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1600000013

第13章 记往事(8)

最近,校对《银川市志·文艺篇》初稿,遇上了“土围子”、“拦路虎”:许多繁体字不认识、律诗平仄含糊、断句标点困难。市志办蔡主任以为我是老先生,有学问,校对此类稿子驾轻就熟,所以特地邀请。熟料,我是“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文艺篇”所编内容有“赋论”“诗词”“碑文”“祭文”等,大多是子曰诗云的文言文,而且繁体字几乎占一半。说实话,我的古文底子本来就少的可怜。学前和上小学时识得些繁体字,上中学后赶上第一批简化字公布,再后来推广第二、第三批简化字。一路走来60多年,像猴子掰棒子把那点陈货早丢得差不多了。虽然后来搞文学书刊编校工作进行过恶补,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底毕竟不深。2000年以后学会了用电脑写稿,日久天长,人养懒了,手放生了,有时竟然连很熟的字也猛然憋住写不出来。突然想起,曾看过一则报道,有记者在北京一些高校采访大学生,让写“尴尬”两字,十有六七不会写;让写“邋遢”二字,十有八九不会写;拿出“龟”“惊”“蜡”等繁体字让辨认,绝大多数摇头不认识。其实,不会写不认识的岂止是被采访的那几位大学生,恐怕有一层人呢。

我现在有点杞人忧天,如此发展下去,老祖宗留下的这笔遗产会不会失传?当然,汉字的简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也是与时俱进的明智举措。我非常赞同。但不管怎么进步发展,方块文字、文房四宝,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优秀文化传统,一定要继承。现在的问题是全民“喜新厌旧”,有了电脑,丢了笔杆,使用简体字,不识繁体字。这是个危险信号。我想,最理想的目标是,书简识繁。即全民都会写简体字,人人都认识繁体字。喜新不厌旧,传统永不丢。尤其像我等文化人,务必要守住书简识繁。现在从头学起已不可能,但可以临时烧香抱佛脚,多查字典,勤补课,不断给自己充电。此方虽达不到繁简精通,起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013年5月5日)

岁月不饶人

退休后,跟过去的老同事老搭档见面的机会很少,即使偶尔相见,也是零零星星,像今天这样集中见面则绝无仅有。市政府兴建阅海万家居住区,为在职的和离退休的职工改善住房条件。第三批给文联分配了21套楼房,集中解决离退休人员的问题。今天大家都来参加摇房号,见了面第一感觉是大家都老了。显而易见,的确是老了:有的发白了,有的耳聋了,有的牙掉了,有的腿瘸了……10年时光,居然老得这么快,岁月不饶人哪。说起岁数来,老到如此程度也在情理之中,年过花甲的极少,七旬者最多,还有两位迈进了80岁门槛。

个别人老得面目全非,几乎认不出来。好在头脑都清醒,一搭上话,立马就找到了感觉,抓住对方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三言两语就进入“角色”,亲亲热热东拉西扯,话多得没个完。最多的话语是,活着就好,快乐健康第一。关于分房的事却没人说三道四。我知道大家对房子分配是有些意见的,文联离退休职工20多位,跟在职职工人数几乎相当,第一批给文联20多套房子,居然没给一个离退休的。而其他单位第一批重点给离退休人员,因为这些人工作辛苦了一辈子,住房条件普遍不好,现在大都年事已高,是有今日没明日的人,应该优先考虑。现在大家都想的开,虽然比第一批迟了5年,但总归是得到了。至于能否等到2015年住进新楼房,并不十分在意。有位老同事说,住上住不上都一样,有这样一个摇房号的过程就很好了。这话说的好,人这一生就是一个过程,经过了体验了,跟得到了享受了没有很大不同,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与感受。这就是知足者常乐的道理。

理是这么个理,但真正落实到行动并不容易。这件事要是搁在十几年前,这帮人要不闹腾才怪呢。那时候他们身强气盛,有理言高,甚至无理也强辩三分。单位若出现此类不合理的事,有人会慷慨陈词,有人会大吵大闹,有人立马找领导质问,有人甚至去上级部门告状。总之,不合理解决问题,决不善罢甘休。今天,他们在这件事上表现的如此淡定、宽容、善言善行。古曰,人之将亡,其言也善。许多人进入老年之后,世俗中所有的怨恨、私心杂念都会淡然,甚至完全消散,这既有体质羸弱底气不足的无奈,更有人生历练,世事洞明的大彻大悟。

(2013年6月28日)

邂逅善意

在红尘滚滚,人海茫茫的都市里,常常会邂逅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举动。虽然瞬间即逝,却让人感到一阵温暖,不禁想起那句充满阳光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女孩哭着要给拉二胡爷爷捐钱

