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4400000003

第3章 不做心魔的奴隶(2)

夜,越来越深;雪,愈下愈大;风,一阵比一阵凛冽……

一夜北风紧,天亮雪尚飘。在太古洞外站立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神光,浑身沾满雪糁,长满霜花,挂满冰坠,犹如冷霜凝固、冰雕雪砌一般。

达摩的意识从禅定中出来,向洞外看了一眼。于是,他不仅看到了满眼洁白,也将雪人一样的神光看进眼里。他不动声色地问:

“你,在雪中站立了一夜,想求个什么?”大师终于开口了!

神光欣喜若狂,激动万分。他悲欣交集,两行不知是苦是咸是甜是酸或百种滋味交织在一起的眼泪,潸然而下。

其实,他就是想说也说不出来。因为,他早已被冻得四肢僵硬,脸颊麻木,口舌不灵,甚至连大脑似乎都冻得有些迟钝了。半晌,神光才断断续续从咯咯作响的牙缝里蹦出了一句话:“和、和尚、慈、慈……悲,为、为我、开、开甘露法门。”

达摩乜斜了他一眼,缓缓说道:“诸佛无上妙法,是天长地久、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累世勤奋精进而修得的。你凭着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恭敬、小小的殷勤,就想得到?你站在膝盖深的白雪中算得了什么?若想得我心法,除非天降红雪!”

天降红雪?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难道就真的没指望了?神光又饿又冷,而此时此刻,他的一颗因绝望而不停抽搐的心,更是痛苦万分。他可以忍受风雪肆虐,但无法接受被达摩拒绝的现实。

这时,山崖上一株枝叶茂密的松树因树冠上积雪太多,所有的树枝都被压得向下弯曲着。雪仍在不停地下,树上的积雪仍在不断增多,好像它已再也无法承受那巨大的重量了,整个大树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下……“咔嚓!”一声脆响,松树上那根最长的树枝折断了。整棵大树因为平衡被打破,在那一瞬间受到振动而强烈摇晃起来,树冠上的积雪纷纷坠落下来。它,松树,虽然丢弃了一条最强壮的树枝,却换来了整棵大树的生命。目睹了这一切的神光突然受到启发:不是吗?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历代祖师,为了求法悟道,不惜敲骨取髓,舍身舍命。古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为了显示誓死求法的决心,为了表示自己发自灵魂的诚恳,神光抽出戒刀,猛然砍向自己的左臂--奇迹出现了:从神光断臂处喷涌而出的鲜血,染红了空中飘飘洒洒的雪花,染红了白茫茫的雪地!“师父,你看,你快看!天降红雪了。天真的在降红雪!请收我为徒吧。”达摩大师不禁热泪盈眶。他没想到,神光为了求法而自行断臂。他十分动情地说:“可,可以!历代诸佛当初求法之时,和你现在一样,都曾为法忘身,为法捐躯。你已经用你的行动证明,你可以接续佛的慧命,可以将佛法智慧发扬光大。”

从此,神光改名为慧可。这慧可断了一条胳膊,疼得浑身哆嗦,但他不说自己身上疼痛,而是说:“师父,我心痛难安,请你为我安心。”原来,慧可是在变相向达摩讨教佛法的真谛。因此,他所说的心,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心脏,而是我们的真心。真心虽然无形无状,却能感觉、能思维、能幻想、能做梦、能说话、能听音、能产生直觉灵感,举手投足,扬眉瞬目……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佛教所谓的开悟--明心见性,即心是佛,说的就是这颗心。

达摩听慧可说心痛难安,怪目圆瞪,倏地将一只大手伸到他的面前,大声喝道:“拿心来,我为你安!”

电光石火,就在达摩将手伸到他眼前的一瞬间,慧可清清楚楚地感到自己被一种无形无相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的力量击中了。他目瞪口呆,惊诧万分,若有所悟,却又无从说起……达摩的那只大手突兀在眼前,更横亘在整个天地间,似乎还放射了淡淡的红光。它不停地向慧可索要着:拿心来,拿--心--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用心之时,那真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但用过之后,它又无影无踪,无形无相。这样的心,没有固定的处所,让慧可到哪里去找呢?所以,慧可愣怔了半天,喃喃说道:“师父,你叫我拿心来,可是,心在哪里呀?我找不到啊!”

