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75300000022

第22章 上古部分(22)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商品货币经济有力地冲击着斯巴达的社会经济基础,土地兼并盛行,贫富分化严重,丧失公民权的人数日渐增多。到公元前3世纪,斯巴达公民只剩700户,其中拥有土地的只有100户,而少数大土地所有者却发展起来。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阶级矛盾,局致、贫民伺机暴动,而且也削弱了斯巴达的国力;使它内不能强化统治,外不能称霸希腊,陷于严重危机之中。面对此种形势,为了重振国力并摆脱贫民起义的威胁,斯巴达统治阶级中的部分当权人物便自上而下发动了社会改革运动。第一个实行改革的是国王阿基斯四世(公元前245~前241在位),他提出一个废除债务、重分土地的计划,并拟定了具体方案,但改革遭到大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当阿基斯远征回国时,被反对派逮捕入狱,并以图谋建立僭主政权的罪名惨遭杀害;改革归于失败。继阿基斯改革的是国王克利奥蒙尼三世(公元前235~前221在位)。他接受阿基斯失败的教训,以暴力推行了改革,他利用手中掌握的军队发动政变,杀死监督官,放逐反对改革的贵族。然后宣布取消一切债务,重分土地,并吸收部分庇里阿西人为公民。他的改革影响到阿卡亚同盟各邦,许多城邦的平民也提出废除债务和重分土地的要求。阿卡亚同盟中的奴隶主贵族大为惊恐,遂求援于马其顿,马其顿出兵占领了科林斯。公元前221年,克利奥蒙尼与马其顿军战于塞拉西亚,克利奥蒙尼败逃埃及,被托勒密王朝杀害,改革又归于失败。公元前207年,斯巴达又发生了那比斯改革。那比斯在贫民的支持下夺取了斯巴达政权,建立僭主政治。他驱逐了贵族,平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解放希洛人,分土地与庇里阿西人。那比斯改革坚持了15年,引起全希腊奴隶主的嫉恨和反对,终于在阿卡亚同盟和罗马军队的联合镇压下失败。斯巴达社会改革运动所以屡遭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违背了当时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因为在奴隶制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土地和财富的集中,自由民失地破产是城邦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合乎规律的经济现象,不是凭改革者的主观愿望所能改变的,因此改革失败是必然的。

第二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并未彻底解决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争端,战败的迦太基不肯善罢干休,积极作反击罗马的准备。到汉尼拔掌握军权时,迦太基人认为已有足够的力量同罗马人再较量。公元前219年,汉尼拔攻战了不愿归附迦太基的萨贡托城,罗马出面干涉并以战争相威胁,于是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战争伊始,迦太基军统帅汉尼拔率9万步兵、1200骑兵和37头战象由西班牙出发,冲破了重重险阻,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打破了罗马人想把战争局限在西班牙和北非,避免在意大利东土作战的计划,使罗马处于被动地位。汉尼拔在波河流域首战告捷。公元前217年,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汉尼拔又巧妙地运用迂回战术大败罗马,罗马军几乎全军覆没,执政官阵亡。公元前216年,罗马征集8万军队与汉尼拔会战于坎奈。汉尼拔采用两翼包抄战术,以少胜多,几乎全歼罗马军。但是,汉尼拔的这些胜利只限于南意大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罗马的军事力量。相反由于他孤悬敌境,给养、兵源都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战斗力逐渐削弱。公元前204年,罗马军队在迦太基附近登陆,汉尼拔被本国政府急令召回。公元前202年,双方在迦太基的扎玛附近进行了决定性的会战,汉尼拔战败。次年迦太基被迫求和,根据和约,迦太基放弃非洲以外的全部领土,赔款1万塔兰特,不经罗马允许,迦太基不得对外进行战争。罗马遂取得了西部地中海的霸权。

坎奈战役

公元前218年,罗马与迦太基发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战争一开始,迦太基军队的统帅汉尼拔就率军突入意大利。汉尼拔的这一行动,使罗马猝不及防。公元前217年,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汉尼拔伏击了罗马的军队,使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灭。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罗马元老便采取紧急措施,一方面加强城防,一方面任命久经沙场的老将费边为独裁官。可是,费边采用以消耗汉尼拔有生力量的拖延战术,引起罗马朝野不满。当他届满时,元老便推举包鲁斯为执政官,民主派则选举瓦罗为执政官。公元前216年,汉尼拔攻战了位于意大利南部的罗马重要粮仓—坎奈城。这对罗马事关重大。于是,瓦罗和包鲁斯亲率8万步兵和6000骑兵,于坎奈附近的平原与汉尼拔会战。当时汉尼拔只有4万步兵和1.4万骑兵,从力量上来说处于劣势。汉尼拔针对瓦罗的战术,把部队列成半月形,凸面向着敌方,步兵在中央,前弱后强,两翼是强大的骑兵。交战伊始,罗马步兵以异常猛烈的攻势攻击迦太基中军,迦太基步兵退却,半月形逐渐向着相反的方向弯曲,罗马军越陷越深。这时汉尼拔的两翼骑兵出击罗马骑兵,从而迂回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深陷重围的罗马军失却了战斗能力,结果5.2万人阵亡,万余人被俘,而迦太基仅损失步兵5400和骑兵200。在坎奈战役中,汉尼拔充分发挥了他所具有的军事天才和指挥才能,谱写了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光辉篇章。

