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9400000024

第24章 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核心(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一个新的突出的成果,就是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每一个领导干部应该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实践,肩负起党在新世纪的伟大使命。

一、时代呼唤科学发展观

新的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现实背景,它是新时代的产儿。

(一)新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但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实际要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不能不为当时的发展观打下深刻的烙印。温饱问题被解决和初步达到小康,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纲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也比过去高得多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必须有相应的转变,或者说,我们不再把解决“吃饭问题”当成头等大事了。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2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用专家们的话说,这个阶段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如何确立我们的发展方式与发展道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体制环境的变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发展观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进行的体制改革给我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还有不少缺陷;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运行,但机制还很不健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市场经济体制在显示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矛盾与缺陷开始暴露出来。现在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国企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工人失业问题就是出现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实现新时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那么,过去那些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所形成的发展观念,就必须有相应的转变。

(三)二十多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新发展观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由温饱进人小康,经济结构在战略调整中逐步优化,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这一切都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结果。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比如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部分居民面临失业和贫困问题;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因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带来的压力;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者加剧的。新的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解决方案。

(四)新的发展现顺应世界潮流

人类的发展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观的进步是20世纪后半期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在全世界范围内突出地提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大力倡导;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环境与发展宣言》,标志着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富有特色的重要一部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发展方面还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唯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趋利避害,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94年,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中国21世纪议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庄严承诺。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都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丰富和升华。同时,这也说明,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探索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方面,能够顺应世界先进潮流,并且有所创造。

二、发展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而这三方面又贯穿一条主线,即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主线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可谓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民主,加强法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发展与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区别。

(二)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全面发展,2003年7月,温家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的各项目标,更加注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

全面的发展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举,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增强,使社会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并“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三)科学发展观以协调为发展模式

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做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二是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三是“硬件”上来了,“软件”没有配套,社会管理相对落后,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四是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落后。五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科学发展观就是为解决发展不协调,促进协调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四)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为发展途径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经济问题与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经济活动既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生态规律的制约,任何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必然受到自然的严厉报复。而且,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是以上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当代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又为下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造福子孙后代也是我国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必然选择。

(五)“五个统筹”丰富升华“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五个统筹”。

“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五个统筹”既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又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更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确定改革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可以说,“五个统筹”的要求,是新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求,它丰富与升华了我们的发展观和改革观。

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难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新世纪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城市,而且要着眼于农村,着眼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重要的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要解决的难点不是在东部而是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区差距目前仍呈继续扩大之势。有数据显示,中国沿海五六个省市GDP的总值占到了全国GDP的50%以上。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地区差距由此可略见一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全国发展是一盘大棋,只有东部和中、西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走活、走好。

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们要做到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在产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只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地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同类推荐
  • 选票的背后

    选票的背后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来一个蓝天上飘着白云的日子,上午10点,我拉着行李箱,准备打车去机场,开始我的采访美国大选之旅。去美国采访大选的旅途中,见到奥巴马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尽管他当时连参议员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说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采访奥巴马后我写的《他可能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文章,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个“特写”。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两个秘密情报组织,从他们最初的雏形到今天已经整整发展了300年。在这300年的时间里,两个机构为美国全世界战略作出了卓绝贡献。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二战,几乎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华盛顿、林肯等人也对美国的秘密情报组织赞不绝口。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特工加入后,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肩负起维护美国安全决策、刺探别国事务、进行机密资料整理分析等重要职责,继续在美国的军政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聚焦中国改革

    聚焦中国改革

    本书立足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背景,以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蓝本,重点阐述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决定》内涵、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热门推荐
  • 脉诀

    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之心

    光之心

    一颗光芒凝聚的心脏,让一个怂包拥有神一般的力量,肩负起覆灭虫族,解放地球的重任。他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完成这个使命?
  • 医品狂枭

