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79200000035

第35章 处理中美关系的战略新思维(6)

21世纪中美两国的对抗真的不可避免吗?1997年10月29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宣告:中美两国首脑决定,中美两国通过增强合作,对付国际上的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对“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尽管有不同的理解,但人们在三个层面上看法是一致的:(1)“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是,中美两国为两国及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致力于建立总体上的、全方位的、长期的合作关系。(2)“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核心是合作,中美两个大国在冷战后及21世纪,在主观意愿和国家战略、政策方针上,在国际、地区和双边各个层面上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3)“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和含义还在于,它以两国首脑、两国政府的名义,以《中美联合声明》的庄严形式,以明确的语言向两国和全世界宣告:中美两国在冷战后和21世纪的关系不是敌对、对抗、冲突的关系,两国彼此不将对方视为敌人,两国彼此对对方不采取敌对、对抗的战略和政策方针,两国建立合作关系也不是要针对任何第三国。按照“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中美两国的发展将是“阳光灿烂”,可在实际的进程中中美关系却是“阴云密布”。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名记者身亡,20多人受伤。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把中美关系称为“战略竞争对手”,以总统的口否认了中美两国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战略竞争对手”表明中美两国是冲突和对抗的,南海撞机事件似乎又为此提供了佐证。“9·11”事件后,美国又改变和缓和了中国是美国的对手的观点。

“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不讲了,“战略竞争对手”也不提了,中美关系这种起伏不断的状况,正说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政府间的不同说法和偶然事件,并不能改变中美两国发展合作的基本趋势。中美两国之间既有矛盾和冲突,甚至这些矛盾和冲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对抗;同时也存在着合作和交流的基础,合作和交流的基础有可能消除矛盾和冲突,至少可以避免矛盾和冲突导致严重的对抗。换言之,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是有可能避免的。

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之所以有可能避免,是因为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客观基础。“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的大国。美国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安全利益考虑,也需要借重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中国的崛起是美国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一位美国官员曾经讲,美国不想阻碍中国的崛起,即使想也没有这个力量。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比较实在的,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美国民间更是如此,普通的美国民众不希望中美对抗。我们还可以看到,中美之间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经贸、科技、反恐、防扩散、亚太安全,等等,美国都需要与中国合作,在许多双边和国际问题上,中美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

冷战时期,中美合作的基础是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冷战结束后,中美战略安全关系和合作基础出现了许多变化:一是苏联霸权主义对中美两国的威胁随着苏联的解体而消解,中美战略安全的基础也不复存在。二是“战略安全”本身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国间以经济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的国际间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日益突出,传统的军事安全被国家综合安全所代替。

三是中美两国间安全基础及战略安全关系,呈现出各种因素交织混杂的多元化趋势,中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多样性。对此,美国政界和思想智库圈认识也不同,有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

这种对立主要表现为“中国威胁论”问题上的争论。

认为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的人认为,不管从中国的能力和意愿、战略看,中国没有对世界、亚洲和美国构成威胁。美国最近几任太平洋部队司令都认为中国没有能力对美国构成威胁。

马克:“我一辈子都不会认为,中国会对美在亚洲的军事力量构成威胁,他们没有这种能力。”普吕厄:“中国需要15年到20年才会具备在该地区投入强大军事力量的能力,我不认为中国是个威胁。”布莱尔:“中国在军事上构不成对美国利益的威胁。中国人民解放军要过许多年后才能对美国力量形成重大战力。”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斯·鲍威尔明确表示,虽然中国正在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但中国不会威胁邻国。中国进行军事现代化建设是因为中国的军事力量落后太多,所以有必要进行现代化建设。美国也在进行军事现代化建设。尽管中国与某些邻国之间存在领土问题,但不相信中国会因此破坏它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关系。中国不仅没有威胁美国的力量,而且也没有威胁美国的战略和企图。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讲,美国并不对中国感到害怕。从历史传统上来看,中国没有对邻国进行特别的侵略,与中国侵略别人相比,中国反而是受了更大的侵略的。许多美国人要么把中国看作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的下一只大虎和可能给美国公司和工人提供经济机会的巨大源泉,要么把它视为世界上最后一条共产主义巨龙和对自由和安全构成的一个巨大的威胁。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我们经不起歪曲和夸张。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讲:“虽然中国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我相信中国既不会威胁周边的国家,也不会威胁世界。”“根据我的判断,它并不意味着重大的威胁,不管是从全球范围还是从地区范围来说。我也不认为中国政府有侵略或进攻的企图。”这些论述说明,美国军方普遍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军事战略都不构成对美国的威胁。中国既没有威胁美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存在威胁美国的战略企图。