十字街口地下有条通道,拐角处蹲个卖艺的老头,蓬头垢面,一脸沧桑。手持一把二胡,面前放个铁皮盒。他从早到晚不停地拉着二胡,拉的全是些老掉牙的曲儿:《走西口》《闹元宵》《五哥放羊》《绣金匾》《赶生灵》等,一曲接一曲的拉,一曲又一曲重复着拉。看来老头只会那些老曲儿,不会拉新曲子。虽然过往行人几乎没一个驻足聆听欣赏,也很少有人朝铁盒子扔钱,但老头根本不管这些,面无表情,闭着眼睛,一门心思地自娱自乐,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样子。

一天上午,有位年轻妈妈带着个四五岁的漂亮女孩从地下通道走过,女孩边走边向妈妈要一块钱。妈妈问:“要钱干什么?”女孩说:“给拉二胡的爷爷。”妈妈说:“你昨天已经给过了。”女孩说:“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今天不给。”妈妈从老头面前匆匆走过去,女孩却站在老爷爷面前不走了。妈妈喊她快走,女孩定定站着坚决不走。妈妈生气了,说不走你待着,转身向通道出口走去。女孩“哇”地哭了,扑通坐在地上。僵持了片刻,妈妈妥协了,拿出一块钱:“给,拿去。”女孩站起身,跑到妈妈跟前拿了钱,返回身放进铁盒子。说:“爷爷,再见。”声音嫩嫩的甜甜的。

女孩正要离去,老头突然停止了正拉的二胡,破天荒地睁开双眼对女孩点点头;女孩站住了,二胡马上又响起来,破天荒地拉起一首新曲儿:《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没有忧伤,没有哀愁,唱起它,心中充满欢乐。啊——啊——每当唱起它,心中充满欢乐。啦啦啦……”显然,老头是专为女孩拉的,那么专注用心,曲调纯真温柔,婉转悠扬。顿时吸引来好多过往行人,围在女孩身后静静的倾听。

一块钱的风波

每天上午,北塔菜市场热闹非凡。数百米长的街巷两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摊点:卖鸡鸭鱼鳖的,卖猪牛羊肉的,卖葱辣调和的,卖油盐酱醋的,卖蔬菜水果的,卖豆腐粉条的,卖油条馒头的……山珍海味杂陈,荤素生熟皆备。逛市场的人摩肩接踵,时不时挤成疙瘩,想进的进不去,想出的出不来,急得直剁脚。叫卖的,呼喊的,讨价还价的,吵闹得一塌糊涂。

与往日有点不一样,今天不是一般的吵闹,是一男一女在吵架,吵得很厉害,搅动了半个菜市场,吸引了许多围观者。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男的买了女的一把香芹,付了钱要离开,女的说差一块,男的说付够了,不差钱。于是就吵起来。越吵越上火,两个人的嘴都不干净,全是污言秽语。男的骂女的:“不要脸的骚货,没见过钱,想讹人。”女的回骂:“羞你先人,给不起钱,耍赖呢。”骂得不过瘾,还想干架呢,“把菜放下,不给钱老娘饶不了你。”女的离开菜摊向男的撵去。“来吧,看老子今儿收拾你。”男的不怯火,站住了。两人剑拔弩张。人们纷纷劝解阻拦,却难平事态,一场厮打迫在眉睫。忽然有个老者挤到女的面前,递上一块钱:“他把钱给我了,你消消气。”女的一愣,恨恨看男的一眼,接了钱,骂骂咧咧回到菜摊。男的有点吃惊,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并没给老头一块钱。想说点啥,又张不开嘴,蔫蔫地走了。

生活中免不了有冷漠、恶意,但真善美总是很多,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地说,生活万岁,善意万岁。

(2013年11月1日)

小年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家家过小年。过小年主要是送灶王爷升天。

中国的节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其中过小年的内容同样精彩。有一首《春节童谣》唱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是小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捏小人嘴(包饺子);初六合子连成片,初七炖肉焖干饭……”一直唱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二十三燎臊疳,二月二龙抬头,把过年的忙碌和好吃食唱得淋漓尽致。其实,过年从腊月初八吃了腊八粥就拉开了序幕,一直兴奋到二月初二。过小年二十三就是送灶节,也称送灶神爷。这一天灶房里香气四溢,各种好吃食供在灶台墙壁上身穿红袍的灶王爷面前,其中两样食品不可少:瓜瓜糖和荞面搅团。烧香上供必须是男人,据说灶王爷叫张奎,是个美男子,所以女人跪拜,怕他见靓女拜倒在足下凡心大乱。由此证明,灶王爷是个好美色、馋嘴巴、爱打小报告的地头蛇。百姓心如明镜,知道他好色,便不让女人跪拜;知道他贪吃,便捡最好吃的上供;知道他爱打小报告,就供上两样黏性强的食品,想粘住他的嘴巴。还给他的画像两边贴一副溢美之词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聪明的百姓不愿意惹恼这位现管的神神,就以这种方式息事宁人。想来灶王爷也心知肚明,没有美女来拜,也罢,免得惹是生非。再看主人如此虔诚上供叩拜,如此尊敬抬爱,加之吃人嘴软,所以还是以和为贵尽职尽责,约定俗成地上天说好话,返回降吉祥,博得千家万户年年岁岁向他顶礼膜拜上供祈福。

