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7500000027

第27章 朱皇帝腰斩高启

在中国,当文人遭遇皇帝,最不幸,最倒霉,被收拾得最残酷,下场最悲惨者,莫过于秦朝的李斯,和明朝的高启了。

这两位文人,都是皇帝下令,活活腰斩而死,创中国文人受刑之最。

皇帝收拾文人,无非两端,一是让你活得不痛快,一是让你死得不痛快。前者的极致,就是要这个犯错误的文人,觉得与其苟且地活着受罪,还不若死去。后者的极致,则是要将这个出问题的文人,在缓慢中被消遣着死,让其在活着的清醒状态下,看着自己的生命一点一滴地死去。

不能痛快地活,固然难熬,不能痛快地死,其实更难熬。

“腰斩”是一种颇费功夫的酷刑,需要的刑具也颇为复杂。如果只是砍头的话,磨得飞快的大刀片子即可胜任。而像高启这样,是朱元璋特别关照,要一分为八的“腰斩”,那一段一段锯劈下来,刽子手的行刑过程应该是相当长的,一时半刻且断不了气。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即使草菅人命的独裁寡头,也并不常常使用“腰斩”。只有一个秦朝,一个明朝,一个杀人如草的秦始皇,一个杀人如麻的朱元璋,腰斩,才是他俩必少不了的花样。于是,秦朝的李斯,明朝的高启,我们的前辈同行,首当其冲,成为腰斩的刀下之鬼。

李斯死于公元前208年,高启死于公元1374年。李斯生年不详,死时至少应该有60岁以上年纪。高启生于公元1336年,死时才38岁。

在非正常死亡的中国文人中间,李斯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他似乎早知道会有这一天,行刑那刻,对受他株连一齐受刑的儿子李由说,从此,咱爷儿俩再不可能在那秋高气爽的季节里,牵着黄狗,架着猎鹰,出上蔡东门,在那广阔天地里追捕野兔了。

而高启,甚至押到刑场那一刻,他还弄不明白一篇《上梁文》,一篇只是应景的,凑趣的,图个吉利的,讨个彩头的文章,会惹得朱元璋勃然大怒,十万火急,圣旨急传,不由分说,动此极刑,不知所为何来?我们这位文人,做了鬼,也不知道那位要过饭,偷过牛,当过和尚,做过蟊贼的朱皇帝,为什么竟上火到如此地步?

高启,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季迪,号槎轩,元末大乱,曾避难松江青丘,又号青丘子。文学史习惯将他与杨基、张羽、徐贲称为“吴中四杰”,也有人称为“明初四杰”。当代的读者,即使读过中文系的,也不会太关注这位在文学史上,已经很冷门的诗人了。

其实,他的诗写得极好。

集编辑家、评论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清人纪晓岚,对高启,对其主要著作《大全集》、《凫藻集》,评价是相当高的。

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他这样评述:

“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褥丽之习,而反之于古,启实为有力。”同时,纪昀也为其英年早折,未展才华,深表遗憾:高启“行也太早,殒折太速,未能熔转变化,自为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启为何格。此则天实限之,非启过也。”

我读过高青丘的一首题名《悲歌》的短诗,诗只八句,但诗人所写出来的悲怆之情,危绝之境,苍茫之意,孤愤之心,那种艺术上的震撼力,是相当强烈的。

征途嶮巇,人乏马饥。

富老不如贫少,美游不如恶归。

浮云随风,零落四野。

仰天悲歌,泣数行下。

这些诗句,让人想起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大气,李白《蜀道难》的壮观,甚至,想起更早年代曹操《苦寒行》和《却东西门行》的深沉凝重。包括结尾“仰天悲歌,泣数行下”的断然收煞,也类似曹操“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那戛然而止的句式,很是令人拍案叫绝的。这种不可思议的构想,如果不标出系明初诗人高启的手笔,以其雄浑的汉唐气派,没准会误认为至少不晚于唐的一首古风。

作为同行,纪晓岚非常同情高启的不幸,作为《四库全书》的总编辑,一个官方机构的负责人,注定了他在文坛,必然是主流派,在政坛,必然是在朝派的身份,又不得不在意自己的言行。第一,自然不能信口议论帝王的是非,哪怕是前朝的,也不置褒贬。第二,你现在说朱元璋的坏话,当今要联想的话,焉知你将来会不会有一天,嚼我乾隆的舌头根子?所以,就文章谈文章,就诗歌谈诗歌,专谈高启的创作成就。