在美国朝野存在着中国已构成对美国、亚太地区和世界威胁的“中国威胁论”者。一些人认为中国国力增强,要改变现状,是对国际体系的挑战和威胁。这种观点是从历史“根据”中演绎出来的。他们讲,一战前德国的兴起,二战前德、日、意的兴起和战后苏联的兴起,都造成改变世界体系的试图并引起现存力量同新兴力量的冲突,甚至导致世界大战和冷战。中国是冷战后新兴的力量,必然对现存国际体系构成挑战和威胁。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是大国发展不平衡论和历史主义。另一些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使中国民族主义意识增强,特别是中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中央王国”心理,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而恢复对外称霸和扩张。亨廷顿讲,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下去,就会想恢复其传统上的霸权角色。中国居于称霸地位已有好几个世纪,只是到1842年《南京条约》以后才屈居于西方和日本之下,因此中国人很自然地会感到一种屈辱感,而希望在21世纪恢复它在世界以及东亚的既有地位。而中国的传统儒教文明与这种民族感情相联系,这样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儒教文化结合,不仅对国际秩序构成威胁,而且对整个西方文明构成挑战和威胁。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还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将对美国造成威胁。《纽约时报》1997年3月5日以《真正的中国威胁》为题发表文章说,如果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它的规模可能使全球发达国家的就业机会更多地丢给第三世界,商品生产超过需求。如果中国完全成长为一个出口国,那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就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如果你按那种工资雇用12亿工人,那可能摧毁全球贸易体系,威胁着日本、美国和全球的经济体系。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将引起亚洲和世界经济的重大混乱,可能会破坏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大大扰乱美国在世界上的市场。这种观点是大国发展不平衡理论和综合安全理论在经济上的表现。美国许多人担心,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里迅速打入美国市场,这暴露了在美国坚硬军事实力外壳下是一颗柔软的经济核心,美国的工业根基正在崩溃,受到威胁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文化和美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这三种观点都把中国作为对手和敌手,认为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亚洲和全世界的对手,是美国和全世界的公敌,是“新的邪恶的帝国”。

“中国威胁论”以及认为中美战略对抗不可避免者,从方法论上讲,只是从理论、历史和片面事实出发得出的结论,都没有深入研究中美两国之间客观存在的合作基础。从地缘政治论、帝国主义论、文明冲突论、现实主义等理论出发,论证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不能作为直接的现实的论断。因为论证所运用的理论合理性本身就是个问题。如文明冲突论只看到两种不同文明的国家的可能发生冲突的一面,没有注意到两种不同文明的国家也可能合作和共处的历史事实。运用分析中美关系的理论是合理的,但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问题时,不能只讲理论的逻辑,而不讲现实的逻辑。如运用帝国主义论分析美国的对外政策,不能只从理论出发,而要分析当前美国的实际。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行径和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它在当前多极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美国要防范俄罗斯重振大国雄风;也担心中国的崛起,挑战它的地位;不愿看到欧洲联合起来闹独立;对日本的发展也不放心。另外它特别担心某些国家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形成威胁。因此在众多的矛盾当中,中美矛盾只是其中的一种。美国难以集中力量对付中国,也没有必要对付中国。以历史上新兴大国综合实力接近或超过现有霸权国家时,两国之间就要爆发冲突和战争的史例,论证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与现时大国美国发生战略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做法是勉强的。历史上新兴大国的崛起并不都是暴力的。19世纪中后期,美国发展成为世界大国既没有受到英国太大的干扰和压制,也不是用战争反抗英国的结果;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不能用历史循环论把中国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日意和冷战前的苏联。中国经济威胁论显然是片面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关系是共生的、互补的,是利益和风险同在的。不能只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对美国不利的一面,更要注意到中国经济发展对美国经济的推动。

如果只讲中国经济的威胁,使中国经济出问题,美国经济也将会出现衰退。相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必将推动美国经济的繁荣。这已被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更被两国及世界上政治经济界有识之士所认同。总起来讲,这些论述只是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某一局部看待中美关系,都没有从世界战略高度、从长远发展角度认识和处理中美关系,因而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从世界战略高度、从长远发展角度认识和处理中美关系,人们就不难理解中美关系的战略对抗是有可能避免的。从世界战略高度看,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的大国,两个世界上的大国发生战略对抗不仅对双方没有好处,对整个世界也没有好处。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中美两国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安全利益考虑,美国需要借重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中国同样需要美国巨大的市场以及资金技术和政治影响力。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的国家,两国经济互补,合作领域广阔。保持和发展中美经贸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建立一个开放、健康的国际经济环境,促进地区和世界的经济繁荣。这些是中美两国避免战略对抗的客观基础。《解放军报》1997年5月15日发表文章说,江泽民谈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美两国合作则两利,对抗则俱伤。”两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并不意味着两国必然走向对抗。双方完全可以避免由局部矛盾引发全面冲突,应该使合作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主流。如果处理得当,这些矛盾根本不会影响到中美合作的大局。事在人为,只要双方抓住中美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协商减少消极因素,所谓的中美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应该说,这几年来中美关系发展证明这一论断是正确的。

