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6400000057

第57章 别把自己的梦强加给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这样的心理使如今许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弹琴、跳舞、画画、英文……一个都不能少,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落后了,他们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而是一味地将自己未圆的梦或一家人的期望全盘托付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按自己心中规划的理想蓝图发展。而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往往与父母一相情愿的预料相反,有时有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反而给孩子造成了许多压力,使其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其实对于孩子的未来,应让孩子自己构筑,父母充当指导的角色也就足够了。

据调查研究显示:在广州,有42.8%的孩子对现有家庭教育方式表示反感,难以感到快乐;有27%的孩子将“家长不能理解我”列为主要烦恼之一。其中包括:31.5%的孩子觉得“家长只知道关心我学了什么、成绩怎么样”;26.6%的孩子认为“我想做的事情爸爸妈妈总不让我做”;19%的孩子认为“我不愿学爸爸妈妈为我安排的学习内容,如钢琴、计算机、舞蹈等”。由此看出,父母为孩子安排人生时,往往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决定,根本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感兴趣,是否有能力,他们很少会问孩子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有什么打算。

其实“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父母要做的事情不是决定这支箭要射到哪个方向,而是负责把弓拉好,让弓张得满满的,给箭顺利射出去的动力。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成功都不是由父母为其选择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选择而成就大器的。孩子的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为人父母者,与其把自己一相情愿的未圆梦想加诸孩子身上,不如与孩子一同圆个美丽的梦,把对孩子的期望转化为对孩子的赞赏、鼓励、支持,让孩子在父母适度的期望中找到向前迈进的动力,按照自己的能力、爱好和兴趣发展,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于干涉孩子的父母,不仅是放弃了自我,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自主发展。

作为父母来说,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效果远远胜过一日10次的重复。如今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众人的关爱之中,不免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惯,习惯于等待外来的指令,而真正源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低下。另外,父母喋喋不休的期望表达,就亲子间的交流而言,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动的角色。结果是,要么使孩子无条件地盲从,要么使他对什么都无所谓,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很多家长一辈子没有特别的成就,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实现父母无法完成的梦想。于是,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被迫变成十项全能选手,弹钢琴、学跳舞、踢足球、唱歌、滑冰、参加智力竞赛、出书、当班干部,凡是好的东西样样不缺,孩子看起来像个超人,心里却对父母的严厉压迫充满怨恨。

父母这种过分的要求,如果遇到天资聪颖的孩子,在表面上的确可以培养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天才,但有没有后遗症呢?一种明显的后遗症就是强迫型人格,对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力争第一。

一旦遇到挫折,因为从小就饱受父母的高压恐吓,那个孩子很可能会一夕崩溃,转眼间变成一个颓废落魄的忧郁症患者。由于大多数父母在生活中并不是一个理想中的成功者,当父母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时,便出现一个问题,父母只能做到言传,而不能做到身教。在孩子机灵的眼睛里,父母只是空头理论家,而不是真正的实干家。父母这种表里不一的窘态,根本无法逃过孩子的眼睛。孩子可能迫于父母的威严,不敢点穿。其实,希望孩子成为全才并没有错,错的是父母的逼迫的态度。真正的天才不是逼出来的。

相反,如果父母信任孩子,多给孩子鼓励、支持、爱护,帮助孩子发掘内在的灵性和才智,那孩子虽然开始不一定鹤立鸡群,但稳定的心性和自然积累的自信定可帮他最终胜出。

同类推荐
  • 准妈妈怀孕小帮手

    准妈妈怀孕小帮手

    一本为怀孕的准妈妈们必备的贴身养胎秘籍,告诉你在这一辈子最愉快、最关键的经历中如何调养、如何完美孕产。怀孕了,你还在读长篇累牍的文字?太累!要想有个健康的宝宝,又想做个好妈妈,就买来这本书来学习学习吧,相信这本书,也要相信自己哦。
  • 犹太人的家教智慧