至于怎么死的,如何死的,一律采取模糊哲学。

有什么办法呢?文人的生命力本来不济,而天才的文人,又更加脆弱些。即使天让他活,他的皇帝不让他活,那也只好认命。朱元璋非要他死,而且一直在找机会让他死,他岂能不死?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皇帝老子要是小人起来,你躲到天边也不行的。何况,在中国数百个帝王中间,朱元璋是最小人的一个。清人赵翼谈到这位朱皇帝,说他“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其实,“盗贼”之后,还应加上“流氓”二字,那描画才更准确。

遭遇这样一位“流氓”皇帝,躲了初一,也躲不了十五,高启死定了。

纪昀当然觉得高启死得冤,他说:“唐时为古文者,主于矫俗体,故成家者蔚为巨制,不成家者,则流于僻涩。宋时为古文者,主于宗先正,故欧、苏、王、曾而后,沿及于元,成家者不能自辟门户,不成家者,亦具有典型。启诗才富健,工于摹古,为一代巨擘,而古文不甚著名,然生于元末,距宋未远,犹有前辈轨度,非洪、宣以后渐流于肤廓冗沓、号台阁体者所能及。”

虽然纪昀指出高启“工于摹古”,但即使“摹”,这位老先生也肯定他的不同凡俗,自成一格之处。“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譬之褚临禊帖,究非硬黄双钩者比,故终不与北地、信阳、太仓、历下,同为后人诟病焉。”

纪晓岚指出的“北地、信阳、太仓、历下”,系明代文坛上的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的籍称,他将这些领一时风骚的诸位声望卓著的名家。贬了一通,借以褒扬高启,如此扬此抑彼的鲜明做法,在卷佚浩繁的《提要》中,是不多见的。

主持《四库全书》编政的他,阅尽数千年的文人,读遍数万卷的著作,含英咀华,择选定夺,品评勘磨,剔误抉讹,你不能不承认他是大鉴赏家,你也不能不承认他评断的权威地位。我想,他说高启为“一代巨擘”,惜未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接着又说这不是高启的过错,是老天不给他“熔转变化,自为一家”的时间。这是否为纪昀的皮里阳秋手法?他对那位朱皇帝是有看法的。

那么高启未能给明代文坛增添光彩,这笔账应该记在谁的头上,纪昀嘴上不说,大家心里有数。才38岁的高启,腰斩处死,又说不上犯了什么滔天罪行,不能不为文学史一叹,也不能不为中国文人的悲剧命运一哭。

高启之死,在吴晗的《朱元璋传》里,是这样表述的:“苏州知府魏观把知府衙门修在张士诚的宫殿遗址上,被人告发。元璋查看新房子的《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大怒,把魏观腰斩。佥事陈养浩作诗:‘城南有嫠妇,夜夜哭征夫。’元璋恨他动摇士气,取到湖广,投在水里淹死。翰林院编修高启作《题宫女图》诗:‘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元璋以为是讽刺他的,记在心里。高启退休后住在苏州,魏观案发,元璋知道《上梁文》又是高启的手笔,旧恨新罪一并算,把高启腰斩。”

这位叫魏观的知府,修浚河道,重建衙门,本想留下一点德政,没想到他还拖累了高启,都成了刀下之鬼。旧时盖房子,上梁,是屋顶的关键工程,要烧点香烛纸马,要奉上三牲贡献,要有一篇琅琅上口的《上梁文》,这是规矩。苏州是座人文荟萃的古城,盖的是知府衙门,自然要请一位当地的文人动笔。魏观认为这件事非高启莫属,便派人到松江青丘去请他。谁也没料到,正是这篇文章断送了国子监祭酒魏观(因他是湖北蒲坼人,故称“魏蒲坼”)和翰林院编修高启(因他曾避难松江青丘,人称之为“高青丘”)的两条命。

这位出身于无赖,草贼,小和尚,流氓无产者的皇帝,为什么对苏州所发生的事情,对苏州这两位文人采取如此极端措施呢?高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不了解,凡非常非常的小人,都是特别容易结仇,特别能够记仇的,而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尤其要想方设法报仇出气的一个小人。

