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03700000005

第5章 泻下药

凡能攻积、逐水,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泻下药用于里实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致可分为三点:一为通利大便,以排除肠道内的宿食积滞或燥屎;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驱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

根据泻下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攻下药的作用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这两类药物,奏效迅速,但易伤正气,宜用于邪实正气不虚之症。对久病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润下药的作用较缓和,能滑润大肠而解除排便困难,且不致引起大泻,故对老年虚弱患者,以及妇女胎前产后等由于血虚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均可应用。

泻下药应用注意事项:

1.泻下药因其性能可分为攻下、润下、峻下逐水三类不同药物,在应用上各有一定的适应症,必须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否则病重药轻,不能奏效,病轻药重,又易伤正。

2.泻下药每因兼夹病症而配合其它药物同用,如里实兼有表症者,可与解表药配合应用,采用表里双解的治法;里实而正虚者,采用攻补兼施之法,使泻下而不伤正。

3.攻下药,药性较猛,峻下逐水药尤为峻烈,且多具毒性,此两类药物内服,易于耗伤正气,故必须注意用量用法,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多服;体质虚弱及妇女胎前产后,均当慎用。

4.部分攻下药和润下药,服后往往有腹痛等反应,可事前告知病患,以免疑惧。

攻下药大黄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或根茎。

“别名”黄良、火参、肤如、将军,锦纹大黄、川军。

“处方用名”大黄、西大黄、川大黄、锦纹、西锦纹、生锦纹、西吉、川军、大黄粉、制川军、生大黄、生军、制军、熟军、炒大黄、熟大黄、酒大黄、酒军、黑大黄、大黄炭等。

“用量与用法”5~10克,煎服。用作通便宜后下。

“产地采收”9~10月间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炮制研究”处方中写大黄、西大黄、川大黄、西吉、川军均指生大黄,又称生军,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偏于泻下。

酒大黄又名酒军。为大黄片用黄酒喷淋拌匀,闷润吸尽,再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活血。

熟大黄又名制大黄、熟军、制军。为大黄块用黄酒喷淋拌匀,放瓦罐内密封,再放入锅中隔水炖透,取出晾干入药者,偏于活血。

黑大黄又名大黄炭。为大黄片放锅内用微火炒,待冒黄烟,大黄片呈棕黑色时,取出晾凉入药者,偏于止血。

“性味归经”苦,寒。入胃、脾、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1.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症。大黄泻下通便、清除积滞,故可用于大便不通及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溏而不爽等症;又因它能苦寒泄热,荡涤肠胃积滞,对于热结便秘、高热神昏等属于实热壅滞的症候,用之可以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在临床应用时,本品常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2.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症。大黄泻下泄热,有泻血分实热的功效,故又能用治血热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对目赤肿痛、热毒疮疖等症属于血分实热壅滞的症候,可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3.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症。大黄入血分,又能破血行瘀,故可用于上述瘀血留滞的实证,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山栀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毒副作用”生大黄尤其是鲜大黄服用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昏。大黄蒽醌衍生物部分可从乳汁分泌,授乳妇女使用,可致乳婴腹泻,故应慎用。大黄蒽醌类具有肝毒性,大鼠长期服用3~9个月,可出现肝组织退行性变化及甲状腺瘤。动物还可引起性腺退变及萎缩。可使妊娠大鼠死胎率增加,但尚未见胎仔畸形,故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根状茎和根中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约3%,包括游离和结合状态的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蜈蚣苔素、大黄素甲醚。其主要的泻下成分为结合性大黄酸,二蒽酮类化合物——番泻甙A、B、C。此外,尚含鞣质以及游离没食子酸、桂皮酸及泻甙其酯类等。本品有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止血作用。本品可促进胆汁等消化液分泌,有利胆、排石、增进消化、保肝及退黄疸作用。大黄煎剂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大黄酊剂、浸剂经家兔试验有降压作用。大黄素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离体肠痉挛作用强于对抗豚鼠气管痉挛的作用。本品有降低血清高胆固醇的作用。掌叶大黄及大黄酸、大黄素均有利尿作用,以大黄酸作用最强。大黄可提高患者体内干扰素水平。大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可明显降低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含量。大黄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大黄水煎液对小鼠肝匀浆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黄及其提取物使大鼠胰淀粉酶活性降低。大黄酸及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抑制作用,大黄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大黄及其成分对艾氏腹水癌、肺癌、P388白血病及小鼠乳腺癌等均有抑制作用。大黄的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已证明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此外对皮肤真菌亦有抗菌作用。蒽醌衍生物对机体免疫功能呈明显抑制,而大黄多糖则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此外,还有健胃、止血等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生大黄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细末,水制为丸,每次2克,日服1~2次。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治肺咯血。

“疗效”据杨德鸿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肺咯血患者97例,其中浸润性肺结核85例,干酪性肺炎4例,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及肺癌所致咯血各1例。1~3天止血者20例,4~8天止血者42例,9~24天止血者14例,平均止血时间为6天。97例中有效者76例。

“来源”中国防痨,1960.(2):86

“方二”

大黄粉适量

“用法”取上药1份,合陈石灰2份,炒至大黄成黑灰时取出研粉。将粉撒布于创面,或用麻油或桐油调涂患处。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治烧伤。

“疗效”据湖南省都东县医院报道,应用本方治疗400余例,均获显效。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1973.(4):225

“方三”

生大黄适量

“用法”取上药,烘干,研为细末,备用。临用时以醋调匀(小儿可将醋稀释后用),外敷患处,每天或隔天清洗后更换。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甲沟炎。

“疗效”据李国仁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5例,经1~3周治愈14例,无效1例。

“来源”新医药学杂志,1979,(2):10

“方四”

生大黄30克

“用法”取上药,加水200毫升,煎沸,做保留灌肠,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疗程为5~7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泄浊。主治肾功能衰竭。

“疗效”据钱华平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5例,症状改善,尿量增多,神志清楚,而且血中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均有下降。

