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0800000050

第50章 明代心学代表王守仁及其思想

第一节 王守仁思想的形成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因曾筑室绍兴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即王守仁死后39年,诏赠新建侯,谧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4年)从祀文庙。

王守仁的父亲王华(字德辉),曾任少詹事(太子老师)、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王守仁少年时代受过严格而系统的封建教育。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中进士,任刑部、兵部主事,因得罪宦官刘瑾,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谪贵州龙场驿。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升为吉安府庐陵县知县,次年迁南京刑部主事,后任南京鸿胪寺卿。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等地。曾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又平定宗室贵族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最后官至右副都御史和南京兵部尚书,曾讲学于绍兴稽山学院和龙泉寺中天阁等处,并从事著述。

王守仁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开始授徒讲学。他在世时,著作就被弟子刊刻,身后继续由弟子编定,名为《王文成公全书》,包括《年谱》及生平、家世,共38卷,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刊刻,今天所见到的王守仁著作,主要依据这个版本。

王守仁的一生,经历了明代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个时期,即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这一时期,明朝的统治者面临着经济上、政治上的种种矛盾激化的局面,迫使人民走上反抗的道路。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宗室称兵”以及宦官专权的严重问题。加上西北“边患”的日益加深,使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王守仁亲身卷进这场斗争的漩涡,为明朝的统治深感忧虑。他努力要为社会寻找一种药方,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要使天下事势“起死回生”(《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王学的产生,就是为了从理论上回答这样的社会问题。

一种思想学说的产生,除了社会的原因之外,还必须有着前人所提供的思想资料,王守仁的心学也是如此。

明代中期以前的学术思想,由于统治者的提倡,朱学占据着统治地位。代表朱学思想的《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三部大书,共260卷,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作序,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十月颁行于天下。王守仁在这样的思想学术环境中成长,早年主要学习朱学。据《年谱》记载,他18岁时曾乘舟往江西拜见理学家娄谅(字一斋),娄氏“语宋儒格物之学,谓圣人必可学而至,遂深契之”(《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从此王守仁便深信朱熹的格物之学,他利用随父亲寓居京师的机会,“遍求考亭(按指朱熹)书读之”,而且付诸行动,他后来对弟子们追忆了一件很生动的往事: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按即朱熹),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传习录(下)》,《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这段故事,据《年谱》记载,发生在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即王守仁赴江西从娄谅学习“格物”之说以后三年。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年轻时代的王守仁已开始怀疑朱学,因为朱学思想体系中,不论在理与气、理与心,还是在知与行方面,都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或缺漏。就拿“格物致知”命题来说,朱熹虽然专门在《大学章句》中补加了“格物致知”传,但何谓“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仍然是含混不清的。朱熹教人“半日读书,半日静坐”,难道这就是格物吗?由此发生了王守仁“格竹”失败的故事。又由此引起王守仁学术思想的转变。

王守仁思想的形成,除了“源”和“流”两个方面以外,也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首先,是他研究禅学的经历。王守仁在年轻时,有过相当长的时间学习佛、道典籍,《王文成公全书》中有多处记载。例如《传习录(上)》称:“吾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王文成公全书》卷一)在王守仁的学说体系中,确实有不少地方是直接或间接地借用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思辨方法。他认为儒、佛在某些点上是可以相通的,并不完全排斥。他从讲学中主要吸取了佛学对心性的论证与直觉的修养方法。

