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42400000008

第8章 与瓦格纳的决裂

尼采与瓦格纳的友谊,是在特里普森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出版之年(1872年)为最高峰。这段时间里他经常到瓦格纳家中参加宴会,与瓦格纳夫妇一同探讨哲学问题,这是尼采一生里最值得回忆的日子。1872年当他准备离开特里普森时,尼采曾充满感情地给友人戈斯多夫写了一封信:“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的生活一直是与特里普森联在一起的,我一共来这里访问了33次,这些访问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没有这些拜访,我会成为怎样的人呢?我非常高兴我已经把特里普森给我带来的生活反映到我的著作之中。”离开了特里普森后,尼采与瓦格纳的友谊开始走下坡路。

1872年4月,瓦格纳夫妇也离开了特里普森,他们来到拜路特,在那儿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国家歌剧院。瓦格纳开始热心于自己的音乐会演工作,与尼采的交往比过去少多了。尼采每次来见瓦格纳,他都大谈特谈自己的会演工作,吹嘘自己是如何的了不起,他对尼采试图与他讨论的哲学问题毫无兴趣,这使自尊心极强的尼采深感压抑,在心理上渐渐产生了对抗情绪。对尼采来说,由于自己走的道路,是与老师瓦格纳的意图相合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瓦格纳的保护和宣传。但是在瓦格纳来说,对尼采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优秀教授,只期望他成为一名宣传工作者,为他瓦格纳脸上贴金,成为他万千崇拜者中的一名而已。

在这样的关系下,尼采与瓦格纳过去那种亲密的情景再也难以看到了。与此同时,尼采以《瓦格纳在拜路特》为题,写下一篇文章表达他对自己心目中的大师的批判态度。为了照顾瓦格纳的面子和他们之间的友情,尼采在这篇文章中还是充满了对这位作曲家的赞美,而把对瓦格纳的批判和疑惑蕴含在文章的内部。在该文出版前,尼采曾犹豫过一段时间,但是为了证明友情的真实,在崇高信念的驱使下,尼采还是毅然出版了该文。遗憾的是瓦格纳夫妇已习惯了别人对他们的赞美,他们只看出了文章里对他们的歌颂,而丝毫没有发觉出文章里对他们进行怀疑和批判的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件事对尼采触动很大。德国年轻的音乐新秀勃拉姆斯(后来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到巴塞尔指挥演出,但是瓦格纳对这位年轻人毫不迁就,他对这位后辈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和嘲弄,这使尼采心中非常不快,在笔记中他对瓦格纳的人品极为不满,他这样写道:“这个专横的人,除了他自己以外,对别人的人格包括亲近的朋友,都不尊重。”同时,他在心里对瓦格纳的艺术也产生了抵触情绪。

1874年圣诞节,瓦格纳一家热情地邀请尼采去作客,但是尼采拒绝了,他回到了故乡瑙姆堡,与家人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

1876年秋天,德国决定在拜路特创立音乐节,演出瓦格纳的全部作品,尼采希望在这次演出中能看出瓦格纳有所改变,于是他兴致冲冲地赶去参加了。在参加瓦格纳的歌剧《尼布龙根的指环》的彩排时,由于尼采的眼病很重他只能闭目用耳朵欣赏台上的表演,但是其结果却让尼采深感失望,他无法忍受该剧本浮夸庸俗的风格,于是他在中途退出来,独自徘徊在近郊幽静的森林里。在拜路特住了几天之后,他就再也不想看瓦格纳的歌剧了。他在给妹妹伊莉莎白的信中说:“我急于离开这里,再住下去是荒唐的,我害怕参加这里每天晚上长时间的艺术活动,可是我还是都出席了……我已经忍受得太多了。我本来就不该从一开始就参加进来,在这儿除了折磨我什么也得不到。”他终于离开了拜路特,到巴伐利亚的森林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了。

