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精英教育法则12
常青藤教育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当孩子学习某一知识,首先应该唤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再适应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
填鸭式教育是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现在在中国应用很广泛。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与之相对的是启发式教育。相对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方式当然是启发的好。在教育界有一句话:“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记住。”填鸭式教育前两项都占全了,就是没有“做”这一环节。而启发式教育就充分考虑到了做的重要性。
从局限性上来讲,填鸭式教育之弊就更是多了。它只充分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
常青藤教育认为:灌输式教育就像给树浇水,只浇到树叶上,根本就没有浇及根部,树木是吸收不到水分的。在一股脑儿的知识灌输中,学生的感知功能因而丧失殆尽,所接收的只是大量抽象的原理与公式,完全没有真正理解。这种教育就好比全家人喂养一只宠物,大家争先恐后地喂它,只好将它的嘴撑开,像填鸭一样把食物一股脑儿送进它的嘴里。这样孩子既难受,又学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只会成为死板的知识接收器。
他们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是,首先唤起儿童的兴趣,然后再适应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更为习惯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常青藤的精英教育则不鼓励对儿童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他们从不事先告诉儿童哪是生物上的问题,哪是化学上的问题,也不会照本宣科,按照课本教给孩子基础知识。这些都与儿童的学习习惯不符。他们鼓励兴趣教育,比如,在散步中当孩子对某种动物或者植物有所注意时,就教给他相应的知识。当孩子后来阅读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书籍时,他对书上的内容并不感到生疏,而且会很容易理解。
要想唤起孩子的兴趣,要搞清外界输入的哪些信息可以使孩子们产生兴趣,或者说产生兴奋及愉快的感觉,哪些信息又可以使人抑郁或者感到厌烦。有意识地输入前者,排斥后者,则是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则。具体说来:
1.新鲜的刺激比重复的刺激更容易使人兴奋
在一切学习活动中,初学者往往是从模仿开始,就像是小孩子学走路。由于入门是一个飞跃,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最初模仿的东西都是新鲜的,自然有一番情趣。但是,如果模仿性的学习持续太久,那么兴趣就要衰减。
所以,在学习时,要不断提出新问题,或者不断显露出问题的某个新方面。这会使自己受到新鲜的刺激,从而使兴趣油然而生。
2.生动形象的东西比平淡、抽象的有趣
当遇到平淡无味而又必须学习的东西时,如果把它们与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相结合,则能提高学习的兴趣。现在,一些中小学校在对孩子们教外语时从唱外语歌、听外语唱片开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记外语单词本来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事,但它一旦与音乐相结合,就显得非常轻松,能给人以愉快、舒畅的感觉。
3.节奏感强的东西比单调的东西有趣
哈佛的一些教授在给学生上阅读课的时候,经常会给一些文章谱上节奏感极强的曲子,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真实的东西比遥远的东西有趣
哈佛的学生为了练习外语口语,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科技报告会,或者把课文编成短剧进行排练,建立模拟小商店,几个人分别充当顾客和售货员等等,在创设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当学生自己步入“逼真”的环境之中时,他们就会不再视学习为苦事了。
5.学习内容的难度与孩子的知识水平相适应
其实这里的道理很简单:原有知识水平高的人看太浅而易懂的书,因为讲不到多少新的信息,也就不会感兴趣;相反,原有知识水平低的人去看太难的书,因为过分吃力、紧张,就容易过早感到疲倦,亦很难激起兴趣。学习内容与实际需要相适应。当孩子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什么是他们可以接受的度。
6.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当孩子要学的科目很多或者他们想学习什么知识难以决定时,指导孩子们从他们最需要的地方下手,这样他们的兴趣很快就会被培养起来。
从最需要的地方下手,之所以有助于兴趣培养,一是因为目标明确而且近在咫尺,注意力容易集中;二是因为它见效快,当看到自己已经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每个学习者都会兴趣倍增。
中国的父母无疑是关爱孩子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把对孩子的教育任务更多地扔给了学校。然而,学校的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收效甚微。不仅如此,学校还常常给学生布置很多相当死板而且缺乏趣味的家庭作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无疑仅仅扮演着监工的角色,更加助长孩子的厌学心理。
既然如此,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们何不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将自己真正地放到一个兴趣启蒙者的位置上去呢?在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习变成一种快乐,让它填充在生活的每一分钟,孩子便自然而然地能够摆脱填鸭式教育施与他们幼小心灵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