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8900000004

第4章 书籍的发展和演变(2)

建安时期的作家敢于正视现实、反映社会动荡局面,也有忧国忧民之心,救民水火之愿。后世凡是在创作上反对浮华、注重现实的作家,多以建安风骨为范式。

李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与汉朝一样,唐朝的前代隋朝也是个短命王朝。开国伊始,唐朝统治者总结了隋朝覆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政策,使当时的经济文化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李唐王朝,特别是它的前期,即开国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朝廷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各种思想、流派、宗教都可以自由发展和传播,佛教尤为兴盛,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成为佛教传播史上的壮举。佛经的翻译水平和印数规模也是空前的。唐王朝的统治者姓李,为了神化自己,他们追认道家始祖老子为他们的远祖,并封为太上玄远皇帝。道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尊奉。甚至在唐朝一定时期的科举事等笔记类型的小说发展为唐人传奇式小说。唐朝统治者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当时有专门学习数学的太学堂,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都得到较好的整理并出版,供学生作为教材使用。对儒家经典的整理也下了一番苦功,当时政府组织孔颖达等一批经学家,对《五经》加以疏正,编撰成书,颁行天下,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五经正义》。这说明在李唐一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也体现在了书籍的创作上。考试中,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庄子》也被列入必读书目。

为了在思想上达到一统,以便于统治,李唐王朝非常重视提倡文学,尤其崇尚诗歌,并且有文学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最辉煌时期。散文在陈子昂、韩愈、柳宗元的大力提倡下,也有辉煌成就,开唐宋八大家之先河。为了便于诗歌创作,供人们查找典故的类书和查找韵字的韵书也编纂问世。小说也由以前的志怪、灵异、逸

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当我们了解宋代历史时,就会为当时的情况惊叹。

宋代李攸撰写的《宋朝事实》中曾经记载了一段宋太宗赵光义的话:“朕每读《老子》,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这可以说是宋太宗对前代统治经验的总结,意思就是说马上打天下,而不可马上守天下,守天下需以文德教化。

基于这样的统治思想,宋代统治者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宋真宗时期,官方指令撰写的书籍就有《崇儒术论》《崇释论》等。提倡佛、儒、道三教合一,相辅相成,因此对佛、儒、道三教经典的整理都出现了空前绝后的局面。宋代统治者起于藩镇,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宋代提倡文官政治,而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靠科举制度来完成的。宋代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科举制度,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文人读书应考、谋取功名的雄心。他们潜心学术,倾心文章,崇尚文化。因而在诗歌、词赋、散文的创作上,都出现了极为繁荣的景象。而宋代的印刷技术经过毕昇改造后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为书籍的创作和印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纵观有宋一代,凡是关乎佛、儒、道三教经典,史书、类书、丛书、诸家文集、笔记杂著、诗词歌赋,医术、药书、兵书、立法等方面的著作,都被大量编纂印行。可以说,宋代是我国书籍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元朝统治者是游牧在北方的蒙古贵族,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他们熟谙弓马,对于文化的建设,却并不热心。但在他们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后,也实行了尊经崇儒、招贤纳士、兴办学校等一系列向前代学习的文治政策,在这些政策的鼓舞下,社会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今天看到的二十四史中的《宋史》、《辽史》、《金史》尽出于此时。元代的史学,比起前代和后世,都不够发达,但是元政府编纂史书的任务却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重。因为在元之前曾经有辽、宋、夏、金存在。如何给这四朝编写历史,曾经争论多时。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才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在今天的史学家看来,这些史书的质量并不高。

元代最值得称道的文学样式是元曲。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而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非常喜爱元曲,他搜集了许多元曲剧本,共有一千种左右。明代著名戏曲家臧晋叔选编的《元曲选》(其中选入少数明人作品)选录的元曲既富且精,又大多经过臧氏的加工整理,科白完整,并附有音释。在现存的一百五六十种元杂剧中,有很多优秀作品是依靠《元曲选》这部书得以保存和广泛传播的。这些史实足以证明元人杂剧著作之兴盛。现在我们知道的元代著名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廷玉、尚仲贤、郑光祖等等。他们留下很多著名的杂剧,比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郑光祖的《迷青锁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元代杂剧对明代和明以后的戏剧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书籍创作和出版的数量,几乎是以前各个时代书籍生产的总和。明太祖朱元璋一即位就颁布了一道对书籍出版非常有利的政策——1368年八月,明朝廷宣布免除书籍税。