“来源”中医杂志,1980.(11):18芒硝

“来源”为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

“别名”盆消、芒消

“处方用名”芒硝、朴硝、英硝、马牙硝、风化硝(将芒硝至于空气中,失去结晶水后,形成的白色粉末,功效与芒硝相似)、皮硝(为芒硝的粗制品,一般作为外用)、硝石、牙硝等。

“用量与用法”内服:10~15克,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或入丸、散。外用:研细点眼或水化涂洗。

“产地采收”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碱土地区。

“炮制研究”取天然产的芒硝,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即析出结晶,通称朴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或澄清后取上层液,放冷,待析出结晶,干燥后即为芒硝(每朴硝100斤,用萝卜10~20斤)。也有取天然产的芒硝,经煮炼、过滤,冷却后,取上层的结晶为芒硝,下层的结晶为朴硝。

“性味归经”苦、咸,寒。入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下,软坚,清热。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功能润燥通便而泻实热,故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常配合大黄相须为用,泻热导滞的作用较为显著。此外,芒硝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抹;口疮、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处,有清凉、消肿、止痛的功效。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芒硝主含含水硫酸钠,尚合少量食盐、硫酸钙、硫酸镁等。由于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使肠内水分增加,容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从而促进肠蠕动而发挥导泻通便作用。此外,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增生并增强其吞噬能力。少量多次口服有一定的利胆作用。此外,本品还有抗感染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芒硝200~300克

“用法”取上药,平均分成2份,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分置于双侧乳房上,用胸带固定,经24小时(天热12小时)后取下。如1次未见效,可继续敷1~2次。

“功能主治”退奶回乳。主治产妇奶水过多或欲断奶者。

“疗效”据雷永仲报道,应用本方治疗36例,成功33例,另3例因停药而未成功。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1957,5(5),40

“方二”

朴硝(如无朴硝可用芒硝或玄明粉代替)20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已消毒的瓷碗内,加200毫升热开水沏开,待凉后用消毒棉棒蘸药液洗患眼,每天3次,冲洗后休息半小时。

“功能主治”泻火明目。主治急性结膜炎。

“疗效”据四艺华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有效。其对病毒性、细菌性、假膜性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炎等均有一定效果。

“来源”中医杂志,1983.(7):39

“方三”

芒硝30~60克

“用法”取上药,用布包好。外敷腹部。

“功能主治”清热消积。主治小儿食积。

“疗效”据夏治平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10余例,效果良好。

“来源”广西中医药,1984.7(4):36

“方四”

朴硝500克

“用法”取上药,用开水750毫升溶化,待温度降至20℃~30℃时洗浴,每天1次。

“功能主治”清热止痒。主治慢性湿疹、疥疮等皮肤瘙痒症。

“疗效”据徐初建报道,应用本方治疗41例,取得较好效果。一般2次即可见效,重者亦可与活血祛风药水煎内服,效果更好。

“来源”四川中医,1985.3(8):43芦荟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或斑纹芦荟叶中的液汁经浓缩的干燥品。

“别名”卢会、讷会、象胆、奴会、劳伟。

“处方用名”芦荟、老芦荟、新芦荟

“用量与用法”每次1~2克,宜作丸、散剂用,一般不入煎剂。

“产地采收”全年可采。割取叶片,收集其流出的液汁,置锅内熬成稠膏,倾入容器,冷却凝固。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便,杀虫,凉肝。1.用于热结便秘或习惯性便秘。本品泻火通便,能治热结便秘、头晕目赤、烦躁失眠等症,可与茯苓、朱砂等配伍应用。2.用于肝经实火、头晕头痛、躁狂易怒等症。芦荟味苦性寒,既能凉肝清热,又可泻热通便,故对肝经实火而兼大便秘结者,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功效。临床用此治疗肝经实火的躁狂易怒、惊悸抽搐等症,常与龙胆草、黄芩、黄柏、黄连、大黄、当归等同用。3.用于蛔虫腹痛或小儿疳积等症。本品既能泄热通便,又能驱虫,故对蛔虫腹痛,可与使君子、苦楝根皮等配合应用。此外,本品外用有杀虫之功,可用治癣疾。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芦荟含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甙等,还含微量挥发油。有泻下作用,其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瘤动物的生存期。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创口再生愈合。还有抑菌、抗炎、护肝、镇静等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芦荟叶适量

“用法”取上药,按小儿年龄大小,选择芦荟叶的长短。2~3岁小儿选长18~21厘米的1张,短小的可用2张,不满周岁的小儿酌减。加冰糖或白糖煎煮,去渣取汁。饮汁,每天1剂,连服4~5天即可见效。若稍多服,亦无副作用。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主治百日咳。

“疗效”据丁源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多例,证明有相当疗效。

“来源”药学通报,1955.3(6):282

“方二”

芦荟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成细粉,用量视出血部位及出血程度而定。部位暴露者,将药粉撒于出血处,一般以覆盖住出血部位为度,出血部位隐蔽者,应找到出血点,用消毒药棉蘸粉堵塞出血处。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治各种原因出血。

“疗效”据孙浩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各种原因出血148例,其中拔牙出血30例,鼻衄33例,口腔溃疡出血5例,血小板减少牙出血17例,肛裂出血6例,痔疮出血13例,一般软组织外伤36例等,经用药1次后均止血,连续观察1~7天未再出血。

“来源”新医药学杂志,1979,(1):9

“方三”

芦荟适量

“用法”取上药,置于鲜童便或自己的尿中,浸1~2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备用。首次贴药前将患部用温水浸洗,使皮肤软化,用锋利刀片刮去角质层,然后将芦荟切去表皮,把肉质粘性一面贴患处,用胶布固定,每晚睡前换药1次。

“功能主治”腐蚀赘疣。主治鸡眼。

“疗效”据王良如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8例,均获痊愈。轻者3~4次,重者6~7次。

“来源”福建中医药,1982.(4):27

“方四”

