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8900000004

第4章 书籍的发展和演变(2)

建安时期的作家敢于正视现实、反映社会动荡局面,也有忧国忧民之心,救民水火之愿。后世凡是在创作上反对浮华、注重现实的作家,多以建安风骨为范式。

李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与汉朝一样,唐朝的前代隋朝也是个短命王朝。开国伊始,唐朝统治者总结了隋朝覆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政策,使当时的经济文化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李唐王朝,特别是它的前期,即开国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朝廷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各种思想、流派、宗教都可以自由发展和传播,佛教尤为兴盛,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成为佛教传播史上的壮举。佛经的翻译水平和印数规模也是空前的。唐王朝的统治者姓李,为了神化自己,他们追认道家始祖老子为他们的远祖,并封为太上玄远皇帝。道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尊奉。甚至在唐朝一定时期的科举事等笔记类型的小说发展为唐人传奇式小说。唐朝统治者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当时有专门学习数学的太学堂,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都得到较好的整理并出版,供学生作为教材使用。对儒家经典的整理也下了一番苦功,当时政府组织孔颖达等一批经学家,对《五经》加以疏正,编撰成书,颁行天下,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五经正义》。这说明在李唐一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也体现在了书籍的创作上。考试中,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庄子》也被列入必读书目。

为了在思想上达到一统,以便于统治,李唐王朝非常重视提倡文学,尤其崇尚诗歌,并且有文学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最辉煌时期。散文在陈子昂、韩愈、柳宗元的大力提倡下,也有辉煌成就,开唐宋八大家之先河。为了便于诗歌创作,供人们查找典故的类书和查找韵字的韵书也编纂问世。小说也由以前的志怪、灵异、逸

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当我们了解宋代历史时,就会为当时的情况惊叹。

宋代李攸撰写的《宋朝事实》中曾经记载了一段宋太宗赵光义的话:“朕每读《老子》,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这可以说是宋太宗对前代统治经验的总结,意思就是说马上打天下,而不可马上守天下,守天下需以文德教化。

基于这样的统治思想,宋代统治者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宋真宗时期,官方指令撰写的书籍就有《崇儒术论》《崇释论》等。提倡佛、儒、道三教合一,相辅相成,因此对佛、儒、道三教经典的整理都出现了空前绝后的局面。宋代统治者起于藩镇,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宋代提倡文官政治,而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靠科举制度来完成的。宋代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科举制度,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文人读书应考、谋取功名的雄心。他们潜心学术,倾心文章,崇尚文化。因而在诗歌、词赋、散文的创作上,都出现了极为繁荣的景象。而宋代的印刷技术经过毕昇改造后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为书籍的创作和印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纵观有宋一代,凡是关乎佛、儒、道三教经典,史书、类书、丛书、诸家文集、笔记杂著、诗词歌赋,医术、药书、兵书、立法等方面的著作,都被大量编纂印行。可以说,宋代是我国书籍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元朝统治者是游牧在北方的蒙古贵族,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他们熟谙弓马,对于文化的建设,却并不热心。但在他们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后,也实行了尊经崇儒、招贤纳士、兴办学校等一系列向前代学习的文治政策,在这些政策的鼓舞下,社会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今天看到的二十四史中的《宋史》、《辽史》、《金史》尽出于此时。元代的史学,比起前代和后世,都不够发达,但是元政府编纂史书的任务却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重。因为在元之前曾经有辽、宋、夏、金存在。如何给这四朝编写历史,曾经争论多时。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才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在今天的史学家看来,这些史书的质量并不高。

元代最值得称道的文学样式是元曲。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而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非常喜爱元曲,他搜集了许多元曲剧本,共有一千种左右。明代著名戏曲家臧晋叔选编的《元曲选》(其中选入少数明人作品)选录的元曲既富且精,又大多经过臧氏的加工整理,科白完整,并附有音释。在现存的一百五六十种元杂剧中,有很多优秀作品是依靠《元曲选》这部书得以保存和广泛传播的。这些史实足以证明元人杂剧著作之兴盛。现在我们知道的元代著名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廷玉、尚仲贤、郑光祖等等。他们留下很多著名的杂剧,比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郑光祖的《迷青锁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元代杂剧对明代和明以后的戏剧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书籍创作和出版的数量,几乎是以前各个时代书籍生产的总和。明太祖朱元璋一即位就颁布了一道对书籍出版非常有利的政策——1368年八月,明朝廷宣布免除书籍税。

明朝官方还编修了著名的类书《永乐大典》,这部书的出现有非常强烈的政治目的。因为明成祖朱棣夺取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这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引起很多人的反抗和谴责。朱棣正是想借编撰大型类书的机会,炫耀文治,拉拢人心,消除朝堂和民间的不平。

《永乐大典》是一部皇皇巨著,共计22937卷,11095册,3.7亿字,用正楷抄写而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抢走、烧毁很多,现在全世界仅存四百多册。

唐太宗有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历代开国时都非常重视对前代灭亡经验加以总结以吸取教训,于是编修前代历史成为必然,明代也不例外。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当年的十二月,朱元璋便下令编写《元史》,并说:“文辞勿致于艰深,事迹勿令于明白。”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朱元璋非常重视历史的教化作用,要求文辞简单,事迹清晰,可以让更多的人看懂,也就扩大了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编写《元史》仅用了331天的时间,而雕刻印版也只用了100天的时间,这在中国出版史上是不多见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这正表明了明代书籍编修、印刷技术的娴熟。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大城市中的个别产业里出现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商业日益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不断增加,市民阶层出现。市民阶层对精神文化有相当的需求,为了迎合市民的需求,戏剧、小说的创作也日益繁荣起来。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中,书籍创作最大的特点是考据学类书籍大量出现,古籍整理类书籍层出不穷,表达自我思想的书籍却少之又少。

