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300000020

第20章 幽默之道(2)

他还曾这样说过:“幽默是什么东西,让我在此地神秘一点别说穿妙。”“懂的人(识者)一读便懂,不懂的人打一百下手心也还不知其所言为何物。”卖了个关子之后,林语堂仍明确地认为:“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见人类的愚笨、矛盾、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

“幽默”这个词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是从日本理论界输入的。林语堂用了一个形容“幽寂无声”的古词(《楚辞·九章·怀沙》中的“孔静幽默”)“幽默”来翻译它。这样一来,在欧美国家里本义浅白与明朗的一个词,传到中国后反而变得深奥了,甚至有些令人莫衷一是了。甚至让许多搞了多少年幽默艺术的艺术家们对此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

除林语堂外,国内有些作家、理论家关于幽默也分别有一些不成系统的说法,散见于报章、书籍中,数量不怎么多。世界各国关于幽默的说法、观点,就数量而言倒不少,但似乎都没有说得完全令人信服。方成花了很多时间查阅,思考,查阅,思考……自己的想法在渐渐成熟,自己的观点在渐渐明朗。

在80年代的这些岁月里,方成尽管本职工作和社会活动很多、尽管刊物报纸的约稿很多,但他一直没有放松对幽默理论的研究。方成一边在多家报纸上开专栏,发表一些关于幽默研究的短文,一边在各地作讲座,讲自己研究幽默的心得。然后他出版了关于幽默研究的两部理论著作:《幽默·讽刺·漫画》和《滑稽与幽默》。

此外,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出版了评论集《笑的艺术》,杂文、散文集《挤出集》,理论著作《报刊漫画》及画集《方成连环漫画集》、《方成漫画选》等作品。

出第一本书《幽默·讽刺·漫画》的过程稍有些曲折。当时,方成写了一篇长达5万字的研究幽默的文章投给刊物《文艺研究》,但刊物因篇幅所限,只刊登了7000字。三联书店的领导范用看见了方成这篇文章,想在他主管的《新华文摘》上转载,便给方成打电话。范用一听方成说这是被删节了的,原文还有4万多字未刊载,便决定将全文出成一部书。这样,《幽默·讽刺·漫画》一书得以问世,发行了3万多册。这个发行量在当时算很高的了。美国的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里,都收藏有方成的这部书。以这部书为标志,方成成为了中国系统研究幽默的第一人。

方成的进取心很强,出版了《幽默·讽刺·漫画》和《滑稽与幽默》两部书后,他仍觉得自己研究幽默的进展还不快,成绩还不大。他随时总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一有点空,他就又围绕着这个问题思考,再思考……

方成与侯宝林交往几十年,对他精湛的相声艺术十分钦佩。他曾把侯宝林一些最出色的段子用录音机录下来,复制了好几份。后来朋友钱钟书生病的时候,他还特意把一盘侯宝林的相声磁带送给钱钟书,希望他在“笑疗”中早日康复。

1990年,方成向侯宝林建议,请他把创作和整理相声的过程和经验写出来。侯宝林答应了,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却一个字也没写出来。方成知道他忙,遂提议自己与他两人合着写,侯宝林也觉得这样好。于是,方成马上行动,带了两台录音机,又特意带了侯宝林表演的录音带,每天一大早就赶到侯宝林家,集中精力谈相声,谈创作,谈幽默。当然,主要是听侯宝林讲。就这样,两人连续谈了八天。后来方成因事去了深圳两个多月,待他1991年返回北京时,侯宝林已患肺癌住进了首都医院,已经无法工作了,也无法再与方成谈幽默谈相声了。

住院一年多后,侯宝林不幸逝世。方成在痛悼挚友侯宝林去世的同时,后悔得不行:“我真恨自己觉悟太迟。他和我都已年逾古稀,他体质又不算很强健,他身怀绝技,应该尽早也尽可能全都保留下来。对文化遗产的无知,使这样珍贵的宝藏丢在我们手里,想起来要掉泪的!”

