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75200000011

第11章 看文化和文化的看(3)

到卢克索来,看到了蓝色的涌动着浪花的尼罗河,心里顿然晴朗、愉悦了许多。尼罗河是非洲第一大河,全长6700公里,流经9个国家,在埃及境内有1500多公里。一部名为《尼罗河上的惨案》的电影,使她声名远播,甚至许多不知金字塔、太阳神庙的人也都知道尼罗河的大名。其实,对埃及来说,尼罗河本来就比金字塔、太阳神庙更有资格、更有地位让人们尊重,她应该是埃及的第一长老,她的年龄比金字塔、太阳神庙大得多,就像黄河与中华文明,恒河与印度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与巴比伦文明一样,是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古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恩泽之河,是神圣的母亲河。古埃及所有文明的灵感都来自尼罗河,滔滔不绝的河水哺育了埃及的一切,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源泉。因此,对于世人来说,了解埃及首先应该知道的是尼罗河。

我们住的高层饭店正好在尼罗河边。清晨,站在饭店阳台上,望着喷薄而出的太阳,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望着河面上不时掠过的成群的水鸟,还有顺流而下的白色帆船,心里涌动着、升腾着生命的美好和张力。不由得想起那段尼罗河自述:“我与天地同庚,像宇宙一样壮丽;我辽阔美丽、历史悠久,像诗歌一样引人入胜。”尼罗河真是造物主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生命画图,我不想过多过深地探究埃及古文明(当然还有其他几大文明)中断衰落的缘由,只想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法老王死了,神庙垮塌了,金字塔残破了,而孕育了埃及文明、见证了埃及文明辉煌和没落的尼罗河却永远不老、永远不朽、永远不死?其实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尼罗河,因为她是埃及文明辉煌与衰落的见证者。

在这块土地上上演的所有活剧和人物她都经历过,她像一台永不停息的摄像机,埃及漫长而沧桑的历史风云都储存在她汩汩流淌的胶片上。曾经的光辉散尽了,曾经的云霞蒸腾了,唯有尼罗河永远生生不息,永远充满活力,永远朝气蓬勃地流淌。

看来,任何文明都逃不脱一次又一次毁灭或重生的考验,人们可以预测她的变化,但是谁又有力量去控制她变化后的结果呢?

埃及文明没有永恒,尼罗河却永恒。没有永恒的文明,只有永恒的山川河流。

十四、最高智慧是“和”

由于现代媒体尤其是电视的宣传和“轰炸”,使本来遥远而又陌生的以色列、巴勒斯坦走进中国人的视野,以致使阿拉法特、阿巴斯、拉宾、沙龙、佩雷斯的名字成为中国耳熟能详、知晓率很高的外国人。这也应验了媒体传播的厉害。大众传播的频率越高,人们的记忆印象当然就越深。尽管多数人搞不清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关系,搞不清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年复一年地纠葛不断,也搞不清媒体中常常出现的什么“土地换和平”、什么“路线图”。

我也是这次到这里来才搞清楚。原来,以色列、巴勒斯坦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地方,一块土地上有两个国家。当年联合国关于建立以色列的决议诞生的同时,也诞生了一场漫长的领土纠纷。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过去我们的城市里常有一个单元房里住着两家人一样,矛盾冲突难以避免。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家有一套房子,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当然,一户人家和一个国家不一样,国家比家庭要复杂得多。找一套房子要容易点,可要再找出一片国土就难了。

领土之争历来是战争、冲突、动乱的源头。打开一部世界历史,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在我们看来,不管谁是谁非,两个国家尤其是邻国之间大动干戈,大可不必。因为争来争去的结果是祸及百姓,涂炭生灵。六十年的巴以争端,变成了死循环,土地换和平的希望没有看到,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生命成为守住这块土地的代价。

我很赞同余秋雨的观点:“许多财富争夺只是账面概念,许多领土争夺只是地图概念。”可是,土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主权的象征。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守土有责”、“寸土必争”的原则。一国之君要是丢了一块土地定会被千夫所指,一家之主要是失去一块土地也会被当做败家子。这一点恐怕全世界皆然。巴以冲突已成了大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性的难题,国际社会调停、联合国出面都没有多大效果。以致美国前总统布什早在2000年就曾断言,巴以问题解决不了,在这个问题上“谁也得不了诺贝尔和平奖”。布什如此悲观的预言,是“看破红尘”,还是压根就不希望巴以和解,谁也不好评论。不过事实也应验了布什的话。这些年来,巴以和解的路非但没有进展,反而冲突摩擦一直没有中断。就在我们离开耶路撒冷不久,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战事又突然爆发了。很快就有人评论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从军事实力上讲,哈马斯和以色列打仗,如以卵击石。但是这场战争除了军事上的不对称外,还有一个道义的不对称,战争发生后,世界上大多数人同情巴勒斯坦而谴责以色列。我想,这可能又是一次不会有结果、不会有真正输赢的战争。以色列或许会在战场上取胜,但却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哈马斯虽然实力受损,却有可能博得同情、赢得人心。战争的结果只能使仇恨越结越深,离和解的目标越来越远。