小年夜虽然不像大年三十那样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熬夜守岁,但也要小聚。虽然没有大酒大肉七碟子八碗,却比平日多了几样菜,其中油泼辣子和荞面搅团一定要有,条件好的家庭还上好酒和山珍海味。男女老幼,齐聚饭桌,就着美味的菜肴,品着酒,吃着油泼辣子蘸搅团,说着吉祥话,祈望来年阖家平安,五谷丰登。显然,这种又吃又喝的饯行场面,是说给灶王爷听的,做给灶王爷看的。因贫家富户经济势力悬殊,饯行场面档次有很大区别,故穷人就用打油诗向灶王爷诉苦:“灶王爷,请原谅,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小子过得苦,明年再请您吃糖。”贫家也好富户也罢,这顿饭都吃两三个钟头至深夜,饭毕,举行送灶王爷上天仪式:男主人将灶王爷画像从灶壁上揭下来,放在备好香表和油灯的木盘里,双手举过头出门来到院子中央。一家人齐刷刷跪倒在地,男主人点香燃表,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接着点燃画像抛向头顶,随着一阵清风飘进高深莫测的夜空。全家人磕头作揖,送灶王爷顺利升天。真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至此,小年送灶神仪式完成了“难”的一大半,还有“易”的一小半是正月初一的接神仪式。

迎接灶王爷回家的日子是初一的五更。其实大年三十就提前作准备工作了,一早,从集市请(不能叫买)回崭新的灶王爷画像和对联,贴在清扫干净的灶壁上。画像前供上各种好吃食,供品中的枣山十分抢眼,高尺余,是用面绳一圈一圈盘成山的形状,上面嵌几枚红枣,故称“枣山”。这种用雪白的麦面蒸出的馍,做工精细,寓意吉祥和美好夙愿,即人勤春早(枣),丰收在望。画像前两边,摆两盏日夜不灭的油灯(叫长命灯),中间是一个盛有小米的香炉和一张放了几股线香、几合黄表的木盘。一切准备就绪,单等初一五更接神。一家人守夜留心,不敢错过时辰。五更一到,男主人头顶香盘到院子中央,跪拜烧香鸣放鞭炮。然后一步一步缓缓退回屋,将木盘放于灶王爷面前,敬香燃表,磕头作揖,谢天谢地谢灶王爷,这一套繁文缛节的送灶神迎灶神仪式终于完成。且慢,那供在灶王爷面前的枣山可不是随便就可以吃掉的,它要等到“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时候严肃处理。春回大地,春耕春播开始,一家人下田劳作,这叫“出牛”。小孩抱枣山打头,男人荷犁赶牛紧跟,女人提着种子随后,到了地头套好牛犁,将枣山置于高地,跪拜后大人赶牛耕播去了,小孩便在一旁津津有味吃枣山。

古往今来,中国的年节习俗笼罩着浓厚的敬神驱邪祈愿气氛,有不少祭灶神的诗词记述,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一代文豪鲁迅的《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两首诗各有风采,饶有情趣,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富户祭灶供品的丰盈和穷人的拮据,反映出百姓对祭灶的重视与虔诚。这些年节习俗现在说给城里的年轻人,未必都能接受和理解。但在农村在民间依然大行其道,乐此不疲。它的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人一年又一年美好的祝福和祈盼,因而代代传承,历久不衰。无疑,它会永久流传下去,留住了年节习俗,就留住了中华民族的根。

(2014年2月18日)

同类推荐
  • 春在云坊

    春在云坊

    李永清的散文,显然跟他专修的哲学专业有关,在他的散文中充满了思辨的哲学意味。他在后记写道:“当生活的扇面和着季节的表情,推来一阵又一阵沁人心脾的空气或障目的云翳时,心底的浪花依然会随着或高或低的起伏,让思想的耕耘在喜怒哀乐中翻山越岭。”他在那些俗常的“喜怒哀乐”中寻找着生命的哲学意义。
  •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分为藏书与读书、为自己的书写序、书评三部分,收录有《漫画古籍的保护与研究》、《议论文化游记》、《红楼何止半亩地》等文章。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去山阿者歌