第二,王守仁与湛若水(甘泉)的交往及受其影响也很重要。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王守仁在京任职时结交了翰林庶吉士湛若水。以后交往不断。王守仁死后,湛若水撰《阳明先生墓志铭》(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七)。二人定交的时间正是王守仁不满于朱学、企图寻找新的思想出路之时。他主张不依傍前人而有新的创造(即所谓“自得”),而湛若水的思想,恰恰给了他重要启发,因此他一再称:“甘泉之学,务求自得者也”。实际上,湛若水的思想学问,并非全部出于“自得”,而是受其师陈献章(白沙)的重要影响。王守仁又从湛若水那里间接受到白沙之学的熏陶。对这一点,明代学者就已曾指出。黄宗羲也说过:“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两先生之学,最为相近,不知阳明后来从不说起,其故何也?”(《明儒学案》卷五《白沙学案》)其实,这个不解之谜,并不难破,这就是“自得”一语。王守仁《别湛甘泉序》一篇文字,其主旨在于强调“自得”,他说:“夫求以自得,而后可与之言圣人之道”。他以“自得”二字称许湛若水,并非不知湛氏为陈献章弟子,王守仁不以白沙相标榜,也大概是为强调“自得”之重要。而“自得”这一命题,恰是陈献章为学的重要宗旨。明末学者刘宗周指出:“先生(按指献章)学宗自然,而要归于自得。”(《明儒学案·师说》)王守仁一再强调“自得”,正是在基本宗旨上与白沙思想的吻合之处。

第三,王守仁心学思想的形成,除了学术方面的经历之外,他的政治经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王守仁出身于官僚家庭,11岁随父寓京师,15岁时曾出游居庸三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见《年谱》)。进士及第后,置身于官僚队伍中,看到的是封建道德伦理观念的颓坏,社会风气的沉沦。他对这些感到忧心忡忡。特别是他本人也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贬谪升迁,因此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痛心疾首,指出:“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答顾东桥书》,《全书》卷二)。“今日所急,惟在培养君德,端其志向。于此有立,政不足间,人不足谪,是谓一正君而国定。”(《答方叔贤》,《全书》卷二十一)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刻印着这种“培养君德,端其志向”的主旨。

总之,明朝中叶的社会条件,当时学术思想的影响,以及王守仁个人经历,这三者是其心学思想体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把握住“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就抓住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关键。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致良知”的命题,是对朱熹“致知”命题的修正,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我们知道,“致知”本来是《礼记·大学》中的“八条目”之一,朱熹注《大学》,作“补格物致知传”,把“致知”作为其思想体系中“天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理”在人心之外,因此要“即物”而求,这就是格物致知。但“即物”二字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显得过于笼统,实际上,在“物”中如何体认出“理”,朱熹并没有讲说清楚。王守仁及其友早年尊信朱说而格竹失败,就是一个生动的说明。这个例子暴露出朱熹思想理论体系中一个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即:在致知过程中,外在的“理”如何转化为内在的“知”?在“补格物致知传”中,朱熹使用了“一旦豁然贯通”的说法,但是,这种直觉主义的“顿悟”方法并非容易做到,而且也很难作出客观的检验。那么,“理”到何处去寻?知与行如何统一起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王守仁抛弃了朱熹之说,而把眼光转向陆九渊“心即理”的学说。

陆九渊曾公开指责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支离”,他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与曾宅之》,《陆九渊集》卷一)他还明确提出“心即理”的命题。王守仁接受并发挥了陆九渊的观点,他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答顾东桥书》,《传习录(中)》)。又说:“我如今说个心即理,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便有许多病痛。”(《传习录(下)》)其实,认为心即理,并未解决客观转化为主观的问题,只是用主观代替了客观。

在肯定了“心即理”之后,王守仁进一步点明“理”即是“天理”,强调了它的道德性质。他说:“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传习录(上)》,《阳明全书》卷一)既然“天理”就在“心”中,所以“致知”也就不必外求。给这种“致知”说一个特定的称呼,就叫做“致良知”。因为“良知”在王守仁那里,也就等于“天理”:“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与舒国用》,《明儒学案》卷十)。“良知即是天理”(《与马子莘》,)。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王守仁借用“良知”一词,在用意上和孟子相通,但他又指出“良知即是天理”,便和孟子又有所不同:孟子讲良知,有一个扩充推衍的过程,例如,他先讲“恻隐之心”,后讲“是非之心”;先讲“四端”,然后引出“仁、义、礼、智”。王守仁讲良知,不重视这些过程,而是采用“简易直截”的办法。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下)》《全书》卷三)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全书》卷一)由此可以看出,王守仁讲良知,紧紧抓住的是先验判断力(是非之心)这一点,至于这种先验判断力是否有一个由浅入深或者说扩充的过程,他未加论证。因此,“良知”命题经过王守仁的改造,就可以直接与“天理”对接,这既未经过理论的证明,也未经过客观世界的检验,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臆测。

