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3600000002

第2章 千夫所指隋炀帝

当杨坚还是北周大臣时,杨广就因父功被封为雁门郡公。隋朝建立之后,杨广于开皇元年(581)封为晋王,并担任并州(治今山西太原)总管,这时杨广才十三岁。次年,隋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又任武卫大将军、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担此重大责任,主要是隋文帝杨坚接受了北周孤弱而亡的教训,使诸子各掌一方,以巩固杨家的统治。文帝也深知自己的皇子年少担任不了如此重任,对杨广的行为和成长更不放心,便精选朝中正直有才望的大臣王韶、李彻、李雄等来辅佐他。

王韶等人也没有辜负文帝的委托,对杨广直言匡正,不遗余力。有一次,王韶出巡长城,杨广在并州凿湖造山。王韶回来后,立即“自锁而谏”,使杨广停止了这个工役。

杨广本人也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门第家世固然为他提供了奢侈豪华的优越条件,但周隋时代复杂的政治风云,杨家先代的文治武功,将门之子所受到的各种熏陶,塑造了他十分复杂刁钻的秉性:既有专擅威福、纵情声色的欲望,又有饰情矫节、希望人称道其贤明的虚荣心;既有一个花花公子的低级趣味,又有军事统帅的风度和文武才干。这两种秉性一直互相并存着,而在他称帝独尊之前,前者还处在自我抑制的阶段。

杨广十分好学,擅长写文章,性格深沉,为人稳重,朝野属望。隋文帝曾暗中令善相面之人来和遍相五个儿子,来和经过仔细观察,对隋文帝说:“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不久,隋文帝又亲自到杨广府第视察,杨广深知父皇讨厌声色。他故意弄断乐器的弦,乐器上的灰尘也不加擦拭,隋文帝看了,以为这位爱子远离声色,自然喜上心头。又有一次行猎遇雨,左右随从送上油衣,他说:“士卒都被雨淋湿了,我怎么能自个儿穿此油衣呢?”命左:右拿走。这些事例是出之本心也罢,沽名钓誉也罢,起码说明杨广还明白,一个贤明的统治者应该远离声色,体恤群下。

开皇八年(588),隋朝大举攻陈。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设立了淮南行省(即行台,设在大行政区代表中央的机构),任命晋王杨广为尚书令。陈后主派遣兼散骑常侍官王琬,兼通直散骑常侍许善心访隋,被隋扣留,王琬等人一再要求回国,也不放行。十月,隋文帝命令隋军大举出征,行前在太庙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挂帅出征。命杨广从六合(今江苏六合)出兵,杨俊从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出兵,杨素从永安(今四川奉节)出兵;又命荆州刺史刘仁恩从江陵(今湖北江陵)出兵,蕲州刺史王世积从蕲春(今湖北蕲春)出兵,庐州总管韩擒虎从庐江(今安徽庐江)出兵,吴川总管贺若弼从广陵(今江苏扬州)出兵,青州总管燕荣从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东南)出兵。共有总管九十人,军兵五十一万八千人,一律受晋王杨广指挥,在东连大海、西到巴蜀的广大地域内,战旗飘舞,战船扬帆,隋军浩浩荡荡横贯数千里。又任命左仆射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任命右仆射王韶为司马,军中的大事都由他两人裁决,处置调度,都没有阻滞和贻误。

第二年春,隋军灭掉了陈朝。杨广作为最高统帅,在很大程度上是坐享其成的。实际指挥部署的是高颎,亲率三军攻破陈都建康的是贺若弼、韩擒虎,沿江东下、扫除残余势力的是杨素。但杨广毕竟是最高统帅,指挥之功不可没。进建康后,杨广将围绕在陈后主身边的佞臣全部杀掉:中书舍人施文庆接受委任而不忠诚,反而巧言谄媚,蒙蔽了君主的耳目;中书舍人沈客卿兼管金帛局,重税聚敛,搜刮民财来取悦君主;太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都是祸国殃民的奸臣、百姓的祸害,在石阙下将他们五人一同斩首,来向三吴的民众谢罪。杨广派高颎和元帅府记室官裴矩搜集图书古籍,封闭府库,江南的资财丝毫不取,天下人都称赞杨广,认为他贤明。

杨广因为贺若弼提前统兵与陈军决战,违反了军令,逮捕了他交给主管官员。隋文帝传令召见贺若弼,诏令杨广说:“平定江南是贺若弼与韩擒虎的力量。”赏赐给布帛上万段,不久又特意赐给贺若弼和韩擒虎诏书,称赞他们的功劳。

趁着陈朝灭亡的时机,王僧辩之子、开府仪同三司王颁连夜发掘陈高祖陈霸先的陵墓,焚烧了他的尸骨,骨灰投进水中喝下去。不多时,他自己绑缚起来到晋王杨广那里请罪,杨广上报给朝廷,隋文帝下令赦免了他。诏令陈高祖、世祖、高宗的陵墓一共分给五户人家负责守护。

在灭陈的战争中也暴露了杨广的声色之欲。陈后主有个宠姬张贵妃,张贵妃名丽华,原本是兵家的女儿,成了龚贵嫔的侍女。陈后主一发现她就非常喜爱,于是封为贵妃,受到宠幸,生了太子陈深。张贵妃的秀发长七尺,乌黑发亮可以照人,她的性情灵敏聪慧,又富有神采,举止娴雅,每当顾盼凝视,一双秀目光彩四溢,辉映左右。她善于体察陈后主的神情,猜测他的心思,引进推荐诸宫女,因此后宫里的人都对她感恩戴德,争着称颂她的美好和善良。她又有假借鬼神祈祷的法术,常常在宫中设置淫祀(不合礼制的祭祀),聚集一群女巫击鼓跳舞。陈后主懒怠处理朝政,百官启奏政事,都得依靠宦官蔡脱儿、李善度进呈请示。陈后主常常半躺在御榻上,倚凭着软囊,把张贵妃放在膝盖上,一同裁决宦官们奏上来的政事。凡是蔡、李二人记不住的内容,张贵妃就加以梳理,使之有条不紊,没有遗漏和欠缺。又常常访求宫廷以外的信息,凡是民间有一句新鲜话或一件新鲜事,一定是张贵妃先知道,最先禀告给陈后主。因此更加受到陈后主的宠幸和殊遇,她的声望权势压倒了后宫。杨广早就听说了张丽华的美貌,一心要在灭陈后得到她。