当尼采的心灵得到了大自然的抚慰后,他再一次来到了拜路特,而这时瓦格纳的音乐正在大演特演。在这里,尼采只看到了为成功而陶醉的大人物的傲慢,对瓦格纳盲目崇拜的愚昧的人群,而瓦格纳那种“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惧怕”的大胆艺术风格已荡然无存,尼采原本期待瓦格纳能成为一个文化的挽救者,但是他完全失望了,瓦格纳不仅没有去和低劣的德国文化进行抗争,相反他在迎合德国人的口味。这个时期瓦格纳的歌剧几乎成了人类心灵的软化剂,皇帝以及悠闲富裕的人们,都成了瓦格纳迷,簇拥在瓦格纳周围为他欢呼,那些铺张的场面,庸俗的捧场,让尼采失望至极。在瓦格纳音乐的庆祝大会上,尼采带着黯淡的微笑含着泪对妹妹说:“啊!伊莉莎白,原来这就是拜路特!”最后尼采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被庸俗气氛充溢着的拜路特,以后从没有回去过。这件事对尼采伤害很大,他后来曾写道:“在我一生中最大的事就是恢复健康,而瓦格纳是我唯一的病痛。”

尼采终于抛弃了瓦格纳,这对尼采来说既是一种痛苦,又是一种自慰,因为他再不必成为别人的附庸,而要成为他真实的自己了。

从本质上看,尼采之所以崇拜瓦格纳是因为他希望古希腊的悲剧精神能在瓦格纳的音乐中复活,但是当瓦格纳没有按照尼采的希望去做,相反他把自己的音乐风格转向去颂扬基督教道德时,尼采的精神支柱也就垮了,他与瓦格纳的分手也成了必然。此外,尼采与瓦格纳的分手,也说明了尼采对德国文化有着深切的痛恨,不管是谁只要与德国文化靠近了,尼采就把此人看成了精神上的异路人,精神上一疏远,友情也就自然疏远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尼采的自传中可以发现明显的痕迹,在这本书里他曾这样说:“瓦格纳竟然也变成了德国人,瓦格纳的崇拜者已经超过瓦格纳本人了德国的艺术!这位德国的名家!德国的啤酒!……在我们当中,那些非常清楚的在瓦格纳披上了德国式美德的外衣时,都被弄得迷糊了。我想,我是知道崇拜瓦格纳的那些人的,我已经验过三代这样的人,从以往那位把瓦格纳与黑格尔混合在一起的布兰德尔到现在这些把瓦格纳与他们自己混在一起的拜路特新闻界的理想主义者。从那些‘美好的心灵’那里,我听到过各种关于瓦格纳的自白,那些群众真够使你毛发倒竖。可怜的瓦格纳,他已经走到一种什么地步了?但愿他已经沦入鄙贱人们的手中,可是,他却沦入德国人手中!总有一天,为不启发后代人,他们确应充满一种真正的拜路特作风,或者说得更好一点,在精神上保留拜路特作风因为这正是缺乏的东西而附以下面的话:‘日耳曼帝国所赖以建立的精神典范’。”由此可以看出,尼采与瓦格纳绝裂主要是因为瓦格纳向德国文化作了妥协,使尼采对瓦格纳寄予的厚望成了泡影,这让尼采无法容忍。

1876年11月,尼采在索伦托偶然遇上了瓦格纳,这是他们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瓦格纳当时正热衷于创作剧本《帕西法尔》,并对参与宗教活动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他热情地向尼采吹嘘自己,但尼采对他十分冷淡,因为尼采在瓦格纳身上看不到一丝宗教信仰的诚实,他认为瓦格纳的行为只是大人物虚有其表的演员般的行为,是一种戏子作风。