方成决心自己一个人也要把这件事情干下去,他不无遗憾地说:“原想与他(侯宝林)合作,也得他同意,在一起研究幽默理论问题,现在只好自己单干了。”“我们是有同好和理想的,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继续做我们的工作,感到肩上担子太重,也不可能把他的经验和艺术思想录下来,只能尽我所知,对我国的相声艺术和侯宝林的技艺做些理论上的分析,并由此讲出我对幽默的理解。”后来,方成花费了很多心血,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写完了《侯宝林的幽默》一书,篇幅长达33万字,包括41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侯宝林的相声艺术,研究了侯宝林的幽默经验和艺术思想,并探讨了中国的相声艺术。侯宝林倘若九泉之下有知,当是多么高兴呀!

《侯宝林的幽默》问世时已经是1993年了。方成对研究幽默理论的问题更有了一种紧迫感。他也的确是一个大忙人,要做的事的确很多,但尽管再怎么忙,他也要尽量多集中精力和时间来研究这个问题,为此,他甚至部分停止了漫画创作。由于有一直未间断研究的十来年时间的积累,再加上使命感的增强,侯宝林逝世后,方成研究幽默理论的进度大大加快了,思路也越来越清晰,研究的问题也找得越来越准了。这大概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厚积薄发”吧!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此后的十来年间,方成研究幽默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地出版了,包括《方成谈幽默》、《英国人的幽默》、《漫画的幽默》、《我的幽默》、《这就是幽默》、《幽默的笑》、《中国人的幽默》、《红旗下的幽默》、《方成自选集》等。这些著作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幽默研究方面的若干理论空白。方成亦因此自豪地说,他所完成的研究是“世界上还尚未有一人能做到的”。的确,无论是就研究的广度而言,还是就深度而言,迄今为止,几乎还无人可以企及。方成这话没有夸张,称得上是名副其实。

在这些著作中,方成坦言:“我自觉最满意的两本:《方成谈幽默》和《侯宝林的幽默》。”在著书立说的同时,方成还常开讲座作关于幽默的演讲,去电影学院讲,去传媒大学讲,去各地的大学讲。后来,方成讲幽默的对象甚至扩大到了外国人。2001年,他应邀为各国驻京记者讲幽默理论,谈中国人的幽默;2005年秋,他应邀赴美国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有关幽默艺术的会议,顺便还在费城社区学院和天普大学讲幽默原理。此外,2006年以来,他还受邀多次到外交部等国家机关讲幽默的艺术与应用。

方成对幽默的研究可以说是独辟蹊径,作为漫画家的方成是从实践总结这个角度来探讨幽默艺术的道理的。他说,“我没受过系统文艺理论教育,难作高深论述,只当一种经验的解说,供人参考吧。”

方成从事文艺创作几十年,画漫画,写过相声、喜剧性的小品,还写过讽刺诗、杂文等,这些都跟幽默有关。方成深知幽默的重要,对幽默也深有体会,他认为,中国人关于幽默的了解很少,更谈不上作理论研究,而国外对幽默理论作过一些系统论述的,是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等学者们,“他们不是幽默艺术实践者,不是从艺术实践出发来谈幽默,而主要是从笑的心理和种种感受来研究的。理论家们写理论总是以抽象概念作逻辑推理,具体实例不多,艺术实例更少。像我这样很少研讨理论的人看起来颇为吃力。从事文艺工作的人,是希望看到便于指导艺术实践的道理,借此提高艺术实践能力的,自然想多知道具体运用的方法。特别是有关幽默的理论,经常和机智、联想与想象相依,在实践中变化多端,须从许多实践经验中寻启发与诱导。所以我想有必要从艺术实践出发来认识幽默的性质,了解它的来源和演化,以及在文艺创作中运用幽默的方法等等。”

由于有丰富的幽默实践作基础,方成独辟蹊径,作起研究来可以说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他先是在多家报纸上开专栏,写杂文,讲幽默。他明白光讲理论读者不一定爱看,不能像经院派那样从概念到概念,不能搞逻辑推演,不能做长篇宏论,所以他就爱用杂文的形式来写,用幽默的笔法,夹叙夹议,有观点,有议论,有古今中外及自己创作实践中的实例,旁征博引,文风轻松,把读者不知不觉中带入笑的海洋中。许多读者都爱看他的这类文章。