鲜芦荟叶适量

“用法”取上药,洗净榨取汁,加入普通膏剂化妆品中(浓度为5%~7%)。使用时按一般化妆品用法涂擦,但用量宜稍多。轻者每天1次,中度者每天早晚各1次,重度者每天早、中、晚各1次。

“功能主治”清热美容。主治青年痤疮。

“疗效”据王啸天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40例,显效(皮疹全部消退)82例,有效54例,无效4例。对伴有脓头、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者疗效为佳。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1987,11(9):27番泻叶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

“别名”旃那叶、泻叶、泡竹叶,印度番泻叶。

“处方用名”泻叶、番泻叶

“用量与用法”用温开水泡服,1.5~3克;煎服,5~9克,宜后下。

“产地采收”①狭叶番泻:在开花前滴取叶,阴干,按叶片大小和品质优劣分级,用水压机打包,②尖叶番泻:在果实成熟时,剪下枝条,摘取叶片,晒干,按完整叶与破碎叶分别包装。

“性味归经”甘、苦,寒。入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下导滞。用于热结便秘。本品性寒味苦,质黏而润滑,能进入大肠经泻积热而润肠燥,故可用于热结便秘。但服量不宜过大,过量则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一般配木香、藿香等行气和中药品同用,可减少此弊。

体虚及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尖叶番泻叶1次服用100克及持续服用,可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均表现神经系统障碍,用药剂量与持续时间成正比。大剂量20分钟后出现头晕,行路摇晃,口唇、颜面及四肢麻木等。总之,服用有效剂量番泻叶及其制剂具有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小的特性,但大剂量和(或)长期滥用,能引起低血钾,可能的肠粘膜损伤,可能的药物性敏感性降低等。因此,番泻叶及其制剂用量以软便排泄为度,短期用药可以增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番泻叶主含番泻甙,还含有大黄酸、大黄酚的葡萄糖甙及少量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甙等。番泻叶的有效成份直接刺激肠道引起强烈蠕动,使肠内容物的运输及大肠的排空运动加速,临床多用于老年性便秘及顽固性便秘,可发挥较好的疗效。还用于泌尿系统X线造影、腹部X线摄平片、乙状结肠镜等检查前全肠排空,对较小的和多发病灶观察尤为清晰,同时还可避免因清洁肠道灌肠引起的肠粘膜水肿和肠痉挛。它还有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番泻叶9克

“用法”取上药,冲开水约150毫升,经3~5分钟,弃渣。1次服下,如便秘时间过久,隔10分钟将药渣再泡服1次。

“功能主治”泻下通便。主治产褥期便秘。

“疗效”据高鸿箴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00例,多数病人服1次即可见效。服药后少数人有轻度下腹疼痛,未见乳汁减少、恶露增多或全身不适等不良影响;且通便后子宫复旧良好,恶露减少。但平素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来源”中医杂志,1966.(5):32

“方二”

番泻叶10~15克

“用法”取上药,用白开水200毫升冲泡服,每天2~3次。病重者除口服外,再以上药泡水取汁保留灌肠,每天1~2次。

“功能主治”通腑泄热,消炎止痛。主治急性胰腺炎。

“疗效”据张健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30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4.8天,腹痛缓解平均2.1天,体温恢复正常平均1.8天,尿淀粉酶测定恢复正常平均3.1天。

“来源”福建中医药,1983.(3):32

“方三”

番泻叶30~60克

“用法”取上药,煎至200~300毫升。代茶饮,1天内饮完,连服3~5天。服药后以排出稀便为度。

“功能主治”通便解毒,泄热凉血。主治流行性出血热。

“疗效”据乔富渠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发热50例,2~4天内全部退热;有明显腹痛者29例,3天内缓解者17例;用药前有明显低血压休克者9例,用药后2天内血压复升者7例。

“来源”陕西中医,1984.(6):48

“方四”

番泻叶4克

“用法”取上药,用开水150~300毫升泡10分钟。分2~3次服,连服数天至乳断。服药期间可有轻度腹痛、便稀,无其他明显不适。

“功能主治”回乳断奶。主治奶水过多或欲断奶者。

“疗效”据李明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56例,短则3天,长则7天而乳回。

“来源”四川中医,1989,(2):2.润下药

火麻仁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

“别名”麻子、麻子仁、大麻子、大麻仁、白麻子、冬麻子、火麻子、大麻。

“处方用名”麻子、麻子仁、大麻子、大麻仁、白麻子、冬麻子、火麻子

“用量与用法”煎服,10~15克,打碎入煎。

“产地采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冬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火麻仁甘、平,富含油脂,归脾、大肠经,有润肠通便作用。用于治疗津枯血少之肠燥便秘。其味甘性补,对老人、产妇之血虚津枯肠燥便秘,尤为适宜。脾胃虚寒者慎用。

“毒副作用”火麻仁含脂肪、蕈毒素、胆碱等,食入大量(100~200克),可致中毒,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哭闹,失去定向力,抽风,昏迷,瞳孔散大,血压下降,昏睡以致昏迷抽搐等。

“现代研究”火麻仁种子含脂肪油,油中含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还含葫芦巴碱、异亮氨酸甜菜碱、白色蕈毒素、植酸钙镁;尚含蛋白质、麻仁球朊酶、维生素B1、维生素B2、蕈毒素、胆碱、挥发油、卵磷脂、甾醇、葡萄糖醛酸等。火麻仁中脂肪油有润滑肠道的作用,在肠中遇碱性肠液产生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蠕动加快,并减少大肠吸收水分,从而产生泻下作用。火麻仁可使麻醉猫及正常大鼠血压显著下降。火麻仁可明显降低高脂饲料引起的大鼠血清胆固醇升高。本品水溶性生物碱对豚鼠及家兔的离体肠管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并减少精液中精子的密度,抑制精子的活动性,因此可造成不孕。

“常用单方”

“方一”