这一次分手后,瓦格纳又亲自给尼采寄来了他的剧作《帕西法尔》,但是尼采仍然未对瓦格纳自认为的得意之作表示丝毫兴趣。他在给一位朋友瑞哈特的信中这样评价道:“昨天瓦格纳把他的新作《帕西法尔》送给我,初读的印象是它倒像李斯特而不像瓦格纳本人的作品充满了反改革的精神。对于像我这样习惯于希腊式的普遍人性视野的人看来,这剧本是太基督教化了,太狭窄了。里面充满了种种奇谈怪论,没有骨肉,而有太多的血水(尤其是最后晚餐一幕简直是血淋淋的)。我也不喜欢歇斯底里的女主角……语言好像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但是那种场合和表现方式岂不是极高尚的诗?岂不是把音乐发展到了最远的限制。”

作为对瓦格纳寄来《帕西法尔》的回报,尼采把自己写的一本新书《人性的,太人性的》送给了瓦格纳。在这本书里,尼采对瓦格纳进行了尖刻的批判,只是没有点出他的名字,他说“这位艺术家像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给自己提出了要使人性幼稚化的任务。这是他的光荣之所在,也是他的局限性之所在”。他认为天才人物容易误认为自己是超人,因此,一位名人如果不去用自我批评来自我约束就会逐渐变得不负责任。瓦格纳的夫人科茜玛收到尼采的书后大为不满,她说这本书她只读了几页就发现尼采已经把她长期以来所反对的东西作了登峰造极的发展。瓦格纳本人收到这本书后,更是恼火,他专门给正养病的尼采寄去了一篇自己写的文章,在文中瓦格纳不指名地大肆攻击《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以报复尼采对他的攻击。但是尼采并不在意,因为他在内心深处已不愿再和瓦格纳交往了,他在送给瓦格纳《人性的,太人性的》书上就写过这样的话:“朋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结合我们。我们所走的路子完全相反,但只要有一个人足以使别人的方向获得进展,我们就会彼此觉得快乐异常……于是我们俩人像并排的树一样成才。我们彼此友好,才能不受压抑地成长。”

尼采终于彻底地与瓦格纳决裂了,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因为他已完全摆脱了瓦格纳的影响,思想上发生了大转折。自此,尼采逐渐地走向他自己,开始创造出自己的天才哲学思想。

同类推荐
  •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能想到,你便能做到,这是创业者的出发点,更是通往成功的关键所在。想要将自己所想的变成现实,你便需要努力地去做。《史玉柱的人生江湖》使你明白,梦想、人生、方向都是你个人规划的事业蓝图,没有执著,不懂得坚持,在困难面前一味地退缩,你终将溃败;若你坚强挺立,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在创业、投资时,你需要看到市场的需求,你需要顺应消费者的意愿,你的产品才会有销路,否则你便是在自断前程。
  •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亨利·福特有着工程师和商人的双重身份,他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也是著名的汽车工程师。也正是基于此,他拥有与众不同的商业理念。
  • 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伤痕

    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伤痕

    张爱玲是一部传奇,也是一个迷,她是说不尽的话题。她细数着世界的不是,让我们不得不细数她的奇的异。本书详尽记述了她的家世及时代背景:从带给她贵族血统的的外曾祖到她沉默了一生的弟弟;她步入文坛的领路人到继承了她全部遗产的宋氏夫妇;从她深爱并深恨的风流男人到她隐居期间唯一接见过的记者……以画面的形式展示了她生活的环境、在她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热门推荐
  • 三国杀之征战之王

    三国杀之征战之王

    唐凌与刘雪两位中学生无意间穿越到另外的平行空间——艾玛大陆,这里十年举办一次《三国杀》桌牌比赛,这里的比赛决定着来到这里的是否可以回到现实当中,只有唯一一位成为王者才可以离开这里。最后只有一人可以离开这里,究竟谁会成为王者,是来自另外空间的斗士们,还是唐凌,还是刘雪。两人的友情最终会伴随着战斗的升级而破裂吗。感谢您的阅读和批评,作者会努力加油的。
  • 九型人格与领导力