“已经为你安好啦!”达摩大吼一声。他这一吼,如同晴天霹雳,在慧可面门前轰然炸响,陡然震断了他的胡思乱想。是啊,心既然找不到,你还心痛个什么?心既然空无踪迹,你还安个什么?

迷雾散尽,艳阳高照。慧可,大悟了。

景深

慧可立雪而入达摩门,终于悟得佛禅之道。北宋时,有一位名叫杨时的人,他与同学游酢(cù)到洛阳特地去拜访他们的老师程颐。顺便,他俩要向先生请教一些问题。不巧,他俩到达的时候,程颐正在睡午觉。杨时与游酢就那么虔诚地站在大门口,等候先生醒来。似乎是为了考验考验他俩是不是在装模作样,也仿佛是为了成全他们的千古美名,反正老天爷非常知趣、非常适时,或者说是非常巧合地下起了大雪。

等到程颐一觉醒来,面见他俩时,门外积雪已经深达一尺!这大概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尊师重道的历史典故了。

杨时,世称龟山先生。后来,他轻而易举地考中进士,但当吏部调他做官的文凭真的送来时,他弃之如废纸,一时间清誉满天下。他先后就学于程颢、程颐兄弟。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称“程门四先生”。他学成南归时,程颐目送之,说:“吾道南矣。”是啊,他如此聪明,又如此尊重师长,虔诚好学,老师能不倾囊相授吗?所以,在南宋时,学者公奉他为“程门正宗”。

其实,有了调官不赴、程门立雪的故事,就足以令他名垂千古了。乍看起来,程门立雪似乎更亲切一些,慧可的故事太过残酷了。但是,如果真正对禅宗有所洞悉,回望这两个故事,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萌芽于晚唐,成之于两宋,大盛于明朝的理学--也就是新儒学,原来本是发端于禅宗的启悟啊!

追根溯源,我们在早、中期的理学大师们身后,总能影影绰绰地看到一些伟大禅师的身影。几乎所有的理学大师或是在禅师的点化下自己有所体悟,或者干脆从禅宗公案、语录中撷其精华而为己有,自诩为创新之见,并以此为资本自立门户。梁启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唐代佛学极倡之后,宋儒采之,以建设一种‘儒表佛骨’的新哲学。”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程门立雪”,可以肯定,是在模仿慧可求法的故事而产生的。翻开杨时的传记,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一日见程,颐偶冥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从中可以看到三点:其一,既然是“侍立”,即随时准备听候吩咐,那么,应该是站立在距离程颐不远的地方;其二,程先生仅仅是偶然冥坐,也就是打盹,或者冥想,总之时间不会太长,除非人工堆雪,否则怎么会雪深达一尺?其三,文中的“门外雪深一尺”,原意是在说明、形容时间过了很久,两位学生为等候老师醒来,始终不肯离去,而不是说他俩站在门外。

杨时死后谥号“文靖”,谢应芳的怀念诗写成了:“卓此文靖公,早立程门雪。”

再到程氏徒孙辈的、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又在此基础上演变成了更加合情合理的“程颐睡午觉,杨、游门外立”。

理学的许多语录、学案,都是这样从禅宗典故套用、模仿而来的。其实,套用也好,模仿也罢,都算不了什么。佛、道、儒三家,本来就是相互影响,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就说禅宗吧,它早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印度佛学,它之所以能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壮大,是因为它与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反回来,禅宗对理学有所哺育,应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不正常的是,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既采用佛说而损益之,何可讳其所自出,而反加以诅诋?”

如同小偷总是避开自己“光顾”过的地方,又似现代许多大富豪对自己最初的发家史讳莫如深一样,理学家们对自己的“乳源”有所避讳,也可以理解。至于他们反过来对禅宗进行攻击,也可以看做是提前防卫。问题的关键是,理学家学禅由于缺乏慧可大师断臂求法的勇气与恒志,所得到的仅仅是禅的皮毛。所以,他们的东西,似则相似,是则不是,甚至是比虎画猫反类鼠。难怪我们看到的理学家骨头里都往往缺乏禅者的机智、敏捷、自然、洒脱、大度、磊落。