火麻仁馏油

“用法”采用减压干馏——减压分馏工艺方法,制取200℃~300℃馏分,配制成3%的火麻仁馏油涂膜剂。涂膜剂的基质为松香乙醇溶液。取上药,每日早晚两次外涂皮损处,7天为1疗程,每周复诊1次。所有病人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口服及外用药物。对照组应用肤轻松霜,方法与火麻仁馏油相同。

“功能主治”抗炎,抗过敏,止痒和麻醉神经末稍。主治神经性皮炎。

“疗效”据杨素华等报道,应用火麻仁馏油治疗116例神经性皮炎,最短1个疗程痊愈,最长4个疗程痊愈,平均17,5天。特别是对反复发作,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的病例,更能收到满意疗效。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1):28~29

“方二”

火麻仁50克

“用法”取上药,加水300m1浸泡60分钟,文火煎取150m1.复煎加水150m1,煮沸后20分钟取汁,2次煎液相兑,早晚分服,每天1剂。以每天软便2~3次为度,不必尽剂。

“功能主治”通腑润肺,以除肺脏虚火。主治虚火喉痹。

“疗效”据于小勇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虚火喉痹有满意疗效,经临床应用30余例,疗效确切,唯病人阴虚较重时,须配伍养阴之品。

“来源”新中医,2002.34(1):29

峻下逐水药

牵牛子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牵牛或毛牵牛等的种子。

“别名”草金铃、金铃、黑牵牛、白牵牛、黑丑、白丑。原植物牵牛,又名:盆甑草、狗耳草、牵牛花、勤娘子、姜花、裂叶牵牛、打碗花、江良科、常看藤叶牵牛、喇叭花。毛牵牛又名:圆叶牵牛、紫花牵牛。

“处方用名”二丑、黑白丑、牵牛子、炒二丑、黑丑、白丑、炒黑白丑、黑牵牛、白牵牛。

“用量与用法”内服:入丸、散,每次1.5~3克;煎服,3~9克。

“产地采收”牵牛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毛牵牛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7~10月间果实成熟时,将藤割下,打出种子,除去果壳杂质,晒干。

“炮制研究”处方中写二丑、黑白丑、牵牛子、黑丑、白丑等均指生牵牛子。为原药去杂质生用捣碎入药者,炒二丑又名炒牵牛子,为净牵牛子用文火炒至微黄捣碎入药者,减缓毒性,增强消积功效。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水消肿,袪痰逐饮,杀虫攻积。1.用于水肿腹水、二便不利、脚气等症。牵牛子泻下之力颇强,又能通利小便,可使水湿从二便排出而消水肿。如治水肿喘满、二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桑白皮、木通、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腹水肿胀,可配合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2.用于痰壅气滞、咳逆喘满。牵牛子泻下而能袪痰逐饮,痰饮去则气机得畅,喘满得平,常与葶苈子、杏仁等配合应用。3.用于虫积腹痛。牵牛子既能驱杀肠寄生虫,并有泻下作用,使虫体得以排除,常配伍槟榔、大黄等同用,对蛔虫、绦虫都有驱杀作用。

孕妇及胃弱气虚者忌服。

“毒副作用”对人体有毒性,大量服用除直接引起呕吐、腹痛及粘液血便外,还可刺激肾脏,引起血尿,严重者可损及神经系统,尤以舌下神经易受损,致舌运动麻痹而语言障碍,重者可致昏迷。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牵牛子含牵牛子甙、牵牛子酸、没食子酸以及麦角醇、裸麦角碱、野麦角碱等。牵牛子有明显的泻下作用,牵牛子甙在肠内水解产生牵牛子素,刺激肠壁,增加蠕动,导致泻下。此药由尿排泄,能加强肾脏的活动,使尿量增加。牵牛子甙能兴奋离体兔肠和离体大鼠子宫。体外试验对蛔虫和绦虫有一定杀灭效果。

“常用单方”“方一”黑

白丑各适量

“用法”取黑白丑各等分,炒熟,研成粉末,用鸡蛋1个加油煎至将成块时,把药粉撒在蛋上。于早上空腹服用,成人每次服3~4.5克,小儿酌减,每隔3天服1次,严重者可服3次。

“功能主治”泻下驱虫。主治蛲虫病。

“疗效”据杨子元报道,应用本方治疗41例,全部治愈,一般2次即可。

“来源”新中医,1977,(1):47

“方二”

牵牛子10克

“用法”取上药,研成细粉,加入面粉100克(二者比例为1:10),烙成薄饼。空腹1次食尽,半月后重复1次。儿童用量减半。

“功能主治”泻下驱虫。主治蛲虫病。

“疗效”据王云翔报道,应用本方治疗35例,经治1次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3~6月,只有2例复发(估计与再次感染虫卵有关)。

“来源”新中医,1988,(1):6

“方三”

牵牛子适量

“用法”取上药,洗净置锅内,文火炒约5分钟,研末,每晚睡前半小时服2~3g,疗程1个月。

“功能主治”泻下通便。主治顽固性便秘。

“疗效”据戚建明报道,应用本方治疗顽固性便秘23例,痊愈6例(26%),显效8例(35%),好转8例(35%),无效1例(4%),总有效率为96%。

“来源”四川中医,2000.28(9):12

“方四”

牵牛子适量

“用法”取上药,洗净、清炒,炒至微鼓起,粉碎、过筛、装胶囊即得。制成胶囊药含量为0.3克每粒。发作期口服牵牛子胶囊1.2克,3次/d;缓解期预防发作0.6克,3次/d。

“功能主治”逐痰顺气。主治偏头痛。

“疗效”据张怡然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偏头痛患者103例,有效及显效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头痛发作,停药1年后,有效的患者无头痛发作,显效的患者3例偶有头痛发作,但其症状轻微;8例无效患者,服药期间头痛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停药后就发作,发作间歇未见延长。

“来源”实用医药杂志,2003.23(7):859

甘遂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

“别名”主田、重泽、苦泽、甘泽、陵藁、甘藁、电丑、陵泽、肿手花根。

“处方用名”甘遂、漂甘遂、生甘遂、制甘遂、煮甘遂、醋甘遂、煨甘遂等

“用量与用法”入丸散服,每次0.5~1克。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本品药性峻烈,非气壮邪实者禁用。

