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9400000010

第10章 价值观:人生价值在奉献(2)

二是价值主体的单一化和价值运行机制的单向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全社会计划的决策者和代表者,是社会最高的、也是唯一的主体。国家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直接指令来维系社会的协调和统一。全社会各地区、各层次的行为者(单位和个人),都在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执行一致的计划,向同一个主体和计划负责。基层单位和个人只被当做“零部件”一一颗螺丝钉,只能随着国家机器的大系统运转,而不是独立的主体。这样一来,单位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完成国家的计划,符合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得到国家体制系统的承认、肯定和支持等。这样,被强化起来的就是下对上的服从和依赖意识,责、权、利相分离的意识,“等、靠、要”成了它的最极端表现。国家计划对社会生活自上而下的调节不仅是单向的,而且是静态的,它以计划本身保持相对稳定为前提,让实际操作服从计划,其结果必然窒息社会的活力和效率,也难以发挥个体的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并且,在这样一套僵化的体制下,形成了一系列保守、落后的价值观念,如“以穷为荣,以富为耻”的观念,“一大二公”、“平均主义”的观念,“大锅饭”、“铁饭碗”的观念,“耻于经商”、“无商不奸”的观念,权力过分集中、忽视民主和法治的观念,思想僵化、“唯上”、“唯书”的观念,轻视知识、鄙薄技术、无视人才的观念,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观念,不重效率、轻视管理的观念,等等。不难看出,这些观念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而大多是应该被破除的封建主义和小生产体制的陈旧、落后的观念,却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强化。这类与市场经济严重不相适应的观念仍然残留在一些的人头脑里,也残留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里。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变化趋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予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化以积极的影响。它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自立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它的起始阶段,由于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行政措施不得力等原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诸如,投机取巧、以权经商、行贿受贿、分配不公,忽视道德、拜金主义等。在市场发育的初始阶段,由于人们从理论到实践对市场经济感到有些生疏,因此,一些人在接受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接受了某些消极影响,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在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上存在务实化、功利化趋向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公众的最高价值规范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而努力奋斗”。在那个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许多干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坚信并且履行了这一信仰的,创造了许多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报酬的先进典型。广大群众对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是乐于接受的,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约束自己的言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当前,有些人认为为人民服务是抽象的政治口号,不值得去追求。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减退,追求个人实惠,乃至急功近利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在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德与才的关系上,明显地向后者倾斜,把“政治”和“德”看成虚的、软的,而认为“业务”和“才”是实的、硬的。价值评价标准开始由理论原则向现实生活转变。对于是否被评为“先进”、“标兵”,是否受到人们的赞誉已趋淡化,已经不崇尚“生活是低标准,工作是高标准”的行为准则,个人价值的标准开始转向经济收入多少、求取实惠和实用主义思想同时萌发滋长。

2.在基本价值导向上出现多元化趋向

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居于一元的主导地位。这种价值观要求人们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绝大多数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基本上在行动中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当前中国社会,基本价值导向已呈现多元趋向。有信奉“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价值观,也有信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活准则,也有的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自利人生观,还有的信奉既不大公无私也不损人利己的“合理的利己主义”人生观。既有崇洋媚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也有依恋传统、怀恋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爱价值观。总之,在多元纷呈的价值观格局背景下,有些人已从“无条件”服从集体趋向有条件服从。他们往往巧妙地保护个人利益,想方设法达到和满足个人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甚至公开与他人攀比,与组织讲条件,不达到个人目的不罢休。

3.在价值目标上出现理想淡化、行为短期化,以及价值体验感性化

当前,一些人认为理想太远、太空、太大,不值得设定追求,而个人的现实生活却是最为实惠的。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状况和现实的利益,有的甚至对金钱、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金钱的重视和追求是必然现象,相对于以前不敢言利的传统价值观来说,确实是进步。但是,一些人在追求金钱时,总想以某种投机取巧的方式甚至卑劣的手段来取得。为了牟取暴利,可以偷工减料以至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而根本不顾他人的利益与死活;为了获取利润,可以不惜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了赚取优厚的报酬,有些文化人可以胡编乱造,频频炮制出精神废品而不惜误人子弟,毒化社会文明空气。

当前,还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注重长远规划,树立长远目标,而是注重近期效应。有的领导干部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可以不顾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大搞虚张声势的泡沫经济和“竭泽而渔”式的短期行为。这是急功近利的突出表现。在生活情趣方面,有些人趋向通俗化、感性化,排斥了刻苦钻研业务与技术的理性和精神价值,已经不满于将主要精力倾注在工作中,比较注重物质生活和寻求感官的快乐。

以上这些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变化的现实基础;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复杂原因,使人们在价值观的变化中往往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相交织、相矛盾,甚至在不同年龄的人的行为表现上也不相同。

三、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面临着价值观的严峻考验,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变化,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价值无价值,什么是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共产党员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首先,共产党员要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

当前,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认真思考价值观变化的背景问题:从国内环境看,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人们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同时,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也容易使一些党员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发生价值观扭曲。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战略时,尤其加强了“价值观”渗透和攻势,赤裸裸地用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影响我们,从而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目的。