    犹太人的家教智慧

    本书通过近100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道出精辟的家教理论,向每一位中国父母灵活而深刻地传达出犹太人智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在每节内容的最后附上“写给父母的话”,结合东方人教育的特点,对每一位中国父母提出建议,使我们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游刃有余,将孩子教育得更出色、更优秀,将来在社会上都能有所成就。 犹太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独特,希望每位父母能借鉴《犹太人的家教智慧》一书的教子思想和智慧。当你捧起本书,你会欣慰地发现你对教育孩子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犹太教子的精华尽在其中。希望每位父母的孩子变得更出色、更智慧,将来都能事业有成,前途无量!
  •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父母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其实,孩子有坚强、自信、乐观、快乐,感恩等优秀的品质,懂得与人和谐相处,能够明事理,懂是非,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五个方面入手,为父母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重点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用性强,是父母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的必备参考书。
  •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本书分析了为什么孩子会撒谎,以及在发现孩子撒谎后,父母怎样才能妥善地处理的引导,找到孩子说谎的根源,纠正孩子撒谎的不良习惯。
  • 陪孩子轻松走过初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初三

    作者是一位智慧的家长,同时也是帮助许多初三家庭成功中考的指导师。本书从初三学生和家长的常见困惑入手,结合作者的亲身体会和感悟,详细介绍了中考复习、体检、体育测试、填报志愿、备考、录取等各个阶段的应对经验与技巧,以及可能遇到的诸如早恋、失眠、逆反等“疑难杂症”的解决窍门,为考生和家长轻松度过初三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行动指南。阅读本书,让初三孩子轻松,家长放松,中考成功。
热门推荐
  • 劈风

    劈风

    天涯海角存一巨石,上刻千万小字,奇妙无穷。后有奇人吴剑衡游历至此,发现此上文字,阅读抄下,遂成此文,曰“劈风”。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源于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楹联和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错惹吸血鬼

    错惹吸血鬼

    当你遇到了一个吸血鬼的时候,想要不被他咬,是不是就要先咬他一口?不曾想,他救了她,她没有成为厉鬼,却成了吸血鬼,从此以后,在无边的夜色下,一部青涩女孩蜕变为超级女王的妖娆史华丽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藏经

    佛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色精灵之霉女美女

    红色精灵之霉女美女

    她是天底下最倒霉的人了,被天上的不明物砸死后,穿回了古代,但一出生就成了娘口里的“陪钱货”,阴谋里的爱情让她精疲力尽。她能在红色精灵的帮助下摆脱霉运获得幸福吗?
  • 妃常毒宠

    妃常毒宠

    前世,那虐遍天下美人的歹毒王爷,就遗憾一件事:没能虐了皇帝的老婆萧袭月,终含恨而死、不得瞑目!前世暗恋十多年,今世重生总算得手了!他挑眉:“虽然我家世好,颜值高,但我还是希望你爱上我的内在。”她皱眉:“三皇子殿下,请自重!”
  • 盛世婚宠:酷少哪儿跑

    盛世婚宠:酷少哪儿跑

    男友为了所谓的利益,亲手打包把她送给了陌生男人。一场被迫的情爱,她仓惶的逃走。一场突发的变故,为了救助母亲,她走投无路,被迫成为了他的私有物。一朵粉色木兰见证了她的耻辱,她带着母亲连夜逃走,却被他在半路上抓了回来。他说:“苏昀,他们是生是死,在于你一念之间。”为了救所有的人,她愿意卑微到尘埃里,愿做囚鸟。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对她温柔至极,会在夜里轻声呢喃她的名。她建立起的城门轰然倒塌,她承认;她爱上了他。可是沦陷的她,忘记了;忘记了这个男人从不说爱她。不是不说,而是不爱……
  • 无良萌妃要改嫁

    无良萌妃要改嫁

    她是悲催穿越的玩蛊高手,赌咒发誓的要傍个可心美男,却因一纸协议被冷血太子娶进府里。原以为遇到的是只大灰狼,谁知竟是最腹黑的喜洋洋。“我们的协议到期了,我要改嫁。”“娘子赐你三个选择,嫁给我、嫁给我还是嫁给我。”“宗政澈你丫要再不守信用,我就给你下蛊了!”“好啊,最好下点情蛊之类的,反正咱们也分不开了。”伸手钳住她的下巴,贴上她柔嫩的唇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狩猎邪王

    狩猎邪王

    本书已删本书已删本书已删本书已删本书已删本书已删本书已删本书已删本书已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