“产地采收”分布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等地。药材主产陕西、山东、甘肃、河南等地。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苗枯萎后采挖根部,除去泥土、外皮,以硫黄熏后晒干。

“炮制研究”处方中写甘遂、漂甘遂指生甘遂,为原药去杂质在清水中反复浸漂,捞出切片晒干入药者,制甘遂又名煮甘遂。为漂甘遂与豆腐同煮至无白心时捞出,晒干切片入药者。毒性减小,药效增强,醋甘遂为漂甘遂片用米醋拌匀,稍闷,待醋吸干,再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入药者。毒性减小,煨甘遂为漂甘遂片用麦麸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入药者。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以及癫痫等症。甘遂为峻下之品,具有攻水逐饮之功,故可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配合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由于本品功能逐饮袪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痫,可配朱砂应用。2.外用于湿热肿毒之症。甘遂研末水调外敷,能消肿破结,故可用于因湿热壅滞而结成的肿毒,但主要宜用于初起之时,并须配合清热解毒药内服。

气虚、阴伤、脾胃衰弱者及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毒副作用大,可引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醋制后其泻下作用和毒性均有减轻。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甘遂含多种二萜类成分,如甘遂萜酯等。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而以生甘遂作用较强,但毒性也大。具有抗生育作用,能中止妊娠。还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此外,尚有镇痛、抗白血病作用。小鼠口服生甘遂和炙甘遂的乙醇浸膏,均呈明显泻下现象。生甘遂制剂的泻下作用较强,毒性也较大。甘遂注射液有明显的抗生育作用,对中期妊娠的豚鼠和孕羊均有引产作用。甘遂注射液能使母体血浆及羊水中前列腺素明显增高。甘遂水煎剂对大鼠无利尿作用,反而有尿量减少的倾向。甘遂乙醇及乙醚浸剂对实验性腹水大鼠的排尿量比水煎剂高。甘遂水煎醇沉物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甘遂根的95%乙醇提取,有抗白血病作用。生甘遂小量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增强,但其频率不变,大量时则抑制蛙心收缩。甘遂中含有的甘遂萜酯有镇痛作用。甘遂注射液无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生甘遂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末。每次1.5~2克,口服,连续服用7~20天。

“功能主治”逐饮消肿。主治胸腔积液。

“疗效”据郑平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8例,获得满意疗效。

“来源”中药通报,1987,(5):7

“方二”

甘遂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粉。吞服,每次2克,每3~4小时1次。可同时配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菌消炎,解痉止痛。

“功能主治”泻下通便,通腑散结。主治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

“疗效”据张漠瑞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各种肠梗阻10例,均获得较好效果。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90.(2):78

“方三”

生甘遂5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再取鸡蛋20枚,煮熟去壳,用竹筷子将蛋戳洞穿透,然后将甘遂与鸡蛋放入水中同煮15分钟,弃去药汤、药渣。每次进食鸡蛋1个,每天2次。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主治慢性淋巴结炎。

“疗效”据张建如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1例,治愈16例,好转4例,无效1例。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1990.(10):32

“方四”

甘遂适量

“用法”取上药,按每kg甘遂用0.4~0.5kg米醋比例拌匀,置于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后取出晾干,碾粉过80目筛即制成醋甘遂粉。每0.5克装入1枚胶囊中备用,于早餐后服。每天1粒。一般可连用5~7天。通常在服药后不久就出现解稀水样大便。出现腹泻时可口服10%氯化钾,每次10m1,每日3次,以防钾损失过多。同时适当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等以支持治疗,防止攻伐太过而伤及正气。

“功能主治”逐饮消肿。主治肝硬化腹水。

“疗效”据彭洁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肝硬化腹水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7%,

“来源”广西中医药,1997,(4):27大戟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

“别名”下马仙。

“处方用名”大戟、大吉、京大戟、红大戟、醋大戟、煨大戟、红牙大戟、红芽大戟。

“用量与用法”煎服,1.5~3克;入丸散服,每次1克。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

“产地采收”①大戟分布东北、华东地区及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②红芽大戟分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炮制研究”处方中写大戟、大吉、京大戟、红大戟等均指生大戟,为原药去杂质,洗净,润切晒干入药者。有毒,用量宜小,醋大戟为大戟片用醋拌匀,至醋吸尽,再用文火炒干入药者,毒性减小,煨大戟为大戟片用麸炒至深黄色时取出晾凉入药者,减缓毒性。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等症。大戟攻水逐饮的功效,与甘遂相似,故可用于胸水、腹水、水肿喘满等症,多与甘遂、芫花等同用。2.用于疮痈肿痛及痧胀等症。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内服能攻泻而通结滞。如常用成方玉枢丹,即是红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黄、麝香等品而成,外涂用于消疮肿,内服治痧胀、腹痛、胸脘烦闷、呕吐泄泻等症。

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体弱者慎用。

“毒副作用”京大戟对人及家禽有强烈的毒性及刺激性,接触皮肤引起皮炎,口服可引起口腔粘膜及咽部肿胀,剧烈呕吐及腹痛,腹泻。严重者脱水,电解质紊乱,虚脱,肾功能不良,甚至肾功能衰竭。动物试验证明,本品如与甘草配用,毒性明显增加。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京大戟含三萜类成分大戟甙、大戟色素体等,还含有生物碱及树脂等;红大戟含含蒽类成分。均具有剧烈的致泻作用,但无明显利尿作用。京大戟的泻下作用和毒性均强于红大戟。红大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新鲜红大戟带根全草适量

“用法”先将毒蛇咬伤部位用力挤出含毒血水,然后取上药,洗净,捣成糊状。直接将药敷在伤口处,纱布包扎。再取洗净的大戟20克,煎汤服下,每天2次,令患者吐泻。

“功能主治”泻下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毒蛇咬伤。

“疗效”据张治国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毒蛇咬伤,用药2~3天后毒可消除,使伤者脱离危险。