马其顿战争

马其顿战争是罗马在征服巴尔干半岛的过程中发生的战争。马其顿自灭亡希腊各邦以后,一直雄据希腊半岛北部。马其顿王腓力五世为扩展自己的力量,遣军攻打伊里利亚,并准备把它作为进军意大利和协同汉尼拔共同打击罗马的主要基地。这为罗马所不容,于是爆发了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5~前205)。罗马人在伊里利亚打败了腓力五世,同时利用外交手段,在希腊结成广泛同盟。腓力五世被迫与罗马签订和约。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不久,罗马以腓力五世与迦太基人结盟为借口,派军进攻腓力五世,又爆发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0~前197)。公元前197年,罗马派执政官夫拉密纽斯为统帅;在北希腊的辛诺塞法利大破马其顿军,杀敌8000,俘虏5000,征服了马其顿并与其订立了和约,迫使马其顿放弃在爱琴海和希腊等地占领的全部地区,从此希腊被罗马所控制。公元前179年,马其顿王伯尔修即位后,由于他的悉心经略,马其顿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并与小亚各国及希腊结盟,形成了希腊世界反罗马的一大政治中心。罗马为消灭马其顿势力,于公元前171年派大军征讨,于是爆发了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71一前168)。公元前168年,罗马猛将保鲁斯在马其顿南部沿海的皮得纳打败了伯尔修,马其顿终于向罗马屈服。公元前167年,罗马将马其顿划分为四个自治区,受罗马统治。此后又有一个叫安德利斯卡斯的马其顿人,以伯尔修的儿子自居,于公元前148年兴兵反抗罗马,这就是第四次马其顿战争。罗马经两年的征战,于公元前146年终于把马其顿灭亡。马其顿正式收归罗马版图,由罗马中央政府直辖。

罗马行省制的确立

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开始向地中海区域扩张。在西部地中海,经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迦太基的势力,成为西部地中海区域的霸主;在东部地中海,它先后发动了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把势力扩至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它已成为地中海世界的主宰者。罗马统治集团对被征服地区,最初采取委托军队统帅行使统治权的办法,即每征服一个地区,就把这一地区交给征服这一地区的统帅来治理,后来委派专任的高级长官(总督)进行统治。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开始建立行省。行省的最高统治者是总督,其人选从统治集团中遴选,常由卸任的执政官担任,任期一年。总督有时兼任驻行省军队的指挥官,在行省内握有生杀予夺之权。行省城市一般有内部事务的自治权,但要交租和负担各项义务。行省的土地、资源等为罗马国家所有,转让、出租、分配、经营等由元老院决定,行省总督无权处理。到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罗马先后设置了10个行省:西西里(公元前227)、撒丁尼亚及科西嘉(公元前227)、西班牙(公元前197)、山南高卢(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征服,组建行省较迟)、伊利里亚(公元前167年征服,组建行省较迟)、马其顿(公元前148)、阿非利加(公元前146)、亚细亚(公元前129)、西里西亚和塞浦路斯(公元前120)、山外高卢(又称那旁高卢,公元前120)。帝国之初,奥古斯都将行省分成两类:一类为元老院行省,由元老院任命代行执政官管辖,任期一年,不统率军队。元老院统辖的多为建立已久的行省,如西西里、科西嘉等。一类为元首直辖的行省,其地位比元老院统辖的行省重要。随奥古斯都和后来统治者的扩张和领土的扩大,行省数目不断增加,至公元3世纪中期行省已有40多个。284年,戴克里先正式确立君主专制统治之后,将行省的辖区缩小,行省数目增加到100个,其目的在于加强管理和控制。4世纪~5世纪之后,随着罗马帝国危机的加深和蛮族入侵,帝国骚域日蹙,行省制日趋解体。