    医品狂枭

    十九岁的龙紫夕,因私下拍卖了家传手链,招来了杀身之祸。男友的背叛,神秘人的出现,她最终命丧黄泉。再世为人,她奇迹般地回到了五年前。一切悲剧还没有发生,她可以重新活过。强大之路就此开启,她的人生将由自己掌握。原来,家传手链不简单,附带空间有玄机。不止如此,里面还沉睡着一个强大灵魂?从此,她研习上古医药,手掌银针,成为了一代神医狂枭。从此,赌神,商界大亨……等等光环先后环绕在了她的周身。从此,她加入了修真者的行列,成为了修真界的奇葩天才。
  • 林双的致富日常

    林双的致富日常

    吃饭、睡觉、打秦豆!这就是小林双的生活日常吃饭、睡觉、抄秦豆作业!这是学生时期林双的日常吃饭、吃饭、睡秦豆!这是林双结婚后的日常。秦窦表示,从小就认识这么个女魔头,真是三生不幸……才换来今生的幸福!喂!明明说是致富日常的。怎么到你这儿成了洒狗粮日常?秦林夫妇表示,只要有我亲爱滴在,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打倒?什么样的银子不能搂回家?
  •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的问题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卡夫卡的问题引发了整个世界的兴趣和思考。卡夫卡生前默默无名,但是在欧洲和全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灾变之后,卡夫卡一夜成名。于是,“一天早晨,弗朗兹·卡夫卡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卡夫卡与我们的时代同行。本书是对卡夫卡及其问题的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尤其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某些重点、难点、盲点、疑点、热点问题。本书为国内出版的一部问题意识突出、论述深入、视角新颖、资料详实的综合性的研究卡夫卡的学术专著。
  • 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

    《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是《每天变好一点点》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博采雅集图书公司推出的首个经典心灵学书系。首部主打书《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是著名情感作家罗西依照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人格分析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条从痛苦的私欲折磨到心灵圆满的道路。让我们随着两位心理学大师指明的道路一步一步的走向最完美幸福的生活。《每天变好一点点: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经典心灵学,是以国外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国内情感专家丰富经验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给予读者最权威最精准的心灵指导和慰藉。
  • 武道鸿蒙

    武道鸿蒙

    故事发生在公元616年.此时正值乱世,隋末唐初。人生就是一个P,别人生下来就是富二代,王天宇连自己是啥时候的生日都不知道,从记事开始只知道自己是师父才从后山捡回来的野孩子。这里有江湖有大家熟知的各大品牌,本书纯属瞎编乱造,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武者等级划分,武士武师武宗武将武王武帝武皇武神修真者等级划分炼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分神期出窍期合体期渡劫期大乘期散仙武者等级跟修真等级不是对等的,武者以武入道修炼比修真难百倍,练皮练肉练筋练骨,实力自然比修真者强大。
  • 我的大美女老婆

    我的大美女老婆

    我是一个屌丝,而我的老婆是美女,我是一名保安,而我的老婆是总裁,别人都说我是小白脸,而我的老婆却说我是好男人,一名保安的逆袭之路,一名"小白脸"的正名之途.
  •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即使在今天这个倡导“男女平等”的中国社会,男人依然要比女人辛苦得多,肩上的责任要重得多。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老传统依然没变,那就是:男人,赚钱才是硬道理!现代的男人比过去任何时候的男人都辛苦:物价上涨、房价飙升、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兜里没有几个钱的男人不要说事业、前途,就连老婆都讨不上。所以男人辛苦赚钱,有时候满肚子怨言,没地方发泄,牙掉了也只能往自己肚里咽,没办法,谁叫你是男人呢?
  • 重生之复仇小白花

    重生之复仇小白花

    幸运的小白花,会被瞎了眼的男人捧在手心呵护关怀备至,倒霉的小白花,会被猛然清醒的男人弃之如敝屣,恨不得她立刻消失在他的世界。古琳琳,小白花的代名词,幸运的认了亲妈攀了高枝嫁了个瞎了眼的高富帅,却也倒霉的遭遇了渣男劈腿最终被推下楼梯摔死的狗血剧情……重生一世,小白花努力不做小白花,还尽曾经欠下的债,讨回前世所受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