六、共同建构双方关系的基础

一个成熟而平衡的对美政策和策略,对避免中美战略对抗是尤为重要的。应该说,当前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的认识是非常清醒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的,政策也是非常稳健的。但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由于美国多年来对我施压的积累效应,在中国一些人中间滋长了焦躁和厌烦情绪,民族主义思潮也颇有市场。他们试图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一夜之间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所有问题。当前国际政治的主导思想仍然是现实主义,支配国家行为最根本的动机仍是对国家利益的理性考虑,而民族主义则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善御之则自强,不善御之则自伤”。如果不能正本清源而听任那些民族主义的、情绪化的主张泛滥,其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因此,牢牢把握邓小平关于着眼扩大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继续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于避免中美战略对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类推荐
  • 清廉之光

    清廉之光

    本书深入挖掘江西特色的廉政教育资源,从中精选出廉洁从政的名言警句100条,引导读者与历代先贤、革命先辈进行思想交流。全书分上下编,上编为江西古代先贤箴言,下编为红色江西廉政名言警语。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问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纵观80 多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们党每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全力加以推进,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本书主要反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抓党的建设的要事、大事。第一部分为要事综述,详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抓党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斗争等方面)第二部分为大事记,概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在抓党建过程中发生的大事。这部分全面、突出地反映全党抓党建的氛围。
  •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一种国家治理的视角》以国家治理为理论视角,基于“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治理互动机制.分析和总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成果。新型国家政权基石的确立、政党推动型国家政体建构模式的巩固、国家治理方略的形成、国家职能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国家的民族化建构的进展.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以国家治理为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形态。
热门推荐
  •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以管理:下一个50年为主题,文章包括未来50年的管理思维、战略师需要什么:智者的思想碰撞、从生产力角度看增长前景、经济增长前景展望:罗伯特·索洛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情俊不禁

    情俊不禁

    青春就像一条林荫小道,许多人在你身边匆匆而过,成为了彼此的过客;也有许多人陪在你身边,成为了彼此记忆中的一道风景,,,
  • 道宰阴阳

    道宰阴阳

    三天正法控阴阳,雌雄斩邪镇妖孽,敕命五方八部众,制都功印保平安,阴煞邪物符箓破,九鼎丹经消伤患,自古修仙如登天,何如潇洒人世间。
  • 哈佛箴言

    哈佛箴言

    孩子的励志书——告诉你赢在起点的方法,指引你由平庸变非凡。家长的亲子书——与孩子一起领略哈佛的智慧,让他脱颖而出。教师的参考书——用百年哈佛的经典哲学滋养学生心灵。伟大的励志经典 哈佛毕业生的25条准则
  • 异界天书

    异界天书

    “黑暗的灵魂种子落入光明中,慢慢的绽放出黑色的传说,那个传说,是关于那个邪气无双之人的”——《天书殿法典·刘成神卷》这是一个没有魔法、没有斗气、没有修真的世界,这是一个天书者为尊的世界。全新特有的天书圣器,绚烂之极的技能功法,无奇不有的元兽,威力无穷的圣兽以及进化终极的恐怖天兽。本书,讲述一个获得巅峰武学意念珠以及天书金塔的少年的绝世传奇。等级划分:天书者、天书士、天书师、天元、天灵、天王、天尊、天宗、天帝以及天圣,每一级都分为九阶。同时,还有传说中境界——天神。书友群(一):78679575(高级群【满】)(二):41910282(高级群)(三):82893134(高级群新建)本书繁体版将由台湾先创出版,台湾的读者可以去书店购买。本人已完本书籍:《重生奇迹》书号:1255143一百多万字
  • 我们

    我们

    《我们》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类型,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D-503是一千年后“伟大的联合国”里一艘宇宙飞船的设计师,这里人们的名字都用号码代表,生活作息甚至性生活都被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执行。有一天号码D-503遇到了女号码I-330,由于体内“古老”欲望的复苏,使他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并糊里糊涂地参与进她推翻联合国的计划中。但I-330的计划没有成功,被全知全能者识破,号码D-503被捆在手术台上接受了切除幻想的手术,I-330被送进“气钟罩”里处以极刑……作品借助一个未来发生的幻想故事,蕴涵着对人类未来深深的思考。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星世纪

    星世纪

    当“他”不得不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时,世人称“他”为废材,当“他”不得已全力以赴时,“他”便正式地踏上了一个新的世纪——星世纪,一场腥风血雨,一种神秘职业,一队新人横空出世。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汇集到了一起,他们,尽管身份不同,却也如骨肉相连......他们,心志一齐,携手共抵目标。“天赋并不能决定什么,待看你是否为后天的成功付出努力!”这里是星之大陆,有志不在年高,热血的少年们,奋斗吧!
  • 复仇联盟之亡灵杀手

    复仇联盟之亡灵杀手

    彩溟大陆,分为六大国:夜国、殇国、千墨国、蓝雨国、凌云国、寒国。十二宫星,具有强大力量。每国掌管两宫星。因为殇国殇王后的哥哥谋反,殇寒珏,殇王之女。害死殇王、王后自立王位,但殇寒珏被人所救……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游戏??殇寒珏会知道自己的身世吗?知道后回来报仇雪恨吗?报仇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事?能夺回王位吗?尽情期待吧!(???_??)?
  • 佛说法华三昧经

    佛说法华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