“来源”植物杂志,1987,(6):13

“方二”

新鲜红大戟全草500克

“用法”取上药,洗净后铁锅煎煮,取汁300毫升。顿服,出现呕吐下利后,狂势衰减不显者,次日继续用上药250克煎服。狂势得挫后,用糜粥调养。

“功能主治”逐饮消痰,镇静安神。主治躁狂型精神分裂症。

“疗效”据余惠民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2例,均获痊愈。对全部病例进行远期疗效随访,其中1~5年者6例,6~10年者5例,10年以上者1例,均未见复发。本法只适应于邪正俱实者。

“来源”广西中医药,1987,10(4):9

“方三”

红大戟3克

“用法”取上药,放在口中含服,每天2次。

“功能主治”解毒利咽。主治慢性咽炎。

“疗效”据李治方报道,应用本方治疗54例,痊愈24例,显效21例,进步6例,无效3例。

“来源”江西中医药,1987,18(4):3

“方四”

大戟根适量

“用法”取上药,洗净,刮去粗皮后切片,每500克以食盐10克,加水适量拌匀,待水吸入后晒干或烘干呈淡黄色,研成细末,装胶囊。每次口服0.45~0.6克,空腹用温开水送下,隔日1次,连服6~9次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逐水退肿。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

“疗效”据湖北中医学院报道,应用本方共观察60余例,均有显著的消肿作用,一般经治5~7天后水肿可完全消失。孕妇、心力衰竭、食道静脉曲张及体弱者禁用。

“来源”录自《有毒中草药大辞典》

巴豆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

“别名”巴菽、刚子、江子、老阳子、双眼龙、猛子仁、巴果、巴米、双眼虾、红子仁、豆贡、毒鱼子、銮豆、贡仔、八百力、大叶双眼龙、巴仁、芒子。

“处方用名”巴豆、巴豆仁、巴豆肉、大巴豆、肥江子、生巴豆、巴豆霜、炒巴豆仁。

“用量与用法”入丸散服,每次0.1~0.3克,一般不入煎剂。大多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本品有大毒,故非急症必须时,不得轻易使用。

“产地采收”分布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药材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以四川产量最大,质量较佳。此外,广东、福建等地亦产。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晒干。

“炮制研究”处方中写巴豆、大巴豆、肥江子、巴豆仁、巴豆肉均指炒巴豆仁,为原药用黏稠米汤浸拌,置阳光下曝晒去皮,取净。

仁炒至焦黑入药者,毒性减小。

生巴豆为净巴豆仁生用入药者,有大毒,多外用。

巴豆霜为生巴豆仁碾碎,用多层草纸包裹,压去油,然后研细过筛入药者。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入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1.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巴豆药性猛烈,为温通峻下药,能祛寒积而通便秘,泻积水而消水肿,适用于身体实壮的水肿、腹水,以及寒积便秘等症。治寒积便秘,常配干姜、大黄等同用;治腹水水肿,可与杏仁等同用。2.用于小儿痰壅咽喉、气急喘促等症。巴豆对痰壅咽喉、气急喘促、胸膈胀满、窒息欲死,内服配胆南星等,有豁痰开咽的功效;如症情危急,也可用巴豆霜少量灌服,促使吐出痰涎而通闭塞。3.用于肺痈、咳嗽胸痛、痰多腥臭等症。巴豆袪痰作用甚强,用治肺痈,常配合桔梗、贝母等同用。4.用于痰迷心窍、癫痫等症。巴豆攻泻劫痰,治癫痫痴狂,常与朱砂、牛黄等药同用,以袪痰而治窍闭。5.用于疮疡化脓而未溃破者。巴豆外用有腐蚀作用,故可暂用于疮疡脓热而未溃破者,如验方咬头膏以巴豆配伍乳香、没药、蓖麻子等药,外贴患处,能腐蚀皮肤,促使溃破。

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毒副作用”巴豆有大毒,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内服巴豆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急性胃肠道炎症,并可发生严重的口腔炎,咽喉炎,剧烈腹泻,水泻或粘液血便,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巴豆含巴豆油,油中含油酸、亚油酸、肉豆蔻酸酸、巴豆酸等,另含蛋白质等。巴豆泻下的有效成分是巴豆油,能刺激肠道蠕动而致泻,大量的巴豆油引起剧烈泻下,甚至导致死亡。巴豆油提取物有抗肿瘤作用,同时巴豆油、巴豆树脂、巴豆醇酯有促进肿瘤发生作用。极少量的巴豆油口服、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小鼠,均呈现镇痛作用。巴豆煎剂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巴豆毒素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巴豆油能通过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反射性地升高动物血压。巴豆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对血细胞有凝集作用。巴豆油对血小板凝聚有促进作用。巴豆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巴豆水浸液对钉螺、鱼虾、田螺及蚯蚓等均有毒杀作用。

“常用单方”

“方一”

巴豆仁适量

“用法”取上药,切碎,置胶囊内。每次服100毫克,小儿酌减,每4~5小时用药1次,至畅泻为度,每24小时不超过400毫克。

“功能主治”驱蛔利胆。主治胆绞痛、胆道蛔虫症。

“疗效”据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小组报道,应用本方治疗胆绞痛100例(其中胆系感染82例,胆石症18例)、胆道蛔虫症55例,均获满意疗效。

“来源”新医药学杂志,1977,(2):18

“方二”

巴豆仁60克

“用法”取上药及猪脚1对,小儿及体弱者减半,共放大容器内加水炖至猪脚熟烂,去巴豆仁和骨,不加盐,每天分2次空腹服。如未愈,每隔1周再服1次,可连服20剂。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主治骨髓炎、骨结核、多发性脓肿。

“疗效”据文有章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3例,痊愈17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服药后每天腹泻次数少于8次而全身情况尚好者,属服药正常反应,不必处理。

“来源”湖南医药杂志,1979,(1):39

“方三”