据明代杨循吉《吴中故语》,朱元璋对原来张士诚的属地江苏南部,那里的老百姓,那里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苏州城,一百个不放心,因为他打败张士诚,拿得天下后,吴地的黎民百姓,依旧怀念这位怜民的张王,依旧怀念他的宽柔统治,依旧偷偷地给他烧“九四香”(因为张士诚的小名叫张九四)。朱元璋很不安,但更嫉妒,所以,派遣过来很多特务,一动一静,无不在他掌握之中。

“蒲坼(即魏观)硕学夙充,性尤仁厚,贲临之久,大得民和。因郡衙之隘,乃按旧地以徙之,正当伪宫之基。初城中有一港曰‘锦帆泾’,云阖闾所凿,以游赏者,久已湮塞,蒲坼亦通之。时右列方张,乃为飞言上闻,云:‘蒲坼复宫开泾,心有异图也。’时四海初定,不能不关圣虑,乃使御史张度觇矣。御史至郡,则伪为役人,执搬运之劳,杂事其中。斧斤工毕,择吉构架,蒲坼以酒亲劳其下人予一杯,御史独谢不饮。是日高太史为上梁文。御史还奏。蒲坼与太史并死都市,前功遂辍。”

而明代祝允明《野记》,更是骇人听闻:“魏守(观)欲复府治,兼疏溶城中河。御史张度劾公,有‘典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之语。盖以旧治先为伪周所处,而卧龙街西淤川,即旧所谓锦帆泾故也。上大怒,置公极典。高太史启,以作《新府上梁文》与王彝皆与其难。高被截为八段云。”

李斯在咸阳被斩成几截,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载,高启在南京被斩成八段,是有据可查的。除了祝允明外,明代李贤《古穰杂录》,也有类似文字。数百年后重读这类史料,那令人发指的刑戮场面,那惨不忍睹的世间悲剧,仍令人惊心怵目。一个大活人,拦腰斩成两截,就够残忍的了,还要再分切成八段,那就更为恐怖,与剁成肉泥相差无几。你不能不佩服这位绝对贫下中农,绝对流氓无产者出身的皇帝,对知识分子下手之狠,之毒,之无所不用其极。史称之为“暴秦”的统治者,从屠夫的角度,恐怕也要对他肃然起敬,甘拜下风。

朱皇帝,还是您行!

您就抓住“龙蟠虎踞”四个字,把一干还在那里摇头晃脑,吟诗作对的知识分子,咔嚓咔嚓几铡刀,打发到阴曹地府去了,佩服,佩服!

其实,你借给高启胆子,这位诗人敢造反吗,拍马屁还来不及呢!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定都南京,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修《元史》。这期间,他写了不少诗篇。其中,有一首古风,你可以说它一篇讨好文章,一篇应景文章,一篇向领导的表态文章,但从他手下写出来,纵横捭阖,豪迈大气,词精意深,不落俗套,非凡夫俗子所能为。你得承认,到底是桂冠诗人,连哄这个很不好哄的朱皇帝,也能在不露声色间,将老爷子抚摩得很舒服。而且不像有些作家诗人,拍得下作,捧得露骨,也许正因为如此,陛下才会延请他为皇家西席,教育他许多皇子中的一个。诗为: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尽管结尾几句,直奔政治,主题明露,谀意甚显,近乎吹捧,可捧谁的碗,不得服谁的管呢,文人固然清高,可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受人钱财,为人消灾,写篇把谀墓辞,撰几句捧场话,说一点中听的,戴两顶高帽子,无伤大雅,也无不可。但是,此刻他要收拾你了,苏州有什么好“龙蟠虎踞”的?一句话,推下去,腰斩了。这就是朱元璋,像所有翻脸不认人的小人一样,不念旧情,早把那首歌颂他,赞美他的洋洋洒洒的古风忘掉了。

明太祖嗜杀成瘾,特别热衷于消灭文人,一是源于农民的狭隘意识,对于知识分子非我族类的排斥、怀疑、压根儿的不信任;二是来自草根阶层的他,坐上龙椅以后,那种先天的自卑心理,当过小和尚,做过盗牛贼的过去,是绝对碰不得的。他一拨一拨地制造文字狱案件,清除知识分子,是与他由自卑到自尊的蹦极,所导致的失衡,是处于劣势文化状态下那种郁闷,对优势文化的逆反,于是,血腥镇压,疯狂屠杀,便是他那卑劣心理的释放宣泄之道。