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通过对孟子“良知”说及陆九渊“心即理”说的吸收和改造,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

第一,作为“天理”的“良知”就在人的心中,不需要向外探求。

第二,“良知”人人皆有,圣、愚皆同。王守仁说:“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全书》卷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传习录(中)·笞顾东桥书》,《全书》卷二)

由于这两个特点,使王守仁的“致良知”说比朱熹的“致知”说更加“明白简易”,因而也易于获得更多的信徒。对此,王守仁颇为自负,他与人说道:

区区所论“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真的,直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方谓之有德,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虽千魔万怪,眩瞀变幻于前,自当触之而碎,迎之而解,如太阳一出,而鬼魅魍魉自无所逃其形矣。(《与杨仕鸣》)

这里对“致良知”的作用,真是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要与朱熹争一争儒学的地位。这实际上是把道德化的主观意识夸大为世界的普遍规律。这种观点与世界的本来面目并不相符。因为人们的意识只能来自客观的物质世界,而非其他。但是王守仁的这种观点却包含有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后来有些思想家对此作了改造,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用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曾经在历史上产生过进步的作用。

由于王守仁从“致知”引出“致良知”,以代替朱熹的释“致知”为“穷理”,因此在“致知”的方法上,二人也显出明显的分歧。朱熹将“八条目”之一的“格物”释为“即物”,王守仁则释“格物”为“正事”。他所说的“正事”,是指按照“良知”而“为之”,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强调用意念上的修养去指导行为。例如跪拜是一种表示崇敬的行为,但对父母是否孝顺,有没有“孝心”这种意念才是主要的。在王守仁的思想体系里,用“事”来解释“物”,正是强调了人的参与,人的意念,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他说:

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全书》卷二)

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人的参与,不过是人心的参与,即“意之所用”。王守仁的以“事”为“物”,实质是为了强调事不离心;事不离心也就是物不离心,所以他说:“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将意的有无,看成物的有无之前提,这正是在心、物关系问题上的本末倒置。在这点上,王守仁超过了他以前的唯心主义者。但是,他主观上想探索人的认识层次,觉察到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他对人的认识的主体活动之分析,比较深刻,提出了许多有理论意义的命题。他的缺陷和不足在于他以人的主体认识否定了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他未能了解人的主体活动的最终源泉并不在人的主体,而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

王守仁既然强调了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那么,这种活动如何将人的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哲学问题。朱熹着力探讨过这个问题,即所谓“格物致知”说。王守仁不同意朱说,他认为不能“外心以求理”。必须“求理于吾心”,这就叫做“知行合一”。既然知与行是合一的,人的认识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自然就是统一的了。可见,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命题,仍是从“心”与“理”的关系问题出发。在这个问题上,他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之说,用主体吞并了客体,或者说用主体取消了客体。他混淆了认识的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客体,这是认识的源泉;再一个层次是被人所认识到的或说反映于人的主体之中的客体。他以第二个层次取消了第一个层次。这在理论上是一大谬误。在他看来,连结主体与客体的环节是所谓“行”。他说:“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答顾东桥书》,《明儒学案》卷十)至于什么是“行”,王守仁解释说:

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辨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辨是思辨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辨矣。(《答友人问(丙戌)》,《阳明全书》卷六)

