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7500000034

第34章  群雄逐鹿

但是,电影界永远变幻莫测。就在邵逸夫刚刚松了一口气之后,又一件事情令他懊悔不已。

许冠文因为拍摄《大军阀》,一举成名,成为香港炙手可热的头号“谐星”。此时他不再满足于仅是表演拿片酬,而想自己当制片,拍摄电影。他写了一个剧本《鬼马双星》,拿给邵逸夫看,对邵逸夫说:“六叔,您出资30万,我来主演,我们合作拍摄这部戏,利润平分,我保证赚大钱。”

虽然有胡金铨和李小龙的前车之鉴,但邵逸夫似乎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拿起剧本随手一翻,冷淡地说剧本太差,不同意投资拍摄。

其实,邵逸夫只是不习惯演员与他讨价还价。邵氏公司历来只有给演员开价,哪里有演员向老板索价的道理。

但他又一次忘记了,真正有本领有才情的人,是不会甘于久在他人手下的,更不能忍受别人对他们的不尊重,即使是老板也不行。许冠文写的剧本受到邵逸夫如此评价,不觉气愤异常。他本来对邵氏给他机会、成全了他的明星梦而感激不已,很想为邵氏再立新功,所以成名之后他没有答应其他公司的加盟邀请。许冠文的弟弟许冠杰是“嘉禾”的签约演员,“嘉禾”的邹文怀通过许冠杰邀他加盟嘉禾,他一直未允。但邵逸夫此举,伤了许冠文的心,他开始考虑邹文怀的建议。

邹文怀已经听说了许冠文与邵逸夫之间的过节,他立即约见许冠文,并对《鬼马双星》的剧本赞不绝口,满口答应许冠文以剧本和表演为资本入股的要求。他还主动建议帮助许冠文成立“许氏兄弟公司”,而《鬼马双星》就是许氏公司与嘉禾公司合作的第一部影片。

《鬼马双星》针对香港市民的好赌心理,编织了不少笑料,具有讽刺批判意味,非常迎合观众口味。因此受到观众热烈追捧,只在香港本埠,最终票房竟高达625万元,超过了李小龙的影片。

邵逸夫又一次走宝,使他追悔莫及,更成为电影界的笑谈。影界同人都嘲笑他“捉到鹿却不懂脱角”。

香港市场有限,两家大公司,你兴盛,我必衰落。李小龙去世之后,李翰祥重返邵氏,以风月笑片带动邵氏走出低谷,屡创票房佳绩。而“嘉禾”一度陷入沉寂。而从1974年10月《鬼马双星》上映起,“嘉禾”又走出低谷,重现生机。许冠文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自1974年始,许冠文先后为嘉禾制作了五部影片,为《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五部作品全部夺得当年票房冠军。其中三部三次创下香港最卖座电影记录,并打入了日本、加拿大等电影市场。

可见,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李翰祥的重返,张彻的努力,方逸华的执政,都无法再让邵氏公司重现昔日一枝独秀的辉煌。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香港影坛即形成邵氏与嘉禾对峙的局面。两大电影公司分别拥有大型片场和发行院线。邵氏的清水湾影城、嘉禾的斧山道片场,每天都在拍摄新的影片,两大院线尽出猛片,争相对撼。

但是这种两雄争霸的局面,也很快就被打破了。

1981年,“新艺城”影业公司在香港成立。新艺城由黄百鸣、麦嘉和石天组成,他们背后的支持者是“金公主”大财团。这帮人思路活跃、敏捷,能编能导能演,他们致力于拍家庭喜剧,所拍影片深受观众欢迎。

不久,“新艺城”请来“新浪潮导演”徐克加盟,拍了摩登豪华喜剧《鬼马智多星》,上映之后一片叫好声,票房压倒邵氏和嘉禾的同期影片,震惊了香港影界。

但直到此时,新艺城公司仍未引起邵逸夫的注意。香港每年都有许多新公司成立,也有许多小公司倒闭,邵逸夫并不把它们放在心上。

即使偶有上座率高的影片出现,邵逸夫也并不紧张。这种小公司往往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昙花一现,就迅速凋谢了,不足为惧。因此,在台湾第十八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邵逸夫作为特邀嘉宾,上台宣读提名最佳影片《鬼马智多星》的出品公司,错把“新艺城”读成了“艺城”,可见邵逸夫对这家公司竟完全不知道。