据吴晗《朱元璋传》引《明朝小史》,朱元璋刚当上皇帝,修玉牒(即皇室自传)时,很想借名人的光,好遮住自己腿上未洗净的牛粪和泥巴。物色了半天,南宋的同姓大儒朱熹,那位得以配享孔子的圣人,还可以利用。后来,有一徽州姓朱的典史朝觐他,他打算套个本家关系,好借此标榜,便问这个典史是不是朱文正公的后裔?那小官连称不是,因为此人哪敢对这杀人不眨眼的皇帝撒谎。朱元璋顿时省悟过来,区区小八腊子都不冒认祖宗,我堂堂大皇帝干此等事,被戳穿了岂不贻人笑柄?

每个人都有其软弱的下肋,这就是老朱的一块心病。今天看来,他拥有多么响当当的好出身,好成分。如今看来他该是地道的红五类,血统的贫雇农,可在五百年前,那都是上不了台盘的贱民,是人家看了听了不禁要撇嘴的人下之人。于是,他学那位亭长刘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干脆撕破脸皮,不讳自己为“出身寒微”的“淮右布衣”,系“起自田亩”的“江左匹夫”。

但是,他自己怎么说都可以,你说不行,你知识分子,哪怕眼光里流露出一丝蔑视,就要拿脑袋来见。当时,就有许多上奏表的官吏,当然都是有文化的人了,由于一些字,一些词,或音同,或意似,能够与他当过和尚,做过盗贼的历史联系附会上,那就找倒霉了,马上就处决。据明代无名氏的《翦胜野闻》:“太祖视朝,若举带当胸,则是日诛夷盖寡,若按而下之,则倾朝无人色矣。中涓以此察其其喜怒云。”

在中国,一个农民,当他属于土地的时候,可能还是本质上的农民,善,是他的主要方面;当他离开安身立命的土地,就可能成为不可知的异数,恶,便可能成为他全部生命的支撑点。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从陈胜、吴广,到太平天国、义和团,其浩浩荡荡的基本队伍,都是这些离开土地的农民。农民失去土地,再也没有值得顾惜的东西,便剩下破坏和毁灭。正因为一无所有,战斗力特别强,摧毁力特别大,所到之处,无不赤土,然后裹挟着更多新产生出来的饿殍,离开土地,接着再流下去。

在官修的史书中,对这些流动着的武装农民,如黄巾、黄巢、李自成、张献忠,一律呼之曰“流寇”。“寇”当然是毫无疑义的蔑称,“流”却是准确的状态描写。农民只要一流起来,手里握有武器,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尤其流民中的先锋分子,也就是流氓无产者,如朱元璋,暴得富贵,即使坐了江山,也不是在一代、两代间改变其先天的由于小农经济所造成的文化劣势,尤其是那种心理上的文化劣势所形成的基因,像DNA,更难彻底改变。于是,便注定了这些掌权的农民,尽管穿上了龙袍,穿上了四个兜的干部服,也是充满了对于知识分子的敌视,对于优势文化的憎恶。

千古以来,文化史兴衰起落,与这些领导者的昌明程度密切相关,与这些统治者的文明水准息息相关,君王明白一点,文人的日子好过一点,君王糊涂一点,再加之混蛋一点,尤其再加之自以为是一点,那神州大地上,必然就是斯文扫地,知识遭殃,大师呻吟,白卷称王,一部二十四史,就这样白纸黑字写着的。

据说,朱元璋登基后杀的人,比他登基前杀的人,少不到哪里去。仅胡惟庸案、蓝玉案,至少有十几万人,死于非命。试想,连与他一起揭竿起义的同志,与他一起南征北战的战友,乃至于追随多年的部下,历尽艰辛的亲属,包括一起打江山的他的儿女亲家李善长,都杀害殆尽,会对你知识分子客气?