由此可以看出,王守仁将“行”的范畴解释得十分宽泛,将学、问、思、辨都包括进去,而这四个范畴,在《中庸》中本来是作为“知”的四个不同侧面与“行”相对应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方面,构成“学”的完整过程。不论二程(程颢、程颐),或是朱熹,都将学、问、思、辨与行相对,这是宋代以来的通常看法。前四者,指人的主观活动,属“知”的范畴。第五者,则是主观及于客观,属“行”的范畴。王守仁将前四者都归结为“行”,这样,知与行的合一倒是完成了,但知与行的界限却变得含糊不清,王守仁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进而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传习录(下)》),他这样举例说: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个心去恶。(《传习录(上)》,《阳明全书》卷一)。

在王守仁看来,“知”仅仅是闻见,而一旦进入闻见之后的意念心理活动,便属于“行”的范畴。这种观点,与其说是扩大了行的范围,倒不如说是取消了真正的“行”。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说它是“销行以归知”(《尚书引义》卷三),确是中肯的批评。

王守仁为何要用意念来代替“行”?他自己这样回答:“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全书》卷三)很显然,王守仁要人们树立一个信念,只要人们在刚开始意念活动的时候,就按照“善”(封建伦理道德)的原则去做,把不善消灭在动机和思想萌芽状态之中。这既叫做“知行合一”,有时也称做“复本体”、“见头脑”。

知行问题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传统命题,宋代以来,理学家推崇《大学》,注解“格物致知”之说,对知、行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宋明理学中程朱一派的知行学说,其主要倾向是知先行后,在他们看来,认知“天理”是最根本的,同时也是最当先的程颐:“君子以识为本,知次之。”(《遗书》卷二十五)。在他们的学说影响下,读书人的精力多数都花费在读书记诵、章句训诂之上,实际上是读程、朱之书,以此为“穷天理”,结果出现了如王守仁弟子徐爱所说的“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传习录(上)》,《全书》卷一),只有言谈,不见行动。在王守仁看来,解决这种病痛的药方已经不能仅仅在一般的意义上强调“行”,而必须把“行”的范围延伸到“一念发动处”,也即“知”的领域,因此便出现上述的说法。实际上,这种以知为行的说法并非王守仁的发明,早期佛教理论“五蕴”之一的“行”即是指意志或心理趋向,早年曾钻研佛教的王守仁对“行”的解释,大概就是受到了它的影响。

围绕着“知行合一”命题,王守仁在对知、行关系的论述中,也有一些合理的因素。例如知与行的统一,知产生于行之后等等,但是,这些合理因素都被淹没在其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之中。第一,他所说的知、行,主要集中于伦理道德范围,还没有抽象到一般哲学意义的高度;第二,他对“行”的解释有片面性。不能不承认,这些原因限制了他对知、行问题的某些合理思想的发挥。

第三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的学术和思想,大多通过教育活动表现出来,而他的教育思想,也成为其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王守仁的正式讲学活动,始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在京师任职时。当时,他的讲学活动被人视为“立异好名”,只有好友湛若水支持他,他们一同讲学,“共以倡明圣学为事”(参见《明史·湛若水传》、《王阳明年谱》)。从此以后,王守仁一生没有停止过讲学活动,而且影响越来越大。“先生每临席,诸生前后左右环坐而听,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日无虚日,至有侍更岁不能遍记其姓字者。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踊跃称快,以昧入者以明出,以疑入者以悟出,以忧愤?忆入者以融释脱落出。”(见《王文成公全书》卷首《钱德洪刻阳明先生文叙说》)这里记录的是王守仁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归越(指今浙江)省亲以后的讲学情况。在此居留达七年之久(正德十六年至嘉靖六年,公元1521~1527年),是他讲学时间最长的一次,而其余的讲学活动,大都在从政之余。除讲学外,他还在各处建立书院、学校和社学,大力推广文化教育,并以此来宣传他的思想学说。

王守仁在后半生20余年的讲学生涯中,继承古代的教育传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

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以上四点是王守仁谪官贵州龙场讲学时为诸生所立的准则。这四点,是王守仁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其教育思想的基本线索。