这一届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徐克凭借《夜来香》获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而《鬼马智多星》虽与金马奖无缘,却在票房上大有所获。也就是说,名与利,新艺城公司都得到了。

但直到此时,邵逸夫仍不以为意。不仅邵逸夫,邹文怀也同样没有意识到新艺城的厉害。

1983年,媒体公布香港“十大最卖座港产影片”,其中新艺城独占五部,嘉禾仅有两部,而邵氏居然一部没有。邵逸夫这才意识到,新艺城这匹黑马,不由分说已经闯入了香港影坛,成为香港影坛上邵氏和嘉禾之外的第三股力量,使香港影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为了将“新艺城”逐出香港影坛,邵氏与“嘉禾”这对冤家试图联手,合作“大制作”影片,以期达到挤走“新艺城”的目的。例如在1988年1月上映的《七小福》,就是他们的合作成果。

《七小福》以情感为主线,手法细腻,制作严谨,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但是,嘉禾与邵氏的携手,并没有遏制住“新艺城”的发展,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然而,虽然同是受到“新艺城”等新秀的猛烈攻击,但“嘉禾”仍隐隐显露王者之风,可雄视香港影坛。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必须承认,这主要与嘉禾的经营机制有关。

邹文怀实行独立制片制度,他与演员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电影利润与主要编导、演职人员分账。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人员积极性,使每一个人都用尽浑身解数投入工作。

此外,嘉禾选取有前途、有票房保障的电影人,帮他们成立电影公司,资助他们自主拍片,结果,就使这些大有前途的公司和电影人,实际上都变成了“嘉禾”的子公司。例如李小龙的协和公司、许冠文的许氏兄弟公司,日后洪金宝的宝禾公司、成龙的威禾公司等,皆与“嘉禾”是这种关系。他们拥有决策权,基本享有创作自由,但剧本、拍摄进度,尤其是财政预算,仍受“嘉禾”监督。

如此一来,“嘉禾”等于网罗了大批电影明星和优秀的电影制作人。在拍片的时候,机制极为灵活。可以是“嘉禾”独家投资,更多时候是合资或合作,不独揽影片的创作、制片等生杀大权,将权力交给合作者。这样利润诚然分散,但投资也分散,所以风险也分散。而由于运作成本小,利润率却并不低。

邹文怀的宗旨是“有钱大家赚”。这种利益均沾的机制,使嘉禾旗下人才不会轻易叛离。

而在用人和留人的问题上,“嘉禾”也要明显高于邵逸夫一筹。比如原在嘉禾旗下的洪金宝、成龙兄弟,邹文怀见他们前途无量,立即全力资助他们成立自己的公司,并承诺他们享有创作自主权,甚至赠送公司股份,表示全力支持成龙到好莱坞发展。成龙深感“嘉禾”的诚意,愈发死心塌地,成为“嘉禾”的忠臣良将。

而事实上,“嘉禾”帮助他们成立起来的公司,从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上,本属于“嘉禾”的子公司。他们再有成就,飞得再高再远,也离不开“嘉禾”。“嘉禾”拥有了成龙、许冠文、洪金宝等票房巨星做保障,在与邵氏和其他电影公司的较量中,无疑就有了胜算的筹码。

反观老牌影坛霸主邵氏,进入80年代后,就已经风光不再。究其原因,亦是体制问题。奉行多年的大公司制度,已跟不上时代步伐。

邵氏对员工的待遇作出种种限制,并且没有设立奖励机制。这种制度,对尚未成名的演员导演或许有效,但有才华有成就的人如许冠文、李小龙等,则不会受此约束。

邵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坚持大公司的古老运营机制。邵氏鼎盛时有1700多名员工,这1700多人都由公司养起来。尽管是低薪制,但由于人数众多,仍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公司由此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相比较“嘉禾”的不养闲人、拍摄完毕参与人员则拿片酬散去,就显出了很大的弊端。