    九型人格与领导力

    《九型人格与领导力》:一本有关如何建立理想团队、成为卓有成效的领导者的好书。九型人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发展体系,是一种深层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学问。它能够帮助人们自我觉察同时了解他人。由于企业的生存依赖于人们之间的合作,九型人格在管理界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伯格达博士以她组织发展与咨询经验的深厚背景,撰写了《九型人格与领导力》,为担任中高层管理者提供了绝佳建议,告诉他们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魅力,做一名个性鲜明,有明确处世风格,高效率的管理者。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是“我们的部门精英有着五花八门的个性,如何将他们团结在一起”或是“我应该具备怎样的管理风格”,答案是“认识你自己”。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人格类型来决定是否雇用他,也不要盲目效仿别人的管理经验。《九型人格与领导力》帮你运用九型人格体系将帮助你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真实状况,在管理层面游刃有余,建立自己的管理风格,让员工各显神通。
  • 刁钻神偷只偷心

    刁钻神偷只偷心

    一朝穿越,她成了相府千金,从此富贵荣华,取之不尽!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她上辈子可是求都求不来的。然而还没高兴两天,神偷门门主便大驾光临,不偷财物,却偷了她……至此之后,神偷门永无宁日!本领没学两样,那些个刁钻古怪,偷奸耍滑,吃里扒外,无赖外加痞子的本事简直是无一不精通。而当她再度回到相府,神偷还能再变回相女吗?某师父偷笑,瘟神终于送走了!……-----------片段一:等等,偷猪!她没听错吧!丫的,她宁愿偷人,也不偷猪!片段二:她愿意代嫁,不就是那个号称天下第一不要脸的风——骚侯爷么,小KISS!“二小姐,你有办法收复侯爷的心么?”“不是收复,是让他更骚!”片段三:“丫头,我们合作!怎样?”“你没听过什么叫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吗?”
  • 西州院

    西州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限恶魔

    无限恶魔

    被逼绝境的少年叶凡,不甘爱人已死,不甘备受打压,不甘于世界的所有。邪魅的紫瞳有着什么秘密。自己的身世到底是什么?这到底是一个巨大的坑还是一个长长的楼梯。生死之间,是那可以让人觉醒的危机。少年凭自己的实力在无限空间之中打出了一片江山。醉卧美人膝,面对种种威胁,叶凡拿起手中的死神镰刀收割着轮回者的生命。
  • 鬼门枭雄

    鬼门枭雄

    叶不悔死了,叶战活着。当叶战消失的时候,叶不悔又出现了。叶不悔:“叶战,你就是我。”叶战:“我不是你,但你的过往恩怨我承载下来了。”
  • 不吃药的养生智慧

    不吃药的养生智慧

    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等非药物疗法出发,加之简单实用的中医传统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熏洗等方法。
  •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八百年的教育智慧,滋养着一代代的杰出人物。但是,有一个课堂比剑桥更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学生,那就是家庭;有一些老师比剑桥的教育家们更注重引导学生走向成功,那就是父母、家长的言传身教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在这个特殊的教育澡堂上,老师们更需要学习教育的方法,更需要吸取剑桥的教育精华。本书365个教子故事,365堂人生之课,和孩子一起,共同体味来自剑桥的最真实感悟,携手走向成功的未来。
  • 祈先生,不娶别撩

    祈先生,不娶别撩

    他是我死敌的未婚夫,却也是我裙下的臣子。当我完成了自己的复仇,想全身而退,却发现我已经无法逃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黎明审判之神罚

    黎明审判之神罚

    某年某月变异怪物横空出世,人类在决定世界归属权的战役中败北,失去超过90%的人口与领土。剩余的人类利用能够释放特殊磁场的超密度金属“锇”,铸起高墙,拱卫城市,自以为能够高枕无忧。然而怪物却开始从内部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