巴豆适量

“用法”取上药1粒,去壳捣烂;川椒6克,研末过筛。上药以饭为丸,如油菜子大,晾干,每一蛀孔用棉裹1丸置入,每天2次。

功用:消肿止痛。

主治:龋齿疼痛。

附注:据陈宏生报道,应用本方治疗2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一般置药20分钟即可止痛,重者亦只需3天。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2.(11~12):504

“方四”

巴豆适量

“用法”取上药,去壳去皮,保留整仁不碎。将黄蜡(蜂蜡)化开,用针尖扎上巴豆,在已熔开的黄蜡中蘸一下,取出旋转冷却,使黄蜡将巴豆全部均匀包住,不可缺损即可。每天早饭前吞服7粒,病情严重者可早晚各吞服7粒。

“功能主治”杀虫抗痨。主治结核病。

“疗效”据杨春成报道,应用本方治疗13例,其中肺结核3例,痊愈1例,显效2例;肠结核3例,全部治愈;腰椎、膝关节结核5例,痊愈3例,显效1例,无效1例;淋巴结核2例,痊愈1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为92.3%。

“来源”四川中医,1983.(2):54

“方五”

巴豆仁120克

“用法”取上药,放入已熔化黄蜡120克的锅内炸成深黄色,滤出黄蜡液弃之(有毒),在竹筛上散开巴豆仁,待其上黄蜡凝后收起备用。每次5粒,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必须囫囵吞下),1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10天后再服第2个疗程,以愈为度。

功用:软坚消痈。

主治:乳腺增生症。

附注:据吴运苍报道,应用本方治疗458例,痊愈或基本痊愈455例,无效3例。

“来源”河南中医,1983.(3):35

“方六”

巴豆1枚

“用法”取上药,去壳留仁。将某油适量倒入粗糙土碗内,用手紧捏巴豆在碗底碾磨,磨尽备用。用时剃去头发,然后用棉签蘸上药液涂抹患处,最后用油纸覆盖并固定,7天后揭去油纸,待痂壳自行脱落。涂药3天内局部可有轻度肿痛,数天后可自行消失。注意本药不宜重复使用及涂抹太多。

“功能主治”解毒疗癣。主治头皮黄癣。

“疗效”据周耀祖等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有显效,一般涂药1次可愈。

“来源”四川中医,1983.(4):39

“方七”

巴豆100克

“用法”取上药及黄蜡180克,先把黄蜡加热熔化,再加入去壳的巴豆,文火煮15分钟左右,将巴豆捞出晾干,以巴豆不崩不裂,有薄薄一层黄蜡为宜。每粒巴豆为互丸,成人每次服5粒(需囫囵吞下),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20粒,每天3次,小儿和老人酌减,21天为1个疗程。

功用:消炎通窍。

主治:慢性鼻窦炎。

附注:据刘芳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90例,痊愈50例,好转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一般1个疗程即愈,个别2~3个疗程方愈。

“来源”河南医药,1983.3(4):247

“方八”

巴豆适量

“用法”取上药,去油,用鲜姜汁调成糊状,做成枣核大栓剂,中间留一小孔,外裹一层薄药棉。用时根据病情轻重,塞入一侧或双侧后鼻腔内,每天1次,每次置放1~2小时,7次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消痰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

“疗效”据崔世远报道,应用本方治疗30例,治愈23例,显效6例,无效1例。本方对寒性哮喘疗效最好。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1983.(9):4

“方九”

巴豆适量

“用法”将食醋适量倒入大碗内,取上药去壳留仁磨浆,以稠为度。患处先用100%食盐水或冷开水清洗,擦干,用棉签蘸药浆涂擦,每周1次。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

主治:神经性皮炎。

疗效:徐如恩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同类推荐
  • 小事决定长寿

    小事决定长寿

    饮食细节——小营养中的大健康、居家细节——给生活增添活力、两性细节——增强你的魅力——疾病用药的细节——告别药不离口、运动细节——使锻炼事半功倍、心理健康细节——精彩人生自己把握。
  • 5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

    5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

    本书从7个方面介绍了应该如何在50岁以后保持健康活力、延缓衰老。书中通过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保健、饮食、心理、锻炼、疾病预防等大量的科学方法和优秀的传统理论,介绍了中老年人应该拥有的健康生活。
  • 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中医“望色”法的普及版本。察颜观病色诊法,失传已久、濒临灭绝。王鸿谟历经40多年发掘整理和临床实践,重新创建,日臻完备。从脏腑经络的养护到血虚、肾虚、脾胃不和、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病证的调理,简明扼要、得心应手参照施行,普惠大众,功被万世。
  • 膳食营养与保健

    膳食营养与保健

    本书将膳食营养、养生保健和医疗知识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介绍营养素的基本知识;膳食营养与预防保健的关系;膳食营养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以及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地选择营养和膳食。
  • 中年男人健康读这本就够了

    中年男人健康读这本就够了

    中年男性的健康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和个人的幸福。《中年男人健康读这本就够了》对中年男性关注的健康理念、常见病预防保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运动养生、科学饮食、心理及性保健等方面的常识进行重点介绍。根据中年男性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方式的特殊性,本书针对其常见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相关保健养生方法和知识,为中年男性提供指导。
热门推荐
  • 狂徒斩道

    狂徒斩道

    命运的捉弄,还是苍天的眷顾身患难以治愈之疾,肩扛无法追寻的身世之迷,但他从未放弃,他独自走上道途,一路披荆斩棘,为父母他九死一生,为兄弟他两列插刀,为宗门他赴汤蹈火,为爱情他孤注一掷,他筑金丹结元婴,他斩道途破虚空,可是当他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的时候,当他真正走入天道的时候,属于一个强者的世界才真正开始。
  • 爱上我的女学生