摩奴法典的编制

传说由神之子“人类的始祖”摩奴编制。有公元前5世纪已形成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约编定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之间,或为公元初的几个世纪。它是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法典,嗣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印度社会制度的根本大法。至今尚有12章法典文本传世,共2684颂,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宗教、法律、产权、赋役、婚姻、习俗及社会道德等方面。法典对各种姓的权力、义务和行为准则作了详细规定,旨在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法典中宣称,众神之首梵天的口生出婆罗门,双手生出刹帝利,双腿生出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因此婆罗门应“居众生之首,统摄世间万物”,“普天之下,无一不为婆罗所有”,其任务是学习和教授吠陀经,主持祭祀,接受施舍;刹帝利种姓“应保属民、布施、献祭、学习(吠陀),不耽于世俗之乐”,从其中产生的国王“乃耳固陀罗、阿尼罗、阎罗”等诸“神之精华”而成,“势必容光盖世,凌驾于众生”;吠舍种姓要学习吠陀、祭神、施舍,从事农、牧、商业活动;首陀罗则必须“温顺和平,供上述各种役使”。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向高级种姓之女求婚的低级种姓之男,应受体刑。”“只有首陀罗之女”才是“首陀罗的妻子”。法典甚至规定,婆罗门侮辱首陀罗只罚款12帕那,而首陀罗如侮辱了任何高级种姓则“须割掉他的舌头”;“以无礼的态度评论”高级种姓的名字或种姓,“须以十指长烧热的铁钉插入他的口中”;以“傲慢地”口吻“教训婆罗门的义务时,须以滚开的油灌入他的口和耳中”。可见该法典是维护种姓制度的工具,但对研究古代印度的历史有着重要价值。

早期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是一种信仰上帝(即天主)和“救世主”(上帝之子)的宗教。按古希腊文的译法,“救世主”称为“基督”,基督教之名由此而来。基督教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罗马帝国的血腥征伐和残酷统治,把帝国境内的广大劳动群众拖进贫困的深渊,也激起被压迫群众的强烈反抗和斗争。但随着一次次的失败,他们在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的情况下,便去寻找精神上的解放和思想上的安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解放和安慰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找到的,只能在宗教领域里去寻求。于是,广大下层人民群众中幻想在“天国”解脱人间苦难的新宗教便在孕育之中了。古代的犹太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长期处于外族的统治下。公元前63年,犹太人又被罗马所征服。犹太人饱受异族压迫、凌辱之苦以及他们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的处境,也反映在宗教意识上,促进了新宗教的产生。犹太教的传统思想,是崇信上帝耶和华将派“救世主”来拯救苦难中的犹太人,这种“救世主”的思想颇能适应绝望人们的需要。于是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在犹太下层居民中流行一种宣传“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就是从这种新的教派中形成的。早期基督教的宣传活动和所宣扬的主要思想,具有较鲜明的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表现出较强烈的战斗气息。它宣传废除私有财产,仇恨富人,把攻击矛头直接对准罗马帝国的外族统治和阶级压迫。但是,早期基督教对现实的反抗是消极的,它在本质上同其他宗教一样,是自我麻醉的鸦片烟。

“紫红之国”腓尼基

腓尼基位于地中海东海岸的一个狭长地带,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形成一个奴隶制商业城都国家。迦南是它古老的名称。到公元前九世纪,希腊人开始称它为“腓尼基”。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有一个住在地中海东岸的牧人,他养着一条猎狗。有一天,猎狗从海边衔回一个贝壳,它使劲一咬,嘴里、鼻上立刻溅满了鲜红的水迹。开始牧人以为狗的脸部被贝壳刺破了,就用清水给它冲洗伤口。可洗后狗的脸上还是一片鲜红。贝壳里难道有红色颜料?牧人暗暗思量着。

于是他拿起贝壳仔细察看,原来是从贝壳中流出的紫红色汁液把狗嘴染红了。这种贝壳在腓尼基的浅海非常多见。于是人们便用这种染料来染各种织物。而经这种染料染过的布匹,颜色美丽而且将这种布放入沸水中或冷水中洗涤,都不会褪色。甚至布已经磨穿了,颜色依然亮丽如新。

这种染料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特别是东方国家的帝王和掌管祭神活动的祭司们都乐于购买。因为这种染料是迦南特有的,于是人们把出产这种紫红色染料的迦南称作腓尼基,意为“紫红之国”。时间一长,人们反而把它的本名淡忘了。

腓尼基的国名富于浪漫色彩,它的国土也很有特色。

腓尼基的土地呈狭长形,长约二百公里,宽约二十公里。它四面临海,地中海削入内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海湾。它北接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南面是巴勒斯坦,东面到达黎巴嫩。

腓尼基境内的土地并不肥沃,只有不大的地方适合耕种。但聪明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赐予,开辟了田园,种植了葡萄和橄榄。在谷地和山坡上,鲜花盛开,景色美丽,那里长满了椰枣、月桂、无花果、橡树和其他很多的树木。

在沿海地带,人们不仅捕鱼、卖鱼,还有人专门从海滩的沙石中寻找财富。他们将洁白的沙子熔化后吹制成各种玻璃器皿。更有许多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身上绑着石块潜入海底捞取那奇异的贝壳。