立志,这是上述四条目中最重要的一条。志指增志或志向,含有动机的意思。王守仁认为,立志是为学的基础和前提,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教条示龙场诸生》,《全书》卷二十六)他又认为,“志”不仅仅是为学的前提,而且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他说:“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书朱守谐卷》,《全书》卷八)因此,在立志条目下,他提出“勤学”,指出:“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学者,不以聪慧警捷为事,而以勤确谦抑为上”(《教条示龙场诸生》,《全书》卷二十六)。王守仁所谓的“学”,不仅指读书,而且也包括个人的道德修养,这说是“勤学”以下的两个条目:“改过”与“责善”。这两个条目中,“改过”是对己而言;而“责善”则是对人而言,即规劝别人改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责善”条目下,王守仁还提出“谏师之道”,规定“直不至于犯,婉不至于隐”的原则,这里包含有一定程度上的师生平等思想。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项准则,是王守仁教育思想的最基本点。这四项准则虽然强调了封建道德的修养,但他强调意志、品行、师友之道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却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独见与自主的治学精神。王守仁强调学贵自得。“自得”一语,出自孟子,陈献章对此有较多的发挥。王守仁继承这种观点,经常教育弟子学习要“自得于心”,这里包含了独立思考与敢于自主的精神。他教导学生说:“且以所见者实体诸心,必将有疑,果无疑,必将有得,果无得,又必有见。”(《答方叔贤》,《明儒学案》卷十)指出了独立思考所能得到的三种认识境界:有见,有得,有疑。他认为,只要经过独立思考,必能有所得,而对于这种收获(疑、得、见),又要敢于坚持:“夫君子之论学,要立得之于心。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答徐成之(二)》,《全书》卷二十一)又强调即或是圣人说的话,自己未沉思以前也不敢轻信。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全书》卷二)这里所说的“心”,在王守仁看来,并非只是一己之私心,而是“天下之公”。其中包含的独立思考和敢于怀疑权威的治学精神,是很明显的。

第三,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王守仁认为,知识的积累和德性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他从生理学的角度出发,举例说婴儿在母腹中,他不可能有任何知识。出生后才能哭,能笑,逐渐认识了自己的父母。经过长期学习,他才有了较丰富的知识(见《全书》卷一《传习录(上)》)。王守仁在这方面的举例很多,不一一列举。因此,他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循序渐进。对于教育者来说,也要根据这样的原则。他强调,“随人分限所及”,就是指因材施教,因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等”(《传习录(下)》,《全书》卷二)。所谓“等”,就是指超越了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在《阳明全书》中,因材施教的言论和例子随处可见。

王守仁的因材施教思想突出地表现在儿童教育方面。他提出,儿童教育必须照顾儿童的特点,因势利导。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章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全书》卷一)上述教育思想,虽然没有过多的理论发挥,但却是王守仁教育经验的总结。《传习录(中)》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及《教约》,是研究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重要材料,他还反对体罚和死记硬背,而主张从“歌诗”、“习礼”和“读书”三个方面去教育儿童,在这些思想中贯穿着一个重要原则,即因材施教。

第四,事上磨炼与身体力行。强调“身体力行”,是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自己在年轻时就曾亲自去做格竹子的实验,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这种经历使得他不把为学仅仅看成是书本上的事,而强调事上磨炼与身体力行。《传习录(下)》有这样一段记载: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按指王守仁)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这样的例子和说法很有代表性,它与陆九渊的“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但王守仁讲得更细致。这种观点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有其合理的因素,《传习录(下)》又有一段江右王门学者欧阳德(崇一)与王守仁的对话:“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这里的“用功”便是身体力行,致知的学说要通过“用功”才能更好地掌握住,为了说明这一点,王守仁进一步提出以下观点:

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歧之险夷,必待亲身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亲身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邪……(《答顾东桥书》,《全书》卷二)

又说:

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低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学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是行矣。

