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生
著名尊师重教的成语典故“程门立雪”,主人公是杨时与游酢二人。杨时(1053—1135),字中立,谥文靖,福建南剑州人,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游酢(1053—1123),字定夫,谥文肃,福建建阳人,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然而,有关游、杨二人立雪程门的发生时间却颇令人怀疑,以至于影响到这一典故的真实性。《成语典故》盒谓:“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程颐家去登门拜见的那天。《宋史.杨时传》载:杨时、游酢来到程家……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了,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深。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朱子语录》(朱子即朱熹)也有记载”,但却没有提及发生于何年。不过也确实无法提及年代,因为各种资料要么本身没有记录,要么记录不一。
一、“程门立雪”出处考辨
成语典故“程门立雪”的出处有数说,如下:
一说如上述《成语典故》所引《宋史》,其卷四百二十八《杨时传》载:“杨时……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但《宋史》为元朝脱脱等人所编纂,显然不是最早的出处。
一说“出自《朱子语录》”,如上述《成语典故》所谓“《朱子语录》(朱子即朱熹)也有记载”;《游姓》(《游酢研究》第1辑)亦谓“这个典故,出自《朱子语录》,内容是这样的:‘游、杨二子,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即觉曰:尚在此乎?且休矣。出门,门外雪深一尺。’”所谓《朱子语录》其实就是《朱子语类》。《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现行《朱子语类》是黎靖德于宋景定四年(1263年)以类编排、咸淳六年(1270年)所刊《朱子语类大全》140卷,依据嘉定八年(1215年)李道传的池州刊《朱子语录》(四十三卷,续增《张洽录》一卷)、嘉熙二年(1238年)李性传的饶州刊《朱子语续录》(四十六卷)、淳祐九年(1249年)蔡抗的饶州刊《朱子语后录》(二十六卷)三种按记录人编排为不同卷次的语录和嘉定十二年(1265年)黄士毅的眉州刊《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淳祐十二年(1252年)王佖的徽州刊《朱子语续类》(四十卷)两种按主题类别编排为不同卷次的语录,经综合且删除完全重复的条目后,乃按黄士毅《朱子语类》所用主题类别加以编排而出版;咸淳元年(1265年)吴坚的建州刊《朱子语别录》(二十卷)出版后,其中的新条目又被黎靖德编入景定本《朱子语类》中,于咸淳六年(1270年)出版。据查,《朱子语类》或即所谓《朱子语录》并无“程门立雪”这个典故。颇疑所谓《朱子语录》是《二程语录》之误,因为《二程语录》卷十七所引《侯子雅言》记述了“程门立雪”的故事。据《四库总目提要》,《二程语录》十八卷乃清初张伯行所编,而张伯行正是依据朱熹所辑《程氏遗书》二十五篇和《程氏外书》十二篇等,且悉依朱子原本篇目次第稍加删订而成。
一说“最早见于《河南程氏书》卷十二”,刘建《开闽学先河者──游酢》(《游酢研究》第2辑)谓:“‘程门立雪’典故最早见于《河南程氏书》卷十二。原文是:‘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所谓“《河南程氏书》卷十二”之表述很不确切。《河南程氏全书》又名《二程全书》、《二程集》,为朱熹所辑,包括6种66卷,其中《河南程氏遗书》25卷,附录1卷;《河南程氏外书》12卷;《河南程氏文集》12卷,《遗文》1卷,附录1卷;程颐撰《周易程氏传》4卷、《河南程氏经说》8卷、《河南程氏粹言》2卷。而其“河南程氏”又作“二程”,例如《河南程氏遗书》又称为《二程遗书》。所谓“卷十二”的“《河南程氏书》”,所指实为“《河南程氏外书》”,亦即《二程外书》,因为其“卷十二”所引《侯子雅言》记述了“程门立雪”的故事。
显然,最早记述“程门立雪”故事的是《侯子雅言》,著者侯仲良为伊川程颐(1033—1107)表弟,本名淳,字师圣,其姑妈侯氏(1004—1052)为程颢(1032—1085)、程颐兄弟之母,仲良自幼与“二程”往来亲密,后又从“二程”读书;且“初从伊川学”而“未悟”,“乃策杖访濂溪(即周敦颐)”而学焉;所著有《论语说》和《雅言》;后人尊而称之为“侯子”,故其书又称《侯子雅言》。今之所谓“程门立雪”典故“出自《朱子语录》”(即《二程语录》)或所谓“最早见于《河南程氏书》卷十二”云云,其实都是这些文献引用《侯子雅言》之所记述。明杨应诏《闽南道学源流》卷二《微言》、《游定夫先生集》卷首《诸儒论述》等亦加引述。朱熹《程氏外书》(即所谓“《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传闻杂记》所引《侯子雅言》谓:“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其中“日既晚,且休矣”,丛书集成本《二程语录》所引《侯子雅言》作“曰:既晚,且休矣”;陈元靓《事林广记.后集》卷五《杨文靖》则作“日既晚已,休矣”。
