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0200000002

第2章 海德公园的童年时光

海德公园是罗斯福祖辈上留下的一个非常美丽的庄园,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其整个的一生中,同海德公园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罗斯福在这里度过了他丰富多彩的童年时光,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

在从奥尔巴尼到纽约大约一半的路程中,哈得孙河流入狭窄的航道后,稍向左拐,然后继续慢悠悠地流向大西洋。河湾东面,有一条铁路和一条侧线,一条土路从侧线爬上陡坡,穿过茂密的树林,通到一片略有起伏的高原。高原俯瞰着河水浩浩荡荡地向南流去,在一个小山丘上,还有一座宽敞的宅第,房顶上有一个眺望大海的平台,房子正面配有一个长长的带栏杆的门廊。中楼很宽敞,有护墙板、百叶窗和狭长的阳台。1882年1月30日,晨曦初露,天气阴冷,寒风呼啸,天上有即将下雪的样子。在海德公园的房子里弥漫着紧张焦急的气氛。仆人们东奔西跑,非常繁忙。厨房里几把水壶正在冒着蒸气,全家人都神情不安地关注着躺在楼上小房间里的女主人。当晚,就在这里,萨拉·德拉诺·罗斯福经过长时间的痛苦挣扎,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儿。那天夜里,她的丈夫詹姆斯在日记本上写道:“8点3刻,我的萨拉生下一个胖胖的男孩,非常可爱,体重10磅。”

父母给儿子取名富兰克林,这是沿用不久前死去的萨拉的侄子的名字。

还在富兰克林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肯定孩子长大后将热爱航船和大海。母亲把孩子放进祖传的樱桃木小摇篮里,用脚踏动着它,嘴里哼着一支奇特的催眠曲:

一只美国船啊,顺水顶风跑啊!

风儿吹又吹呀,我的好伙伴啊!

船长和大副哎,都是美国佬啊!

风儿吹又吹呀,我的好伙伴啊!

这是一首水手起锚时唱的劳动号子,那是萨拉8岁时在前往中国的“惊喜号”上学的,她很喜欢唱这首号子,因为那次海上航行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那蔚蓝色的大海。

在楼上那间洒满阳光的房子里,富兰克林过着恬静的日子,一天天地长大。富兰克林从小就是个快乐的孩子,那雕花的樱桃木摇篮里不时发出他咯咯的笑声。萨拉自己给孩子喂奶约有一年之久,后来她带着一点满意的口吻回忆说:“我和保姆按我们自己的主意喂他,没有采用什么婴儿食谱。”在婴儿眼中,俯视着他的那个晃动的模糊影子慢慢变成了他母亲的脸庞——面部的轮廓安详柔和,乌黑的头发梳向脑后绾成一个髻,浓浓的双眉,凹下巴。他的父亲也常在房里,面容清癯,身体消瘦,中等身材,留着络腮胡子,双手粗壮有力,但却轻轻地抚摸着他,对他发出低声细语,并投以慈祥的笑容。富兰克林的诞生,给这对忘年之交的夫妇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富兰克林是萨拉唯一的儿子,父亲对他的喜爱是无以复加的。由于没有兄弟姐妹跟他争夺父母的宠爱,富兰克林成了他们小天地的核心,全家人都似乎在围绕着这个幼小的孩子团团转,仆人们也都溺爱他。但父母不想宠坏他,他的生活受到了严格的而又出于深情的管束。萨拉和詹姆斯对于怎样培养他们的儿子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逐渐地但是坚定地把他塑造成一个海德公园气派的绅士。

正如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位家庭女教师所说:他是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抚养成人的。父母和婴孩成为这幢宏伟宅第的中心。房屋和庭院里有保姆、女仆、厨师、花匠、车夫、马童和雇工。这个庄园的面积有好几百英亩,包括农田、森林、花园、暖房、葡萄园、冰窖、谷仓、厩棚等等。童年时的富兰克林在胆怯地探索着海德公园的天地。他起初见到仆人,感到特别羞怯,但是却喜欢陪伴他的父亲到庄园各地去视察。他的父亲穿着带马刺的靴子,头戴圆顶硬礼帽,手拿短柄马鞭,富兰克林小时候是很敬慕父亲的这种乡绅气派的。