西方资产阶级所奉行的个人中心、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既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精神支柱,又是他们腐蚀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手段。人们一旦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就必然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西方敌对势力曾经以这种手段,在某些国家得逞。因此,他们正在加大力度,对我们的党员推行西方的个人中心、个人自由、金钱崇拜和追求享乐的价值观。

面对国内外腐朽价值观的不断腐蚀和影响,共产党人怎样才能保持清醒头脑,站稳立场,经受住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亲情关等等的考验,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从根本上讲,首先要解决什么是“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实质上就是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共产党员应当奉行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价值观,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划清界限。

在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利益主体的社会内,处于不同的经济、政治的利益关系中的人,必然会有各不相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在当前我国社会中,在价值观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一种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看做唯一的目的,把社会看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因而认为只有个人的一切,才是最重要、最值得去追求的。因而必然会认为,只有追求个人的私利,谋取金钱和名位,才算有最大的价值,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则被认为是没有价值,也不值得为它去奋斗,更不值得为它去献身。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实质是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是私有制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同类推荐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政治正当性

    政治正当性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作者都是研究中国与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的专家学者。当他们从古今中西各自的专业视角研究了政治正当性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之后,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明模式和现代性轴线上,不同形态的政治正当性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困境。遂围坐在一起,以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 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

    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

    思想是历史变化的构成性力量,思想库作为以政策研究为己任,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的研究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动力和源头。它通过专家知识与舆论权力的高度结合,构成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和全人类未来的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智库中,美国思想库起源最早、数量最多、影响力也最大。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是美国思想库的核心价值,也是奠定其全球声誉的基石。《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由王莉丽所著,围绕美国思想库为什么具有强大影响力这一核心问题,对其影响力形成机制、传播战略、影响力产生基础以及影响力评估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对如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思想库提出了政策建议。
  •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本书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当前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韩非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罪爱迷途

    罪爱迷途

    一个从小失去父亲的男孩,却意外受到了一棵神奇大树的庇护!无论他犯下什么样罪行,打架、偷盗、纵火、偷情、甚至是……杀人,大树都会像父亲那样原谅他,包庇他!但,最后……,他却亲手砍断了那棵像父亲一样庇护他的树!
  • 生死创世决

    生死创世决

    瑞雨从二千多年前来到现代社会,拥有仙人实力且奇遇不断他奇遇不断,修为起起落落,不管修为如何,他都是牛的人物。
  • 重生之凡仙录

    重生之凡仙录

    万世回眸,繁星璀璨大地!这一世没有光芒万丈,却能遨游天地。这一世没有傲视群雄,却能一枝先秀。这一世没有惊世之恋,却懂平淡为真。以平凡入道不平凡的仙侠之旅,只为家人,爱人,和牵挂自己的人!
  • 覆手倾城:云云浅袅

    覆手倾城:云云浅袅

    【连载中,大家看四章后会喜欢的!】丞相府嫡大小姐,"名扬天下"的呆傻废材,苏丞相不知为何把她送离帝都,人人道她废材,辱她呆傻,殊不知,她却是天才中的天才。而她,21世纪金牌杀手,一次任务中,她曾经最爱的男人背叛她,亲手将她杀死,本以为就此死去,没想到竟然会穿越到这样一个废材小姐身上。他,天元国太子殿下,冷漠,嗜血,只有他慧眼识英雄,对她死缠烂打,穷追猛打。上演一出虐恋,悬疑大剧………【本书为原创,如有雷同,请各位见谅!】《绝世倾城:废材逆天》作者:苏落授权首发:云起书院
  • 三问苍生

    三问苍生

    这是一个苍生与鬼神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慢热的故事,更是充斥着诡异和激情的故事。三问苍生,三问,苍生。
  • 女人心理全攻略

    女人心理全攻略

    女人是感性的,相对于男人而言,女人更需要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所以女人要懂心理学,要用心理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女人心理全攻略》从心态、自我提升、职场、社交、爱情、家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详细剖析了各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效应,通过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学对女人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通过阅读《女人心理全攻略》,女性朋友们将能掌握各种心理技巧,从而收获美好的人生。
  • 热可可似的爱情

    热可可似的爱情

    年少的他见到了让他可以无限包容的她:夏诗韵,而女孩也对男孩有了深深的记忆,男孩:淞飞他们就如同正泡在浓郁的热巧克力里,分不清杯中的滋味是苦涩,还是香醇。
  • The Coming Race

    The Coming R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妻逢对手:挑战狼王老公

    妻逢对手:挑战狼王老公

    她是落魄千金;他是只手遮天的亿万富豪。婚前:“女人,不叫是吗?我让你生不如死。”她受尽折磨。婚后:“老公!”肉麻的声线直抵他的心房,“老婆,我还是喜欢你默不作声,嘻嘻。”某女翻身暴走:“你口味真重,给我老老实实跪键盘去。口味不改休了你!!”
  • 自然知识

    自然知识

    古希腊有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在现在的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一带,曾经有一个强悍的妇女王国叫“亚马孙”。1541年至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德奥雷利亚纳到亚马孙河流域探险,经常受到土著袭击,其中一个部族的战士全为女性。后来此事传扬出去,轰动一时,就把这个部族的人称为亚马孙人,大河亦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