《侯子雅言》记述的“程门立雪”故事没有年代。从“伊川瞑目而坐”到“既晚”可知,故事发生的具体时刻是午后至傍晚这一段时间。游、杨是在伊川午休时到访,而会延续到“既晚”,则应当是伊川是日午休略为推迟,游、杨二子依正常时间到来,故伊川仍在“瞑目”,而直到“雪深一尺”才“既觉”,当然就到“既晚”的傍晚了。而在洛阳从午后至傍晚就“雪深一尺”,则“程门立雪”发生的季节至少应当在秋末至次年春期间。据见收于《杨时故里行实考》的杨时五种《年谱》(黄去疾、毛念恃、张夏、佚名四种年谱以及黄璋《年谱考证》,其中佚名《年谱》又见诸《杨龟山先生集》与《杨文靖公全集》)及见收于《朱熹与闽学渊源》的张金华《杨时(龟山)年表》可知,杨时于元祐八年(1093年)四月到京师,五月十六日出京往洛“以师礼见伊川程先生”,最迟在六月初十前后就“去”(即离开)洛阳了。这四月至六月的夏季与“雪深一尺”的“程门立雪”,正好是相反的两重天,岂不令人生疑进而质疑其真实性。
二、“程门立雪”发生年代分析
由于《侯子雅言》没有记述“程门立雪”故事发生的年代,致使故事发生的年代向来说法纷乱。
其一是不记年代只述其事。由于主人公为杨时与游酢二人,故于二人名下皆有记述。
杨时名下之记述,如弘治《八闽通志》卷六十九《人物》载:“杨时……颢卒,复见程颐□洛。一日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三尺矣。”其中“复见程颐□洛”与“三尺”,注释引嘉靖《延平府志.人物》分别作“复见程颐于洛”和“一尺”;又“一日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标点原误作“一日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即表杨时之“时”被误为表时间之“时”而误逗于“时”之后。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十六《人物》载:“杨时……颢卒,又师事颐。一日见颐瞑坐,与游酢侍立不去,觉则门外雪深三尺矣。”明嘉靖《延平府志.人物》载:“杨时……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而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其中“时与游而侍立不去”大误,乃将游酢之“游”误解为“从游”、“游学”之“游”而擅改“酢”为“而”,从而导致表并列相连的“与”变成表动作的“参与”之“与”。
游酢名下之记述,如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二十八《人物.理学》载:“游酢……程颐见之京师,谓其资可进道。酢与杨时师事之。一日,颐偶瞑坐,酢、时侍立不移,颐觉,则门外雪深尺许。颐兄颢知扶沟县。”明万历《建阳县志》卷六《人物.游世家》载:“酢字定夫……同杨时师事程颐。颐谓其资可适道。一日,颐偶瞑坐,觉则门外雪已盈尺,酢尚侍立不移……颐兄颢知扶沟县。”清道光《建阳县志》卷十一《人物.理学》载:“游酢……与杨时师事伊川。伊川谓其资可适道。一日,伊川偶瞑坐,觉,则门外雪已三尺,酢与时尚侍立不移……及伊川兄明道知扶沟县。”民国《建阳县志》卷十《列传.理学》载:“游酢……与杨时师事程伊川。伊川谓其资可适道。一日,伊川偶瞑坐,觉,则门外雪已三尺,酢与时尚侍立不移……及伊川兄明道知扶沟县。”此四志将“程门立雪”故事夹叙于程颐京师见游酢和程颢知扶沟县之间颇为不妥。“程门立雪”通常认为发生于元祐八年,晚于程颐见游酢和程颢知扶沟县十余年,则难免产生误会。
其二是笼统的“元祐八年”说。所谓“笼统”是指上文所析四月至六月的夏季与“雪深一尺”的“程门立雪”之间有矛盾而未予重视,从而导致“夏雨雪”的误会。以新修志书为主,如《三明市志》卷五十四《人物》谓:“杨时于元祐八年(1093年)途经洛阳,拜程颐为师。一天午后,杨时与游酢一起去向老师请教,见程正在厅堂打瞌睡,不敢惊动,静静地站在门廊下等候。这时,大雪纷飞,待程颐醒来时,门外积雪一尺多厚。‘程门立雪’传为尊师佳话。”《将乐县志》卷三十六《人物》谓:“杨时于元祐八年(1093年)途经洛阳,拜程颐为师。一天午后,杨时与游酢一起去找老师请教,见程正在厅堂打瞌睡……这时,大雪纷飞。待程颐醒来时,门外积雪一尺多厚。‘程门立雪’传为尊师佳话。”《建阳县志》第三十二篇《人物》谓:“游酢……元祐八年,范纯仁回朝廷任宰相,任命游酢为太学博士。他和杨时到洛阳拜程颢之弟程颐为师,编有《伊川先生语录》。一天,游酢与杨时谒见程颐,程颐正在闭目静坐,他们两人在门外侍立。等程颐醒来,不觉门外已雪深三尺,因而留下‘程门立雪’的佳话。”《南平地区志》第四十九篇《人物》谓:“游酢……元祐八年(1093年),到洛阳又拜程颐为师,留下‘程门立雪’的佳话。”这是不够负责的记述,但不知与志书体例有关否。而最荒唐的莫过于林家齐《杨时纪略》(见收于《朱熹与闽学渊源》),曲解《宋史》本传而明确认为就是“夏雨雪”,所谓:“1093年4月,杨时四十一岁,被委任瀛州(河南间县)防御推官,不久转任潭州浏汨(湖南浏阳)知县。5月,杨时赴浏阳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与游定夫(游酢)以师礼拜见程颐。有一天,程颐先生正靠在椅上打瞌睡,杨、游两人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廊下等候。这时天寒地冻,大雪纷扬,等到程颐醒过来发觉他们的时候,地下的雪有一尺多深。伊川先生非常感动,立即把他们迎进厅去。杨时这种尊师重教精神流传至今,‘程门立雪’故事也由此而来。(见《宋史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