心语

慧可断臂与玄奘西行,是古人舍身求法的典范。是什么神圣的信念,让慧可毅然断臂?是何等坚定的意志,支撑着五天四夜滴水未进的玄奘走出八百里沙漠?毫无疑问,是信仰。

说起来,人是肉体与性灵的完美结合,所以除了物质满足、精神需要外,还有更高的性灵(灵魂)追求。当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必然会转向性灵的探索。

这些年,虽然物质条件、精神生活较之以前有了极大改善,但多数人并不觉得满足,反而在忙碌中普遍感到迷茫、困惑、焦虑、不安。究其原因,主要是信仰危机。由于信仰被误导,许许多多人成了“拜物教徒”,以为金钱万能,可以换来一切,声色犬马,浮华奢靡,暴殄天物……似乎人生一世,就是为了攫取财富而来。于是,不少奸商使诈,很多官员贪腐,变成一头头疯狂吸金的怪兽。也正是由于信仰缺失,道德的底线不断被拉低,使得近年来丑恶之事层出不穷。

人生一世,只有几十年光景,世界很大,我们很小,如何使人生真正通达愉悦?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唯有内心的信仰。事实证明:一个人信仰空虚,很容易造成心理紊乱与疲惫;反之,则人生充盈。即使在逆境,也乐观充实,击水千里,最终取得人生的成功。

3.心中的欲念绑着你

慧可入达摩门,取得衣钵,成为禅宗在中土的二祖。后来,他把禅法传于僧璨。三祖僧璨得到衣钵后,一直隐居修行在舒州皖公山。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一位法号道信的小沙弥,偶然听了一位云游僧背诵僧璨的禅学名著《信心铭》,心中升起了无限的欢喜。他小小年纪,学法之心却异常坚定,求道之情十分迫切。他跋涉数千里,从黄河岸边的河南沁阳,一直走到长江之滨的安徽潜山。在皖公山,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僧璨大师。他在跪拜行礼后,说:“大师慈悲,请教给我解脱法门。”

僧璨不动声色地问:“谁绑着你呢?”小道信一愣,惊诧地说:“没有人绑着我呀!”僧璨大喝一声:“没人绑着你,那你还要解脱个什么?”少年道信就这样突然开悟。难道,就是这么简单?其实,有什么复杂的呢?

我们世人都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一层又一层枷锁,加上一道又一道束缚,从而使我们的心灵之中多了许多铅坠,堵塞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无法自由自在地展翅翱翔。

道信开悟后,在师父身边磨炼了九年。在他二十三岁那年,僧璨将禅宗衣钵传给他。他,成为了禅宗四祖,从此禅修益发勤奋,白日持劳干活,夜间坐禅摄心,肋不沾席,夜不倒单(不展开被褥,也就是夜间不躺下休息),六十年未曾解衣安眠。

这时候已经到了唐朝初年。在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庐山大林寺当住持的道信,厌恶了世俗的应酬。他在庐山绝顶五老峰举目北望,发现长江北岸的群山之中紫气升腾,祥云笼罩。于是,他渡江来到与庐山一江之隔的湖北黄梅境内。

这里石奇泉白,林木清幽,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树。风来了,松涛阵阵,绿浪翻滚如大海;风止了,青松静伫,化成连天碧玉。更神奇的是,万山丛中两座峻峭的高峰拔地而起,就像两位顶天立地、比肩站立的巨人,仰观九天星辰,俯瞰大地烽烟;谛听风云变幻,笑看江河奔流……钟灵之地,当有人杰出类拔萃;山川奇异,自有贤圣与日同辉。道信望着这两座并肩而立的山峰,嘴角隐隐泛起一缕会心的微笑。这时,一位老翁扛着头从山上下来。他告诉道信,这座山叫破头山。道信说:“这个名字不好。看,这东、西二峰秀出群峦,应该叫双峰山。”

“谢谢禅师赐名。”老人双手合十,深深鞠了一躬。原来,他是山里的栽松道人(并非道士。早期,佛教也将佛法真谛、禅之心要,称之为“道”,因此也将修行佛法的人称作“道人”),这漫山遍野的松树是他几十年间所栽种的。

老人看到道信身披大红袈裟,显得十分庄严神圣,心中好生羡慕,就请求说:“禅师,你一定是位得道高僧。我要拜你为师,给你当徒弟。”