前面已经讲过,在王守仁的思想体系中,所谓“行”的概念,一方面,内容十分偏狭,它一般不包括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就它的逻辑内涵来说,王守仁有时把属于“知”的人脑活动(如意向)也纳入“行”的范畴,使“行”的概念模糊不清。由于这些原因,降低了上述关于事上磨炼与身体力行观点的认识论价值。但是也应看到,王守仁提出上述观点,显然是从经验论出发的,但应视为他在教育过程中对认知活动的正确总结。

第四节 王守仁思想的历史地位

王守仁是明代思想史中影响很大的思想家,这已成为后人的公论。《明史·儒林传序》指出,明初学者的思想大都不脱离朱学的原则;明代学术思想分化始于陈献章的“江门之学”与王守仁的“姚江之学”;“江门之学”没有得到广泛流传,而“姚江之学”流布整个晚明时期,当时几乎无人再笃信程、朱之说。

为什么王守仁的思想能在明代中后期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我们认为有三方面相互关联的原因:①“别立宗旨”、“与朱学背驰”;②讲学活动的推动;③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以下作一综合叙述。

《明史》中说王守仁“别立宗旨”、“与朱学背驰”。这个宗旨,如前所述,就是“良知”说。该说一经提出,立刻引起思想界的波澜。下面列举明末几位学者的评论,就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

顾宪成说:“当士人桎梏于训诂词章间,骤而闻良知之说,一时心目俱醒,恍若拨云雾而见白日,岂不大快!然而此窍一凿,混沌遂亡。”(《小心斋札记》卷三)

刘宗周说:“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求诸心,而得其所性之觉,曰‘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曰‘致良知’……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明儒学案·师说》)

顾炎武说:“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至于百余年之久,古有之矣;王夷甫之清谈,王介甫之新说。其在于今,则王伯安之良知是矣。”(《日知录》卷十八,“朱子晚年定论”条)

以上三位,都是明末著名学者,他们对王学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承认“良知”之说对当时士人的思想震动。上述的说法有些是耐人寻味的,例如顾炎武将良知说比作魏晋时王衍(夷甫)的清谈与北宋王安石(介甫)的新学,同时他又称王守仁之说为“新说”。事实上,王守仁“致良知”宗旨一标,确实震动了程朱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界。王守仁与朱熹的分歧虽然是在形式与方法上,但这已足以使人侧目而视,尽管他自己并非有意,但毕竟触动了封建社会的“权威原理”。

就王守仁主观而言,他维护封建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从他一贯主张的“存天理、去人欲”可以看得出来,刘宗周、黄宗羲都说,这点是朱、王的“印合处”。但方法的不同有时会引导思想观点的若干分歧。朱熹把“天理”放在人心之外,这样有利于使封建主义原则凝固化、神圣化,让人们向它顶礼膜拜;而王守仁则把“天理”放在人心之内,宣称良知即是天理,这样就限制了封建主义原则的凝固化与神圣化,而“天理”一旦与变动着的、圣愚皆有的“心”(意识)相通,这实际上也就埋下了否定“天理”的契机,这也就是顾宪成所谓的“此窍一凿,混沌遂亡”,个体意识的觉醒必将不利于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这一点是王守仁没有料想到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王守仁的学说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他要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天理”,抨击违反“天理”的行为和思想(“破山中贼”和“破心中贼”);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思想僵化,认为“破心中贼”比“破山中贼”更为重要,大力倡导“致良知”说。王守仁学说的这种二重性,却正好适应了当时社会的两种需要:一方面,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阶层要用“天理”作为维护封建社会的思想工具,因而他们赞赏王守仁学说,称之为“有用道学”(参见毛奇龄《王阳明先生传赞》卷五《折客辨学文》);另一方面,明中期以来,封建士大夫不满于朱学的思想禁锢和学术上的呆滞局面,加上明中期以后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个体意识开始抬头,王守仁的思想也正好适应了这样的形势。因而顾炎武说:“自弘治、正德之际,天下之士,厌常喜新,风气之变,已有其所以来。而文成以绝世之资,唱其新说,鼓动海内。嘉靖以后,从王氏而抵朱子者始接踵于人间。”(《日知录》卷十八“朱子晚年定论”条)弘治、正德是王守仁活动的年代。王学在这种背景下产生,适应了当时封建士大夫“厌常喜新”的情绪,正如《明儒学案》所说:“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这也是王学在明中期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1卷,第10页)王守仁思想和学说的二重性,比朱学更能适应后期封建社会的需要,因此,它在明中期以后得以广泛传播,也就不是偶然的现象了。