在灭陈时,高颎先进入了建康城,他的儿子高德弘做晋王杨广的记室官,杨广派高德弘急速赶到高颎那里,传令留下张丽华。高颎说:“从前姜太公蒙面斩了商纣王的宠姬妲已,现在岂可留下张丽华!”于是斩了张丽华。高德弘回来报告,杨广立即变了脸色,但仍然假装感谢高颎的恩德说:“古人说‘无德不报’,我一定有办法报答高公!”从此怨恨高颎。

隋灭陈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的南北对峙局面。灭陈后,杨广晋位太尉,再任并州总管。开皇十年(590),江南士族高智慧等人起兵作乱,文帝又调杨广为扬州总管,镇江都(今江苏扬州)。

炀帝杨广

隋炀帝,姓杨,名广,又名英,小名叫阿麽,是隋文帝的次子。杨广的容貌仪表很英俊,眉毛上端一对骨头高高突起,一派富贵面相。从小就机敏聪慧,在所有王子中他特别得到隋文帝及皇后的宠爱,在北周时,凭借其父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开皇元年,杨广才十三岁,就被立为晋王,授予柱国、并州总管职务。不久,又被授予武卫大将军职位,随后又晋升为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

隋文帝的父亲杨忠,为北周的功臣,被封为隋国公。隋文帝的小名叫做那罗延。他继承了父亲隋国公的爵位。妻子独孤氏,是鲜卑大贵族独孤信的女儿。公元574年周太子宇文纳杨坚的女儿为妃,杨坚成了外戚重臣,地位更为显赫,来和为杨坚看相后,朝中有些皇亲大臣对杨坚产生了疑心。所谓骨相云云,看似迷信,实际上是有一定道理的。相貌、面部表情,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来和相杨坚,认为可疑,实为杨坚的帝王之心时有表露。秦王宇文宪是个精明强干的人,一天,他对周武帝说,留着杨坚会成后患,不如早日除掉为好。杨坚听到风声后,心里很害怕,言行十分谨慎小心。周武帝病死后,太子宇文继位,为周宣帝。周宣帝是个荒淫而又狂暴的人。他诬杀威望很高的皇叔秦王宇文宪,不久,不仅大摆鱼龙百戏,还令臣子四处广搜美女,大造宫殿,百姓被迫服徭役的经常有四万人。他喜怒无常无缘无故地鞭打臣子和宫嫔妃子,还规定每次得打一百二十板,弄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不得安宁。有几个刚正的臣子直言进谏,不是被杀便是责罚。周宣帝还派人制订《刑经圣制》,用刑十分严酷,杨坚向周宣帝进谏,请他宽刑,但周宣帝不加理睬。若前面人们疑杨坚本有篡位之心,那么,这里的进谏不过是一种策略试探。杨坚悄悄地对大将军宇文庆说:周宣帝实在没有德性,法令苛严,恣情声色,恐怕帝位不会长久,那些诸侯亲王也非常微弱,又都住在各自的封地里,也没有什么长远的根本打算,看来朝廷的寿命不长。杨坚敢于说出如此大胆的话,恰好说明其心存异端。于是,在他的周围团结了一批汉族的臣僚和鲜卑族的官员,他的威望一天比一天高。周宣帝也渐渐地觉察出杨坚的位高望重,深孚众望,对北周宇文氏王朝有所威胁,便对他有所顾忌,并且由顾忌而生怨恨。一次,周宣帝对杨皇后发怒时说:“必族灭尔家!”于是传令召杨坚进宫,吩咐左右侍卫说,只要杨坚的脸色跟平常不一样,就立刻把他杀掉。杨坚也料到其中的蹊跷,他来到以后,镇定自若,脸色一丝不变,周宣帝看不出有什么破绽,只好放他走。

杨坚的日子极不好过,心中老是忐忑不安,生怕被周宣帝找到什么借口,灭他全家,便想离开京城避祸。一天,他在宫中碰到了周宣帝宠信的大臣郑译。便和他商量。郑译少年时曾和杨坚同学,且“倾心相结”,宇文当太子时,他便是太子的亲信,是个十分善于窥测风向的人。他知杨坚“相表有奇”,又颇得人心,和杨坚的关系也密切起来。杨坚对他说,我早就想离开京城到外地去镇守一方,这一点你是很清楚的,希望你能够为我费心帮助一下。郑译说你德高望重,人心所向,并表示对杨坚托付的事儿定会遵嘱照办。不久,周宣帝命令郑译带兵去攻打南陈,郑译乘机请求朝廷任命一位元帅,周宣帝问:“卿意如何?”郑译回答说,如果要平定南陈,不用朝廷懿戚重臣做统帅,难以镇抚,请命令隋公杨坚随军前往,担任寿阳总管,负责前线军事。周宣帝完全赞同郑译的请求。于是,任命杨坚当扬州总管,并命郑译征调各路兵马,与杨坚到寿阳会师。