同时,邵氏公司是一部影片投资的唯一主体,由老板或公司总部掌握制片的生杀大权。邵氏出品的影片,全部由邵氏独家投资,如此利润诚然集中,但风险也集中。许冠文要求与邵逸夫合作拍片,邵逸夫之所以会不假思索断然拒绝,也与这种思维定式有关。

而在经营思路上,到了80年代,“邵氏出品,必属佳作”的豪迈,已经不在了。邵氏拍片依旧沿袭六七十年代片场搭景的拍摄模式,而“嘉禾”则花大本钱,踏遍世界名胜,实地取景。相形之下,邵氏未免寒酸。邵氏一味降低成本,势必导致创作保守,进而影响影片质量。这一阶段,邵氏影片也偶有佳作,但总的看来大势已去,难以为继。如王晶执导的摩登笑片《花心大少》、《青蛙王子》,张坚庭执导的生活喜剧《表错七日情》、《城市之光》等影片,在当时是能与“嘉禾”等公司抗衡的电影,但邵氏公司其他人员,则在公司体制之下,继续囿于低成本小规模制作,使得邵氏电影总体上失去了当年屡创票房神话之勇。

在邵氏日渐衰落的时候,其他公司却正在不断崛起。其中后来居上大有作为的当属潘迪生的德宝公司。

德宝公司的创始人是洪金宝和岑建勋。当时,洪金宝已经是香港影坛的风云人物,在香港的动作片领域颇有建树,已在嘉禾公司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宝禾公司。岑建勋原是一家杂志社的主编,曾留学英国,对电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984年,洪金宝和岑建勋合组德宝公司,旨在凭己所长,发展香港的动作片。

就在公司成立的当年,迪生钟表珠宝店的老板潘迪生即斥资买下德宝公司。

一掷万金买下一家电影公司,并不是潘迪生对电影制作特别感兴趣,而完全是为了女友杨紫琼。

1983年,19岁的杨紫琼参加一个国际性的选美比赛,当选为“马来西亚小姐”。同年,杨紫琼代表马来西亚,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再次参赛,并当选为Moomba小姐。就是这一次,杨紫琼结识了在台下观看选美大赛的潘迪生。潘迪生得知杨紫琼有意在演艺界发展,表示要为她创造机会。回港后,即买下德宝公司,要将杨紫琼打造成超级明星。

潘迪生之所以选择德宝,是因为德宝公司的初衷就是要发展香港动作片。而杨紫琼学过芭蕾,做过跳水运动员,身材与容貌都是女打星的材料。洪金宝则是这方面的行家,经他手捧红了不少明星。

杨紫琼来港之后,苦学中文和武术,入洪家班拜洪金宝、成龙等为师,终于练出了一身真功夫。1985年,杨紫琼在《皇家师姐》中扮演香港女警,其凌厉的身手和俏丽的容貌令观众大开眼界,打破了香港动作片男星当家的局面,奠定了她亚洲首席女打星的地位。

德宝公司凭借女性动作片《皇家师姐》系列、市民喜剧《富贵逼人》系列、白领喜剧《三人世界》系列等影片,被香港观众所追捧,从而迅速崛起,最终在香港替代了邵氏,与嘉禾、新艺城势成三鼎。

进入90年代,新艺城解体,德宝停产,80年代形成的香港三大巨擘只剩下了嘉禾一家。但邹文怀并未能就此一统香港影坛,以“永盛影片公司”为首的多家制片公司,又及时兴起,各出奇招,抢占港台及东南亚市场,形成群雄逐鹿的影坛格局。

同类推荐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黎元洪传

    黎元洪传

    他,就是辛亥首义大都督、民国大元帅、两任大总统;坚持共和政体、军民分治,反对军人专权;讲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实业的精神;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民国第一伟人”的黎元洪。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黎元洪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编者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稗官野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乐无穷。适合各年龄段的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热门推荐
  • 济水之南