    爱上我的女学生

    “老师,我这道生物练习题不会做,你教我好不好”“咳。。。内个,我是心理老师,生物我不会的。”“嗯。。老师,我最近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很难受,感觉整个人很寂寞,你说怎么办好呢?我这种情况,是不是应该找个成熟稳重,气宇不凡得像老师这样的男人来谈一场恋爱的呢。”“哎。。你干嘛!你手放哪里了!快拿开!我是你的老师!”
  • 神行天下

    神行天下

    他,刚一出生,还没睁眼看这个世界,就夭折了。他,被从天而降的法宝附身,沉入了地心深处。他,在经过若干年后,心脏突然跳动了。于是,这个世界有了他。某一天,他发现自己竟拥有不死之身,体内还藏了一个金球!他迷惑了,他究竟是人还是妖,抑或是……于是,他的世界从此不再平凡,一切的一切都不同了。
  • 皇道金丹

    皇道金丹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飘渺类修真新作,带你遨游在星际修真的宇宙之中。不修元婴修金丹,看我另类修神成就金丹皇道!
  • 封神蛇狱

    封神蛇狱

    西天极乐世界佛祖燃灯开启了新一轮的仙科接班制,点化一条王蛇后代预备驯化天下至阴至柔之物,冥界揭开夺命魔瞳的秘密,龙族展开一场自卫与扩张势力的斗争,女娲宫闱难逃变数,魔教中人生活在一个蒙面人的阴影中,扑朔迷离的三界众生在新一轮的仙班接管制度中渲染了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儿女私情成了牺牲品......
  • 簪花缘

    簪花缘

    她一个高中生,一次奇遇,竟意外穿越回了古代,一只铜簪看她如何打遍天下无敌手。又是什么原因使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现实与黑暗,友情与背叛,得到与一无所有中她到底该如何选择,当迷团慢慢解开她又该去该留....本来我只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像所有人一样整天忙于学业,可是热爱穿越小说的心却从不改变,我也渴望有一天可以穿越,就这样她爱上了历史这科目,也不知是上天的安排,还是事出有因,直到有一天一个怪异老头得出现,打破了这所有的一切。那老头无缘无故给我的这枚簪子,竟然成了我穿越的工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那簪子到底有什么玄机,现在这里明明就是农村嘛,又是架空朝代,跟我想象的古代简直完全不一样,没办法,入乡随俗,只好先逮个倒霉蛋再说。剑锋是我在古代第一个见到的男子,宛若一个邻家大男孩,有着那阳光般的笑容,没错就是他了,如我所想,我成功的住进了他们家,破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我喜欢上了这个家,喜欢上了这个古朴的小村庄。本以为可以永远就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可是命运却跟了我开个天大的笑话,这次劫难又不知从何而起,为了不辜负伯父伯母的期望我和剑锋只好毅然绝然的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上,尽管我依旧对剑锋他们一家留有疑惑。可是离奇事情更是接连不断,剑锋接二连三的神秘失踪,鉴宝大会上数码照相机的奇怪出场,还有就是上一辈穿越者林荣皇后到底和这整件事情有什么关联。南国太子和北国皇上为何又要想方设法的接近我,难道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吗还是别有用心。且看十七岁少女如何在古代风生水起,巧妙的运用自己在现代所学有的知识,一步步化险为夷,并成功实现了开饭店的梦想,又是如何成就花果山和大观园的两大传奇。剑锋的神秘身世到底是什么,他到底和林荣皇后有什么关联,我明明应该在北国皇宫里,又怎么会到了南国当起了别人的丫鬟,还玩起了男伴女装陪小姐进书院学习的游戏。这一切的一切过去以后等待着我的又将是什么,难道说这世间真有可以统一天下的法宝,那又和我这簪有什么关联,风平浪静后我到底该去该留。
  • 我用新婚忘记你

    我用新婚忘记你

    夏莱莱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是一个受人非议的私生子。瑟瑟缩缩活到二十岁,年老色衰的妈妈却突然鱼跃龙门嫁入豪门。所有人都以为她的人生即将飞黄腾达,她却遇到了一个毒药一样的男人。那男人领她初尝禁果,当她后知后觉时早已身处地狱。婚礼现场,夏莱莱说:“我要忘记你,狠狠的忘记你。”男人含笑问:“用婚姻吗?”夏莱莱反手泼了他一杯红酒潇洒的奔向属于自己的新郎。当夏莱莱以为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可实际上这场婚姻只是报复的开端。结婚才五年昔日专情的丈夫转眼出轨,慈祥的婆婆突变刻薄,手上的公司频频出事好友的背叛朝她汹涌而来。正当她感叹自己时运不济时,身后一双冰冷的手扼住她脖子,笑问她:“我为你准备的新婚生活还适应吗?”
  • 异界之穿越狂潮

    异界之穿越狂潮

    少年几经转折,以平庸的资质踏入混乱世间,以坚强、信任、善良之心化解千年阴谋,历经坎坷,凭其聪睿,艰难的迈向崎岖强者之路。
  • 11医帝

    11医帝

    刘芒者,流氓也,流者,水也,意指性格如水般温柔。氓者,亡民也,意指不怕死也。是故总而概之,便是以水般的温柔,加之亡民般不怕死的性格,调戏美女,玩转红尘,色而不淫,露而不伤!以前,他是和尚;后来,他变成了医生;最后,他将成为帝君,但是至始至终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那就是,他叫刘芒,也是流氓!曾经,长的很和气,后来,多了些邪气;最后,多了些霸气,但是有一种气一直没有变化,就是流里流气!职业流氓宗旨:需以常人不能及之耐心,非人之恒心,从事自己的流氓职业,将流氓精神发扬光大!做医生不难,那只需要有精湛的医术就行。难的做医帝,还要有心念苍生慈悲,最难的是一个死流氓,他要做医帝,有美女要遭殃了!没错,我叫刘芒,刘芒的刘,刘芒的芒!暂开流氓一群:54556357欢迎加入!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阐述结缔组织疾病的病因病理、免疫学基础理论及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技术,使读者对结缔组织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临床诊治疾病打下基础。郑虹,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主治医师,2013年1月 辩证副型从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CN42-1340/R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