以色列、巴勒斯坦追根溯源应该是兄弟。从民族源上讲,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本来就是这块土地上的兄弟民族。中华民族也有过一次又一次兴盛和一次又一次衰落,有过大悲也有过大喜,但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我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民族文化的内在特质:中庸、向善、不极端,其核心是个“和”字。“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向来以智慧著称的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为什么不能也多一些“和”的理念、“和”的思想、“和”的主张呢?和平、和谐、和睦是人类的福音,对抗、对立、对冲是人类的灾难。以色列、巴勒斯坦都有过深重的灾难,都有过无数的不幸,难兄难弟为什么不可以来个哥俩好、和为贵呢?以和谈和解求和平,求和睦,化干戈为玉帛,化仇视为亲和。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倡导建立“和谐”世界,有人说这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接受这一馈赠,我们的地球村就会安宁祥和,世界人民就会幸福安康。

我以为,以色列、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太需要“和”的种子、“和”的雨露、“和”的阳光了。

十五、精神制高点也是必争之地

耶路撒冷是一座石头城,耶路撒冷是一座不朽的城。

说她是石头城,是因为这里的建筑几乎全是由一种浅黄色的石头建成。暖暖的色调,给人神秘的感觉。说她是不朽的城,倒不是因为她是石头建成而坚固不朽,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她遭受过频繁的破坏,一次又一次成为废墟,而又频繁地重建,一次又一次重新崛起。耶路撒冷是一座打不垮、毁不掉、灭不了的城,当然是不朽之城。

考察这座城市,要追溯到近三千年前的所罗门时代。人们常把名门之后称为某某代传人,对耶路撒冷这座名城也可以用代来计算,毁掉一次重建一次可以算一代,据考古学家考证,现在的耶城可能是第八代,也有不同观点,说是第十几代。城市的历史比不上家谱,几千年的事要搞得完全精准不太容易,反正现代的耶路撒冷是在历史的耶路撒冷上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的,像河南的开封一样是城压城。在老城一处考古发掘现场,从施工横断面上看到了希腊石柱、罗马马赛克、阿拉伯花砖……看到了一座有着历史年轮的立体的耶路撒冷。

大凡城市被毁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自然灾难,另一种是人为因素。耶路撒冷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天崩地裂的大地震,没有发生过恶浪滔天的大洪水,也没有过雷电引发的弥天大火。致使这座城市一次又一次毁灭的,皆来自外来者的掠夺、洗劫、摧残和破坏。“耶路撒冷”一词取自希伯来语,意为“和平之城”。而这里最缺少的就是和平。波斯、希腊、罗马、十字军、蒙古、奥斯曼,历史上几乎所有强盛一时的王朝帝国的金戈铁马都践踏过这块土地。一个王朝的到来,就一定要摧毁前面的成果,而为了显示其力量再重新建造属于自己的城市。一位犹太人作家曾经说过,石头理解人,可人往往却像石头一样冰冷。不眨眼地破坏人类文明成果的帝王们,他们的心当然像石头一样冰冷。

我在想,耶路撒冷为什么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常常会成为攻击、争夺的目标?

把耶路撒冷作为攻击占领目标,除了她的军事意义外,我想还有文化精神上的意义。因为耶路撒冷确实是一个文明和精神的高地,是人们向往仰慕的文明精神制高点。《圣经》中称她为“流着奶和蜜的地方”,犹太教徒认为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应许之地”。基督教徒都知道,耶稣就诞生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利恒,耶稣又被罗马统治者钉死在耶路撒冷,耶稣墓地上盖起的圣基大教堂是他们最神圣的朝拜处。对伊斯兰教徒来说,耶路撒冷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圣地,穆罕默德就是在耶路撒冷聆听真主的祝福并接受“天启”的。耶路撒冷集三大宗教之精华于一城,她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是神圣之城、智慧之城。军事制高点必然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获得了高地就占据了军事主动。文明制高点既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会成为智者必争之地,因为对文明和精神的占领更具有象征意义。任何一个统治者如果争得了人心、占领了人的头脑,就从道义、理念、思想上占据了主动。

同类推荐
  • 风是年少的故乡

    风是年少的故乡

    本书精选了作者创作的数十篇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书评、影评等作品。全书分为四辑,包括:我们的青春似水流年,散落在记忆里的时光碎片,早晨掠过的翅膀,解构阅读。
  •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本书收集了作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与文坛名家交往的文章约七十篇,包括近眸名家、名家故事、名家书信、怀念名家、名家说我、我与名家、我“读”名家有感等七个专栏。
  • 论读书

    论读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者在桥头》收录了著名作家梁晓声近两三年创作的散文随笔60余篇。《歌者在桥头》包括:《那里》、《咪妮与巴特》、《五角场·阳春面》、《清名》、《歌者在桥头》、《老水车旁的风景》、《山的根》、《瘦老头》等六十九篇作品。
热门推荐
  • 学院傲女谁敢追