《隋书·炀帝纪》

正要出发之时,杨坚忽然得了脚病,走不动,结果不能成行。这可能本身是一出戏。杨坚看出周宣帝不久将离开人世,于是自己也就提出不走了。没几天,周宣帝得了重病,此时,接帝位的太子宇文阐还只有八岁,什么事都不懂,几个皇室宗族的亲王又都在各自的封地里,眼下只有皇后的父亲杨坚威望最高,虽说是个外戚,但势力不小,只有他掌权最为合适,所以,就把杨坚引进宫廷,要他当辅政大臣。杨坚一再辞让,小御正刘说:“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自为也。”杨坚正好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这样,杨坚就掌握了天下兵马大权。杨坚是外戚,掌握如此大权,朝廷大臣难免有不同意见。刘等人起草好诏书并分别署上自己的名字后,就逼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也签上名字。颜之仪厉声说,“周宣帝已经升天离世,太子还年幼,辅佐大臣应该由宗室中有才能的精英来担任,而今赵王(宇文招)年纪最长,他不仅是宗室至亲,又有德行和才干,完全可以承担这项重托。你们诸位备受朝廷恩惠,应当尽忠报国,何以突然之间,把天下的权柄授与他姓之人呢!我颜之仪宁愿一死,也不愿做出违背先帝的遗愿的事。”刘等人知道无法使颜之仪屈从,于是就自己写上了颜子仪的名字,然后颁行下去。如此一来,京师和皇宫的禁卫军各部队都接到了周宣帝的诏命,于是就都接受了杨坚的指挥。

杨坚掌握了军权,就等于操纵了朝廷的一切。这对深谋远虑的杨坚来说,既在意料之中,但如此顺利地进展,又似觉出乎意料之外。后来,他深为感慨地说,朝廷大权交给了外戚,才导致北周的灭亡。因此隋文帝吸取了北周任用外戚而失天下的教训,从不把大权要职授予外戚,独孤皇后的兄弟任职不超过将军、刺史。隋文帝外家吕氏为济南人,一向贫寒微贱,北齐灭亡以来,隋文帝曾派人多方寻找,但始终不知道在哪里,直到即位称帝后,才找到舅父的儿子吕永吉,于是追赠外祖父吕双周为太尉,追封“齐郡公”,让吕永吉继承爵位。吕永吉的叔父吕道贵性情特别愚钝,言谈话语卑陋粗俗,隋文帝虽然给他以优厚的待遇,但不许他与朝士大臣结交往来。周宣帝病死时,宫中对外秘而不宣,刘、郑译仍以周宣帝宇文名义下达诏书,让杨坚统管天下兵马大事。当颜之仪等人知道不是周宣帝的命令,就拒绝服从诏命。刘等人起草好诏书并分别署上自己的名字后,就逼颜之仪签署,颜之仪坚决拒绝,并指责他们不合制度,刘、郑两人便代替颜之仪签署,然后将诏书颁行下去,朝中的大臣沸沸扬扬,不知怎么办。宫中卫队将官郑贲当了杨坚的侍卫长,暗中整顿兵仗,对公卿大臣进行利诱,然后派出卫兵,强迫众官去见杨坚,此时,朝廷才稳定下来。

杨坚恐怕宗室诸王在外地起兵反抗,借口护送千金公主远嫁突厥汗国,征召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等五位亲王进京朝见。杨坚向颜之仪索取皇帝符节玉玺,颜之仪严肃地说,此为天子使用的东西,自然有职掌机构掌管,宰相要它干什么?杨坚听了勃然大怒,命将颜之仪拉出去斩首,但由于颜之仪的声望很高,只好把他放逐到西部边疆去做郡守。

当时汉王宇文赞住在皇宫,每天都与小皇帝宇文阐同帐而坐,刘就特别挑选美艳舞女歌女,进献给宇文赞,宇文赞大为高兴,把刘当做好友。刘故意骗道,大王是先帝的弟弟,为众望所归。小皇帝年龄还小,哪能担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只是现在先帝刚刚去世,人心还不稳定,请你暂时先回王府,等到局势安定,再迎你进宫当天子,这才是万全的谋略。宇文赞年纪尚轻,没有见识,对刘的话,信以为真,所以就搬出皇宫回汉王府第去了。

不久,五大亲王来到京城后,很快便发现杨坚名义上是丞相,实际上却独揽大权,另有企图,都想找机会除掉他。一天赵王宇文招设宴招待杨坚,杨坚自备佳肴美酒前去赴宴。到赵王府前,杨坚身边的卫兵被阻挡在外,不让卫兵进入,只准杨坚的从祖堂弟开府大将军杨弘与大将军元胄坐在门口。在宴席上,杨坚坐在赵王宇文招的身边,杨弘和元胄被安排在门边的席上。宇文招在席间和杨坚有说有笑,态度自若,杨坚的疑心也慢慢消失,待喝到一半时,宇文招派人献上瓜果,从身上拔出佩刀亲自切瓜,并不断地刺瓜送到杨坚的席前,佩刀就握在宇文招的手上,只要往前一送,杨坚的命就难保了。大将军元胄见宇文招的脸色不对,透出一丝丝杀气,知道情况不妙,赶忙起身上前护着杨坚,对宇文招说:“相府有事,不可久留。”宇文招大喝道:“我与丞相言,汝何当者!”喝令元胄退下,元胄双目圆睁,怒气冲冲,手握捣柄,站在杨坚身后。宇文招装出笑脸说:我难道会有恶意不成!你为何如此多疑,而加以戒备?宇文招装出喝醉的样子,起身要呕吐,想到后堂去。元胄恐怕他一离开宴席就会发生事变,于是多次扶他重新坐好。宇文招脱身不了,便假装口干舌燥,命元胄到厨房取饮料,元胄不理。正巧外面传报,滕王宇文前来赴宴。杨坚下阶去迎接,元胄趁机走近杨坚的身旁,附耳小声说,情况异常,请赶快离开这里!杨坚将信将疑说道:他不掌握军队,又能有什么作为!元胄说,军队本来就是朝廷的,他们如果先发制人,到那时一切就都完了。我元胄并不怕死,只是怕死得不值得。对元胄的劝说,杨坚仍抱无所谓态度,依然入席。此时,元胄隐隐约约听到后堂有士兵披甲胄的响声,赶紧走到杨坚的面前说丞相府里有急事等着办,相公怎么能在这里畅饮不停,流连不回。元胄说着说着,便不由分说地扶着杨坚离席快步往外走。宇文招急了,也离席追上前去,元胄回转身来挡着他,赶紧叫杨弘保护杨坚出赵王府。宇文招被元胄挡住出去不得,元胄估计杨坚已走出门外时,才随后赶去保护杨坚。杨坚终于逃出赵王府,宇文招懊恼自己行动不及时,气得大拍桌子,连手都拍出血来。杨坚在赵王府如此从容,正说明他有着雄才大略。至于他迟迟不走,是认定赵王不敢轻易下手。