明朝官方还编修了著名的类书《永乐大典》,这部书的出现有非常强烈的政治目的。因为明成祖朱棣夺取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这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引起很多人的反抗和谴责。朱棣正是想借编撰大型类书的机会,炫耀文治,拉拢人心,消除朝堂和民间的不平。

《永乐大典》是一部皇皇巨著,共计22937卷,11095册,3.7亿字,用正楷抄写而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抢走、烧毁很多,现在全世界仅存四百多册。

唐太宗有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历代开国时都非常重视对前代灭亡经验加以总结以吸取教训,于是编修前代历史成为必然,明代也不例外。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当年的十二月,朱元璋便下令编写《元史》,并说:“文辞勿致于艰深,事迹勿令于明白。”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朱元璋非常重视历史的教化作用,要求文辞简单,事迹清晰,可以让更多的人看懂,也就扩大了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编写《元史》仅用了331天的时间,而雕刻印版也只用了100天的时间,这在中国出版史上是不多见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这正表明了明代书籍编修、印刷技术的娴熟。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大城市中的个别产业里出现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商业日益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不断增加,市民阶层出现。市民阶层对精神文化有相当的需求,为了迎合市民的需求,戏剧、小说的创作也日益繁荣起来。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中,书籍创作最大的特点是考据学类书籍大量出现,古籍整理类书籍层出不穷,表达自我思想的书籍却少之又少。

清代的学术是由明代遗民顾炎武等人开创的,他们在明朝灭亡以后,认真总结了明亡的原因。认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空泛,不能经世致用造成的。于是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重学问、重考据、重实证、重应用,直接为后来清代朴学大盛奠定了基础。

清朝前期的康、雍、乾三朝,为了维护统治、钳制思想,连续大兴文字狱,文人为了避祸,大多谨小慎微,钻入故纸堆中,以不厌其烦的考证来远离政治,逃避现实。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清代考据学著作如此繁多,一是顾炎武等人提倡向实精神的积极影响,二是文字狱的消极影响。

与明代相似,清代也曾编写了大部头的书籍,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打着弘扬古代文化的旗号,广泛征集天下书籍。被征集来的图书待遇是不一样的: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书籍,一律被销毁,触犯清朝政治忌讳的书籍一律禁止流通。对于整本书文字尚可,个别文字有不利统治的书籍,则实行删改。所以有人说编写《四库全书》的过程是“寓禁于征”。

对于《四库全书》我们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四库全书是部巨大的丛书,共计有三千四百余种书收入囊中,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当时共抄写了七部,这些书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后来以江南乃人文

《四库全书》是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许多典籍多赖《四库全书》得以传世,所以说《四库全书》对保存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磨灭的。但是在《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由于对当时存世的书籍区别对待,也导致大量图书禁毁,对典籍的任意删改,也对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有人说《四库全书》的编撰,既是功魁也是祸首。渊薮、人杰地灵之地,政府又组织抄写了四部,藏于南方的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当我们细看这些藏书楼的名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多带有三点水旁,因为书籍是最怕火灾的,有了“水”则不再发生火灾。位于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因为曾有“水漫金山”的传说,就不再需要“水”了。

同类推荐
  • 端午

    端午

    在传统节日中,端午是个大节,它的历史久远,传播广袤,节俗繁缛,内涵深广,旧时与年节、冬至并称“三节”。迄至于今,各地城乡仍有划龙船、吃粽子、挂菖蒲艾草等风俗活动。可以说,端午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也是风俗形成最复杂的节日。就岁时节令的研究来说,它的风俗意义比其他节日更为丰富。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茶酒文化是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其中的载体,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茶酒的历史,文化,名茶名酒等各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方便读者学习与参考。
  •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将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文明素养要求、当代道德要求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将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中”特色、适合“三中”学生需求的德育之路。多年来,中国传统道德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全校每个学生都接受着系统的中国传统道德的熏陶。不少学生反映,每节课中能记住一两句有关道德的名言,一辈子受用不尽!这些年来,三中学子中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三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这与道德教育,与重视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热门推荐
  • 新济公新传