道信见他须发皆白,问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寿?”“九十有九,还小呢。”老人笑着说。道信也笑了,说:“是不算太老。不过,给我当徒弟嘛,还是太晚了一些。”一位名叫冯茂的居士,将双峰山下的一块山场捐献出来,供道信开办道场。经过数年苦心经营,声名远播,四方禅僧闻风来归。渐渐地,这里云集了五百多位禅和子。

这是中国历史上形成最早的禅僧教团,也开了禅宗道场脱离律宗寺庙而独立的先河。四祖道信启建丛林、组建禅僧教团的创举,对后世禅宗的发展,对禅宗农、禅并重的宗风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天,道信在回山的路上遇到一个骨相奇秀的男孩。那孩子似乎早就知道道信在打量他,停止玩耍,回眸一笑--这眼神,这目光,这神态,竟然是那样似曾相识!可是,他仅仅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呀。道信弯下腰,抚摸着他的头顶问:“你是哪位居士家的孩子?我看你很眼熟,一定与你父亲相识。你姓什么?”

小男孩一歪头,说:“我的姓可不一般呢!”道信好奇地追问:“什么姓?”

“是佛性(能成佛的本性,禅宗也称之为:性,自性,本心,真如,等等)。”什么?佛性?道信不由得一惊。这时,一同玩耍的小伙伴们七嘴八舌地说:

“他没有姓,是无姓儿。”道信就问他:“你真的没有姓?人人都有姓,你为什么没有姓?”

“性空,所以没有姓。”小男孩说完,对着道信又一笑。人人都有佛性,自性空寂,这些深奥的佛学道理,竟能从一个七岁稚童口中说出,道信怎能不为之动容?要知道,他为了找到一个能传承自己禅法的弟子,已经寻觅了许多年。道信对男孩说要收他为徒,男孩说这得问他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住在一座破庙里。她对道信说:“大师,你就带他走吧,他本来就是一个莫名其妙而来的孩子。”

道信留下一些钱,将孩子的母亲安顿好,领着“无姓儿”回了双峰山。这个“无姓儿”就是后来与师父道信共同开创了禅宗崭新局面的、史称“东山法门”的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春风又绿江南岸。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四祖道信乘一叶扁舟顺江而下,到白下(今南京市区)弃舟登岸,直奔牛头山而去。已是黄昏时分,牛头山上空五色祥云如盖,山脚下白色岚气缭绕,山中巨石上,一位禅僧肃然端坐。一群羽毛艳丽的小鸟飞来,它们嘴里衔着世间罕见的鲜花,纷纷献到他的面前。随后,一只白猿灵巧地攀上岩石,将一枚硕大的野果放在他的脚下……那禅僧一动不动,也不知他化成了石头,还是他本来就是石头的一部分。道信使劲咳嗽了一声,惊飞了小鸟,吓跑了白猿,那禅僧却故我依旧,连眼皮都未曾抬一抬。道信大声说道:“好哇,好哇。百鸟衔花,灵猿献果,天人送供,说明你禅修功夫出神入化,已经达到了奇妙境界。但是,既然鸟兽能找到你,阎王爷也能找得到你。”

是啊,纵使禅定功夫达到一定的高度,却依然没有出三界,未能了脱生死。要知道,羽化登仙,犹是梦幻;解脱大道,方为真谛。

那僧睁开眼睛,神色迷惘地看着道信。道信明知故问:“你在干什么?”“观心。”

道信又问:“观心者是谁?所观之心又是何物?”那僧无言以对,就再也坐不住了,起身施礼:“弟子法融,失礼了。请问大师……”“道信。”

同类推荐
  • 女人的智慧与财富

    女人的智慧与财富

    本书内容分:自信是一个人受用终生的财富、能力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明智的抉择是通往财富之门的坦途、财富是获取财富的基础等9个部分,讲述智慧女人是如何用财富来打造品位生活。
  •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

    本书采用大量生动的故事来展现那些征服困难的英雄,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介绍了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帮助人们战胜苦难,应对逆境,走向成功。
  • 厚黑学全书(全4卷)

    厚黑学全书(全4卷)