同类推荐
  • 穿越之我为皇者

    穿越之我为皇者

    穿越,王维成了倒霉孩子,不想做末世君主,只有自强不息!!!楔子:别人穿越都是做牛人,王大官人也做牛人,可他一穿越差点没吊死,被人救下,还要一路逃生。唉可悲,可叹啊。。。。。。清兵入关,乱民四起,看王维如何拳打脚踢,挽救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
  • 大秦皇陵

    大秦皇陵

    二十五年前在秦始皇陵墓前的那场骇人听闻的诡异事件是否是个意外?我的父母在这场变故中到底身首何处?千年前秦始皇追寻长生不老,却英年早逝,其中有何蹊跷?我大学毕业,意外得到秦始皇陵墓的牌子,是否是天意再让我踏上陵墓寻找父母?没想到,最后我竟然来到了秦朝。我的人生又将去往何处?【本人原创】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三国白衣

    三国白衣

    一身白衣,一段历程,从旁观看待三国,看三国的钩心斗角。(故事借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部分,完全虚构,请勿认真。)
  • 金鳞开

    金鳞开

    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阵列自己的大炮!============新书《大国医》发布,恳请支持!书号是:1003467253
热门推荐
  • 江山如梦

    江山如梦

    一把明朝的剑把我和紫歌带去了明朝末代,我还当上什么末代皇后,最气人的是那个崇祯,第一次见到他他夺了我的初吻,第二次见到他他看光了我,第三次见到他他是我相公,第四次见到他他在宠幸田贵妃。就这样我和崇祯皇帝上演了一场帝王恋,相爱了十七年,却等了一生一世,我们一起经历了亡国之痛,生离死别。正所谓,谁的江山,谁的梦。‘此书内容部分纯属虚构,无历史依据,切勿当真’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罪恶与救赎

    罪恶与救赎

    18世纪初的东欧,被人类称为吸血鬼的血族早已成为教廷和普通人之间公开的秘密.人类把血族视为严重的威胁,但血族则更在意内部的争斗.奉行避世原则的卡玛利拉同盟与激进的撒霸特同盟之间的征战严重影响到了人类.多个世纪来,传闻中教廷派出的上帝的执法者-吸血鬼猎人一直在黑暗中承担着猎杀血族的义务.而没有受到上帝祝福的民间赏金猎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这样的格局存在了几百年,仿佛永远不会改变.而1715年的今天,在特兰斯瓦尼亚某位血族的城堡里,历史的洪流正在悄悄地涌动…请和我一起回到那段已被掩埋,秘不示人的时光,随着他们的脚步,感受那些消失在月下的,难以被复述的情感.封面图从左至右:米雷尔,达恩,佛罗仑廷.
  • 重生在女子修炼学院

    重生在女子修炼学院

    自古美人爱英雄,我一凡俗,问:可得佳人几许?
  • 佛说太子慕魄经

    佛说太子慕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公主之恋

    EXO公主之恋

    神族公主羽汐被送往人间,同是,狼族的十二王子也被送了过去。魔族与吸血鬼来挑战,最终正义是否能战胜邪恶?公主和王子在人间会经历一段怎样的故事??
  • 三国之情义天下

    三国之情义天下

    不管我们的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十方大山。我都将和自己的兄弟联手鏖战天下,笑傲苍穹。情让我们聚在一起,义让我们一起征战天下。有情有义有天下,兄弟们,让我们一起联手,让我们的对手和天下都匍匐在我们的脚下,让这篇苍穹为之颤抖吧!
  • 带着基地去修仙

    带着基地去修仙

    这是一个带着堪比虫族母巢的兵种制造基地穿越异界的故事,只不过……王渊怒吼:“说好的兵种呢?居然还得自己研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连一个兵种都没有,你叫什么兵种制造基地!”
  • 邪神眷宠:极品小仙

    邪神眷宠:极品小仙

    苍天啊!大地啊!她洛水亦不就是偷窥了神界男神大打出手的风姿,至于让她神飞魄散,坠入天道轮回,重新开始嘛。要知仙途大道,何其残酷,她……她还是夹着小尾巴一步一步的修炼,然后飞升,继续做她的逍遥小仙。但——洛水亦深深地怀疑是不是老天看她修仙修的太逍遥恣意了,尽把她送上了一条腥风血雨的仙途。她只想当一个安静的修道小仙,这也不行吗……
  • 万域之王:圣君再归

    万域之王:圣君再归

    我们的主角虽然厉害,但是他可不是一般主角那么正直。5岁开始练习神力,调戏侍女;9岁就抢劫,尼玛,刚一进学院就惊动了那个谁都不敢惹的老头,怎么办?有后台!就是这么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