清代的学术是由明代遗民顾炎武等人开创的,他们在明朝灭亡以后,认真总结了明亡的原因。认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空泛,不能经世致用造成的。于是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重学问、重考据、重实证、重应用,直接为后来清代朴学大盛奠定了基础。

清朝前期的康、雍、乾三朝,为了维护统治、钳制思想,连续大兴文字狱,文人为了避祸,大多谨小慎微,钻入故纸堆中,以不厌其烦的考证来远离政治,逃避现实。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清代考据学著作如此繁多,一是顾炎武等人提倡向实精神的积极影响,二是文字狱的消极影响。

与明代相似,清代也曾编写了大部头的书籍,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打着弘扬古代文化的旗号,广泛征集天下书籍。被征集来的图书待遇是不一样的: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书籍,一律被销毁,触犯清朝政治忌讳的书籍一律禁止流通。对于整本书文字尚可,个别文字有不利统治的书籍,则实行删改。所以有人说编写《四库全书》的过程是“寓禁于征”。

对于《四库全书》我们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四库全书是部巨大的丛书,共计有三千四百余种书收入囊中,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当时共抄写了七部,这些书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后来以江南乃人文

《四库全书》是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许多典籍多赖《四库全书》得以传世,所以说《四库全书》对保存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磨灭的。但是在《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由于对当时存世的书籍区别对待,也导致大量图书禁毁,对典籍的任意删改,也对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有人说《四库全书》的编撰,既是功魁也是祸首。渊薮、人杰地灵之地,政府又组织抄写了四部,藏于南方的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当我们细看这些藏书楼的名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多带有三点水旁,因为书籍是最怕火灾的,有了“水”则不再发生火灾。位于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因为曾有“水漫金山”的传说,就不再需要“水”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印百川,这溪流 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余年来,它以灿 烂的形式,被认为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品种之一。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
热门推荐
  • 亂世魔王孤寂心咒

    亂世魔王孤寂心咒

    艾尔费依,一个出生在1789年苏格兰东北方村落的少年,他想和人亲近却又害怕被他人讨厌,时常刻意与人保持距离却又害怕孤独。他从小在这个村庄就被全村的人给讨厌,就连他的父母也很讨厌他。也艾尔一直认为自己不适合存活於这个世界上,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没必要的。於是,他开始自卑,并厌恶他自己。有一天,他森林在遇到一位神秘又帅气的魔王,并也在那时候正式成为了新一任的魔王。在获得魔王的全部法力后,他想起之前村民与父母是怎样对待他的,於是带着复仇的心态,他亲手斩杀当初令他痛苦万分的所有人且毁掉了从小到大出生的村庄。也在那时后,艾尔渐渐变成令人闻风丧胆的新一任恐怖魔王。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僵尸后时代

    僵尸后时代

    我叫万隶沙,我生活在生化危机的后六十年.......
  • 问天剑主

    问天剑主

    真玄大陆,门派万千,强者如林,一切从这里开始。
  • 苍穹龙骑

    苍穹龙骑

    他曾经是游戏世界的王,带着自己的龙蛋降临异世!龙的咆哮将响彻天际,龙的怒火将燃尽大地!这是龙的世界!
  • 头条追妻:老公,不许动

    头条追妻:老公,不许动

    “报告少主,少夫人把别墅炸了!”“随她去!”“报告少主,少夫人把表小姐打了。”“无所谓,反正我也烦。”“报告少主,少夫人跟别的男人约会去了。”“放心,还没人敢动我的女人。”“报告少主,少夫人带着小少爷跑了。”“什么?她真当我死了是不是?”蓝熠天再也坐不住了,利眸一眯,拍案而起,他宠她上天,居然还给我落跑?看我怎么收拾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嗜血战天

    嗜血战天

    逢阴阳劫,两世为人!复仇之路,嗜血之时!战天在手,风云变色!恢宏壮观的打斗场面!柔情似水,缠缠绵绵的爱情!情比金坚的兄弟情义!
  • 杀客行

    杀客行

    “这个杀客不太冷……”请关注元呈新话作品《杀客行》。
  • 超级变身系统

    超级变身系统

    卓小凡得到了变身的能力。这种变身的能力不仅可以帮他战斗,还可以指导他提升各方面实力。打架不行,他有变身系统的变身。学习不好,他有变身系统的变身。长得不帅,他还是有变身系统的变身。卓小凡在一念之间获得了通行天下的资本!而学校内外,那些习惯于欺压平民子弟(loser)的各种高富帅还没有明白他们即将遭遇什么……现在看一个平凡的中学生怎么反击!
  • 神级球员

    神级球员

    一个被称为“神一样的技术,纸一样的身体”的中国NBA运动员,穿越到一个身体强悍技术平平的篮球爱好者身上后……且看主角如何凭借着前世的异能,在强者如云的篮球圣地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什么?NBA明星球员很强吗?在篮球圣地只是相当一星级球员而已。这里!强者如云,高手辈出!想要登上神坛,成为一名神级球员又谈何容易……PS1:惯看了林林总总的NBA题材,何不进来一睹异界篮球的风情?PS2:新人新书,恳请推荐收藏支持,二组签约作品,请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