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72章)
↓↓
第1章 前言(1)
第2章 前言(2)
第3章 游酢之雪——由“程门立雪”说起
第4章 还“程门立雪”以本来面目
第5章 游酢“程门立雪”和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
第6章 游酢“程门立雪”和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2)
第7章 游酢“程门立雪”和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3)
第8章 游酢“程门立雪”和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4)
第9章 游酢“程门立雪”和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5)
第10章 “程门立雪”的文献考察(1)
第11章 “程门立雪”的文献考察(2)
第12章 成语典故“程门立雪”辨析(1)
第13章 成语典故“程门立雪”辨析(2)
第14章 “如沐春风”典故考辨
第15章 道南首豸山(1)
第16章 道南首豸山(2)
第17章 一位被忽视的宋代理学家——游酢
第18章 重估游酢在“道南”中的历史贡献和地位(1)
第19章 重估游酢在“道南”中的历史贡献和地位(2)
第20章 游酢理学在台湾和海外的传播(1)
第21章 游酢理学在台湾和海外的传播(2)
第22章 游酢理学在台湾和海外的传播(3)
第23章 浅谈游酢思想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
第24章 “闽学”祖师游酢的功绩和影响
第25章 游酢“道南”是武夷文化兴盛的源头活水
第26章 道南理窟——武夷山九曲走笔
第27章 游酢与闽学(1)
第28章 游酢与闽学(2)
第29章 同德.同心.同志——以游酢与杨时莫逆之交为例
第30章 游酢与“延平四贤”
第31章 游酢与“道南理窟”和南平“理学名邦”之渊源探析
第32章 游酢文化与延平凤池(1)
第33章 游酢文化与延平凤池(2)
第34章 游酢论“仁”——纪念游酢诞辰960周年(1)
第35章 游酢论“仁”——纪念游酢诞辰960周年(2)
第36章 从游酢和“延平四贤”的“学”与“思”中引发的思考
第37章 游酢易学思想浅谈(1)
第38章 游酢易学思想浅谈(2)
第39章 游酢诗歌中关于“风”的象征意味
第40章 简论游酢书法(1)
第41章 简论游酢书法(2)
第42章 一幅震撼王铎心灵的游酢草书
第43章 宋代“草圣”——游酢
第44章 误署于游酢名下之诗文考述(1)
第45章 误署于游酢名下之诗文考述(2)
第46章 误署于游酢名下之诗文考述(3)
第47章 武夷山“水云寮”卜筑者析疑(1)
第48章 武夷山“水云寮”卜筑者析疑(2)
第49章 “潘游洪沈泛瀛洲”巧对考述(1)
第50章 “潘游洪沈泛瀛洲”巧对考述(2)
第51章 建阳游九功历官考述(1)
第52章 建阳游九功历官考述(2)
第53章 建阳游九功历官考述(3)
第54章 闽台游氏同宗同祖同根同脉初探(1)
第55章 闽台游氏同宗同祖同根同脉初探(2)
第56章 从游酢研究的两岸文化交流谈光宗耀祖的海峡亲缘共性(1)
第57章 从游酢研究的两岸文化交流谈光宗耀祖的海峡亲缘共性(2)
第58章 “立雪精神”今犹在又添时代新异彩
第59章 建阳游氏入闽及游酢旁支考述(1)
第60章 建阳游氏入闽及游酢旁支考述(2)
第61章 与游酢有关的游复、游醇、游醳三支系考述(1)
第62章 与游酢有关的游复、游醇、游醳三支系考述(2)
第63章 建阳游九言支系考述(1)
第64章 建阳游九言支系考述(2)
第65章 建阳游九言支系考述(3)
第66章 南平凤池游氏源流考
第67章 长乐新宅游氏源流考
第68章 建安游氏考述(1)
第69章 建安游氏考述(2)
第70章 建安游氏考述(3)
第71章 建安游氏考述(4)
第72章 后记
同类推荐
仟余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春风回梦记:刘云若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