一段时间后,方成又在专栏文章的基础上,再作整理,提炼,充实。围绕一个大题目,形成一部专著。只要不出差,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写文章。每天都写,辛勤笔耕,长年坚持。最终,仅是探讨幽默、研究幽默的书就出版了12部(另外还有几十部研究漫画的著作和评论集、散文、杂文集),真可谓成绩斐然。

这12部研究幽默的著作,多角度、多侧面地探讨了幽默的来源、滑稽的产生、滑稽和幽默、讽刺与幽默、机智与幽默、幽默的运用、中国的幽默等问题。从这些著作中可看出,作者对幽默艺术的思考是耐人寻味的,其中不少观点是开创性的,发人所不能发,言人所不能言。表述却又是轻松的,深入浅出的。可方成仍很谦虚地说:“自己对文艺理论很生疏,只好凭个人创作心得,讲一些对幽默的认识,写出来向方家请教。”

2009年,方成在91岁高龄之际,以汉英对照本的形式推出了他的又一部著作《幽默艺术》,为国外幽默艺术研究的同行与学习中国语言、文化、曲艺的外国留学生及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工作者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准确的文本。这是他为了便于和国内国外的学者们进行交流而出版的。2005年那次在美国参加有关幽默艺术的会议时,方成与美国朋友会见却无法作学术交流。虽然有翻译在,但他们没见过方成的英文论著,很难进行讨论,这让方成感到有些遗憾。回国后,方成请朋友把论文译成英文,寄到美国的漫画杂志上发表。现在,为了让中国的幽默艺术研究走出国门,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线,与世界各国站到同一个交流平台上,共同印证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色所在和发展历程,方成出版了英汉对照的《幽默艺术》这部双语著作,内容包括幽默的艺术、幽默的特色、幽默的技法、幽默的语境等四部分,大量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幽默实例,帮助外国人士切实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3.“幽默到底是什么”

方成花了很大功夫,用了很长时间,研读了许多研究幽默的经典著作。为了弄清“幽默到底是什么”这大课题,方成真是煞费苦心,潜心耕耘。他对整个幽默文化的研究是深入的、系统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方成说,“因为我觉得幽默是一种高级的文化,这种东西可以改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甚至认为,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幽默感如何,是检验这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标准之一。但是因“幽默的性质业已证明是难以捉摸的,甚至连伟大的思想家们在研究它时也感到困惑”(美国《新时代大百科全书》1980年第9卷),所以方成觉得“才需要去捉摸。大家一道把它捉摸清楚,好将它把握住,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方成研究幽默的这12部著作,既是他的研究成果,也是他几十年来在文艺创作中创造幽默的体会,这其中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也有理论层面的分析总结。

这些著作的出版,有利于艺术界、理论界对幽默艺术和理论的深入研究,也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好评。如他所言,“文化事业总是在评比和议论中推动前进的。我想和同道们作学术交流,互相通气,由此得到批评指教。”

从自己的具体艺术实践所得到的感受中,方成对幽默的理解,扼要地概括主要有如下观点:

一、 幽默出自于语言,是语言的艺术。还可用画和用表演等种种方式表现。

二、 幽默有滑稽感,但不同于滑稽。

三、 幽默和讽刺在艺术方法上相通,幽默中常常带点讽刺,讽刺一般也幽默。幽默和讽刺很难截然两分。

四、 幽默的艺术方法多样,但也有规律可循,可学。

下面,我们顺着方成的思路,来把握他对着重研究的这几个基本问题的见解:幽默的来源、幽默的定义、滑稽的产生、滑稽和幽默、讽刺与幽默、机智与幽默、中国的幽默。

第一,幽默的来源

幽默源自哪里?方成阅读过各国学者的许多论文,可作者们主要是涉及“幽默”这个词的来源,一般都陈述为:这个词“是从希腊文转过来的”。研究幽默的学者们没有谁提到幽默是从哪里来的。有人说,幽默是天生的一种才能。有人说,幽默是从英国来的,是英国产品。有人说,幽默是出于智慧。也有人说,幽默产生于温带气候……这些说法,方成感到“好像都没说到点子上”。

