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真是一种天巧的石头。你要是没有关注它、研究它,倾心欣赏它,便觉得不过石头罢了。其实,生活中很多的发现很多的快乐和很多的美,都来源于你所产生的兴趣,你得具有感悟和关怀的精神。
不要以为太湖石在我们之前,先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它们,并给予了很高评价,否则那高贵的皇宫和美妙的园林里,为什么总少不了它们的倩影?但我们也不能因此随声附和。在我们的生活中和际遇里,就有许多名实不符的东西,也有被一般的美掩盖了的剔透深刻的美。对任何事物的看法,归根到底还得自己有主见。依我的观察和体会,也可以称为愚见——太湖石所有的天巧和特点,集中地、突出地、鲜明地表现在露、透、瘦、皱、秀诸多方面。
“露”,坦荡也,直率也,高大也,爽朗也,光明磊落也,具有骨气而不苟合也。它敢于张扬,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不像雨花石,羞答答地藏在展示柜里;也不像天上落下来的丑石,疙疙瘩瘩地没有气象。它给人的感觉是自然天成,是一副天设地造的骨骼架,大气地屹立着,不拘泥,不掩饰,不装模作样,不像小家碧玉,藏在深闺,只拥有娇滴滴的羞涩美。它予人伟岸不羁的印象,在出落的展示中,玄深的阳刚之气氤氲其间。该有的地方,它有得突出;应无的地方,它无得出人意料。它把自己的一切,都坦坦荡荡表现出来,任你去玩赏去想象去评说!
“透”,空灵也,奇巧也,剔透也,具有悟性也。太湖石的透,正切江南的风韵,小桥流水,杨柳人家,给人浣纱溪畔、画舫踟蹰的感受。那空洞的孔穴,恰如七窍,表现出石头活泼的灵性来。孔穴发生极不规律,所以毫无规则,优哉游哉,自由浪漫,由着自己的性子想怎么生长就怎么生长。这些孔穴上下互通,左右连贯,大可漏斗,仰之可以望月,小则穿珠,侧之可以听风。当天风吹来,其声如笛如箫,如歌如诉,竟能奏响美妙的天籁之声咧!
瘦,苗条也,俊俏也,健康也,孤傲也,表现出人格化的个性也。虽然在肥在瘦,如贵妃飞燕,美各不同,但不臃肿,总显精神。有精神,便富有气质;没有精神,人还有气象么?这太湖石的瘦之美,不仅在于凌峻高挑的形体,即便是横躺着的卧石,也透着嶙峋的骨气;这是它的本质表露出的属性。瘦,给人灵动、婉转、俊杰、俏丽、矫健和富有生命活力的感觉。这瘦,毫无病态,恰恰是饱富精神,风发向上,灵便多巧的载体。骨子里深藏孤傲,形式上却表现为瘦和苗条,于是自然而然便有了亭亭玉立的风度呢!
皱,沧桑也,老道也,风霜也,成熟也,那是经历了亿万年岁月的洗礼和风霜的皱擦,使天精地气巧妙结合而成的一种奇石。在石表面青粉不定的颜色里,皱,如海之波浪,叠叠地推开而去,又像树的年轮,盘旋地产生,或者是风吹流沙,汩汩地飘逸变化,这是自然界苍古的展示,又像是来自洪荒的旋律,给人一种莫大的流动美的感受。这石的每一道皱折,就有万载的历史,每一个纹路,都有感人的故事。这皱,令人想起荆浩的山水画或者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那是自然的山水图画,不是人用拙劣的笔皱、擦、染、勾、勒能够画得出来的。
秀,倩也,俏也,有品位有涵养有底蕴也。这石头单单出产在江南,正与北方的石头形成鲜明的对照。北方的石头,多是巨大莽撞,粗犷肥横,黑不溜丢,呆头呆脑,虽极尽雄浑,但太缺少细腻。雄,是北方石头也是北方山水的特点。而太湖石,丽质天成,巧夺天工,正是江南山水的写照,是江南的山水养育了它的清秀——太湖的灵气,吴越的风色,还有西施的倩丽,一定是成就太湖石气质美的重要原因吧?它把自己的底蕴深藏在深处,只有沿着它表现于外在的秀,才能发现它浓缩于无形间的博大丰富的内涵。哪一个园林里,如果没有一尊或几尊太湖石,那园林能上档次上品位么?
我们想看太湖石,就到太湖边上去吧,那里有各式各样的石头。走在琳琅的石林里,就像走进了艺术天堂,任你的想象和构思如何奇特多变,都能在这里得到天巧的印证。朋友,不信,你就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