随着富兰克林·罗斯福慢慢长大,萨拉才勉强地逐渐让他独自活动了。快到8岁半时,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妈妈今天早上走了,我要自己洗澡了。”也就是说到这时候他才被允许自己洗澡。在整个童年,他都必须按母亲规定的各种标准去做,甚至在他当上了总统后,母亲还时常在严寒时提醒他穿得暖和些或穿上御寒的套鞋。萨拉与富兰克林之间存在着一种温暖体贴的关系,她给予他安全感和充分的自信心,这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晚年跟朋友交谈时经常提到的事情。在一个人成长的早期,父母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而其中的母子关系更是深沉而有力度,也许这是因为母亲接触孩子的机会更多一些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富兰克林逐渐摆脱了父母的严厉约束,一改往日的羞怯,像一只试飞成功的鹰一样,越来越变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他很快把这座庄园变成了自己的王国。他从房子前面的斜坡上向下滑着玩;张弓带箭在树林里漫游,搜寻着他的进击目标,活像一个神气十足的游击队员。进入树林,到处都会有好玩的东西,鸣叫的小鸟、来回跳跃的松鼠都会吸引他的兴趣,仿佛他已变成英雄走进了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那是相当快乐的时光。他还喜欢看人们把大块大块的冰从河里拉上岸来,总认为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他时常穿着雪鞋在田野上行走,尽管他从来没有这样走出过海德公园,但在他的意象中却已潇洒地踏上了遥远的征程。他还喜欢在河上溜冰和乘坐冰船。在他楼房附近的铁杉树旁有一个瞭望台,远方的东西总是那么神秘而有吸引力,每当他登上这个瞭望台,放眼四望的时候,他都会感到胸襟无比阔大开朗。

富兰克林的父母不仅疼爱他,还培养了他的广泛兴趣。富兰克林从小就喜欢由他父亲每天扛在肩头去巡视庄园,待长大后,就骑马去进行远征。兴致好的时候,他会骑上父亲送给他的那只小马,那是一只相当漂亮的小马,富兰克林几乎每天都要骑上它出去走走。有时候他是跟父亲一起骑马出去的,每次他们都是那么愉快地经过修剪过的草坪和草地,顺着车道走上驿路,然后穿过也属于罗斯福家的田地。父亲在路上会给他讲一些有关庄园或这个家族的故事,这既树立起了富兰克林的自豪感,又增加了他对这块土地的热爱。

富兰克林还喂养着一条特种的红毛猎狗,并给它起名马克斯曼。在富兰克林不外出游玩的时候,这位马克斯曼可就成了小主人的宠物了,富兰克林喜欢跟马克斯曼做各种游戏,诱它做出各种动作。有一段时间两位朋友的关系是如此亲密,以至于富兰克林竟时常搂着小狗睡去。到了夏天,富兰克林常带着狗去刨鼠的洞穴,那往往是件很有趣的事情。累了的时候,富兰克林常常平躺在树丛中间,吃着被太阳晒暖了的世界上最好的草莓。富兰克林还喜欢在哈得孙河里游泳,尾随着河上繁忙的船只起伏飘动。打鸟也是富兰克林的一大业余爱好,他把打来的鸟制成标本来丰富他的收藏。在房子里富兰克林玩障碍赛马,部署他的玩具兵也是常有的事情。值得说一点的是,在这个时期富兰克林已经开始集邮了,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集邮竟成了他一生的爱好。