在吴晗《朱元璋传》里开了一串被杀文人的名单:“处州教授苏伯衡以表笺论死;太常卿张羽坐事投江死(注,不是他跳江自杀,而是绑起来扔到长江里);河南左布政使徐贲下狱死;苏州经历孙右;曾为蓝玉题画,泰安州知州王蒙尝谒胡惟庸,在胡家看画,王行曾做过蓝玉家馆客,都以党案被杀;郭奎曾参朱文正军事,文正被杀,奎也论死;王彝坐魏观案死;同修《元史》的山东副使张梦兼、博野知县傅恕、福建佥事谢肃都坐事死,曾在何真幕府的赵介,死在被逮途中,曾在张士诚处做客,打算投奔扩廓帖木儿的戴良,畏罪自杀。不死的,如曾修《元史》的张宣,谪徙濠州;杨基罚做苦工;乌斯道谪役定远;顾德辉父子在张士诚亡后,并徙濠梁,都算是十分侥幸的了。”

因此,以高启为首的“吴中四杰”,会指望老朱给他们抛来一串热情的飞吻吗?

明代的郎瑛在其《七修类稿》提到:“国初,张士诚窃居姑苏,较之一时僭伪似小有间,众皆嗜杀,不礼士夫,张则造景贤楼以延之。”生活在明代中叶的郎瑛,文中所说的“一时僭伪”,自然不包括明太祖。其实,元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割据争夺,称王成霸,朱元璋、方国珍、张士诚,都是僭伪者。而贩私盐出身的张士诚,称吴王,据苏州,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要大于朱元璋,在延揽吴地的文人和士绅,以及元朝的官吏,加入到他的政权中来效力,也比朱元璋要成功一点。

据纪昀《提要》,“吴中四杰”之杨基,“其先嘉州人,祖官吴中,因家焉”。张羽,“本浔阳人,侨居吴兴,再徙于吴”。徐贲,“其先蜀人,徙常州,再徙平江”。加之高启,同住在姑苏城里,同受到张士诚的尊让礼遇,对这个代元而起的新政权,持欢迎态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的士,说来可怜,只要不用小棍子老敲他的脑袋,不用小鞭子老抽他的屁股,他就会感恩戴德。如果,奉为上宾,引为知己,他都恨不能为之殉死的。

这四位文人,拿今天的话来说,是当之无愧的著名作家,是媒体关注的知名人物,都箕坐在景贤楼里,喝着老酒,听着评弹,成为那个盐贩子的座上客,我想在应天也建立了政权的朱元璋,获知这个情报,不会是很开心的。所以,最后,这四位诗人,先后被杀,被谪徙,还连带一批仕吴的文化人死于非命。甚至,为了惩罚,苏州的田赋,缴纳的标准是全国最高的,苏州被强迫外移到凤阳去的百姓,也是各地中最多的。

因此,当皇帝的,未必不小人,未必不记仇,未必不睚眦必报。一篇《上梁文》送到御案上,老朱跳起来,朕正等着呢,于是,高启伏法,一分为八,惨不忍睹。

如果,留他一条命在,有更多的诗作,流传于后世,至今家弦户诵,也未可知的。但是,天才遭遇上嗜杀的皇帝,无论什么样的朝代,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即使陛下心情非常之好,搂着你的肩膀作亲密状,探讨超现代诗歌和民间文本,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探讨桑拿浴、三陪小姐,对于中国作家的助益,但你放心,最后,你也只有玩儿完一途,别无其他。

总而言之,你倘不沉默,你就被腰斩;你倘不想被腰斩,你就只有沉默。这是朱皇帝的逻辑,也是许多中外统治者奉为圭臬的逻辑。在沉默和腰斩之间,若是任择其一的话,如果高启征求我对这道选择题的看法,我会建议他采取沉默一道,谁也不会把他当哑巴卖了。因为宁肯咬断舌头,也要设法保住脑袋,才是上上策呀!脑袋掉了,他即使有八斗之才,也白搭了。脑袋留着,他那八斗之才虽废了,至少,作为一个观众,活着看收拾过你的人死,也不让收拾你的人看你死,这样算账,我觉得划得来。

有人对我坚持这种笑到最后,写到最差,或最后的笑,最后连屁也写不出的做法,不怎么赞成。我也同意这种属于我个人经验的怯懦、苟且、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哲学,很没出息,屡被具有斗士精神的同行所讪笑,鄙视,看不起,我也死猪不怕开水烫,很无所谓的了。但我活了这么多年,别的长进没有,记忆力还算不错,那些认为应该奋不顾身去抗争,应该坚持真理去决战,应该不屈不挠往前冲,应该抵抗到底豁出命的勇敢者,大难临头,撒鸭子跑得比谁都快,有的都跑到美利坚合众国去了。更甭说有什么肥差美缺,绝对不遑多让,高奖厚赏,绝对欣然笑纳。勇士的脑袋抬得高高,手里的好处捞得足足,嘴中的高调唱得响亮,心中的污秽脏得可以。他快活自在,却要你去当傻×,这等好样的同行,要我在记忆中,将其格式化掉,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底,如果为真的文学,真的天才,做些什么,也许还值得。可当今的文坛上,果有什么天才,果有什么大师吗?我是从来不相信的。