王守仁思想和学说的影响,还借助了明中期以后书院讲学活动的推动。明代书院在宪宗成化年间逐渐兴起,到世宗嘉靖年间达到极盛,据统计,明代全国的书院共达1239所,其中东南地区的长江流域就达646所,大大超过宋、元时期参见陈元晖等著:《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而王守仁及其弟子,又发展了书院的“讲会”制度。他们重视讲学,也允许不同学派讲会,同时进行问难、辩论,使书院讲学与“官学”有了明显的区别。明中叶以后,那种和“官学”近似的“考课式”书院大大减少。讲会式书院的发展,促进了学术的交流,扩大了学术思想的传播范围,为当时读书人所欢迎。这既是王学得以传播的一个原因,同时也是王守仁及其弟子大力推进讲学活动的结果。

同类推荐
  • 涿州翼德张

    涿州翼德张

    在本书的历史中,项羽战胜了刘邦,从而建立大楚,从此历史不再和我们的熟知的历史相同。在另一个世界,张飞从虎牢关消失,来到了本书的世界。且看他如何在那里诠释自己的忠。且看他如何诠释自己的义。且看他如何用手中的张八蛇矛,杀出一条通天大道。且看他如何再一次高呼那句“某家涿州翼德张!”看这本书的男儿,必顶天立地!看这本书的女子,乃巾帼红颜!写这本书的作者,叫九命狂猫!
  • 三国枭霸

    三国枭霸

    穿越成八岁曹操,奋斗在东汉末年。逃学堂,斗鳄鱼,逛青楼,抢新娘……这是曹操童年?平黄巾,刺董卓,挟天子,争天下……看枭雄崛起!和貂蝉暧昧,让蔡琰倒追……要全初全收??且看曹操: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喜欢三国、曹操的兄弟可以进群:251490401.
  • 三国之商人谋国

    三国之商人谋国

    所谓大商谋国,叶晨穿越为三国商贾之家,以商发家,因商贾之人地位低下,不得不勾结张让阉人。招兵买马,训练甲士,北上抗击匈奴,南下争霸天下,收猛将谋臣,遇美人江山。
  • 带着全面战争到战国

    带着全面战争到战国

    龙飞穿越了,而且是带着幕府将军2全面战争辅助系统穿越的,当龙飞来到这个人命贱如狗,子弑父,臣克主的日本战国,他又会给大家带来一段怎样的战国征途了?与上杉姐姐在越后一起谈谈恋爱与武田信玄在信浓一起骑骑马与本愿寺证如在本愿寺一起谈谈佛与织田信长在战国一起论论改革与毛利元就在海上一起钓钓鱼阿市妹妹在对你疯狂的尖叫,油布姬妹妹在对你害羞的笑,出云阿国在对你放浪的跳,阿浓道“读者殿”让小女来为你宽衣吧!还犹豫什么?那个你说的就是你啊!QQ群8117850
  • 海盗玫瑰

    海盗玫瑰

    19世纪初,在西方,拿破仑帝国席卷欧洲;在东方,满清帝国由盛而衰。1782年,爱娜-斯拉特出生了,本书是一个凶暴萝莉的成长史,变身小说,不喜勿入!
热门推荐
  • 花开的山谷

    花开的山谷

    草馨儿的这本《花开的山谷》,既有云朵的飘逸又有礁石的沉重;既有山溪的宁静也有瀑布的跌宕;既有水晶的清淳也有流水的透彻;既有子规啼血的深情也有蝶栖花蕊的温馨草馨儿的诗,既紧贴了时代火热的生活,又艺术地挥洒着诗意的想象与意境的深远与辽阔。她让平常变得不平常,她让宁静的水流产生诗的波浪……
  • 来自帝国的访客