关于富兰克林的一些有浓厚兴趣的爱好,我们将在以后辟专章介绍,在此还要提一点,那就是富兰克林很早就有过海上航行的经历,并从此引发了对海的满腔热情。这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后来,大海使富兰克林萌发了到海军学院学习和从事海军生涯的梦想。罗斯福一家都非常喜欢海德公园,但也喜欢乘船远航。自从在坎波贝洛岛上建造了别墅之后,他们每年夏天总要去那里住些时候。芬迪湾的激浪使小岛与世隔绝,生活在这个小岛上就像生活在海上的一艘大船上一样,风不管从何方吹来,都带有大海的凉爽、潮湿和咸味。在小岛没有被灰蒙蒙的浓雾笼罩的时候,极目四望,到处是一片浩渺的蓝色海洋,即使在浓雾之中,那些装着铃铛的浮标不时发出的铿锵声,也能唤起人们对海上生活的向往。

富兰克林对童年最早的回忆就是跟着父亲乘船出航。他们曾经游览过欧洲大部分地区,富兰克林对英国、法国和德国就像对本国一样熟悉。在14岁时,他已随父母赴欧洲作过8次旅游了。海上生活不仅培养了他战胜狂风恶浪的勇气,而且还使他掌握了驾船的技术。当富兰克林的个子还没有长到他父亲那只51英尺长的“半月号”纵帆船的驾驶盘那样高时,他已经在船上掌舵了,甚至在刮风的时候也是这样。16岁时,他有了自己的小船,一只21英尺长的单桅快艇“新月号”。他曾驾驶这只船勘探过芬迪湾多岩的海岸。许多年后,当富兰克林当了海军助理部长时,他发现自己对这一带的海洋很熟悉。有一次,在视察缅因州沿岸佛伦奇湾的海军设施时,他曾亲自驾驶一艘驱逐舰通过坎波贝洛与大陆之间的危险通道,他的熟练的驾驶技术博得了海员们的称赞。

富兰克林的父母对儿子十分宠爱。在富兰克林的整个童年时代,除了9岁时上过6个星期的公共学校的课以外,其余都是由家庭教师来家中上课。当然,父亲的渊博知识和母亲的礼仪举止教育,对他的知识积累也很有好处。优裕的家庭环境,使他具有一般儿童难以得到的东西,这其中不光包括一些童年世界里的东西,如玩具、游戏、爱好和兴趣之类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一些人事交往及社会知识方面的良好的启蒙教育,而所有这些东西,对于富兰克林长大后关心社会政治、参与社会竞争,提供了重要的资本。

对于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早期教育,詹姆斯夫妇无疑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萨拉和詹姆斯经常呆在富兰克林的身边,与一般美国孩子相比,富兰克林和他父亲相聚的时间要多得多。富兰克林在信中流露出他对父亲的爱。1888年5月18日,在他6岁时,他这样写道:

我亲爱的妈妈:

昨天下午我同爸爸一起去钓鱼。我们捉到了十几条鱼,我们把它们都丢在岸上了,爸爸对我说如果把它们放到池塘里去,那会把鱼吓坏的,我亲爱的外公他好吗?亲爱的妈妈,我希望他身体比以前好一些了。

吻你

你亲爱的儿子富兰克林

当然,富兰克林也时常和海德公园其他名门望族的孩子们一同嬉戏。但他同大人相处的日子,要比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时间多得多。实际上,和他交往的人,不论老少,都与德拉诺家族或罗斯福家族有非常密切的亲戚关系,否则就是来自哈得孙河有数的几个家族。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通过他的家人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的,父母按自己的看法让他来认识这个世界。这使得他对家庭具有十分强烈的忠实感情,而这种感情又和浓厚的家族观念融为一体。他的父母常带着他外出旅行,到马萨诸塞州的费尔黑文、芬迪湾的坎波贝洛,另外还有英国或欧洲大陆,接触的都是同一类型的人物。罗斯福一家旅行时常乘火车,坐的是私人专用车厢,如果坐船,就像萨拉自己说的,总是“和熟人在一起”。他们所到之处总有一大群叔伯姑表,富兰克林接触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些面孔熟悉的人,而这些人都是和海德公园有着丝丝缕缕的亲戚联系的,说到底他还是没有走出过海德公园,这当然说的是另一种含义上的海德公园。

