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5100000029

第29章 美食可替

阿黛尔(Adele)的专辑《21》里有首很好听的歌叫作Someone Like You(像你的他),很能让分手后的男女沉醉其中,自爱自怜,曾经的爱人无可替代,即使找个相似的人,也无济于事,这听起来很让人心酸。所以,要想疗伤,你应该有颗厨子的心,因为在厨子心里,没有什么食材是不可替代的,爱人不见了?那就用花椒水代替吧。

我头一次吃到鱼香肉丝时,曾经被大大地震惊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肉条盘踞在一起,每一根都是那么粗壮动人,用筷子拎起来轻轻一抖,就像放声大笑的胖女人一样花枝乱颤。此刻,矜持骨感哪能与如此的丰腴肥美相比?入得口中,一嘴细嫩香滑,味道浓烈得让人陶醉。所以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到一个没吃过的饭馆,都会点上一份鱼香肉丝,从配菜的分量和口味来判断这家饭馆的实力,相当见效。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的鱼香肉丝都变了样子,肉的分量越来越少,肉条缩水成肉丝,省出的空间成了胡萝卜丝、木耳甚至土豆丝的天下,虽说另有一番风味,可终究比不上原版的生动。鱼香肉丝,主料当然是肉,足够的肉!

鱼香肉丝的演变主要是因为成本,肉价飞涨,即使是在这道菜的出生地四川,如今也依然是菜多于肉。然而除了因为成本原因用其他食材替代主料以外,在许多情况下也需要替换,比如食客的喜好、备料的不足、供应情况,等等。有时候偶尔灵光一闪的替换,成就出另一道美食。然而用现成的原料替代没有的食材,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厨子不能拘泥于菜谱,能制,还要会创,在某某技校考个三级厨师证,是没法成为大厨的。当然,做家常菜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手边有什么拿来用就是。我上次看了胡子的火腿蒸菌,心动不已,手边没合适的火腿,就拿红兵店里的自灌香肠代替,菌菇也是买的菜场大路货,味道确实极好,虽比不上云南的鲜货,也能解解馋虫了。

我记得有那么几年,螃蟹价格高到离谱,以往每年都吃的螃蟹忽然成了稀罕货。当时家里人的工资根本吃不起螃蟹,把馋人逼上绝路,可是什么法都能想的。我父亲有天突然告诉我,把橡皮鱼清蒸了,蘸着姜醋吃,和螃蟹肉一样。当时橡皮鱼很贱,主要是肉粗味腥,几乎无人问津,老头子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隔三岔五上菜场买回些橡皮鱼回家当螃蟹吃,还悄悄地,生怕知道的人多了,把鱼价炒上去。后来橡皮鱼被做成罐头大量出口,市场上也不见了踪迹,老头子懊恼了好几年,直到又能吃得起螃蟹,这才不再念叨。多年以后,我在南京定淮门附近一家名叫“太小”的土菜馆里吃到那里的特色菜辣炒橡皮鱼,才发现,原来这种小鱼用重料爆炒,也是很香的。

金圣叹说五香豆腐干和花生米同嚼,有火腿的味道,他没说是先吃豆腐干还是先嚼花生米,两样的比例各是多少,花生米是生是熟,总之我试了好几次,味道都差强人意。这么无聊,估计要被他在下边嘲笑了。素斋吃出肉味,那都是烹调所致,肉鱼用豆制品和菌菇代替,做法却和正牌食材一样,甚至油腻更甚,以北京功德林为最,一盘素腰花里足足半盘子油,腻得吃不了几口。有些菜做得荤素难辨,细细嚼后才有明判;有些就显得牵强了,只是形似而已。出家人要是吃这种菜,恐怕也和破戒差不多了。

鲍鱼在中国古代叫鳆鱼,两汉时就很名贵,书上说它“虽有鱼名,固非鱼类,一枚可直数千钱”,折合成现在的价钱,也是极贵的。古代人同样吃不起,舍不得花钱,自然有馋虫想办法替代。豆制的素鲍鱼不用说了,口感还是很像的,直到今天在饭店里还能吃到。最离谱的是宋朝有个叫刘邕的家伙,竟然用人身上的疮痂代替鲍鱼来吃,吃到上瘾,哪个朋友身上生了疮可不能被他知道,要是被他知道,立刻跑人家里,日夜守在床前,随时捡病人身上脱下来的疮痂来吃。这个人要是当官,应该最爱去的就是刑部,搞不好还没事制造些鞭刑棍伤,好给自己解馋。我试着抠了块身上的疤来嚼,硬邦邦的压根不是那回事,仔细想想,怕是要有新鲜脓液的滋润才好。