把话说得再绝一点,对文学史来说,高启是重要的,但对朱元璋来说,多一个天才,少一个天才,算个狗屁!高启的不幸,是碰上了朱元璋,这样一位从穷乡僻壤中,从封闭环境中走出来的统治者。闭塞,则偏执;偏执,则抵制;而长期抵制的结果,便是拒绝文明;贫穷,则愚昧;愚昧,则无知,而长期无知的结果,便是敌视文化。对大多数既非天才,也非大师的中国文人来说,作为朱皇帝的子民,保住脑袋的同时,还要护住屁股,避免吃棍子,避免挨板子,便是第一要务了。

天才固然重要,但为了天才而罔顾一切,那就是谢灵运式的癫狂了。记住苏联电影里的一句名言,好像是列宁对那个华西列耶夫说的:“面包会有的”,那是真理得不能再真理的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才总是会有的。你这个朝代出不来,换个朝代,或者,再换个朝代,也许就出来了。

用得你急吗?

我记得高启有一首小诗,不知是他何时的作品,题名为《田舍夜舂》,只四句,与聂夷中的《咏田家》,与秦韬玉的《贫女》,有异曲同工之处。

新妇舂粮独睡迟,

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

明日行人要早炊。

这真是一首佳构。舂米声,风雨声,婴儿的哭声,如在耳边,声声可闻;夜色,襁褓,灯光,人影,如在眼前,历历在目;生活的沉重,劳动的烦冗,期待之渺茫,无望之未来,似乎也能在我们心中,有所感触,有所回应。诗人笔下的妇女,将稻谷舂成如珠如玑的白米,某种程度上,多少类似文人在炼字煅句上,那如琢如磨的劳动精神,而她所感受到的“夜寒茅屋雨来时”的凄冷心境,也颇相同于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不大容易笑得起来的精神状态,这实在是很令人不胜其感慨的。文人啊,中国之文人,难道这就是那漫长岁月里应有的写照吗?

因此,从高启的这首小诗,到高启的这段公案,以及那位杀知识分子特来劲的朱皇帝,都是值得研究中国文学的工作者,为之深思的。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 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 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 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 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 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她说自己的生命如同内部爬满虱子的华丽袍子,她也曾为了一个男人低到尘埃里去,开出花来。 她是被定格在民国的女子,在人们的印象里,她永远处在那个响着百乐门舞厅的靡靡之音,流过倒映白渡桥与夕阳影子的黄浦江的旧上海,穿着艳丽的旗袍,抬起下颚,用冷静而疏离的目光看向人群。 她是繁华外一缕青灰的月色,她是物欲与情感撞击之后的残骸,她是堪称传奇的民国女作家,她是独一无二的——张爱玲。 这本《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权力之路:林登·约翰逊传(精选长篇试读版)

    权力之路:林登·约翰逊传(精选长篇试读版)

    《权力之路:林登·约翰逊传》由两次普利策奖及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赢得赞誉无数的著名作家罗伯特·A.卡洛撰写,其作品已成为美国两百多所高等院校必读书。本书详实记录了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约翰逊的一生,是了解20世纪美国政治、历史的必读书。作者研究40余年,耗时10年写成此书,被誉为“大师级的作品,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传记”。本书内容截至一九四一年。林登·约翰逊出身于美国最偏僻落后的地区之一,穷困潦倒,所受的教育平凡无奇,但年仅三十二岁,就已登上国家权力舞台,不仅在国会占据一席之地,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选区,被视为“洞察人心,具有极强领导力,操纵立法的天才”。
  •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本书总共五章: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孔氏行辈与家谱、祭孔子文、黄河三峡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总体规划设计简介等。
热门推荐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
  • 盛世婚宠:重生之金牌巨星