杨坚回到相府后,告赵王宇文招和越王宇文盛谋反。杨坚在赵王府徘徊,正是为了造成宇文氏谋反的假像。然后,派兵包围他们的王府,将他们全家杀死。随后重赏大将元胄,杨坚赴“鸿门宴”险遭不测,他乘机除掉了对他威胁最大的两个亲王,从而巩固了他在京城的地位。杨坚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很得意地说:“保护朕躬,成此基业,元胄功也。”

当时代表北周势力的武装力量眼看杨坚即将夺取北周的帝位,便起兵反对。首先发动的是北周相州总管尉迟迥,当时关东北周势力的代表者都来响应他,接着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杨坚派韦孝宽攻打尉迟迥,王谊攻打司马消难,梁睿攻打王谦,三处的反抗武装,都很快被击破,尉迟迥被迫自杀,王谦被杀,司马消难逃往陈朝,想挽救北周于垂亡的武装力量都被消灭了。杨坚在夺取北周政权的进程中虽然遇上了来自宗室诸王的反抗,但是这种势力非常脆弱,差不多是“孤单无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是隋文帝杨坚亲眼所见的。当时,周宣帝即位后大肆地打击宇文氏宗族,于是产生了皇室无藩卫之固的后果,使得隋文帝顺利代周。

若干年后,奉车都尉于宣敏,奉命出使巴蜀视察,返回京都长安后向隋文帝奏章中的一段话说出了隋文帝的心声,疏中是这样说的。

巴蜀土地肥沃,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物产丰富,北周末年,朝廷控制衰退,于是王谦得以在那里起兵作乱。现在应该分封子孙,为皇家建立藩篱屏障。隋文帝对这项建议十分欣赏。于是很快作出如下决定:

一、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

二、置河南道行台尚书省于洛州,以秦王杨俊为尚书令。

三、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于益州,以蜀王杨秀为尚书令。

在一家天下的时代,隋文帝跟历代皇帝一样,总觉得血统关系最巩固,认为只有自己的子侄与兄弟才是最可靠的力量。宗室

势力对于巩固王朝起过、也起了不少的作用,不少王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依赖于宗室势力的,但是,如果处置不当,也会走向反面。宫廷斗争导致子弑其父、兄弟仇杀的事例屡见不鲜,诸如“吴楚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等无一例外。

古今名家评说

杨广的所任镇并州治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约二十公里的晋源镇古城营村一带,为东魏、北齐的别都。五六年前这里是北周同北齐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塞,并且这里是防御北方突厥的军事重镇,所以隋文帝首先派晋王杨广出藩镇守。

晋王杨广任并州总管时才十三岁,隋文帝特地设置了资深的辅佐给予辅助和诱导。

“辅佐”之设,也是有感于北周之亡。周武帝去世后,太子宇文即位,是为周宣帝。虽然周宣帝在位仅有二年左右的时间,但他对于北周的覆灭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隋文帝就清楚地记得周武帝在世时对于太子宇文未尽“教导”之力,予以辅导,使其一开始就变成一个失德寡能的皇位继承人。王轨深感太子没有教育好,他曾严肃地对周武帝奏报道,皇太子宇文在仁慈、孝顺方面,没有好的名声,恐怕不能胜任陛下的家事。王轨还开玩笑地捋着周武帝胡须道,遗憾的是继承人太弱!周武帝对王轨之所言虽然“深以为然”,但并没有采取任何切实的措施,只是觉得“汉王次长,又不才,此外诸王并幼,故不能用其说”。

太子宇文即帝位后,果然是一个昏君,“刑政乖僻,昏纵日甚”号称强直的大臣乐运,深觉皇帝“昏暴滋甚”,曾面陈“八失”,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不能采诽谤之言”,且“杜献书之路”。所以,周武帝时代的刚正和有功之忠臣,如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都遭了厄运。这样一来,周武帝虽曾拨乱反正,革除了宇文护的弊政,使北周有所中兴,可是周宣帝的倒行逆施很快就把周武帝的新政成果化为乌有。说实话,周武帝并非对太子没有管教,而是管得严,有时是“甚严”的。但是,严得并不得法,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效果,甚至走向反面。每次金銮宝殿上朝见,在仪式上,太子跟其他官员完全一样,即使严寒的冬天,或酷热的夏季,也不准宇文休息。宇文喜爱饮酒,周武帝下令一滴酒都不准进入太子宫。宇文犯了过失,周武帝只懂得鞭抽棍打,或是怒骂道,自古迄今,太子被罢黜的,有多少人?其他儿子难道都不配当太子吗?周武帝还命令东宫官员:把太子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每月奏报。如此打骂的管教,有时确也能使“太子畏帝威严”,宇文也竭力“矫情修饰”,假装谨言慎行,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懂得为王之道。看来,问题出在教育不得法。管教要严,但严不在于单纯使用棍棒和斥责。对于周武帝教子之失策,隋文帝杨坚了如指掌,所以他即位后曾对高颎说,要是太子宇文有德,在继承皇位后,不迫害忠良我也就难以插手朝廷大权。正由于周武帝没有很好地教导好太子而让失德之太子继位,以致“政刑日乱”,隋文帝也是洞悉此中奥妙,所以他即位后很重视对诸王的教诲,特别是要选择若干贤才充当诸王辅佐。