快活馋之鱼香肉丝

所谓鱼香,最重要的一道调料是豆瓣酱,最好用郫县豆瓣酱,超市里都有卖的。

1.切好肉丝,上浆。

2.想吃蔬菜就多切些胡萝卜丝、笋丝、木耳丝,码好备用。

3.把浆好的肉丝下锅炒至八成熟,装盘备用。

4.起油锅,放豆瓣酱,少许醋、糖,加入切好的各种丝一起翻炒,出锅前倒进肉丝再翻炒几下即可。

PS:豆瓣酱很咸,最好多放些糖。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纳兰容若与《饮水词》的有关内容。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季羡林,一位世纪老人,走过了风雨飘摇、朝代更迭、持续战争的动乱年代;经历了政治斗争、天灾人祸、狂热运动的动荡时期;风雨的历练,成就无悔的人生,晚年的季羡林被尊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师级人物之一,学界的泰斗。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热门推荐
  • 我是异界神兽

    我是异界神兽

    一个身怀中华奇门异术的人,被美少女召唤到了异界,被误认成神兽!他表示非常的有压力!魔法感应力测试,他等于垃圾。却用强大的精神力,修练出了魔法!斗气感应力测试,他一样垃圾。用前世的气功心法,修练出了斗气!在这个一无所知的魔法与斗气的世界里,他用奇门异术一步一步的走向神的巅峰!开辟了一个新的民族“炎黄神族”!并告诉这里的种族,魔法与斗气都只是浮云,奇门异术才是真正的王道!----------------------书友群:28869209邀请您的加入!
  • 玄天心经

    玄天心经

    地摊上买的“轩辕剑”竟然把龙天辰带入了不一样的世界。虽然这把不是轩辕剑,但是它比轩辕剑更牛比!一套奇特的功法《玄天心经》把龙天辰的生活改变了!独一无二的修练功法,会给天辰带来怎样的变化。三幅画,三个世界,三个主人。龙天辰又与他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
  • 穿越之生在青楼

    穿越之生在青楼

    一个二流大学的学生,穿越之后竟生在青楼。与那些大姐姐成了一家人。
  • 养生笑话荟萃

    养生笑话荟萃

    本书共收集740个古今中外有关健康的养生笑话。分为饮食篇、运动篇、旅游篇、生活篇、医疗篇。这些笑话反映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因天真、误解,在健康养生方面闹出的尴尬、无奈的言行。
  • 交易.水中月

    交易.水中月

    纪家第一继承人收到了地位上的威胁,职场,言情,他究竟只能成为职场助力,还是终成眷属?
  • 逐鹿北京

    逐鹿北京

    小说虽然是以出版业为载体展开故事,但实际上讲的都是“外地人”在“大城市”如何打拼谋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当下时代的热点题材。做传销起家的老曹带着资本来到北京加盟了孙军创立的的AAA文化公司,经过一番博弈较量,孙军成功地全身而退,老曹则如愿地接手公司,在石大兴和阿漆的辅佐下,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把公司进一步做大。之后,羽翼渐丰的石大兴、阿漆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离开公司自立门户,老曹开始走下坡路,他奋力挣扎,直至最终关门倒闭。另一边,石大兴、阿漆艰难打拼,逐步成长为新一代民营出版商,沉稳的石大兴越做越大,阿漆则始终在谋求突围与振兴。
  • 封神榜逆天成圣

    封神榜逆天成圣

    一曲封神榜英雄皆断肠,成仙成佛听凭后人书写,成神成魔又与谁人诉说,此天地不仁我便逆天改命,这世界混沌我便另开乾坤,我为帝辛偏要做第一明皇,我为蝼蚁却要逆天而上,这封神世界看我帝辛逆天成圣!新书《西游大圣归来》发布,还请各位大大推荐支持。http://www.qidian.com/Book/1003436134.aspx
  • 墓影红颜

    墓影红颜

    地底埋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让一代又一代人锲而不舍的去挖掘,由一扇古老的青铜门引发的光怪陆离的事件究竟以什么作为终结。一道倩影,穿梭在墓与墓之间,探索着这片大地之中最为神秘的东西,寻找着千百年来人们都在寻找的秘密,这个世界真的如同表面那样平静吗?墓影红颜,将带你走进全新的世界。
  •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主要分为:综合篇、监管篇、经营篇、地方篇、大事记。
  • 让学生开发智慧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开发智慧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