口至磨坝27公里通乡公路。

5月12日地震袭来时,文县城关镇清水坪村共产党员、村委会主任陈尚贵和老伴正在院落里喂猪。突然间,地动山摇,自己的两间厢房瞬间垮塌下来,翻腾的气浪将老两口推倒在地。陈尚贵意识到发生地震了。他顾不上将老伴扶起就冲出家门,扯着嗓子满村喊:“快到村东头的打麦场上去!”随后,他同村支部书记张双文逐家逐户查访,把受伤的20多名村民背出村子,用三轮车送到县医院。在夜幕来临前,陈尚贵和一些村民又用从自家找来的塑料薄膜和木棍,搭起了10个能容纳全村400多口人的大帐篷,并带头把自家储存的白面和大米搬到打麦场,与村民过起了大集体的生活。

突如其来的地震使石坊乡元头村村支书邓延强的妻子被倒塌的房梁砸伤了腿,但他看到70多岁的村民张右伤势更重,便率先背起张右走了5公里多的山路到乡医院治疗。老人趴在邓延强的背上,感动得哭成了泪人。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尹家坝小学女教师姜红玉在灾难面前,实践了这一崇高的诺言。地震发生时,她正要走进教室给学生上课,身后跟着几名学生。突然,教室摇晃起来,她一个急转身,将靠近自己的三名学生揽到怀里,屋檐上的砖瓦无情地砸到姜红玉身上,她的头部鲜血直流,但这三名学生安然无恙。学生们摇着昏倒在地的姜红玉,哭喊着:“老师妈妈!老师妈妈!你醒醒。”

梁上村党支部书记梁斌,看到自己村的几十户村民家的房子被地震震塌了,自己家的房子虽然也成了危房,但他还是在自家庭院里摆起了“宴席”,每天早晨熬70大碗稀饭,中午和晚上分别做70大碗米饭、炒70盘菜,请受灾的村民前来免费“赴宴”,想方设法让受灾的村民吃好……

天上,地下,身边,认识的,不认识的,因为灾难,汇集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这种力量,给人太多的感动,太多的热泪!

等待救援

瞬间而至的灾难,让灾区本来就很脆弱的基础设施显得不堪一击。灾难发生后,因为客观的影响,灾区许多地方出现等待救援的现象。

文县人民医院院长张海宽清楚医院的家底,平时还能对付正常的救治,但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带来的伤员,突然感觉什么都缺:麻醉机、骨科手术器械、骨科固定材料、抗生素、全麻药品、移动X光机、新鲜血液、无影灯。

同类推荐
  •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还是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和洞察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思。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每天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品尝,梳理自己的思想,走好铺在脚下的每一个日子。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路上”的故事。住在山里的小说家,忽然萌发了徒步走回城市的念头。路远,刮风,下雨,体力不支,都挡不住唐吉诃德式的热情。他艰难地走完上百公里的路,愉快地思索关于信念、信条、执着、坚守、拒绝的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引人深思,弥足珍贵。
  • 山川之英: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

    山川之英: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五十年风云录

    本书收入112篇纪实文章,分为开创时期、改革年代、新的世纪三部分,记录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地质工作者的工作经历与情感。同时辑录了四川区地质调查人员创作的散文、诗歌、小说等20篇。
热门推荐
  • 光冥神帝

    光冥神帝

    椒房金殿,窗辄纸鸢。无坟唱离殇,生死流沙。梦了,梦了。故人廖。
  • 无赖仙家

    无赖仙家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信我吧,信我什么都有。当无赖男遇到天道系统,不完成任务就会遭天打雷劈。做好人,行好事,寻求信仰,寻求香火,无耻的再要一座功德碑。一个无赖仙家,一段欢笑故事。“我必须做好人啊,否则天会劈死我的。”【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 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胃肠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胃肠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胃肠病有哪些“信号”,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情志调养、经络调养、药物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胃肠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胃肠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鲜美杂菌

    鲜美杂菌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花季奇妙感情透视(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花季奇妙感情透视(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花季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灿美的时光,但同时也会遇到一些难题,例如:易动感情,情绪不稳定,产生焦虑等等。花季的情感是一种最美好的情感,它可以帮助你确立奋斗目标。跟随《花季奇妙感情透视》一起来学习认识那奇妙的情感吧!
  • 让学生团结友爱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团结友爱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对一般人来说,团结友爱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润滑剂;对政治家来说,团结友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文学家来说,团结友爱是孕育文学灵魂的接生婆;对诗人来说,团结友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发动机。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际,我们又何尝不能从这些团结友爱的典型事例之中发掘出需要的东西呢?本书收录了许多团结友爱的小故事,希望读者通过此书可以懂得团结他人、顾全大局、慎择友、善待友的道理。
  • 最强女神记

    最强女神记

    女主自从开启了身体的奥秘之后,运用自己的勇敢、智慧走上了女屌丝逆袭之路。谁说女子不如男,就算你是穿越来的又怎样?照样虐你!最强女主如何征服穿越霸道总裁?纳尼?一国王子也想做女主的老公?一女二夫会不会太高调?老天爷嫉妒怎么办?到底谁来征服这个世界?是他?还是她?
  • 萌学园之奈亚眼泪

    萌学园之奈亚眼泪

    继暗黑族,吸血族大王,暗黑大帝,阴森女王,复活之战后,萌学园危机又起,奈亚公主图腾消失,五星信任危机,不明黑衣少年袭击,萌骑士们能否冲破枷锁,战胜邪恶,奈亚公主是否会再次出现,拯救萌学园,“她”便是答案……
  • 天之刺客

    天之刺客

    何为刺?尖锐者也。刺者,一击必杀,击之则退。天地之道,虚无缥缈;刺之道,至高至深。大道三千,吾独取一瓢。看吾手握星辰,得大道而逍遥。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