隋文帝还从自身的经历中深深感受到辅佐的重要。隋文帝自己有很好的辅佐。每当回忆往事时,他总是自豪地说:“幸有辅佐在侧。”早在隋文帝还没有称帝时,高颎就经常向他推荐苏威的贤能。当初,苏威的父亲苏绰在西魏时,因为国库经常空虚,所以朝廷的税收很重,苏绰常常慨然地叹息说,现在如此征收,就好比拉满弓弦,只是为了在战乱之世满足国用,并不是治平之世的作法。后世的君子,有谁能把弓弦放松呢?年幼的苏威听到了父亲这些话,就把它当做自己的信条。当苏威兼任门下省纳言及度支尚书时,就向隋文帝奏请减免赋税徭役,一切要求简单明晰,隋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样,就对苏威逐渐信任、倚重,命他跟高颎一起掌管朝政。隋文帝曾经憎恨某一个人,打算下令处死,苏威进去劝阻,隋文帝不听,并且大怒若狂,打算出去亲自杀掉那个人,苏威挡住去路,不肯让开,隋文帝避开他又想出去,苏威又上前遮挡。隋文帝对此非常生气,拂衣返回宫中,过了很长时间,隋文帝召见苏威道歉说:“你能够这样直谏,有了这样的辅佐,就没有什么好忧虑了。”当场赏赐马两匹、钱十余万。不久,隋文帝又命苏威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来的官职仍然保留。这样一来,又引起一些人的猜忌。治书侍御史梁毗认为苏威身兼五项要职,贪恋工作繁重的高位,竟无意举荐贤能人才接替自己,于是就上疏弹劾苏威。隋文帝回答说:“苏威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地努力尽职,而且志向远大,抱负不凡,你为什么突然提出要他让贤?”并因此对百官朝臣说:“苏威如果不遇到我,就无法施展他的抱负,我如果没有苏威,又怎能够推行安邦定国之道呢?杨素的口才虽然出众,至于博古道今,辅助我宣扬教化就远不能和苏威相比。如果遭逢乱世,苏威肯定会像西汉初年的南山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那样隐居避世,我岂能轻易使他屈服出仕!”苏威对隋文帝说:“我父亲苏绰常告诫说,只要熟读《孝经》一书,就足以立身治国,哪里用得着读很多的书!”隋文帝十分同意。隋文帝从自己的处理政事的实践中,越来越感到辅佐的重要。苏威的帮助,至少使隋文帝懂得了,辅佐之功在于:一、随之左右,出谋划策;二、关键之时,指点迷津;三、如有失措处,马上指出,不使铸成大错。

尚书左仆射高颎因为畏惧权势,上疏请求辞职,让位于苏威。隋文帝打算成全他让贤的美德,允许解除他仆射职务。几天后,隋文帝又觉得辅佐不应该单枪匹马,再说高颎“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也是一个好辅佐,他说:“苏威在前朝北周隐居深山,不出任官员,高颎能够推举他这样的人才。我听说推荐贤能人才的人应该得到最高的赏赐,怎么可以让他去官离职呢!”于是命令恢复高颎原职,命高颎、苏威同心合力辅佐自己,朝中政事,无论大小,隋文帝都先和他们商议,然后才公布实行。所以说,有了高颎、苏威等辅佐,隋文帝的事业才能发达,特别是高颎,隋文帝深感辅佐的功勋卓著,有人陷害高颎谋反,隋文帝非但没有废黜高颎,甚至连不满意的丁点儿意思都没有。隋文帝从自己的从政实践中深感辅佐即为施政者的左右手,不可废置,而应强化。而这里说的郡,一般又不应该只指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以上的一个群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各个侧面辅而佐之。

隋炀帝的父子兄弟

太子左庶子卢贲因为高颎、苏威执掌朝政,心里很不愤。当时,柱国刘也正受到隋文帝猜忌和疏远,于是,卢贲就暗中鼓动刘以及上柱国元谐、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人,共同商议罢黜高颎、苏威,而让他们五人共同辅政。同时,又因隋文帝特别宠爱晋王杨广,卢贲私下报告太子杨勇,说:“我本来很想常常晋见殿下,但害怕被皇上知道了必定会遭到谴责,愿你明察我的一片诚心。”不久,这项“五人辅政”的密谋泄漏了。隋文帝命令追根究底地追查,刘等把责任全部推到卢贲、张宾头上。公卿大臣上奏认为卢、张两人应该处死。隋文帝因为这两人都是自己的老友旧部,不忍将他们处死,而是将他们解官为民。此事又一次告诫隋文帝:诸王要有辅佐,辅佐必须选择忠良。由此可见,对辅佐也有一个“信”的问题。辅佐保护皇上,皇上也要保护辅佐,否则,人家一有失误就不信任辅佐,事情就难办了。