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人间学步开始,父母就不厌其烦地告诉儿子,他是美国上流社会的名门子弟。其实无需特意灌输,他优越的生活环境以及在他周围活动的那些人,无时无刻不向幼年的富兰克林说明这一点。海德公园的住宅,当时虽然还没有建起两翼的游廊,但已经很宽敞舒适。周围环绕着修剪整齐的各种高大树木,有榆树、槭树、栗子树和水青冈树等。富兰克林始终没有忘记这片树林是海德公园财富的一部分。过了草坪,是耕耘的田野和整齐的牧场。从三楼儿童室的窗户向外眺望,凡能看到的河这边的大片土地都是罗斯福一家的财产。一种家族地位的优越感无疑会悄悄地在这位儿童心中升起,但这种优越感并没有把富兰克林宠坏,并没有使他变得目空一切,而是转化为一种激流勇上永不服输的精神。

富兰克林的这一性格的形成,当然离不开父母的精心诱导。当儿子还小的时候,父亲就一再教导他,美好的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人的双手创造的。大地的果实养育人,而人也应当为它效力。

富兰克林从靠父亲劳动所得维持的海德公园这个家庭中,还看不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而当他们全家到外地不论是旅游还是公出时,情况就不同了。他们从来不坐普通客车,而是坐头等包厢。詹姆斯到外地公出,常常带上儿子,火车运行时包厢比较平稳,坐在里面只能听到车轮发出的柔和的隆隆声,还有父亲高谈阔论的声音,这些都给富兰克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詹姆斯非常喜欢儿子,并且怀着一种病态的妒忌心理,恐怕有人跟他分享对富兰克林的爱。父亲可称是美国绅士的楷模,他举止文雅,碧蓝的眼睛总是闪烁着和蔼可亲的目光,手边总有500元美金。这一切不能不对孩子产生吸引力。至于父亲的公务,自然不是家里人感兴趣的事。富兰克林只了解家中的父亲。詹姆斯十分器重儿子,告诉他哪些事对于一位绅士来说是体面的,在社会上要委婉处事,还必须爱好体育,如夏天骑马、骑自行车,冬季在哈得孙河上滑冰、滑冰船等。

同样,母亲萨拉也非常溺爱儿子。她20年来把儿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几乎都记在日记里。孩子对周围什么东西感兴趣,摸了什么,在她看来都具有重要意义,都是神圣的。随着富兰克林的成长,她几乎怀着宗教式的虔诚把孩子穿过的衬衣、鞋子、小袜子都整整齐齐地收藏起来,并且注明是孩子在什么时候穿用过这些“无价之宝”。这些遗物至今陈列在海德公园富兰克林纪念馆中,供后人瞻仰。

詹姆斯夫妇也许从来就没有准备把富兰克林培养成未来政界上的人物。少年时代的富兰克林曾经对父亲说过,他想当水兵,想进海军学院。詹姆斯听后大吃一惊,然后绘声绘色地告诉儿子,军官虽然穿着漂亮,但是生活艰苦,做生意的人虽然穿着简朴,但生活富裕。詹姆斯的一席话已经表明,他希望儿子日后做何选择。虽然富兰克林在5岁时曾在白宫见过总统,但父母却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

14岁以前富兰克林一直在家里接受教育。在他7岁时,萨拉就开始全力以赴地着手安排他的学习。父母为他规定了严格的生活制度:早晨7点起床,8点早餐,上午上课2至3个小时,中午12点到1点休息,1点午餐,然后继续学习到下午4点。母亲对儿子的生活关心备至,但教育儿子的指导思想并非只是生活照顾,她是怀着责任感和自信心来教育儿子的。