    济水之南

    济南,这个我们长居于斯的城市,原来,我们并不真的熟悉。小桥流水的雅致民居,老残听书的湖畔戏楼;大明湖上的水上人家,趵突泉边的民俗风情;精工细做的燕喜堂,宾至如归的瑞蚨祥;紫气东来的老书院,市井风流的大观园,这一切都透着旧时代特有的优游、笃定、安详和温暖,这一切,却又随着旧时代的消逝而已经永远地消逝不见。本书让我们经由时间来领略济南的城市历史,感受济南这个城市的呼吸和脉搏,历史和变迁。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展示了那些已经逝去的和尚且保留的城市风景,包括商业的兴衰,建筑的变迁,文化的烙印,共同复原了这城市背后的城市,复原了一个古老的济南。
  • 荒仙诀

    荒仙诀

    世人皆有梦,梦中皆有仙。仙人创造幻,幻里皆世人。
  • 天罡至尊

    天罡至尊

    一个从小就没有出众修炼天赋的废材,为了振兴家族不断的努力,但却因为自身天赋的限制使得极为的困难,后来偶然间得到机缘,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坎坷、杀戮的强者之路……
  • 夫子请赐教

    夫子请赐教

    她是温十香,温太师府里的掌上明珠,自小过惯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娇蛮任性却也心地善良,不认输,不服气,不听话。调皮捣蛋样样拿手,琴棋书画样样不会。打架斗殴酒醉,逃课踢馆全会。他叫百里辞,长安书院里的年轻夫子,勤俭节约,温文尔雅,谈笑间风流倜傥,吟词赋博学多才。心思缜密,腹黑难敌。劣根学子遇上完美夫子,一二较量,三番比文,四回斗武,书院里乱作一堂。刁蛮千金对上一介布衣,五千白银遣之不走,六次上门告发恶行。罚跪下蹲日日不少,诗书礼乐慢慢调教。出师离书院,回首百里辞。教书教礼还教追男人,果真好夫子也!十香道:“夫子,请赐教!”
  •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 嫡妃贤良

    嫡妃贤良

    姨娘庶妹一朝得势,嫡母嫡女惨遭身死,她是异世一抹幽魂,却意外穿越到苏府嫡出大小姐身上,肩负复仇之责,是宿命?是天意?落花随流水,她想安逸一生却被迫卷入权势之争。他是南轩小皇叔,残酷邪魅,笑容如妖,不为人知的背后,他却是顶着残破身子苟延残喘,她扰乱了他的生活,却暖了他的一生。片段“你只要在我有需要的时候助我。”“哦?若是你的需求比较特殊……”男子眼角浮现暧昧之色:“我倒是也可勉强应了你。”女子淡然一笑,转身离去。身后某男人站在原地,笑容依旧妖孽,可面具下眯成一条缝的凤眸却散发着浓浓寒意,想着刚刚女子眼里带着浓浓的怀疑,嫌弃,不屑的目光看着他的某个部位,某个部位……
  • 至尊狂途

    至尊狂途

    一个丧失了六岁之前记忆的青年,在世界佣兵界享誉盛名的“小兵王萧杰”一直为突破武者无望而苦恼不堪,但是某一日在执行一个校花保护任务的时候他却莫名的觉醒了“盘古血脉”!之后的日子里他顺利成为了武者,并获得了血脉功法《盘古炼体诀》,从此开始踏上了至尊之路,且看萧杰如何纵横天下,问鼎至尊!
  • 我的乌龟会说话

    我的乌龟会说话

    仙界剧变,大能者魂飞魄散,近乎断绝,潜藏天大阴谋却无人提起。多年后,凡人刘不玄在河边捡到一只乌龟,自称上界仙人,从此刘不玄带着这只被他起名为武天老师的乌龟,一路斩仙荡魔,扶摇直上,翻覆三界,揭开三界千万年来最大的阴谋。“圣人之下,皆为蝼蚁,更何况你这小小凡人。”“那我就成圣逆天,仙又如何?吃我一记武天老师!”
  • 涵生

    涵生

    一个农村孩子的磐涅,在矛盾,困苦,平穷中学会自立自强。一个现代版的坚强,一个现实版的朴实。尽力过现代社会的转型,找到了自我的人生方向。不在生活中迷茫,不在困难前低头。在风雨中新成长,在失败中茁壮成长。窥视一个普通人的裂变,在自我坚持中找到灯塔的引航。
  • 论衡

    论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