对于晋王杨广的辅佐,隋文帝作了认真的选择,最后选定王韶、李雄、李彻三人。

王韶,字子相,太原晋阳人,世居京兆。在北周时,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王杨广镇并州之时,王韶任行台右仆射。王韶正直骨梗,负有盛名,杨广非常害怕他。凡事都要征求王韶的意见,以免背离法度,以至使事情办砸。王韶曾奉使检行长城,其后王穿池,起三山,王韶返回之后,见此情况,非常生气,他“自锁而谏”,使杨广放弃原来“穿池,起三山”的计划。王韶对杨广的管教应该说是相当严格的。隋文帝收到报告后,马上加以赏赐,赐金百两,并后宫四人。平陈之役,又作为杨广元帅府司马随同作战;攻占金陵之后,杨广又命他留下镇守,委以善后事务。王韶起了很好的辅佐作用,于是又赏赐他绵绢五千段,奴婢三百口,进位柱国。

李彻,字广达,朔方岩绿人。父亲李和,开皇初年为柱国。李彻性刚毅,有才干,伟容仪,多武艺,英勇善战,每为先锋。北周时曾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后来累前后功,加开府,又任命他为淮州刺史。隋文帝时,加上开府,转为云州刺史。当晋王杨广镇并州时,隋文帝精心挑选忠贞纯洁而有声望人士,当杨广的辅佐。隋文帝认为李彻是前代旧臣,有多次带兵的经验,就派他总晋王府军事,进爵齐安郡公。隋文帝对侍臣说:“安得文同王子相,武如李广达者乎?”又有文的,又有武的,使辅佐赋有多样性、全面性。在群雄纷争之世,有一个武艺高强的辅佐人物,尤为重要。所以,隋文帝对李彻非常重视。委任的第二年,突厥沙钵略可汗犯塞,隋文帝令卫王杨爽做行军元帅,率众出击,李彻为元帅府长史随从。在白道遇上了敌军,行军总管李充向杨爽建议说,多少年来,突厥习惯于占据要险,不会有高度戒备,只要用精锐部队发动袭击,一定可以攻破。各将领对这种判断,都不相信,只有李彻赞成,并请与同行,这样就与李充率精锐骑兵五千人,向突厥军营闪电攻击,突厥军大败,沙钵略抛弃他所穿的金盔金甲,窜进深草逃走。沙钵略可汗由此屈膝称藩,李彻以功加上大将军。后来又任命为行军总管,率精骑一万追击突厥。晋王杨广转牧淮海,李彻为扬州总管司马,改封德广郡公。

李雄,字毗卢,赵郡高邑人。祖父李,当经任魏太中大夫,父亲李徽伯,曾任北齐陕州刺史,陷于北周之后,李雄随军进入长安。李雄从小慷慨,有大志。李雄家世代都是通过文学儒业而获取功名,只有李雄喜欢学习骑马射箭。他哥哥李子旦抱怨他,说,骑马射箭,不是士大夫所应从事的事业。李雄回答说,自古以来的圣贤君子,不具备文武全才而能建功立业的人不多。我虽然不够聪明,但也读了不少前代书籍,只是没有墨守章句训诂罢了。我要做到能文能武,兄长为什么要责备我呢?李雄的话说得长兄无言以对。所以,李雄成了能文能武的官员,在北周时,累功拜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后又拜豪州刺史。隋文帝时,以淮南之功,加位上开府,又拜为鸿胪卿,进爵高都郡公,食邑二千户。晋王杨广出镇并州时,隋文帝任李雄为河北行台兵部尚书。隋文帝对他说,杨广年纪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凭你的文才武略去帮助他,我就没有北顾之忧了。这也是一种信任,全力拜托,辅佐们才能全力以赴。李雄对于隋文帝的委任,感激涕零,他当即表示要竭诚效力,以报鸿恩。他对杨广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当官正直,侃然有不可犯之色”,杨广也很害怕他,遇到事情,总是先征求他的意见,然后去做。

李雄到任一年多便去世,杨广和王韶、李的关系一直保持到平陈之后。开皇末王韶死后,杨广仍深情地怀念着他,自己做了皇帝后还说:“没有他的相助,就没有我今天啊!”追赠他为司徒、尚书令。

晋王在王韶他们的辅导下,表现得“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有一次外出狩猎,不巧碰到下雨,左右的人给他披上油衣遮蔽,他说:“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让把油衣拿走。这样,他不仅很早就取得了政治经验,又积累了政绩声誉。少年的杨广已使“朝野属望”。隋文帝密秘派一个名叫来和的善于看相的人,给他五个儿子都相一下面,来和说:“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就是这种社会舆论的反映。

文帝杨坚

隋文帝为了让自己的子孙能成大器,不惜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把自己对世间的看法、立身的哲学、治国的纲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灌输给后代,希望他们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隋文帝有其自己的督教之法:

第一,以无言之教为重。隋文帝的朝廷内部及其父子之间均以节俭号令。他自己身体力行,如乘舆服用等东西坏了,随时差宫人修补,不轻易做新的;官吏用布袋装生姜送给他,他认为太破费,后又再用毡袋装香料给他,他便笞责这个官吏,以警戒诸王及其他官员。相州刺史豆卢通贡绫文细布,他就焚之于朝堂。在隋文帝提倡之下,当时朝廷上下俭朴之风盛行,这种社会风气,对于杨广兄弟们无疑起着很好的潜移默化作用。