    学院傲女谁敢追

    曾经的宠儿,现在被厌恶的恶魔,被视为弃子的少女又背负了多少伤痛。她懂什么是爱吗!他的爱又算是什么,面对迟钝空白的她,他又会如何表现,埋藏在心底的火苗是越烧越旺,还是让他就此熄灭!爱她就等于接受一切?是逃离还是选择承受。万众瞩目的女神,她想要的很简单,但这是简单的爱情又是谁能给的!他对她的喜爱,她一直知道,但是理智的永远占上风的人却不知道这场来得突然的爱,究竟是阴谋还是那简单的爱。对她说只是在意她不在乎其他,她会相信吗?青梅又竹马,遥远的爱、一见钟情,只是对你。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兄妹。两对情侣交织成的主线。
  • 物质爱情:陌路青春

    物质爱情:陌路青春

    郭敬明说过: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虚弱的幌子,被风一吹,甚至不用风吹,缓慢走动几步就是一盘散沙。
  • 重生唯舞独尊

    重生唯舞独尊

    一次重生一切唯吾独尊,一次人生一切唯舞独尊。,,,,,,,,,,,,,,,,,,,,,,,,,,,,,,,,,,,,,,,,,,,,,,,,,,,,,,,,,,,,,,,,,,,,,,,,,,,,,,,,,,,,,,,,,,,,,,,,,,,,,,,,,,,,,,,,,,,,,,,,,,,,,,,,,,,,,,,,,,,,,,,,,,,,,,,,,,,,,,,,,,,,,,,,,,,,,,,,,,,,,,,,,,,,,,,,,,,,,,,,,,,,,,
  • 空间小农女,冲喜丫头病相公

    空间小农女,冲喜丫头病相公

    22世纪的女科研家余苗,变成了古代的冲喜小丫头鱼苗,不止白捡了一个便宜的病秧子相公,还多了一大家子奇葩的娘家人。母亲懦弱,弟弟瘦小,相公,秘密多多。鱼苗手握自己研发的空间,边致富,边欺负欺负争宠的美丫头,还顺手帮病鬼相公修理了恶仆。奶奶欺上门,大伯娘打秋风,小姑姑对她的相公痴迷到不可自拔,她皆一一解决掉,而病鬼相公,也在她的灵泉水的浇灌下,越加得玉树临风。银子多多,小两口蜜里调油,不止成功地摆脱了一堆的极品亲戚,更是财路官路皆亨通。考状员,上京城,病鬼相公成了人中龙凤,她却因为没有孩子而被诟病。“娘子莫怕,不是你的问题,是为夫的。”
  • 月光散

    月光散

    有些人太近,让我们在失去时才想起去了解他,而有些爱太远,隔着江山与社稷。他难得温柔的看着她,她却神使鬼差的低下头大嚼米糕。他叹了口气“我不在你身边,你该怎么办?”他紧握着她的来信,跳上马便向城外而去,跑着跑着,觉得自己累了,于是他放开缰绳,任马往回走。回到家,他提起笔犹豫了好久,终于写下一行字:“你和他好好相处,不要任性,如果觉得不合适,不要勉强自己。”她站在城墙之上,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曾经那些不好听也不起眼只是另有深意的话在她耳边回放。她多么希望他能回头,只要他回头,她便立即拉弓杀了他妻子,抛下这江山与他远走高飞。可他没有,决然而然的走了,永远的消失在她视线里。背后一只手饶有兴趣的玩弄着她的头发,猛的一扯,生生扯断了她数根发丝。他伸出舌头,慢慢的吮吸她的耳垂,低语,“言舒沫,你记住自己的身份,你只能是我未来的皇后!”
  • 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

    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

    本书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借鉴企业合约理论和产权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的理论框架。
  • 重生之纳兰九冥

    重生之纳兰九冥

    纳兰九冥:如果让我重活一次是为了摧毁,那么就毁灭它的一切。卓展:我已经用十年的时间和鲜血奉献给了我的家族,如果现在非要让我在家族与她之间做个选择,我只会选择她!一切的相遇都绝非偶然,一切的相爱都是命中注定!九冥本以为自己重生是幸运,结果却陷入更大的泥潭。千年浩劫,万年布局,马上开启。
  •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从多侧面围绕一个大主题进行阐释。前两章拨开乌云见月明,让我们了解到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最后两章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在领略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同时,能及时规避教育中存在的错误;中间几章,则详细介绍了成功教育的九个方面,让家长从多个角度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会生存的技能,拥有乐观的心态、负责的勇气、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及投资理财的意识等,不一而足。
  • 罚与罪

    罚与罪

    罚与罪,是我和朋友一起开始写的双生文。另一篇名为,叛与赎。叛与赎是罪犯视角。罪与罚是警察视角。罪与罚,警察视角的现代都市悬疑小说。因为是警察视角所以会是推理假设比较多。第一次在创世发文,请多关照。我是夜子卿。
  • 折狱龟鉴

    折狱龟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