方成觉得,任何事物的产生,必然有一定的来源和延展的趋向。如果不把这方面的情况搞清楚,那就无法了解这种事物的性质了。倘若连幽默的来源都不了解,自然无法考察出其性质来。

看来,要想了解幽默的性质,就应该先从根上去找。

同类推荐
  •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本书收录中国现代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岁大夫孙璧儒等十二名西医,都是在天津行医数十年,并在各医科上有所建树的已故先辈名医。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 维基黑客阿桑奇

    维基黑客阿桑奇

    Julian Paul Assange2006年创办“维基解密”;1987年,阿桑奇组建了名为“万国颠覆”的黑窖团体,开始侵入各种机构。1991年,阿桑奇利用调制解调器,入侵了加拿大北电网络的电脑系统。1992年,阿桑奇通过保释被释放,第一次官司结束。1997年,阿桑奇与作家赛利特·德累福斯合著《地下:黑窖与疯狂的传奇及对电子前沿的痴迷》书。2006年12月,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组织,开始大量公布各国的各种机密文件。2010年11月,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性犯罪为由,对阿桑奇发出国际逮捕令。2010年12月,阿桑奇在伦敦向警察局投案。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热门推荐
  • 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

    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俗爱情:一本书写尽爱情之痒

    通俗爱情:一本书写尽爱情之痒

    这里有四个故事,是软蛋、偷情者、酒鬼和孕妇们的故事。无计可施的不只是爱情上的求不得,他们困扰,正是因为得到了爱。“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那么一次,付出了很多辛苦,也很真诚,掏心挖肺的,觉得什么都拎出来了,却发现不仅不得回报,还被别人当白痴对待。经过这么一次,免不了对人起了疑心,总提防着。还以为这是自己长大了,也不过是小资产阶级那点保本的策略:不想赔,就把钱藏好,一分也不要拿出来。这个思路,广泛应用于各类情感。”这就是通俗爱情。
  • 刘鹗诗存

    刘鹗诗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蔑世天轮

    蔑世天轮

    一个对大城市满怀期待的少年,最终在虚拟游戏中堕落,偶然一天游戏更新时带着虚拟游戏设备睡着了,莫名穿越到游戏世界……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百日盛宠:总裁的绝色小妻

    百日盛宠:总裁的绝色小妻

    她是国际顶尖杀手,失忆后无人问津,阴差阳错撞上了他,他以温柔为诱饵,让她一步一步的跳进他的陷阱,引出惊人秘密,她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被炸得粉身碎骨,冰冷的雨夜里,她看着自己的孩子化成流血冷笑。“顾天遥,爱上你,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她手中的一纸离婚书摔在冰冷的地板上。“叶采薇,如今你就个瞎子,除了我要你,谁敢要你。”当黑乎乎的枪口对准了他,俊美无双的脸上浮现的笑容让她心脏撕裂,他冷笑接近崩溃,“原来是你。”
  • 魔的意志

    魔的意志

    时空的错乱,一段被掩埋的神话史也逐渐浮出水面……
  • 无良小萌妃

    无良小萌妃

    一招穿越,她如鱼得水,玩转古代,用毒,捉弄,驯服冷面王爷,美男云集~~~~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致命游戏:千金复仇归来

    致命游戏:千金复仇归来

    上一世因为父母爱人对她的不敬,这一世她决定复仇,在把伤害的她人折磨(报复)得如此不堪时,为何她的心感到不安????对父母妹妹和爱人的复仇快要成功时她决然的发现她错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私心,为了这私心她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然而她又该如果去弥补她所犯下的错误!!【亲们这个笔名没有要了,想看我其他的书,可以关注风汐若这个笔名,】以下有很多精彩的书,期待大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