独孤皇后的行为也起了很好的身教作用。她家世赫,其父独孤信是北周开国元勋,独孤皇后的姐姐是北周二世皇帝宇文毓的皇后,独孤皇后的女儿又是北周四世皇帝宇文的皇后。虽如此但独孤皇后十分谦卑恭敬,她非常喜爱读书,谈论政事,往往跟隋文帝的意见不谋而合,所以隋文帝对她宠爱敬畏,宦官宫女称他们夫妇为宫城“二圣”。隋文帝每次登殿主持朝会,独孤皇后都乘御车与隋文帝并排前往,一直陪送到隋文帝坐朝的大殿门口。她还不断派宦官打探隋文帝的言行,如果发现朝政有错,就立即上书劝谏纠正,即谓“政有所失,随则匡谏”,等到隋文帝退朝,她又与隋文帝一起同返寝宫。文武百官上奏称,按照《周礼》规定,文武百官妻子爵位品级的封赏,应该由皇后聘定,请求按照这一古制办事吧!独孤皇后不同意这样做,她说,认为妇女参与政治,或许从此社会逐渐盛行,我不能开这个头。大都督崔长仁,是独孤皇后的表兄弟,犯了法,本应该斩首,隋文帝因为他是独孤皇后的亲戚,打算赦免他的罪行。独孤皇后知道后认为严格执法是国家的大事,怎么能徇私枉法呢?崔长仁最终被依法处死。独孤皇后秉性俭约,隋文帝曾经配制止泄的药,需要用胡粉一两,这种东西平常宫中不用,多方寻找,最后还是没有找到。隋文帝又曾经想赏赐柱国刘嵩妻子一件金丝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独孤皇后的好读,守法以及节俭精神对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隋文帝、独孤皇后都以身作则警示儿子们。太子杨勇曾经把巴蜀人制造的精细铠甲,再加雕饰、隋文帝看后就非常不高兴,担心会渐渐滋长奢侈作风,就告诫太子说,自古以来,帝王奢侈豪华,从来没有一个能够长治久安的。你现在身为储君,应以节俭为第一优先,才有资格承接皇家基业。隋文帝还将自己从前所穿的衣服,每种留下一件,让太子杨勇时常观看,以供其警惕。

担心杨勇今天以皇太子之心,忘记从前平民之事,隋文帝又把自己过去用的佩刀赐给杨勇。隋文帝这样要求太子杨勇,对于晋王杨广的要求自然也不会放松的。所以,晋王杨广后来比较节俭,如乐器上的弦“多断绝,又有尘埃”,隋文帝看到后,对这个儿子的不喜爱声色犬马,留下很深印象。有一次杨广外出狩猎,遇上大雨,随从给他送上雨衣。他说:“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命随从拿去。

第二,以儒学教子。隋文帝出身关陇士族集团中高门贵族,从小入太学接受儒学的熏陶,他赞颂“孔丘以大圣之才,作法垂于后代”,惋惜“孔子没而微言隐”,谴责秦始皇“灭学而经籍焚”,决心把恢复和发扬儒学作为己任,所以有“情类孔丘”之称,并以“代称纯孝”著名。所以,隋文帝即位后,广泛“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亲召山东六儒马光等人至京,皆“授太子博士”。那时,隋文帝所信任的大臣许多是名儒,例如身兼五职的宠臣苏威,号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李德林年十五能诵五经日数千言,以儒学称著称,“声名籍甚,时无与二”。内史侍郎薛道衡,人称“关西孔子”。礼部尚书牛弘颂称“孔子以大圣之才,开素王之业”,“治国立身,作范垂法”,人因称之为“大雅君子”。

为了让儒家经典的学习蔚然成风,隋文帝又鼓励对经书的收集和整理。陆贾对刘邦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天下不可马上治之。”秘书监牛弘对此作了阐发,认为“经邦立政,在于典谟”。书籍经典,经过不断战乱,大多失散。北周的藏书,经过多方收集之后才勉强超过一万卷。灭掉北齐之后,所得到的书籍,除了重复和其他杂书,才多出五千卷。牛弘等认为现在正逢圣明之世,应重新收集,奠立国家的基础,没有一件事比收集图书更为重要。怎么可以让它们流落到私人之手,一直不回归朝廷。这里需要施加压力,强行搜购,再给献书者一点补偿或奖励,那么罕见的珍贵经典,一定会收集到,朝廷图书院也将因此获得充实。隋文帝很快就批准了牛弘的献书奏章,下诏:凡购置前代遗留下来的书籍,每呈献一卷,换取绸缎一匹。收到了大批散佚的经典。其中有:《诗》类三十九部,四百四十二卷;《尚书》类三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礼》类一百三十部,一千六百二十二卷;《易》类六十九部,五百五十一卷;《春秋》类九十七部,九百八十三卷;《论语》类七十三部,七百八十一卷;《孝经》类十八部,六十三卷;《乐》类四十二部,一百四十卷。加上其他方面的书籍,共达三万余卷。隋文帝向社会与子女宣扬儒学,其目的还在于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后代,使之成为圣贤后代。

第三,以实用为崇。隋文帝对隋以前出现的四六体骈文非常反感。治书侍御史李谔也认为当时盛行的文体,轻佻险薄,上疏说,曹魏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崇尚文章修辞,忽略了一个当君王的主要职责,却去玩弄雕虫小技。下面纷纷起而仿效,遂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到了东晋和南齐、南梁之时,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人们所热衷追求的,往往是一个韵脚新奇不新奇,一个用字巧妙不巧妙!长篇大论,所谈的不过是刻画月亮露水的景致;满桌满箱的作品,所写的不外乎风花雪月的情形。世间竟拿文章辞藻,来判断作者品格和能力的高低优劣,而朝廷也根据这个标准来遴选他们当官。用擅长雕虫小技换取金钱俸禄的道路,一经开辟,人们偏爱华丽崇尚轻浮的文风越发厉害。所以,乡村儿童、贵族学子,学校还没有进,六十个甲子如何配数还没有学,就先作五言诗。至于伏羲氏、姚重华(舜)、姒文命(禹)的典故,伊尹、傅说、姬旦、孔丘的学说,就更不关心,何尝听进心里去!认为傲慢就是清高,怪诞就是玄虚;把随心所欲当作功勋劳绩,只读儒家学派经书的知识分子,被指责为古怪落伍,而把工于词赋之士当成君子大人。导致文章越来越繁多复杂,而政治却一天比一天动乱。这都是由于统治者抛弃上古圣贤制定的法式、规则,而把无益于治道的文体来推广使用之故。朝廷虽然颁布禁绝浮华艳丽文风的诏书,可是听说遥远的州和偏僻的县,作风依旧:躬行仁义孝悌者,被排除在门户之外,不加录用;擅长轻薄浮华之雕虫小技者,却被任命担任官职,甚至保送荐举到朝廷,这些都是由于州、县官员没有执行陛下的诏令之故。请求陛下广泛调查,对违犯的官员,提出弹劾。隋文帝于是把李谔的奏章颁发天下州县,以崇尚实用之文风、学风。