少年时代的富兰克林总认为自己是才华出众的。他的第一位家庭教师莱茵哈特教他德语和小学课程,教学效果很好。但女教师后来因病进了精神病院,从而中断了所教的课程。接替这位女教师工作的是从瑞士来的桑多小姐,她精通本国语言(法语),她教法语。富兰克林长大以后总爱说,他把第一位女教师逼得发了疯,而第二位女教师也不得不早早出嫁。这话未必属实,但我们可以看出富兰克林小时候是很有点盛气凌人的。

有时候富兰克林也是很淘气的。尽管母亲千方百计地想按照小贵族的生活方式培养富兰克林,可是他总是巧妙地加以抵制。富兰克林怎么也学不会弹钢琴和绘画,因此,他总能机智地找到各种借口逃避他所憎恶的音乐课。不仅如此,他违反父母意愿的行为还有增无减。每逢去教堂,特别是冬天,他总说身体不舒服,“诚实”的儿子在头天晚上就告诉母亲,第二天身体不适不能去教堂。当他长大到12岁的时候,“发病”已经很有规律,萨拉的诊断是“星期天头疼症”。

有一次,罗斯福全家去德国旅游,当时富兰克林10岁,母亲为了让儿子在德语方面得到深造,送他进当地的国民学校学习了6周。母亲让儿子进德国学校上学这个主意是很有趣的,尽管她也怀疑儿子在那里能否真正学到点什么。而富兰克林却异乎寻常地喜欢同一群小孩子去上学,按他的说法同一群“小猴子”一起去上学。他在那里的一言一行都模仿德国孩子的样子,他在这个学校的快乐劲儿可以说是无法形容的。在海德公园里也有学校,但是詹姆斯和萨拉从未想过让儿子到学校去,他们不想让他同普通人家的子女一块受教育。14岁那年,富兰克林同自己的教师一起骑着自行车沿莱茵河畔旅行。1939年,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自幼对德国就比对法国和英国了解得多。无论如何,我对待比较熟悉的德国要比对待法国和英国更加热情。”

当然,罗斯福所了解的仅仅是欧洲一些国家首都的上层社会。他们一家人同上层社会的人们的地位相当,趣味相投。好奇的少年认真观察的是一些部长、公爵、海军将领以及有各种爵位的贵族,而且,他同他们也没有什么事业上的联系,只是在上流社会的晚餐、打猎和疗养中相处。那里的人多半都讲法语,当人们向富兰克林问话时,他都能对答如流。1944年在向法国移交驱逐舰的仪式上,罗斯福甚至是用法语在讲坛上发表演说的,听众反映他的发言很好。富兰克林·罗斯福精通两种外语,这在美国政治家当中是少有的。

在海德公园的日子里,富兰克林没有少读书。在他对海洋产生了兴趣后,凡是有关海洋的书他都要尽量先读,而且往往读很多遍。母亲对儿子总是读一些内容严肃的书感到困惑不解。9岁时富兰克林就认为所有的杂志当中,《科学美国人》杂志最好,而这个年龄的大多数孩子对这份杂志并不十分感兴趣。有一天,母亲让他读词汇,他的记忆力是惊人的,读过的词汇一下子就记住了。有一次母亲读书给儿子听,而他却在摆弄邮册,母亲狠狠批评了他的不专心,岂料儿子立即背出了母亲给他念的最后一些词句,并补充说:“我若是不能同时干好两件事,就会感到羞耻。”这着实让人惊叹不已。

富兰克林14岁了,家里终于决定送他进学校读书。这位罗斯福家族的年轻的继承人终于要走出海德公园了。是鹰总是要搏击长空的,尽管试飞中充满风险。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王夫之的有关内容。
  • 明朝一哥王阳明

    明朝一哥王阳明

    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热门推荐
  • 双面王妃幸福史

    双面王妃幸福史

    苏小小穿越异世,成为将军府大小姐慕容雨烟。学医术,练武功,斗斗姨娘、整整庶妹,重拾温暖亲情。什么?还要和伪善美人较量,再打倒无良贵妃?更要寻找盅人凶手,闯苗疆去异国,被阴险男配绑架……慕容雨烟望着老天爷郁闷嘟囔:穿越而已,能让我的生活安稳点么?某王爷在旁边淡定答曰:能!~~
  • 仕途(一)