    盛世婚宠:重生之金牌巨星

    她和同父异母的姐姐容貌有五分相似,命运却半分不同。姐姐是掌上明珠,天之骄女,粉丝无数的“天使”女星。她却只能活在暗处,替家族替姐姐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直到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被家族抛弃乃至落海而亡。谁想她竟能重生到命运转折那天。地狱归来,她不会再为家族去偷那传说中手可通天的暗夜帝王的东西,而是凭借从小练出的强大身手,娱乐圈中翻云覆雨,夺回原本该属于她的一切,让那些得罪过她的人尝尝永坠地狱的滋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异世潇湘情缘

    穿越之异世潇湘情缘

    她本是来自现代的白领丽人,独立自主。看她如何在吃人不吐骨头的红楼里以柔弱纤细的林黛玉的身份活出自己的一份精彩,一改黛玉的悲凉结局。如何与自己心目中的恋人共谱一曲恋歌,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 羊皮卷

    羊皮卷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当年凭以获取成功的15部经典励志著作,与两千年前海菲的10张羊皮卷一样,这15部著作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当代的成功“羊皮卷”。从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到奥里森·马登的《伟大的励志书》,从克莱门特·斯通的《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到罗伯特·林格的《你是第一位的》,再到艾伦·弗罗姆的《爱的力量》……成功学大师们对成功理念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告诉你如何认识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并通过积极思考、跨越障碍、建立社交网络、培养爱心等途径扬长避短,修炼出内在的成功自我,从而改变命运,迈向成功与幸福。
  • 都市之逍遥医仙

    都市之逍遥医仙

    异世医仙重生在都市,成为了一名高三的学生,但这个学生却是一个人见人欺的傻子。且看医仙杨帆如何凭借神奇医术,实现超级逆袭。“欺负我?你试试?”“当我傻子?谁才是傻子?”“绝症?呵,你确定?”“你喜欢我?不好意思,喜欢我的人太多了。”
  • 不朽圣皇

    不朽圣皇

    何谓永恒?不死不灭!万劫不磨!天地崩而独存!宇宙灭而独生!便谓之永恒!!!圣尊李长生,在跨出修行路的最后一步时,渡劫失败,机缘之下,重回少年时代,再活一世!这一世,他重踏修行路,定要畅意纵横,喝最烈的酒,拥最美的女人,斩最可恨的敌人,一路踏歌而上,重临至高巅峰,只手攫永恒!!!
  • 翻滚吧天神之猫

    翻滚吧天神之猫

    吃错药的后果就是--从魔女变成了猫咪!而要想解除魔法,就必须--得到天神的吻!他在宠物店买下了"她",两人开始"半同居"生活,从此她踏上了漫漫"索吻"之路!
  • 哈喽,猛鬼督察官

    哈喽,猛鬼督察官

    谁说有双阴阳眼就能咸鱼翻身啦?呜呜呜,天天看到我面前转真的很怕怕啦!忽然有一天遇到都敏俊西氏的督查官,上天入地,打鬼能力强,帅帅的督查官你嫁给我好不好,我就给你打打杂,我们一起去捉鬼。萌系见鬼师vs高冷宠妻鬼督察甜蜜遇鬼奇缘。
  • 末法修真文明

    末法修真文明

    海蓝星域,一个璀璨了千万年的修真文明之地。在这里,修真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不管是人们用的,吃的,穿的,甚至于读书,都和修真脱不开关系。衣服,是由妖兽皮所制成。货币,是由富含灵气的矿石所制成,被称为灵币。交通工具,例如汽车,飞船,其中都装有动力阵法,以此来维持她们的动能。总之,这是一个由修真所主导的世界,更是一个个人崇尚力量的世界。而当这样的一个世界,最终走向毁灭,并被人带着一整个世界知识的记忆,重新回到文明的初始时期时,又将发生怎样的不同?“总有一天,我会带着故土的文明,冲开封锁,踏足更为波澜壮阔的世界!”——肖寒。
  • 借爱娇妻不许跑

    借爱娇妻不许跑

    花花公子李晨星被爹娘阴谋下放幼儿园当园长,目的是希望他在这些个美女阿姨里挑个合适的媳妇回来。可是开学典礼上,那个哭着说爸爸在美国的小女孩,为毛长的这么像我?难道种子外泄?没印象!不过那孩子的妈妈长得倒不赖,不如就选作王妃好了,可难道孩子爸爸在美国是假的?不行,我要DNA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