    新济公新传

    守法朝朝忧闷,墙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齐马骆,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人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你笑我,疯济公,天知地知我不疯,痴痴傻傻心不狂,酒肉穿肠过。人家修口不修心,我却修心不修口,哪有不平哪有我,我就是济癫
  • 爱江山不爱美人

    爱江山不爱美人

    不爱江山爱美人,不在乎高官厚爵,只在乎彼此拥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呜呼哀哉
  • 妃你莫属:废材也疯狂

    妃你莫属:废材也疯狂

    赶潮流穿越了,傲天大陆,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颜氏家族废材三小姐,老爹不疼,后娘不爱,更是被姐姐陷害不慎掉进河里。被救上来以后,再次睁开眼睛她已经不是她原来的颜九卿已死,她既然能在她的身上复活就要让那些欺凌过的她的人血债血还!且看废材如何逆袭玩转异世,一统天下!
  •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穿越遇到一个腹黑、毒舌又貌美的男人时怎么办——你扑我逃!譬如:七夕收到了一份厚礼,她未喜反惊:“为什么是一只耗子!”暗卫道:“王爷说了,一只耗,一直好……”她风中凌乱:“这也能谐音!?那旁边为什么还有一块小鲜肉?”暗卫道:“王爷说,他的财产,生命,智慧,身体都属于你,包括这块大腿肉。”她泪流满面。尼玛,能不要吗?当草包二货狂人误惹腹黑毒舌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有效执行

    有效执行

    本书收录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习近平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
  • 白宫灵童

    白宫灵童

    作品内容简介《白宫灵童》这部作品,其核心故事,讲述的为世纪相思,亘古暗恋,石头传说,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天地奇缘。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乃为好莱坞式,电影剧本小说,主要是用镜头与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堪称为天地奇书,宇宙奇葩,是幽默与科幻调情,为冰山与洋葱恋爱,是智慧与灵肉结婚,为石头与思想碰撞。主要看点,为独生子再生缘。这部作品,作者是用冰山语创作的。小说的具体内容,作者虎人九龙头,他用一条冰山语天经,足可以概括小说的全貌。虎言:私生子,阴阳同体,日本人创帝业,上帝预言转世灵童,天体人东北虎二合一;阴阳鱼火凤凰相思泪,以今为镜尽知古人,苦行声闻独觉,天上人间,美国梦,白宫。
  • 穿越异次当反派

    穿越异次当反派

    在这个世界中,谁会清楚有多少个空间?或许那些凭空想象的东西并不存在!虽然我们不断的去寻找、去探究。但究竟又得出了什么结论?而人们口中的正义,是否正确?我是很逊,我的故事已经开始!你,准备好了吗?正义由你来主导!
  • 倾城丫鬟代嫁妃

    倾城丫鬟代嫁妃

    那一次的转身,从此萧郎是路人,那一场繁华错落的婚姻,牵扯着两个本不相干的人,都说日久可以生情,可是为什么,自始至终,我对你所做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呢,原来连我都忘了,我是没有心的
  • 苍天霸业

    苍天霸业

    玄天大陆,诸侯林立,征战不休。项少羽,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因为一张神秘的紫色卡片,其命运发现惊人的逆转穿越到了玄天大陆。其惊奇的发现玄天大陆整个一玄幻版三国。当霸王铁蹄遇到虎豹军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韩信对决诸葛亮,会是怎样的大战!霸王、吕布谁强谁弱?铁与血的较量,智与慧的碰撞!两个时代的霸主,跨时空的较量!且看苍天霸业!
  • 新编兽药安全使用手册

    新编兽药安全使用手册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 门类齐全, 技术方法先进, 专业知识权威, 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 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可操作性强, 图文并茂, 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 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