杨广好学、善文。隋文帝更不希望他埋首于“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主张无论公文私函,都得直率叙述,有什么说什么,不可浮华夸张。泗州州长司马幼之,奏疏上所用辞藻艳丽浮夸,隋文帝看了之后,很恼火,马上交付有关部门定罪惩罚。此事在朝廷上下引起极大的震惊,“无不为之惧”。杨广的辅佐王韶、李雄、李彻等都严格遵照隋文帝的意旨来管教,督促杨广务以实用为崇,不得浮夸。

第四,以模样为要。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隋文帝非常重视对忠臣良才的表彰,其目的在于激励天下官吏,而且要诸王“闻其迹而自励”,下面就列举隋文帝所褒扬的几位好官。

同类推荐
  •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本书以照片和小故事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这是一部文学传记,而非学术性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雷锋

    雷锋

    本书主要以雷锋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主要内容包括参加建设、走进军营、关荣入党几部分。
  • 艾森豪威尔 麦克阿瑟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艾森豪威尔 麦克阿瑟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军事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热门推荐
  • 穿越异界当皇帝

    穿越异界当皇帝

    我,秦戈,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打游戏的标准宅男,穿越到了异世界,居然当上了皇帝?
  • 黑白色年华

    黑白色年华

    晴天。善杰。尾萤。他们就像很多我们普通高中生一样,做着我们曾经做过的事。逃课,打架,一件又一件温馨的浪漫。那些用生命点燃的烟花,那些被烟花映红的笑脸,我都记得。耗去了大半时光的青春,虽然有过伤心地泪水,但更多的是最自由,最开心的笑容。我们都会坚强勇敢的走过人生的每一站。但是很多时候,看不清去路,也找不到来路。能选择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却左右不了是怎样的一个结局。我们感叹这是命运。最后的最后我才懂得那是一种成长,只是那段黑白色的年华,永远的不敢再被记起。
  • 断却的三国

    断却的三国

    三国,一段已经注定结局的路,一段看不清过程的路,也许这并不是命运这是宿命...
  • 即使痛彻心扉,也要对世界微笑

    即使痛彻心扉,也要对世界微笑

    本书以温暖、耐读的文字讲述:在遭遇逆境、挫折、苦难等人生不如意之事时,该如何转换心境,重拾勇气和信心,重新出发;在生活面前,如何诚意经营,让生活有滋有味,充满意义。旨在帮助那些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困苦的人们,从容应对人生旅途中的疲惫与险境。
  • 超能力者

    超能力者

    在世界上有一种拥有超能力的人,他们就是所谓的能力者。仅占世界人口0。001%的能力者散布在世界各地,每天在街头与我们擦肩而过。这种超能力大多并非后天培养而成,而是与生俱来的。不过,为了掌握和利用这种力量,一个名为“GROUP”的秘密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四处追捕能力者,试图研究这些能力的发生规律,从而人为地开发超能力。故事的主人公一方垣是名平凡的高中生,在新生入学的这一天,他偶遇了一名从组织逃出来的少女,从此他的命运彻底改变.
  • 创神域

    创神域

    火云央界,修者世代聚居之地。天赋惊人的少年,在修者选拔之日,却被领袖炎魂重创,流放凡人间。悲愤的他,誓以炎魂名,重返央界!在漫长的修炼之路上,少年渐渐卷入了一场毁灭世界的阴谋中。而他,注定是终结乱世,创造和平神域的预言之子……
  • 天澜忆梦录

    天澜忆梦录

    他是孤儿,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苏杭邂逅一位女子,女子正好是他心中“丁香一般的姑娘”,自此,姑娘的颜容刻在了他的心上。奈何天灾人祸,他死后,依然无法忘记那位姑娘,便要踏破穹宇,以求再见之日。“以我之名,让我们两个的名字响彻天澜!”少年立下宏愿,只是为了以后与女子的相见缥缈之期,且看少年在这条路上,风云相伴!一曲琴音说天澜,万载幽冥亘古传,踏入长生不死地,唯求千年心中兰!血海骨山妖娆翩,此生定与风云伴。九霄云外天外天,堕入凡尘为容颜
  • 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

    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

    人人都渴望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豪,但却不是人人都能梦想成真。有许多人终其一生,一无所有;而一少部分人却能够站到财富的金字塔尖,荣华富贵一生。我们相信富有一定有其成功的原因,如果能够揭开富翁的创富秘密,我们也一定能够借鉴它走上创富之路。凡禹、刘挥编著的《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集结了众多富人的创富经验和智慧,《一分钟百万富翁大全集》中既有精彩的创富故事,又有结合故事所作的精彩论述和创富指导。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梳理了诸多致富思路、提供了诸多致富方法,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为读者呈现了一条清晰的高效致富之路。
  • 剑破九重霄

    剑破九重霄

    古荒南蛮天神变,神忆明晶印千年。九幽残魄深渊险,地狱魔君万长眠。时空尽碎界越面,蓝影孤客逆命前。魂心难能斩日现?剑破星河九霄连。
  • 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精选了中国民间的两百余个对联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展现了智者的高尚情怀和名人、雅士的精神世界,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纯朴感情和创新精神,有的描写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有的抨击了恶人的丑恶言行,有的蕴涵着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语言神奇的魅力,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