    仕途(一)

    桃林政府研究室即将撤销,综合处长乔不群有望做上政府办综合处长,却因开了句不该开的玩笑,被分流到纪检监察室做了副主任。这是政府办三类科室,远离领导和权力中心,无钱可花,无事可做。乔不群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善于无钱来钱,无事来事,从而走出仕途低谷,重新进入领导视线,做上纪检室主任没多久,又迎来升任纪检组长、成为政府办党组班子成员的难得机遇。考验乔不群政商的关键时刻到来了,他左冲右突,上下其手,却还是遇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阻力。
  • 杨力讲易经职场智慧

    杨力讲易经职场智慧

    本书共分为如何度过职场的“婴儿期”、如何管理上级、如何做好同级功课、如何善待下属、如何让自己平步青云、如何平衡人际关系、如何提升工作能力、如何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等9个部分,并细分为职场智慧64讲。每一讲都包含一个富含哲理、引人深思的《易经》智慧,对于有志于在职场中有所作为的人士来说,具有广泛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是帮助我们进军职场、决胜职场的良师益友。
  • 大漠鹏程

    大漠鹏程

    传说金鹏墨剑是最凶的神器,被石砥中得到,石砥中厌倦江湖的腥风血雨,欲遁而不得,只身向大漠遁去……
  • 婚婚欲醉

    婚婚欲醉

    她是憧憬着未来的实习记者,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嫁给陪伴了她3年的男友;可是,什么?检查结果她怀孕了!可她明明还是个黄花大闺女,更无语的是,孩子的爸爸竟然另有其人!他是不可一世的名律师兼地产巨头的未来总裁,明知道自己背负着家族联姻的使命,却还是鬼使神差地爱上了一个小记者,而她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他的……
  • 终极z裁决

    终极z裁决

    本书以终极一班中25年前的武力裁决所为中心,撰写刀疯与武力裁决所七大创始人。以及在铁时空盟主欧阳端木·雨(z的分身)与狄阿怖猡·魔尊的大战中负伤,请求z到银时空救助他。而此时黑龙却妄想夺取武力裁决所所长之位............
  • 深度索爱:花心总裁的专宠

    深度索爱:花心总裁的专宠

    姚姜是个保守且古板的姑娘,可自从遇见纪在霖,她的世界观,生活观,爱情观完全被颠覆了,最后只能无奈嫁给他。纪在霖游走花丛十几年,他就没见过这么奇特的姑娘。他觉着吧,上天让他碰上了姚姜,那就是给他准备的媳妇,所以姚姜必须是他的。那谁,眼睛往哪看呢?我媳妇是你能看的吗,一边去;还有那谁,手往哪放呢,活腻了是吧?最后,看着那弯弯的眉,带笑的眸,他无奈:“媳妇,咱能不笑吗?要笑回家对着你老公好好笑,行不?”
  • 风流仙尊

    风流仙尊

    身为修仙门派的大师兄,护短是必须的!敢跟我抢弟子?踹飞。敢跟我争宝贝?杀之!敢欺负我家小师妹?奶奶的不想活了吧?什么,打不过?你丫给我等着,我先去须弥子坠中修炼一会再来!
  • 逆回剑尊

    逆回剑尊

    凌昊,一个贵族私生子,在12岁那年有了奇遇,一步步成长为了一代剑尊......
  • 洪荒修圣

    洪荒修圣

    在他第一次练功的时候,产生的能量波动和天地灵气达到了共振,产生了一个黑洞,将云谣一下子吸了进去。而到的哪个时候,竟然是盘古还没有开天的洪荒时代。那时机遇不断,危险不断的时代。且看现代人云谣怎样玩转圣人,玩转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