    来自帝国的访客

    狂狼跑过荒芜、跳过高山、滑过大河,终于来到草木繁荣的林荫大道上,前方,是一座石造大墙,淡黄色的外墙爬满藤类植物,并开满了七彩缤纷的花朵,城的上空,飘着一朵朵红色大花,没有绿叶,也没有茎部,直接连着的根像下雪一样,飘下淡蓝色的圆色光点。
  • 名门贵妻之枭宠小娇妻

    名门贵妻之枭宠小娇妻

    甜美又火辣的闲云野鹤大才女,竟然在工会的赌注中抽了下下签。为了“最高信仰”,她潜伏在“纯爱精英情侣”中的黎家钦身边,为世人采集珍贵的图像资料。结果,丢了心,失了魂,卖了公司,赔了房子,没了一切,连心爱的狗狗都被恶总裁买去染的红红绿绿,特别没品。乙甜发飙了!她不是傻白甜,只是善良是他逼她扮猪吃老虎,是他逼她霸王硬上弓!他欠她的,他调戏她的,他勾引她的,她统统要找回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刀震寰宇

    刀震寰宇

    用剑的不一定是主角,成仙的也不一定是赢家。在天算与人算交错的纷扰世界,走上巅峰往往也是坠落深谷,能脚踏一条平路,已是修行者们不敢奢望的梦想。姜楚本来是在走一条平路,但前面突然拐了个弯,他走过去后发现,那是一条看似宽阔堂皇却隐伏着荆棘陷阱的阴沟险道。他不在乎地走了过去,更不在乎会走到哪里。所谓空寂者,涅槃乘己;清静者,羽化登仙;真我者,心魔不朽。这些大境界都太遥远了,自己只是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人。那就像个人一样,一直,一直走下去吧。
  • 极品戒指

    极品戒指

    戒指在手,天下我有。美女。提起你的裙摆。小萝莉。挺起你的小兔兔。哥哥帮你按摩哟……美女。你的三围,我能知道。内衣型号,我也能知道。身体健康,我更能知道。赌石,辨别古董的真假……敢调戏我的女人。我就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你敢惹我。我就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豪门隐婚:娇妻哪里逃

    豪门隐婚:娇妻哪里逃

    失恋后醉酒,一不小心乱了性。醒来后.......某女:“一千三应该够了吧?”某男:“你觉得够吗?”某女:“那你要多少?”某男:“一亿。”某女(惊):“什么?!”某男:“没有一亿也可以,那你要还我十万次。”某女:“!!!!!”不小心帮了个老人......某男:“我们结婚吧。”某女:“为什么要结婚?”某男:“因为我爷爷喜欢你。”某女:“!!!!!”有一天......某男:“老婆,我们还没有履行过夫妻义务呢。”某女(脸红):“第一次认识的时候,不是已经那个了的嘛。”某男:“那天晚上什么都没有做成。”某女:“!!!!!”
  • 说好难说的话

    说好难说的话

    本书总结了50多种人们在工作、生活、社交中经常遇到的说话困境和窘境,深入分析了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探讨应对这种问题的方法,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把话说好的各种对策,帮助读者提高说话能力和技巧,在困难时用语言化解矛盾,避免误会,实现目的,走向成功人生。
  •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人生往往就是意外连连,惊喜连连,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开疆辟土!谁说女子卑微?且看今世的她将如何运用自己的才华改变前世的命运纵横天下!
  •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给宝宝最天然的脑黄金。天然的食物是帮助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营养,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基础及大脑发育的保障,选对食物巧手烹调,让宝宝越吃越聪明。
  • 带着电脑游仙侠

    带着电脑游仙侠

    天降超级美女电脑于仙侠之世?!涂小子该如何笑傲仙侠之界,醉卧美人之膝,尽请期待!!!你屠我一族我得你一国,大难不死,必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