    本书是一部以史为例、集文学性欣赏性可读性于一身的全书,适于阅读,是青少年朋友和读者为人处世不可多得的精品读物。
  • 摆脱烦恼靠自己:日常烦恼自我化解80法

    摆脱烦恼靠自己:日常烦恼自我化解80法

    本书是专门讲授如何自我消除烦恼的大众心理保健读物。全书从心态调整、品格升华、顺其自然、行为辅助等四个方面,简明而又具体地介绍了如何自我摆脱日常烦恼的有效方法,以指导帮助广大读者健康、快乐地面对现实生活。《摆脱烦恼靠自己:日常烦恼自我化解80法》内容新颖,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值得一读,可供社会各界人士学习参考。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良好习惯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良好习惯

    积极的心态(简称PMA)是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数十年研究最重要的发现,他认为造成人与人之间成功与失败的巨大反差,心态起了很大的作用。积极的心态是人人可以学到的,无论他原来的处境、气质与智力怎样。
热门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故事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 曹昂

    曹昂

    一个现代的替死鬼,阴差阳错成为了两个鬼的交易品,成为了三国枭雄曹操的儿子,还是长子!他能够在三国这个诡异的时代步步为营,击败政敌曹丕,成就天下霸业吗?
  • 孤独的跳舞者

    孤独的跳舞者

    谜一样的案件出现,伴随着的是跳舞家的消失,奇怪的儿歌再次出现在主角的脑海,一道道关卡和一封封信..................跟随跳舞人吧,她会让你终生与她作伴,那就是_____死。
  • 上古世纪那些事儿——风与吼

    上古世纪那些事儿——风与吼

    2400年前,远在寂静之海北岸的原大陆,晴空万里。希尔诺拉历史上12位英雄探寻世界源头的旅途中。塔阳,后来被称之为风神的英雄,他停了下来,那双阔三角形的耳朵耸立着,耳上黑黄相间的绒毛微微颤抖着,感受着原大陆露珠平原上轻柔的风声。......冒险向,历史向,关于兽灵数代伟大人物的故事性的传记。
  • 阴阳鬼商

    阴阳鬼商

    我是爷爷从坟墓里面救出来的婴儿,被称鬼娃子!爷爷是一位阴商,在我被他从小的教育下,开始学习阴商之道!学习道术画符,精通三教九流之术,夜间捏泥为马,雨露为食,行走在阴阳边缘,赚取阴阳之钱。因天生紫电冥瞳,更是在阴阳两界混的风生水起,三道紫电冥瞳出,阎王小鬼吓尿流,人称‘三藏’
  • 旋风少女第五部之花未落

    旋风少女第五部之花未落

    继爱之明后。。。百草如愿打败方婷宜,却与婷宜双双受伤,。。。。。。。。。。。。。。。。医院醒来,百草看见床边有一位美丽的女士,这位女士究竟是谁?欲知详情,请看。。
  • 新婚总裁很勇猛

    新婚总裁很勇猛

    一场势在必得的豪夺,成就了一出销魂蚀骨的一夜.情。他的强悍霸道,她的娇媚可人,密不可分的缠绵了整整一夜!被男友以前途为名,送上了他的床。伤心欲绝的她远走他乡,却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她都不知道。他突然出现,强硬地让她冠上他的姓氏,莫明其妙的当上了名满盛京的慕家少夫人!
  • 流年遇见最美的自己

    流年遇见最美的自己

    原来,相遇的时光会老,深情的久伴会散,再深的记忆也逃不过遗忘。那就静静的安好吧!本书又名“遇见你是最大的惊喜”
  • 毁灭王冠

    毁灭王冠

    变异的豌豆射手,食人的大嘴花,沉睡的睡莲。一枚历代强者传承的神戒。一个三千年前的神官。一颗能够令死者死而复生的神奇植物。植物学者夏小幽开始了不凡的一生。
  • 心菲宇

    心菲宇

    受人唾弃的野孩子陈景涛在他人生低谷之际,天降异象七星连珠开启神秘门户,龙族嫡系金色鲤鱼跨越时空与他相识!七窍玲珑心和火眼金睛本是上古神话,在金色鲤鱼的帮助下成为陈景涛囊中之物,从此开启他不平凡的一生!美女接踵而来,YY无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