    去山阿者歌

    它们有着很好的名字:罗山、窑山、莲花山、花路坡、麦垛山、红山梁、大郎顶、官亭山、黄草岭、庙儿岭、马断头山……这些山和人一样,都活着自己的瞬间和恒久,也在救赎自己。山的间隙有条河。
  •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本书为“生命感悟丛书”之一,本丛书的几位作者均为《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教师,都在多家媒体开有专栏,并有散文被选作全国高考和部分省市中考作文或现代 文阅读材料。为了孩子,为了未来,让我们心手相连,筑起一道真爱长城,终有一天,天使的笑声,会扶五彩云霞里,声声传出。
热门推荐
  • 惹爱成瘾:腹黑总裁太霸气

    惹爱成瘾:腹黑总裁太霸气

    苏家的养女苏西西,有着与苏家女儿苏雅一模一样的容颜,以假乱真比,她在苏家危机之时,顶替了苏雅成为一场交易的牺牲品。他:霸道腹黑的大总裁,强者为尊。她:平凡普通的小女人,温柔真实。一次意外的相遇。造就她与他的一场爱与恨的纠葛。姐妹花,容颜相似,刻意模仿,真假难辩。“是姐姐?还是妹妹?”“到底谁是谁,我是爱着谁?”一对可爱的龙凤小宝宝,成了两人之间剪不断的情感纠缠。
  • 大反派

    大反派

    当突然有一天,原本普普通通的你有了非同寻常的能力时,会怎么样?.蜘蛛侠里有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张超却觉得“能力越大,欲望越大。”很多原本不敢做、压抑着的想法,在强大能力的支持下,渐渐地浮出水面…….张超以为自己拥有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后,便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自由行事,但这世界每个地方总是有它各自的规则,一旦任何人妄图将其打破,都会被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所敌视。.而张超,不知不觉间,已是走上了一条“大反派”之路……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修订版)

    本书提出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比如电台直播中接到恶意电话的应对策略等。
  • 悄无声息越过时光

    悄无声息越过时光

    那年的夏天,玻璃上的雾气,隔着窗的距离。无法看透的秘密,不可挽回的境地——无法呼吸窗外的花已凋零,剩下枯黄的躯体。只不过是一时的美丽。樱花发芽,开花,纯净瑰丽,纷纷扬扬,最后还不是枝头凋零,满地残雪······两年了,她变得不再是自己,她回来了,回来复仇了,一切伤害过她的人都得血债血偿。
  • 近身兵王:恋上漂亮女副总

    近身兵王:恋上漂亮女副总

    退伍归来的许阳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进到一家工厂打工,做了一名小小的仓库管理员,原本打算在这个拥有数千人的工厂里面找个自己心仪的老婆,生对儿女,简简单单的过这一辈子,但是仓库的一场大火,却将他的生活完全完全的改变。知性成熟的女副总,火辣暴燥的极品女警,小鸟依人的部门同事,温柔如水的前台文员……一个个艳比花娇的美女们纷纷找到了他,想跟他友好的交往。为此,他很苦恼……也很幸福!
  • 神秘山谷

    神秘山谷

    大学毕业了没有那好爹、没有那关系、也没有那money,好一点的工作就找不到,差的呢又不想去,一群小青年就想到尘世之外去散散心,一来可以散心,二来也可以暂时摆脱找工作的烦恼,就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奇遇发生了。。。。。。
  • 轮回镜缘

    轮回镜缘

    神劫将至,而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讲诉一些人:肩负家族使命忍辱负重三百年却功亏一篑的青帝!纵横妖界横扫冥王殿的帝级妖兽黎凡!单纯善良却被仇恨缠身火凰传人的上官燕!同父异母却走上相反道路的君辰与君钰!以及风华绝代,手摘星辰的星帝!…………总之,这是一段有关爱的故事,也是一段天地人三界共抗神劫的热血故事。
  • 不朽剑圣

    不朽剑圣

    简介以后慢慢写吧。。。。。。。。。。。。。
  • 权枭

    权枭

    年轻的三秦省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李泽宇分配到了三秦省最穷的地方当了教师,而他的初恋女友的父亲是当地教育局副局长,巨大的家庭背景使得初恋女友抛弃了他,而李泽宇在一次机缘巧合中误入官场,看李泽宇是如何笑傲官场,成为一代权枭。
  • 痞子校草与恶女学长

    痞子校草与恶女学长

    他是东方集团未来接班人,打架闹事,无恶不作!她是学生会会长,倔强泼辣有些迷糊!当痞子校草撞上极品女魔头,外加一枚冷酷腹黑男!旭日学院这下欢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